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现在脑海中 英文:论大别山风情民歌的特点及风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9 15:38:51

论大别山风情民歌的特点及风格

字数:3873    字号:大 中 小

  摘要:大别山风情民歌带有吴楚风格共存互动与南北兼容并蓄的特点,这种复杂性又使得它更加奥妙无穷,丰富多彩。大别山民歌中的唱腔自成体系。民俗性和包容性是它的两个明显的社会性特点;最为显著的艺术特点是它的唱腔、修辞手法和演唱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艺术的欣赏和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和提高,大别山民歌作为一种古老、土著的艺术,也面临着继承和创新的问题。
  关键词:大别山民歌;地域特点;艺术特点;继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7)04-0148-04
  
  大别山风情民歌多以山歌、茶歌、灯歌、秧歌、劳动号子为主,同时还流行许多轻松愉快、曲调优美的民间小调。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区人民创作了一大批红军歌曲和革命民歌,如《八月桂花遍地开》、《送郎当红军》等。著名的民歌《歌唱二郎山》原本唱的也是大别山,是从歌唱大别山移植过来的。大别山风情民歌不仅历史悠久,影响面也甚广,并且在长期的流传、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风格和艺术特色。
  
  一、 大别山风情民歌的地域特点
  (一) 大别山民歌是大别山先民在独特的生产生活环境中创造的一门艺术
  大别山风情民歌所表现的艺术内容来自于大别山人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因此,跟大别山地区的生产生活内容紧紧相连。而表现的艺术手法,也必然受到其生产生活条件的影响和限制。《乐记》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生发于大别山人内心深处的民间音乐,是劳动的创造,是生活的结晶,是情怀的抒发,是感情的宣泄。情歌是劳动人民爱情生活的真实反映,它主要抒发了青年男女由相爱而激发出的悲欢离合的思想感情。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到爱情的各个方面,它包括赞慕、初识、试探、诘问、初恋、相思、热恋、起誓、离别、送郎、思念、苦情、抗争、失恋、逃婚等。大别山情歌内容健康,感情真挚,构思奇特,曲调优美。如“我与情哥一个垸,桁条相搭屋相连,别人说我跟哥好,实实在在没沾边。没吃羊肉惹身膻。” “一条板凳坐两人,郎把脚儿翘姐身,问声乖姐肯不肯,隔条裤子隔条裙。好比湖北隔南京。”情趣韵味无限,艺术表现精湛,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这些情歌从各个方面充分表现了劳动人民纯朴健康的恋爱观和审美情趣,也反映了他们的伦理观和对封建礼教的挑战。情歌中还有一些调情、偷情、嫖情等似乎不合法度的恋爱生活,虽有轻薄之嫌,却也从另一角度反映了青年男女对旧伦理的反抗。从艺术欣赏和审美的角度看,这些情歌直白朴实,实际上是大别山人民人性美、人情美的极好体现。
  (二) 大别山风情民歌具有浓厚的民俗性
  大别山区处于鄂豫皖交界。由于地理条件局限,大别山区农业生产主要依山而耕,大别山人多以营林伐木、种茶采茶、畜牧养殖为业。山民的生产活动大多在山地林间,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山歌,如采茶歌、放牛歌、长工歌、高腔、号子等。这些山歌粗犷而高亢,宽广而嘹亮,曲调比较古老,地方色彩浓厚,内容朴素健康,大多是大别山区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和艰苦生活的写照,也有一部分是传承历史、传授生产生活知识的。一方面大别山人与外界社会相对隔离,创造的艺术具有浓重的“俗”气;同时,也避免了外界“繁杂”(包括高尚的和低下颓废的)的艺术渗透和污染。因而,这种“俗”艺术的内容比较纯真,表现手法大多采用白描或浅白、直接的比喻。因此,他们创造的艺术——“歌”,从内容看,以抒情居多,大多与“山”、“情”有关;表现的手法比较简粗、直接。大别山民歌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经过不断发展,内容丰富,但始终离不开“山”味和“情”调。大别山民歌中的情歌占比重最大,可谓“无山无水不成河,无姐无郎不成歌”,足见其数量之多,流传面之广。
  (三) 大别山风情民歌具有广泛的包容性
  大别山民歌吸纳了中原直至江淮等地文化的养分,特别是平民文化的精华而发展起来。“风情民歌”的修辞手法,正是上承《诗经》之“十五国风”,以“赋、比、兴”为主并常用“重章叠句”,尤以“五句子”见长,以抒情为主,其特点亦是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押韵上口。同时,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长期的交流过渡、融合渗透,也吸收了吴地民歌的优点。如,采用“双关”语手法,就与古代江南“吴歌”有相似之处。以黄梅调为代表的采茶戏,悠扬婉转,清丽迷人,有“中国的乡村音乐”之美誉。
  
  二、 大别山风情民歌的艺术特点
  (一) 大别山风情民歌的唱腔特色
  大别山民歌大多保持了原始音调。最有特色的是大别山情歌,其曲调大致有三种:一种是山歌,一种是田歌,另一种是五句子(贤文调)。这三种曲调共用同一组套歌词,是大别山人民世世代代在劳动中或劳动之余,以歌联谊,以歌言情,以歌示爱的纯真表达。唱腔大多比较高亢,节奏较自由,具有浓郁的山情风味,颇富情趣。唱腔多种多样,各具色彩。在大别山,流行于各县的唱腔也有不同的风格特点。通过有才华的山歌手,运用一个基本腔调,随着内容的变化而唱出不同的感情,曲调也有所变化,即情即景,出口成歌,随编随唱,对答如流。
  原腔原调原生态,野滋野味野风情。大别山地处江淮交界地带,其文化和音乐均有不南不北,亦南亦北的中性色调,由此形成其独特的个性。曲风明朗活泼,刚柔兼容。民歌亦具中音色彩,旋律音调更添一股清新的山野风韵。民歌属鄂东北色彩区,因与安徽的金寨、霍山、岳西、太湖等交界接壤,在长期的融合沟通中,兼容淮南音型与英山方言语调为一体,所以大别山情歌别具格调。大别山情歌具有口头说唱艺术的特点,许多民歌都有口语化倾向,朴素、简洁、明快、生动。由于歌唱者的方言、语音、语调的地方性特点,大别山情歌的声腔变化、情感抒发各不相同。这些歌唱往往是“信口开河”、“触景生情”、“以情带声”,因而既具有山的阳刚粗犷,又具备水的婉转悠扬。其声韵旋法受江南文化影响较多,音乐风格偏于婉转优美。音调以“宽徵”声韵的(SOL LA RE)为主。
  大别山风情民歌的调式主要是徵调式,唱腔结构以上下句为基本形式。常由起腔、正腔、腰板、落腔四部分组成,而又有多种板式变化。男女分腔的句式落音,多是男腔为下句落“do”的宫调式,女腔为下句落“ sol”的徵调式。男女不分腔的,则均为下句落“sol”的徵调试。
  民歌的美感体验和地方色彩主要表现于音乐形式要素的具体特点上,音乐形式方面,主要涉及音阶、结构、音调、音律、旋法等要素的特点。而唱词的特点,通常也可作为辅助性的分析因素。歌词方面,主要涉及方言词汇、衬词和声韵调等要素的特点。在大别山情歌中,方言衬词“衣呀衣得儿外、呀儿衣得儿哟、呵嗬嗬嗬”的大量运用,更加强了大别山的地方色彩。而大别山民歌偏爱下行音阶式级进旋法,更显旖旎柔宛的风采。大别山情歌的传统行腔习惯(即声韵感)就是当地人经常使用的“三声腔”。用“三声腔”演唱“贤文调”,主要是由5、6、2三个音构成:
  
  诸如三声复合、四声音阶,徵调式中的宽、窄韵民歌在大别山情歌中是较为常见的。而且宽窄两种声韵复合的其他调式的多声韵民歌也有,特别是由半声韵(6 1 3)的羽调式民歌三百六十调、田歌主调、贤文调尤具特色。如“小奴初到这一方”,就是五声音阶的羽调式。
  
  大别山风情民歌大多高昂,爽朗,质朴,节奏自由,语言活泼,感情直露。山歌是田间山野之歌,人们在耕田,种地,砍柴,采茶,薅草时,无不以歌抒情助兴。如(女)“妹在稻场打连场,郎在田里薅黄秧。郎薅三下望望妹,妹打三下望望郎。下下打的是空稻场。”(男)“哥在田中薅秧棵,妹在岸上把眼睃。无心弯腰扯稗草,只想抬头看娇娥。险把秧苗扯几棵。”由于是在高山,旷野劳动时唱的歌,因此音调高亢粗犷,气势连贯,节奏自由,音调悠长。大别山风情民歌分高腔山歌、低腔山歌等。高腔山歌:包括樵歌、隔山丢、薅草歌等。低腔山歌:它是房前屋后,稻场,菜园,茶山等处干轻活时唱的山歌。民间还有风俗歌:婚嫁喜事有《撒帐歌》,《哭嫁歌》,丧事有《哭丧歌》,端午节有《龙船调》,庆祝丰收有《打梆歌》,建房成功有《起梁歌》等,多为一唱众帮,曲调风格各异。《撒帐歌》尤有情趣,“撒帐”是新婚之夜的一道重要仪式,“撒帐”由德高望重,福寿双全的人主持,他拿着盛有茶叶、花生、红枣等物的果盘,边唱边撒,唱一句向新婚夫妇头上撒一把,紧接着大家和一句。歌词多为吉语良言,有固定的唱词,也可即兴编词逗趣,曲调欢快,动听。如“手端银盘转转叉,听我撒个十朵花。一撒头上盘龙花,二撒两耳掉金花。三撒眉毛柳叶花,四撒鼻子通草花。五撒点点胭脂花,六撒胸前喇叭花。七撒身穿牡丹花,八撒双眼海棠花。九撒脚踏绣球花,十撒子孙中探花。”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