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足道杨过张三丰:感悟"孝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1:25:19
又是一年临近清明祭扫日,上海及全国上下都有祭扫祖灵传统习惯,我想就平日里的读书与思考一并写成:<感悟"孝道">

有一段古语里说;父母原来树木同,哪能免得落秋风。劝君尽力生前养,死后恸号总是空。我们看以下一段记述;
1919年,毛泽东的母亲患腮腺炎。在长沙读书的毛泽东得此消息急忙往家赶,想接母亲去省城治病。可是因并发其他病症,毛文氏——文其美还是离开了人世。毛泽东万分悲痛,用泪和墨写下了《祭母文》和两幅灵联。
一联是:“疾草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
         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

另一联是:“春风南岸留晖远,秋雨韶山洒泪多.”从这两幅联中,看到毛泽东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受,表达了他对母亲的孝敬之情。从中使我看到了伟人的"孝"......


其实,中华民族的孝文化不能当作封建礼教,它是传统美德之一。假定,一家的钱财紧张钱财有限,是把敬老的精力放在平日的可口菜饭还是关注老人葬礼的体面?钱没有挣够的时候,人的生命却有尽头,孝心无法补课,幸福无法重现,到了无以言孝的时候,才知很多事情不能重来,要趁父母健在时多尽人子之道,道理简单又简单。如果平日老之心百般无挑,丧事多么从简也内心坦然。老人的伙伴们会不断地诉说,知足吧,知足吧,福大在生前。如果平时在老人嘴里省钱,纵然有万贯家财也无脸面对--挂在众人脸上的遗憾;就是把葬礼办出花来,有谁会把图有虚名称赞呢?

记得曾经读<论厚养>的文字里,有一段佳语,是这样写的:
人家养子甚艰辛,
养子方知父母恩。
假若爱子如爱亲,
便是今世孝亲人。


 我们的一生总要经历少年、青年、壮年和老年时期。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人生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就是尊重历史。在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广大老年人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建立了光荣的业绩。今天,他们虽然离开了原来的工作岗位,但仍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用长期积累起来的丰富知识和经验,通过各种方式继续为人民服务,为国家的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新的贡献。他们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尊重。不尊敬老人,就是忘记了自己的为人之本,从而也是背叛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孝道。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百善孝为先”凡栖每每看到重阳节在一片喜气洋洋之中,但似乎每一个参加节日的人们都过得很满意,我们在给老人过节的余韵之中志得意满,感到自己又尽了一次孝心。 可总感觉孝敬老人总集中在一年有限的几天里过年过节啊,过生日啊,在这些日子里我们都不可惜时间和金钱,无论工作多么繁忙,收入多么有限,也要努力陪老人过好节日。在克服了各种困难为老人过节的同时,年轻人也因为自己对老人的付出而感到了欣慰,说孝顺的话,还有什么比为了老人牺牲自己的时间和金钱更孝顺的呢?我问过我父亲;您开始年老了,真的最需要是什么?他说多陪陪他和妈妈。不少人在对待孝顺问题的时候,除了年节的恭顺之外,平时只要钱给够的,时不时的东西送够了,就觉得自己尽到了孝敬的义务。工作繁忙,家务繁重都成了减少看望老人次数的理由。如果说重阳节只造成了孝敬老人的形式主义,让年轻人在一年一次的走过场中觉得心安理得,那这样的节日还不如不要。这样的孝敬老人在我看来毫无意义,凡栖总爱说些社会现象,我自知自己在唱“高低调”,合者少,弃之多,没关系哦......每个人都会去找一片适合自己的一片天地。凡栖也不例外地继续走自己“独木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