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师秘录 有声:教学媒体选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2:43:35

教学设计课程网上辅导第七章 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

2005-04-22

  一、内容提要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以下几项内容:教学媒体的概念、性质和教学功能,教学媒体的选择依据和思路,5种选择媒体的经验方法,教学媒体设计的心理学依据和教学特性,常规教学媒体和技术的设计模式,多媒体教学设计的过程。

  1. 教学媒体的概念、性质和教学功能

  媒体(media)代表信息的载体和传递、加工信息的工具。其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承载信息所使用的符号系统,如文字、符号、语言、声音、图形、图像、软件程序等,媒体呈现时采用的符号系统将决定媒体的信息表达功能。二是指存贮和加工、传递信息的实体,如书本、挂图、投影片、录像带、微缩胶片、计算机磁盘等以及相关的采集、播放、处理设备。教学媒体是采集、传递、存贮和加工教育、教学信息的工具和载体(或中介),包括教与学两方面的媒体,它是在教与学活动中,传递、承载和控制教育、教学信息的载体或中介,是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形式主要有:

  ①基于视听媒体技术的教学形式

  ②基于卫星通信技术的远程教学形式

  ③基于多媒体计算机的教学形式

  ④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形式

  ⑤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虚拟现实”教学形式

  教学媒体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微观上讲,教学媒体有助于传递教学信息标准化,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有效的运用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提高教学质量和改进教学方法;从中观上讲,教学媒体的应用方式灵活多变、既可以用于学校的教学活动,又可以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将大大改进学校教学条件和学习环境,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进行;从宏观上讲,教学媒体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业余学习和终身教育提供物质条件,影响传统教师、学校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和角色发生改变,并将推动教育内容结构、教育组织结构和教育方式结构的深刻变化。

  教学媒体具有的7种性质:固定性、扩散性、重复性、组合性、工具性、从属性和能动性。

  教学媒体的4项基本功能:教学媒体一般是灵活可以替换的;每一种教学媒体都有其优于其它教学媒体的地方和善于表现的内容,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尽管不存在对任何教学目标都最适用的“超级媒体”,但是对某一个特定的具体的教学目标来说,存在使用某一种媒体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其它媒体情况,既不同的媒体有各自的长处与短处;运用媒体的方式、方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教与学的效果,因为使用媒体不会“自动”促进学习。

  2.教学媒体的选择依据和思路

  教学媒体的选择依据有5条:教学目标(即具体的教学要求),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需要使用不同的媒体去传输教学信息;教学活动内容,各门学科的性质不同,运用的教学媒体会有所区别;教学对象。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接受能力不一样,选用教学媒体又必须顾及他们的年龄特征;资源环境条件, 选择应根据具体的设备条件、社会环境和资金技术等可能实现的情况;教学媒体自身的特性,各种教学媒体都具有自身的特性,对应于某些教学活动特别有效。教学媒体选择依据的基本思路是:使用系统方法,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教学活动、教学媒体的特性和功能、经济性与适用性等进行整体协调,最优化的、适当的选择教学媒体。

  3.选择媒体的5种经验方法

  选择教学媒体的经验方法主要有:问题表、矩阵选择表、流程图、经验之塔模型和算法型5种。  

  ①流程图法的应用基于问题表模型,它将选择过程分解成一套按序排列的步骤,每一步骤都设有一个相应的并标有“是”与“否”的问题,在使用者选择回答“是”或“否”后,根据问题逻辑被引入不同的分支步骤,回答完最后一个问题就会至少有一种或一组媒体被确认为是最适用(于特定情景)的教学媒体。如图1所示:

图1视觉媒体选择流程

  ②问题表是列出一系列相关的问题要求媒体选择者回答,通过对这些问题的逐一回答,来比较清楚地发现适用于一定教学目标(或一定教学情景)的媒体。

  ③矩阵选择表是将教学媒体的种类为一维,以它们的教学功能做另一维,进行列表,再用一种评价尺度反应两者之间的关系。评价尺度可用很有利、较有利、困难和不利4种层次。表1为教学媒体矩阵选择表。☆表示很有利,™表示较有利,△表示困难,×表示不利。

表1 矩阵选择表

媒体种类

教学性质

教科书

程序课本

黑板

模型

幻灯

电影

投影

电视

反应分
析装置

模拟机

录像
节目

教育信息
处理器

计算机
教学系统

功能

呈现知识

×

×

反馈信息

×

×

×

×

激起反应

×

×

控制反应

×

×

诊断评价

×

×

×

×

×

×

目标

知识

 

×

 

技能

×

×

×

×

×

 

 

能力

 

 

态度

×

 

 

代价

准备的精力

×

×

×

×

设备投资

×

×

×

×

×

日常耗费

×

×

×

保存性

反复性

×

×

使用方式

便利性

×

个别指导

×

×

×

×

集体指导

×

实用性

  ④“经验之塔 (Cone 0f Experience) ”是美国媒体教育家戴尔(E. Dale,1967)提出的,它将媒体提供的学习经验进行排列,形成金字塔状,由下而上分为11种层次。“塔”的最低层的内容提供的学习经验最直观、具体,逐层上升直接感觉的程度越来越下降,趋向抽象的程度越来越高。如图2所示。

图2 经验之塔

  ⑤算法型。基本思想是尽可能选择低价、高功能的教学媒体,计算公式为:

  根据上述基本思想,用图2所示的模型来表示媒体的最优选择区和可选择区。

图2 媒体选择决策模型

  4. 教学媒体设计的心理学依据和教学特性

  ⑴ 教学媒体设计的心理学依据

  与教学媒体的设计密切相关主要心理活动主要有:注意、知觉、记忆和概念形成等四种。

  “注意”有5种特性:选择性,人们一次只能注意到环境中的一小部分,而且其中被看得清楚的只是视野中的中心部分;新颖性,刺激物的新颖性容易成为注意的对象;简洁性,简洁的呈现易于集中注意,为此,在画面中应尽量删除无关的背景和多余的细节;适中性,难易程度适中的刺激较易引起注意;期望性,学习者的期望可以对注意产生强烈影响。

  知觉和教学媒体设计密切相关的特征有3条:整体性,学习者并不把对象感知为许多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感知为一个统一的、有意义的整体;相对性,知觉不能用绝对值表示,只能通过比较来衡量(人们对距离的判断是相对的、对大小的判断是相对的、对运动的判断是相对的、对亮度的判断是相对的);对比性,当两种事物的属性难以区分时,应将它们放在一起呈现,而不是分开,并在画面上用不同的颜色、字体或符号标出它们的不同点;或是将细微的差别加以放大。

  记忆和媒体设计有关的特性有2条:组块性,对欲呈现的内容进行组块将减轻学习负担并提高记忆质量。组块的方法可以是空间分组、时间分段或根据有关概念进行语义分类;有限性,人类的短时记忆容量是7±2个组块,因而是有限的,但是同样的知识内容,只要改变组块的形式就有可能扩充短时记忆的有限容量。

  形成概念是较高层次的认知过程,包括:概念的名称、概念的定义、概念的属性、实例(亦称正例)和非实例(亦称反例)。概念形成过程的4条规律:从实例出发而不要从定义出发,即按实例→属性→定义→名称的顺序;使用正例和反例,借助正、反两方面经验完整、确切地掌握概念;应使用与正例相近的反例,使用与正例相近的反例,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和获得确切的概念;列出属性表比直接用文字定义概念有效,属性表的表示要比句子表述更简明、直观。

  ⑵ 教学媒体的教学特性分析

  教学媒体的教学特性可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可适应性、可利用性、低成本性和高效能性。

  教学媒体的可适应性有三个方面的要求:对教学情境的适应性、对学习者特征的适应性、对学习任务的适应性。教学媒体对教学情境的适应性,指对教学媒体的选择要由教学活动在教学情境中的表现形式来决定;对不同的学习者特征,教学媒体具有不同的适应性。小学生由于抽象思维的水平远不及中学学生,因此在选择媒体时,首先考虑那些直观性强、表现手法简单明了、图像画面对比度大、易于分别事物的主要与次要部分之类的媒体。对学习任务的适应性指根据任务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对认知类的学习任务可选择动画、图片模型、超媒体、多媒体计算机交互课件等教学媒体开展教学,即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对于情感类的教学内容,人们应该选用表现手法多样、艺术性和感染力强的媒体,这样的教学有可能对学习者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情感上的震撼力,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对于技能训练类的教学,人们应选用电视录像、电影、人工智能、虚拟环境、模拟训练器等表现手法丰富,具有时空突破功能的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的可利用性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内容:教师利用媒体时,操作控制的难易程度;学习者对媒体使用时的参与程度以及学习者本人的操作难易程度;学习场所、办学单位提供利用该媒体的难易、方便程度。

  教学媒体的低成本性主要从两方面进行认识:媒体的购置、安装与制作成本;媒体利用时的使用成本。

  教学媒体的高效能性与前三个因素密切相关,例如,“低成本、高效能”的媒体选择原则。

  ⑶常规教学媒体和技术的设计模式

  计算机辅助教学设计的主要模式有:训练与实习型、指导型、咨询型、模拟型、游戏型、问题求解型。

  网络教学设计的主要模式有:讲授式、个别辅导式、讨论式、探索和协作式。

  幻灯、投影教学的设计模式有:书写法、图片法、实物投影法、作业法、导引法、声画教学法。

  音像教学的设计模式有:演播—设疑法、演播—讨论法、演播—情境法、演播—发现法、演播一实验结合法、演播—操练法。

  5. 多媒体教学设计的过程

  运用多媒体教学设计的可以分为5个步骤: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模式,确定教学活动(多媒体教学设计常常采用的教学模式有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通达教学等);选择教学媒体、创设教学情境;选择评价方式、设计测量工具;整合、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案。

  二、网上自测习题

  一、填空题

  1. 教学媒体是( )、传递、存贮和加工教育、教学信息的工具和载体(或中介)。

  2.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同时也是教育教学过程的特殊( )。

  3. 超文本可以把多种信息以( )的组织、呈现方式构成特殊的学习资源。

  4. 虚拟真实(简称VR)是由多媒体技术与( )技术相结合、而人为生成的一种交互式人工环境。

  5. 选择教学媒体的经验方法主要有:问题表、矩阵选择表、( )图、经验之塔模型和算法型5种。

  6. 媒体呈现时采用的符号系统将决定媒体的信息( )功能。

  7. 教师作为“特殊媒体”,也有自己的( )性,需要借助、组织、使用其他类型的媒体才能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8. 教学媒体选择依据的基本思路是:使用( )方法,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教学活动、教学媒体的特性和功能、经济性与适用性等进行整体协调,最优化的、适当的选择教学媒体。

  9. 选择教学媒体的经验方法主要有:问题表、矩阵选择表、( )图、经验之塔模型和算法型5种。

  10. 计算机辅助教学设计的主要模式有:操练与练习型、指导型、( )型、游戏型、问题求解型。

  11. 目前网络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五种不同的模式:讲授式、个别辅导式、讨论式、探索和( )式。

  12. 幻灯、投影教学的设计模式有:( )法、图片法、实物投影法、作业法、声画教学法。

  13. 音像教学的设计模式有:演播—()法、演播—讨论法、演播—情境法、演播—发现法、演播一实验结合法、演播—操练法。

  14. 一般,多媒体教学的设计可以分为5个步骤: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模式、确定教学活动;选择教学媒体、创设教学( );选择评价方式、设计测量工具;整合、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案。

  15. 多媒体教学设计的整合工作采用组成课堂教学系统的教师活动、( )活动、教学内容及教学资源(或学习资源)4要素进行方案分析、评价和组合。

   

  二、单选题

  1. 媒体有两层含义,一是指( ),二是指存贮和加工、传递信息的实体。

  A. 承载信息所使用的符号系统

  B. 信息源与信息的接收者之间的中介物

  C. 多媒体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D. 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形式

  2.( ),教学媒体有助于传递教学信息标准化,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有效的运用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提高教学质量和改进教学方法。

  A. 从微观上看

  B. 从中观上看

  C. 从宏观上看

  D. 从性质上看

  3.( ) ,教学媒体的应用方式灵活多变、既可以用于学校的教学活动,又可以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将大大改进学校教学条件和学习环境,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进行。

  A. 从微观上看

  B. 从中观上看

  C. 从宏观上看

  D. 从性质上看

  4.( ),教学媒体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业余学习和终身教育提供物质条件,影响传统教师、学校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和角色发生改变,并将推动教育内容结构、教育组织结构和教育方式结构的深刻变化。

  A. 从微观上看

  B. 从中观上看

  C. 从宏观上看

  D. 从性质上看

  5. ( )是将教学媒体的种类为一维,以它们的教学功能做另一维,进行列表,再用一种评价尺度反应两者之间的关系。评价尺度可用:很有利、较有利、困难和不利4种层次。。

  A. 问题表法

  B. 流程图法

  C. 矩阵选择表

  D. 算法型

  6. ( )是列出一系列相关的问题要求媒体选择者回答,通过对这些问题的逐一回答,来比较清楚地发现适用于一定教学目标(或一定教学情景)的媒体。问题的提出可根据教学媒体的选择原则给出。

  A. 问题表法

  B. 流程图法

  C. 矩阵选择表

  D. 算法型

   

  三、简答题

  1. 现代教学媒体在教育教学中有哪些运用形式?

  2. 现代教学媒体在教育教学中有哪些作用?

  3. 教学媒体的一般共性有哪些?

  4. 教学媒体的选择依据有哪些?

  5. 什么是多媒体、超文本、超媒体?

  6. 什么是虚拟真实?

  7. 简答“经验之塔”理论要点

  8. 媒体选择经验方法——算法型的要点

  9.教学媒体的选择依据

  10.与教学媒体设计密切相关的心理活动“注意”有哪些重要的特性?

  11.与教学媒体设计密切相关的心理活动“知觉”有哪些重要的特征?

  12.与教学媒体设计密切相关的心理活动“记忆”有哪些重要的特性?

  13.教学媒体设计中应考虑“概念形成”过程的哪些重要规律?

  14. 设计协作学习应遵循哪些原则?

  15. 创设教学情境可以采用哪些类型?

  16.情境创设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四、论述题

  1. 试述教学媒体的使用原则

  2.试分析教学媒体的教学特性

   

  五、实践题

  1. 依据本章的内容,制定一份多媒体教学的设计方案。

   

  附录第六章网上自测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文化 2. 情境3. 线性 4. 情境 5. 沟通 6.环境 7. 学校8. 心理9. 信息 10. 人际11. 学生 12. 学生 13. 开放 14. 学风 15. 制约 16. 学习者 17. 策略 18. 评价 19. 组织 20. 练习

  二、单选题

  1.A 2.A 3.A 4.A 5.A 6.A 7.A 8.A 9.A 10.A 11.A 12.A 13.D 14.D 15.D 16.D 17.D 18.B 19.B 20.B 21.B 22.B 23.B 24.B

  三、简答题

  1.

  第一,学习的任务情境应与真实情境相类似,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学习的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不能对其做过于简单化的处理,使其远离现实的问题情境。由于具体问题往往都同时与多个概念理论相关,所以,研究者主张弱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交叉。

  第二,教学的过程与真实的问题解决过程相类似,所需要的工具、资料往往隐含于情境当中,教师并不是将提前已准备好的内容教给学生,而是在课堂上展示出与现实中专家解决问题相类似的探索过程,提供解决问题的范式,并指导学生的探索。

  第三,情境性学习进行与学习过程相一致的情境化的评价(context-driven evaluation),或者融合于教学过程之中的测验的完整性测验(integrated test),用学习中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本身反映学习的效果。

  2.

  第一,有相当多的互动、协同是围绕学习者对某个主题的见解、想法而展开的。学习者就所探索的内容而展开交流,而且在对话中可以体现出他们头脑中的高级的思维活动,如辨别、推论、概括、质疑等,而不只是表述各种事实、经验、定义、程序等。

  第二,随着交流的进行能自然地达成共识,而不是靠教师事先的规划、控制来形成“共识”。学习者要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提出疑问,能自由地对其它发言者进行评价。教师应鼓励学习者的讨论,使他们在心理上能有安全感,能自由、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3.

  创设良好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多种方式,应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以及不同数学内容去思考。一般方式有:

  ⑴故事化情境

  ⑵活动化情境

  ⑶生活化情境

  ⑷问题化情境

  4.

  ⑴情境作用的全面性

  ⑵情境作用的全程性

  ⑶情境作用的发展性

  ⑷情境的真实性

  ⑸情境的可接受性

  5.

  ⑴教育导向功能

  ⑵凝聚激励功能

  ⑶传播整和功能

  ⑷娱乐调节功能

  ⑸美育功能

  6.

  ⑴做好充分准备。对于提问的问题、对象,要为学生回答创造哪些条件,学生可能的回答,如何进一步启发、提示和引导,问答需要多长时间等各个方面,事先都要做好计划。

  ⑵要围绕教学目标向学生提问。

  ⑶提问的问题,要难易适度。在实际教学中,很少会提问较高水平(分析、综合和评价)和发散式思维的问题。高水平的问题与学生的成绩不一定呈正相关,有时甚至呈负相关。对某些有困难的学生,要善于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逐步引导;提出的问题要明确、鲜明,是学生所能理解的。对年幼的学生以及能力低的学生最好是提一些正确答案比率高的简单的问题,回答不正确时给以帮助。对于能力高的学生,既可提一些高水平的问题,也可提一些低水平的问题。

  ⑷提出的问题要面向全班,注意个别。

  ⑸向学生提问后,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如果有必要,可以启发学生回答问题。当然提问后应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

  ⑹针对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以适当的反馈。可针对学生对问题回答所出现的不同情况来表达教师本人的反应。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可能的几种情况:回答既快又正确;答案正确,但犹犹豫豫;答对一部分或全错,但真心实意地想回答问题;答非所问或粗心大意。

  7.

  ⑴注意作业的特点。课堂自习大都是以做作业的形式进行。什么样的任务和材料能使学生从中受益呢?一是材料的结构性非常重要,学生要能看出自习和课文之间的联系;二是目标要明确;三是所有可能需要的材料都应当提供;四是作业能够自己完成,成功率应当100%。

  ⑵进行仔细的观察和指导。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练习的全过程并作适当指导。一是引起学生练习兴趣;二是指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反应;三是指导学生把学得的正确反应加以练习,直到熟练为止。

  ⑶确保达到满意的练习效果。一是要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要求,在有关理论指导下进行练习;二是练习时,要让学生及时改正错误;三是要注意练习的循序渐进性;四是练习要难易适度,确保达标;五是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六是做好练习的总结。

  8.

  ⑴邀请害羞的儿童参与。注意:不要等到寂静时要求害羞的儿童回答;确保给害羞儿童的问题比较容易回答。

  ⑵引导学生评论和回问另一个学生。

  ⑶确保你对学生所说的问题保持理解态度。

  ⑷探求更多的信息。

  ⑸学生做出反应之前给以思考的时间。

  ⑹当一个学生发完言后,环视一下课堂,判断一下有什么反应。

  ⑺每次讨论结束后,要做出小结。

  9.

  由于不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育形式的限制,课外活动的范围十分广泛,内容也十分丰富。学校现行的课外活动内容,基本上可以分为7类。分别是:

  ⑴科技活动

  ⑵学科活动

  ⑶文体活动

  ⑷课外阅读活动

  ⑸游戏活动

  ⑹社会活动

  ⑺主题活动

  10.

  课外活动,是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对课外活动的设计,应该在两个层次上进行:一是对学校课外活动的总设计;另一层是对具体活动进行设计。课外活动设计的主要原则如下3条。

  ⑴以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化发展需求为基础。

  ⑵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动手能力、个性特点和合作能力为主要目的。

  ⑶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兼顾,使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灵活多样、丰富多彩。

  四、论述题

  1.

  教学活动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如图所示。

  教学活动设计系统过程的一般模式中,前期分析是设计教学活动的依据;目标设计是对按照学习的分类和学习分类的层次划分学习任务,为设计“教”与“学”的学习经验提供的依据;策略设计是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等的选择决策、规划设计和一体化整合;评价活动是通过对教学活动方案(教学设计成果)的试用、检验,发现问题,提供反馈、修正和进行优化。

  ⑴教学活动设计的前期分析

  ⑵教学活动设计的目标设计

  ⑶教学活动设计的策略设计

  ⑷教学活动设计的评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