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英雄游兰扮演者:甲午战争史4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13:16:15
第四章  日本扩大侵略战争和辽东战役

第四节 保卫辽阳南路与规复海城之战

 

一 山县有朋罢职与日军进攻海城

 

 

日军进攻辽阳东路受挫之后,又发动了争夺辽阳南路之战。

日军虽然突破了清军鸭绿江防线,在数天内连拔九连城、安东、凤凰城。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日军的下一步作战将指向哪里?十一月三日,山县有朋向大本营提出了《征清三策》,极力主张进行冬季作战:第一,从海路至山海关附近再次登陆,建立根据地,以进行直隶作战;第二,向旅顺进击,以便将兵站基地移至不冻港;第三,立即北进,以攻取奉天。山县要求从三策中取其一策。山县在《征清三策》中提出南迫京津,北略奉天,同时开辟两个战场,再一次表现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冒险主义。


山县有朋

在山县有朋的三策中,争论最大的是第一策。山县说:“此次之战斗,海陆两军均连战连捷,且常不失先发制人之机,今已占领若干要地,宜乘此时机进兵山海关附近,尽全力陷敌之首都,使彼结城下之盟也。”这本是符合日本大本营在战争爆发前夕所制定的作战方针的。根据作战方针,日本海军如能取得制海权,则陆军主力将从渤海湾登陆,在直隶平原进行决战。但是,在列强环伺的情况下,伊藤博文不得不考虑外交方面的问题,因此对山县的策议持反对态度。他反驳说:

“第一军留守于九连城,举其余之主力进袭奉天,进而向南攻击北京,第二军亦将守兵置于金州半岛,余皆渡海而叩山海关,循海岸陷天津,以使两军相应援呼?此虽壮则壮矣,又谈何容易耶!面临天寒冰结之气候,在渤海求运输交通之便利,乃至难之事也。且敌之舰队自黄海一败后,虽畏缩而无出战之勇,然并非全部丧失其力量。故欲将第二军之大部运至山海关,需大量海军之掩护,自不待言。即行此策,幸而达其所望,然彼清国必满廷震骇,暴民四起,土崩瓦解,终必形成中外齐声称之谓无政府状态。若至斯时,尽管我国竭力避免西方列强之干涉,但列国在各自保护其商民方面,由于最为深切之利害关系,势必导致不得不实施联合干涉,乃属必然也。此岂非自我招致各国之干涉耶?若夫使清国一度陷于无政府境地,我方鉴于时机成熟,虽欲容彼之请而讲和,而代表彼国担当与我商谈任务之对手,又决不能求之于已土崩瓦解之清廷也。”注1

根据伊藤博文的意见,日本大本营否定了山县有朋的第一策。

对其第三策,考虑到实行之后,兵站线将拉长,必然增加补给上的困难,能否胜利尚不可期,亦非良策。至于第二策,虽比较容易实行,然金州以东无足够的宿营地,且必须放弃一些业已占领的地区,将给士气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大本营最后否决了山县有朋的冒险进攻方案,做出了冬季宿营的决定。十一月九日,大本营命令第一军退至九连城附近,在叆河与大洋河之间建立营地,全军冬营待命,为明年开春发动攻势作准备。

山县对大本营的决定极为不满。事后,他在给部下的一封信里写道:“如你所知,皇上知道我历来偏重军事。可以想见,这次的种种评论也出于此。然而,我仍认为,使今日之战斗半途而废的这种公开策划的意见是不对的,以致彼此间引起了不应产生的纷纷议论。”注2他还一意孤行,抵制大本营关于冬季宿营的命令。其理由有三:一、停止战斗会使士兵的士气低沉,二、清军在此期间将加强防卫体制;三,为了断然进行直隶作战,确保后路的安全是必要的。注3于是,决定先取岫岩,然后打通辽阳东路,以实观“奉天度岁”的计划。但不料在辽阳东路受挫,打通东路无望,又由于受到第二军成功地攻陷旅顺口的刺激,山县于十一月二十五日独断地下令进攻海城,并决心在攻下海城之后,立即对山海关发起进攻。这样,日本统治集团最高层对作战方针的分歧意见便表面化了。

日本大本营试图制止山县有朋的独断行为,指出此时以主力与清军交锋,对将来直隶作战不利,并下令第一、第二两军各就原地待命。但山县依然不听。为了保证最高统帅权的一元化,和抑制驻外统将的独断专行,大本营决定罢去山县第一军司令官的职务。据亲近伊藤博文的日本官员证实:当时川上操六和桂太郎担心,若公开罢职,则山县势必产生“宁可狠心切腹自杀以保持武人面子”的念头,因此请求伊藤博文奏请以“养病”为名召回山县。十一月二十九日,天皇睦仁向山县下达了回国“养病”的诏书:“朕不见卿久矣。今又闻卿身染疾病,不胜轸念。朕更欲亲闻卿述敌军之全部情况,卿宜迅速归朝奏之。”但在睦仁所派“敕使”到达前,山县已于十二月三日命令驻安东的第三师团,作为独立师团向海城方向进发了。四日,山县才再次向大本营陈述进攻海城的理由,以使大本营承认既成事实。五日,又以临战易帅不利士气为由,向大本营电告病已好转,康复在即,能够指挥进攻海城的作战事宜,并要求转奏天皇,免其卸职回国。但“敕命”已下,势难收回。山县被迫于九日由安东乘轮归国。临行前,他给野津道贯、桂太郎两师团长写了下面的一首诗:

马革裹尸原所期,出师未半岂空归?

如何天子召还急,临别阵头泪满衣!注4

其愤懑不平之情溢于言表。山县归国后,被任命为监军。大本营以野津道贯继任第一军司令官,又将近卫师团步兵第二旅团长奥保巩少将擢升为中将,以补第五师团长之遗缺。

海城东接岫岩、凤凰城,西通牛庄、营口,北控辽阳、奉天,南达盖平、金州,为辽南要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日本第一军谍报人员曾向山县有朋提出,若能占有海城,则“拔辽阳、奉天,逼山海关,亦非难也”。这个建议正投合了山县的心思。于是,他向大本营报告说:“盖盛京首府在奉天,奉天锁钥在辽阳,而海城为辽阳锁
钥,亦当北京要冲。若清军据海城,与西之牛庄,北之辽阳互相死守,则日军不能进。故欲早取海城。”注5山县虽被罢职,但是进攻海城的第三师团已经在行进途中,而且第一军将领对此盼望甚切,因此大本营亦未坚决阻止。

在日本军方看来,“海城的守备在析木城。”注6因此,日本第三师团决定先经岫岩取析木城,然后攻占海城。日军从安东出发时,正值严寒天气,只能踏冰雪行进。沿途河流甚多,一概没有桥梁,步兵便踩着石头过河,而炮兵则须用铁棒打碎河面上的冰层,才使炮车得以过河,所以行军非常缓慢。十二月四日,日军前锋抵大洋河岸。大洋河水宽六十公尺,非用渡船或架桥不可。日军先用三四只小船横排联在一起,一次可渡三十人,运送六百人足足花了五个小时。后来又改架桥梁,使大部队通过。前后共用了三天时间。

日军土兵雪中行军,有的鞋磨破,以至双脚鲜血淋漓。由于补给困难,有的大队没有冬装,只能穿上白色的夏服裙,在寒风中瑟缩着身子行军,并用冻成冰坨的米饭和梅干果腹。注7岫岩以南群山重叠,土门子岭和万全岭尤为险峻,日军士兵感到前程险恶,情绪十分低落。如果有清军深入敌后进行袭击,或击敌于半渡,或伏兵于险要,那末日军第三师团能否顺利地北进,恐怕是大成问题的。直到八日,日本第三师团才抵达岫岩。


第三师团长桂太郎

十二月九日,第三师团长桂太郎中将下令,将部队划分为三部分:右翼支队,以第五旅团长大迫尚敏少将为支队长,包括步兵第六联队(缺一个大队和一个中队),步兵第十八联队(缺一个大队)、骑兵第一中队(缺一个小队和大孤山至岫岩间的通信骑兵)及野战炮兵第三大队(缺一个中队)。左翼支队,以步兵第十八联队长佐藤正大佐为支队长,包括步兵第十八联队之一个大队及骑兵第一中队。主力纵队,以第六旅团长大岛久直少将为前卫司令官,包括步兵第七联队(缺一个大队),骑兵第三大队本部及第二中队(缺一个小队)。主力由桂太郎师团长亲自指挥,包括步兵第十九联队本部
(缺一个大队)和一个大队,步兵第六联队之一个中队、骑兵第二中队之一个小队,以及野战炮兵第三联队本部和第二中队(包括大队本部)。同一天,桂太郎下达了进攻析木城的命令:右翼支队向北直插牛心山,再向西挺进析木城;左翼支队进至析木城西南之下八岔沟附近,对盖平方向实行警戒,以掩护主力纵队之左翼;主力纵队过大偏岭,合营于王家堡子,次日经小偏岭、小孤山,出于析木城之南。由于两翼支队道路迂回,因此于当天下午即行开拔。主力纵队则迟至十日晨出发,当天宿营于王家堡子,其前卫则宿营于前方的瓦房店。

当时,驻守析木城和海城的清军有:奉军步队八营,马队四营,炮队一营,由总兵聂桂林统率;盛字练军四营,由侍卫丰升阿统带;原牙山仁字军步队二营,由总兵马金叙统带;希字军(大同军)步队七营,马队一营,由总兵蒋希夷统带。共计二十八营。清军兵力不能算少,如能部署得当,指挥得力,是可以一战的。但是,清军四统
领不相系属,缺乏统一的指挥,不可能真正协同作战。在四军中,聂桂林、丰升阿二军不但毫无战斗力,而且军纪荡然,“闻风即溃,骚扰不堪”。蒋希夷和马金叙称“此军有不如无”。注8于是,诸将互相观望,既未能及时激励士气,也无坚守的决心。对此,日本方面是完全了解的。日谍的报告即指出:“清军连战连败,士气沮丧,无复决战之勇。虎山大败以后,兵备未整,大孤山、岫岩弃而不守,海城之守备不甚坚。”注9聂桂林等军被派赴析木城驻守时,并未认真构筑防御设备,只不过是每日远出马队以行警戒而已。直到探悉日军由岫岩北进时,这才仓促在析木城以南和以东布置阵地,清军的分工是:

奉军:主要兵力分驻于析木城南的龙凤峪、嘎大峪、樱树沟等处及山城子西方高地,并近马队一哨在二道河子附近担任警戒;析木城东的东大岭和潘家堡子也驻有两营,为全军之左翼。

盛字练军:扎于奉军背后的姑嫂峪、朱家堡子一带,以备接应。

希字军:驻守下八岔沟,并派一部至小井子西方高地防守,为全军之右翼。

仁字军:驻守析木城。

十二月十一日凌晨,日本第三师团主力从王家堡子出发,其前卫也同时从瓦房店出发。按照日军原先的计划,当天应宿营于小孤山,十二日再向析木城南清军阵地发起进攻。但是,日军侦察骑兵向前卫司令官大岛久直报告:析木城以南的二道河子没有清军,只在其附近的龙凤峪有数量不多的清军。大岛认为,析木城的守备在二道河子西侧的山间要道上,此处一旦失守,析木、海城将不战自溃。是否能够占领二道河子高地,在战术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他决定不失时宜地改变计划,立即向清军发起攻击。注10是日下午一时,大岛命令前卫之两个中队以急行军前进。在二道河子以南六、七百公尺处,双方开始对射。不久,日军前卫后继部队赶到,展开全部兵力,向清军阵地发起猛攻。激战中,日本第三师团参谋木神原忠诚少佐中弹丧命。

战至下午三时半,聂桂林和丰升阿决定退却,全部撤出析木城以南阵地,从析木城附近奔向海城。驻东大岭和潘家堡子的奉军两营,先于十日即遭到日军右翼支队进攻,坚持到十一日下午两点半也撤离阵地,越五道沟岭和蟒洞峪向西退却。只有驻守下八叉沟和小井子西方高地的希字军,彻夜与日军遥相对峙。拂晓前,蒋希夷见他军全撤,自己已成孤军,势难与优势敌军对抗,遂西撤至截子岭、石柱沟附近。马金叙在析木城,见前敌部队皆退,也经排路屯、钟家台撤至海城西面的坡厂、八里河子附近。

当天黄昏时,日军探骑报告,清军仍据守析木城南的下八岔沟和小井子西方高地。桂太郎认为,从地形上来说,以进攻清军右翼最为有利。于是,决定明日进攻樱树沟以南高地的清军。十二日拂晓,桂太郎根据报告,知清军右翼已撤,便又改变作战计划,决定直接进击析木城。于是,日军主力纵队由大道向析木城前进,前卫在前,师团主力在后,左翼支队经樱树沟插向析木城西,以切断清军退路;右翼支队由东路进逼,形成了三面合击的形势。但是,析木城已无清军一兵一卒。上午十时,日军不战而占领了析木城。

是日下午,日军主力纵队向海城方向前进。前卫进至距海城七公里的营城子宿营,师团主力行进在后,宿营于杨家店。其他部队宿营于析木城和红花店附近。当天晚间,桂太郎发布进攻海城的命令如下:

“一、敌军已向海城及其北面退却。我前卫追击敌军到达营城子。二、为占领海城,师团于十三日向该地前进。三、前卫于明日午前八时三十分出发,向海城前进。要特别注意警戒左翼,对营口方向进行远距离的搜索,并侦察自营城子经河右岸至海城东南高地的道路。四、师团本队于明日午前七时先行,从杨家店西北小河处出发。宿营于析木城和红花店附近的部队从宿营地出发,应于同一时间加入行军序列。”注11

十三日上午九时四十分,日军前卫到达海城以南约八里的罗家堡子。时驻海城的清军为聂桂林的奉军和丰升阿的盛字练军,主要布防在城东南的荞麦山、城西的晾甲山和城里三处。上午十时,清军自荞麦山发出防战的第一炮。于是,日军前卫司令官大岛久直决定首先对养麦山发起进攻,命步兵第十九联队长粟饭原常世大佐率第二大队担任主攻,步兵第七联队第一大队作为后继部队,炮兵大队在罗家堡子北布置阵地,掩护步兵进攻,骑兵大队监视营口方向,并对清军的右翼和后路进行牵制。荞麦山的清军见敌人来攻,下山抵御,并以三门大炮连连发射,“其距离测定颇为准确”。此时,城里的清军也发炮支援。日军将十二门山炮依次排列,猛烈还击。“双方的炮击越来越激烈,黑烟顿时笼罩了乾坤。”注12

上午十时三十分,大迫尚敏及其右翼支队抵罗家堡子。桂太郎命大迫率步兵第六联队进攻荞麦山清军左翼。荞麦山守军终不能支,首先败走。奉军和盛字练军遂弃海城而退向辽阳。上午十一时,日军从东,南两门进城,完全占领了海城。


日军占领下的海城西门

日军占领海城之后,即移第三师团司令部于城内,并在城外修建工事,作婴城固守计。十二月十五日,日军在海城原县衙设善后公署,以村木雅美中佐为署长。所谓善后公署,实际上是以司法为形式的军事管制机构。其任务是起草法章,经师团长认可,交法官执行。这个善后公署发布了一系列的法章,规定了死罪四条:一、间谍处死;二、妨碍执行军务者处死;三、毁坏军用电线或其他军用物资者处死;四、杀人放火者处死。注13企图以残暴手段来镇压不满和反抗日军的当地居民。

注1 伊藤博文:《机密日清战争》,见《中日战争》续编,第7册。

注2 平冢笃编:《续伊藤博文秘录》,转见藤村道生:《日清战争》中译本,第117页。

注3 藤村道生:《日清战争》中译本,第116--117页。

注4 黑龙会编:《东亚先觉志士记传》下卷,列传二,第450页。

注5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10卷,第318页。

注6 《日清战争实记》第16编,第6页。

注7 《日清战争实记》第15编,第20—21页。按:夏服裙是一种日本和服式的裙
子,梅干是用梅子腌制的咸菜。

注8 《北洋大臣来电》,《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2089),第25卷,第28页。

注9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10卷,第318页。

注10 《日清战争实记》第16编,第6一7页。

注11 《日清战争实记》第16编,第9页。

注12 《日清战争实记》第16编,第11页。

注13 《日清战争实记》第16编,第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