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足女神范女嘉宾名单:揭秘《山海经》_ 第1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8:00:04

『学术中国』[人文社会]揭秘《山海经》

访问数:43443  回复数:458

12345下一页末页共5页

楼主作者:石全  发表日期:2009-1-5 16:27:34  揭秘《山海经》
  
  
  
   ◎ 【1】
   我们的目的,是要把《山海经》说成是《连山易》,把《大荒经》说成是《归藏易》。这有很大的难度。但我们不能因为有难度就不去做。因为《山海经》确实是《连山易》,《大荒经》确实是《归藏易》,这需要揭示出来,应该揭示出来,必须揭示出来。因为这是真实,是史实,是历史的真实。这关系到我们的易学史,关系到我们的文化史,关系到我们的易学史应该怎么写,关系到我们的文化史应该怎么写,是不是还继续维持传统荒诞而错误的写法,关系到易经到底是什么,关系到我们的文化到底是什么样的文化。
  
   自古相传,易经有三种。一种叫做连山易,一种叫做归藏易,一种叫做周易。说是在西周时期,这三种易经还同时存在。西周王朝占卜的时候,还三种易经同时使用。为什么占卜的时候要同时使用三种易经?历史的记载说是为了保证占卜时的准确性,才同时使用三种易经来占卜。同时使用三种易经占卜,是不是为了保证占卜的准确性呢?我看不是。那么是为了什么?是这三种易经,本来是一个整体。三种易经,才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三种易经,才是一部完整的易经,每一种易经,只是易经之一种,只是易经的一部分。
  
   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周易》,它的作用,只在于占卜。而中国上古时期的占卜,不仅仅是占卜之后,知道吉凶之后就结束了,我们从出土的甲骨文中可以看到,古代的商朝,在占卜之后,基本上每一次占卜之后,都有着一个重要的祭祀环节。占卜之后如何祭祀?祭祀谁?去什么地儿祭祀?用什么礼仪、礼数、礼品祭祀?这在我们今天还能够看到的《周易》中是没有的。《周易》中没有明显的祭祀内容,只有占卜内容。那么,是不是《连山易》和《归藏易》中,有关于祭祀部分的内容?史传西周时期王朝占卜,《连山易》、《归藏易》、《周易》三易同用,应该是因为这个原因。
  
   古人讲,“《易》纪三皇,《书》叙唐虞。”(《风俗通义》)三皇、唐虞,指三皇五帝。三皇指天皇伏羲,人皇神农,地皇黄帝。对于三皇指的是哪三皇,指伏羲、神农、黄帝这三个中华民族的缔造者,这没有问题。问题在谁是天皇,谁是人皇,谁是地皇的划分上。对于学者来讲,三皇的天皇、人皇、地皇划分,也许没有意义。但是,对于学者来讲没有意义,不等于对于中华文化没有意义。天皇、人皇、地皇的划分,带有民俗意味,在老百姓中讲究,在道观寺庙中讲究。不仅仅在民俗中讲究,在易经中也讲究,在易学史上也讲究。天皇,指的是发现易道、为我们创造了易经的人物,指的是伏羲;人皇,指的是应用山川地理阴阳能量,应用易经方法,为中华民族繁荣人口的人物,指的是将伏羲易经推演到《连山易》,为中华民族确立龙文化的人物,指的是神农;地皇,指的是实行大地开发,农业开发的人物,指的是将伏羲易经推演到《归藏易》,为中华民族确立葬俗礼仪的人物,指的是黄帝。由此可知,天皇、人皇、地皇之称,看似民俗,看似无关轻重,实际上蕴含了中华民族深刻的文化真谛。
  
   “《书》叙唐虞”,这没有问题。《书》指《尚书》,《尚书》的记事,是从夏朝开始的,是从唐虞开始的。《尚书》中没有关于三皇的部分。有关于黄帝的一部分,就是唐虞,就是尧。尧是黄帝的后代,是黄帝部落最后一位统治者。这也符合《尚书》的叙史方式,叙说商代历史,要从夏桀开始,叙说周代历史,要从商纣开始。同时这也说明,《尚书》叙史,是完整地从夏代开始的,尧、舜、禹部分,只是叙史之前的交代。这是不是就显得《尚书》的突然性?为什么缺少了夏代之前的历史叙说,完全缺少了。传统的说法是夏代之前还没有文字,这正确吗?是这样吗?“《易》纪三皇”给了我们另一个答案,黄帝部落,尧之前的历史,记载于《易经》。
   

    

 

1#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5 16:29:00  揭秘《山海经》
  
  
  
   ◎ [2]
  
   儒家典籍,有四书五经。自汉代以来,《易经》被尊称为五经之首。传统理解,这个五经之首的首,是指《易经》的分量与重要性。担当五经之首的《易经》,当然足够重要,也足够分量。但如果按照“《易》纪三皇,《书》叙唐虞”的说法,这个五经之首的首,就要做出纠正,就应该指的是《易经》是五经最前面的部分,开端部分。《易》为五经之首,就不仅仅是指《易经》的重要性与分量,同时也指《易经》的历史最早,是最早的历史。
  
   “《易》纪三皇,《书》叙唐虞。”《易经》有历史成分吗?比重足够大吗?能够担当三皇时期作为记录历史的历史典籍看待吗?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周易》,肯定不行。尽管近代以来王国维、顾颉刚等人,已经从《周易》中读出了一些上古时期的人物与历史故事,尽管我们可以比王国维、顾颉刚他们从《周易》中读出更多、更为丰富的历史故事,但远远不够,况且,我们要注意的是,《周易》中的上古历史人物与故事集中在夏代,集中在处于夏代历史时期的商部落先公先王身上,属于“《书》叙唐虞”中的部分,还不属于“《易》纪三皇”的伏羲、神农、黄帝部分。
  
   有没有一部纪录了三皇历史的《易经》?这样一部《易经》存在不存在?很久以来,已经形成了一个传统性的认识,《连山易》、《归藏易》早在周代就已经失传,西周时期还是东周时期,都已经无法确定。春秋战国时期,500年之间,没有几个人提到过《连山易》、《归藏易》,孔子说他在宋国期间,曾经见到过《坤乾》。孔子见到过的《坤乾》是不是《归藏易》?如果是,为什么名称不一样?如果是,《坤乾》纪录的是三皇时期的历史,述而不作,凭历史说话,删诗书的孔子,不可能不重视。
  
   到了汉代,刘向拿出一部《山海经》来,进行改编整理之后,献给皇帝,说是大舜、大禹时代的作品,说是大禹治理水患时期勘探地理山水的方国资料。到了晋代,在民间,有着地理风水祖师身份的郭璞,第一次为《山海经》作注释。敢为一部作品作出注释的人,一定是认为自己已经读懂了这部著作的人,这似乎是常理。敢为《山海经》作注释的人,当然会认为自己是已经读懂了《山海经》的人。然而,郭璞对于《山海经》,认为记载的是古代方国、荒远部落之中的稀奇古怪风俗、物类与事件。地理山水资料,奇闻异事纪录,远古神话传说,基本上就成了中国古人对《山海经》内容的认定,也依然是我们今人对《山海经》一书的看法。
  
   我们说,《连山易》、《归藏易》从来就未曾失传,几乎是从古至今就一直摆放在人们面前,只是人们不知道他就是《连山易》,不知道他就是《归藏易》,这就是《山海经》。孔子见到的《坤乾》,大约不会是《山海经》吧?如果《坤乾》是《山海经》,孔子就应该带头讲怪力乱神,而不是不讲怪力乱神那样的结果。孔子没见到《山海经》,不知道《山海经》的存在,不懂得《山海经》是《周易》之前的《连山易》,《大荒经》是《归藏易》,怎么敢于为易经作传?为易经写《易传》?刘向在不懂得《山海经》是《连山易》,《大荒经》是《归藏易》的情况下,怎么整理、修改了《山海经》?郭璞不懂得《山海经》是《连山易》,《大荒经》是《归藏易》,怎么给《山海经》做的注释?怎么敢于写作《葬经》?这玩笑实在是开的太大了,实在是开的太严重了,一个玩笑,开了几千年,这实在是让我们、让中国、让中国易学的历史、让中国的历史、文化史,都无力承受的巨型玩笑,惊吓出一身冷汗的一个玩笑。
  
   “《易》纪三皇。”作为易经体系之先河的《山海经》,是中国历代典籍中,唯一有能力证明具有这一作用的经典。
  
     2#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5 16:30:00  揭秘《山海经》
  
  
   ◎ [3]
  
   《山海经》一书,分为《山经》、《海经》、《大荒经》三个部分。这种分法是不对的。实际上,《山海经》只应该分为两部分:《山海经》为一部分,《大荒经》为一部分。《海经》属于《山经》,与《山经》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大荒经》是独立的一部分。更准确的讲,《山海经》与《大荒经》分别是一部书,是两部书,是两部经典,是不应该合在一起的。《山海经》是单独的一部书,叫《山海经》;《大荒经》是另外的一部书,叫《大荒经》。我们一定要把《大荒经》从《山海经》中分开来,单独作为一部书对待。
  
   《山海经》与《大荒经》形成的时代不同。中间相差了至少近千年。《山海经》是神农时期的作品,《大荒经》是进入夏代以后的作品。《山海经》与《大荒经》两部经典的文化背景不同。我们说,《山海经》是《连山易》,连山的意思,是山山相连,连绵不断。神农氏又称列山氏,列山的意思与连山的意思相近,是山脉成列的意思。《山海经》中关于山的描写,关于山的分布呈列的状写,关于山的位置、物产、神灵状态的详细讲述等,都属于列山行为。列山,做动词讲,就是指神农氏有过的社会行动。因此说《山海经》是神农氏时期的作品,首先从《山海经》名称上就可以得到印证。神农时期属于山林文化时期。伏羲、女娲经历洪荒,为了避免洪水的侵害,人们躲避到高地、高山上去生存,对于山体林木鸟兽有了更多的接触和更深的认识。相传神农氏发明医药,与神农氏时期人们日日夜夜的山林生活,有着直接关系。神农氏的神,在《山海经》中得到充分的认定。在《山海经》中,神无处不在。在《山海经》中,神有两种表述,神与尸。神与尸,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神像,神与像。神是指活着的人,是指山林统帅者、占有者;尸是指神灵的偶像。今天的地名偃师,古称尸乡,就是上古神农文化的遗存。
  
   今天,一些人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不产生宗教的民族,佛教产生与印度,基督教长生与西方,儒教虽然也称为教,是人文性的,不属于正宗宗教,道教是由道家脱变而成,是模仿佛教而成立的后期宗教。这些认识是错误的。中国不是不诞生宗教,是诞生的过于早了,早在我们今天所说的原始社会的神农时期。神农时期,社会政治结构,是完全的政教合一结构,一切权力属于神,一切地域属于神,社会等级森严,差别巨大。社会等级模范自然中山有高低而构建,至高者无上,如高山如云;至微者卑贱,如山中低谷。神在则敬神,神不在则敬尸,这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规则,也是中国文化中突出的祭祀文化、礼文化的肇始。最高的统治者,也是最高的神,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皇神农氏。这是神农氏时期的文化背景,也正是《山海经》中的文化背景。
  
   《山海经》经典的名称,由此而来。山指的是高山,海指低处的洪水。海不是指今天人们概念中的海洋。《山海经》之古老,从称名上,还有另一重意义。《山海经》被称作经,是哪一家的经典呢?《山海经》从来不属于儒家经典,不会受到儒家的这种尊称。《山海经》也不属于道家和道教的经典,尽管道教神仙谱系中抄袭了《山海经》中不少神仙,但道教也从来没有敢把搞不懂的《山海经》列为自己的典籍。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也几乎没有哪一家把《山海经》列为自己家的经典的。哪么,《山海经》为什么被称为经,什么时候被称为经典的,到底是哪一家要效法的经典?
  
   《山海经》当然是经典,是伏羲之后,《连山易》、《归藏易》、《周易》三易之首。是神农氏时期一次自觉的推演易经八卦行为。高处称山,低处称海。伏羲、女娲经历的那次洪荒中,没有大禹治水那次洪荒中的大禹治水行为,有女娲补天行为,有女娲止**行为,没有治水行为。洪荒之后,大地上到处形成汪洋。洪荒一词,是后人用词。伏羲、女娲时期,神农时期,《山海经》时期,洪水之后的遍地汪洋,叫做海。《山海经》经典的名称,由此而来。山指的是高山,海指低处的积水。海不是指今天人们概念中的海洋。大地上到处布满汪洋,交通隔绝,人们的交往与行走,都是沿着山陵进行。陆地的面积被大量减少,甚至完全失去,世界上只剩下山了,只剩下水了,这就是《山海经》时代人们的生存环境。世界上人类活动面积被减少,于是人们沿着山陵、山脉扩展,寻找、勘察可供人们生存的新的山陵、山脉,这是《山海经》形成的历史背景。自觉的推演易经八卦,则是《山海经》形成的文化背景。
  
   3#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5 16:32:00  揭秘《山海经》
  
  
   ◎ [4]
  
   《山海经》是《山海经》,《大荒经》是《大荒经》,是属于同一易经系列的两部经典,我们一定要把《山海经》与《大荒经》分开来对待,不要再糊里糊涂地连在一起阅读、欣赏、研究、探讨,甚至大做文章了。《山海经》是神农时期的作品,是神农时期的一部易经。《大荒经》是黄帝之后,直至到了夏代才完成的一部易经。中间相差至少近千年岁月,是易经文化中特有的演易现象的两次演易结果。神农时期演易,演易的成果形成了《山海经》,到了夏代又一次发生演易事件,演易的成果形成了《大荒经》。《山海经》与《大荒经》两部经典的文化背景完全不同。
  
   在易经中,有一些易经八卦的基本知识,比如什么是易经八卦?易经八卦是: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其中乾表示天、兑表示海、离表示火、震表示雷、巽表示风、坎表示河流、艮表示山、坤表示大地。从中看出来什么叫山海经了吗?山,就是艮卦表示的山;海,就是兑卦表示的海。《山海经》的名字,实际上也可以叫做《艮兑经》。如果真的叫做《艮兑经》的话,这个名字,到要比叫做《连山易》在意义上显得更加完整。易经八卦乾、兑、离、震、巽、坎、艮、坤这样的顺序,是后世形成的,是《连山易》、《归藏易》之后,到了周代的周文王又一次演易,形成《周易》以后,才形成起来的一种卦序与天尊地卑观念。与到了《周易》时代天是第一位,地是最末位的天尊地卑观念不同,在《连山易》的《山海经》时代,易经八卦的卦序是艮、离、巽、乾、坤、震、坎、兑,这同样也是神农时期人们的观念:山是第一位的,海是最末位的。人们尊山而卑海。在神农时期,在《连山易》时期,在《山海经》时期,在大地上只剩下高山与汪洋的背景下,山是最为尊崇的,洪荒留下的汪洋积水,则最为卑贱。山尊海卑,表示艮卦的山是第一位的,表示兑卦的海、汪洋、沼泽在最末位。山尊海卑,是易经的《山海经》时期人们确立的一种世界观。
  
   《山海经》的实质是《艮兑经》,并且是在远古神农时期就被作为经典,是易经的最初版本,是伏羲创造易经八卦之后,神农演易成果形成的第一部易经。这应该是《山海经》命名并作为效法典范、称作经典的真正原因。《连山易》的叫法显得并不标准,或许只是《山海经》的另一种叫法,一种关于《山海经》具有的明显的山的特色的一种叫法,甚至可能是对于神农演易行为的一种形容、称呼而被传播下来、叫了下来。把《连山易》叫做《连山易》,造成了什么样的结果?造成的结果十分严重:当真正的《山海经》摆放在人们的面前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山海经》就是人们日常所说的《连山易》。
  
   尊山卑海,而有《山海经》。地近天远,而有《大荒经》。在《山海经》中,只有山与海的概念,处处都是山与海的概念,基本上没有天与地的概念。这一点很明显。到了《大荒经》,天与地的概念出现了,大量出现了,这一点同样十分明显。让我们先来看看《大荒经》中关于天的概念的使用。
  
   《大荒东经》部分: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鞠陵于天。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猗天苏山。
  
   《大荒南经》部分: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天。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天台高山。
    
   《大荒西经》部分: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日月山,天枢也。吴姖天门。  
  
   《大荒北经》部分: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衡天。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天柜。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
  
   《山海经》中数千座山,基本上没有哪一座山的山名,带有天字,(有一座山名叫 山,应该是编校者发生的错误。)在《大荒经》中,除了给这些山带上天的名字与性质外,也发生了人与天打交道的事件记载:
  
   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启)。开(启)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开(启)焉得始歌《九招》。
  
    有互人之国。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灵恝生百互人,是能上下于天。
  
    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射。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大荒经》名字中的大荒,指的是土地、大地、荒野、荒原。这在《大荒经》经文中也有显示:“大荒东南隅,有名皮母地丘。”“有柔仆民,是维嬴土之国。”“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荒之山。”在《大荒经》中,关于土地与大地,虽然没有像《山海经》中的山那样被显眼地一列列突出出来,但还是显示出了大地与天的对应关系,而不再是山与海的的对应关系。如果把《山海经》与《大荒经》都作为同一部《山海经》看待,在同一部经典中,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由山与海到地与天的概念转变?况且这种概念转变的实质,更是人的观念的完全转变,世界观的完全转变。从社会历史意义上讲,神农后期,黄帝初期,洪荒已经退去,大地显露出来,人们走下山林,开始了农业开发。但造成人类观念乃至世界观发生转变的,应有着更深层的文化因素,这就是易经,只有易经,可以给出这种人类整体上发生世界观裂变的正确的解释。这就是又一次发生了演易事件,这次演易事件,将易经由《山海经》时期推演到了《大荒经》时期,由《连山易》推演到了《归藏易》时期。《连山易》的《山海经》易经时期,易经八卦卦序是艮、离、巽、乾、坤、震、坎、兑,到了《归藏易》的《大荒经》易经时期,易经八卦的卦序变了,变成了坤、艮、坎、巽、震、离、兑、乾。坤卦到了第一位,乾卦到了最后一位。艮所代表的山、兑所代表的水的山水文化,已经退居到了次要位置,而被凸显出来的是地天文化。
  4#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5 16:35:00  揭秘《山海经》
  
   ◎ [5]
  
   《山海经》中的云台山
  
   一、云台山景点温盘峪
  
    云台山有一道红色峡谷——温盘峪。温盘峪位于云台山景区子房湖南端,是一处长约1公里、宽三至二十余米的石峡。峡谷内最宽处不过20多米,最窄处不到5米,峪深80多米,在我国众多峡谷中,以其景观的纤巧、婉约、神奇、瑰丽而独树一帜。它集泉、瀑、溪、潭、涧诸景于一谷,融雄、险、奇、幽、秀诸美于一体。温盘峪景区低凹于地表之下,两岸峭壁山石,仿佛鬼斧神工雕琢而成,又好像名山大川浓缩后的精华,峭壁间时有一挂挂珠帘似的泉瀑争相倾泻,流水急湍,瀑声若雷,若蓝天丽日下会映出一道彩虹,于1公里之内,富集“逍遥石”、“相吻石”、“灵龟戏水”、“双狮吸水”、“幽瀑”、“穿石洞”、“孔雀开屏”、“棋盘石”等景观,览之步步奇景,观之美不胜言。云台山温盘峪,享有“盆景峡谷”的美誉,被园林专家称之为“自然山水精品廊”。
  
    温盘峪是大自然的产物。1亿年前,震旦纪时期,地壳还在运动,山体裂缝成隙,而有云台山温盘峪。峪上群山环抱之间,一带平缓坡地,一道不显眼裂缝,裂缝之下是温盘峪。或许是10亿年前,山水冲荡至此,遇到地下溶洞,流水潜入溶洞中,继续冲荡,而有云台山温盘峪。由于在地表之下,又窄又深的峪内的空气不能与外界大气候正常交流,便形成峡谷内特有的小气候。盛夏时节,峪外酷热难挡,峪内却一片秋意;隆冬时节,峪外冰天雪地,峪内却花红草绿,苔类植物生长茂密,显得春意盎然。冬暖夏凉,温度适中,仿佛处在恒久的温暖中,故名“温盘峪”。整个峡谷,由红岩绝壁构成,属于我国北方地区少有的丹霞地貌峡谷景观,崖壁通体的赤红色,故又俗称“红石峡”。
  
    温盘峪峡谷又称“九龙潭”、“九龙峡谷”。峡谷内分布有“首龙潭”、“黑龙潭”、“青龙潭”、“黄龙潭”、“卧龙潭”、“眠龙潭”、“醒龙潭”、“子龙潭”、“游龙潭”,相传云台山温盘峪在古代为九龙栖息之地。九处龙潭,构成峡谷内景观奇异,碧绿的潭水,红色的山体,鲜明艳丽,无论是荡舟潭中,还是徒步援壁前行,步移景换,诗境画意,处处神秘诱人。黑龙潭至幽至奥,碧绿的潭水映衬朱红色山体,透出明丽鲜艳。黑龙洞洞长30米,洞内伸手不见五指,又有一点亮光在前昭示。黄龙潭峡宽20多米,水深处湛蓝无比,水浅处清澈见底,水中有大量可观赏奇石。黄龙瀑,银白色的水帘从谷顶倾泻而下,潇洒飘逸,飞瀑之声如急雨、如裂帛,瀑布与涌泉并出,真如一块硕大精美的水体雕塑、天然壁画。苍龙涧狭长幽曲,处于山势巍峨的深涧。相吻石是两条跃出水面的红色奇石,相传这是黑、白二龙王的龙女和龙子的浪漫化身。
  
    九龙峡谷,不止九龙。温盘峪谷口南端有一狭窄的峡谷,称为“一线天”,是一处高50多米的瀑布,称为白龙瀑布。传说中,古代有白龙在此居住。这里两侧高崖耸立,形成一个巨大石门,即云台山景区内人称“天门地户”的“地户”。“天门”指百家岩的天门谷与天门瀑。白龙瀑布日夜奔流不息地流入白龙潭,潭水却不见增长,也不见外流。那么白龙瀑的水哪里去了?原来潭下有一巨大暗河,大量的水由此处潜流而去,它的出口在我市修武县五里源乡的海蟾宫。这在郦道远的《水经注》中也有记载,谓温盘峪河水:“潜流三十里复出。”
  
    二、《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记载的温盘峪
  
    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渊。
  
    大荒东南隅,有名皮母地丘。
  
    东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国。
  
    有大人之市,名曰大人之堂。有一大人踆其上,张其两耳。
  
    有小人国,名靖人。
  
    有神,人面兽身,名曰霝鬼之尸。
  
    有潏山,杨水出焉。
  
    有蔿国,黍食,使四鸟:虎、豹、熊、罴。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合虚,日月所出。
  
    有中容之国。帝俊生中容,中容人食兽、木实,使四鸟:豹、虎、熊、罴。
  
    有东口之山。有君子之国,其人衣冠带剑。
  
    有司幽之国。帝俊生晏龙,晏龙生司幽,司幽生思土,不妻;思女,不夫。食黍,食兽,是使四鸟。
  
    有大阿之山者。
  
    大荒中有山,名曰明星,日月所出。
  
    有白民之国。帝俊生帝鸿,帝鸿生白民,白民销姓,黍食,使四鸟:豹、虎、熊、罴。
  
    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
  
    有柔仆民,是维嬴土之国。
  
    有黑齿之国。帝俊生黑齿,姜姓,黍食,使四鸟。
  
    有夏州之国。有盖余之国。
  
    有神人,八首人面,虎身十尾,名曰天吴。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鞠陵于天、东极、离瞀,日月所出。名曰折丹,东方曰折,来风曰俊,处东极以出入风。
  
    东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黄蛇,践两黄蛇,名曰禺虎。黄帝生禺虎,禺虎生禺京。禺京处北海,禺虎处东海,是惟海神。
  
    有招摇山,融水出焉。有国曰玄股,黍食,使四鸟。
  
    有困民国,勾姓而食。有人曰王亥,两手操鸟,方食其头。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潜出,为国于兽,方食之,名曰摇民。帝舜生戏,戏生摇民。
  
    海内有两人,名曰女丑。女丑有大蟹。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摇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
  
    有神,人面、犬耳、兽身,珥两青蛇,名曰奢比尸。
  
    有五采之鸟,相向弃沙。惟帝俊下友。帝下两坛,采鸟是司。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猗天苏山,日月所生。
  
    有熏民之国。有綦山。又有摇山。有鬲曾山,又有门户山,又有盛山。又有待山。有五采之鸟。
  
    东荒之中,有山名曰壑明俊疾,日月所出。有中容之国。
  
    东北海中,又有三青马、三骓、甘华。爰有遗玉、三青鸟、三骓、视肉、甘华、甘柤。百谷所在。
  
    有女和月母之国。有人名曰宛,北方曰宛,来之风曰炎,是处东极隅以止日月,使无相间出没,司其短长。
  
    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三、温源谷是不是温盘峪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最为古老的经典。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地理等方面的内容。全书18卷,其中《山经》5卷,《海经》8卷,《大荒经》4卷,《海内经》1卷,共约3.1万字。记载了100多个邦国,550山,300水道,所载内容属于上古时期巫师、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记录。《山海经》一书的作者和成书时间都还未确定。古人认为是大禹、伯5#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5 16:36:00  三、温源谷是不是温盘峪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最为古老的经典。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地理等方面的内容。全书18卷,其中《山经》5卷,《海经》8卷,《大荒经》4卷,《海内经》1卷,共约3.1万字。记载了100多个邦国,550山,300水道,所载内容属于上古时期巫师、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记录。《山海经》一书的作者和成书时间都还未确定。古人认为是大禹、伯益所作。《山海经》现存最早的版本是经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校刊而成。晋朝时期,郭璞曾为《山海经》作注。考证注释者还有清朝毕沅的《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经笺疏》等。
  
    目前所知《山海经》最早的编辑者是刘歆,是西汉末古文经学家、目录学家、天文学家。字子骏,后改名秀,字颖叔,沛(今江苏沛县)人。汉皇族楚元王刘交五世孙,刘向之子。成帝时为黄门郎。河平中,受诏与其父总校群书。刘向死后,刘歆复任中垒校尉。哀帝即位,王莽荐举为侍中太史中大夫,迁骑都尉、奉车光禄大夫。继承父业,撰成《七略》,为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曾建议为《左传》、《毛诗》、《古文尚书》等古文经设立学官,遭今文博士的反对。因得罪执政大臣,出任河内(今焦作市)太守。王莽新政,累官至京兆尹,封红休侯、国师。地皇末,谋诛王莽,事泄自杀。
  
    《山海经》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它保存了大量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包括我们都很熟悉的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羿射九日、鲧禹治水、共工怒触不周山等。在《山海经》神话中,不仅可以看到上古巫师的活动,同时,研究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山海经》是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不仅仅是神话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它又是历史。虽然由于浓厚的神话色彩,其真实性要大打折扣,但是,它毕竟为我们留下了历史的影子。把一些相关的历史材料加以比较,有时还是可以看到历史的真实面貌。例如《大荒北经》中黄帝战蚩尤的记载。又如《大荒西经》、《海内经》中记载有黄帝氏族的谱系: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海内经》)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乃黎。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印)下地。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大荒西经》)这个谱系与《大戴礼记·帝系篇》、《史记·五帝本纪》、皇甫谧《帝王世纪》基本相同。
  
    同时,《山海经》又可以说是一部中华民族上古时期的科技史,它既记载了中华远祖们的创造发明。例如,关于农业生产,《大荒海内经》载:“后稷是始播百谷”,“叔均是始作牛耕。”《大荒北经》载:“叔均乃为田祖。”关于手工业,《大荒经·海内经》载:“义均是始为巧垂,是始作下民百巧。”关于天文、历法,《大荒经·海内经》载:“噎鸣生岁有十二。”《大荒西经》载:“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下地。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次。”诸如此类的记载不胜枚举。
  
    神话乃文学之母。《诗经》与《楚辞》,都有浓厚的神话痕迹,尤其是《楚辞》,保存极大量的古神话。《老子》、《庄子》、《淮南子》的道家思想也大量吸取古代神话而加以哲理化。《左传》、《史记》、《尚书》,则是吸取神话而加以历史化。《山海经》是保留中国古神话最多的一部书,影响后世文学非常巨大。例:夸父的神话故事见载于《山海经》,而《淮南子》与《列子》书中也都有记载,皆据《山海经》而写就的。其后的《神异经》里那位在东南大荒的巨人朴父,由夸父、博父、朴父的音义来看,此朴父疑亦夸父演化而成的巨人。又据茅盾《中国神话研究ABC》所说:《列子·汤问篇》愚公移山的故事,是由夸父逐日神话演变而成。《中山经》姑媱之山的瑶草,是未出嫁而早死的帝女精魂化成的,演化为《庄子》里藐姑射山的绰约神女寓言。其后再化为宋玉(高唐赋)的巫山神女朝云。再化而为杜光庭《仙录书》中的西王母第二十三女瑶姬,再化而为曹雪芹《红楼梦》里的绛珠仙草林黛玉。干宝的《搜神记》所志之怪,几乎是《山海经》神话的脱胎。吴承恩《西游记》中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神、兽杂糅的形象,是《山海经》变化神话的运用。李汝珍《镜花缘》的奇闻异事、41个神话国,则是海内外经远人异国的改写。戏剧《牛郎织女》、《白蛇传》、《嫦娥奔月》等莫不取材脱胎于《山海经》神话。
  
    《山海经·大荒东经》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摇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又如《海外东经》载:“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记载的温源谷是不是云台山温盘峪?
  
  6#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5 16:38:00  揭秘《山海经》
    
     ◎ [6]  
   云台山是历法文化诞生地(上)
  
  
   一、从地理位置上确认温源谷即是温盘峪
  
    《山海经·北山经》“北次三经之首,曰太行之山”之后,有以下记载:
  
    又东二百里,曰虫尾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多青碧。丹水出焉,南流注于河;薄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黄泽。
  
    又东三百里,曰彭毗之山,其上无草木,多金玉,其下多水。蚤林之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河。肥水出焉,而南流注于床水,其中多肥遗之蛇。
  
    又东百八十里,曰小侯之山。明漳之水出焉,南流注于黄泽。有鸟焉,其状如乌而白文,名曰鸪,食之不灂。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泰头之山。共水出焉,南流注于池。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
  
    又东北二百里,曰轩辕之山,其上多铜,其下多竹。有鸟焉,其状如枭白首,其名曰黄鸟,其鸣自詨,食之不妒。
  
    又北二百里,曰谒戾之山,其上多松柏,有金玉。沁水出焉,南流注于河。其东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林之水出焉,南流注于河。婴侯之水出焉,北流注于汜水。
  
    东三百里,曰沮洳之山,无草木,有金玉。濝水出焉,南流注于河。
  
    又北三百里,曰神囷之山,其上有文石,其下有白蛇,有飞虫。黄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洹;滏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欧水。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水。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又东北百二十里,曰少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铜。清漳之水出焉,东流注于浊漳之水。
  
    上文中记载的丹水,即我市博爱县的丹河。上文中记载的薄水,在博爱县青天河东有薄山,因薄山而名,或者是与紧临云台山的辉县市的薄壁山有关。上文中记载的共水,与古称共城的辉县有关。上文中记载的沁水,即我市沁阳的沁河。上文中记载的濝水,与綦山有关。《山海经》历来被人们认为是一部反映山海经时代真实知识的地理书,这种观点不能说没有依据。《山经》共写了447座山,其中对晋南、豫北、豫西即焦作市所在地区的山水,记述得最为详细、正确。以致有人认为《山海经》应该是研究我国古代地理的宝贵资料。
  
    《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记载: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猗天苏山,日月所生。
  
    有熏民之国。有綦山。又有摇山。有鬲曾山,又有门户山,又有盛山。又有待山。有五采之鸟。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摇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
  
    上文中记载的猗天苏山,应该是辉县市的苏门山。綦山与《山海经·北山经》中的濝水有关,应该在今天的淇县。鬲曾山就应该是覆釜山,即我市云台山。
  
    在已经框定的地理区域内,《山海经》中的温源谷,还不是云台山的温盘峪吗?
  
  
  7#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5 16:39:00  二、汤谷的文化意义
  
    在对《山海经·海外东经》地望考证上,我们已经确认我市云台山风景区的温盘峪就是上古史料中的温源谷,温源谷与汤谷属于一地,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
  
    在中国文化史上,汤谷历来被认为是神话传说中太阳升起的地方。与虞渊相对,虞渊指传说中日落之处。汤谷是不是神话传说中太阳升起的地方呢?又有一种说法:汤谷是上古时期羲和族人祭祀太阳神的地方。是不是这样?
  
    《山海经·海外东经》中记载:“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
  
    《山海经·大荒南经》记载:“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曰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方浴日于甘渊。”
  
    《尚书·尧典》记载:“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
  
    由以上可以看出,甘渊、汤谷、扶桑、穷桑,属于同一个地方。
  
    晋人郭璞在为《山海经》“甘渊”作注时说:“水积则成渊也。”《尸子》(孙星衍辑本)卷上云:“少昊金天氏邑于穷桑,日五色,互照穷桑。”我国著名神话研究专家袁珂也认为,《大荒南经》云:“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袁珂并据宋代的《山海经》改“浴日”为“日浴”。这里,第一个已经形成悠久历史传统的错误观念,就在“浴日”或“日浴”上,他们都是把“浴日”、“日浴”理解成给太阳洗澡的意思。把“生十日”理解成生孩子一样生产出十个太阳。我们今天看到的天空中只有一个太阳,他们说不是,在很古老的时候,天空上曾经有过十个太阳,后羿射日之后,天空才只剩下一个太阳。这种说法的源头也同样是出自对《山海经》的误读,出自后人对《山海经》字面上的理解与个人大脑的发挥想象。
  
    《尚书·尧典》记载:“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孔安国注云:“东夷之地称嵎夷。”嵎夷在中国东方,在东方的大海边。甚至《尚书·禹贡》中也记载到: “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潍、淄其道。”这是第二个已经形成悠久历史传统的错误观念,即嵎夷的“东方”、“东海”观念。这种说法的源头也出自《山海经》,出自后人对《山海经》中分明写明了的《大荒东经》的字面理解与想象。于是,研究者、学者,甚至考古专家都很一致地到位于我国东部山东一带的泰山、青岛、日照,去寻找甘渊、汤谷、扶桑,甚至由于自古日本称扶桑,有人甘愿把甘渊、汤谷、扶桑地理放到日本去。
  
    错了,错得稀里糊涂。“有女子曰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方浴日于甘渊”中的“生十日”的“生”,不要理解成、想象成“生孩子”的“生”,太阳不是哪个妇女生下来的,没有哪个妇女有生下太阳的本事。“十日”更不是十个太阳,而是指民俗中天干地支的十个天干,上古之人称做十日。“生”是研究、创作、创造的意思,更准确地讲是“升”的意思,是树立、确立的意思。“有女子曰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整句话的意思是帝俊的妻子,名叫羲和,在汤谷那地方创造、树立、确立了天干地支中的天干。“浴日”的“浴”字,不读“浴”,读“风俗”的“俗”。初有文字之时,文字较少,一字多用的通假现象非常普遍。“浴日”的“日”,同指十个天干,“浴日”的意思,就是在温盘峪这地方普及、传播一种天干地支知识,使之成为风俗、民俗。
  
    《山海经·大荒西经》载:“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生月十有二”中的十二,指十二地支。“此始浴之”中的“浴”也作“俗”字。“此始浴之”讲的是从此有了干支纪年的风俗规定。
  
    传说的力量是伟大的,也是可怕的。后羿射十日的神话传说,也出自《山海经》,数千年之后的今日依然家喻户晓,我们并且往往把这个神话故事当做孩子的启蒙知识,给孩子讲述后羿的伟大,讲述故事的神奇美妙,以致使得事件本身发生质的变化:后羿射日,本来是一次破坏天干地支知识确立与传播的恶劣行为,后羿却在传说中变成了英雄壮举、民族英雄。在传说中,《山海经》中羲和,成了日母——太阳的母亲,“浴日”成了为太阳儿子洗澡的行为;常羲成了月母——月亮的母亲,“浴月”成了为月亮儿子洗澡的行为。并且神话转化为人们现实生活中的“洗儿”习俗。有学者称,“洗儿”习俗的表象背后蕴藏着的是水为生命本原的文化信念,这种信念曾经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原始民族当中,是人类探求生命起源的一个认识阶段。学者们来错的,皇帝也错,清康熙《圣祖御制温泉行》诗:“汤泉泉水沸且清,仙源遥自丹砂生,沐日浴月泛灵液,微波细浪流玉琮。”直接把“浴月”当做洗澡。文化,也是一把双刃剑,也有正反两方面的杀伤力。8#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5 16:40:00  三、云台山是历法文化诞生地
  
    唐代刘恕在《通鉴外纪》中引古书说:“(黄帝)其师大挠,始作甲子。”说天干地支是黄帝时期的大挠氏所创。《世本》中讲:“容成作历,大桡作甲子。”是《通鉴外纪》、《世本》中记载的正确,还是《山海经》中记载的正确?中华民族以农为本,是一个历来重视历法的民族。几乎每一次改朝换代,都有更正历法的行为。那么,干支纪法的发明者究竟是谁呢?虽然不断有人来考证干支的起源,但是究竟是谁发明?最早出现于何时?正如云台山文化一样,始终充满了谜一样的神秘。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做“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历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纪日,则每六十日为甲子一周,纪年,则每六十年为甲子一周。
  
    另有典籍论支干源流,书中讲到:“夫干犹木之干,强而为阳;支犹木之枝,弱而为阴。昔盘古氏明天地之道,达阴阳之变为三才。首君以天地既分之后,先有天而后有地,由是气化而人生焉,故天皇氏一姓十三人,继盘古氏以治,是曰天灵淡泊,无为而俗自化,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其十干曰:于逢、旃蒙、柔兆、疆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章、昭阳;十二支曰:困敦、赤奋若、摄提格、单于、执徐、大荒落、敦洋、协洽、 滩、作噩、阉茂、大渊献。”由此我们可知,在远古时期,天干地支,还有其他叫法。
  
    东汉蔡邕讲:“干,干也。其名有十,亦曰十母,即今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是也;支,枝也。其名十有二,亦曰十二子,即今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今天的《辞源》里说,“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枝”,分明是受了以上观点影响。于是有人解释十天干寓意为:
  
    甲:像草木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又有人认为,甲者甲壳也,形容万物冲破其甲而突出。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伸长。乙者轧也。
  
    丙: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然著见而明。
  
    丁:壮也,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
  
    己:起也,纪也,万物仰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物成而后有味。又有认为,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明芽。
  
    有历法,然后有文明之肇始,人类才开始走出混沌。遥想远古,云台山前,一个女子,名叫羲和,汤谷浴日,始作天干。9#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5 16:42:00  揭秘《山海经》
      
       ◎ [7]  
  
   云台山是历法文化诞生地(下)
  
  
  
   一、没有混沌这个神
  
    我曾经讲过,没有盘古这个神。在这里,我必须把“盘古”这个词,这么拆开来使用。这么拆开来使用,才应该是“盘古”一词的真实意义。“盘古”,就是追问历史、追寻古史的意思。盘,是盘诘、盘查的意思,盘话的意思,考问的意思,一层层追问、追寻上去的意思;古,指的是古史、故事。盘古一词的用法,如同《尚书》中每一篇章开头的地方,用“稽古曰”一语开始一样。稽古,也就是稽查古史、故事,与“盘古”一词的用法完全一样。我们这样恢复“盘古”一词的本来意义,得出的结论便是:没有盘古这个神。
  
    就这么一个词语,仅仅一个词语,被后世的人们演化为一位中华民族创世史上最原始的、法力无边的、至高无上的人格神、至尊神,演化出天地昏冥,轻清未判,“自从盘古开天地”,轻清上升为天,重浊下降为地,死后眼目化为日月,血脉化为江河等一系列动人的神话故事,演化成历史的一部分,历史的开端,演化成文化等,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上古史,就荒诞到这种地步!那些在历史上已经博得名垂千古的先哲们,当代企盼着能够拿出惊人的学术成果得以名垂青史、齐身圣贤的学者们,在某种意义上,他们也深陷混沌之中。
  
    同样,也没有混沌这个神。
  
    《现代汉语词典》对混沌的解释:1.我国传说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2.形容无知无识的样子。《辞源》中收有“混沌”、“混芒”、“浑沌”、“浑沦”、“浑敦”等词条,都是混沌一词的衍生与变音,如还有昆仑、馄饨、糊涂、囫囵、温敦、混蛋、葫芦等用法。在中国文化史上,混沌是古人想象中天地未开辟以前宇宙模糊一团的状态。道教称为“元气状态”。老子《道德经》讲:“敦兮,其若朴……混(浑)兮,其若浊。”《庄子·应帝王》中已经把混沌人格神化了:“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淮南子·诠言》:“洞同天地,浑沌为朴。未造而为物,谓之太一。”王充《论衡·谈天》:“说《易》者曰:‘元气未分,浑沌为一。’”
  
    再后来,人们就进一步把盘古与混沌搅合在一起了。在民间,开天辟地之说妇孺皆知,把未有天地之前说成是混沌,然后说是“盘古”开天辟地。老百姓混沌得很,学者们也混沌,袁枚《子不语》中将混沌、开辟、盘古联系在一起,如《天壳》:“浑天之说:天地如鸡卵,卵中之黄白未分,是混沌也。卵中之黄白既分,是开辟也。”如《奉行初次盘古成案》:“文木知王神灵,跪拜求归。王顾谓侍臣曰:‘取第一次盘古皇帝成案,替他一查。’文木大骇,叩头曰:‘盘古皇帝有几个乎?’王曰:‘天地无始无终,有十二万年,便有一盘古。今来朝天者,已有盘古万万余人,我安能记明数目?但元会运世之说,已被宋朝人邵尧夫说破,可惜历来开辟,总奉行第一次开辟之成案,尚无人说破。故风吹汝来,亦要说破此故,以晓世人耳。’文木不解所谓。”如《盘古以前天》:“予疑此人是前古天地将混沌时人也。”如《贾士芳》:“或云贾所遇道人,姓王名紫真,尤有神通。尝烹茶招贾观之,指曰:‘初烹时,茶叶乱浮,清浊不分,此混沌象也。少顷,水在上,叶在下,便是开辟象矣。十二万年,不过如此一霎耳。’”
  
    “盘古”一词,在先秦典籍中并不曾出现。一些学者也怀疑中国有无系统的创世神话。鲁迅先生就认为:“中国的天地开辟之说,已设想较高,而初民之本色不可见。”
  
  10#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5 16:43:00  二、历法打破混沌
  
    《山海经》最早记述了混沌神话。《山海经》第二卷《山经》部分《西山经》记载:“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帝江也。”
  
    浑敦即混沌,混沌的形象为会歌舞的神鸟。浑沌怎么又与帝江联系在一起呢?帝江即帝鸿,古音“江”与“鸿”通。而帝鸿即黄帝,即传说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的黄帝。在《山海经》中,混沌是一只鸟。到了汉代东方朔《神异经》中,混沌又成了上古四大恶兽:“昆仑西有兽焉,其状如犬,长毛,四足,似罴而无爪,有目而不见,行不开,有两耳而不闻,有人知性,有腹无五藏,有肠直而不旋,食径过。人有德行而往抵触之,有凶德则往依凭之。名浑沌。”称浑沌是像狗或熊一样的动物,人类无法看见它、也无法听见它,它经常咬自己的尾巴并且傻笑;如果遇到高尚的人,浑沌便会大肆施暴;如果遇到恶人,浑沌便会听从他的指挥。
  
    自古以来,“混沌”大致有三类解释:1.以自然现象解释;2.以人体现象解释;3.以历史现象解释。以自然现象解释混沌,认为万物之先是浑沌,然后才产生天地。起初天与地是怎样从浑沌中出现的:“天地未形,笼罩一切、充塞寰宇者,实为一相,今名之曰浑沌。其象未化,无形聚集;为自然之种,杂沓不谐,然燥居于一所。”在这里混沌被描写成天地未开辟时的样子。以人体现象,认为混沌中产生了人体七窍以及人的情欲,浑沌情欲犹如洪水和猛兽。女娲用泥土创造了人,情欲却给人间带来了邪恶,于是女娲又制订婚姻嫁娶礼仪。实际上,混沌一词或混沌概念,仅仅与历法有关,与时间有关,与时序有关。没有历法之前,节气不分,时序混乱,称为混沌。中国自古以农为本,是一个农业国家,没有历法之前,气候什么时候变换,庄稼什么时候播种,一概不知,造成极大混乱与无序。历法的诞生打破了混沌。《山海经》原作者试图以一种体系化阐明时间在不同地域的发生过程,这个过程是,在非终极的意义上,人类与原始混沌共同存在,然后在某一时刻,人类决意创造我们当今的世界,于是在混沌中探讨、研究、制订时间秩序。原始混沌是人类认识上的时间上的无序存在,时间秩序的自然存在与人类对于时间秩序的认识与应用,肯定为羲和所创造。羲和的历法诞生之前,浑沌时间以及人们的精确状态到底怎样,不可能完全说清楚。但是,终于有一个叫羲和的女人,神灵般掠过温盘峪水面,一个美丽、有秩序的世界涌现了出来。羲和与她的同行们,也就成了“秩序”的化身。
  
    既然时间秩序是羲和后天创造的,它就具有某种脆弱性,有序化的历法面临重返诞生历法之前混沌状态的危险。一旦人违“俗”,对抗或者混淆历法,混沌就将重新降临。后羿射日,不周山倒塌等故事,都属于《山海经》中同时记载的毁掉历法的混沌行为。历法诞生之初,破坏历法的事情经常发生,并且由此引发战争。《尚书·胤征》记载:“惟时羲和颠覆厥德,耽乱于酒……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羲和尸厥官,罔闻知,昏迷于天象,以干先王之诛。”《政典》中讲:“先时者杀无赦,不及时者杀无赦。”就是针对了历法的运用与施行。记者走访民俗,拜访乡间一位80多岁的旧时知识分子,他带着疑问问记者,说一辈子了,搞不清楚一个问题,就是修武县古城墙南门门楼上,有“南厄”两个字,是什么意义?记者回答说:《尚书·虞书·尧典》讲:“申命羲叔,宅南交。”“交”古作“厄”字。我们说云台山是历法文化的诞生地,修武古城上曾有“南厄”二字,即是一处证据。
  11#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5 16:44:00  
    三、云开日出云台山
  
    历法的诞生,犹如再造太阳,再造大地、海洋和天空;犹如再造天体,使得天空中的星辰各就各位。从此不再有混沌岁月。中国传统文化中衍生的太阳神崇拜,与天干的确立有密切关系。
  
    《山海经·大荒东经》载:“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山海经·海外东经》载:“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墨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淮南子·精神训》载:“日中有跋乌。”高诱注:“跋,犹蹲也,即三足乌。”《论衡·说日》也说:“日中有三足乌。”
  
    我国考古发现屡见有远古时代的太阳纹图案。河南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距今8000多年的陶缸外壁上,刻画着“光芒四射”的太阳纹。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距今7000年的骨匕和牙雕器上,有栩栩如生的双鸟太阳纹。我省郑州市大河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距今5000多年的陶钵口沿周围所绘的太阳纹多为12个,恰与一年12个月的历法观念相合。“金乌负日”的神话在考古资料中也屡有发现。河姆渡文化骨匕和牙雕器上的双鸟太阳纹,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双乌负日”资料。陕西华县泉护村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器上绘有用弧线表示天穹,中有圆形太阳,下有双翅,双腿向后伸展,作神乌背负太阳行空飞翔的图案,正是典型的“金乌负日图”。距今约5000年的良渚文化玉璧上,在刻有太阳纹的祭坛上站着一只神鸟。
  
    出土文物中“鸟”纹又往往与“箭”纹在一起,箭纹往往被人们理解为是太阳升起、万物升腾的象征。“箭”本是一种用来射杀敌人和禽兽的远程兵器。《说文·竹部》:“箭,矢也。”《释名·释兵》说:“矢,又谓之箭。”然而,箭,又通作晋。郑玄《仪礼·大射》注:“古文箭作晋。”郑玄《周礼·职方氏》注引杜子春曰:“晋,当为箭,书亦或为箭。”则箭的含义又可以从甲骨金文“晋”字的构形得到佐证。甲骨金文“晋”字下从日,上从臸,当是表示太阳升到地上的会意字。晋是陕西省的古称,云台山正处在这一地理位置上。
  
    “东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是生十日。”“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帝俊这个人物非常重要,他的妻子之一羲和发明了十天干,他的另一个妻子常羲发明了十二地支。远古历史事件被神话之后,这个帝俊就成了太阳和月亮的“父亲”,两个妻子就分别成了太阳和月亮的“母亲”,于是诞生了“日月之神”。战国楚帛书的创世神话说:“日月(俊)生……帝(俊)乃为日月之行。”这里也说“日月”是由帝俊产生的。
  
    祭祀日出、日落的典礼,在殷墟卜辞里已经有记载。例如:(1)戊戌卜,内,呼雀于出日于入日。(2)乙酉卜,又出日入日。(3)王其观日出,其截于日,弱祀,其箫涡,王其焚。(4)癸未贞,甲申酒出入日,岁三牛。“出日、入日”是个特定的历法概念。商王“观日出”和“截于日”,当是“观察日出而治祭日神”之义。韦昭《国语·周语上》注:“以春分朝日,秋分夕月,拜日于东门之外。然则夕月在西门之外也。”《礼记·祭仪》也说:“祭日于东,祭月于西。”夏商时期春分祭日出、秋分祭日落,到了周代已演变为“春分朝日”于东门之外,“秋分夕月”于西门之外的习俗了。
  
    《尚书·虞书·尧典》载:“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为,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鹬毛。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厘百工,庶绩咸熙。”实际上,敬授民时,都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所做的事情。不存在太阳神,不存在月亮神,也不存在日中金乌。春天鸟兽孳尾,夏天鸟兽希革,秋天鸟兽毛毨,冬天鸟兽鹬毛——羲和当年,观察太阳冷暖,季节变化,是以鸟类作为观察对象的。
  
    焦作云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温盘峪独有的特殊气候,远古时期,就是鸟类最佳的栖息地,也是最佳的鸟类观察地。
  12#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5 16:45:00  揭秘《山海经》
        
   ◎ [8]  
   云台山中说少昊(上)
  

  一、伏羲奠定龙文化
  
  三皇五帝是夏代之前为中华民族族群和文化奠基的上古帝王。三皇所处的年代早于五帝。史家对“三皇五帝”有多种说法。三皇有五说,其中大部分人认同的是伏羲、神农、黄帝。五帝也有五说,其中大部分人认同的是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太昊即伏羲氏,是上古时期一位部落首领。伏羲一生中有着一系列重大的发明创造。伏羲发明网罟,开创了中国远古畜牧时代,结束了狩猎采集时代。洪荒时期,原始人打来鸟兽,连毛带血就吃,吃不完就扔掉,打不来鸟兽就挨饿。伏羲观察蜘蛛结网过程,蝴蝶、蜻蜓等昆虫类,飞到网上就被捕捉。伏羲受到启发发明网罟,教大家用植物纤维结网捕猎,果然捕到更多的鱼虾、鸟兽。食物丰富了,吃不完就饲养起来,由此发展出畜牧业。远古时期男女无别,穴居群婚,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伏羲与女娲一起,制嫁娶,通媒妁,制订婚姻风俗,经媒人说合,男子送给女子两张鹿皮作为聘礼然后才能结婚,从而改变了长期的群婚混乱状态,开创一夫一妻对偶婚,结束了野蛮的群婚现象。规定结婚前必须首先正姓氏,施行异姓通婚,保证生育质量,同时诞生家庭制。伏羲斫桐为琴,揉丝为瑟。烧土为埙,发明音乐。伏羲砍削桐管,捻搓蚕丝制琴瑟乐器,至今人们结婚时写对联爱用“琴瑟和谐”一词,就是对伏羲女娲制订婚姻习俗的纪念。
  
    在伏羲一系列的创造成果中,最为著名的是首创太极八卦,就是今天人们所熟知的易经。易经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它以图画纪事,结束了上古长期的结绳记事。它定四时,纪年不乱,纪月不易;定方位,明四级;分阴阳、划太极,是人类首次对日月阴阳能量作出的理性探索与思考。伏羲之时,仰观俯察,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研究生命与万物发生根源及其关系,从中找出规律,用八个符号乾、坤、坎、离、艮、兑、震、巽、分别代表天、地、水、火、山、雷、风、泽自然界八种事物,并相互组合,形成著名的易经64卦,成为中华名族文明之肇始。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什么是龙?现代以来人们用西方图腾说把龙解释为精神信仰的产物,这是严重的错误。龙是伏羲易经文化的主体,是实实在在的文化内容,它就是中国古老的易经文化中所讲的龙脉。在易经认为,我们的生命都来自那里,我们的民族族群都来自那里,我们民族富强的力量源泉来自那里,我们的民族族权来自那里。伏羲的易经原理,奠定了中华民族的龙文化。伏羲时代,以龙纪官,统一天下部落方国。命朱襄为飞龙氏,造书刻字;命昊英为潜龙氏,作甲历、纪年月、分昼夜,标明东、西、南、北、中五方;命大庭氏为居龙氏,主管建造房屋、烧制陶器;命混沌为降龙氏,为民除害,驱赶猛兽;命阴康为土龙氏,负责土地开垦,发展农业;命栗陆为水龙氏,掌管疏浚河道,消除水患。又命春官为青龙氏,夏官为赤龙氏,秋官为白龙氏,冬官为黑龙氏,中官为黄龙氏。伏羲所开创的文化,即龙文化。
  
    伏羲首创易经八卦,在中原黄河两岸,古怀川地域,有着深厚的太极文化渊源,太极拳能够发祥于焦作,来自于焦作人民数千年来对于太极文化坚韧的传承力量。伏羲受到人民拥戴,成为上古之王,定都宛丘(今河南淮阳)。伏羲的历史功绩永存竹帛,后人为追念祖先功德,尊伏羲为太昊,为“人祖”、“斯文鼻祖”,居三皇之首。
  
  
  13#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5 16:46:00  二、少昊云台演凤凰
  
  
  
  《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山海经·大荒东经》中所记载的地理是焦作云台山一带,云台山也就是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中五帝之首少昊所在的“少昊之国”。
  
    由于是属于《大荒东经》中的内容,古文献中多因此有少昊立国在东方的记载。同一部经典中,《山海经·西次三经》又说少昊居于西方长留之山。《拾遗记》说少昊主西方,号金天氏,亦号金穷氏。《礼记·月令》说东方之帝谓之太皞,西方之帝谓之少昊。古文献中又多有少昊立国在西方的记载。这些都属于古人望文生义所编造。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只有一个中原,没有东方部落、西方部落之说。为什么历史上会有少昊立国东方、西方的混乱,这里简单做一个说明。《山海经》一书,原本也是易经,其中《山经》、《海经》即人们认为的已经失传的《连山易》;《大荒经》即人们认为的已经失传的《归藏易》。对照后世的《伏羲64卦方圆图》,我们可以知道,在图中,在“连山64卦方圆图”中,乾卦并不居南方,而是艮卦居南方;在“归藏64卦方圆图”中,则是坤卦居南方。因此才有少昊事迹记载在《连山易》中,位在西方;少昊事迹记载在《归藏易》中,位在东方。这种东西方之说,仅是图书方位,不是实际的地域方位。
  
    其他史籍中关于少昊的记载:《说文解字》:“赢,少昊氏之姓。”赢字在甲骨金文中正像鸟的形象。《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史记》索隐案:“黄帝立四妃,象后妃四星。皇甫谧云:“元妃西陵氏女,曰累祖,生昌意。次妃方雷氏女,曰女节,生青阳。”又案:“太史公乃据大戴礼,以累祖生昌意及玄嚣,玄嚣即青阳也。”索隐又讲:“玄嚣,帝喾之祖。案:皇甫谧及宋衷皆云玄嚣青阳即少昊也。今此纪下云“玄嚣不得在帝位”,则太史公意青阳非少昊明矣。而此又云“玄嚣是为青阳”,当是误也……宋衷又云:玄嚣青阳是为少昊,继黄帝立者,而史不载,盖少昊金德王,非五运之次,故五帝不载之也。”
  
    关于少昊之母,《帝王世纪》说是女节,《拾遗记》又称为皇娥。女节梦到一颗巨大流星落在身上,意感而生下少昊,《拾遗记》记载:“皇娥处璇宫而夜织,或乘桴木而昼游。”《左传》记载,少昊即位后,“利器用,正度量”,即发展生产,订立制度标准。少昊最大的功绩是观察鸟类生活习惯,制定历法。他的部落设置有专门负责观测天象节气变化的官员,有历正、司分、司至、司启、司门五种。《路史·后记》中说少昊氏是中国古代最早确定星宿的部族,曾“法度量,调气律,行二十有八宿”,又把北辰列为最尊贵的星位。后世以星宿定部族区域,即源于此。少昊又是一个会创作乐曲的氏族,史称少昊“作乐曰《九渊》”。《帝王世纪》说少昊“在位八十四年,寿百岁崩”。
  
    少昊去世后,黄帝之孙颛顼取代了少昊的部落联盟首领权。《帝王世纪》和《遁甲开山图》等典籍都说帝少昊死葬云阳。《山海经·西次三经》说:“又西二百里曰长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因此少昊又被尊为西方天神,称“西皇”。
  
    少昊在位期间,因修太昊之法,故称少昊。《春秋命历序》说少昊传8世,500年,《易纬稽览图》说是400年,后期青阳氏强力四征。《逸周书·史记解》记载:“兵苦之遗之美女。青阳之君悦之,营域不治,大臣争权,远近不相听,国分为八。”
  
    少昊的名字又作皓、颢;又称皓、颢;又称青阳氏、金天氏、穷桑氏、云阳氏,或称朱宣。相传为己姓,名挚(或作质),《左传·昭公十七年》:“系黄帝之子,生于穷桑,能继太昊之德,故称少昊或小昊。设官分职,皆以鸟名。” 《帝王世纪》曰:少昊帝名挚,字青阳,姬姓也。母曰女节。黄帝时有大星如虹,下流华渚。女节梦接意感,生少昊,是为玄嚣。是说少昊是黄帝的儿子,叫玄嚣或青阳氏,一说少昊名清,生于清水。
  
    
  
    我们综合典籍资料,用现代语言来讲述少昊故事。少昊又称白帝少昊,己姓,名挚,号金天氏;又称“朱帝”、“白帝”、“西皇”、“穷桑氏”,是中国古代神话中西方的天神。他父亲是太白金星,他母亲是天上的仙女皇娥。少昊之所以被称为“穷桑氏”,是因为少昊的母亲在天上织布,在筋疲力尽的时候,常常到穷桑树下休憩玩耍。也正是在这棵穷桑树下,皇娥认识了太白金星。
  
    聪明美丽的皇娥每天在天宫中用五颜六色的彩丝织布,常常到深夜也不知疲倦。有时为了轻松一下,她便乘着木筏,荡漾在浩瀚的银河中。有一天皇娥又乘木筏沿着银河溯流而上,最后来到河边穷桑树下,把木筏停下。穷桑树高达万丈,花繁叶茂,叶子是红的,果实是紫色的。据说,这棵树一万年才结一次果实,吃了这种果实,寿命比天还永久。当皇娥正在穷桑树下浮想联翩的时候,忽然看见一位英俊的小伙子从天上徐徐而降。她好奇地打量着小伙子,见小伙子面如满月,眼如晨星,浑身上下隐隐发着光亮,十分潇洒,禁不住看得呆了。小伙子潇洒地来到皇娥跟前,深施一礼,道:“皇娥仙女你好!我是白帝的儿子,愿和你交朋友。”皇娥惊奇地道:“啊,你就是启明星?也叫金星?原来就是你呀!我常常坐在这里,仰望东方天空的启明星,心里说,这颗星多亮、多美、多勤快啊,每天都把白天带给人间;她说到这里,耳热心跳,连忙收住话头,羞红了脸。启明星的脸微微一红,动情地说:“我也是这样!我升到天空时,常常第一眼就看到你,觉得你太美丽了。我向别的星星一打听,才知道你就是心灵手巧的皇娥。你织的七彩锦和你一样美。我每天夜里都听到你的织机声,悦耳动听的声音使我夜不能寐。每天早上,我都盼你出现在银河边。”这已经有点类似牛郎织女的故事了。
  
    启明星一口气敞露了心扉,发觉自己太激动了,连忙收住话头,红着脸不好意思地看着皇娥。皇娥害羞地低下了头,双手拂弄着垂下的黑发,掩饰着心房的狂跳。启明星微笑着,将手一伸,从身后取出一架银光闪闪的琴。他双手抱琴,依着穷桑树,弹奏出美妙动听的乐曲。皇娥立刻被琴声给吸引住了,情不自禁地跟着启明星的乐曲轻轻地唱起了歌。启明星的琴声在情切切地向皇娥倾吐着爱慕之意,皇娥的歌声也在绵绵地向启明星诉说着倾慕之情。歌声、琴音婉转悠扬,吸引着鱼儿成群结队地浮游在水面上,激动得花儿竞相开放。凤凰飞来,在空中翩翩起舞;百灵鸟飞来,放开歌喉为皇娥和启明星伴唱。他们的心越贴越近,双双走上木筏,并用桂树枝条做筏桅,用香草拴在桂枝上当做旌旗,还刻了一只叫玉鸠的鸟,摆放在桅顶,以辨别方向。木筏在银河里飘荡。皇娥伴着悠扬缠绵的琴声,情不自禁地吟唱。美妙的琴声和优美的歌声融为一体。皇娥和启明星依偎在一起,沉浸在爱情的幸福中。不久,他们的爱情结晶——儿子少昊诞生了。
  
    少昊诞生时,天空有五只凤凰,颜色各异,是按五方的颜色红、黄、青、白、玄而生成,飞落在庭院,因此他又称为凤鸟氏。少昊开始以玄鸟,即燕子作为本部的图腾,后在穷桑即大联盟首领位时,有凤鸟飞来,大喜,于是改以凤鸟为族神,崇拜凤鸟图腾,并以所辖部族以鸟为名,有风鸟氏、玄鸟氏、青鸟氏,伯劳氏等共24个氏族,形成一个庞大的以凤鸟为图腾的完整的氏族部落社会。
  
    少昊在父母的精心培育下,具有神奇的禀赋14#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5 16:48:00  少昊在父母的精心培育下,具有神奇的禀赋和超凡本领。少昊长大后,成为本氏族首领,后又成为整个部落首领,并且建立了一套奇异的制度:以各种各样的鸟儿作为文武百官。具体的分工则是根据不同鸟类的特点来进行。凤凰总管百鸟,然后再有玄鸟掌管春天,伯劳掌管夏天,鹦雀掌管秋天,锦鸡掌管冬天。除此之外,他又派了五种鸟来管理日常事务。孝顺的鹁鸪掌管教育,凶猛的鸷鸟掌管军事,公平的布谷掌管建筑,威严的雄鹰掌管法律,善辩的斑鸠掌管言论,使人民不至于淫佚放荡。
  
    典籍很纷乱,或许再有5000年,也辩不出史实真伪。故事很美丽,却有可能成为文化真实价值意义的温柔杀手。
  15#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5 16:49:00  揭秘《山海经》
          
    ◎ 【9】  
   云台山中说少昊(下)
  
  
   一、云台山中百鸟园
  
    焦作古代著名诗人李商隐《霜月》诗中写到: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大雁属于候鸟,每当秋冬之交,它们就从北方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到我国的南方过冬。第二年春天,它们又经过长途旅行回到北方来产蛋繁殖。然而,2008年12月冬至这一天,记者再上云台山,在子房水库上游,竟然见到寒风中有两只低飞的大雁。已经是开始“数九”的季节了,在云台山,依然有并未飞去的大雁,它们是在云台山过冬的大雁吗?如果不是旅游开发,温盘峪时常人流如织,记者想,那里应该是整个冬季留守云台山的大雁的最佳栖息地。
  
    上古时期,翠密山林、云起云落的云台山,冬暖夏凉、流水琴音的温盘峪,浓荫蔽日、枝干盘曲的扶桑树,如此自然条件,自然是鸟类的生态乐园。
  
    《左传·昭公十七年》载:“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皞氏以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大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鴡鸠氏,司马也;鸤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九扈为九农正,扈民无淫者也。自颛顼以来,不能纪远,乃纪於近,为民师而命以民事,则不能故也。’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既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
  
    少皞时期的云台山是鸟类的世界。燕子、伯劳、鹦雀、锦鸡、鹁鸪、鸷鸟、布谷、雄鹰、斑鸠、扈鸟、野鸡、麻雀、喜鹊、孔雀……各种各样的鸟儿都有,各种各样的鸟儿都有用处,各种各样的鸟儿都在为人类服务。鸟尽其才,各司其职,协调活动,莺歌燕语,百鸟齐鸣。太史公在《史记》中也讲到:“神农以前尚矣。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馀,於是有天地神祇物类之官。”应劭的解释是:“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官。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我们找不到以云纪官的黄帝与云起云落的云台山有没有关系的史料,找不到史料中的涿鹿之战是不是发生在云台山下大陆村一带,找不到史料中的阪泉之战与云台山下的板桥村有没有联系,找不到黄帝合符釜山是不是云台山这座伏釜山。但黄帝之子少昊,活动在云台山中,创制历法于云台山中,登帝位于扶桑树下,倒确实是明明白白写在一部自古不知为哪家经典的《山海经》中。
  
    中华民族在上古时期,与鸟类有着割不断的联系。上古时期的中华民族文化,有着浓重的山林文化特色。自从伏羲发明网罟,到商汤网开一面,中华民族上古典籍中与网有关的词类,更多的是针对了山林中的鸟类,而不是江海湖泊中的鱼类。
  
    如今,云台山中的温盘峪,依然景色迷人,只是鸟类要少好多。太昊时期的温盘峪一带,大约有“珍禽寨”、“涉禽池”、“攀禽林”、“孔雀台”、“雉坪”等应有的设施。迭水流瀑布之间,有鸟语花香景致,有人鸟同栖佳趣。驯养鸟类,人工鸟园,那时倒是必有的。上古时期云台山中的百鸟园,应该是中国鸟类观察、驯养、保护中心之一。可以想象,园中矗立着一张张巨型鸟网,网内放养近百个品种的鸟类,驯鸟人在纯粹自然环境的百鸟园中,观察欣赏五彩斑斓的珍奇鸟类,聆听悦耳的鸟鸣,有着亲手喂鸟的乐趣。今天的我们,于钢筋水泥铸就的城市,遥想上古云台山百鸟园的浓荫、清风、鸟鸣、彩羽,依然能够涤荡尘嚣中的心灵。然而,那时节的太昊他们,不是为了闲情逸致。玄鸟氏负责捕获、驯养、观察玄鸟,是为了准确记录春分的来临;伯赵氏负责捕获、驯养、观察伯劳鸟,是为了准确记录夏至的来临。青鸟司启,丹鸟司闭,祝鸠司徒,鴡鸠司马,鸤鸠司空,爽鸠司寇,鹘鸠司事……无不责任重大。鸿毛重,泰山轻,乃至乱节令者杀无赦。修武县古城南门上的“南厄”,记载的就是血色教训。云台山有着深层而浓郁的鸟文化色彩。云台山有着深藏的中华文明与文化。《论语》中有一句“学而时习之”,其中学习的“习”字,被注解家解释为学生要像鸟儿在天空飞翔时那样,作出不停地颤动翅膀的努力。“祝鸠氏,司徒也”。这里讲的是,祝鸠司徒,负责捕获、驯养、观察斑鸠鸟的人,是负责人民文化与教育的人,是普及、督察民风民俗的人;学习的“习”,指的是教育者,不是指学生。“学习”一词,竟然应该是学生与老师二者的合称。
  
    上古时期,云台山前,穷桑之地,湖泊密布,草木繁盛,树丛中生息着各种各样的动物与鸟类,它们在远古的阳光下,觅食或歌唱。它们用远古文化的阳光,照亮数千年之后的我们。
  
  
    
  16#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5 16:50:00  二、少昊奠定凤凰文化
  
    《左传·昭公十七年》载:“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皞氏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郯子所谓“吾祖也,我知之”,因为郯子是少昊后人,以少昊为始祖,便以为自己了解少昊。郯子知道什么呢?郯子所知道的是真是假?“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郯子的这个所谓知,或许是错的,是想当然的猜想。“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既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仲尼即孔子圣人,听说郯子谈论这个话题,也跑去学习,并且学习后感叹道:“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圣人孔子也忽略了郯子所说,或许根本不可信。“自颛顼以来,不能纪远,乃纪于近。为民师而命以民事,则不能故也”。在郯子认为,颛顼(黄帝之孙,少昊之侄)以后,人们只知道近代的历史,已经不知道远古的历史了。帝王是人民的教导者,让人民听命于己,不懂得历史,是讲不出让人民听命于己的道理的。话讲的很有道理,但这个郯子也同样不懂得颛顼之前的历史,不懂得中华民族文化的真谛。整个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无论是老子文化,还是孔子文化,还是其他诸子文化,都存在这种“郯子特色”:夸夸其谈,道理十足,足以形成诸子经典,实际上全不是远古史实。孔子就曾经吹嘘过,说自己懂得夏代文化,只是杞人的现实状况不能证明孔子的知识;说自己懂得商代文化,只是宋人的现实状况不能证明孔子的知识。孔子是真懂还是假懂呢?孔子应该属于吹大话。孔子如果真的懂得夏代文化、商代文化,从今天大量出土的商代文物来看,那是与周代文化截然不同的文化,是足以否定周代文化的文化,是足以否定孔子自己所创立的儒家文化的文化。
  
    “大皞(太昊)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伏羲奠定了中华民族龙文化。中华民族龙文化中,龙不是动物,不是由动物中马、蛇、蜥蜴等身子的组合;龙也不是图腾,不是纯粹虚幻的精神产物,不是“大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地理与人合一的文化内容,有其丰富玄奥的理论依据,以及翔实的操作方法与技艺。
  
    同样,少昊也不是所谓“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远古时期,三皇之首伏羲被称为太昊;五帝之首玄嚣(又称青阳、挚或质等)被称为少昊。太为长,少为次。昊指的是明白、明白人的意思。太昊、少昊的叫法,就是说伏羲是第一个大明白人,青阳是第二个大明白人。这类似于后世孔子被称圣人,孟子被称亚圣。太昊伏羲是第一个明白人,是个大明白人。伏羲始作八卦,昭阴阳,明道体,通天地,类万物,启人智慧,奠定中华民族龙文化,无异于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道路上升起一轮太阳,照亮了人类前进的方向。那么少昊玄嚣呢?少昊为什么被称为第二个明白人?原来少昊在位期间,因修太昊伏羲之法,故称少昊。少昊有好几个儿子,其中一个名字叫重。重有着人的面孔,鸟的身体,重的脸形是四四方方的,经常穿着白色衣服,出行时驾驭两条飞龙,由于他的非凡才干,受到伏羲部落的器重和垂青,成为神话中的木神,和伏羲部落共同掌管春天,人们称之为句芒。少昊之子重加入伏羲部落,也是少昊玄嚣修太昊伏羲之法的一个例证。修太昊伏羲之法,就是学习伏羲的东西,就是学习伏羲创立的易经八卦。不仅少昊学习伏羲的易经八卦,少昊与重父子两代都学习伏羲的易经八卦。上古时期中国人的名字,往往不是家人或自己起的,而是其他人对一个人的称呼,这种称呼又往往是对这个人一生是干什么的、有什么主要贡献的一种概括。比如伏羲被称为伏羲,是说这个人是捕获牺牲的人;比如说神农被称为神农,是说这个人创立了上古巫觋文化、鬼神文化;比如黄帝被称为黄帝,是说这个人开疆辟土,创立大地、农业文化。黄帝之孙、少昊之子,重这个名字,或许就与易经八卦有极大关系,是又一次把易经8个经卦重复为64卦之人。重有着人的面孔,鸟的身体,重的脸形是四四方方的,这是什么呢?这是“重”这个字,也是一幅画。后人讲书画同源,实际上是字画同源。中国文字的诞生,不是源自刻画符号,而是源自画画。这种“字画”如同上古时期人的名字来历,是要把一个人是干什么的等内容也给画进去、写进去的。重的脸形四四方方,正是易经中的图书的一种摹写。17#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5 16:51:00  太昊伏羲首创易经太极八卦,少昊玄嚣修太昊伏羲之法,也就是继承和掌握关于易经八卦学问。伏羲创立易经八卦,其根本目的在于奠定中华民族龙文化,使得中华民族龙的传人千秋万代生生不息。少昊玄嚣在伏羲龙文化的基础上,创立凤凰文化。
  
    什么是凤凰?同人们凭想象解释龙文化一样,人们用西方图腾说把凤凰也解释为精神信仰虚构类产物,同样是严重的错误。凤凰也同样不是某种飞禽,不是孔雀、野鸡、鹰等鸟类身子的集合体。凤凰文化是龙文化的补充,是易经风水文化所讲的中华民族龙脉的另一种方法与用法:西北来龙谓之龙,东方来龙谓之凤。重出行时驾驭两条飞龙,正是这一写照。凤凰文化依然属于山河大地与人类生命的关系的内容,属于自然与人的关系的内容。更准确地讲,上古时期,易有三种,伏羲、女娲、神农时期的易经是《连山易》;黄帝时期的易经是《归藏易》;之后才有后世的《周易》。与商代末期、周代初期周文王将易经中的《归藏易》推演为《周易》,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建立周朝的过程恰恰相反。黄帝时期是黄帝得天下,黄帝的儿子少昊与孙子重将易经中的《连山易》推演为《归藏易》。少昊是《归藏易》的演易人。史传《山海经》作者,是大禹同时代的伯益。西汉刘歆《上山海经表》:“ 已定《山海经》者,出于唐虞之际……禹别九州,任土作贡,而益等类物善恶,著《山海经》。”《国语·郑语》载:“少昊之后伯益也。”伯益正是少昊与重的后代。在易经中,表示火的离卦代表凤凰。在《归藏易》中,离卦位于西方,因此,少昊玄嚣才另有“西皇”、“金天氏”等与方位上的西方有关的称谓,这是后人又一次误把《山海经》图书上的方位当做了实际地理方位。18#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11 3:01:00  揭秘《山海经》
    
    
    
     ◎ [10]  
   云台山中“大人国”(上)
  
   一、“大人国”之谜
  
    《山海经·大荒东经》载:“东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国。”
  
    《山海经?海外东经》载:“大人国在其北,为人大,坐而削船。一曰在丘北。”赫懿行云:“削当读若稍,削船谓操舟也。”
  
    《山海经·大荒北经》载:“有人名曰大人。有大人之国,釐姓,黍食。有大青蛇黄头,食麈。”
  
    小说《镜花缘》中的“大人国”:
  
    大人国,最是妙不可言。国人不仅身高过于常人“二三尺不等”,要紧的是脚下皆有云雾护足。市井巷陌之中,有人高视阔步;有人虚肩顾盼;有人低眉敛脚。神色各异,全因脚下云雾的颜色而定。“光明正大,足下自现彩云”;“奸私暗昧,足下自生黑云”。
  
    唐敖、林之洋看到大人国官员的脚下多用彩绫遮盖,素多海外游历、博闻强记的多九公道出了个中奥妙,原来,“此等人,因脚下忽生一股恶云”,“必是暗中做了亏心之事,人虽被瞒了,这云却不留情……他虽用绫遮盖,以掩众人耳目,哪知却是掩耳盗铃。”
  
    李汝珍劝人向善之情溢于言表:“好在这云,只要痛改前非,颜色随心变换。”李汝珍小说中臆想的大人国,已经是作家的创作想象。 
  
    《博物志?外国》云:“大人国,其人孕三十六年,生白头,其儿则长大,能乘云雨而不能走,盖龙类。去会稽四万六千里。”“龙类”之说,或由龙伯国大人之说而来,与《山海经》所记大人有异。
  
    《博物志·异人》引《河图玉版》云:“龙伯国人,长三十丈,生万八千岁而死;大秦国人,长十丈;中秦国人,长一丈;临洮人,长三丈五尺。”是均大人国之大人。
  
    《淮南子》载:东方之极,自碣石过朝鲜,贯大人之国,东至日出之次,扶木之地,青土树木之野,太皞、勾芒所司者,万二千里。
  
    有“大人国”的说法,又有“大人”的说法。
  
    《周易》“乾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
  
    “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圣人孔子对“大人”的解释是:“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事而不伐,德博而化。”
  
    有“大人”的说法,又有“大人的脚印”的说法。
  
    《易·系辞》正义引《帝王世纪》载:“有大人迹出于雷泽,华胥履之,而生包牺(即伏羲)。”
  
    姜嫄“履大人之迹”而生后稷。周人认为其始祖母姜嫄踩了巨人的足迹而受孕生了后稷。《诗·大雅·生民》载: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坼不副,无灾无害。以赫厥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诞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置之平林,会伐平林。诞置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实覃实訏,厥声载路。
  
    《史记·周本纪》载:
  
    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怡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避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
  
    司马迁《史记》所载的姜原与《诗经》所载的姜嫄为一人。《诗经》中的帝,本无确指,司马迁在《史记》中则确指帝喾。
  
    大人之国、大人、大人足迹,最早应该与创造易经八卦的伏羲有关,然后出现在作为《连山易》的《山海经》里。大人国之地旺,在《山海经·大荒东经》所属地理位置,在焦作云台山一带。
  19#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11 3:02:00  二、上古生殖文化说
  
    
  
    按照现代社会学、人类学的理论讲,在原始母系氏族社会里,社会生产力与科学水平十分低下,“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更不知“男女媾精,万物化生”的道理,把女子“生育”归之为某种神灵的意志与力量。他们往往把女性的受孕与她们曾经在某一天吃过什么稀有的东西,或遇到过什么祥瑞的动物,见过什么罕见的天象,乃至做过什么神奇的梦,给以联系起来,并认为女性之所以受孕生育,就是这些吉兆一类在她们身上发生了结果。以致一些现代学者甚至认为原始初民连男欢女爱媾和生子的生育奥秘都不懂,才会把氏族繁衍的“功劳”归之图腾的意志。
  
    我国古代有关图腾感生传说的例子很多,“履迹”感生,即女子与图腾身体或其附属品、派生物发生直接、间接的“神秘接触”而导致受孕,这类图腾皆系动物。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有华胥履大人迹而生伏羲。
  
    有学者解释“履大人迹”是指象征男女性事的一种舞蹈,或称“鸟舞”,属于社祭仪式之一。认为后稷本是其母姜嫄参加社祭后与某个姬姓男子野合而生,史籍载为“履大人迹”,是出于儒家崇圣心理,对上古时期男女野合的巧妙掩盖。儒家为了更神异其事,把“履大人迹”进一步解释为“履帝迹耳”。姜嫄生活的时代,相当于我国古史传说中尧、舜、禹时期。当时人民“知母不知父”,因而后稷有被其母姜嫄抛弃的历史记载。这是著名现代诗人闻一多的观点:“上云禋祀,下云履迹,是履迹乃祭祀仪式之一部分,疑即一种象征的舞蹈。所谓‘帝’实即代表上帝之神尸。神尸舞于前,姜嫄尾随其后,践神尸之迹而舞,其事可乐,故曰‘履帝武敏歆’,犹言与尸伴舞而心甚悦喜也。‘攸介攸止’,介,林义光读为愒,息也,至确。盖舞毕而相携于悠闲之处,因而有孕也。”闻一多先生又说:“诗所纪既为祭时所奏之象征舞,则其间情节,去其本事之真相已远,自不待言。以意逆之,当时实情,只是耕时与人野合而有身,后人讳言野合,则曰履人之迹。”“鸟舞”,类似于今日的假面舞会,扮相以鸟类为主。闻一多的说法有些意味,已经接近了上古时期云台山有百鸟王、为百鸟国的史实。
  
    一些学者认为上古时期有普遍的“处女生殖”现象,即“丰产巫术”的说法。朱狄先生说:“这个姜嫄履大人之迹的故事实际上与华胥履大迹的故事是完全一致的,它们无疑属于处女生殖的范畴。”他说:“所谓履大神之迹,实际上是一种丰产巫术的遗迹,其中心内涵是‘地’与‘母’的直接接触,正因为这种接触是非常平凡的,因此就需要一种特殊的‘郊禖’仪式去强化这种接触,以便使不娠的妇女像土地长出庄稼那样能生儿育女。”这些都属于“图腾感生”说方面的观点。
  20#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11 3:02:00  三、揭秘“大人国”
  
    什么是“大人国”?什么是“大人”?“大人”所指何人?什么是“履大人迹”?这早已经是中国文化中的一大谜团。古今学者可以给出各种各样的说法,但终究难以让人们一致信服。在《山海经·大荒东经》中,同时出现了“大人”、“君子”、“小人”这几个概念,至今是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语。“大人”几乎是父母的专指,有时也用于“长官大人”;正常来讲,“大”与“小”相对,但在这三个词语的习惯使用上,“小人”没有与“大人”相对,而是通常与“君子”相对。形成这种情况的渊源,在于《大荒经》即《归藏易》诞生时的景况。《连山易》属于有着3000年漫长历史的神农时期的山林文化,属于巫教合一式的仿照山有高低、社会有等级的神人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到了黄帝以及少昊时期,弃伏羲之琴瑟,推翻《山海经》,演为《大荒经》,仿照平原大地特征,创立人人平等的社会体制。“大人”的意义,即人本位意义;“小人”的意义,既保持神高于人、大于人的旧神农观念。要推翻延续了3000年尸神高贵、人卑贱的普遍信仰,是提高人的地位还是维护神的地位,是“大人主义”还是“小人主义”,或许曾有过激烈争论,争论中出现第三方,即所谓“君子”,争论到后来,炎黄大战解决问题,同时“大人主义”退出争论,剩下君子与小人之争。“大人之国”是对主张“大人主义”的少昊之国的指称。
  
    《诗·大雅·生民》一诗共8章,第一章中所载“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其中“履帝武敏歆”的履字,是践行、信奉“大人主义”的意思。“履大人迹”之义,也就由此明了。
  
    人的生命来自哪里?是怎么来的?人的灵魂来自哪里?是怎么来的?黄土造人是《大荒经》的主旨,也即《归藏易》的主旨,葬俗葬仪等都是黄帝时期的产物。生殖说、野合说、感应说,都是对此似对非对的感觉与认识。黄土造人——能够从山川大地上再造出人的生命,轮回人的灵魂。生命来自大地,来自山川,灵魂是一方山水的映照。不是吗?整个获嘉、修武、武陟……黄河北岸,民间自古认为,人们的灵魂来自云台山上,也将回到云台山上去。21#作者:枯荷雨声  回复日期:2009-1-11 9:42:00  占楼!22#作者:水静鹤飞  回复日期:2009-1-11 9:51:00  这本书 我看的实在太亢奋了23#作者:枯荷雨声  回复日期:2009-1-11 20:48:00  顶上来,先生续!24#作者:gyaoi  回复日期:2009-1-11 23:40:00  先顶后看吧。25#作者:龍行虎步  回复日期:2009-1-11 23:45:00  留名26#作者:cyjwafen  回复日期:2009-1-11 23:58:00  mark27#作者:笨老汉  回复日期:2009-1-12 22:19:00  晕倒!
  这不是一部书么?
  估计还没有贴完呢。
  28#作者:linxi_mengg  回复日期:2009-1-12 22:43:00  留下爪印
  好好拜读29#作者:ruo619  回复日期:2009-1-12 22:49:00  好书,有意思,留下看连载!30#作者:hsc_701  回复日期:2009-1-13 9:47:00  学习中,分析得不错.加油.31#作者:枯荷雨声  回复日期:2009-1-13 10:32:00  作者:笨老汉 回复日期:2009-1-12 22:19:00
  
  
    晕倒!
    这不是一部书么?
    估计还没有贴完呢。
    ----------
  
  看见笨哥哥了~问好。
  
  我也等着石先生早些续完。
  
  从小就看山海经,最喜欢的就是这个了。一直想我们的文化其实一直非常的丰盛,只是在牛鬼神蛇一扫光的年代里,不管是精华还是糟粕都给打进历史的牢底去了。
  33#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14 11:40:00  揭秘《山海经》
  
◎ [10]  
   云台山中“大人国”(下)

  
   一、神秘桑林
  
    我们说神农氏《连山易》文化时期有3000年漫长的神巫统治岁月,一旦推翻这压在人们头上的山林神巫文化,压抑之久的人性会像狂涛一样迸发出来。轩辕氏(黄帝名)《归藏易》文化,自黄帝至尧,约1000年岁月,时间虽短,却人物辈出,黄帝、少昊、颛顼、高辛……一个个巨星闪耀。黄帝部落《归藏易》文化的基本特色,在于不信天命、拒绝听天由命,尊坤而卑天,大地母亲是第一位的,主宰生育与收藏万物。拒绝“小人”的听天由命而“大人”,而张扬人性,认为只要人与大地母亲在一起,就有不可战胜的力量源泉。“履大人迹”,信奉坚守人是第一位的理念,测量大地山川资源,记载测量者的英雄壮举,追寻圣贤足迹,于是有《山海经》、《大荒经》的诞生。
  
    《山海经·大荒东经》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摇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
  
    温源谷即焦作市云台山风景区的温盘峪,也叫汤谷。汤谷上有扶木,扶木即扶桑,即桑树。
  
    仲春之月,正是社祭时间。
  
    《周礼·地官·媒氏》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 仲春之月是春季的第二个月,二月是社祭的时间,男女可以“奔者不禁”。为什么会出现《周礼·媒氏》所载的风俗现象?或许正是黄帝以后、《归藏易》文化体现的平等观念在男女情感乃至*爱自由方面的反映。现代以来的社会发展轨迹,也证明了平等观念的确立往往与人性自由、*爱自由具有一体性。
  
    《墨子·明鬼》:“燕之有祖,当齐之社稷,宋之桑林,楚之云梦也。此男女之所属而观也。”“此男女之所属而观也”,正是仲春之月男女“奔者不禁”中自由私奔、自由幽会的选择地。
  
    在甲骨文中,土、社本是一字,是后来才分化为两个字的。社一般设在郊外的水滨、树林之处。《论语·八佾》载,鲁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是说夏人、殷人、周人分别用松、柏、栗诸林木作为社的标志。商人除以柏作为社的标志外,也以桑林作为社的标志的,“燕之有祖,当齐之社稷,宋之桑林,楚之云梦也”。其中春秋时的宋国,就是商人的后裔。
  
    桑林是社的标志,社是“男女之所属而观也”的地方,社会结束,参加完社祭礼的男女青年,在桑林中自由结合。汉代画像砖中就有《桑林野合图》,而且不止一幅。故而“桑林”、“桑间濮上”,成为后世语言中表示淫秽之所与行为的用语。
  
    《诗·鲁颂·閟宫》一诗说:“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无灾无害。弥月不迟,是生后稷。”《毛传》曰:“閟,闭也。先*姜嫄之庙,在周常闭而无事。孟仲子曰:是禖宫也。”社是祭拜女性先祖之地,禖即俗语中的媒人、媒婆,“禖宫、高禖、郊禖等都是社,都是祭祀婚姻、生育女神的地方。抟土造人的女娲就往往被称做高禖神。《太平御览》卷一三五引《春秋元命苞》曰:“周本姜嫄,游闭宫,其地扶桑,履大迹生后稷。”《黄氏逸书考》辑《春秋元命苞》也说:“姜嫄游閟宫,其地扶桑,履大人迹而生男。”“闭”与“閟”音同义同,“闭宫”也就是“閟宫”,即社。姜嫄是周部落的婚姻祖神。姜嫄生活的时代相当于我国古史传说的尧舜禹时期,姜嫄所参加的社会,当然也还不是周王朝时期的社会。
  
    “姜嫄游閟宫”,实际上是指姜嫄就曾经参加了仲春之月的社祭,社祭仪式结束,姜嫄与某个姬姓男子到“閟宫”近处的桑林中野合,而后生了后稷。
  
    《史记》卷十七《孔子世家》载:“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纥即叔梁纥,颜氏女即孔子的母亲,名“征在”。虽然不是发生于社周围的桑林,春秋之时,野合之风犹在。《史记》卷八《高祖本纪》载:“其先刘媪常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汉高祖是其母刘媪在大泽之陂休息时与某个男子野合而生。秦汉史专家王云度先生认为,高祖非太公亲生。到了汉代,野合之风犹在。
  
    后稷之母姜嫄为有邰氏部落之女,传说中她与“大人”相感而生育,此适表明后世不知社会史之发展者,曲解或神化由上古野合杂交或血族群婚向对偶婚过渡时期有过的一种婚姻现象。由上古野合杂交或血族群婚向对偶婚过渡时期,是怎样一种婚姻现象呢?商人的祖母神简狄、周人的祖母神姜嫄的时代,正当外婚制时代,是群婚现象的高级发展阶段。在这种婚制下,有婚姻关系的人群分为两个集团:一个集团的一群姐妹,是另一集团的一群兄弟的共同配偶;反过来说,另一集团的一群兄弟,是一个集团的一群姐妹的共同配偶。神话中的西王母、七仙女部落,《山海经》中记载的女儿国,正是这种婚俗现象反映。
  
    云台山温盘峪,扶木、扶桑、桑林……引发人们多少远古的遐想。
  34#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14 11:42:00  二、云台山前,阮籍写《大人先生传》
  
    “或遗大人先生书曰:天下之贵,莫贵于君子:服有常色,貌有常则,言有常度,行有常式。立则磬折,拱若抱鼓,动静有节,趋步商羽,进退周旋,咸有规矩。心若怀冰,战战慄慄,束身修行,日慎一日,择地而行,唯恐遗失,诵周孔之遗训,叹唐虞之道德。唯法是修,唯礼是克。手挚珪璧,足履绳墨。行欲为目前检,言欲为无穷则。少称乡闾,长闻邦国。上欲图三公,下不失九州牧。故挟金玉,垂文组,享尊位,取茅土,扬声名于后世,齐功德于往古。奉事君上,牧养百姓。退营私家,育长妻子。卜吉而宅,虑乃亿祉。远祸近福,永坚固己。此诚士君子之高致,古今不易之美行也。今先生乃被发而居巨海之中,与若君子者远,吾恐世之叹先生而非之也。行为世所笑,身无由自达,则可谓耻辱矣。身处困苦之地,而行为世俗之所笑,吾为先生不取也。于是大人先生乃逌然而叹,假云霓而应之曰:若之云尚何通哉!夫大人者,乃与造物同体,天地并生,逍遥浮世,与道俱成,变化散聚,不常其形。天地制域于内,而浮明开达于外。天地之永固,非世俗之所及也。吾将为汝言之:往者,天尝在下,地尝在上,反复颠倒,未之安固,焉得不失度式而常之……”
  
    以上,是竹林七贤之一阮籍的《大人先生传》中的内容。
  
    孙登是魏晋之际最为著名的隐士之一。《晋书》说他“好读《易》,抚一弦琴”,岩居穴处,而“时时游人间”,性情平和,不与人通,是常人眼里的“非常人”。阮籍任性不羁,不拘礼俗,志气宏放,自然高迈,以酣饮为常,不与世事,言皆玄远,喜怒不形于色,是个韬光养晦、和光同尘的云台山百家岩竹林隐士人物,当时竹林七贤生活在仕与隐的夹缝中,走着一条荆榛丛生的乱世求生存的人生之路。其内在思想和外表言行的矛盾游离,以及人格理想与现实生存之尖锐冲突,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我们后人所看到的那样:阮籍一方面在晋文王的华宴上箕踞啸歌、酣放自若的风流潇洒;另一方面则是他“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的走投无路的绝望举止。
  
    《晋书》说阮籍遇孙登是偶然的。《世说新语》则说阮籍是去会孙登的。在云台山百家岩悬崖顶上:“籍登岭就之,箕踞相对。”“籍归,遂著《大人先生传》。”《晋书·阮籍传》载:“籍尝于苏门山遇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登皆不应,籍因长啸而退。至半岭,闻有声若鸾凤之音,响乎岩谷,乃登之啸也。遂归著《大人先生传》。”《世说新语·栖逸篇》载:“籍登岭就之,箕踞相对。籍商略终古,上陈黄农玄寂之道,下考三代盛德之美以问之,仡然不应。复叙有为之教,栖神导气之术以观之,彼犹如前,凝瞩不转。籍因对之长啸。良久,乃笑:‘可更作。’籍复啸。意尽,退还半岭许,闻上遒然有声,如数部鼓吹,林谷传响。顾看,乃向人啸也。”什么话也没说。孙登与阮籍就在百家岩山上,长啸相和。
  
    在《大人先生传》中,阮籍描绘了一位像长啸之声一样玄妙万变、超然自得、通于造化的“大人先生”形象。大人先生是一位默探道德、养性延寿、应变顺和、足与造化推移的人物,是一位超世而绝群、遗世而独立的人物,是一位理想化身的人物。这位“大人”,既不是道士孙登,也不是阮籍自己,而是另有其人。
  
    《山海经·大荒东经》载:
  
    有大人之市,名曰大人之堂。有一大人踆其上,张其两耳。
  
    有小人国,名靖人。
  
    有东口之山。有君子之国,其人衣冠带剑。
  
    “大人”、“君子”概念,都出自《山海经》,也即出自《易经》。《易经》卦爻辞,多处有“利见大人”的句子,多处有“利君子、不利小人”的句子。“有一大人踆其上,张其两耳”。《大人先生传》中的“箕踞相对”,与《山海经》中“踆其上”的“踆”,是一个意思、一个姿势,他们摊坐地上,不说话,然后“张其两耳”听吹箫。阮籍的《大人先生传》写的是《山海经》,是写《山海经》中的《大荒东经》里的内容。整篇《大人先生传》就是诠释了“有一大人踆其上,张其两耳”一句话,以及君子、小人之内容。
  
    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在焦作云台山上,在云台山的百家岩,他比我先知道云台山一带就是《山海经·大荒东经》所在的地理位置吗?
  
    美丽的云台上,神秘的云台山,文化资源深厚的云台山,大人之国、大人之堂、小人国、君子之国……焦作云台山旅游开发初期,我们常用“藏在深闺人未识”形容世人不知道云台山的美,后来我们又把这句话否定掉了,是因为我们从史料中找到了许多关于云台山的记载,特别是竹林七贤史料,既然古人早已经大书特书,当然不能再说云台山“藏在深闺人未识”了,于是我们后来给予纠正。我们是不是纠正错了、纠正得早了,云台山的神秘,云台山深藏的巨大人文资源、人文价值与意义,依然需要我们下大工夫去揭示。35#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14 11:45:00  谢谢版主!!谢谢!!加了红脸,又红了标题!又用“◎”对每一回给以了清晰标注。非常感谢斑竹。36#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14 11:46:00  作者:枯荷雨声 回复日期:2009-1-11 9:42:00
  
    占楼!
  
  ——————————————————————
  谢谢枯荷雨声老师支持!
  
  37#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14 11:59:00  作者:水静鹤飞 回复日期:2009-1-11 9:51:00
  
    这本书 我看的实在太亢奋了
  ——————————————————————
  回水静鹤飞老师:
  
   这不是一本书。
   这里的一些老师朋友了解我,我是文章中所写的云台山所在地——河南省焦作市《焦作日报》社的一个小编辑。我们报社实行了记工分制管理,编一个版面记工分多少,写一篇稿子记工分多少。我是编辑,给的版面太少,完不够工分,只好写稿子来弥补。我又没干过新闻记者,一直做文学版面编辑,原来写过新诗,如今早就不写了,只好找点文化题材来写,还要与当地的文化有关系,于是就写云台山吧。
  
   于是就写起了《揭秘山海经》。在报纸上,是一礼拜一期,也就是一礼拜写一篇,也就是一礼拜往这里贴一篇。
   完任务性质,不是书稿。也没出书想法。38#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14 12:01:00  
   作者:枯荷雨声 回复日期:2009-1-11 20:48:00
  
    顶上来,先生续!
  ————————————————————
  再谢!!39#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14 12:02:00  
   作者:gyaoi 回复日期:2009-1-11 23:40:00
  
    先顶后看吧。
  ————————————————————
  
  谢谢gyaoi老师!!
  
  40#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14 12:03:00  作者:龍行虎步 回复日期:2009-1-11 23:45:00
  
    留名
  ——————————————————
  谢谢龍行虎步留名
  
  41#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14 12:05:00  
   作者:cyjwafen 回复日期:2009-1-11 23:58:00
  
    mark
  ——————————————————
  谢谢cyjwafen老师!!
  不认“mark”是什么,羞愧!!
  
  42#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14 12:09:00  
   作者:笨老汉 回复日期:2009-1-12 22:19:00
  
    晕倒!
    这不是一部书么?
    估计还没有贴完呢。
  ——————————————————
  回复笨老汉老师:
   仅仅为了在我们小报社挣工分、完任务而写,没有写作计划。一旦不用挣工分了,就会随时停掉。43#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14 12:11:00  作者:linxi_mengg 回复日期:2009-1-12 22:43:00
  
    留下爪印
    好好拜读
  ————————————————————
  linxi_mengg老师客气了!谢谢!!
  
  44#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14 12:16:00  
   作者:ruo619 回复日期:2009-1-12 22:49:00
  
    好书,有意思,留下看连载!
  ——————————————————
  回ruo619老师:
  
    1、不是书,2、不是网上常有的连载性质,一星期只写一篇。
   没有想写成书,没有想连载。多多谅解!
  45#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14 12:17:00  作者:hsc_701 回复日期:2009-1-13 9:47:00
  
    学习中,分析得不错.加油.
  ——————————————————————
  谢谢hsc_701老师鼓励!!
  
    不过,实在是懒得加油.
  
  46#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14 12:22:00  
   作者:枯荷雨声 回复日期:2009-1-13 10:32:00
  
    作者:笨老汉 回复日期:2009-1-12 22:19:00
    
    
      晕倒!
      这不是一部书么?
      估计还没有贴完呢。
      ----------
    
    看见笨哥哥了~问好。
    
    我也等着石先生早些续完。
    
    从小就看山海经,最喜欢的就是这个了。一直想我们的文化其实一直非常的丰盛,只是在牛鬼神蛇一扫光的年代里,不管是精华还是糟粕都给打进历史的牢底去了。
  ——————————————————————————
   我们的文化,确实一直非常的丰盛,不仅仅是在牛鬼神蛇一扫光的年代里,在周代之后的整个历史上、文化史上,精华和糟粕都是一笔糊涂账。
  
  
  47#作者:凯华  回复日期:2009-1-16 12:22:00  很不错的,顶!48#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17 16:09:00  
   作者:凯华 回复日期:2009-1-16 12:22:00
  
    很不错的,顶!
  ——————————————————————
  谢谢凯华鼓励!!
  49#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17 16:10:00  
   云台山是华夏祖源地

  
   一、追问华夏文明之源
  
   中华民族是有着悠久历史并创造了辉煌文化的民族,是一个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的民族。中华民族在五千年乃至更长的文明史进程中,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但是,如果要我们用一句话、甚至一个字概括中国文化的实质,这个字无疑就是“道”这个字。代表先进文化者得天下,这或许是中国上古时期的史实。伏羲、神农、黄帝……他们实际上都是卓越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是道的掌握者。他们不会像是史书中记载的那样,因为善于修德振兵、征伐残暴、开疆拓土、统一天下之类而被推举为王,更主要的是因为他们所创建的文化功绩,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最先进的文化,才被民众所拥戴,才有部落群体性地自觉地向他们靠拢。《尚书》中记载的舜的故事:“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就应该是人们自觉追随掌握先进文化技艺者的一个典型。舜所掌握的,仅仅是制陶技艺,尚且有成聚、成邑、成都现象,更何况伏羲、女娲、神农、黄帝、玄嚣他们,掌握的是道,也就更应该具有吸引力。上古时期人民向先进文化靠拢的现象,我们或许可以以今日贫穷落后地区的人们向富裕地域集结的那种力量,去想象上古时期人们向文化进步地域集结的情形。文化是第一位的,远古时期,文化是真正的生产力。这种生产力,包括了人类自身的繁衍能力,然后是政治权利的保障,是财富的保障。人类繁衍、政治权利、财富获取——这是中国哲学最高范畴道的作用的根本体现,是上古时期华夏文化的主体与基本内容。所谓“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是《史记》作者司马迁依据周代以后的史实,对五帝时期社会治理情形的不实猜想。商代之前,没有灭国、迁社现象,同样也不存在监国现象。
   华夏是对古代中国中原地区各部落的合称,亦被称作“诸夏”。当代一些史学家把中国古代的部族分为华夏集团、东夷集团和苗蛮集团。并论证三大集团是经过长期的交往、对抗与融合,到春秋时期基本同化,成为秦汉间所谓“中国人”的三个主要来源。这已经是非常后期的事情,周代以后的事情。还有一个基本上已经形成统一认识的观点,认为华夏集团以炎帝族和黄帝族为主体,两族间经过炎黄大战,首先实现了族群的融合,这可能也是一个推论上合理的错误观念。不灭国,不毁社,是上古时期部落诸侯基本遵守的战争道德准则,即便发生大规模并且十分严酷的战争,也不允许有灭国、灭社行为。因此,上古时期,从形式上讲,不存在通过战争的兼并式融合。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用民篇》载:“当禹之时,天下万国,至于汤而三千余国。” 夏代之前,中国有一万多个部落,部落不是后来意义上的国家,也不是后来意义上的民族,基本上属于地理因素上风俗习惯群体。当时有着极大的迁徙自由,选择居住地自由。向有德者靠拢,向掌握先进文化者靠拢,这是上古时期部落族群间融合、分离的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至于汤而三千余国。”夏代末期,商汤立国初期,1000多个部落剩下3000多个,7000多个部落消失的过程,不是被战争铲除掉的结果,而是文化同化的结果。居民走掉了,没有了人民,羞于失国的部落之王隐居起来,成为中国上古时期最早的隐士;或迁徙他处,成为普通居民。大禹治水的全国总动员,使得人民有了接触机会,了解信息机会,流动机会。这种接触、流动中造成的夏代文化的高度统一,应该才是大部分部落消失的真实原因。
   华夏文明史,上下五千年,这句话,每个华夏儿女耳熟能详,引为自豪。华夏文明史果真只有5000年吗?国外史学界据说只承认中国文明有明确纪年的3000年历史。部分国外学者提出的“中国文明西来说”的论调也曾一度甚嚣尘上。1996年国家启动“夏商周断代工程”,2000年正式公布《夏商周年表》,将我国的历史纪年由公元前841年向前延伸了1200多年。但华夏文明究竟起源于何时,华夏文明史到底几千年,在今日,我们已经习惯于用考古资料说话,包括农业、制陶、建筑、绘画、文字等关系华夏文明进程的诸多方面。大地湾一期出土的炭化稷标本,时间距今7000年左右。表明北方最早种植的粮食品种为稷,然后才是粟。而此前国内考古发现的北方农作物标本大多是粟。大地湾一期出土的彩陶,距今约8000年。在文字方面,我们依赖出土陶器上的彩绘符号,认定文字的出现是文明的标志。而《山海经》告诉我们的是,在中国文明史上,以图画为文明标志的历史最少有4000年的历史,与以文字为文明标志的历史基本相当。已经有一批专家认为,仅从大地湾来看,中华民族拥有8000年文化史已毫无疑问,而传统所说的5000年华夏文明史能否上推到8000年甚至上万年,是一个亟待探讨的重要课题。8000年之数,与作为《连山易》的《山海经》、作为《归藏易》的《大荒经》所体现的文明史时间数字相当。然而,随着时间问题的解决,另一个问题出现了。
   大地湾在甘肃,不在中原。代表巴蜀文化起源的三星堆在四川,也不在中原。近代由于大地湾、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传统的长江流域文明是黄河流域文明的继承和发展的看法,已经受到极大的动摇。中华文明很可能是多源头文明,而非单由黄河流域文明起源。钱光培及一些从事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研究的专家就指出,各地新的考古发现说明,在中国地域的东西南北中都有早期文明的生长点,中华文明的起源不是单元的、直线的,而是呈“多元一体”状态。它揭示了中国为什么能以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长期发展的文化根源,也揭示了中国早期文明中各地域文化和各民族文化之间为什么能合而不同、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形成“合和”的中国哲学的文化根源,突破了过去仅以黄河文化论中华文明起源的传统认识。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原院长高起祥也指出,中华文明探源是一个宏大的课题,目前已经有了好的开始,专家学者的不懈研究,将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明发展史更清晰地呈现于人们面前。现代学者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三个,即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中华文明是三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中原是中华民族文明发祥地的神话,几乎被打破。
   是不是这样?这里有一个到底什么是“华夏”的问题,这里有一个是不是承认道是中华民族文化根本的问题。
  50#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17 16:11:00  二、云台山中说息壤
  
   华夏文明亦称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华夏民族是汉民族的前身。当今我们称汉族,是由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大汉王朝具有的影响力形成的。汉族的主体,由上古时期的华夏族构成。华夏族即指居住在中原的远古汉族部落,先后出现过隧人氏、有巢氏等部落首领。典籍中记载人类经历了洪荒时期,洪水中的幸存者伏羲、女娲,延续了我们的华夏族群。按照典籍中的说法,阪泉之战发生后,黄帝部落打败了炎帝部落,之后两个部落结为联盟,成为华夏族的前身。黄帝时期已进入部落大联盟、大融合阶段。被儒家创始人孔子所津津乐道的相继以禅让方式为大部落联盟首领的尧、舜、禹,均是黄帝子孙。
   公元前21世纪以后,中国历史上相继出现了夏、商、西周3个王朝。夏王朝期间,7000多部落的消失,造成被道家创始人老子作为理想国的小国寡民、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部落政治模式的破灭。中原地区黄帝部落实行的按照“息壤”地缘政治原理因丘立国所实施的部落自治时代走到了历史尽头。《山海经·海内经》载:“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命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当今中国,以丘为地名的城市村落依然很多,这都是非常古老的地理名称,是黄帝、少昊时期的地理名称,是黄帝、少昊时期创建的地缘政治模式。丘是什么,丘即息壤。传统总是笼统甚至神秘地把息壤解释为一种能够生息的土壤,甚至给予神化。同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说一样,这都是没有真正吃透到底什么是中国文化、什么是道、中国文化为什么以道为主体特征而造成的历史性恶搞。丘就是土丘或山丘,圆圆的那种,像我们日常食用的传统农家谷子、小麦面食蒸馍那种。什么叫做饮食文化?传统农家蒸馍叫做饮食文化,用面食形状形成文化记忆,用天天食用的蒸馍让世世代代记住丘、记住息壤。还有舞龙,也是记忆民族文化的一种形式。我们讲龙是指具有生息力量的逶迤的山脉,二龙戏珠的珠是什么?不也是丘吗?!大山逶迤,盘曲而来,往往在山脉与平地交接部位形成吐出龙珠效应,形成丘,形成息壤。高亢的鼓声响起来,巨龙舞起来,文化的力量醒过来。这是舞龙企图达到的效应。民俗的力量很伟大。伏羲、女娲制订风俗,制订了什么,就是这些极为普通但文化意蕴极其深刻的内容。息壤或丘,在《周易》升、观二卦中有细致的解释。我们说《山海经》即《连山易》,《大荒经》即《归藏易》,三者共参,才能够“叁伍以变”,才能够知道中国文化是一个动态的文化、不断进步的文化、需要不断推演才能够进步的文化。古人把推进文化进步,叫做演易。三易共参,才能够往中国文化的深层行进。丘是能够形成家族、族群乃至国家政权的政治权力的自然地理形势,破坏掉这种丘、这种息壤,用一句土话讲,就是挖掉龙脉。“帝命祝融杀鲧于羽郊”,水来土掩,为了治理洪水,堵住决口,惶急中鲧让人挖掉了人文始祖黄帝龙脉,这是鲧被处死的真实原因。《山海经》所代表的《连山易》,《大荒经》代表的《归藏易》,以至于《周易》,是道的一以贯之。缺少了道的体现的文物,即兴即灭的偏远地域文明,不具有保持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力量,不属于华夏文化根脉。
   启建立夏王朝,这是华夏族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政权。西周时期,已经出现华、夏单称或华夏连称的族名使用方法,以与蛮、夷、戎、 狄相区别。春秋之后,华夷贵贱尊卑的观念已很强烈,当时区分华夏与蛮夷的标准,族类与文化都被重视,文化尤为首要因素。华夷之间,政治制度等因素而往往可以互相易位,唯有文化根脉可以固守。春秋秦、楚不仅与齐、燕、韩、赵、魏同称诸夏,而且是两个最强大的华夏诸侯。七雄合纵、连横、兼并、争战,但族体相同,形成诸夏统一趋势,于是华夏成为稳定的族体,分布区域也已经由最初的中原地带达东北辽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东南湖湘吴越等广大地区。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载“自古帝王,皆贵中华,贱夷狄。”同时,古人又把“中华”四周的各少数民族地域称作南蛮、北狄、东夷、西戎。战国时期的《管子·小匡》即载:“兵一出而大功十二,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中国诸侯,莫不宾服。”《国语·楚语》也说:“蛮、夷、戎、狄,其不宾久矣,中国所不能用也。”即使地处西北的西戎人,自己也常常自称不与中原一带的华夏族相提并论。如:《左传·襄公十四年》所载戎人驹支说:“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
   秦始皇统一中国并建立了秦朝,随后汉朝建立,并统治中国400余年,该时期中国版图空前扩大,此时汉族人口分布仍集中于黄河、淮河流域。焦作人司马家族建立晋朝,从西晋末年起,出现五胡乱华,中原汉族人口大规模向长江、珠江及中国东南沿海迁徙,甚至进入中亚和云南。到明季清季,南方汉族人口已几近北方。清朝后期为充实边疆,准许汉族深入中国东北,于是客观上实现了汉族与东北民族的大融合。夏王朝,殷商王朝,虽然都曾经征服不愿臣服、贡献的部落诸侯,但从西周王朝开始,才真正用战争兼并部落,以战争灭族灭国,才真正开始以其族人到山东、到山西、到河南、到河北,去占领他人的江山土地人民,才以战争的方式实现华夏大融合。
   不走进云台山,就读不懂《山海经》,就读不懂《大荒经》,也就终究不了解人文始祖黄帝所创立的文化,黄帝之子少昊所创立的文化,黄帝之孙重所创立的文化,究竟是什么样的文化。
  51#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17 16:15:00  不小心把作者名字贴上去了,请求斑竹能帮忙我去掉。
  52#作者:lcqiaoye  回复日期:2009-1-18 16:19:00  受教,接下来继续关注喽!53#作者:妖精乙  回复日期:2009-1-21 18:01:00  值得关注!楼主继续!54#作者:俗部  回复日期:2009-1-21 22:13:00  这样的“揭秘”,充满了独断,“没一点*用”!
  既要揭秘,就要抓住关键问题,但你完全没意识到这些问题。在我看来,你的这篇文章至少有两处死结,或说死穴,我提出来,你思考一下:
  一,如果《山海经》就是你所说的《连山易》,而《连山易》又和《周易》是同一性质的东西,而《周易》是可以用的,那么,你必须证明《山海经》如何用!即使不是用于占筮而是用于占筮后的祭祀,如何祭祀?资料呢?如果不能证明《山海经》如何用,你这篇文章站不住。
  二、第一条如你不能证明,还有第二条出路,要证明《连山》就是《山海经》,你还可以证明《连山》就是《连山》,不是《连山易》,不是占筮之书,与《易》无关,而是一部地理类书,古人对《连山》的性质误解了。这点对你恐怕也难!
  别在乎我的语气,想一想吧!石全,你对论文写作的一般方法还没掌握,抓不住问题的要害,甚至完全没意识到。这不急,慢慢来,但切记:大胆假没之后,还须小心求证!并且,是对最关键、最要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55#作者:理性之神  回复日期:2009-1-21 22:19:00  这样的“揭秘”,充满了独断,“没一点*用”!
    既要揭秘,就要抓住关键问题,但你完全没意识到这些问题。在我看来,你的这篇文章至少有两处死结,或说死穴,我提出来,你思考一下:
    一,如果《山海经》就是你所说的《连山易》,而《连山易》又和《周易》是同一性质的东西,而《周易》是可以用的,那么,你必须证明《山海经》如何用!即使不是用于占筮而是用于占筮后的祭祀,如何祭祀?资料呢?如果不能证明《山海经》如何用,你这篇文章站不住。
    二、第一条如你不能证明,还有第二条出路,要证明《连山》就是《山海经》,你还可以证明《连山》就是《连山》,不是《连山易》,不是占筮之书,与《易》无关,而是一部地理类书,古人对《连山》的性质误解了。这点对你恐怕也难!
    别在乎我的语气,想一想吧!石全,你对论文写作的一般方法还没掌握,抓不住问题的要害,甚至完全没意识到。这不急,慢慢来,但切记:大胆假没之后,还须小心求证!并且,是对最关键、最要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
  ----------------------
  
  批评的好啊,呵呵 望石全小弟继续努力!56#作者:楚在边  回复日期:2009-1-21 23:03:00  俗部说得有道理,楼主的探索精神诚然可嘉,但是,逻辑论证却非常令人失望。可能,你有些先入为主,因为你想通过这样的论证来肯定你的“兑易”,但我得说,很遗憾,你不成功。57#作者:yangdning  回复日期:2009-1-22 10:25:00  云台山……,比最开始的连山归藏还不靠谱58#作者:newxtm  回复日期:2009-1-22 14:07:00  我一直以为山海经就是那本杂志.59#作者:祁羲  回复日期:2009-1-23 15:24:00  俗部说得有道理,楼主的探索精神诚然可嘉,60#作者:祁羲  回复日期:2009-1-23 15:25:00  望石全小弟继续努力!
  
  61#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26 0:41:00  云台山是华夏祖源地(续一)
  呼运廷
  
   一、服章之美谓之华 礼仪之大故称夏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尚书》。
   《周书·君奭》载:惟文王尚克修德,和我有夏。
   《周书·立政》载:其在受德, 为羞刑暴德之人,同于厥邦;乃惟庶习逸得之人,同于厥政,帝钦罚之,乃伻我有夏,奄甸万姓。
   《周书·武成》载:“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说文》云:“华夏,中国之人也。”“蛮貊”,泛指四方少数民族的小国。
    《左传·定公十年》载:“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可见,古人是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疆域广阔与文化繁荣、道德兴盛为夏。
  
   有学者认为,从字源学上考察汉族的祖先华夏民族的命名,与“花”有关。“华”即古“花”字,由一朵盛开花朵的原始象形字演变而来。《说文》释:“开花,谓之华。”华即植物花朵的代称。又释:“五色为之夏”。所以有人认为华夏即五色的花朵。“冕服华章曰华”,《尚书正义注》作者认为是指汉民族所穿的服装,即被今人所称的汉服,认为中国称“华夏”,名称的由来就与汉服有关。“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所讲也与服装有关,所谓中国自古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衣冠”也可以成为文明的代名词,五胡乱华之时,原先生活于中原地区的知识官宦阶层逃亡到南方去,也要以“衣冠南渡”来遮掩民族的耻辱。
  
   “夏”字最早见于大禹治水时期帝舜封大禹氏族名为“有夏氏”,其封地为“有夏之居”。如《国语·周语下》载:“昔在有虞,有崇伯鲧,播其淫心,称遂共工之过,尧用殛于羽山。其后伯禹,念前之非度,厘改制量,象物天地,比类百则,仪之于民,而度之于群生。共自从孙、四岳佐之。高高下下,疏川导滞,钟水丰物,封崇九山,决汩九川,陂鄣九泽,丰殖九薮,汩越九原,宅居九隅,合通四海。故天无伏阴,地无散阳,水无沉气,火无灾(火单),神无间行,民无淫心,时无逆数,物无害生。帅象禹之功,度之于轨仪,莫不嘉绩,克厌帝心。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曰“有夏”。 帝舜时期,大禹的父亲崇伯鲧跟着共工办坏事,被流放在羽山之地。后来,大禹受命治理洪水,在四岳部族的辅佐下,消除水患,治水成功,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帝舜为表彰他的功绩,赐给他夏国。
  
   山东大学庄春波先生在《华夏东西说》一文中提出:“华之作为族名,来自夏朝之前的(山东)虞(舜)”,依据的是《史记·五帝本纪》:“虞舜者,名曰重华。”是把帝舜之名认作了族名。
  
   华东师范大学詹鄞鑫教授在《华夏考》一文中,指出甲骨文中的一个字为“华”字,源于山西省西南部晋阳一带。詹教授自己也说,晚清学者孙诒让把甲骨文中的这个“华”字释为“岳”字,罗振玉释为“羔”字,唐兰释为“岳”字,《说文》释为“釫”字,于省吾释为“冥”字,还有不少学者释为帝喾之“喾”字,只有詹教授自己把这个字释为“华”字。学者们自己都分歧太大,怎么能靠得住呢?但詹鄞鑫教授在《华夏考》一文中提出的夏墟在山西省西南部晋阳一带的说法,在今日很有代表性。
  
   古人对中华为什么叫“华”,林河先生的解释是:什么“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故称华”?“冕服彩章曰华,大国曰夏”,当人类还处在披树叶、裹兽皮的原始时代,哪有什么冕服采章?何况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找不到以冕服采章为民族族称的氏族。历史上常常提到的有巢氏是以巢居树上为特征的氏族,燧人氏是以击燧石取火为特征的氏族,伏羲氏是以食用葫芦为特征的氏族,神农氏是以始创农耕为特征的氏族,轩辕氏是以善于驾驭大车为特征的氏族。翻遍中国的古书,又几曾见过以服饰华美为特征的氏族呢?林河认为,“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和“大国曰夏”的解释也令人费解,为什么“有礼仪之大”要称“夏”?为什么“大国”要曰“夏”?依据在哪里呢? 我们如果总是在因袭前人这些不甚科学的解释,作为一个中国人,连“中华”为什么叫“华”这样一个基本问题都弄不清楚,我们又何以面对世界呢?林河先生认为《春秋》、《左传》、《尚书》的一些注疏都不正确。
  
   林河先生认为:古书上常把“华”与“夷”并列,因此“夷” 与“华”是对应词,“夷”与“华”都应是“夷氏族”与“华氏族”的简称。这样我们就可以到历史文献上去寻找了。从《史记·补三皇本纪》记载上得知,在“五帝”之前是确有一个华胥氏的。她是燧人氏的女儿,伏羲氏的母亲,神农氏的祖母。华胥氏所在部落叫华族。但他的解释,最终也回到了植物开花上:华胥氏为什么要称“华”呢?《通训定音》有关“华”的解释是:“开花谓之华”,如《诗经》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含义是“桃花开得多茂盛啊,她的光华就像那灼热的火焰”。《尔雅·释草》的解释是:“木谓之华,草谓之荣”。《礼记·郊特牲》的解释是:“天子树瓜华”。甲骨文中目前还找不到“花”字,只有“华”字,画的是一棵长满了花果的大树。综合上面的这些解释,“华”字的原生含义,应当是指一切光彩夺目的自然现象。如“日华”、“月华”、“光华”、“瓜华”、“花华”之类。
  
   这就是古今学者对“中华”为什么要叫“华”的所谓的“科学定位”,全都是错的。
  62#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26 0:42:00  二、居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
  
   《史记·周本纪》载:“成王少,周公摄政。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叛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杀管叔、蔡叔,以微子开代殷后,国於宋。周公行政七年,成王长,周公反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成王在酆,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公元前1046年武王灭商后决定迁都洛邑,但武王灭商后不久死去,周公旦为了继承武王遗志,乃营建新邑,是为成周。“居天下之中,四方八贡道里均”,这本是写与焦作隔黄河相望的洛阳的,我拿它来写焦作。
  
   周族本是中国西北的一个部族,以少击多,以弱克强,灭了强大的殷商。虽然在战争上胜利了,但周人并不懂中原文化。周公吸收商代灭亡教训,改变商制,首开道德至上观念,实现了对殷人尚鬼文化的反拨,并且成为后世孔子创立儒家学说的历史依据。王国维就曾经认为,商周之际有过文化巨变。这个文化巨变指的是什么,指的就是周公改制。周公改制的实质是把人变成鬼。商王朝的宗法制度是针对祭祀鬼神的需要,为人死后的世界建立了一套严整的秩序,而作为活着的人,王子或平民,都有着极大的自由性、平等性。武王、周公灭商后进入殷社,看到社中森严的鬼神礼仪秩序,便仿照商代阴间鬼神秩序去建立周王朝的人间秩序,以及朝规朝仪,到孔子时形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商代之前,人是人,鬼是鬼;周代之后人是鬼。这是《归藏易》与《周易》推演转换之际的文化巨变,是作为易经体系的《山海经》退出历史舞台真实原因。
  
   今人都知道越南河内,无人知道中国河内。今人都知道河内是越南国家首都,无人知道中国河内或许也一度是中华民族政治文化中心。《史记·货殖列传》载:“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建国各数百千岁,土地小狭,民人觽,都国诸侯所聚会,故其俗纤俭习事。”唐人指夏朝,殷人指商朝,周人指周朝。河东在王屋山西山西省境内,河南指洛阳,河内指哪里?河内就是焦作。上古时期,黄河流到焦作孟县、温县、武陟后,没有向南流,而是继续向东,过浚县大伾山后才离开太行山而去。焦作古代又称怀川、覃怀。称河内,是就黄河来讲,焦作一带在黄河的里面;称怀川,是就太行山来讲,太行山在这里如同怀抱黄河。“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定鼎中原,就是定鼎三河。且河内居三河之中。如果把夏商周三代称作三国,则河内为“中国”。
  
   《诗·大雅·民劳》:“惠彼中国,以绥四方。”
   《诗·小雅·六月序》: “ 《小雅》尽废,则四夷交侵,中国微矣。”
   “中国”一词最早而又最可信的应是1965年陕西宝鸡县所出土的青铜器“何尊”铭文,其文曰:“唯王初迁宅于成周,复禀王礼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曰:昔在尔考公氏克逨文王,肆文王受兹因(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延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何尊”为西周初年第一件有纪年铭的青铜器,系名“何”者制作于周成王五年。可以看出,成周即洛邑,即今天的洛阳;大邑商为中国,商人所拥有的河内地域,被周人称作“中国”,即指今日云台山下一带。司马迁所讲“土地小狭,民人觽,都国诸侯所聚会,故其俗纤俭习事。”更像是形容焦作云台山一带山河之间逼窄的河内地理环境。
  
   《尚书·禹贡》载:“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其中首章:“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覃怀厎绩,至于衡漳。”《覃怀志》记载,焦作古代属冀州。“覃怀厎绩”的“覃怀”,讲明了是焦作。覃怀作为地域名称,倒是自古无人与焦作争。大禹治水,当然离不开黄河,要在有黄河的地方治河,不会跑到没有黄河的地方去治河,不会跑到今天所指的河北冀州去治河。大禹治水,始自冀州,就是从焦作一带开始,从九州中部开始,治水乃至任土作贡。
  
   三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上古时期中原三河文明,河内有其一。但由于地理狭小,限于太行山与黄河之间,无可开拓性,加之黄河改道,早已经打破了山河自然环抱格局。一定的自然地理格局的丢失,也会造成它所诞生的文化的丢失现象?这或许是古河内文明在中国文化史上黯然失色、找不到踪迹的历史地理原因。所幸运的是,当代南水北调工程,自南来,穿越黄河后,走古代黄河过大伾山路线,太行山前,云台山下,弯月样的一道水,又被补足起来。上世纪90年代初期,云台山旅游开发初期,曾经有人预测,云台山不仅将会成为著名旅游胜地,更将会诞生中国新的文化,诞生新的易经文化。一定的自然地理格局的恢复,也会形成它所丢失的文化的复兴现象吗?
  
   通过上述考证,我们可以很清楚地得出这样的结论:焦作古河内一带,深藏有华夏民族之根。63#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27 3:48:00  云台山是华夏祖源地【3】
  呼运廷
  
   一、华夏本义 说夔
  
   《山海经·大荒东经》载:“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其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我们说中国的文字是由图画而来,把画面形式改造成笔画形式而有文字。这个“夔”字就可以复原为图画。
  
   夔字有四部分组成:(1)首;(2)止;(3)巳;(4)夋。把这个夔字复原成画面,我们可以明确地说是画着一只回头用喙梳理羽翅的孔雀,并且这是一只雄孔雀,首字上部的两个点,是雄孔雀的羽冠,两点下面的一横,是孔雀弯着的脖子。首字下面的目字是孔雀的眼睛。止是回头梳理羽毛时惯常有的独立姿势,或者是侧身背对了我们的孔雀我们只能够看到的孔雀的一条腿或一只足。巳是孔雀用喙梳理羽翅时半张开的翅膀。夋是雄孔雀特有的长长的可以开屏的美丽尾巴。
   怎么样,试一试?画一只具有上面所描绘的姿态的孔雀,或者找一幅现成的以上姿势的孔雀图,分别标出首、止、巳、夋部位,看画面是不是一个字?看文字是不是一幅画?
   中国文字所谓的象形的象,原来是画面。
   易经中重要概念之一的卦象,也原来指的是画面。
  
    还有一个“夒”字,是不带羽冠的孔雀,是一只雌孔雀。
  
    夔,殷墟卜辞中称“高祖夔”,也就是卜辞中的“帝”、“上帝”,所以也可以合称“上帝高祖夔”或“上帝祖先神”。殷人的帝与祖先神,是合二为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上帝,当然不是耶稣基督,而是缔结着我们的生命乃至与命运的祖先神。也由此可知,夔当然不是动物。那么,夔是一只鸟吗?夔是一只孔雀吗?这当然也是胡说八道。少儿课本上,时常有这样的启蒙课程:画了一把锄头,下面的文字是“农民”;画了一把锤头,下面的文字是“工人”;画了一幅航天画面,下面的文字是“科学家”……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常识性知识。比如我们画一幅画表示清代,可能画一个剃发人像就可以了;比如我们画一幅画表示明代,可能画一幅李时珍画像就可以表示。在远古时代,要画出养鸟的人、观察鸟类的人,是不是同样画一只鸟就可以表示——夔就是这个人。
  
   许慎忽略了这个,《说文》中对“夔”、“夒”的解释,乱七八糟。
  
   今天人们通常对夔字的字义下的定义是:(1)敬谨恐惧的样子。(2)肃立。(3)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形异兽。(4)传说中的一条腿的怪物。商周铜器上多夔状纹饰。(5)人名。为尧、舜时乐官,制作乐舞《箫韶》,一直流传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孔子听后依然大为赞叹:“韶尽美矣,又尽善也”。64#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27 3:49:00  二、夔牛
  
   《山海经·大荒东经》所载“其上有兽,其状如牛……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夔确实又有着牛的形状。
  
   《黄帝内经》载:“黄帝伐蚩尤,玄女为帝制夔牛皮鼓八十面,一震五百里,连震三千八百里。”
  
   《尚书·虞书·舜典》载“帝曰:‘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礼?’佥曰:‘伯夷!’帝曰:‘俞,咨!伯,汝作秩宗。夙夜惟寅,直哉惟清。’伯拜稽首,让于夔、龙。帝曰:‘俞,往,钦哉!’”
    
   又载:“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鼓出现在原始时代。鼓在原始时代叫做土鼓,鼓框可能由陶土制成。另有一种鼍鼓。1978年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现一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鼍鼓实物,距今4000多年,鼓腔用树干制作,外施彩绘,高约一米,径一端0.4米,另一端0.5米,出土时蒙面已朽。1977年在湖北崇阳出土一件晚商至西周早期的铜制贲鼓,可能是仿牛皮制作,形如贲字,鼓面条纹清晰,工艺精美。1960年和1975年,在云南祥云大波那和楚雄万家坝出土了16件战国时期的铜鼓,这是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的少数民族铜鼓。在汉代兴起的鼓吹乐中,鼓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公元4世纪时,又有腰鼓、齐鼓、羯鼓、达卜等流行。隋九部乐和唐十部乐中所用到的就有节鼓、檐鼓、都昙鼓、毛员鼓、答腊鼓、鸡娄鼓、连鼓和桴鼓等10余种,此时并出现了一批优秀的鼓乐演奏者。宋时在民间某些器乐合奏或供统治阶级享乐的教坊乐部中,鼓都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又有铳鼓流行,明清以来,随着戏曲及其他民间音乐的进一步繁荣,鼓类乐器也相应地得到了发展。
  
   在古代,鼓不仅用于祭祀、乐舞,它还是打击敌人、驱除猛兽的号角和武器,并且是报时、报警的工具。古代常把鼓作为一项最隆重的礼仪。由此,华夏后人几乎没有人不相信的的故事是,黄帝在征伐蚩尤的涿鹿之战中九战不胜,后受玄女之教,黄帝“制夔牛皮鼓八十面,一震五百里,连震三千八百里。”以鼓声响彻云霄、雷霆般的声音大壮军威,终于擒杀蚩尤。由此,人们不仅仅是想象,而且是“据记载”,夔就真的是一种牛了。《山海经·大荒东经》载:“雷泽有神,龙首人头,鼓其腹而熙。”夔牛皮可以制成鼓,响声如雷,又被“先民”奉为雷神和音乐之神。夔真的成了牛,并且在黄帝一统天下的过程中,起过不可磨灭的作用。
  
   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曾出土一架鼓身下有鼓座,鼓身上有羽毛作为装饰的虎座鸟架鼓。鼓身上为什么装饰羽毛?是说夔这个人不仅仅是上古时期饲养鸟、观察鸟的的人,同时也是一个驯服了牛的人。《黄帝内经》所载:“黄帝伐蚩尤,玄女为帝制夔牛皮鼓”这句话,应该有的理解是:黄帝伐蚩尤不胜,玄女用一个名字叫夔的人驯养的牛,为黄帝制作出牛皮鼓。商周铜器上多夔状纹饰,殷墟卜辞中称“高祖夔”,《山海经·大荒东经》载:“有(困)(因)民国,勾姓,(而)(黍)食。有人曰王亥,两手操鸟,方食其头。王亥托于有易、河伯僕牛,有易杀王亥,取僕牛。河(伯)念有易,有易潜出,为国于兽,方食之,名曰摇民。帝舜生戏,戏生摇民。”王亥已经被王国维考证出是商代王族的先祖先公。王亥的“两手操鸟”,“托于有易、河伯僕牛”,王亥这个人,与鸟有关,与牛有关。夔这个人,这个被殷商王族世世代代给以祭享的殷墟卜辞中所称“高祖夔”,是比王亥更早的商族先公先王中与鸟有关、与牛有关的一个人,或者一个部族的代称。从黄帝时期直到舜的时候,这个部族依然存在着。
  
   我们的文化史,一次次地把创造中华民族文化的祖先们,称作动物。65#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27 3:50:00  三、黄帝四面 夔一足   
  
    《吕氏春秋·察传》载:“鲁哀公问於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 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於天下,乃令重黎举夔於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於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於人,舜曰:‘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佚书《黄帝四经》说:“昔者黄宗质始好信,作自为象,方四面,傅一心。”
  
   《吕氏春秋·本味篇》载:“黄帝立四面。”
  
   《太平御览·卷七十九》引述战国时佚书《尸子》里面一段话,是子贡问孔子:“古者黄帝四面,信乎?”;孔子的回答是:“黄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孔子将“四面”变成“四人”。孔子这位儒家学说创始人,把“黄帝四面”说成是黄帝依靠四位贤人治理四方。
  
   跟“黄帝四面”关系最大的物象,还要数湖南宁乡出土的商代人面方鼎。有人人说这就是“黄帝四面”的造型。如饶宗颐说,此人面“像貌慈祥”,似乎在赞颂“仁君”,因此“此器即象征黄宗四面”。“黄宗”是黄帝的一个尊称,“黄宗”的物化也许就是“黄琮”,黄琮同样“四面”,所以,特定时空的“黄琮”可能也是“太阳神器”,是“黄帝的象征”。李零也说,“黄帝四面”跟“方鼎四面”完全一致,上古“四方”之祭就是“四望”之祭;这些礼仪或礼器,最终目的都是控制四方,掌握天下,融入宇宙。
  
    这些见解都很精辟,精辟得了不得呢!孔子时期已进入人文理性时代,述而不作的孔子对任何孔子之前历史文化,都要给出一个有道理的符合逻辑的讲解——这是孔子创立儒家学派的基本方法,孔子运用这一基本方法,重新解释了什么是仁、什么是义、什么是礼等一系列上古文化概念。什么精辟,什么有道理,什么合乎逻辑?造成的结果有二:彻底要了中国上古文化的命!做出一个孔子之后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文化传统。“夔一足”解释为有夔一个人就足够,很有道理很合乎逻辑很符合理性很冠冕堂皇地一下子结束了夔的真相。黄帝四面,不也就可以有道理地合乎逻辑合乎理性地解释为黄帝四面而治天下、治四方吗?这同样是用合乎道理合乎逻辑合乎理性,割裂了历史的真实、文化的真实。黄帝四面,也是未出现文字之前的一幅图画,画面的意思是黄帝这个人、这个族群是做了什么事情的族群,是为人类做出过什么特殊贡献的族群。黄帝四面,讲的是易经体系中的《河图》,讲的是以《河图》为原理的阳宅四合院的宅居方法。这是人类走下山林,栖息于平原大地之后,易经体系《归藏易》也即《大荒经》的重要内容。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洛不出书,吾已矣夫!”如同《山海经》在世人面前摆放了数千年却无人知道《山海经》是《连山易》、《归藏易》一个样,即便《河图》摆在孔子面前,他会不会也不知道是《河图》!66#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30 0:14:00  云台山是华夏祖源地【4】
  
  
   一、华夏本义 说俊
  
   《山海经·大荒东经》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合虚,日月所出。有中容之国,帝俊生中容,中容人食兽、木实,使四鸟:豹虎熊罴。”
   又载:“有司幽之国。帝俊生晏龙,晏龙生司幽。司幽生思士,不妻;思女,不夫。食黍食兽,是使四鸟。”
   又载:“有白民之国。帝俊生帝鸿,帝鸿生白民。白民销姓,黍食,使四鸟:虎豹熊罴。”
   又载:“有黑齿之国。帝俊生黑齿,姜姓,黍食,使四鸟。”
   又载:“有五采之鸟,相乡弃沙。惟帝俊下友,帝下两坛,采鸟是司。”
   《山海经·大荒南经》载:“大荒之中,有不庭之山,荣水穷焉。有人三身,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使四鸟。有渊四方,四隅皆送,北属黑水,南属大荒。北旁名曰少和之渊,南旁名曰从渊,舜之所浴也。”
   《山海经·大荒南经》载:“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山海经·海内经》载:“帝俊生禺号,禺号生淫梁,淫梁生番禺,是始为舟。番禺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少皞生般,般是始为弓矢。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帝俊生晏龙,晏龙是为琴瑟。帝俊有子八人,三身生义均,义均是始为巧倕,是始作下民百巧。后稷是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是始作牛耕,大比赤阴,是始为国。禹、鲧是始布土,定九州。
   《山海经·大荒西经》载:“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山海经·大荒南经》载:“有襄山。又有重阴之山。有人食兽,曰季厘。帝俊生季厘,故曰季厘之国。有缗渊。少昊生倍戈,降处缗渊。有水四方,名曰俊坛。”
  
   帝俊的事迹,既不为正史所载,也不为诸子所传,只见于《山海经》,又集中反映在《山海经》中的《大荒经》、《海内经》两经之中。我们说《山海经》中的《山经》部分是《连山易》,《大荒经》部分是《归藏易》,这说明帝俊这个人物不是神农《连山易》时期的人物,而是黄帝《归藏易》时期的人物。帝俊也是商代殷民族所奉祀的先帝,甲骨文中称为“高祖夋”。甲骨文字中的“高祖夋”夋的形象,也是鸟头,身子,一足,手里似乎还握着一根“拐杖”。
  
   帝俊当是上古时代中国与鸟文化、凤凰文化有关的部族的缔造者。帝俊生八子:1中容、2晏龙、3帝鸿、4黑齿、5三身、6禺号、7季厘……不足八个。文中又穿插了少昊,少皞生般,少昊生倍戈。帝俊是不是少昊?从“少昊生倍戈,降处缗渊。有水四方,名曰俊坛。”来看,是不是倍戈降处缗渊时,已经有了季厘之国缗渊?然而,我们说少昊是把《连山易》推演为《归藏易》,把《山海经》推演为《大荒经》的人,才被尊为少昊的,少昊是黄帝之子,怎么又出来了一个帝俊?帝俊生八子少一位,能把少昊添加进去补足帝俊八子吗?如果可以,那么帝俊就是黄帝吗?典籍中记载黄帝有子八人,与帝俊八子一致。黄帝又称有熊氏,与《山经》中丝毫没有(《山经》中如果有,则应该属于古人编辑《山海经》时把《大荒经》错入《山经》部分中的内容),《大荒经》中大量出现的“使四鸟:豹虎熊罴”相一致。帝俊如果是黄帝,我们到知道了关于除典籍中已有记载的黄帝的来历之外的一些内容:黄帝也是神农部落的人!
  
   “有五采之鸟,相向弃沙,惟帝俊下友,帝下两坛,采鸟是司。”“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帝俊生晏龙,晏龙是为琴瑟。帝俊有子八人,三身生义均,义均是始为巧倕,是始作下民百巧。”“惟帝俊下友”,“帝下两坛”,“以扶下国”,“是始作下民百巧”,几个“下”字,通常人们的理解是帝俊是神,“下”即人间。把帝俊理解为神,应该说不错,但这个神,不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的天上的神仙,而是神农一类的神;“下”字寓意很深,指的是神农部落等级森严的山林文化的破灭,黄帝是其破灭者。黄帝也曾在神的位置,黄帝用五彩鸟设坛于民间;黄帝赐羿彤弓素矰,去恤下地之百艰,为老百姓锄强扶弱;黄帝之孙义均始为巧倕,作下民百巧,以纺织技艺解除劳苦大众的劳作艰难。黄帝是第一个脱去神的外衣,走下神坛,恢复人的面目的人,是从神农部落内部背叛神、背叛统治者的人,成为3000年神农文化的破灭者。炎黄本一脉、炎黄本一系,我们才能够共称为炎黄子孙。黄帝是不做神的人,无知后人,为什么偏偏要一次次把黄帝再推上神位?
  
   帝俊的妻子,一个名叫羲和,生了十个太阳;另一个名叫常羲,生了十二个月亮。他还有一个妻子名叫娥皇。有妻有子,有子子孙孙,《大荒经》已经有意建立完整的帝俊普系。67#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30 0:14:00  二、击石拊石 百兽率舞
  
   《吕氏春秋》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尧时期的代表性乐舞名为《咸池》。《周礼·春官》郑康成注此舞是尧对黄帝时的乐舞《咸池》“增修而用之”。舜时期的代表性乐舞为《韶》。《尚书·益稷》载:“夔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虞宾在位,群后德让。下管鼗鼓,合止枧敔,笙镛以间。鸟兽跄跄,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庶尹允谐。”《吕氏春秋·古乐篇》载,“帝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出林溪谷之音以作歌,乃以麋冒缶而鼓之,乃拊石击石,以像上帝玉磐之音,以致舞百兽。”
  
   《吕氏春秋·古乐篇》载:“禹立,勤劳天下,日夜不懈,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降通漻水以导河,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于是命皋陶作《夏籥》九成,以昭其功。” 《古本竹书纪年》载:“(夏)后启既立,元年,诸夷宾于王门,诸夷入舞。”《吕氏春秋·古乐篇》记商汤以“暴虐万民、侵削诸侯”的罪名征讨夏桀,及至“功名大成,黔首安宁,汤乃命伊尹作《大濩》,以见其善。”《濩》在甲骨卜辞中多有记录。《吕氏春秋·古乐篇》记周武王即位后伐殷,“以锐兵克之于牧野,归乃荐俘馘于京太室,乃命周公作《大武》。”
  
   殷商时期,统治者凡举事多求神问卜。而在祭祀求神活动中,乐舞是必不可少的表现形式。许慎《说文》载:“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降神者也。象人两袖舞形。”《周礼》也载:“旄人,掌教舞散乐,舞夷乐,凡祭祀宾客,舞其燕乐。”
  
   商代有最早的音乐教育设施“瞽宗”,《礼记·明堂位》载:“瞽宗,殷学也。”《周礼·春官·大司乐》载:“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磬》、《大夏》、《大濩》、《大武》。”周宫廷礼仪有吉礼(祭山川先祖鬼神)与嘉礼(宴饮射礼),并对乐舞编队与规模大小制定有严格规章,《左传·隐公四年》载:“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孔子曾对鲁国诸侯季氏“八佾舞于庭”僭礼的做法表示过“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愤慨。
  
   传说中夏桀对乐舞的享乐放纵无节制。《管子·轻重甲》载:“女乐三万人,晨噪于端门,乐闻于三衢。”《吕氏春秋·侈乐篇》将他与殷纣并提,称他们“作为侈乐,大鼓、钟、磬、管、箫之音,以钜为美,以众为观,俶诡殊瑰,耳所未尝闻,目所未所见,务以相过,不用度量。”《史记·殷本纪》记载商纣王“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史记·周本纪》记载周武王征伐商纣王,声讨其罪行之一就是“断弃其先祖之乐,乃为淫声,用变乱正声,怡悦妇人”。
  
   巫舞、用于歌功颂德之舞、用于教育之舞、用于听觉享乐之舞——这就是音乐舞蹈的历史。
  
   甲骨文字中的高祖夋手里似乎还握着的一根“拐杖”,当然不是拐杖,而是“操牛尾”,甚至不是牛尾,帝俊用五彩鸟设坛,手中握着的,当是孔雀尾。我们用现代简化汉字“俊”来解释帝俊这个人,不正是一个人与一支“夋”型孔雀尾巴吗?!黄帝之前所有的音乐舞蹈,都是“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降神者”,都是用于降神的巫舞。我们说帝俊(黄帝)也是神农部落中的人,黄帝与炎帝,属于同一部落,黄帝是神农部落中的降神者。黄帝向玄女祷告,玄女赐黄帝战策兵书的神话传说,或许由此而来。为什么原始舞蹈要操牛尾或者孔雀尾?这在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周易》中还留有痕迹。《周易》中有一个观卦,有一个无妄卦。观卦讲生,无妄卦讲灭。观卦讲个人或部落怎样将一切力量甚至敌对力量转化无生生不息的能量,无妄卦讲个人或部落的无妄之灾,讲预料之外的凶险,讲一个“无”字,讲什么都可能失去。遇到这样一个无妄卦,有没有办法去消解它?怎么样去消解它?创造易经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或许正是因此同时创立了牛尾巴舞蹈、孔雀尾巴舞蹈一类的巫舞。“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鸟兽跄跄,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直至周代依然把舞者称作“旄人”,里面都有操牛尾、操孔雀尾而舞的身影。
  
   易经中的卦象,最初不是指乾为天、坤为地、艮为山、兑为泽之类,也不是“雷山小过”、“山雷颐”、“风火家人”、“火风鼎”之类。这不是卦象,只是卦符组合口诀一类。更不是乾为圆、为首、为纯阳、为老父之类。这也不是卦象,只是后世打卦算命者的百般附会。《易传》载:“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易经卦象最初或许指的只是图画之象,指《山海经》图画,指图画形式的《山海经》、《大荒经》,指图画形式《山海经》、《大荒经》中的画面所记载、描摹的人物,人物的事件。
  
   不是吗?帝俊的“俊”字是图画的时候,它有着极其丰厚、丰富而生动鲜活的内容;是图像的时候,它同时是卦象。
  
   不是吗?当《山海经》只是被认为是记录山精鬼怪、奇文异趣的《山海经》,不再被当作是《连山易》、《归藏易》的时候,当《山海经》不再是图像、卦象文本形式,而成为纯文字文本形式的时候,“俊”本身的意义丢失了,剩下的是对帝俊这个人注释性的文字说明。
  
   桓谭《新论》载:“《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连山易》八万言之多,也许正是最初用文字解说清楚画面时具有的难度。68#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30 0:17:00  作者:lcqiaoye 回复日期:2009-1-18 16:19:00
  
    受教,接下来继续关注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谢!!
  69#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30 0:18:00  作者:妖精乙 回复日期:2009-1-21 18:01:00
  
    值得关注!楼主继续!
  ——————————————————
  谢谢妖精乙
  70#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30 0:21:00  作者:俗部 回复日期:2009-1-21 22:13:00
  ——————————————————
  谢谢俗部!!
  71#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30 0:23:00  作者:俗部 回复日期:2009-1-21 22:13:00
  
    这样的“揭秘”,充满了独断,“没一点*用”!
  ——————————————————
   我已经说过了:挣工分有用!
  72#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30 0:28:00  作者:俗部 回复日期:2009-1-21 22:13:00
  
    
    既要揭秘,就要抓住关键问题,但你完全没意识到这些问题。在我看来,你的这篇文章至少有两处死结,或说死穴,我提出来,你思考一下:
    一,如果《山海经》就是你所说的《连山易》,而《连山易》又和《周易》是同一性质的东西,而《周易》是可以用的,那么,你必须证明《山海经》如何用!即使不是用于占筮而是用于占筮后的祭祀,如何祭祀?资料呢?如果不能证明《山海经》如何用,你这篇文章站不住。
  ——————————————————————
   《山海经》如何用?我说过,我放下工作,跑了几年江湖。您知道跑江湖给人算命的行业中什么最挣钱吗?
   就是做法术!就是《山海经》中的巫术!
   《山海经》如何用?我天天在用!!
  73#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30 0:31:00  
   作者:理性之神 回复日期:2009-1-21 22:19:00
  
        二、第一条如你不能证明,还有第二条出路,要证明《连山》就是《山海经》,你还可以证明《连山》就是《连山》,不是《连山易》,不是占筮之书,与《易》无关,而是一部地理类书,古人对《连山》的性质误解了。这点对你恐怕也难!
  ——————————————————
   笑死我了!
   还不如直接说让我承认那些狗屁不是的说《山海经》是地理书的观点是正确的好了!
  74#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30 0:36:00  
   作者:俗部 回复日期:2009-1-21 22:13:00
  
    别在乎我的语气,想一想吧!石全,你对论文写作的一般方法还没掌握,抓不住问题的要害,甚至完全没意识到。这不急,慢慢来,但切记:大胆假没之后,还须小心求证!并且,是对最关键、最要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
  ————————————————————
   俗部,看好了,看仔细,这不是论文。是在报纸上连载的大众读物。
  
   同时,我倒是觉得“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之类,从来没有什么用!
  75#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30 0:40:00  作者:理性之神 回复日期:2009-1-21 22:19:00
  
    这样的“揭秘”,充满了独断,“没一点*用”!
      既要揭秘,就要抓住关键问题,但你完全没意识到这些问题。在我看来,你的这篇文章至少有两处死结,或说死穴,我提出来,你思考一下:
      一,如果《山海经》就是你所说的《连山易》,而《连山易》又和《周易》是同一性质的东西,而《周易》是可以用的,那么,你必须证明《山海经》如何用!即使不是用于占筮而是用于占筮后的祭祀,如何祭祀?资料呢?如果不能证明《山海经》如何用,你这篇文章站不住。
      二、第一条如你不能证明,还有第二条出路,要证明《连山》就是《山海经》,你还可以证明《连山》就是《连山》,不是《连山易》,不是占筮之书,与《易》无关,而是一部地理类书,古人对《连山》的性质误解了。这点对你恐怕也难!
      别在乎我的语气,想一想吧!石全,你对论文写作的一般方法还没掌握,抓不住问题的要害,甚至完全没意识到。这不急,慢慢来,但切记:大胆假没之后,还须小心求证!并且,是对最关键、最要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
    ----------------------
    
    批评的好啊,呵呵 望石全小弟继续努力!
  
  ————————————————————
   批评的好!批评的好!我还得继续挣工分,当然还得继续!!
  
   谢谢,理性之神小兄弟!!76#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30 0:47:00  作者:楚在边 回复日期:2009-1-21 23:03:00
  
    俗部说得有道理,楼主的探索精神诚然可嘉,但是,逻辑论证却非常令人失望。可能,你有些先入为主,因为你想通过这样的论证来肯定你的“兑易”,但我得说,很遗憾,你不成功。
  ——————————————————
   俗部说的有个屁道理!《山海经》讲的是文化,是中国文化产生的根源,不是地理的东西。那些整天把《山海经》说成是海内海外世界地理的,才是真正的瞎整。那样的东西,整的再有逻辑论证,也是无用。
  
   哦,不错不错!非常高兴!这里有人知道我的《兑易》!!
   您已经知道《兑易》了,说明《兑易》又往前推进了一步啊!!77#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30 0:54:00  乘机会,
  做点广告:
  
  我的日常活动地点在:元亨利贞免费算命网站。
  我在《易理研讨版》,
  做个版主,
  网名:兑兑
  
  兑兑可看的的帖子:1、《伏羲八卦八图推演》 要了解《兑易》,这个是必须看的,是怎么样继伏羲创造易经,继《连山易》、《归藏易》、《周易》之后诞生《兑易》的演易过程、推演过程。2、《兑易》。是侧重于使用方法部分。78#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30 1:08:00  我是以“演易者”自居的。是一种担当吧:我不做这个事情,谁来做这个事情?谁来做这个事情呢?
  
  伏羲创造易经之后,有女娲应用易经,有神农时期的《连山易》——这是第一次演易。
  
  黄帝时期,少昊第二次演易,到商王朝先祖先公中的夏代的王亥,完成《归藏易》——这是第二次演易。(揭秘《山海经》一文,会写到王亥演易为止)
  
  文王演易,周公作爻辞、至孔子完成《易传》,完善《周易》——这是第三次演易。
  
  我啊,做的是继《连山易》、《归藏易》、《周易》之后,创立《兑易》的事情——这是第四次演易。79#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30 1:11:00  没甚可神秘的,没甚可伟大的,也就是十多年来的日常工作性质。很笨,做的很笨,人也极其的笨,哪还有什么伟大了、天才了一类的感觉!80#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30 1:13:00  我只是想,我这一辈子,尽量做,能做多少就算多少好了。我很笨,我不是天才,不是天才素呼救不应该有这个担当,就不应该去招惹这件事情。然而,我招惹了,就只好做下去了,只好坐下去了。81#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1-30 1:18:00  我不懂得什么逻辑论证之类,也不相信逻辑论证之类。中国的传统文化,孔子了,老子了他们的文化成果,其成就好像还可以吧,却没有哪一家的文化成果,具有多少逻辑。
  
  逻辑的实质,应该是人自身的一种思维方式吧,是人类自身的,不是自然间的存在。而中国文化的道的特性,是属于自然的产物,不是人的大脑中的思维的产物。82#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2-2 17:30:00  揭秘《山海经》
    
     ◎ 【17】
  
  云台山是华夏祖源地(5)
  
  
   一、华夏本义 说夏
  
   《山海经·大荒东经》载:“有夏州之国。”
  
   《尚书·周书》里面的《召诰》、《多士》、《多方》、《立政》等都提到历史上的“有夏”或“夏”,即夏王朝,记录的都是周初周公的各种讲话,周公称“有夏”(或“夏”)为“先民”、“古之人”,称“有夏服天命,惟有历年”,“不敬厥德”,结果被商朝建立者革了夏朝的命,即历史上著名的“商汤革命”。
  
   《国语·周语》载:“有夏虽衰,杞、鄫犹在。”
   《管子·大匡》记齐桓公语:“夫杞,明王之后也。”
   《世本·王侯》载:“殷汤封夏后于杞,周又封之。”
   《大戴礼记·少间》载:“成汤卒受大命……乃放夏桀,散亡其佐,乃迁姒姓于杞。”
   《左传·僖公三十一年》载:“(卫成)公命祀相,宁武子不可,曰,‘鬼神非其族类,不歆其祀,杞、鄫何事?’。”
   《逸周书·王会》称前来参与周朝廷聚会的杞国君主为“夏公”,而称宋国之君为“殷公”。
   《论语·八佾》记孔子之语:“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左传·哀公七年》载:“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国语·周语下》载:“其后伯禹念前之非度,厘改制量,象物天地,比类百则,仪之于民,而度之于群生,共之从孙四岳佐之,高高下下,疏川导滞,锺水丰物,封崇九山,决汨九川,陂鄣九泽,丰殖九薮,汨越九原,宅居九隩,合通四海。故天无伏阴,地无散阳,水无沈气,火无灾燀,神无间行,民无淫心,时无逆数,物无害生。帅象禹之功,度之于轨仪,莫非嘉绩,克厌帝心。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曰‘有夏’。”
  
   我们有了对蘷字、夒字、俊字的解释,对于这个“夏”字的本义上的图画上的样式,就已经可以一眼看出来了:一只不带羽冠的鸟的头部、眼睛,以及鸟的尾巴。夏字这只鸟,不仅没有羽冠,画面上也没有画出鸟爪、翅膀。为什么会是这样一只鸟?
  
   《尚书·虞书·尧典》载:“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为,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星昴,以正仲冬。”夏字这只鸟为什么不仅没有羽冠,画面上也没有画出鸟爪、翅膀就不难理解了。蘷、夒、夏等,分别属于不同季节中的鸟。《山海经·大荒东经》载:“有五采之鸟,相乡弃沙。惟帝俊下友,帝下两坛,采鸟是司。”对于什么是“华夏”,我们的结论是:五采为华,观察某一节令的鸟类为夏。这是华夏本义。华夏是个鸟?华夏文化是个鸟文化?当然不是李逵嘴里的鸟,没有这么搞笑!华夏文化与上古人类季节时令天相变化观察为一体,华夏一词,是道的载体。当我们自称华夏子孙之时,就应该明白,华夏,不仅仅是指人种,更在于自觉地对于道的担承。
  
  
  83#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2-2 17:32:00  二、杞人忧天的文化真义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这是《列子》中的一篇寓言故事。列子被一些人称作继老子和庄子之后战国前期著名思想家,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列子》被道家看做经典,叫做《冲虚经》。列子这个人,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修养道德,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先后著书二十篇,如《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穆王》、《力命》等,其中寓言故事百余篇,如《黄帝神游》、《愚公移山》、《夸父逐日》、《杞人忧天》等。
  
   对于《杞人忧天》寓言故事,我们今天通常的解释是:头顶蓝天,却整天担心蓝天会崩塌下来;脚踏大地,却整天害怕大地会陷落下去。寓言辛辣地讽刺了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决不做“现代的杞人”,而要胸怀大志,心境开阔,为了实现远大理想,把整个身心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
  
   我想这样解释这一则故事:杞人是夏代后裔,早在《归藏易》文化时期的夏代,直至夏部落的后人杞人,人们依然懂得易经,知道以表示大地的坤卦为首卦的《归藏易》之后,以表示天的乾卦为首卦的另一个文化时期会来临,即后世到了周代真的来临的《周易》文化时期。作为华夏文化根本的道,从来就是动态的、应时变易的,在动态中形成生生不息,在动态中形成与天地准的永恒生命力。《连山易》之后有《归藏易》,《归藏易》之后有《周易》,《周易》之后还应该有什么易,这应该是必然的。我们知道《连山易》首卦是艮,《归藏易》首卦是坤,《周易》首卦是乾,这里面有一个先天八卦卦序的规律,按照这个规律,下一个易经,应该首卦是兑卦,我们或许就可以把它叫做《兑易》。假如我们想象未来会出现的一个《兑易》,兑表示着海洋,世界上将会是一片汪洋吗,这样去讲,普通人会有不会有一种末世情怀一类的担忧呢?《大荒经》时代,即《归藏易》时代的夏人,“忧天地崩坠”、“奈地坏何”的实质,指的是易经文化上的乾坤互换。“晓之者”很坏,明白人很坏。往往正是一些所谓的明白人,把华夏文化解释得失去了根本,没有了根本。84#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2-2 17:35:00  三、惟殷先人 有册有典
  
   夏王朝存在吗?近代以来,由于史证较少,不断地被一些学者所怀疑。他们的观点是:夏朝是杜撰出来的一个朝代。至今未发现有夏代使用的文字系统,在殷墟商代甲骨卜辞中亦未见有关于夏代的明显的文字记录,这成为一些学者怀疑夏朝是否在历史上真的存在过的两大依据。20世纪世纪30年代有“古史辨”学派对夏朝的怀疑,顾颉刚就有“大禹是一条虫”的著名论调。今人陈淳《二里头、夏与中国早期国家研究》一文,依然声称“夏有后人杜撰的嫌疑”,“夏是西周统治者杜撰的朝代”的说法,称人们对夏朝暨夏文化的探索是在“凭主观判断来解释历史”,仅仅是为了“确立华夏5000年文明史、宏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族自豪感”的需要。果真是这样吗?果真华夏是个鸟?华夏文化是个鸟文化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否定一个大的王朝曾经存在的现象?
  
   《尚书·周书·多方》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有人引用《尚书》中这句话,作为只有商代有文字、而夏代尚无文字的根据。也有人认为,并不是说只有殷人才有册有典。在文献中也有夏人有典册的记载,如《太平御览》引《吕氏春秋》曰:“桀将亡,太史令终古执其图书而奔于商。”孔子在《礼记》曾感叹说:我欲观夏道
  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也。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乾也。”孔子时代已经出现过“夏礼、殷礼不足征”的困惑。应该说截至今日我们尚没发现夏代的系统文字,商代甲骨卜辞中亦未见有关于夏代的明显的文字记录,这是一个硬伤。殷墟甲骨文字和金文字的出土,解决了孔子曾经有过的殷道不足征的问题。甲骨文最早发现于1898年,字的结构不仅有象形、指事、会意,而且有了形声字和假借字,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汉字。胡厚宣说:“甲骨文的发现,直接导致了对安阳殷墟的发掘,取得中国考古学震惊中外的成就,其重要性可以同古希腊的特洛伊遗址的发现相媲美,它使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由虚构变为事实。甲骨文的发现将古史料和地下出土物相结合,把中国信史提早了一千多年”。然而,能够延长到了商代,却怎么也扯不到夏代去。
  
   《尚书·虞书·舜典》载:“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
  
   应该怎样理解“惟殷先人,有册有典”这句话呢?我的理解是,只有殷商部落有典册文字,夏部落没有。即便是在整个夏代,掌握和拥有典册的也不是夏部落,而是生活在下网时期的商部落的先王先公们。夏王朝开国之前,舜时期,被舜任命为司徒,负责文化教育的,是商部落先祖契。至今发现的殷墟甲骨文字,主要是占卜纪录。整个夏代,占卜方法,也是掌握在商部落先王先公手中。易经知识,易经文化,在整个夏王朝存在其间,也掌握在商部先王先公落手中。夏部落没文化。“方命圮族”的鲧,没有文化,大禹没有文化,即便是舜帝,也没有文化。没文化或者文化水平相对不高而做成帝王的,后世依然有。我们论证了华夏与道有关,鸟类一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同属于捕鸟、饲鸟、观察鸟的内容,但夔、夒、俊都是指向具体的人,夏不是一个具体人,而是部落名称。具体的人负责具体的事情,不是具体的人,就具有了模糊性。黄帝之先,有道者得天下。尧舜禅位,有德者得天下。大禹之后,有功者得天下。其中隐藏了道的失落过程。
  
   在中国讲文化,有两个时期,应该特别注意,一个是尧失天下时期,一个是春秋战国时期,都是自有儒家以来备受歌颂的历史时期,歌颂前者的政权禅让制度与政治清明,歌颂后者的思想文化百家争鸣的繁荣。这两个时期,问题极大,实际上都正好是中国文化的大荒芜、大失落、乃至不得不大重构时期。道失而后论功德,道失而后有百家争鸣。真正思考中国文化的人,应该首先对这两个时期的历史,有这种认识。再读一下周公的《多方》:“惟三月,周公初于新邑洛,用告商王士”的内容讲的是什么?不就是讲:你们有再多的知识分子,不是照样丢掉天下吗?我们想想宋代失天下的情形,明代失天下的情形,同样是知识分子再多,没有什么用。同时周公告诉我们:商王朝的精英们,是被安置在洛阳的,不是宋国。
  85#作者:凯华  回复日期:2009-2-3 12:27:00  嗯,学习一下。86#作者:是点点  回复日期:2009-2-5 11:36:00  好好学习!87#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2-6 15:14:00  
   作者:凯华 回复日期:2009-2-3 12:27:00
  
    嗯,学习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嗯,谢谢凯华!!88#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2-6 15:17:00  
   作者:是点点 回复日期:2009-2-5 11:36:00
  
    好好学习!
  ————————————————————
  快没人看了吧
  89#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2-6 15:28:00  揭秘《山海经》
      
       ◎ 【18】
  
  
  云台山是礼仪文化发祥地(上)
  
  
  
   一、帝鸿与帝江 再说混沌
  
   《山海经·大荒东经》载:“有白民之国。帝俊生帝鸿,帝鸿生白民。白民销姓,黍食,使四鸟:虎豹熊罴。”
  
   传统说法,帝鸿就是黄帝。《国语》记载少典氏娶有娇氏之女,生下黄帝和炎帝,黄帝在姬水边长成,因而姓姬。《史记》说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史记索隐》说黄帝本姓公孙,因在姬水边成长,故改姓姬。《史记集解》说黄帝号有熊。《史记索隐》说黄帝本是有熊国之子,故号有熊,因居轩辕之丘,遂以为名,又以为号。《左传》说黄帝亦号帝鸿氏。《史记正义》说黄帝为有熊国君,号有熊氏,及曰缙云氏,又曰帝鸿氏。
  
    又有一种传统说法,古音“江”与“鸿”通,帝鸿就是帝江。浑沌名帝江。《山海经·西山经》载:“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帝江也。”浑敦即混沌、浑沌。
  
   《庄子·应帝王》载:“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神异经·西芜经》:“昆仑西有兽焉,其状如犬,长毛,四足,似罴而无爪,有目而不见,行不开,有两耳而不闻,有人知性,有腹无五藏,有肠直而不旋,食径过。人有德行而往抵触之,有凶德则往依凭之,名浑沌。”
  
   在整部《山海经》用词中,凡是称“尸”、称“神”的,都是神农时期即《连山易》时期的人物。《山海经·西山经》中称“有神鸟”,“实惟帝江”,我们就可以认为帝江这个人物,不是黄帝之后的人物,而应该是黄帝“浑敦无面目”的说不清楚是谁的一位先祖。帝俊生帝鸿,帝俊是黄帝,则帝鸿是黄帝的一位后代,是与少昊的同时代的人。因此不能因为古音“江”与“鸿”通,就认为帝鸿即帝江。至于说黄帝即帝鸿,是黄帝为土德,位于中央的说法,与庄子“中央之帝为浑沌”的说法的一种混淆。“人有德行而往抵触之,有凶德则往依凭之,名浑沌”,已经属于对“混沌”一词具有的好坏不分、是非不辨的一种词义上的释义。
  90#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2-6 15:31:00  二、帝鸿与鸿雁
  
   鸿,也叫鸿雁、大雁,属于鸟类。《山海经》中的帝鸿,与夔、夔一样,也是一个人,是一个观察鸿雁生活习性、生存方式的人,是人类,不是鸟类。也与夔、夔、俊一样,帝鸿这个人物,因鸟而名,也属于黄帝时期即《大荒经》、《归藏易》时期鸟文化中的人物,属于凤凰文化族群中一位人物。
  
   大雁属鸟纲,鸭科,是雁属鸟类的通称,是一种大型游禽。形状略似家鹅,有的较小。嘴的基部较高,长度和头部的长度几乎相等,上嘴的边缘有强大的齿突,嘴甲强大,占了上嘴端的全部。颈部较粗短,翅膀长而尖,尾羽一般为16—18枚。体羽大多为褐色、灰色或白色。全世界共有9种,我国有7种,除了白额雁外,常见的还有鸿雁、豆雁、斑头雁和灰雁等,在民间通称为“大雁”。大雁群居水边,往往千百成群,夜宿时,有雁在周围专司警戒,如果遇到袭击,就鸣叫报警。主食嫩叶、细根、种子,间或啄食农田谷物。每年春分后飞回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往南方越冬。群雁飞行,排成“一”字或“人”字形,人们称之为“雁字”,因为行列整齐,人们称之为“雁阵”。大雁的飞行路线是笔直的。雁队成6只,或以6只的倍数组成,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说是一些家庭的聚合体。
  
   “雁阵”由有经验的“头雁”带领,加速飞行时,队伍排成“人”字形,一旦减速,队伍又由“人”字形换成“一”字长蛇形,这是为了进行长途迁徙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当飞在前面的“头雁“的翅膀在空中划过时,翅膀尖上就会产生一股微弱的上升气流,排在它后面的就可以依次利用这股气流,从而节省了体力,有利于整个群体的持续飞行能力。幼鸟和体弱的鸟,大都插在队伍中间。一般靠前面的大雁,是很有力量、很有经验的,但“头雁”因为没有这股微弱的上升气流可资利用,很容易疲劳,所以在长途迁徙的过程中,雁群需要经常地变换队形,更换“头雁”。它们的行动很有规律,有时边飞边鸣,不停地发出“嘎、嘎”的叫声,大雁的这种叫声起到互相照顾、呼唤、起飞和停歇等信号作用。它们那样累月地远程飞翔,单靠一只雁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互相帮助,才能飞得快飞得远。有劲的大雁在扑翅膀飞的时候,翅膀尖扇起一阵风,从下面往上面递送,就把小雁轻轻地抬起来,能使长途跋涉的小雁不会掉队。大雁排成整齐的人字形或一字形,也是一种集群本能的表现,因为这样还有利于防御敌害。如果孤雁南飞,就有被敌害吃掉的危险。
  
   大雁迁徙大多在黄昏或夜晚进行,旅行的途中还要经常选择湖泊等较大的水域进行休息,寻觅鱼、虾和水草等食物。每一次迁徙都要经过大约1—2个月的时间,途中历尽千辛万苦。但它们春天北去,秋天南往,从不失信。不管在何处繁殖,何处过冬,总是非常准时地南来北往。
  
   《山海经》中的帝鸿,或许正是人类中中华民族的一位“头雁”一样的人。
  91#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2-6 15:32:00  三、《易经》中的帝鸿
  
   《周易·渐》载:渐,巽上艮下。女归吉,利贞。《彖》曰:渐之进也。女归吉也,进得位、往有功也。进以正,可以正邦也;其位刚得中也。止而巽,动不穷也。《象》曰: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
  
   渐卦彖辞中,我们应该注意“止而巽,动不穷也”一句。传统《周易》的解释,一概是将巽卦解释为巽为木之类,而我们在对“夔”字的解释中讲到过“夔”字中的“巳”指的是鸟的翅膀,以此推理,这个巽卦的巽字上面的两个“巳”字,就应该解释为鸟的两只翅膀。“夔”字中的“止”是鸟的腿爪,这里的“止而巽”的“止”,当然也就是鸟的腿爪。传统《周易》解释艮卦,艮为山,而这里我们也可以把艮卦直接理解为鸟的腿爪。两只翅膀与一个“共”字,组成的是一只“双翼并举的鸟”,这是易经中巽卦的“巽”字本意,也才是“鸿运当头”之类常用吉祥词语的本意。鸿雁在飞翔过程中腿爪是收缩的,起飞之时与落下之时腿爪则伸出。这个渐卦,讲的是鸿雁一步步落到栖息地的情形。“君子以居贤德善俗”中的君子,就可以说是帝鸿这个人。“君子以居贤德善俗”,是讲帝鸿当初通过观察鸿雁寻找栖息地的方式方法,为中华民族制订出了人类与鸿雁一样逐水草而居的宅居习俗。
  
   初六: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
  
   “鸿渐”,形容鸿雁慢慢降落。“干”通“嘎”,鸿雁的鸣叫声。“小子”之所以有“厉”,是说鸿雁中还缺少生存经验的小雁,从南方归来后,对于北方的出生地还缺少记忆。“有言无咎”,要像成人照顾、召唤到达陌生地时的小孩子一样,大雁用嘎嘎的鸣叫声召唤小雁:到达栖息地了,这是我们要回归的家园,要安全飞落地面。
  
   六二:鸿渐于磐。饮食衎衎,吉。
  
   “磐”,鸿雁飞到地面后寻找食物时的情景,以及就食时围成的一种秩序。远途迁徙,一旦回归家园,疲惫却又兴奋着,飞落地面后的第一件事情,或许有着太多的怀旧。寻觅旧时巢居,寻觅旧时足迹,以及巢居与足迹上的往日情感。而最为重要的是寻觅食物。“衎衎”,通“干”通“嘎”,鸿雁变换鸣叫声发出的不同于栖落时的与饮食秩序有关的召唤信号。
  
   九三: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御寇。
  
   “鸿渐于陆”,是雁群在饮食之后,于水中洗浴之后,到陆地上休息放松时的情景。为什么会有“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利御寇”的事件发生呢?我们在上面已经了解了大雁的生活规律,大雁群居水边,往往千百成群,夜宿时,有雁在周围专司警戒,如果遇到袭击,就鸣叫报警。“夫征不复”的那只雄雁,是当警察去了,因此那只期待受孕的雌雁“妇孕不育”。这种情况,对于雌雁来说固然是凶,但对于整个雁群来讲,是“利御寇”。
  
   六四:鸿渐于木。或得其桷,无咎。
  
   鸿雁在飞行时,雁队成6只,或以6只的倍数组成,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说是一些家庭的聚合体,类似于人类族群中绝大部分存在有一定血缘关系的村庄组成。迁徙时是“整个村庄”的集体迁徙,居住时也是“村庄”式的居住,又是“村庄中的家庭”式一家一户居住。六三爻讲了雁群夜宿时,一个家庭中雄雁外出值勤,留下雌雁独守空闺的情景,六四爻则讲在外值勤的雄雁。鸿雁以鱼、虾和水草等为食物,因此选择河流湖泊等水际沙岸地面为夜宿的地方。值勤的雄雁不可以在地上夜宿,观察的需要,而要飞到高处去,飞到树上去,这是“鸿渐于木”。苏东坡在解释这一卦时讲到:“鸿之为物也,足不能握”,“盖得其大而有容如桷者焉”。夜间值勤的雄雁,不会站在树木最高处、树梢上,只能是守在较大的、比较平稳的树杈上。
  
   九五: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
  
   鸿雁每年秋分后飞往南方越冬,春分后又飞回北方繁殖。飞回北方繁殖,也飞回北方死亡,这就叫做家园。有心人可以留意一下,当今时代依然有这种现象:每年春冬二季,既是婚期高峰,也是死亡高峰。生命的受孕期与死亡期,往往是同一个时期。“鸿渐于陵”的“陵”字,指“陵墓”。人类死亡后的葬地称为陵墓,鸿雁死亡后也有葬地吗?也有陵墓吗?“妇三岁不孕”,简直就是儒家礼仪文化中葬礼的三年守丧制。雄雁死后,雌雁三年内不再婚配?不再生育吗?三年之后才可以“终莫之胜”。渐卦九五爻,透出多少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源泉所在?!
  
   上九:鸿渐于逵。其羽可用为仪,吉。
  
   “鸿渐于逵”,寻找曾经有过的、应该有的生存道路。进退之际,有头雁用羽翅作为仪仗或旗帜。或者直接讲,那鸿雁中的头雁舞动的羽翅,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文化的一面标帜。
  
   不止渐卦,《易经》六十四卦中艮宫谦、艮、蹇、渐、小过、旅、咸、遁(《归藏易》艮宫八卦卦序)8个卦,讲的全是鸟类,并且全是讲鸟类中的鸿雁。是帝鸿这个人对于鸿雁的观察纪录。《兑易》中讲,渐卦的人需要有高超技艺、手艺,需要有名誉,才能够立身处世,才能够有大作为。人的两支手臂对应于鸿雁的翅膀,要有头雁翅膀能够划动气流的技巧,以此推导出渐卦之人需要具有技艺;而雁的鸣叫声,表示着组织力、号召力、名声与荣誉。
  92#作者:mutoren  回复日期:2009-2-6 16:36:00  真的不错,楼主努力啊!93#作者:小风拉  回复日期:2009-2-6 19:05:00  顶一下94#作者:qiuwei09  回复日期:2009-2-6 23:00:00  看得很辛苦,记号一个,得闲再看。95#作者:yjppig3  回复日期:2009-2-9 13:08:00  《山海经》实在看不下去,太多字不认识了,哈哈哈,只好看看镜花缘
  
  96#作者:khxblangcn  回复日期:2009-2-10 13:41:00  记号,辛苦97#作者:荒漠公路  回复日期:2009-2-15 12:39:00  极好98#作者:ruo619  回复日期:2009-2-17 18:08:00  拜读了,个人心得:周易本是极高深的智慧切以占卜的形式表现出来,后来失传不理解的太多就变为迷信。连山易和归藏易,周易本就是一个整体,连山易和归藏易我认为是用来限制周易预测的范围,使得准确率提高,因为占卜是和地理及占卜人个人的发展是有关系的,故三易为一整体。至于你说的《山海经》确实是《连山易》,《大荒经》确实是《归藏易】很有可能,还希望能再核实。99#作者:huhe1993  回复日期:2009-2-20 11:15:00  楼主加油,以前也曾假装斯文去看看《山海经》,但把它作为地理书籍来看,怎么都不明白。今天看楼主的文章,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山海经》一当成文化来看,确实柳暗花明。100#作者:石全  回复日期:2009-2-21 21:32:00  揭秘《山海经》
  
  ◎【18】
  
  云台山是礼仪文化发祥地(中)
 
  
   一、慎终追远
  
   
  
   《论语·学而》载:“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句话,是孔子弟子曾子讲的。孔安国对这句话的注解是:“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君能行此二者,民化其德,皆归于厚也。”朱熹《论语集注》基本上沿用这一注解而稍作发挥:“慎终者,丧尽其礼。追远者,祭尽其诚。民德归厚,谓下民化之,其德亦归于厚。盖终者,人之所易忽也,而能谨之;远者,人之所易忘也,而能追之,厚之道也。故以此自为,则己之德厚,下民化之,则其德亦归于厚也。”“慎终追远”这句话,古人的基本解释是对死去之人的丧礼要“尽其礼”,对祖先的祭祀要“尽其诚”,这样民德就可以归于淳朴善良了。
  
  
  
   今人钱穆《论语新解》中的解释是:“‘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慎终:终,指丧礼言。死者去不复返,抑且益去益远。若送死之礼有所不尽,将无可追悔,故当慎。追远:远,指祭礼言。死者去我日远,能时时追思之不忘,而后始有祭礼。生人相处,易杂功利计较心,而人与人间所应有之深情厚意,常掩抑不易见。惟对死者,始是仅有情意,更无报酬,乃益见其情意之深厚。故丧祭之礼能尽其哀与诚,可以激发人心,使人道民德日趋于敦厚。儒家不提倡宗教信仰,亦不主张死后有灵魂之存在,然极重葬祭之礼,因此乃生死之间一种纯真情之表现即孔子所谓之仁心与仁道。孔门常以孝导达人类之仁心。葬祭之礼,乃孝道之最后表现。对死者能尽我之真情,在死者似无实利可得,在生者亦无酬报可期,其事超于功利计较之外,乃更见其情意之真。明知其人已死而不忍以死人待之,此即孟子所谓不忍之心。于死者尚所不忍,其于生人可知。故儒者就理智言,虽不肯定人死有鬼,而从人类心情深处立教,则慎终追远,确有其不可已。曾子此章,亦孔门重仁道之一端也。”
  
  
  
   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以“种瓜者”解释:“‘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古人对于这一句的解释,我也有点意见。拿孝道来讲……这是有问题的,意思对,但牵强附会。为什么引用曾子的这一段话讲学问呢?‘慎终追远’是什么意义?‘终’就是结果,‘远’就是很远的远因,用现在观念的一句话来讲就解决了,‘一个人要想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欲慎其终者,先追其远,每件事的结果,都是由那远因来的,这里我们可以引用佛学里的一句话:‘菩萨畏因,凡夫畏果。’佛家的菩萨,大致相当于中国儒家的圣人,圣人们非常重视一件事情的动机。比如有一个朋友来约你作生意,这个动机,也就是这个初因,我们要注意,也许是善因,也许是恶因,如果是恶因,即使叫你作董事长,将来坐牢的也是你,那么这个因要注意了,所以菩萨是怕这个因。而‘凡夫’——普通一般人畏果,像死刑犯到执行时才后悔,这个后果来了他才怕。真要注意学问的人,对每一件事,在有动机的时候就做好,也就是刚才说的,要有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也就是开始就要慎重……所以‘慎终追远’的意思,是说与其要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西方文化中有一句俗话:‘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也是这个道理。大家认识了这个道理,则‘民德归厚矣’。社会道德的风气,自然都归于厚道严谨。这是‘学问’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