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家秘法宝藏是真的吗:【卷首语】何振红:去媒体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9 18:13:00
何振红:去媒体化2011-09-20 10:32 作者:何振红来源:《中国企业家》 评论(1)T|T

不少传统媒体正经历一场蜕变:从单一形态的纸质媒体向综合传播平台转变。1+N的传播格局渐渐形成

 

借用乔布斯的话说,“这一天已经来临。”不同的是,“这一天”指的不是乔布斯辞职而是“去媒体化”。

什么是“去媒体化”?眼下,不少传统媒体正经历一场蜕变:从单一形态的纸质媒体向综合传播平台转变。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延伸、拓展,1+N的传播格局渐渐形成。以《中国企业家》杂志为例,“1”就是这本有着26年历史的主刊,以主刊为依托,除了传统的广告、发行业务之外,还衍生出了理事会、会议活动、图书特刊出版、调查研究、网站、新媒体(iPad版中文刊、英文刊、手机报、微博)等多个业务板块,被称为“N”。现实中,像《中国企业家》杂志这样逐渐平台化的报刊越来越多。仔细观察这些报刊的生态演进过程,你会发现,跟广告、发行对主报(刊)的强依附不一样,构成“N”的不少业务板块跟“1”之间并非强联系,呈现出一种“去媒体化”的趋势。最典型的是会议活动、图书特刊出版、调查研究,它们完全可以新生为既具有品牌影响力又有内容创造力的业务板块;还有理事会,它的任务则在做圈子,以增加传播平台与读者资源之间的粘性,与内容关联较小。网站、手机报、iPad中英文刊、微博等,既可直接复制主报(刊)内容,也可采用“二次创作+新生内容+聚合内容”的方式,从运行来看,后者的传播效果要比前者好得多。

媒体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强势介入、干预报道对象的生存发展,成为其产业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另外一种“去媒体化”。因跟报道对象如此亲密,因居于产业链中利润丰厚的那段,这些媒体多能获得事半功倍的发展,但媒体化特征也出现变异。

“去媒体化”还存于新的传播形态之中。随着传统媒体广告模式遭遇挑战,“付费阅读+社区(SNS)+电子商务”将浮出水面。需强调的是,这里的电子商务交易的是基于媒体平台的信息产品及衍生品。

“去媒体化”是一种现象,背后是传统媒体应对互联网冲击、适用传播技术变革和传播形态迭出的现实和转型探索,有着积极意义。首先,随着新传播平台的稳固,传统媒体有望从单一的阅读服务拓展到基于资源价值的社群服务和定制服务,服务功能将不断丰富和完善;其次,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方式不断分化和创新,有望从单一的采编拓展到集采编、筛选、聚合、定制等于一体,越来越适应互联网下传播形态的需要;第三,“付费阅读+社区+电子商务”模式的出现,让传统媒体与新传播技术开始了紧密融合,如果这种模式成熟,新旧媒体界线将变得模糊,转型也许会水到渠成;第四,传统媒体主动融入报道对象的产业链,将加强媒体思维与产业思维之间的有机对接,这也许能创新出一种新的形态。

事物总是在挑战中发展的。最大的挑战是构建新的传播平台的过程中传统媒体如何不失本色?新生的传播平台如何更加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