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小姐减肥产品可靠吗:壮族香囊“麽乜”:寓意守护和希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2:12:23

漂亮的“麽乜”。黄匀摄

韦晶在上海世博会上展示“麽乜”。 韦晶供图
民间吉祥饰物“麽乜”,曾经淡出人们生活数十年。一位百色小伙子将其力推向上海世博会等大型展会
壮族香囊“麽乜”回归公众视线
相比已经被人熟知的靖西绣球,百色市的民间工艺品“麽乜”(读音me miē)却鲜为人知。有一个20来岁的壮族小伙子,无意中接触到这个已经消失了一段时间的工艺品后,花了3年的时间来挖掘“麽乜”文化,让“麽乜”回到人们的视线中。如今,他还在为“麽乜”的保护和传承而努力。
凝聚着美好祝福的“麽乜”
11月10日,在壮族小伙韦晶的家里,记者看到了几十个大小不一、五颜六色的“麽乜”,形状如一个小人伸开四肢抱住一个圆珠,散发着艾草味。韦晶说,“麽乜”是百色壮族流传久远的一种吉祥饰物,造型是勇士拥抱龙珠,寓意是守护太阳、拥抱希望,填充物有艾草等中药材料,有一定保健作用。
相传“麽乜”是纪念一个为了保护太阳火种而牺牲的壮族青年,原是百色市观音堂的僧人制作,在端午节时免费向市民发放,祝福佩戴的人平安吉祥。但观音堂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被拆毁,随后“麽乜”也在百色人的生活中淡去。
“很高兴现在它又回来了。”2006年在桂林祝圣寺出家的和尚释乾心师父说,“麽乜”回到人们的视线后,已不仅是端午节时才会出现的饰品,一些市民在平时都会去买来佩戴或者赠送亲友,“因为它寄托着美好的祝福”。
很多“麽乜”的制作者都说,韦晶现在是最了解“麽乜”的人之一,“麽乜”这两个字,是他翻阅相关书籍,并根据百色文化译出来的,已经得到政府部门的肯定。此前,百色文化部门曾将它译为“姆咩”。
一道作业结下不解之缘
今年7月刚从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的韦晶,现在还没有满23岁,他的专业是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2009年,在百色一条老街收集家乡过端午节的素材时,韦晶看到一位老人在自家门口制作一个小玩意,叫“麽乜”,老人希望它能伴随和庇护她的孙子。在与老人的交谈中,韦晶了解到了“麽乜”背后的深远文化。这个简单却感人的故事,让韦晶爱上了“麽乜”。
2009年5月6日,韦晶在课堂上展示了他的作业——介绍“麽乜”的幻灯片。
几番亮相,“麽乜”重回公众视线
韦晶开始挖掘“麽乜”后,认识了会做“麽乜”的释乾心师父。释乾心师父和十多位同样会做“麽乜”的老人一起支持韦晶。韦晶对释乾心师父说,要挖掘“麽乜”文化,就要让“麽乜”出现在大众的视线中。
2009年7月,老人们制作出了第一批“麽乜”。参与制作的一位老人说,由于当时没有钱,大家只能用给孩子、孙子做衣服剩下的边角料,或是买来的碎布来做“麽乜”,因此,做出的1000多个“麽乜”没有哪两个是相同的。这批“麽乜”全都赠送给媒体和市民,“麽乜”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随后,韦晶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到南宁游说有关部门,终于让“麽乜”出现在2009年亚太(投融资)华人经济年会上,近万个“麽乜”被赠送给参加年会的嘉宾,还在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一个签约仪式上亮相。
当年的国庆期间,百色有关部门把1000多个绣有祝福图案的“麽乜”送到了北京;在举行纪念百色起义80周年活动期间,5000多个特制的“麽乜”被赠送给各方宾客。
“麽乜”逐渐引起了公众的兴趣,并被政府重视。2010年,“麽乜”在上海世博会广西活动周上参展亮相。在广西活动周的第二天,韦晶穿着民族服装来到“麽乜”展台当义务讲解员。
未列入“非遗”,传承工作还得继续
现在,“麽乜”已经正式回归人们的视线,却一直没有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让韦晶很苦恼。“我挖掘‘麽乜’的目的,就是让它跻身‘非遗’”。
11月11日,记者来到百色市右江区文化局非遗办,一提到“麽乜”,该办李主任说,现在百色有两个生产“麽乜”的作坊,一个是释乾心师父的手工作坊,另一个是“五妹”“麽乜”手工作坊。黄女士的“五妹”“麽乜”手工作坊,现在是右江区民俗文化传承基地;而释乾心师父的手工作坊,2010年获得了国家专利——香囊(壮族“麽乜”)。两个作坊都有自己的传承人,相互之间没有协调好,所以部门没有办法开展把“麽乜”列入“非遗”的相关工作。
韦晶说,他遗憾的是,毕业之后,没能从事与“麽乜”相关的工作。“因为热爱‘麽乜’和它蕴含的文化,想让这个民族文化得到传承,我才去做这些事”。如果被列为“非遗”,“麽乜”会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黄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