张无忌什么性格:栝苍古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2:27:23

栝 苍 古 道

江永强

  

   古时,处州境内群山环抱,重峦叠嶂,山高林密,道路崎岖,交通相当不便,行旅十分艰难。在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后,真正意义上的赴省、通京大道开通,才初具规模并形成网络。

   栝苍古道,始拓于东汉至南朝(公元25——562年)。汉代时,今缙云、青田、丽水、松阳地域同属回浦县,后属章安县。汉末置松阳县,缙云地域在松阳县范围。隋时,缙云地域属栝苍县。唐初,缙云建县后一直隶处州。唐贞元二年(786),朝廷在全国普遍设有驿馆,“凡通途大道,30里设驿,非通途大道则设馆”。时括苍道虽已列为驿道,但并非是全国重要的通途大道(浙江4条干道中未列括苍道),故只设馆。《一统志》载:“五云馆,在县北(缙云县)”,“本名缙云馆。东通台郡,西北接永康”。所以,在唐之前,虽然栝苍古道只是一条崎岖的山间小径,却也起到了州、县之间联系的功能。

   另据《南史·陈本纪》所载:“天嘉三年(562)三月庚寅,司空侯安都破留异于桃枝岭,异奔晋安。”晋安治所,在今福建闽侯县东北。留异能从桃枝岭(桃花岭)直奔晋安,可见南朝天嘉年间栝苍古道已和南去福建的道路贯通。自唐代定为驿道后,栝苍古道始有拓展。南宋时,由于建都临安(杭州),浙江的驿道增至四千七百余里,且对重要驿道普遍进行整修。栝苍古道也在这一时期,铺筑了卵石、青石路面或石板蹬级。目前尚存留的桃花岭和桂溪街等古道遗迹,路面宽约二米左右,与近年绍兴兰亭发掘的南宋山阴道残迹较为相似。元朝,官绅、商贾之行崇尚骑马,各驿站均配有马匹。至明、清两代,称驿道为官马大道,清乾隆版《缙云县志》卷首的县境图中就列有此路。清光绪版《缙云县志》所记“冲要七铺”,亦指此路沿途每隔十里所设的急递铺。

    栝苍古道自丽水至缙云,全程九十里。古道全线崇山峻岭,崎岖难行,以冯公岭最险,古有“隘头半天高,桃花云里过”之民谚流传。明万历版《栝苍汇纪》载:冯公岭,“善士冯大杲所凿”。宋代杨亿将它比为“蜀之剑阁”。冯公岭又名桃花岭,“冯公此山民,昔开此山居”(叶适《冯公岭》)。冯公开凿的这段岭路,是贯通栝苍古道的基础。何时开凿?尚无历史文献可佐证。宋《太平寰宇记》有“北至婺州二百五十里”、“东北至婺州二百七十里”的记载。清光绪版《处州府志》杂记卷,亦有载:由郡北稽勾岭出武义,以路险改从桃花岭,土人由旧路至金华可省一日程。此系栝苍古道自宋代辟为通京大道的史实。元、明、清三代此道均为驿传干线。

    元明时期,栝苍古道以望京门(丽阳门)为起点,北偏东行经皇华亭(接官亭)东折至九里;清代改从东北门(岩泉门或虎啸门)为起点,由廿八都东北行,经五里亭(在今茶厂后)至九里村。由九里东北行,过望城岭至岩泉,从岩泉村北登岩泉岭,过枫树湾。嘉庆九年(1804)九年春,浙江巡抚、著名书法家、金石学家阮元在古道旁崖壁上留下了“栝苍古道”四个篆体大字。今该摩崖位于枫树湾公路桥下,2004年被丽水市列为文保单位。阮元(公元1764-公元1849年),字伯元,号芸台,仪征人。祖父阮玉堂,武进士,官至参将。父阮承信是学者,为阮元讲成败治乱和战阵谋略,并教射箭。阮元5岁从母学字,6岁进学。8岁能作诗。清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次年散馆,取一等第一名,授翰林院编修。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大考翰詹,又取得一等第一。乾隆召见后曰:“不意朕八旬外复得一人!”历任少詹事,南书房行走,詹事,行政,侍郎,经筵讲官,浙江、河南、江西巡抚。阮元知识广博,在经史、小学、天算、舆地、金石、校勘等方面均有极高造诣。任浙江学政时,修编《经籍纂诂》。阮元积极发展教育事业,在浙江创办诂经精舍,在广东创办学海堂,培养了许多人才。

    穿银场坑,越余岭至刘山山腰却金馆村,路程有四十五里。该村距缙云县城亦四十五里,故历代均在此设驿置铺。据说,却金馆村原来叫刘山铺,有民间旅店,宋代时这里设了刘山驿站。到了明朝宣德年间,经过此地的一位官员留下的“却金”佳话,村人为了纪念这位两袖清风的好官才把这里改称为却金馆村。

    何文渊,是与昆剧《十五贯》中苏州太守况钟齐名的中国四大太守之一,他到温州后,首先注意民情调查,每月初一十五,召集父老乡亲开会,征求对官府意见。他自奉俭朴,布衣蔬食,处之怡然,俸禄之外,丝毫不取。何文渊任温州知府达6年,离开温州时,吏民军卫一万余人夹道送行,他作了一首诗:“作郡焦劳短鬓蓬,承恩又侍大明宫。行囊不载温州物,唯有民情满腹中。”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冬,他途经括苍冯公岭刘山驿站,永嘉县丞于建与一些士民想讨好他,以黄金相赠送,被他婉言谢绝,却金于馆舍,飘然而去。后来有人赞颂他的廉洁,题他所在的馆舍为“却金馆”。在温州府署园中(温州市区广场路一带),曾筑有“却金亭”,这在《明史·文徵明传》中有所记载。

    而陈家孝子的故事也与何文渊有关。据说何文渊夜居刘山驿站,夜看山野有灯光闪烁,问之曰有人父死,守孝三年。何文渊被孝悌所感,便上报朝廷,朝廷降旨树立牌坊以示嘉奖。如今孝子牌坊依旧,坊上花纹浮雕,异常精致,只是岁月荏苒,牌坊上字迹模糊,大概是清同治年间所立。

   过却金馆,上茭青岭,经高青、大湾,绕雨伞岗头,越三望岭,穿滴水岩里许,经两县界碑,就可进入缙云县境的桃花洞。滴水岩海拔634米,“壁立数百仞,岩隙暗泉滴”,古道得从岩腰穿过。桃花洞海拔690米,洞背所建的关帝庙(亦称崇景寺),藏有清同治九年(1870)的壁碑。其碑云:“缙云城南三十里有桃花岭,为通处瓯要隘,岭故树桃因名焉”。再经底隘头、外隘头,过半岭的庆善寺、樊庄、荆坑、东渡到缙云县城。古道全为石砌路面,道宽约二米,依山盘筑。桃花岭头等段,宽3.5米,个别险要转弯处,宽达4.2米,路面铺石选料讲究,以青石为多,大小厚薄都有一定规格,铺砌坚硬,至今仍很少缺损移位。古道沿途风光秀丽,林木蓊郁,山静谷幽,环境美好。

    民国时,栝苍古道仍是金华、丽水、温州三地的主要通道。至民国二十二年、二十三年(1933~1934)修建金华经缙云至丽水公路时,古道多处被改为公路。只留缙云城南东渡至隘头段和丽水余岭头段及枫树湾村段保存较为完整。民国三十一年(1942)为阻日本侵略军南侵,沿途群众将桃花岭路段破坏,抗战胜利后才逐又修复。后又因建设需要,又将古道多处损毁,从此,通京大道渐渐成为民间道路。但这条古道历经千余年,遗留下的丰富历史文化和文物古迹,以及保存良好的古道风貌,如今正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