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辉电影全集下载:宗萨钦哲仁波切:如何寻找上师与作个弟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0:58:10

宗萨钦哲仁波切:如何寻找上师与作个弟子

 宗萨钦哲仁波切:如何寻找上师与作个弟子 杂谈 

关于弟子的动机,我已经说了很多次,他们希求的应该是证悟。老师则必须具有让弟子证悟的证量,这应该是依止上师的主要目标。如果还有任何别的,你可以将它视为额外的好处。

 

在藏传佛教里,弟子们常有许多困惑,日本佛教当中可能也有。乔达摩的话语当然具有吸引力,然而东方文化——绚丽的印度文化、混沌的西藏文化、简约的日本文化、重条理的中国儒家文化——亦有其魅力。文化的魅力与佛陀的话语可能会混在一起,多数时候就像巴楚仁波切说的,任何一方文化魅力取得主导地位,人们就会远离了法的途径——佛陀的话语。

 

你们都持诵过《般若经》或《心经》,这些是大乘经典的精华,其中说道:“无眼、耳、鼻……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等。这里面没有仪轨的东西,与仪轨最相近的是般若波罗蜜咒。这当中没有文化的介面,然而,即使你存心以没有文化的方式来做,也找不到方法,而且也不是明智之举,除非你已达圆满(意指你已接受某个传统的完整训练),否则你无法在不依靠一位老师、一个传统、一种文化或教授的情况下阅读《心经》并且思维其中的文字,不依靠某种方式而想从中受益几乎是不可能的;尽管如此,重点在于不要将方式当成“法”。

 

我们更是无法做非黑即白如此分明的判断。如果你的西藏上师嘱咐你每天禅修前喝一杯酥油茶作为来自上师悲智的某种善巧方便,这就是一种为你开立的善巧手段,是你必须做的;当然,并非每个遵循藏传佛教的人都得学习如何做酥油茶。

 

总之,寻求证悟应该是弟子依止老师的首要目标。之后,对老师该生起的相应法,比如信任、虔诚、出离心、菩提心,应该就会较无困难地在我们内心生起。

 

我们先就虔诚心来谈论。大成就者萨惹哈(Saraha)(注1)将虔诚心定义为信任因、缘、果。比方说,如果你正在煮蛋,某些前行是你必须具备的,像是水、锅子、火。当然,蛋本身是最重要的元素,对吧?(而且蛋是代表我们自己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看起来很完美,却是全然封闭的。)接着,或许有个厨房会更方便些。你可以在大街上煮蛋,不过那样很不舒服,很混乱,而且可能无法把蛋煮得很好,除非这位厨师很老练。

 

我们如今都不情愿依靠厨师,对吧?然而如你所见,厨师在这种情况下其实很重要,这是我认为上师几乎是不可或缺的原因。当所有因缘聚合时,即使你祈求蛋不要煮熟,这个祈请也不会实现;这个蛋会熟,没得选择。当我们煮蛋时,我们有什么?有“虔诚心”。当厨师、水、锅子以及其他缘分聚合时,我们得到一种特殊的信心。

 

为了发展这种虔诚心,你必须听从指示:你需要水来煮蛋。接着你可以为之思考,并且身体力行,这就是禅修。煮蛋时,主要目标是把蛋煮熟。修行的途径就是,禅修时或在一般的修道上,主要目标应该是证悟。

 

这一点意义重大,因此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探讨它。当你体验到贪、嗔、嫉、慢等负面情绪时,你必须认识到——至少刚开始透过听闻——它们全都可以消除。如何能认识到这点?通过反复提醒自己:“这些情绪来自因和缘,它们并非俱生的本质或是恒常不变的;它们是和合的现象。它们可以被改变,端视我投入多大的努力。”接着发展一种信任感,无论情况多糟糕,出于因、缘、果的法则,它是可以被引导的。虔诚心如此重要,噶举传承说:“虔诚心为禅修之首”,这话非常有道理。

 

我之所以强调这点,因为虔诚心似乎带有某种负面的意涵,好像是不论老师在说什么你都要相信,而不去质疑或分析。但它应该存在于你最终说服自己蛋可以煮熟、情绪可以消除之主因。一旦你拥有那份信心,至少在智识上有那份信心,那么信任上师通常是比较好的,因为你没有太多时间,要觉悟之路是处在时钟滴答向前走,片刻不停留。

 

再比方说,如果你想学开车,首先必须打从内心相信自己能开车。你确认自己有两只手、两只脚、两个眼睛、一个心识,精神正常并且具语言能力,然后你要求某人教你开车,而且他也愿意。但随着你的能力而来的还有其他情绪,像是紧张、瞌睡或分心。假如你的善业将你领向一位认为你不够警醒的教练,他或许会告诉你开车前先喝一杯咖啡。那么你就不必回家去翻汽车使用手册,寻找哪里提到过咖啡。那对你不会有帮助,只会无必要地浪费你的时间。

 

其次,相信他有能力教你如何开车。现在只要照他的话去做,如果他说:“喝咖啡”,就去喝。如果他说什么别的,譬如:“用你的手操作刹车板,不要用脚”,你就去做。或许会有某些难以理解的指示,那是因为学生的缘故,而不是老师的缘故。驾驶学校的其他学生也许会怀疑你们两个在搞什么,他们也可能以为他在占你的便宜;然而你对他要有专一的、坚定不移的虔诚心。

 

我认为第二种虔诚心是浅易的虔诚心,事实上它令第一种虔诚心大为失色。我谈到两种虔诚心,第一种是了解你能开车,因为你拥有学习开车的一切特质,而且有位老师可以教你。第二种是真正遵从老师的指示,即使这些指示并非来自课本。第二种虔诚心似乎强大地超越了第一种虔诚心,那并不是好现象。

 

虔诚心是重要的,尤其是第一种,但那种你可能称为“盲信”的虔诚心也很重要,不过我宁愿称它“省时”的虔诚心——只管去做。为何要问那么多问题?一直以来,生生世世,你不断在问问题,而未曾有任何结果。因此只管去做就对了!如果你拥有第一种虔诚心,省时虔诚心自然而然会出现。让我再次提醒你,这一切都必须奠基于一件事:寻求证悟的愿心;它的确是根本的地基。

 

此外,我们还有别的,像是出离心。我注意到有些修行人缺乏第一种虔诚心,但他们具有某种出离心,这有可能导致变成虚无主义般的消沉。因此假如你经验到那种情况,想想第一种虔诚心:以寻求证悟为前提,信任你自己,信任某人。每当你遇到出离心太强烈却缺乏对自己的信任这种问题时,记得蛋的例子。

 

当然,存在主义的学生有另一种问题。他们也会消沉,但不是“无意义”的消沉,而是“无止尽”的消沉。我有许多学生堕入爱河,步入礼堂,他们来到我面前请求加持,我对他们致上我最深的祝福。但由于他们较为世间法取向,我会解释“三颗草莓”的概念向他们启发。起初你有一颗草莓,当然,它自己端坐着。接着你尝试把第二颗草莓摆在第一颗上面。不用胶水或牙签,这么做有一点儿困难,但有可能成功。然而,第三颗草莓不会轻易坐在第二颗上头。当你试图安置第三颗草莓时,连第二颗都倒下来。可是常见者就是相信:总有一天,第三颗草莓会坐在第二颗上面。试了好几百万次,经历过许多不愉快的事情之后,当他们醒悟时已是五、六十岁,而第三颗草莓仍然不在第二颗上头。这就是我所谓无止尽的沉溺。真的很悲哀,因为人生没有多少时间可以庆祝了。

 

我想,我们在生活中努力经营着,像是跟家人朋友的关系、修行、影响力、金钱等等。我们应该认识到一点,计划即使只达到百分之十,我们也应该庆祝,但常见者喜欢在第三颗草莓立于第二颗顶上时才庆祝。悲哀的是,许多电影、书籍描述第三颗草莓坐在第二颗草莓上的假象,而这些让某些常见者相信它总有一天会发生。

 

我不断告诉你们,证悟应该是我们的目标。尽管证悟应该是根本的地基,身为学生,你还得学着不去希求结果;那很难。郭仓巴尊者(master Gotsangpa)(注2)说过:“一旦你希求结果,对结果的那份渴望就是魔鬼的敲门声。”这里的“魔鬼”当然不是外在的什么,而是一种障碍。在禅修或任何你所做的事情上渴望结果就是目标取向。记住《心经》所说:无所得、无所失……不增、不减……

 

这其实意味着证悟不是一种结果,这是非常重要的一课。倘若将证悟标示成一种“结果”,它将会妨碍你;相反地,证悟基本上是彻底解开所有纠结。到达二地无非就是解开初地的结,接着你拆解二地并到达三地。当你打开十地的结,我想那就可称为“证悟”。它不是一种结果,它是你的本质的一部分。事实上,结果取向是主要的障碍之一;它不仅是一种障碍,而且会引发障碍。事实上,寻求结果就如同一块会吸引障碍的磁铁,它让你的道路骚动发酵,产生极为强烈、经久、非常细微难以察觉的障碍,就如同酒的效应一样。

 

让我们再来谈一谈净观和金刚乘。首先,我想告诉你们,净观不应该理解成一种行为准则,这点很重要;净观不是一种规则。不幸的是,在传授金刚乘时,有时会提到行者应该对金刚上师具有净观,因而这听来像是金刚乘的戒律。

 

你应该以不同的方式探讨净观。它应该被当成一种修持,意即你必须习惯它。身为初学者,你有时候会忘失它。你不要期望从一开始就有完整的净观,这并不可能存在。如果你有那样的期待,它将使你内疚;净观会造成许多内心罪恶感。把净观认为是一项你应该发愿达成的事而去修持之。

 

 

当你对空性有兴趣时,就会产生净观;当你像个法器般的能够接受空性概念时,净观就比较容易修持。了解空性基本上就是了解到,不管看到什么或感受到什么,都是你自己的诠释。那只是你的认知而已,在实相上它并不是那样存在。当你可以接受这个观念,不只在智识上同时也在实修上接受,你对空性的了解就会越来越接近。每当你作判断时,特别要告诉自己:“这只是我的认知,这是我有限的概念。”如果你能从最细微的事情做起,譬如一杯茶的好坏,一直到金刚上师的外表,你就能逐渐习惯净观。

 

我们不是在谈视金刚上师为佛,不是谈他身体金色,有多出的手脚和第三只眼睛。我们不需要假装,我们不需要创造新的现象然后把它认为是净观;这都是错误的。净观是,当你知道不论你想什么,尤其是与上师有关的,都是你的认知。归咎、责难和抱怨将会慢慢减少,当这些停止时,你的认知就会比较纯净。

 

在金刚乘佛法里,上师不只是个人,而且也是道,其目的是要认出究竟的上师就是我们自己的智慧心。如何显现出这个内在的智慧上师呢?透过突破“自我”的茧。外在上师是你在许多分析及深思之后所雇用的人,他的工作就是要破除你的自我;这是你的主要目标。你与上师的关系必须建立在你与上师的互动对于这个茧造成多大的破坏。请记住,上师关心的事也必须是要摧毁学生的无明。基于这样的目标,上师可能叫你做各种狂慧的事。对什么来说是狂慧的呢?是对破除自我来说是颠破,是平时不能接受的。你应该做做这类事情,因为这是最好的治疗法。

 

除了上述之外,当然还要以礼貌、尊敬和谦卑来对待老师;这些都是一种庄严。如果没有这些,礼拜及类似的事情就只是这个茧另外一层越来越厚的包覆,厚到需要另一种破坏。每件事都要回到想要达到证悟的动机上,每件事都应该建立在这个基础上。

 

有关上师与弟子的关系存在着许多误解,特别是,当金刚上师告诉学生去做任何他所说的事情时。这不代表有神论或独裁,这是一个相互的协议。作为一个学生,你想让智慧显现,老师同样也想这么做;这就是你和老师之间的协议。基于这个协议,你们一起同心协力。如果你们没有这样的协议,那就很难办了。

 

“金刚上师”和“近根本上师”这些名词是非常金刚乘的语言。当然,大乘确实也有亲教师或教授师这样的观念,但是大乘的老师主要是响导、家教、教练;而在金刚乘里,他(她)可以化现为教练,但更多时候他显现为“道”本身。在实修上,这一点更明显。在大乘的传统里,从来没有“融入”相应的法门,就是将自己融入上师的心,或上师融入于你。

 

不论如何,在所有的教乘里,尤其是大乘和金刚乘,主要的上师——如果没有错误——是指我们心的智慧面向。大乘比较强调心,而金刚乘还谈到“脉”、“气”、“明点”,这可粗略解释为脉、风息、心识。脉、在脉中流动的风息、以及对它们有很大影响的心识,这三者是不可分的。

 

这样想:“脉”有点像是笛子,“气”是在笛子里面流动的风息,吹笛子的人则是“明点”。现在笛子生锈了,而且里面长了很多菌类。一些气孔被太多的汉堡、太多的负面情绪、太多的熬夜给塞住了;各式各样的障蔽塞住了我们身体的整个结构。

 

所以,外表上我们透过瑜伽试图改变它。瑜伽的精要就是坐直,采取一个良好的姿势。通过这么做,我们尝试去练习吹笛。接着我们试着调整风息,不过风息非常不纯净,而我们的认知很有限——好的、坏的、高的、矮的——因为笛子的气孔被塞住,里面又有那么多的菌类滋长,因此,气息在内部的流动非常不稳定。借着清理笛子,我们的串习慢慢开始改变。

 

根据金刚乘的教法,通过福德,上师示现在你面前。基本上,你自己的智慧心反映出外在上师,所以就有更多的理由要听从他;毕竟,你是听从你的真实本性。上师,那个吹笛子的人,无异于你的智慧心。

 

我们说“服从”是什么意思?我们真的不需要害怕某个外在实存的吸血鬼。基本上,那是你自心的认知所投射出来的,它由一位称为“福德”的译者进行诠释。如果福德不具,你的心将会把这个人诠释为某个阔谈正义的自大混蛋,而且相信你也不会把美好的周末浪费在他身上。

 

那么在金刚乘里“向上师祈请”是什么意思?它真正的意义是与你的真实本性保持联系,没有别的。但我们总还是会回到一个问题:“外在上师是必要的吗?”那么让我们把上师看成一面镜子。搽口红的时候,为了看见我们的相貌,为了可以好好地把口红涂在嘴唇上,我们使用镜子。同样,为了真正见到这个内在智慧,也就是我们的自心本性,我们用外在上师作为镜子。

 

技术上来说,金刚上师是某个给你金刚乘灌顶的人,尤其是四灌顶:宝瓶灌顶、密秘灌顶、智慧灌顶、句义(文字)灌顶。如果某人给你这些,那么他就是你的金刚上师。但有些学者不同意这说法,他们主张上师是将心的本性介绍给你的人,然后你因此而认识了本性。近来有很多人介绍心的本性,但不是每一位的介绍都发生作用,有时甚至没有听进(听者的)脑袋里。金刚上师或许会说些什么或什么也没说,但他应该会让(你的)整个系统暂时停止运作。甚至整个系统可能只停止半秒钟,然后你有些纳闷了,如:“昨天、今天、明天的好处是什么?为什么有昨天?为什么有明天?工作日是什么?周末又是什么?”这几乎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每件事都停止,但它不像是酒醉或服药过量的感受。而是你会非常清楚地觉察每一件事,意识到每一件事,鲜明又活跃,但正常的系统停止了。当这种情况发生,那么或许,不管你喜不喜欢,这家伙就是你自我的刺客了。

 

 译注:

1.     萨惹哈(Saraha)是印度八十四位大成就者之一。

2.     郭仓巴(Gotsangpa)尊者(1189-1258),竹巴噶举传承上师,创立上竹巴支派。

<<本文译自英文Gentle Voice第27,28期,徐以瑜、陈志铭翻译,李香兰校稿,博主再校。>>

转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b31ac901009kg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