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帆导演工作室:破解《金瓶梅》哥德巴赫猜想(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3:23:09
破解《金瓶梅》哥德巴赫猜想

    从饮食文化的角度去解答中国文学史和金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有时候会很简单。《金瓶梅》故事的发生地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最直接的就是按书中所说的山东,至于是东平府清河县还是后世考证的枣庄地区的古兰陵并不重要,因为第二种说法在绍兴或常州等,都与山东想去甚远。所以我们可以界定:一个说法是北方,另一个说法则是南方。

    打开《金瓶梅》第二回,“俏潘娘帘下勾情,老王婆茶坊说技。”王婆介绍潘金莲的老公是“前县卖熟食的。”西门庆想了想说道:“莫不是卖枣糕徐三的老婆?”由此我们可以推断这个卖枣糕的徐三是个当地长期专做枣糕的专业户,这与后人考证《金瓶梅》故事发生的在山东盛产大枣的枣庄地区不谋而合,绝非巧合。这是其一。

枣糕


    其二,第七回“薛媒婆说娶孟三儿,杨姑娘气骂张四舅”中,说媒间行使的常礼有“盒子里盛着四块黄米面枣儿糕、二块糖、几十个艾窝窝……”显然这是北方非常典型常用的家庭上好面食,而且还是传统一般亲戚走动的礼品。

黄米面枣儿糕


艾窝窝
 

    再看第八回,“盼情郎佳人占鬼卦,烧夫灵和尚听淫声”,潘金莲有将近一个月没见西门庆,心里急躁相盼,让王婆去找未见,又使小女儿去找。为了让西门大官人高兴,潘金莲“又做了一笼裹馅肉饺儿,等西门庆来吃。”这说明西门庆喜欢吃北方的饺子。第十三回,“李瓶姐墙头密约,迎春儿隙底私窥”里,“少倾,就是齐整肴馔那将上来,银高脚葵花盅,每人三盅,又是四个卷饼,吃毕收下来与马上人吃。”“卷饼”又称“煎饼”,是山东最为标志性的的主食,而且,这一饮食习俗传承至今。

山东煎饼


还有第七十九回,西门庆临死前还吃了两个冯妈妈做的两个韭菜猪肉饼儿;弥留之际,“月娘走到金莲房中,看着西门庆只吃了三四个水角儿,就不吃了。”这些都说明,西门庆是真正的北方面食主义者。但是,西门庆家宴中也频频出现使用米饭的记录,这是因为西门庆迎来送往的社交日益广泛,家馔的规模也已经上升到南北交融的境界,故而必备新鲜的新米也是很自然的(而且吃出了砂糖榛松瓜仁伴着饭的花样),何况西门庆还有早上喝粥的习惯(山东人称喝汤)。例如,第四十二回:“西门庆问道:‘你吃了饭不曾?’谢希大道:‘早晨从哥那里出来,和他两个搭了这一日,谁吃饭来!’西门庆吩咐玳安:‘厨下安排饭来,你谢爹吃。’不一时,就是春盘小菜、两碗稀烂下饭、一碗圳肉粉汤、两碗白米饭。希大独自一个,吃的里外干净,剩下些汁汤儿,还泡了碗吃了。”作者描写希大的吃相有点唐突,但你仔细一想,这种真实白描,反过来应证了希大平日里不以米饭为主食,难得遇上好的喷香白米饭(新米)好吃而有点急猴相。

    其次,第六十二回李瓶儿病危之际,“次日,只见王姑子挎着一盒儿粳米、二十块大乳饼、一小盒儿十香瓜茄来看。”这里,我们不能忽视“一盒儿粳米,”透出来的信息:粳米在南方不可能成为探望病人的食物,除非饥荒。因为粳米是家家户户最普通的家庭主食,而在北方则另当别论了。在北方,想找粳米下锅熬粥喝,是要费点周折的。所以,王姑子这才自然想到捎带点粳米探望李瓶儿,而且所带粳米还不多,只一盒儿。这完全符合北方的一般风土人情。再看第三十五回,“西门庆为男宠报仇,书童儿作女妆媚客”的一段描写,西门庆向他人炫耀道:“……实何你说,管屯的徐大人送了我两包螃蟹,到如今娘们都吃了,剩下腌了几个。”吩咐小厮:“把腌螃蟹拿几个来。”那应伯爵和谢希大两个抢着,吃的净光!如此生动的描述,完全把螃蟹当做稀罕物,这在盛产螃蟹南方的绍兴和常州,谁若把螃蟹当做官大人的馈赠礼品,岂不让人笑掉大牙,此物也只有在北方才是达官贵人趋之若鹜的稀罕美食。

腌螃蟹


    另外,李瓶儿死后发丧之际,书童与玉箫偷情案发,逃走前,“向书房橱柜内收拾了许多手帕汗巾、挑牙簪纽,并收的人情,他自己也攒有十来两银子,又到前边柜上诓了傅伙计二十两,只说买孝绢,迳出城外,雇了长行头口,到码头上,往苏州原籍去了。西门庆得知大怒,令地方管役稽查搜捕。我们试想,如果金瓶梅故事发生在绍兴或常州,西门庆要在苏州捉拿书童是绰绰有余的,可唯一只有在山东才是“五湖烟水正茫茫。”最后由他去了。

    至于书童是不是就是事后成长起来的“兰陵笑笑生”和《金瓶梅》中的南北景致耦合的争论,此乃后话(另撰文叙述)。

    诚然,用菜名、食物原料来推断《金瓶梅》的发生地,也是永远道不明讲不白的,只有从《金瓶梅》人物的生活细节去探究才有说服力。《金瓶梅》平民式的白描,使人容易疏忽细节;这才不断给后人的探究有了拿捏的推理和想象空间;这也是这部名著常阅常新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