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演讲:中国文化的1000个趣味问题:中国文化全知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20:39:18
   中国文化的1000个趣味问题:中国文化全知道 作者:张振华 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一部分 第一篇 古代政制(1) 第一篇 古代政制(2) 第一篇 古代政制(3) 第一篇 古代政制(4) 第二篇 民间风俗(1) 第二篇 民间风俗(2) 第二篇 民间风俗(3) 第二篇 民间风俗(4) 第二篇 民间风俗(5) 第二篇 民间风俗(6) 第二篇 民间风俗(7) 第二篇 民间风俗(8) 第二篇 民间风俗(9) 第二篇 民间风俗(10) 第二篇 民间风俗(11) 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二部分 名词杂谈(1) 名词杂谈(2) 名词杂谈(3) 名词杂谈(4) 名词杂谈(5) 名词杂谈(6) 名词杂谈(7) 名词杂谈(8) 名词杂谈(9) 名词杂谈(10) 名词杂谈(11) 名词杂谈(12) 名词杂谈(13) 名词杂谈(14) 名词杂谈(15) 名词杂谈(16) 名词杂谈(17) 名词杂谈(18) 名词杂谈(19) 名词杂谈(20) 名词杂谈(21) 名词杂谈(22) 名词杂谈(23) 名词杂谈(24) 名词杂谈(25) 名词杂谈(26)   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一部分 第一篇 古代政制(1)    古代政制皇帝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历史上把君主称为“皇帝”,是从秦始皇开始的。在此之前,中国的最高统治者称“王”或单称“皇”和“帝”,如周文王、周武王、“三皇”、“五帝”等。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一些国力强大的诸侯国的国君也自称为王,如秦王、楚王、齐王、赵王、燕王等。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平定天下。嬴政自认为这是亘古未有的功业,甚至连三皇五帝也比不上他,如果不改变“王”的称号,“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于是让李斯等人研究一下怎么才能改变自己的称号,以显示自己的“丰功伟绩”。李斯等人商议后报告秦王说,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贵,可改“王”为“泰皇”。秦王反复考虑,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决定兼采“帝”号,称为“皇帝”,以显示自己的尊贵。

    “陛下”一词的由来

    人们在文艺作品中,经常会看到臣民把皇帝称为“陛下”的情况。“陛下”本来是指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皇帝临朝时,“陛”的两侧要有近臣执兵刃站列,以防不测和显示威风。群臣常常不能直接对皇帝说话,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卫者转达,以示皇权的崇高。“陛下”这一称呼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后来,人们就用“陛下”作为对皇帝的直接称呼,表示自己虽然是在对皇帝说话,但在礼仪上不敢忘记自己本来无此资格。

    皇帝身穿的袍子一定是黄色的吗?

    从周至明,皇帝的正式着装都是黑色的冕服。秦朝是水德,唐是土德,汉、宋、明是火德;水德尚黑,火德尚赤,土德尚黄。但是火德的赤并非现在流行的中国红,而是发黑的暗红;土德的黄也不是明黄,而是带点红又有点发暗的朱黄。唐代的皇帝,依旧是以黑底十二纹章的冕服为上朝和祭祀的正式服装,但是平时也穿朱黄色的常服。“明”音与“冥”通,明黄色的衣冠通常是作为明器(冥器),也就是皇帝的寿衣。宋朝和明朝都是火德,尤其明朝皇帝姓朱,都以红色为贵,皇帝的常服也多为红色,日常也有黄色,但不是那种会发亮的明黄。现存的明代皇帝画像中的明黄色常服,是因为那些画像多是死后遗像;而那种纯金打造的黄澄澄的金冠,更是只有在皇帝的墓穴里才能找到的陪葬用品。以明黄色为贵,穿着明黄色衣冠到处跑的,只有清朝的皇帝。

    皇帝并非穿“黄袍”

    初唐时,普通臣民还可以穿戴明黄色衣服,只是不能穿朱黄色,但是后来,由于明黄和朱黄太容易混淆,所以凡是黄色系的衣服都被禁止了。今天的电视剧和电影中的皇帝服装大都是黄色的,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传统戏曲艺术因为经历了清朝的服饰文化断层,所以发生了一些变异;而现代的影视剧,更是将皇帝死后穿的衣服搬上了屏幕。

    为什么皇帝的坟墓叫“陵”?

    “陵”原为大土山之意,如《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记载:“殽有二陵焉。”就是说殽有两座大山。在周朝以前,君王的坟墓都称“墓”而不称为“陵”。例如《周礼?春官?墓大夫》:“掌凡邦墓之地域。”墓大夫则专职管理全国墓地,并将坟墓形势画成图。因此,周代君王的墓也称“墓”亦不称“陵”。中国帝王的坟墓开始称为“陵”,大约从战国中期以后,首先出现于赵、楚、秦等大国。这在《史记》中有着详细的记载。君王墓称“陵”是当时王权不断增强的结果。为表现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坟墓不仅占地广阔,封土之高如同山陵,因此帝王的坟墓就称为“陵”。依规定帝王的墓可建九丈高,但一般帝王陵总是超过这个高度。而到了汉代及其以后,皇帝坟墓称为“陵”在实际上成为定制。如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等。另外还有生前没有当过皇帝、因为子孙做了皇帝、死后就被追尊为帝的,他的坟墓也被称为“陵”。如晋武帝司马炎因篡魏政权当了皇帝,追谥他的祖父司马懿为太祖宣皇帝,坟墓就称为高原陵;追谥他的伯父司马师为世宗景皇帝,坟墓称峻平陵;追谥他的父亲司马昭为太祖文皇帝,坟墓称为崇阳陵。而这种追尊的情况,历代王朝几乎都有出现。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一部分 第一篇 古代政制(2)    为什么称皇帝的老婆为“后”?

    “后”原为君主之意。在《诗经》上载:“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郑玄所做的注解中说:“后,君也。”而在周朝以前,天子之妻都被称为“妃”,周朝开始则称为“后”。如《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之妃曰后。”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改天子为皇帝,并制定皇帝的正妻为皇后的后妃制度。不过较完备的后妃制度和等级划分到了汉代才开始实际执行。《汉书?高帝纪下》:“尊王后曰皇后,太子曰皇太子。”

    在甲骨文里,“后”字形为:人在左下方是一口字,右上方是一拢起的手。但自金文将字形成镜像般翻转,拢起的手移到左上方,便一直沿用至今。《说文解字》上载:“后,继体君也,像人之形,施以告四方,发号者,君后也。”因为在远古氏族部落中,一般发号施令者为女性的权威,所以“后”的意思为有权威的女性长辈。在甲骨文的卜辞中,“后”还经常被用来代指氏族中的女性首领。所以,也因而被引申为帝王的正妻等含义。

    皇后在后宫的地位就如同天子,是众妃子之主。如《周礼?天宫内宰》曰:“王后帅六宫之人。”

    皇后的别称

    椒房:汉朝皇后的宫殿多以椒涂壁,用以取暖辟邪,也有“多子”之意,因此椒房可别称皇后或用以代称皇后寝宫。

    中宫、正宫:古代皇后所居的寝宫多位于后宫正中央,因此皇后寝宫可称为正宫或中宫。

    元后、元嫡:皇帝的原配皇后可称元后,方便和继位皇后(继后)有所区别。

    梓童:皇帝对皇后的称呼,如现今的老婆。

    慈壶、慈闱:对皇后或皇帝生母(多为皇太后)的尊称,或是用以代称这两者的寝宫。

    天下母、天地母:皆为对皇后的敬称。

    坤极:皇后的别称。

    为何皇帝被认为是“九五之尊”?

    “九”、“五”两个数字与封建宫廷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有着至高无上的象征意义,只有封建帝王才能享有。这是什么原因呢?

    “九五”一词来源于《易经》。《易》六十四卦的首卦为干卦,干者象征天,因此也就成了代表帝王的卦象。干卦由六条阳爻组成,是极阳、极盛之相。从下向上数,第五爻称为九五,九代表此爻为阳爻,五为第五爻的意思。九五是干卦中最好的爻,干卦是六十四卦的第一卦,因此九五也就是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第一爻了,成为了帝王之相。这里的“九”本不是具体的数字,而是判别数字阴阳属性的符号。后来人们把“九”和“五”作为具体的数字来运用,一来是为了契合代表帝王的“九五”之爻;二来是因为“九”和“五”两个数字在建筑上的使用也是非常符合美学原则的。《周易》的释义词句有“干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太和殿名字的由来据说就源于此。

    “九五之尊”的其他解释

    关于皇帝为何被称为“九五之尊”,还有一种简单的说法为:中国古代把数字分为阳数和阴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阳数中“九”为最高,“五”居正中,因而以“九”和“五”象征帝王的权威,称之为“九五之尊”。

    为何皇袍上绣有九条龙?

    古人称帝位为“九五之尊”。前文《易经》已有解释。又孔颖达《正义》记载:“言九五,阳气盛至于天,故云飞龙在天。此自然之象,犹若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居天位。”后来就以“九五”比喻君位。而龙袍上的九条龙有四条正龙绣在前胸、后背及两肩,前后衣襟则各绣有两条行龙。就这样,如果从前后看去都有五条龙,隐含有九五之尊之意。不过算算,这样前后才只有八条龙,另一条龙呢?原来这一条龙是绣在衣襟里面,除非掀开外面的衣襟才能看得到,所以龙袍上共有九条龙,正好符合九五之数。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一部分 第一篇 古代政制(3)    龙袍上除绣有九条主龙外,在云领、腰部、袖口上也绣有体态较小的龙纹。而龙袍下摆斜排着弯曲的许多线条,则称为“水脚”,在水脚上还绣有许多翻滚的波浪及挺立的山石宝物,称之为“海水江涯”,不仅蕴涵着“福山寿海、绵延不绝”的吉祥象征,同时也隐喻“江山一统”、“万世升平”之意。

    乾隆皇帝的龙袍

    中国古代皇帝的龙袍上并非都绣的是龙纹,其实还有其他纹理的。以乾隆皇帝的龙袍为例,其穿的袍上还绣以五彩云纹、蝙蝠纹、十二章纹等吉祥图案。五彩云纹是龙袍上不可缺少的装饰图案,既表现祥瑞之兆,又起衬托作用。红色蝙蝠纹即红蝠,其发音与“洪福”相同,也是龙袍上常用的装饰图案。在龙袍下摆排列着代表深海的曲线,这里被称为水脚,水脚上装饰有波涛翻卷的海浪,挺立的岩石,这种纹样被称为“海水江崖”,寓意福山寿海。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是谁发明的?

    奉:遵照;奉天:遵从天意,指皇帝受命于天;承运:继承新生的气运,指君权神授;“皇帝”、“诏”是秦始皇最早使用的。汉承秦制,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完备的皇帝制度。“诏曰”这两个字则最早用于汉代的帝王文书中。之后被历代帝王沿用下来。可是,“奉天承运”这几个字,在明朝以前却从未在史书中出现过。

    一种说法为:“奉天承运”这四个字连用开始于朱元璋,不仅因为他命名的“奉天殿”,还因为他所捧的大圭上面刻着这几个字。这一说法则是由明朝万历时期的天文学家沈德符最早提出来的,在他写的一本《万历野获编》中记载,明太祖训中曾经说过,皇帝所执的大圭刻着“奉天法祖”这几个字,所以皇帝也被称为“奉天承运皇帝”,皇帝颁布的诏书前面也都会加上“奉天承运皇帝”的称呼。“奉天承运皇帝”这称号再加上“诏曰”这两个字,重新断句,渐渐就演变成了现在电视剧中常听到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说法。

    秦始皇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从根源上来说,应该溯源到秦始皇。当时他称雄天下,不再满足于王的称号了,定名号为皇帝,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其玉玺上就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以昭示其合法性。

    从什么时候开始称皇帝为“万岁”?

    “万岁”这个词本来只是人们由于内心喜悦以示庆贺的欢呼语。秦汉以前,欢呼“万岁”是比较普遍的事。比如冯谖替孟尝君在薛地烧掉债券,颇得人心,于是“民称万岁”。

    秦汉以后,臣子朝见国君,拜恩庆贺,也常常呼喊“万岁”,并逐渐成为一种礼节。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万岁”便成为帝王代称了,但这并不是帝王唯一或专有的称呼,当时叫“天子”也可,“天之骄子”,表明其拥有的权力是上天所赋予的,至高无上。如果对别人呼喊“万岁”,皇帝也不干涉。汉武帝曾想把“万岁”据为己有,不许别人用。但是人们并不全遵照他的意志,一到高兴的时候还是欢呼“万岁”,禁不了也无可奈何。

    到了宋朝,皇帝的“万岁”瘾可大啦!如果有大臣被称为“万岁”,就算犯禁,要受到重罚。以忠贞闻名的寇准有一次与温仲舒同行,路上遇到“狂人”,迎马高呼万岁。寇准的政敌得知后,向皇帝告发,以致寇准被罢去同知枢密院的高职,降为青州知州。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一部分 第一篇 古代政制(4)    可见,自从宋朝开始,“万岁”一词成了皇帝的专用名词,如果谁再随意欢呼“万岁”,就会有杀身之祸。到明朝以后,规定更加严格,简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清王朝被推翻后,“万岁”一词才还其固有面目,人们还是把它作为一种庆贺的欢呼语。

    万岁爷的典故

    乾隆(弘历)幼时,随祖父康熙(玄烨)在四方桥散步。康熙口吟一联:“四方桥,桥四方,四方桥上看四方,四方四方四四方。”康熙让乾隆接下联,乾隆灵机一动吟道:“万岁爷,爷万岁,万岁爷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乾隆当上皇帝后,下扬州微服游八方亭,见一名叫阮元的孩子在读书,乾隆考阮元:“八方亭,亭八方,八方亭上望八方”,阮元答之:“万岁台,台万岁,万岁台前拜万岁。”

    古代百姓是怎么称呼君王的?

    称呼在位皇帝,背后一般称呼为皇上、皇帝、天子、当今圣上等,当面则称呼为皇上、陛下。在影视剧里,我们常见到明清两代称呼在位的皇帝年号,其实这是一种不恭敬的称呼,仅比直称皇帝名姓略强,只有对皇帝不恭之人私下里如此称呼。

    比如,我们称呼朱由检为崇祯皇帝,称呼爱新觉罗?弘历为乾隆皇帝,都是皇帝死后人们对他的习惯称呼,皇帝在时,是没人敢如此称呼的。

    不同的朝代,皇帝习惯称呼产生的法则不同:秦朝是以世系为称呼的,如二世;汉至隋是以谥号作为称呼的,如汉武帝;唐至元,用庙号;明朝庙号、年号并用;清朝用年号。

    庙号、谥号与年号

    庙号: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起源于商代,发扬于汉朝;如汉高祖刘邦、清世宗雍正。

    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如汉献帝。

    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如乾隆。

    皇帝真的有“七十二妃”吗?

    所谓七十二嫔妃,不过是泛指皇帝后宫人数的众多,实际上皇帝后宫侍妾的数目远比七十二多。《管子?小匡》即言:“九妃六嫔,陈妾数千。”《礼?昏仪》则言周代后妃制曰:“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可见早在诸侯时期,国君的妻妾已甚众了。秦汉之时秉承周制,建立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后妃制,以皇帝为中心,皇帝之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嫡妻称皇后。由于秦的时代短暂,所以完备的后妃体制及其等级划分实际执行于汉代。

    汉代的后妃爵列八品:即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自汉武帝、汉元帝始,后宫三千嫔妃又扩至十四个等级,即昭仪、婕妤、娥、容华、美人、八子、充依、七子、良人、长使、少使、五官、顺常、无涓。东汉时又化繁为简,六宫仅有皇后、贵人之称,其下只设美人、宫人、采女三等。

    三国魏晋时期的后妃制

    魏太祖于王后以下定五等:夫人、昭仪、婕妤、容华、美人。文帝时增设贵嫔、淑媛、修容、顺成、良人五等。明帝时又增设淑妃、昭华、修仪(除去了顺成)三等。晋参照汉魏之制于皇后下设贵嫔、夫人、贵人为三夫人;又设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为九嫔;还有美人、才人等,其位亦在九嫔以下。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一部分 第二篇 民间风俗(1)    民间风俗姓氏来源都有哪些形式?

    在上古三代,姓和氏不是一回事,氏是从姓那儿派生出来的。从秦代开始,姓氏开始合二为一。现代我们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考其来历,大致可分为12种类别:

    (1)以姓为氏。姓作为氏族公社时期氏族部落的标志符号而产生,其后人有的便直接承袭为氏。母权制氏族社会以母亲为姓,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

    (2)以国名为氏。如齐、鲁、晋、宋、郑等,皆成为今天常见姓。

    (3)以邑名氏。邑即王公的采邑、封地。其后代或生活在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继之为氏。

    (4)以乡、亭之名为氏。这类情况不多,今日常见姓有裴、陆、阎、郝、欧阳等。

    (5)以居住地为姓。这类姓氏中,复姓较多,如东郭。

    (6)以先人的字或名为氏。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以林姓传世。

    (7)以次第为氏。一家一族,按兄弟顺序排行取姓,如孟、仲、叔、季等。

    (8)以官职为氏。如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等。

    (9)以技艺为氏。如巫、卜、陶、匠、屠等。

    (10)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

    (11)以谥号为氏。

    (12)因赐姓、避讳而改姓。

    百家姓知识

    史学家李栋明曾在《东方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有关“姓”的论文,文中指出:

    华人最大的十个姓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这十个姓占华人人口40%,约四亿人。

    第二大的十个姓是:徐、朱、林、孙、马、高、胡、郑、郭、萧。占华人人口10%以上。

    第三大的十个姓是:谢、何、许、宋、沈、罗、韩、邓、梁、叶。占华人人口10%。

    接下来的15个大姓是:方、崔、程、潘、曹、冯、汪、蔡、袁、卢、唐、钱、杜、彭、陆。加起来也占总人口的10%。换句话说,在中国十四亿人口中,有一半多的人姓了这45个大姓。

    姓和氏一样吗?

    今天我们一说到姓和氏,大家都觉得是一回事。确实,很久以来,一个人的姓就是氏。所谓“张氏”、“刘氏”,换言之即“姓张的”、“姓刘的”。但是,在中国上古时期——先秦时代,姓和氏是被严格地加以区别的。

    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种族的称号,氏则为由姓衍生的分支。姓的起源比较古老,形成以后非常稳定。氏却不然,相对姓来说,它是后起的,随着各种历史条件的影响出现不断的变更。《左传?隐公八年》中有一段话,清楚地揭示了姓和氏的关系:“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

    随着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氏族贵族日趋瓦解,一个具体表现就是战国时期姓氏制度发生混乱。秦的统一,基本结束了西周封建宗法制度,旧的氏族及姓氏制度也被清除殆尽,姓和氏开始合二为一。经过秦末大乱,社会进入西汉,姓氏就完全融为一体。

    古代“宾礼”是怎么回事?

    古之宾礼即为接待宾客之礼。周代主要指天子与诸侯、诸侯与诸侯之间往来交际的礼节。

    周礼规定,王畿以内的诸侯对天子,一年朝见四次,“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王畿以外的诸侯分为“六服”,王畿以外方五百里为“侯服”,一年一见;再外五百里为“甸服”,两年一见;以后的“男服”、“采服”、“卫服”、“要服”依次类推。这其实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规划,事实上本来没有划分得这么清楚,朝见自然也就不可能按照这样的规定。所以《礼记?王制》中又说:“诸侯之于天子,五年一朝。”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一部分 第二篇 民间风俗(2)    除了这种有规律的朝见外,还有一些特殊的会见,延及到会见等意思。宾礼在后代为何变成了皇帝和外国使节之间的礼节就可以理解了。

    古代跪拜礼中的九拜

    稽首——拜礼中最重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至地停留一段时间;

    顿首——次重者,行礼时头触地即起;

    空首——两手拱地,引头至手不着地;

    振动——哀恸之拜,两手相击而拜;

    吉拜——拜而后稽首;

    凶拜——稽首而后拜;

    奇拜——先屈一膝而后空首拜,汉代称雅拜;

    褒拜——答拜,也称“报拜”;

    肃拜——直立推手,用于军人。

    古代女子的成年礼是什么?

    各民族女子的成年礼是各有不同的,如古代汉族女子的成年礼是笄礼。

    笄礼是古代嘉礼的一种,为汉族女子的成年礼,俗称“上头”、“上头礼”。笄,即簪子。自周代起,规定贵族女子在订婚以后、出嫁之前行笄礼。一般在十五岁举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也行笄礼。受笄即在行笄礼时改变幼年的发式,将头发绾成一个髻,然后用一块黑布将发髻包住,随即以簪插定发髻。时间主要是设在女子的生日或者对其有很大意义的日子里。主笄礼者为女性家长,由约请的女宾为少女的加笄,表示女子成年可以结婚。贵族女子受笄后,一般要在公宫或宗室接受成人教育,授以“妇德、妇容、妇功、妇言”等内容,作为媳妇必须具备的待人接物及侍奉舅姑的品德礼貌与女红劳作等技巧本领。后世改为由少女之母申以戒辞,教之以礼,称为“教茶”。女子年十五岁,则称为“及笄”。

    对于笄礼,古之文献有相当多的记载。如《仪礼?士婚礼》记载:“女子许嫁,笄而礼之,称字。”《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古代男子什么时候算是成年

    古代男子,年至二十,便要在宗庙中行加冠的礼数。冠礼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为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分别代表拥有治人、为国效力、参加祭祀的权利。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赐上一个与其才貌德行相当的“字”。

    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的,等他们长到一定的年龄,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男行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在《说文》里记载:“冠,弁冕之总名也。谓之成人。”在《礼记?曲礼上》记有:“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举行冠礼,并赐以字。冠岁,意思就是男子二十岁了,说明他刚刚到了成人年龄,二十岁也称“弱冠之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怎么回事?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意思就是,即使是聪明能干的妇女,没米也做不出饭来。比喻做事缺少必要条件,很难做成。

    最先出现此意的是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记载:“晏景初尚书,请僧住院,僧辞以穷陋不可为。景初曰:‘高才固易耳。’僧曰:‘巧妇安能做无面汤饼乎?’”后来,宋代庄季裕在《鸡肋编》卷中提道:“谚有‘巧媳妇做不得没面馎饦’与‘远井不救近渴’之语。陈无己用以为诗云:‘巧手莫为无面饼,谁能救渴需远井。’遂不知为俗语。”此谚形式历元、明、清而未定。《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张氏劝止之曰:‘常言“巧媳妇煮不得没米粥”,你如今力不从心,只索付之无奈了。’”《红楼梦》第七十五回:“贾母笑道:‘正是巧媳妇做不出没米儿粥来。’”直到今天才基本定型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秦牧《〈艺海拾贝〉跋》:“缺乏生活知识,任何有艺术技巧的人也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什么形象、概括、虚构、想象,都只好‘停工待料’。”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一部分 第二篇 民间风俗(3)    “打牙祭”的来源

    “打牙祭”指的就是吃肉,反映的是四川人的祭祀习俗。此词在四川等地区使用十分广泛,究其来源,有多种说法,主要有三种:

    一说旧时厨师供的祖师爷是易牙,每逢初一、十五,要用肉向易牙祈祷,称为“祷牙祭”,后来讹传为“打牙祭”;

    二说旧时祭神、祭祖的第二天,衙门供职人员可以分吃祭肉,故称祭肉为“牙(衙)祭肉”;

    三说“牙祭”本是古时军营中的一种制度。古时主将、主帅所居住的营帐前进,往往竖有以象牙作为装饰的大旗,称为“牙旗”。每逢农历的初二、十六,便要杀牲畜来祭牙旗,称为“牙祭”。而祭牙旗的牲畜肉(又称为牙祭肉),不可白白扔掉,往往是将士们分而食之,称为“吃牙祭肉”。

    中国的“伯、仲、叔、季”是怎么回事?

    在先秦时期,姓不但是女子能否与男方婚配的重要标志,而且还具有区别女子结婚与否的重要作用。因为那时的女子虽有名字,但限于周礼“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的规定,女子的姓于是担负社会通用的名的作用。未婚姑娘为了加以区别,一般在姓前冠以孟(伯)、仲、叔、季,用以表示老大、老二、老三、老幺这种排行。如古书所记孟姜、仲子、叔姬、季某,意即姜家的大女儿,子家的二女儿,姬家的三姑娘,某家的幺姑(哭倒长城的孟姜女并不姓孟,而是姜家的大女儿)。女子嫁出去以后,一般用丈夫的姓和娘家的并列称某某氏,如一位姬姓女子嫁给卫国大夫孔圉做妻子后,就叫孔姬;若是李姓女子嫁给张姓男子,婚后只能称为“张李氏”或“李氏”,这种称叫方式在当今某些农村还能见到。

    根据《国语辞典》记载:“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长幼之别字也。”同时,伯、仲、叔、季,也是指兄弟长幼的次序。辞典的解释为:“兄弟排行的次序,长兄为伯,次为仲,又次为叔,最幼为季。若兄弟三人,则称孟、仲、季。”

    刘邦为什么又被叫做刘季

    刘邦在未称帝之前有人叫他为“刘季”,这与我们在上文所提到的一些伯、仲、叔、季常识有很大关系。古代人十分讲求辈分,但是穷人家孩子的名字,家里人往往不太重视,于是往往用一些辈分作为孩子的名。古时候对上了年纪的男子、妇人分别尊称为公与媪,兄弟排行的次序以孟、仲、季相列。刘邦因为出身寒微,世代务农,所以和其他穷人家的孩子一样连个正儿八经、像模像样的名字都没有。于是人们就把刘邦的父亲就叫刘太公,母亲叫刘媪。家中刘邦兄弟三人,大哥早死,二哥叫刘仲,他是老三,理所当然地就叫了刘季。

    “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的说法对吗?

    在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过眼皮跳的经历。跳动多出现在上眼皮,有时也会在下眼皮,不为人的思维和意识所控制。眼皮跳分为生理性和心理性,前者一般很快就会过去,有时候也会持续几天;而后者比较严重,呈进行性发展。

    民间常有“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的说法,因而右眼皮跳动会让很多人担心。有些算命先生利用人们的这种恐惧心理,逐渐编造出一系列的迷信谎言。其实也并非所有时间右眼跳就意味着破财等不好的征兆。如他们认为:子时,即23点~01点前,左眼跳意味着意外之喜降临,会有不错的好运;而右眼跳就是有人请你吃饭,可以省下一笔钱,但是这个人的目的不明,你要多多斟酌。丑时,即01点~03点前,左眼跳就是家中最近很麻烦,大小事困扰着,不知该怎么办,短期内一筹莫展;而右眼跳就意味着有人思念你,有可能是家中长辈。等等,不一而足。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一部分 第二篇 民间风俗(4)    但医生并不这么认为,眼皮跳实际上就是神经兴奋度增高的表现。面肌痉挛引起的眼皮跳,绝大多数是单侧的,双侧的很少。如果是较短时间的眼跳,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必惊慌;但是如果连着好几天两眼都跳,那就该去看看医生了。

    比“6”和“8”还吉利的数字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也到处充满神秘的“7”:光分“七色”、音分“七阶”、人有“七窍”、诗谓“七绝”、佛解“七苦”、医称“七伤”;人的孕期为40周;牛羊等生灵孕期亦为“7”之倍数:21天出鸡,28天出鸭,蚕蜕也是7日一次。

    俞伯牙发脾气摔烂的古琴也是七弦,据《五知斋琴谱》考,这七弦是金、木、水、火、土对应宫、商、角、徵、羽五音,加文武声“少宫”、“少商”构成的。估计如果少几根——像吉他似的六弦,或像贝司似的四弦,就很难奏出《高山流水》般的清绝悠远。

    佛经记载,人去世要七七四十九天才魂魄散去,除了极善之人直升极乐、极恶之人直堕地狱外,普通的凡人,在死亡与转生投胎之间,都有段过渡时期,叫做“中阴”或“中有”。

    大门前为何有狮子把门?

    东汉年间,狮子被作为礼物送给中国的皇帝。随着佛教的传入中国,被佛教推崇的狮子在人们心目中成了高贵尊严的灵兽,和麒麟一起成为中国的灵兽。狮子随之开始出现在重要建筑物的正门两侧。

    按照传统习俗,成对的狮子是左雄右雌,还可以从狮子所踩之物来辨别,蹄下为球,象征统一寰宇和无上权力,必为雄狮;脚下踩着幼狮,象征子孙绵延,是雌狮。

    趣味链接:大象把门

    在一些富丽堂皇建筑的大门两侧,不时可以见到有大象巍然挺立。这似乎与传统习俗并不吻合。

    在传统文化中,一般认为,大象善于吸水,水为财,因此,凡家居大窗见海或水池者,均可称之为“明堂聚水”,这时可以摆放一只大象,以求吸纳外界的财源。同时,传统文化认为,大象禀性驯良,放在家中吉祥如意,放置时应该放在室内,以求得全家的平安。

    谁的画像可以作为门神来用?

    门神系道教因袭民俗所奉的司门之神。民间信奉门神,由来已久。《礼记?祭法》云:“王为群姓立七祀,诸侯为国立五祀,大夫立三祀,适士立二祀,皆有‘门’”,“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可见自先秦以来,上自天子,下至庶人,皆崇拜门神。但是立何人为门神呢?这是因朝代而异的:汉以前是桃符;汉有三位,一位是成庆,另两位是神荼及郁垒;唐有三位,两位是秦叔宝和尉迟恭,另一位是钟馗;宋以后至明清,百花齐放:如祈福财神中的福、禄、寿、禧星,温峤、岳飞等人。另外,这些门神是因地区而异的,如温峤在苏州地区比较盛行,而又有一些地区(主要是黄河以北和四川地区)主要以赵云、赵公明、孙膑、庞涓为门神。

    秦叔宝、尉迟敬德何以为门神

    传说,有一阶段唐太宗李世民情绪很不好,晚上睡觉常常听到卧房外边抛砖掷瓦,鬼魅呼叫,弄得后宫夜夜不宁。他很害怕,将此事告诉群臣。大将秦叔宝说:“臣戎马一生,杀敌如切瓜,收尸犹聚蚁,何惧鬼魅?臣愿同敬德披坚执锐,把守宫门。”李世民同意。当夜果然无事。自此以后,唐太宗便让二将夜夜守卫。后来李世民怕二人辛苦,便命画工绘二人如往常守卫的全身像悬挂在门口,邪祟从此便绝迹了。上有所好,下必效仿,于是门神就传到了民间,至今民间所贴门神还有秦琼、敬德的形象。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一部分 第二篇 民间风俗(5)    对联是从何时开始兴起的呢?

    对联,也叫对子、喜子、联句等,可以写在纸上、布上、竹子上、木板上也可以刻在木头上、石头上。总之,只要是成双的,对仗工整的,都可以作为对联。

    对联是由五代时期后蜀国君孟昶开创的。在新春时,他将自创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贴在门口。于是,中国的第一副对联诞生了。

    在此之前,春节时,人们“总把新桃换旧符”,只是把表示吉庆的桃木挂在门侧。当然,也有在门板上贴门神的。

    对联得到迅速发展和普及,居功至伟者当属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相传在他登基后的第一个春节,曾要求全国上下都贴对联以示喜庆。年前微服私访时,还在民间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锥锥锥锥出穷鬼去、拉拉拉拉进财神来”等佳联。

    此后,对联便大面积地开花结果,成为中华的瑰宝了。

    趣味链接:王羲之的春联

    传说,王羲之贴春联,因书法漂亮、内容优雅而多次被人揭走。于是他三十晚上被迫贴出“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年初一早上各添三字成“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而终得贴成。但这一传说真实性不高,对联最早在五代时兴起,此时距王羲之时代已有几百年了。

    古代中人们对颜色的选择,你知道吗?

    古代关于颜色的选择,除统治者为了分出等级作硬性规定。如普通老百姓住房外墙不准涂色,屋内不准用彩绘,衣服不准穿黄色等之外,民间不成文地形成一种选择颜色的传统,例如喜庆尚红,丧事尚白等。有些在古书上还可以找到根据。例如《周易?坤卦》六五爻辞记载:“黄裳元吉。”黄色是五色中的中间色,裳是下裳,讲明为人居上位而谦下,是吉祥的。《论语?乡党》记载:“君子不以约绷饰,红紫不以为亵服。”意谓君子不用天青色或红青色的布做镶边,不用红色和紫色的布做平常在家里穿的衣服。再如《诗经?郑风?绍衣》有:“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意为黑色的朝服适宜呀,破了改做你穿呀!这些穿衣配色规定,慢慢成了人们自觉遵守的风俗。

    “穿小鞋”的含义你了解吗?

    穿小鞋是指背地里打击报复或是利用权势让人难堪,此种说法源于北宋的一则传说。

    相传北宋时,有一个名叫巧玉的姑娘,她的后娘要将她许配给一个又丑又哑的有钱人,巧玉坚决不从。后娘也没有办法,便暗暗想法子整治她。恰逢有一位媒婆,把巧玉说给一位秀才。巧玉很中意,后母却在背地里剪了一双很小的鞋样子,让媒婆带给男方。巧玉出嫁那天,这双鞋怎么也穿不上,害得她上不了轿。她又羞、又恼、又急,一气之下便上吊自尽了。人们非常惋惜。巧玉的后母为了能够使她“回心转意”,竟然在女儿大婚的当日给她难堪,本身就是一种不光彩的行为。

    在现代的日常行为中,我们经常用的是第二层的含义,就是利用权势让人难堪,比如说:“某某领导让某某穿了小鞋”,等等。

    “小鞋”的来历

    这里的“小鞋”,是一千多年前南唐后主李煜发明的“专利”。他别出心裁地命令宫女用很长的白布缠足,把脚缠成又小又尖的弯弯“月牙儿”,站在画有荷花的金莲台上跳舞,让自己观赏享乐,所以这种脚又叫“三寸金莲”。后来全国便兴起了妇女缠足的风气。缠足后,脚小了,当然只能穿小鞋了。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一部分 第二篇 民间风俗(6)    从那时起一直到新中国成立,汉族妇女一直保持着这种缠足陋习。

    你知道压岁钱的用意吗?

    压岁钱是除夕日,吃完年夜饭后,由长辈向晚辈分赠的钱币。所赠之钱用红线穿编铜钱成串,挂在小儿前,谓能压邪驱鬼。最早流行于汉魏六朝时期。当时流传一种叫“祟”的妖怪,每年除夕出来捉小孩儿。于是人们在小孩脖子上挂八文钱,以驱“祟”,俗称“压祟”。因“祟”与“岁”谐音,故将“压祟”称“压岁”。如所挂铜钱,则称“带岁钱”,在守岁夜给小儿,也称“守岁钱”。各地俗尚不同,称谓却历代相沿不废。清代“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放到小儿床脚;另一种由尊长赐给小儿的,亦称压岁钱,现今,民间仍广为流行。每逢除夕,给小儿以纸币或镍币,多用红纸包钱,放小儿衣袋里,已无镇邪之意。

    “福”倒着贴的习俗源于哪里?

    这里面有两种说法,分别在明、清两代。

    一种说法认为倒贴“福”字源于一个民间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都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其中有一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察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大怒,命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了人。”所以以后人们在贴“福”字时都是倒着贴。

    另一则传说认为“福”字倒贴的习俗来自清代恭亲王府。某年春节前夕,大管家为讨主子欢心,照例写了许多个“福”字让人贴于库房和王府大门上,有个家人因不识字,误将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为此,恭亲王福晋十分恼火,多亏大管家能言善辩,跪在地上奴颜婢膝地说:“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吉庆之兆。”福晋听罢心想,怪不得过往行人都说恭亲王府福到(倒)了,吉语说千遍,金银增万贯,一高兴,便重赏了管家和那个贴倒福的家人。事后,倒贴“福”字之俗就由达官府第传入百姓人家,并都愿过往行人或顽童念叨几句:“福到了,福到了!”

    寿星的大脑门与权杖的作用

    关于寿星大脑门的来历,有多种猜测,有人认为大脑门来自返老还童现象,老人和小孩有诸多体貌特征上的相似。比如初生婴儿头发稀少,老年人也是一样。而头发少自然额头就显得很大。寿星的大脑门,也与古代养生术所营造的长寿意象紧密相关。比如丹顶鹤头部就高高隆起。或许就是因为这种种长寿意象融合叠加,最终造就了寿星的大脑门。

    寿星的手杖也是有变化的。原来象征特权的、雕有斑鸠的王杖,换成一柄桃木的手杖。据说桃木能祛病强身,延年益寿。

    你知道本命年的禁忌吗?

    本命年在民间有着广泛的影响,在南北民俗中,都有在本命年挂红辟邪躲灾的传统。因此人们每逢本命年对红色就特别钟爱。红色辟邪,红色吉祥,这种观念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存在,红色是太阳的颜色,是血的颜色,是火的颜色。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尚红思想却没有变,新年贴红对联,汉族的旧式婚礼中新婚的红嫁衣、红盖头、红蜡烛、新科的红榜等,不论何时何地,人们都要用红色来增添喜庆。汉民族把红色视为喜庆、成功、忠勇和正义的象征,尤其认为红色有驱邪护身的作用。因此在大年三十,人们便早早地穿上红色内衣,或系上红色腰带,有的随身佩戴的饰物也用红丝绳系挂,来迎接自己的本命年。认为这样才能趋吉避凶,消灾免祸。这些为本命年辟邪的红色什物就是常说的“本命红”。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一部分 第二篇 民间风俗(7)    中国人为何还要起小名?

    所谓“小名”,就是指在儿时所起用的名字。据史书记载,我国秦汉时期就有了“小名”。那么国人为何喜欢为孩子取“小名”,而且至今不废?民俗学是这样基于三个方面的内容来进行解释的:

    其一,借用身边周围的金石、花鸟、鱼虫,甚至是禽兽之名,随口叫成,容易朗朗上口,好记好叫。如顾恺之小名“虎头”,陶渊明小名“溪狗”,王安石小名“獾郎”,郭沫若小名“文豹”等。

    其二,缘排行而命名或出于迷信特意取用的,像阿三阿四、阿猫阿狗、铁蛋柱子之类,既有亲昵怜爱,又有卑贱、易“养活”的意思。

    其三,讨个吉利口彩,如家宝、来福、喜儿等,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起名者的美好愿望。

    “小名”一般只在家庭和亲朋好友之间使用。自秦汉之后,我国士族阶层便开始“讳小名”,认为不雅,有贻笑大方的嫌疑。故另立了“正名”,以供社交场合使用。

    名人的小名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小名”,当属孔子的小名“丘”。而最有趣的“小名”,则莫过于晋成公的小名“黑臀”了。晋成公的屁股之所以很“黑”,传说是由于“其母梦神规其臀以墨”的缘故。

    民间为何有送灶和迎灶的习俗?

    送灶又称辞灶,是送灶神上天的民俗活动。灶神本来在中国是家庭祭祀的对象之一,由主持厨房大政的老妇主祭,后来演变成家中的重大祭祀。灶神很早就进入道教神谱,称东厨司命,后升级为帝,号东厨司命大帝。传说灶神的生日在八月三日(又有说是十五日),该日家家点灶灯祭灶。但现在说的辞灶、接灶却是过年习俗的一部分。原来,依照《抱朴子内篇》的记载,灶神平时有监察下民的职责,该户人家的功过善恶,都要定期报告天庭,上天则依据其报告定这家人来年的祸福。一般认为他上天的日子是每年的腊月二十三(也有人认为是在二十四),届时便要好生欢送;他上天述职之后,于除夕回来,是时当然必须欢迎。前者为送灶,又称辞灶;后者则是接灶。在民间的灶神旁边经常有的对联是“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

    灶神一般用纸绘成,称为灶马,平时贴在灶上神龛中,送灶时将它揭下,用火烧之,让灶神乘烟上天,目的是祈求来年过得平安祥和。

    灶君上天述职完毕,回到各家为他预备的神龛。这次当然要表示迎接。一般是上供品,放爆竹,而最主要是贴上新灶马。这灶马,有灶君独个儿的,更多是同时与他并肩画着灶奶奶。二老被安置于粉刷一新的神龛中,算是回到了自己的宫中。灶神的宫殿其实很简单,就在每家每户的灶上留一个小龛,两旁贴上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宫保平安”。这里寄托着人们对生活平安、和顺的美好而又朴实的愿望。

    小年的习俗

    现在的城市里,已经没有了原来的那种砖泥砌的灶头,所以不再贴灶马,但是在辞灶的日子,一部分居民仍然会有一些放鞭炮之类的活动,而且要在厨房里早早地点上灯。原来腊月二十三送灶的日子,民间又称为过小年、交年,放几响鞭炮也算是应个景儿。民间本来也有在灶君生日时,在厨房尤其是灶上点灯以示祭祀的习俗,称为点灶灯;在送灶的日子里用上它也是一点敬奉他老人家的意思。

    春节贴对联的习俗是如何流传开的?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一部分 第二篇 民间风俗(8)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家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福”的含义

    “福”的概念是很广泛的。福可解释为褐运、褐气、运气、幸福等。自古以来,又有“五福寿为先”的说法。所谓“五福”就是指:“一曰寿,二曰宣,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福”是人们孜孜以求、极其向往的人生大目标。于是福神应运而生,人们虔诚礼拜,希冀福降家门,福运绵长。福神源于福星,福星也就是岁星,亦即木星。

    “除夕”的来历你知道吗?

    很久以前,有一个妖怪叫“夕”。这家伙专门害人,特别是看见哪家有漂亮的女孩,晚上就要去糟蹋她,尔后还要把女孩吃了才甘心。老百姓对它恨得要死,但又没有办法。有个叫七郎的猎人,力大无穷,箭射得特别好,喂的狗也非常厉害,任何猛兽都敢去斗。七郎见百姓被“夕”害苦了,就想除掉它。他带着狗到处找“夕”,找来找去始终没有找到。原来“夕”白天不出来,太阳落山后它才出来害人,半夜后又不见了,也没人知道它住在哪儿。

    七郎找“夕”找了一年,这天已是腊月三十,他来到一个镇上,见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准备过年,心想,这个镇大,人多,姑娘也多,说不定“夕”要来。他就找镇上的人们,说“夕”最怕响声,叫大家天黑了不要睡觉,多找些敲得响的东西放在家里,一有动静就使劲敲,好把“夕”吓出来除掉。

    这天晚上“夕”果然来了,它刚闯进一户人家就被发现了。这家人马上敲起了盆盆罐罐,这家一敲,整个镇子也跟着敲起来了。“夕”吓得四处乱跑,结果被七郎看见了。七郎放出猎狗去咬他,“夕”就跟七郎和狗打了起来。人们一听外头杀起来了,都拿起东西敲得震天响。这时“夕”有点斗不过,想逃跑了事,哪知道后腿被猎狗咬着不放。七郎趁机开弓猛射,一箭就把“夕”射死了。

    从那以后,人们就把腊月三十叫做“除夕”。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守岁、放火炮,表示驱除不祥、迎接幸福祥瑞。

    过年放鞭炮习俗的由来

    中国人过年放鞭炮习俗由来已久,这是为什么呢?这就要从“年”的来历上谈起了。

    民间的一种说法: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挨门窜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年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一部分 第二篇 民间风俗(9)    放鞭炮是源于驱除鬼怪的行为的,但是今天人们过年放鞭炮是为了喜庆,因为鬼怪被赶跑了,晦气也被赶跑了。

    古人是如何进行拜年的呢?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直至今日仍然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宋人孟*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正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中国古代的贺年卡

    在古代,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祐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又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唯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及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你知道“走马灯”习俗吗?

    正月十五元宵节,民间风俗要挂花灯,走马灯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种。走马灯又叫跑马灯、串马灯,由毛竹编织成马头、马尾,系在身上糊上颜色鲜艳的纸,如今已由丝绸取代。其外形多为宫灯状,内以剪纸粘一轮,将绘好的图案粘贴其上即可。燃灯以后热气上熏,纸轮辐转,灯屏上即出现人马追逐、物换景移的影像。

    早在宋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走马灯,当时称“马骑灯”。元代谢宗可咏走马灯诗云:“飙轮拥骑驾炎精,飞绕人间不夜城;风鬣追星来有影,霜蹄逐电去无声。秦军夜溃咸阳火,吴炬霄驰赤壁兵;更忆雕鞍年少日,章台踏碎月华明。”

    在过去,走马灯一般在春节等喜庆的日子里才表演,由二十来位11~14岁小孩组成,边跳边唱,根据节奏快慢形成不同阵势,有喜庆、丁财两旺、五谷丰登的寓意。

    元宵节抹黑脸是怎么回事儿?

    相传,有一年冬天很干燥。有一天,山神趁人们熟睡时偷偷把山林点着了。火越烧越大,烧得鸟飞兽窜。猎神赶紧打发林中最美丽的乌鸦去喊人救火。乌鸦挨门挨户地叫了大半天才叫来一半的人,乌鸦和人们拼命扑打了三天三夜才扑灭了大火,猎神看见乌鸦漂亮的羽毛被熏得漆黑,很心疼,气愤地说:“靠山吃山的人都不来救火,我一定要降灾给他们。”为了分开救火的人和没有救火的人,他让乌鸦去给救火的人戴上念珠,救火的人,脸都被烟熏黑了。村里有个俊媳妇特别爱干净,她看到丈夫、大伯和小叔救火回来时脸上熏得黑一块、紫一块的,就让他们把脸洗干净了。天黑了,救火的人们都睡下了,乌鸦叼着一串珠子落在木桩子上,俊媳妇上前问明了来意后忙说:“我家去救火的人,我已经叫他们把脸洗干净了。”乌鸦说:“这我可管不着了”,拍着翅膀就飞走了。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一部分 第二篇 民间风俗(10)    俊媳妇急忙进屋喊这些救火的亲人,可是怎么也喊不醒。于是她来到灶前,两手抹上锅底灰,走到丈夫和大伯还有小叔跟前,按照他们回来时的样子抹上了黑。第二天是正月十六,早晨醒来,男人们发现脸被抹黑了,脖子上还挂了一串珠子,很是奇怪。俊媳妇把这一切告诉了他们,大伯和小叔从心底感谢她,都说她也应该免灾去祸。这时正好有只乌鸦飞过来,他们便也给俊媳妇抹了个黑脸。这一年,俊媳妇家没有任何灾祸。乡亲们听说这事后都仿效他们,在正月十五、十六这两天不分辈数,相互抹黑,祝愿一年平安如意,得到神灵的保护。

    “走百病”的习俗

    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进行。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河,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夜半才回去。山东德州妇女登上南城门,走到大寺阁,俗谚:“爬爬城,不腰疼。”山

    东黄县(今龙口市)妇女走百病必须过西关的月牙桥。山东莒县农村男女老少这天都要到野外走一走,谓之“走老貌”,据说每年走一次可以青春常驻,永不衰老。山东鄄城的人们一大早就到村外散步,甚至骑上牛、马、驴、骡在大路上奔跑,谓之“跑百令”,谚曰:“跑一跑,不见老”,类同走老貌。有的地方人们登高远眺,有的去林墓前灸翁仲,也有的人在家灸衣带,谓之“灸百病”。山东潍县(今潍城区)的走百病最有特色。民国修《潍县志稿》中有一首《潍县竹枝词》说:“新正节始过元宵,结队城头跑老猫,为乞一年百无病,艾香争把石人烧。”

    为何说正月不能剃头?

    “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就是说在夏历正月里,任凭男孩毛发疯长,却丝毫不能侵犯,否则对舅舅不利。直至夏历二月初二,男孩才有了剃头的自由。这是怎么回事呢?

    民国二十四年版的《掖县志》卷二《风俗》揭出了习俗的谜底:“闻诸乡老谈前清下剃发之诏于顺治四年正月实行,明朝体制一变,民间以剃发之故思及旧君,故曰‘思旧’。相沿既久,遂误作‘死舅’。”正月不剃头,原是“思旧”。正月一个月不剃头,以缅怀传统。原来是把“思旧”当成了“死舅”的缘故啊!

    后来人们发现,清朝实行剃发令是在顺治二年的六月份而非一月,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这则谚语和习俗的流传。

    二月二人们为什么爱爆玉米花?

    相传,武则天当了皇帝,因触怒天威,玉帝便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司掌天河的玉龙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还立了一块碑,上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猛然想起,这玉米就像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专让龙王和玉帝看见。龙王知道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声向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一部分 第二篇 民间风俗(11)    从此以后,民间形成了凡俗,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当然也有很多炒豆的。

    在端午节挂“艾虎”,为什么?

    五月端午节的上午,要在房门特别是有新生儿的房门上挂“艾虎”。艾虎或以艾编剪而成,或剪彩为虎,粘以艾叶,佩戴于发际身畔。“艾虎”用两个空鸡蛋壳粘在一起,蛋壳上粘些毛发,画成虎形,用线系着,下边再系一串用彩纸剪成的“五毒”形象,象征五毒踩在虎的脚下;或用一个独头蒜系以彩色线,下挂一串“五毒”,叫“蒜艾虎”;或用刚收割的新麦秸编成古代武士用的六角金瓜形,下垂七缕彩穗,叫“麦秸艾虎”。这些艾虎挂在房门上,既是节日点缀,又能辟邪。

    “艾虎”也被作为装饰品。我国古代视虎为神兽,认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风俗通》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恶。”故民间多取虎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节的艾虎为最具特色。端午节饰戴艾虎的风习已经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了。

    端午节习俗的由来

    据传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你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吗?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皇帝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

    自汉至唐,骚人墨客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做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冬至为什么有吃饺子的习俗呢?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各家各户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来他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元宵的来历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一直都是众说纷纭、说法不一,这里面仅举一例。

    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是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到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诸吕。随后他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灭掉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元宵节。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二部分 名词杂谈(1)    岳父为什么被称为“泰山”、“丈人”?

    今天丈夫总是称妻子的父亲为“泰山”或者“丈人”。“泰山”和“丈人”为什么是同一个概念呢?这是怎么回事呢?根据传说,泰山上有座丈人峰,这座丈人峰可以作为泰山的象征,因此“丈人”也可以叫“泰山”。

    不过这仅仅是一种说法,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酉阳杂俎》中记载了这么一件事情:唐玄宗李隆基有一年到泰山上封禅,封禅使是当时的朝廷礼仪官员张说。封禅结束后,李隆基准备借着这个机会把下面官员的品级都升一品。这个想法具体由张说来负责。而这时张说在背地里把自己的女婿郑镒从九品官一下子升为五品。唐玄宗在浏览官员品级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这一个疑点,就问旁边的人是怎么回事,张说当时很紧张。黄番绰在旁边对他说:“这是泰山的力量。”唐玄宗就没有多想。从此,“泰山”就成为妻父的另一说法。

    关于“丈人”的由来,史书上并没有确切的记载。《三国志》裴松之注“献帝舅车骑将军董”句下,说古代没有丈人的称呼,因此称妻父为舅。裴松之是南朝宋元嘉时人,从这段史料来看,南北朝的时候,社会上已经存在“丈人”这一称呼了。

    趣味链接:“泰斗”是对谁的称呼

    “泰斗”是“泰山、北斗”的简称。古人把泰山尊为天下各山之首、北斗为群星之尊。“泰斗”其实就是对有名望、有影响的人们的称呼。比如说一个人在文学界作出了前无古人的巨大贡献,为这个专业的开创、建设奋斗一生的人就可以被人们称为“文学泰斗”。

    “泰斗”一词的来历与韩愈有关。据《新唐书?韩愈传》记载:唐朝的文学家韩愈善于写古文,其文章广为流传。当时的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以表示对他的推崇和景仰之情。后来,“泰山、北斗”这两个词的范围有了很大的变化,而不仅仅指代韩愈一个人而已。

    额前的头发为什么被称做“刘海”?

    “刘海”亦称“刘海儿”、“刘海儿发”,是头发的一种类型。人们把女子、男子或儿童垂在前额整齐的短发称为“刘海”。那么“刘海”的说法又是怎么来的呢?说起来还有许多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唐代安徽凤阳府有一位名叫刘海的仙童,他的前额总是覆盖一列整齐的短发,模样十分可爱。为此,刘海便成为画家画仙童肖像时的模板,故而所画之仙童尽为“前额垂着短发,骑在蟾蜍上,手舞一串钱”的模样。

    在人们心目中,小孩子是十分可爱活泼的,很像刘海的模样,于是在剃头的时候总是把小孩的前额留出一缕头发,是为“刘海发”。之后,“刘海发”的范围便扩及到了年轻女性的发型上。中国古代文献中也有相关记载,比如说清朝李伯元的《文明小史》第十九回:“众人举目看时,只见一个个都是大脚皮鞋,上面剪刘海,下面散腿。”许多人未经考证,不知道“刘海”的来历,经常写成“留海”或“浏海”,其实这是错误的。

    第二种说法是:古时候,女孩子插笄表示成年,是为笄礼,这是在她们15岁时进行的。男孩子则到20岁时行表示成年的“冠礼”。人们总是爱用“垂髫”、“髫年”代指儿童或童年,就是因为小孩子的头发都是自然下垂的。但是即使这样,男女之间所剪头型也是有区别的:男孩子留的是额上左右两角的胎发,称之为“兆”;女孩子留的是垂于额头中央的胎发,叫做“髦”。这就是孩童时代被称为“留孩发”的习俗。而女子待到成年以后,有时从打扮考虑,依旧让额头上的头发和孩提之时一样让其自然下垂。到了唐代,民间出现了“刘▲戴软脚幞头、穿圆领袍衫的文吏(赵佶《听琴图》局部)海戏金蟾”的传说故事。由于“刘海”与“留孩”古时发音完全相同,“留孩”又本为口语俗称,所以书面文字就写作“刘海”。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二部分 名词杂谈(2)    第三种说法是:武则天当皇帝的时候破获了一个策划宫廷政变的事件。经过审讯,大家竟然把上官婉儿给供了出来。上官婉儿是何许人也?原来她是照顾武则天生活起居的女仆总管,权势很大,也很得武则天欣赏。武则天听到上官婉儿的名字不由得大怒,立即将上官婉儿招来行黥刑(一种在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的刑罚)。武则天非常气愤地问:“以前,你爷爷上官仪结党谋反,被打入天牢,我欣赏你才华出众才重用你为御前女官。谁知道你却恩将仇报,竟然想要谋杀我,是何道理?”上官婉儿就反驳道:“陛下可曾记得奴婢三次挡驾之事吗?”武则天细想一下,是有几次传旨御花园摆宴,临起驾时都被上官婉儿呈奏转驾回宫,便微微颔首承认确有此事。上官婉儿道:“陛下可知那御花园已经是危机四伏?当时我参加谋反,正是为了暗中护驾呀!”武则天想了想,是这么回事,便后悔错怪了上官婉儿。但是黥刑已经执行了,怎么办呢?她的脸上已经被刺上了字,好在字刺得比较靠上,聪明的上官婉儿就从额顶梳下一缕青丝,它刚好遮住那个刺字记号,这缕青丝就被上官婉儿称为“刘海”。其实这个“刘海”不但没有使上官婉儿变得难看,反而使其更有一番韵味儿。宫中妃嫔们看了,觉得梳个“刘海”会显得楚楚动人。于是纷纷仿效,直至如今。

    先有帽子还是先有冠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帽子,有时图个时尚,有时为了遮风挡雨。可是你知道古代的帽子是什么样吗?原来,在古代社会中,帽子的别称就是冠,当然冠的形状和现在的帽子并不一样。

    先秦时代,冠是用来显示贵族身份的服饰标志。在阶级社会中,阶级上的差异表现在了各个方面,服饰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不同的服饰代表不同的等级,即为古代的礼冠制度。在封建社会中,有资格戴冠的除了统治阶级外,还有服务这个阶级的士。在汉代,冠分十几种之多,以用来供不同身份的人和不同场合使用。

    那么,当时的老百姓又戴什么呢?经专家学者考证,当时的老百姓经常会用巾包头或结扎发髻。所谓巾,就是用丝或麻织成的布。汉末黄巾起义军的农民战士,他们没有冠,只用黄巾包头,所以有“黄巾军”这个称呼。直到现在,西南人民仍用“帕子”包头,其实这就是古代“巾”的遗风。

    统治阶级用巾习惯的出现使得巾的花样逐渐繁多起来。那么巾是怎么变为帽子的呢?事情是这样的:南北朝时,北周武帝为了便于军人戴用,用巾裁制成有四个角的东西,一戴就行。当时的人把这东西叫做“幞头”,实际上它已是帽子了。唐代,又有人把四个角改成两只脚。有一种是两脚向左右伸出的,叫“展脚幞头”,是文官所戴;有一种是两脚在脑后交叉的,叫“交脚幞头”,是武官所戴。到后来就发展成了我们在舞台上看到的“纱冠”。由于戴帽子比扎头巾方便,于是,巾就慢慢被淘汰,而逐渐发展成为现在的帽子。

    “大夫”一词是怎么得来的?

    大夫,是我们对医生的一种称呼。但是在中国古代,大夫一词并不是代指医生,而是一种官职。这在春秋战国时期很是盛行,而且大夫内部还有一定的阶层划分,具体分为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到了秦汉又有所谓的谏议大夫,唐代有御史大夫,但和医生这个职业并没有任何关联。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二部分 名词杂谈(3)    宋朝时期,我国在医学管理和医务制度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开始设置大夫以下专门管理医学的官阶。在制定出来的官职系统中,医官中最高级是大夫,大夫分几级,如和安大夫、成和大夫、成安大夫、成全大夫、保安大夫等;其次为郎,又称郎中;以下便是医效、祗候等。因为大夫是医官最崇高的职位,所以后世的人就把大夫作为对医生的尊称。又因为医官中也有郎中一职,因而也有人把医生称为郎中。

    不过,根据古人的习惯,大夫和郎中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也是不一样的。大夫是人们对设馆治病医生的称呼,而在草药店或上街高喊包医疑难杂症的医生则被人们称为郎中。所以,今天人们称呼医院的医生为“大夫”,而非“郎中”。

    “卫生”一词的来历

    在现代社会中,“卫生”一词指为增进人体健康预防疾病,改善和创造合乎生理要求的生产环境、生活条件所采取的个人和社会的卫生措施。据医学史研究,人们发现“卫生”这个医学名词其实就从古代医书中常出现的“养生”一词上面逐渐演化而来的。

    “卫生”这个词最早出现于《灵枢》中。隋代杨上善编注的《黄帝内经》(该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基础理论著作)将《灵枢》、《素问》合纂为一书。而《灵枢》的成书年代是在战国时期,其流传则在战国以前。这一点被目前医学界所公认。所以,“卫生”这个词可能是在战国时期有的,当然也不排除后人的添加之嫌。

    另一种说法认为“卫生”一词应该源于《庄子?庚桑楚》:“南荣趎曰:‘趎愿闻卫生之经而已矣’。”

    还有一说认为“卫生”一词来自希腊神话。希腊语中“卫生”一词是指神话中的“健康女神”。西欧学者用此词表示“卫生”或“卫生学”。

    “店小二”的称呼是怎么来的呢?

    在古代,“店小二”是对饭店里或者茶馆里的服务员的统一称呼。为什么有这样的称呼呢?这是因为自宋元以来直至民国初年,老百姓是没有名字的。有名字的人要么是上学的,要么是当官的。不上学也不为官就不会认识多少字,名字也不会很正式。于是一般老百姓就经常用行辈或者父母年龄合算一个数目符号作为称呼。比方说明代常遇春的曾祖叫“四三”,祖父叫“重五”,父亲叫“六六”。明太祖朱元璋的父亲,叫“五四”,二哥叫“重六”,三哥叫“重七”,他本人叫“重八”。

    古代类似饭店的服务行业中,店主的地位总是别的人不可比拟的,理所当然是这所小店中的老大,店中的服务员是店主雇用而来的,只能是老二,故而称为“店小二”。

    当然,现代社会中提倡使用文明用语,“店小二”的称呼就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

    “秘书”的来历

    “秘书”在现代社会中是指那些为高级人员服务的私人“佣人”。但是一开始这个词并不是现代社会中的意思,而是另有所指。

    “秘书”在古代是指皇家秘密的藏书。东汉恒帝时开始设秘书监这个官职,其实是相当于国家的图书馆馆长,年俸六百石。管理“秘书”的长官就是汉初所设置的“长史”,以及后来的“中书侍郎”、“翰林学士”等官员。幕僚中的“记宝”、地方官府的“主簿”,其实就是当代社会中秘书的前身,只是名字不同罢了。

    中国古代有很多出色的秘书(幕府)工作者。如击鼓骂曹的祢衡,就是江夏太守黄祖的秘书,他能写出黄祖“所故言而未能言”的内容;至于脍炙人口的名篇《讨武曌檄》的作者骆宾王,就是徐敬业的秘书。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二部分 名词杂谈(4)    你知道“同志”一词的来历吗?

    “同志”一词的本意,照字面解释就是志同道合,或可理解为具有同一个志向、理想或愿望的人。它现在虽然应用广泛,但它并非现代语言的产物。

    在我国古代,“同志”是朋友之间的称呼。春秋时期,左丘明在《国语》中写道:“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后汉书?刘陶传》曰:“所与交友,必也同志。”

    到了现代,“同志”成为政党内部成员之间的称呼。现在,“同志”一词成为我国各族人民亲切尊敬的互相称呼。

    趣味链接:“老先生”的由来

    “老先生”这一称呼,一般是对有学问的人的一种尊称,其最早见于《史记?贾谊传》中。

    明朝时,老先生开始专指那些翰林院的学士、官员。即便有的翰林年龄不大,但仍称之为老先生。因为翰林院中的学士都有着很大的学问,在人们眼中,他们都是些老学究,故而称其为“老先生”。清朝“老先生”一词的使用范围有了很大的变化,做相国或两司抚台的官员也被统称为“老先生”(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年龄已经够大,而且大部分是通过科举考试而走向仕途的,学问自然不必说)。

    时至今日,“老先生”这一称谓有了多种含义。它不只是尊称,有时还含有戏谑和讥讽的味道。这可能是社会的风气使然。

    “孺子牛”的由来是怎么回事?

    鲁迅先生曾经用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来表达自己对人民大众的无限忠诚之心。后来,“孺子牛”本身就代指为人们服务的忠诚公仆。其实“孺子牛”并不是鲁迅先生所创。

    《左传?哀公六年》载:“鲍子曰: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这里的“孺子”是人名。春秋时齐景公的幼子荼的名字就叫“孺子”。齐景公十分宠爱这个孩子。有一次他竟然自己口衔绳子、趴到地上,而让孺子把他当牛骑。其间,孺子正玩得高兴,一不小心从“牛”背上跌了下来,那绳子一下子把齐景公的牙齿给折断了。从这则记载来看,“孺子牛”其实是指齐景公及他对孺子的宠爱。

    当代社会中,“孺子牛”就被用来称呼那些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人。

    “瘪三”的由来

    “瘪三”,本来就是指那些生存状态很不好的人。根据学者们的考证,“瘪三”在宁波、松江、上海三地是一个流行语。那么“瘪三”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说起来,它的出现还与当时参与侵略中国的一名英国侍卫有关。

    一开始,“瘪三”是旧社会上海地区的人们对那些令人讨厌的乞丐的称呼。有一次,一个小乞丐讨不到饭而潜入厨房偷了块法国面包,结果被一个英国侍卫发现而被追赶,侍卫边追边喊“打死你个瘪三”,后来小乞丐最终被追上,遭到暴打,幸亏宁波一姓周的鱼贩出手相救而没有致命。但是侍卫那句话却被周姓鱼贩流传于市井。后来,“瘪三”演变为贬义之词。

    今天,整个中国大地上到处都可以听到这句话,它已经演变成一个彻底的骂人之语了。

    做饭的厨师为什么被称为“大师傅”呢?

    在当代社会,人们总是习惯把木匠、石匠、瓦匠、铁匠、画匠称为师傅,而唯独对做饭的称大师傅,炒菜的称二师傅。这是为什么呢?这样的称呼还得从古代一个皇帝修宫殿说起。

    传说,早先有个皇帝命人修建一座宫殿。宫殿在建期间,他率领一班文武大臣来到修造宫殿的地方巡察。到了工地,皇帝看见工匠们正在忙活,个个都在施展自己的本领:木匠锛刨响,铁匠炉火旺,石匠锤声叮叮当。皇帝一时心血来潮,就叫各个工匠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谁的本领最好就封谁为师傅。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二部分 名词杂谈(5)    木匠说:“房子的梁托、斗拱、门窗,哪一样少得了我们木匠呀!木匠才称为真正的师傅。”

    瓦匠也不服气:“光你们木匠做得再好,如果没有我们瓦匠装上琉璃瓦,怎么保证房子的好看与建筑的防雨?我们也是可以称为真正的师傅的。”

    画匠说:“做得再好的房子,要是没有我们画匠描花上漆,就显得不好看。我们也是可以称为真正的师傅的。”

    铁匠说:“木匠忙半天,还不如我们铁匠冒一下烟。”

    锡匠说:“铁匠冒烟不如我们锡匠粘一粘。”

    泥瓦匠说:“你们都是做附件的。盖房子还要靠我们泥瓦匠一砖一砖地垒起来才能成为房子。”

    大家争来吵去,大臣回报给皇上听,皇上说:“各行都不能少,都是师傅。”

    这时有一对做饭的姐妹也跑上前问:“我们做饭的算不算师傅呀?”大家一听就“哄”的一声笑开了。大家都说:“做饭家家都有,要是都算师傅,那师傅也太不值钱了。”姐妹俩一听,就回到房里,姐姐说:“我们今天就歇着吧!”

    到收工的时间了,工匠们都饥肠辘辘,十分渴望能吃顿饱饭。哪知到了厨房发现并没有食物可吃,于是便跑去找那姐妹俩。姐姐说:“既然你们说做饭的不算行当,那你们就自己做吧。”这几百号工匠大眼瞪小眼,谁也做不了这几百号人的饭菜。工匠们没有办法,只好请求皇帝为做饭的姐妹封号。皇上问:“那这做饭的该叫什么师傅呢?”大家说:“她们俩最大,谁也离不开,就是工匠中数一数二的。”皇上说:“那就封做饭的为大师傅,炒菜的为二师傅吧。”

    所以,以后做饭的厨师就被称为“大师傅”了。

    “丫头”称呼的由来

    “丫头”一词,一般来说是长辈对小女孩的称呼,可是你知道古代这个词的意思吗?它是怎么来的呢?

    古时候,女孩子到了15岁便是及笄之年。她们到了这个年龄就要在头上梳两个“髻”。这两个“髻”是对称而立的,形状如同一个“丫”字。所以小女孩被称为“丫头”。这一点在中国古代的文献中有相关的记载,唐代刘禹锡曾写诗《寄赠小樊》:“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时”。

    其实,“丫头”不但可以指小女孩,也可作为对小辈女子的亲热称呼。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龙记》中谢逊便称白眉鹰王的孙女为“丫头”。《红楼梦》三十五回,贾母也说过:“当日我像凤丫头这么大年纪,比她还来得呢。”在书中,凤姐并非小孩,而是贾母的孙媳。

    另外,古代婢女经常梳丫髻,所以婢女也可以被称做“丫头”。宋代王洋在《戈阳道中题丫头岩》一诗中咏道:“不谓此州无美艳,只嫌名字太粗疏。”并自注说:“吴楚之人谓婢女为丫头。”

    “敲门砖”的来历你知道吗?

    “敲门砖”,顾名思义就是敲门的砖石,用来比喻借以谋取名利的工具,目的一旦达到就被抛弃。其典出《留青日札摘抄?卷四》。

    “敲门砖”一词的出现和古代科举考试有着紧密的联系。古代科举考试是人们走向仕途的必经之路。明代的科举开始变得僵化起来,考试内容就是四书五经,考生回答问题必须按照一定的格式来写(后人称为八股文),否则就是违例。八股文就成为国家选举的必备文体。应考的人对八股文的套路必须十分熟练,否则想考上进士是很难的。当时考试的举子如果没有考中,就说“撞太岁”,意思就是仅是冒险撞撞运气;如果考中了,就把作八股文的那一套程式称之为“敲门砖”,意思就是用来敲门的砖。后人便用“敲门砖”比喻用来达到目的的手段,而目的达到后,就抛弃不用了。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二部分 名词杂谈(6)    “压轴戏”的说法是怎么回事?

    人们在看戏的时候,总是常听人说压轴戏,为何这么说呢?

    据说过去的剧本经常被人们写在一个长卷中。长卷的底部有一卷轴,就像装裱国画的画轴。因为长卷的最后一戏靠近木轴,所以称为大轴,大轴前面的戏,也就是倒数第一的称为压轴,中间的戏称为中轴,前面的戏称为早轴。实际上就是以画轴的每一位置的名称来代替演出戏码的排列次序。一场戏的演出其实就像为台下的观众展示一幅多彩的画卷。

    “压轴戏”在开始的时候并不是现在的意思。现代人所用的“压轴戏”其实就是指最值得人看的那一场戏,也可以用来比喻那些有重大意义的事情或者物件。

    什么是“三小戏”

    中国的戏剧中有很多角色,缺少任何一个角色都会对一台戏的完成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些角色其实就像一个团队,只有每个角色都发挥出色,这场戏才能算得上是演出成功。

    戏中有所谓的“三小戏”,指得就是以小旦、小丑、小生三个行当为主的戏。由于这三个行当主要是扮演家庭生活中的小姐、小伙、书生等普通老百姓,“三小戏”多表现家长里短、男女爱情、日常生活的小故事。如表现家庭纠纷的《杀狗》;表现爱情矛盾的《三不愿意》;表现田园风光的《小借年》;表现夫妻恩爱的《刘海砍樵》;表现人间百态的《张三借靴》。

    三小戏在现代戏剧中也是存在的,《送肥记》、《双教子》就是其中的代表剧种,他们表现的都是寻常百姓的家居小事,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演出这些小戏的大多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发展而来的剧种,如花鼓戏、采茶戏、黄梅戏、花灯戏、滩簧戏、落子戏、楚剧、评剧、沪剧、锡剧等。

    “梨园”的称呼是怎么来的呢?

    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世人赞美爱情的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诗中有这么一句话“梨园子弟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你知道其中“梨园”的意思吗?它的由来又是怎样的?

    梨园,原是唐代都城长安的一个地名,因唐玄宗李隆基在此地教演艺人,后来就与戏曲艺术联系在一起,成为艺术组织和艺人的代名词。说得通俗点,梨园是一所戏曲学院。这所学院是在唐代开元年间由唐玄宗李隆基亲自组建的。学校坐落在长安光化门外禁苑的梨园,内有坐部伎子弟三百、太常乐工三百、宫女数百、小部音声三十余人。

    李隆基酷爱戏曲艺术,并精通音律。在梨园办起来之后,便自称梨园的“崖公”。闲暇之际便换上便装来到这里亲自指挥和监督学员的戏曲学习。这位既爱江山又爱美人的皇帝,在梨园里倒是一位颇为称职的“院长”。

    当时的梨园气派宏伟,基本上囊括了当时所有有名的艺术家,可谓是群星名伶辈出。而且在梨园里还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闻名遐迩的“霓裳羽夜曲”便是其中的代表。

    后来,“梨园”的含义有所扩大。因为它是古代戏曲发展的一座里程碑,有足够的资格代表任何戏曲团体,所以,随着时间地推移,“梨园弟子”便成为戏曲演员的同义语了。

    “楚河”、“汉界”的由来

    中国象棋图中的中央是“楚河”、“汉界”,你知道为什么有这两个词吗?

    其实,了解历史的人即使不知道它的具体来历也能猜出它与秦末的楚汉之争有关系。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二部分 名词杂谈(7)    鸿门宴之后,刘邦与项羽签订了合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鸿沟,是战国魏惠王十年(公元前360年)开凿的运河,它沟通了黄淮平原上的主要河道。作为楚汉河界的鸿沟在后来就有了比喻意义:十分明显的界线。成语“判若鸿沟”就是由此而来。

    对弈的象棋,两方布局壁垒分明,酷似楚汉以鸿沟为界,加上刘、项之争很著名,所以,中国象棋的中界就被当做鸿沟。因此也就有了“楚河”、“汉界”。

    “中国”一词是怎么来的?

    “中国”称呼的出现,大约可以追溯到商朝,而见之于文献记载则在周代。

    姚梦兰“中国”一词在古代与现代有着不同的含义。从它所包括的范围而言,历史上的“中国”不等于今天中国的范围;从词性来讲,古文献的“中国”是一个形容词而不是专有名词。古代没有任何一个王朝或政权以“中国”作为它的正式国名,但是“中国”一词在古代的含义却有很多:

    一开始,“中国”只是指京师和天子直接统治区。《诗?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毛传注释说:“中国,京师也。”《史记?五帝本纪》:“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集解》:“刘熙曰:‘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商、周时期,中原各地,小国林立,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不过是王都附近的一小块地方。由于王都位于东、西、南、北四方之中,所以把这块国土称为“中国”。凡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皆称之为“中国”。直到清代,随着清王朝的强盛,疆域不断扩大,这时的“中国”就成为其统辖下的全部领土的代名词了。

    在夷夏相争非常激烈的时候,文献中总是把华夏族、汉族所处的区域称为中国。由于华夏族居住的地方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分别居住着夷、戎、蛮、狄,故而人们把中间的华夏族所居住的区域称之为“中国”。《诗?小雅?六月序》:“《小雅》尽废,则四夷交侵,中国微矣。”《论语?八佾》:“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集解》:“诸夏,中国也。”

    中原地区即为中国。之所以有这一层含义是因为华夏族、汉族多居住在黄河南、北的中原地区。在汉族人集中于黄河穿过的中原地区时,“中土”、“中原”、“中州”、“中夏”、“中华”的含义是一样的。《史记东越列传》:“东瓯请举国徙中国,乃悉众来处江、淮之间。”

    由“中原即为中国”引申开来,我们可以得出中原的另一个层面的含义:汉族建立的国家亦被称之为“中国”。

    总之,时间越靠后,中国所代指的范围就越广。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华夏族、汉族活动范围拓展到黄河中下游一带时,华夏汉族活动区亦被称之为“中国”。秦始皇统一中国时,其所包括的地域范围很广。《史记?天官书》:“其后秦遂以兵灭六国,并中国”;一些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为了争正统,也以“中国”自命,而汉族建立的王朝虽然迁离了中原地区,还仍以“中国”自居。如在南北朝以及宋、辽、金、元时期,“中国”一词在各国史籍中屡见不鲜。

    此外,在史籍里,“中国”的含义还可以指代国内、内地。如《谷梁?昭公三十传》载:“中国不存公”,即季孙不让鲁昭公在国内存身。注释云:“中国,犹国中也。”到了清代,还有以内地作“中国”的。如清末人们常把内地十八省叫做“中国”,而与边陲相对称。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二部分 名词杂谈(8)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才开始作为我国全部领土的专有名词,而不指代具体的区域。中国作为国名的简称,则是辛亥革命后才有的。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一词便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了。

    “巾帼”一词的来历

    “巾帼英雄”往往指为国为民不畏艰险而英勇奋斗的女豪杰,表示对妇女的一种尊称。“巾帼”一词最早见于《晋书?宣帝纪》,其最初并不是指代女豪杰的意思,而仅仅指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

    在我国古代,巾帼的种类非常多,颜色也不一而足。头巾一般选用高级的丝织品制成,发饰品上面缀有一些珍贵的翡翠和玛瑙。正因为巾帼用料讲究,做工精细、价格昂贵。所以,后人把妇女尊称为“巾帼”。

    “足下”一词来源于何处?

    “足下”一词是对朋友的一种赞称,可是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呢?这一雅号,最早源于晋文公对介之推的称呼。

    春秋时期,晋献公昏庸无道,害得太子申生委屈自尽。小儿子重耳因不堪国内的混乱局势被迫流亡国外。重耳带着忠于他的介之推等几个臣子准备逃到卫国,但是到了卫国之后,人家根本不接待他们。他们只好再流亡齐国。但是卫国和齐国之间有着很远的距离要走。他们一行人一连好几天都找不到吃的和住处。为了保证重耳有力气走到齐国,介之推竟然忍痛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煮成汤给重耳吃。他们历尽艰辛,终于到了齐国,在齐桓公的支持下,重耳回到晋国当上了国君。但是一切稳定下来之后,曾经有恩于重耳的介之推却躲进深山不出来,不愿接受封赏。重耳为逼他出山来受禄,于是便放了一把火把山烧了,当然,他给介之推留了条后山小道。但是事情并没有像重耳所设想的那样,介之推紧抱一棵大树活活被烧死了。介之推用自己的生命证明了自己的心志。

    重耳流着眼泪埋葬了介之推,用介之推抱过的那颗大树做了一双木屐,怀念他的割股之功,常常俯看脚上木屐道:“悲乎足下!”

    自此,人们开始称呼好友为“足下”,并一直沿用到今天。

    七十岁为什么被称为“古稀”?

    唐代大诗人杜甫曾经在《曲江二首》吟咏道:“人生七十古来稀。”意思就是人生苦短,自古以来能活到七十岁十分稀少。“古稀”其实就是古来稀少、而今也不多的含义。杜甫的这首诗就是把古稀看做七十岁的最早记录。

    后来到了明朝,著名书画家唐寅读了杜甫的这首诗后,感慨自己已活过了“古稀”,便填了一首《七十词》:“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前十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间止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算来止有二十五年在世,受尽多少奔波烦恼。”唐伯虎自己虽然已经活了七十多岁,仍在感慨人生苦短。

    我们认真核对史书会发现,明朝以前的“古稀”老人,确实稀少得很!知名人士超过七十岁的更是寥寥无几。但是,到了几百年前的明清时期,由于社会不断进步,人的寿命长了很多。仍以名家为例,不仅唐寅已超过古稀,罗贯中(《三国演义》作者)、吴承恩(《西游记》作者)、冯梦龙(《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言”作者)、郑板桥(著名书画名家,扬州八怪之一)等人,年龄均超过了七十。

    现代社会中,活到七十岁早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但是这句话仍在流传,只是语境有所变化罢了。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二部分 名词杂谈(9)    “涂鸦”一词的由来

    我们平时经常会在墙上看到“涂鸦”,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它的出现又有什么典故呢?

    “涂鸦”一词本是用来比喻书法拙劣的。其词出于唐代诗人卢仝调侃其子的诗句中。《玉川子集?云添丁》中讲了一个故事:作者卢仝有一子名叫添丁,他在小时候很喜欢涂抹诗书,经常把卢仝的书弄得一团糟。为此卢仝赋诗曰:“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把其子顽皮、天真,随意抹画的神态描写得惟妙惟肖。

    后来人们就用“涂鸦”一词称随意写作或绘画,也用来比喻书法幼稚,但多用于谦辞。清人李汝珍的《镜花缘》第二十二回中写道:“晚生倘稍通文墨,今得幸遇当代鸿儒;尚欲勉强涂鸦,以求指教,岂肯自暴自弃!”清人徐枋《与杨明远书》云:“外一扇乃幼儿涂鸦,亦以申敬。”

    当代社会中的“涂鸦”又变成了另外一种含义,大街上随处可见的艺术画,其实就被称为涂鸦,但这个词并不是贬义。

    “传奇”一词是如何演变的?

    在中国小说史上,“传奇”这个名词是指那些在唐朝出现的,用文言文写作的短篇小说。那么,“传奇”这个词是怎样来的呢?

    唐朝以前的小说创作内容多是以鬼怪故事为主,还处于萌芽状态。唐朝中期,小说逐渐成型,并且具有了比较完备的艺术形式和比较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小说中的主角,也由神鬼变为现实生活中的人。小说着力描写人物和刻画个性,故事曲折动人,叙述婉转,文采华茂。它虽以现实人生为描写对象,但又富有浓厚的浪漫色彩。由于当时人们对小说还没有摆脱传统的偏见,一般都把它排斥在正统文学之外;又由于它的“作意好奇”,于是便被人们称之为“传奇”。

    “小品”一词的来历

    “小品”一词出自古老的佛教经典。佛经有全本和节本之分,全本称为“大品”,节本称为“小品”。文学中的“小品”便是由此引申而来,比如说南北朝的时候就有“六朝小品”等。

    隽永而精辟就是小品的特点。其名称沿用至今,并有所发展。当代社会中的小品一般是指那些在电视上几个人一起通过行为艺术而表现某种生活状态的一种传媒形式,深受老百姓的喜欢。

    “孔方兄”为何成了钱的代名词?

    我们提到钱时,经常会把钱称为“孔方兄”,那么为什么有称钱为“孔方兄”的说法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我国古代使用得是圆的铜钱,其中间却有个方孔儿。其之所以成这个形状,是由铸造方法决定的。过去熔铜铸钱,钱的轮廓总不整齐,必须用锉刀修锉。一枚铜钱锉一次很费工,于是便在铜钱中间开一个方孔,将一百来个铜钱穿在一根棍子上一起锉。如果当中的孔是圆的,锉时便会转动。所以,便把孔儿做成四方形,穿一根方形修锉,这样即使用力修锉,铜钱也不会转动了。

    铜钱的中间部分是方孔,人们戏谑反过来为“孔方”,故而称之为“孔方兄”。

    “胡说”的由来

    “胡说”的意思就是不着边际地乱说话。可是你知道吗?这个词在其产生的时候并不是这个意思。

    “胡说”一词最早见于东晋。历史上的这一时期发生了“五胡乱华”的历史事件。这个词与胡人(即我国边远地区少数民族)有着很大关系。西晋王朝后期发生了“八王之乱”,国势便开始衰弱,北方的少数民族便趁机打到了中原,赶走西晋统治者。于是北方开始被胡人所统治。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二部分 名词杂谈(10)    但是武力征伐的成功并没有在心理上压倒汉族人。汉族封建统治者说话、办事完全以封建礼法为依据,而胡人因文化背景的不同,并不以汉人的礼法为说话、办事的依据。所以当时汉人把乱说话和没有根据的话语称为“胡说”,把越轨的行为称为“胡闹”。这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歧视态度。

    可以说,“胡说”这个词是夷夏交锋产生的结果。

    信中“此致”和“敬礼”是什么关系?

    人们在写信的时候,总是在最后结束的时候注上两个词:“此致”和“敬礼”,你知道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吗?

    我们先得从两个词在信中的位置说起。比较规整的写法就是在末尾写“此致”,另一行写“敬礼”,“此致”后面不加标点,“敬礼”后面用感叹号。“敬礼”的具体含义自不必说,意味着对收信人的尊重与礼貌。但是“此致”是什么意思呢?这就需要我们去了解一下“此”字的用法。我们经常会看到以下用法:如果下个通知或者命令的时候,总会出现“此通知”或者“此令”;官方向社会发个布告,末尾总是用“此布告自××年×月×日起执行”等类似这些用法。信中的“此”字就是对上面所说之话的总结之语,是用来概指全文的。“致”字也是有着自己的特殊用法的。我们在一系列会议中总是会听到“请××领导致辞”;写信给××人时,总是会用“致××先生”,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个“致”字就是无保留地给予或呈献之意。了解了二者各自的意思之后,我们把“此”、“致”二字联系起来就是“上面的话都说与你了”的意思。

    但是,为什么“此致”后面不加标点呢?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此致”和后面的“敬礼”并没有完全意义上的联系,应该加上句号,但是人们在写信过程中忽视了这一点,慢慢就养成了习惯,也就是现在所用的这种格式。

    “借光”有什么来历呢?

    人们把凡是请求别人提供某种帮助或从别人那里分享某种荣誉称作“借光”。“借光”这个词,现在已经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礼貌用语:人多拥挤的时候,你会听到有人请别人让一让路时,说一声“借光”;当你要搭乘别人的车时,也会说一声“借光”;当别人抽烟向你借火时,也会说声“借光”。但是,你知道“借光”一词是怎么来的吗?

    “借光”这个词由来已久。《战国策?秦策》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在长江下游地区的一条支流两边住着很多人家。这些人家中的姑娘们为了图个快活总是在晚上凑到一起做针线活儿。其中有一位姑娘家境贫寒,买不起灯烛,其余的姑娘嫌弃她,说她爱占小便宜,所以总是不想和她在一起。这位姑娘就对大家说:“我虽然买不起灯烛,但是我每晚都比别人先来,把屋子打扫干净,把坐席铺设整齐,让大家一来就能舒适地做活,这对你们多少也有些方便。你们的灯反正是要点的,借给我一点光又有什么损失呢?”姑娘们觉得她的话有道理,便把她留下来了。

    后来,“借光”一词便成为人们之间寻求帮助的礼貌性用语。

    “小时”的由来

    人们几乎每天都要和钟表打交道,“几点钟”、“几小时”这些话一天也不知要说多少遍。可是为什么要把两个钟点之间的间隔称为“小时”呢?

    其实,“小时”是从“大时”引申而来的。在中国古代,人们是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的。根据天文历法的演算,人们便把一昼夜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时辰。如果和今天的二十四小时相对照的话,那么半夜十一点到次日一点的时间就是子时,一点到三点为丑时,三点到五点为寅时,其余的以此类推。可以明显地看出来,一个时辰其实相当于两个小时,而不是一个小时。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二部分 名词杂谈(11)    所以,当钟表刚刚传入中国时,就有人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一个钟点就为“小时”。后来,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就消失了,而“小时”却沿用至今。

    “混账”为何成了骂人的话?

    在电视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朝廷大员在训斥下属办事不力时用“混账”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听到这个骂人的词。你知道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吗?这要从秦始皇说起。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便大兴土木,修建漂亮的皇宫内院,皇宫内设三宫六院。这还不够,他还把被他消灭的国家中的后宫佳丽一起掳到了咸阳,让她们专供自己享受。可是后宫佳丽三千人,一个皇帝怎么能忙活过来呢?但是,秦始皇还是想出了一个办法来避免后宫之人与他人亲热。

    秦始皇生性多疑,生怕后宫的这些佳丽给他戴“绿帽子”(因为当时并没有什么严格的制度来约束皇亲国戚、勋臣猛将进入后宫之中)。于是他便想了个毒招儿:把那么多在深宫内院应酬御妾、贵妃的男儿们全都骟了(其实这就出现了太监)。另外,七十二妃的行宫及三宫六院,个个床头挂账本,秦始皇每到一个妃子的住处留宿交欢后,皇娘、御妾或是贵妃都要捧出账本跪求皇上在本子上挥笔记下某年某月某夜皇上在此宫留宿。

    在接下来的日子中,这些皇娘、御妾、贵妃如果生了孩子就得拿账本去核对,如果主管官员发现自己推算时间和生孩子的日期不相应,就会向在旁边监察的秦始皇说一下,这时候秦始皇就会大骂一句:“混账!”然后就命御林军武士们将女人加上孩子立即斩首。当然,日期对照无误的妃子不但不会受到惩罚,反而会受到很高的奖赏。大家想想,那些黄花闺女被选入深宫,儿女之情难免,宫中宦官虽无交欢之能,可是那些皇亲国戚入宫自由,不免有越轨的行为。据说,因这种“混账”被杀的女人和孩子还不少呢!

    从那以后,人们一旦发生口角就会破口大骂:“我决不会饶恕你这个混账东西!”以用来表示对对方的十分不满。

    “小巫见大巫”有什么来历

    “小巫见大巫”的原意是小巫见到大巫,法术无可施展,后来比喻相比之下,一个远远比不上另一个。这个词的来源与一则故事相关。

    在裴松之《三国志注》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三国时,有两个同乡好友,一个名叫陈琳,在魏国做官;一个叫张纮,是东吴孙权的谋士。两人都很有才华,虽然各事其主,但相互仰慕,经常有书信来往,探讨作品。

    有一次,张纮作了一篇赋。千里之外的陈琳见到了这篇赋后,赞赏不已。在一次请客宴宾时,特地拿出文章让在座的宾客传阅,欣赏,嘴里还不断地夸耀说:“这篇文章写得多么脱俗清新呀!你们知道吗,这是我的同乡张纮写的呀……”过了不久,张纮也看到了陈琳写的《武库赋》和《应机论》,不由得击掌叫好,并马上写了一封信给陈琳。信上对陈琳文辞清新、见解独到的文章大加赞赏,并表示要好好地向他学习。

    陈琳见信后感慨极了。他在复信时谦虚地说:“我生活在北方,消息闭塞,与天下的文人学士交往很少,没见过大世面。只是这里能写文章的人不多,因此我在这儿容易冒尖,得到了大家过分的称赞,并不是我的才学真有那么好。和你们相比,差距实在太大了,就好像小巫遇见大巫,没法施展巫术了。”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二部分 名词杂谈(12)    发生争执为何又叫做“抬杠”?

    北方人把两人就某事争辩叫做“抬杠”。直到今天,这个词在农村用得还是很普遍。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抬杠”一词起源于民间的一种风俗。汉族人民总是在正月十五闹元宵,但有些地方却通过举行一种叫“抬杠会”的花会来表示对元宵节的庆祝。“抬杠会”的具体流程是这样的:很多人抬着一根木杆,大木杆的一头安一把椅子,椅上坐着一个穿红袍、戴纱帽的丑角官。这位丑官的职责就是随机应变回答逛花会的人的问题。即便观众提那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丑官也要能应答自如。提问的和回答的有时还会互相争论、批驳,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时间一长,人们就把这种互相争辩的对话形式,叫成“抬杠”了。

    与这个词有关的故事其实不只上面的一个。另外一个也很有意思:古时候,有个人开了个“抬杠铺”。老板凭着自己的一口利牙,与人“抬杠”赌输赢,还真赚了不少钱。最后,他竟然把张果老和孔子两位老人家都给说得哑口无言。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张果老骑着毛驴经过此店铺,觉得很有意思,于是就拿出银子下赌注,与掌柜的比个高低。掌柜的问:“大仙,您整天骑着毛驴到处走,到底是往前走,还是往后走呢?”原来张果老平日总是倒骑在毛驴的身上,所以听到掌柜这样一问,竟瞠目结舌,答不上来,只好认输了。过了不多会儿孔夫子带了学生周游列国来到这里。看见这家能赌输赢的店铺,想到囊中羞涩,决定进去赢点银子做盘缠。掌柜的看见孔夫子来“抬杠”,就问:“‘四书’上有言道:‘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可是您说的话吗?”孔子说:“正是。”掌柜的又说:“那么您高堂健在,为什么您却四处周游,又没有一定的方向呢?这不是与您自己的信念相违背吗?”一句话把孔子问得无话可说,身上仅有的二两银子也输掉了。孔子垂头丧气地回到弟子身边。子路问清了缘由,抄起一把杀猪刀,来到抬杠铺,对掌柜的喊道:“我说你的头不过半斤重,如若不信割下来称称!”说着就跃上前去,准备动手。掌柜的一看大事不好,连忙赔着笑脸说:“我认输,我认输。”就这样子路把老师输掉的银子又赢了回来。

    这个孔子“抬杠”的故事流传很广,“抬杠”一词理所当然也流传很广了。

    什么是“名堂”

    明堂是上古时候帝王会见诸侯、接见长者的地方。后世的帝王为了彰显自己的威风总是想造出一座明堂,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造出明堂的。

    汉武帝在一次巡狩泰山的时候,发现了一处古代明堂的遗址,便想在这片遗址上造一座新明堂,以显示自己的威风。可是,文武百官从来没有见过明堂是什么,也就只好作罢。唐朝时,由于国势强大、经济繁荣,重建“明堂”的事又提了出来。武则天让大臣各自上书献策,谈谈明堂到底是什么样的。没过多久,有人写了《黄帝明堂经》三卷献给武则天,上绘有巍峨的正殿,四面清水环绕,中有响履木铺成的甬道通到岸上,非常繁华。武则天看后很高兴,准备照此动工。正直的大臣刘允沦怕修造明堂劳民伤财,对国家不利,就写了一篇《明堂赋》,讽喻武后,讥讽那人不知搞的什么“明堂经”,明堂经里也不知弄的什么“明堂”,纯属子虚乌有,胡说八道。武则天看了深为赞许,就没照着那所谓的“明堂经”去造“明堂”。不久,这事流传开来,人们将稀奇古怪、别出心裁的东西称作“搞什么名堂”。由于“明”和“名”的读音相同,而“名堂”又能表示“有名的明堂”这样的意思,所以“明堂”慢慢地写成了“名堂”。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二部分 名词杂谈(13)    而搞名堂也就成了故弄玄虚的代名词。

    人们为何用“汗青”来指代史册?

    人们都知道文天祥写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其中“汗青”一词代指史册。可是,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原来,在造纸术未被发明之前,古人著述都是刻写在简牍或书写在绢帛上。简是竹简,牍是木牍,只是因原料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名字罢了。汉代刘向的《别录》说:“杀青者,以火炙简令汗,取其青易书,复不蠹,谓之杀青,亦谓汗简。”“杀”,有除水之义;“汗简”或“汗青”是名词;“汗”是使动用法,即“使简(青)出汗”的意思。为什么要经历这种程序呢?这是因为简牍在用竹木加工成条状平面物之后,需经烘烤去水分,方可用于书写,是为真正的简牍。简牍加工完成之后,还要把简牍串起来成册。“册”字的本义,就是编结好的简牍。《说文》:“册,符命(就是诸侯受封的文件档案)也,诸侯进受于王也。像其札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册中间横线是串简牍的皮条。唐代僧人成玄英《庄子序》说:“古者杀青为简,以韦编之。”韦即皮条。传说孔子晚年喜欢读《易经》,有“韦编三绝”之说,即编简的皮条由于摩擦而断了三次。

    造纸术发明之前,史书是用简牍韦编成册的,必先经过杀青、汗青工序,故又以“汗青”代指史册。与此相关,古代的书籍与纸制书不同,它有体积大、重量大而内容少的特点。古称饱学之士为“学富五车”。这“五车”书其实就是针对简牍书册而言的。今人如能学富五车,简直是异想天开了。

    “汗青”本是一个动宾短语,而用以代指史册,则成了一个有特殊文化内涵的名词。另外,“汗青”与“杀青”还代指作品完成或最后校订,仍是动词用法。如朱熹《答严时亭书》:“当时若得时亭诸友在近相助,当亦汗青有期也。”此指著作完成。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绪言》:“既念欲俟全书卒业,始公诸世,恐更阅数年,杀青无日。”此指完成并校刻付印、出版发行。《现代汉语词典》收“杀青”一词,当代人多用来指著作完成。

    由于文化专制、兵火灾难、自然损耗等原因,古代的简牍书籍大都湮没了。现偶尔可在博物馆见到断简残编,多是后来的出土文物,不过我们仍能从中得到一些重要信息。

    “鼻祖”的称谓

    人们平时总是喜欢把创始人称为“鼻祖”。那么,为什么要用“鼻祖”这个词呢?换句话来说,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

    我们人类有一种行为,在说“我”的时候总是会不自觉地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子。其实“鼻”在甲骨文中就是自己的意思。“鼻”的本字原为“自”。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自”字都像人的鼻子的模样,“自”和“鼻”的读音是一样的,许慎《说文解字》云:“自,读若鼻。”“自”在古文中一般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即解为自己,既然“自”字做了人称代词,那么要写“鼻子”的“鼻”时,又该用哪个字呢?于是又另造了一个形声字代替,在“自”字下加了一个声符“畀”,就出现了一个新字“鼻”,从此,“自”和“鼻”就有了不同的分工。

    “自”的本义是“鼻子”,还可以引申为介词“从”、“自”,再引申为动词“始”。《说文》里有“今以始生子为鼻子”的说法。就是把生的第一个儿子称“鼻子”,这里的“鼻”字的意思即“第一”、“最初”或“开始”的意思。所以,最早的祖先、创始的祖师就称“鼻祖”。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二部分 名词杂谈(14)    你知道什么是“捉刀”吗?

    古时候,人们把替别人写文章的行为叫做捉刀。这个词出自南朝宋代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容止》。

    话说曹操统一北方以后,声势十分强大,北方一些少数民族纷纷派遣使者来表示友好。有一次,北匈奴派使者携带大批奇珍异宝来见曹操。曹操考虑到自己面容丑陋,仪表平常,不足以震慑远方使者,显示出威望。于是,他将声姿高昂、眉目舒朗的崔珪招来,要他代替自己接见使者。接见外国使团的时候,崔珪正中端坐,接受匈奴使者的朝拜;曹操却装扮成侍卫模样,手执钢刀,挺立于座榻旁边。

    事后,曹操想知道自己在别人面前的形象是怎样的?于是便派人去向匈奴使者打听对魏王的印象如何。匈奴使者回答说:“魏王俊美而且风采高雅,但榻边那个捉刀的人气度威严,非常人可比,他可称得上真正的英雄。”曹操听得探报,立刻派人把那个使者杀掉了。虽然后来有些人考证这件事并非事实,但是由于故事很有趣,所以一直流传下来。

    以后,捉刀的意思渐渐转到写文章上来了。

    为何买官的钱被称为“铜臭”

    在《后汉书?崔烈传》中曾记录了这么一件事:司徒与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在东汉时期,三公是辅佐国君、掌管军政大权的最高长官。崔烈花了五百金买了一个司徒的官职,相当于后世的丞相。不管是朝中的人还是市井中的百姓都对才疏学浅、靠花钱买官爵的崔烈议论纷纷。有一天,崔烈问他的儿子崔钓说:“我当上司徒,别人有什么议论?”崔钓说:“论者嫌其铜臭。”

    古代的钱币大多是铜制,铜钱多而发臭,是人们讽刺崔烈花钱买官的行为。后来,人们看到那种只知钻钱眼的市侩习气便总是用“铜臭”一词来加以讽刺。

    “师范”一词起于何时?

    “师范”一词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而且在全国各地存在着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师范性学校。当然,大家也对“师范”的意思很是熟知。可是你知道它最早出现于何时吗?

    “师”的名称,其实在夏、商、周时就有了。甲骨文中便有“文师”的字样。西汉的董仲舒用了“师”一词,司马迁用了“师表”一词,他们的相同之处便是都特别看重“师”的表率作用。

    西汉末年,扬雄在言论集《法言》中说:“师者,人之模范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将“师”和“范”联系起来看待的文字记载。扬雄的这句话中明确强调了教师负有塑造教育对象的重大责任。

    趣味链接:“模范”一词的来历

    “模范”在古代是指铸造金属器物的工具。四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用“模”和“范”冶铸青铜器了。冶铸时除了原料外,最离不开的就是“模”和“范”。“模”就是实物的样品,“范”就是按“模”的样子做出的铸型。将冶炼出的金属溶液注入“范”内,冷却后就成为与“模”一样的金属器物。

    随着社会的发展,“模”和“范”又被人们引申为值得学习或仿效的榜样。

    “座右铭”一词的由来你知道吗?

    人们在自己灰心丧气的时候总是用座右铭来达到激励自己的目的。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据古书记载,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死了之后,怀念其功绩的齐国人为了纪念他,就给他造了一个庙堂。这个庙堂虽然不是很华丽,但是里面却摆设了好多祭器。其中,有一种装酒的器皿,名叫欹器。这种酒具的特别之处在于当这个器皿是空着的时候,它呈倾斜状;但是如果有液体倒进去,它就会直立起来。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二部分 名词杂谈(15)    有一天,孔子带着学生到庙里来朝拜,看到了这个欹器,很是好奇。于是他便向庙里管香火的人打听有关这件器皿的知识。管香火的人告诉他名字之后,孔子便想起了有关齐桓公的故事。他指着欹器对学生们说:“欹器空着的时候就倾斜;把酒或水倒进去一半,它就直立起来;装满了就又会倾斜。所以齐桓公还活着的时候,总是把欹器放在他座位的右侧,用来警戒自己绝不可以骄傲自满。自满就会像欹器里装满了水,必然要倾斜倒覆。”他又接着对学生们说:“其实,读书也是一样,谦受益,满招损。你们一定要牢牢记住啊!”

    回到家里,孔子也请人做了个欹器放在座位的右侧,用来警戒自己活到老,学到老,永不满足。以后,欹器被刻在金属上的文字所代替,文字的内容包括许多格言、警句。但“座右铭”这个词却一直沿用到今天。

    “锦标”一词的来历

    人们在体育新闻中经常会看到各类锦标赛的召开,那么“锦标”是什么意思?这个词又是怎么出现的呢?

    根据有关学者考证,“锦标”一词,最早使用于唐代,是当时最盛大的体育比赛——竞渡的取胜标志。但是,竞渡这项体育赛事并非在唐朝才有,它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出现了。相传为湘江一带的人民为了纪念屈原而组织的有关纪念活动。在唐以前仅为划船活动,并无“夺标”规定。到了唐代,竞渡则成了一项独具特色而又极为隆重的竞赛活动,其目的即在于争夺第一名,比赛的功利性尽显无余。

    在唐代,竞渡既然是为了夺取第一名,那么总得有一定的裁定方式。于是人们便在水面的终点插上一根缠绵挂彩,鲜艳夺目的长竿,这个“挂彩”的竹竿被当时的人们叫做“锦标”或者“彩标”。竞渡船只以首先夺取锦标者为胜,故这一竞赛又称为“夺标”。“标”于是便成了冠军的代名词。曾有人对其壮阔的场面做了翔实地描写:“一号令,雷鼓而飞,千挠动,万夫呼,闪电流于目管,羽翼生于时下。观者山立,阴助斗志。肺肠为之沸渭,草树为之幅悴。揭竿取胜,扬旌而旋。观其猛厉之气,腾陵之势,崇山可破也,青天可登也!”

    宋代以后,夺标成为竞渡的法定规则,一直沿用到明清而不变。夺取“锦标”者(其实就是冠军),也因其胜利者的荣誉受到人们的普遍敬重。

    你知道“下马威”的说法的来历吗?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故意给别人出难题就叫下马威。可是你知道吗?开始的时候,下马威并不是这个意思,它指的只是官吏初始到任时,借故严厉处分下属,以显示自己的威风。

    下马威这句俗语出自《汉书?叙传》,班固在为祖先作传记时,记叙了其伯祖父班伯到定襄担任太守时的场景。当时的定襄时局非常混乱,但是那些经常闹事的人看到刚到任的班伯时竟然都“畏其下车作威,吏民竦息”。意思是说制造混乱的那些人非常担心班伯初到任时要对下属显示威风,所以有所收敛。文献中的“下车”,并非指从车上下来的动作,而是指官员刚到任。古人有用下马、下车表示官员到任的习惯,所以后来“下车作威”便被“下马威”代替。加上“下马威”读来顺口,意思简约明白,便广为流传。

    随着词语意思的转变,下马威从“初到任时要对下属显示威风”,逐渐演化为“泛指一开始就向对方显示自己的威力”。例如,清代李渔《蜃中楼?抗姻》就说:“取家法过来,待我赏他个下马威。”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二部分 名词杂谈(16)    “露马脚”为何成事情暴露的代名词

    明太祖朱元璋的元配夫人姓马,这位马夫人在历史上很有名。“露马脚”这个词就跟她有关。

    在封建社会,妇女因受儒家思想的束缚从小便得裹脚缠足,但是马氏是个练武之人,所以就没有缠足,就长了一双大脚。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马夫人被封为皇后。

    当了皇后的马氏,深居皇宫享受荣华富贵,但对自己的一双大脚也感到无可奈何。每当她与客人相见的时候,总是用衣服的下摆或裙子将脚严严实实地遮盖起来,怕别人看见说自己闲话,但是世界上并没有不透风的墙。有一回,马皇后乘轿到金陵街头游览,忽然一阵大风吹来,将轿帘掀起一角,马氏搁在踏板上的两只大脚,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她急忙把脚缩了回去,可轿子周围的老百姓早已把那双大脚看得一清二楚。

    这件新鲜事传了开来,并把整个京城都轰动了,因为是马氏露出了大脚,所以“露马脚”一词便出现了,并一直流传到今天。今天的词义比之以前要有很大的外延:对不便公开的、不光彩的事的暴露,都可称为“露马脚”。

    “黄粱梦”是什么梦?

    “黄粱梦”比喻人生虚幻,后比喻不能实现的梦想。在这个词里面,“黄粱”作小米讲。“黄粱美梦”这则典故和八仙之中的吕洞宾有关。

    在唐代有一位姓卢的青年人进京赶考经过邯郸,由于天黑便住宿在一家客店里。道人吕洞宾恰巧也住在这家客店里。卢生在吃饭的时候偶然碰到了吕洞宾,二人便像老朋友一样谈起话来。谈话之间,卢生便连连怨叹自己穷困的境况。吕洞宾于是便从行李中取出一个枕头来,对卢生说:“你枕着这个枕头睡,就可以获得荣华富贵。”这时,店主人正在煮黄色的小米饭,离开饭时间尚早,卢生就枕着这个枕头,先睡一会儿。不想一躺下去立刻做起梦来。在梦里,他娶了清河崔府里一位高贵而美丽的小姐,生活阔绰,十分体面。第二年,他又考中进士,之后又步步高升,一直做到节度使、御史大夫、宰相。后来他还被封为“燕国公”。他的五个儿子,都和名门望族攀上了亲,而且也都做了大官。他一直活到八十多岁才寿终正寝。梦一结束,他就醒来了。这时,他才发觉原来是一场梦,店主人煮的小米饭还没有熟。卢生想想几十年荣华富贵,竟是短暂的一梦,很觉惊异。吕洞宾笑道:“人生就是这样!要想真正享受荣华富贵,必须靠自己的双手去努力,去创造。”于是,卢生受到这个梦的影响,便不再随便抱怨自己的苦楚了,而是以实际行动去慢慢践行自己的人生目标。

    为何夸口说大话被称为“吹牛”呢?

    人们经常称呼那些说大话的人为吹牛。那么为什么用“吹牛”来指代人们说大话呢?这个词又是怎么来的呢?

    经专家考证,“吹牛”这一俗语来源于陕甘宁和内蒙古一带。以前,这些地方紧挨着河流,所以当地的人们得靠着皮筏子过河。皮筏子有羊皮的,也有牛皮的,用的时候,就往里面吹气,扎好口后,才能作为渡河的工具。小筏子连在一起就成为大筏子;大筏子如果连在一起,数千斤的重物便可以通过河道。所谓吹牛,就是往皮筏子里吹气,看似简单,其实是需要技巧的。因为吹牛有一定的难度,于是人们便在讽刺那些说大话的人时,总是说:“有本事去河边吹吹牛看看。”久而久之,吹牛皮就成了说大话的代名词。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二部分 名词杂谈(17)    吹牛皮这句俗语至少在宋朝便已成为人们的流行语,有故事为证:

    宋朝有一个很爱吹牛的人,名叫杨璞。宋真宗求贤,人家就把他举荐了上去。可是他什么也不会,在皇帝面前挠破了头皮也没有作出诗来。本想生气的宋真宗可怜他年纪大,便让他第二天交一首诗。杨璞一晚上没睡着,辗转反侧,直到天亮时也没想出个什么好诗句。到了朝上,他便硬着头皮把从家里出来时老婆的临别赠言给献了上去:“更休落魄贪酒杯,亦莫猖狂乱咏诗。今日捉将宫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宋真宗看完他的诗后,感到好笑,问是谁写的。他交代说是出门时老婆的话。宋真宗说:“看在你老婆的份儿上,这次放过你这个吹牛大王,要不然真要了你的老头皮。”

    “花架子”的来源

    “花架子”就是指那些花哨而不实用的武术动作,比喻外表好看但缺少实用价值的东西。你知道“花架子”这个词的来源吗?

    传说,元代黄道婆的纺织技术名扬天下,在她的带动下,当地男女老少都会织布。当地有个姓李的穷秀才,自命清高,不管父母怎么说,他就是不去学习纺织技术。后来这位李秀才到浙江湖州当了一名私塾教师,勉强混口饭吃。其实,湖州也是个纺织之乡,村里人知道新来的李秀才是黄道婆家乡的人,就纷纷找他请教纺织新技术。这下可把李秀才难坏了,可是他又不愿意承认自己不懂纺织技术,于是便欺骗大家说自己虽然不会纺织,但可以把织机图纸画出来。村民们便信以为真,高高兴兴地请来木工,照着图纸做了一架纺织机。可是,村里再灵巧的织妇也不会使用它织布,后来,黄道婆的新式织机传到这里,人们才知道李秀才画的织机中看不中用,所以人们就把它叫做“花架子”。

    “五福临门”中五福所指什么?

    我们经常会说“五福临门”。对于“五福”经查证,出于《书?洪范》。很多人都知道“五福临门”这个成语,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五福”所指的是哪五种福。至于“五福临门”说法的来源,知道的人就更少了。

    那么“五福临门”中的“五福”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都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第一福是“富贵”,钱财富足、地位尊贵;第二福是“好德”,宽厚宁静、生性仁善;第三福是“长寿”,福寿绵长、命不夭折;第四福是“康宁”,身体健康、心灵安宁;第五福是“善终”,善能久远、有始有终,身无疾病、寿终正寝。

    这五福如果单从一个方面来说,人生并不是十分幸福的。只有五福合起来才能成就幸福美满的人生。比方说,有的人富贵而健康情况不佳;有的人富贵而短命;有的人虽然长寿而没有福气;有的人长命百岁而贫贱度日;有的人贫贱而善终,有的人富贵长命而最后却惨遭横祸……人生境遇多得不胜枚举。这些只是其中的很小一部分。

    五福临门才是十全十美的,其余的各种情况都是美中不足的,但是人生哪能都是美满幸福的呢?只有经历过磨炼才能充分享受到人生的美好,不是吗?

    “黄道吉日”中的“黄道”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二十八宿为日月舍”的认识。就是说,早在形成二十八宿体系的时候就已经有黄道的概念了。西汉的《甘石星经》已明确提到“黄道规”,黄道规就是天球上的黄道圈。但黄道最初只是古人观察到的太阳在天球上的周年运行的轨道,用以说明日、月、五星的运行和节气的变化,为此,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星纪等十二等分,即为“十二次”。每次都以二十八宿中某些星宿作标志。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二部分 名词杂谈(18)    黄道本来只是古人观察到的太阳运动的轨道,并没有吉凶祸福的含义。但古代中国人非常敬天,以天为乾、为君、为父,认为它“主御群灵,司万物生死”,具有无上的威力,所以称之为“司命”。因它掌管万物的滋长盛衰,所以又叫做“天符”,后来则改称“天府”。而太阳以其具体可察的形体,给人类带来光明与温暖,并哺育大地万物,使之发育、长养、成熟,给人类的滋生繁衍提供源源不断的衣食之源。所以,太阳与天一样,同为中国远古先民所崇拜。太阳有形而天无形,不知何时,太阳运动的轨道竟变成了天上皇帝居九重之内出入所履之道,并美其名曰“天黄道”。后人解释说:天为万物之主,黄乃中央之色,道就是天皇巡行天官所经过的通道,所以叫做“天黄道”。而且在天皇履经这一通道时,逐年、逐月、逐日都有相应的神祇轮值。

    而在黄道之中所代表的好的日子也被认为是“黄道吉日”,在这些日子中,人们做事会有好兆头的。

    “耳大有福”、“眼斜心不正”有道理吗?

    有人说,人的命天注定;也有人说,人身体的某些部位特征其实就是自身命运的征兆。

    以耳朵大小、厚薄断定一个人是福大还是孤苦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在民间,人们经常说“耳大有福,耳小命薄”,甚至直言古代帝王大都耳大垂肩;人们在遇到好事的时候,总是会先摸摸耳朵下垂部分,厚者为有福必得,薄者为无福消受,曰:“摸摸耳朵垂儿有多厚。”在上述观念的指引下,人们便把耳朵分为了不同的等级:耳大且厚,并有红润颜色,为上耳;耳大而薄,“扇风耳”,有点福气也存不住,俗语有言“两耳兜风,恶过雷公”。

    “眼斜心不正”、“三角眼毒孤,桃花眼主淫”等俗语就是以眼睛形状来断定人的命运。“长就的龙眼坐王位,长就的凤眼坐正宫,长就的狮眼做宰相,长就的虎眼是总兵”,这就是人们根据动物的眼睛形状以眼论命的具体表现。而“*东奔西跑,牛眼力大无穷;羊眼吃斋好善,狗眼伤人行凶;猴眼熟能生巧,猪眼蠢笨无能;鸡眼扒明早起,鼠眼专挖地洞”,这些动物的眼部特征被人们的想象发挥到了极致。由此类推,眼中的眼白和眸子也是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否则怎么会有“白眼狼”、“眼有四白,五夫守宅”等种种说法呢?

    上述俗语只是人们的穿凿附会之词,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是这些俗语在民间有很大的市场,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如下:人们根据自己周边有成就的人的相貌特征来判定其他人;根据动物的习性或者心理畏惧程度或者其本身在动物界的身份来断定人的未来。

    什么叫“触霉头”

    触霉头是一句流行很广的俗语,又作“触楣头”。比喻碰到不顺心的事而倒运,意思很接近“倒霉”。那么触霉头这句俗语是怎么来的呢?有人认为“触霉头”疑为“蹙眉头”的讹写。1922年版《上海指南》“沪苏方言纪要”释:“蹙眉头。人有忧事,眉辄皱,蹙眉头者,所事不谐之状。不满意之名词也。”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上海话为了夸张表示倒霉之状况,又有了“霉头蹙到外国大马路”之说,遂被讹为“触霉头”,后人遂以讹传讹,成了今天流行的“触霉头”。

    民间为什么会忌讳“七十三、八十四”呢?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二部分 名词杂谈(19)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一说到人的寿限,常听到这么一种说法,即“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个去”。意思就是人一旦到了七十三、八十四岁,他就算活到寿终了。

    于是,这两个岁数也就变成了不吉利的数字。因而有些老人一旦到了七十三或者八十四岁,有人问到也不实说,而是往前提或者往后挪一岁,如把七十三岁说成七十二或七十四岁。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人们为什么要对这两个很平常的岁数感到恐惧呢?其实,说穿了这两个数字并不神秘,也不可怕。它们只不过是我国历史上的两位“圣人”,即孔子和孟子归天的虚龄罢了。孔子活到了七十三岁,孟子则活到了八十四岁。因为孔孟均被后世尊为“圣人”,故而,他们归天的年岁也被看成是不吉利的。

    其实这只是人们的穿凿附会之词,如果情况真是这样的话,那些当今的百岁老人岂不是要比孔子和孟子还要“圣人”?

    “东道主”

    “东道主”在今天其实就是做东的意思,古意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其词出自烛之武劝说秦王不攻打郑国的话语中,流传至今。

    春秋时期,晋文公利用秦穆公急于向东方扩张称霸的心理,借用秦的兵力,联合攻打郑国。秦晋两军把郑国首都围得水泄不通,指日可下。这时,郑国派烛之武去劝秦退兵。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半夜从墙上悄悄地溜下去,见到秦穆公,对秦穆公说道:“今天,郑国肯定要亡国了,如果郑国灭亡后对你们秦国有好处,那也罢了。但郑国亡国对

    秦国没有任何好处,只是扩大了晋国的势力。晋国越强,对秦国的威胁就越大。如果保存郑国做‘东道主’,则秦国的使节往来,郑国可以好好招待一番,何乐而不为呢?晋国贪得无厌,向东占据了郑国后,势必向西扩张,如果向西不侵占秦地,它从何处得到疆土呢?晋国之强是秦国之害,请您好好考虑吧!”

    秦穆公听了烛之武的这番话,越想越觉得有道理,于是,便撤回了包围郑国的军队。后世则借这一典故,把招待客人叫做“做东”,招待客之主叫做“东道主”。

    “三只手”为何成了小偷的代称?

    人们习惯上称小偷为“三只手”,但是你知道这一说法的来历吗?

    一般观点认为,“三只手”说法最早见于古罗马剧作家普劳图斯的著名喜剧《一坛黄金》。在该剧中,吝啬鬼尤克里奥丢失了一坛金子,他要求奴才们伸出手来,让他察查。但是仍没有查到小偷,最后鬼尤克里气急败坏,竟要奴才伸出莫须有的“第三只手”来给他看。从此,“三只手”便成了小偷或有偷窃行为者的一个代名词。

    实际上,中国最早就存在“三只手”的说法了。传说北宋年间,在东京有一个赫赫有名的神偷。他偷盗技法特别独特,行窃从不用任何工具,只要他一挨你身,银子就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入了他的腰包。有一次,他为“同行”献艺,为了显示他技艺的高超,只见他双手高举,在众目睽睽之下,挨近一人的身,就将他兜里的银子掏了出来,好像身上还有一只手似的。在场的“同行”们惊叹不已,佩服得五体投地,于是送他绰号“三只手”。“三只手”说法由此而来。

    趣味链接:骂人为何用“狗腿子”

    从前,有一个恶霸地主,他养了一个家奴,很坏。家奴又养了一条狗,也很坏。他们三个真是人仗狗势又狗仗人势,人们都很愤怒,背后叫他们恶主、恶奴、恶狗。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二部分 名词杂谈(20)    这天,他们又去办坏事——偷爬人家小寡妇的墙头,不小心恶霸地主摔断了一条腿,疼得哇哇直叫。奴才一见更是心痛,就溜须说:“主子,截下我这条腿来给您老安上吧。”地主一听心里很是乐意,但还是说:“那你呢?”家奴回头瞅见了那条恶狗,心中立时有了主意,回说:“我不会安一条狗腿吗?”“那狗呢?”恶霸还记着恶狗对自己的功劳,还是疼爱地问。恶奴倒挺有办法,眼皮一眨就说道:“咱给它安上条泥腿。”恶霸地主觉得这法子虽欠妥,但为了自己,也难得奴才一片孝心,就同意了。这样,奴才将自己的一条腿截下给了主子,又截了条狗后腿安到自己身上,后用泥巴做了条后腿给狗安了上去。

    从那往后,人们就管专爱吹拍主子的人叫“狗腿子”。后来人们发现,那些充当狗腿子的角色,走路总是一踮一踮的,那可不是故意的,据说是那条狗腿和他本身那条腿不匹配而引起的后遗症。

    “跌份儿”是怎么来的?

    我们知道描述丢人现眼、不体面、失身份的俗语有很多,“跌份儿”就是其中一个最为常见的。直到现在,有些人嘴里还会时不时冒出一句:“唉!这太跌份儿啦!”意思很明白,就是太丢人现眼了。

    在这句俗语中,“份儿”其实就是某种规格、气派的标准尺度,“够份儿了”就意味着行、够资格;“跌份儿了”就意味着不行、不够资格。“跌份儿”这个词在北京很是流行。

    但是“份儿”这个词的来历,你知道吗?其实这个词和旧时代的服务行业有着莫大的关联,其起源于戏剧界发工资的一套制度。在古代社会中的戏班子里面,每人每月所拿的工资没有固定数目,不像现在的发工资,每人每个月拿多少都是定好了的。在那个时代里,戏班子的员工是按照本单位的总利润来分发的,发放的具体办法就是将总收入分成一定份数,每个人都有规定的份数,如这一年中戏班子所挣的工资是一定数目,把这个数目分成100份,那么班主拿10份;唱主角拿10份;其他人也是拿自己规定的份数。这就是“份儿”,而且会涉及“份儿大”与“份儿小”的问题。

    涉及一个行业的利润问题,就会有一些奖罚措施。比如说当某个人工作比较卖力,老板就要将他的“份儿”提高档次,这叫“拔份儿”,其实就是增加工资的意思;如果某人工作得不卖劲,老板肯定会将他的“份儿”降档次,就叫“跌份儿”,意思就是减少他的工资。既丢“面子”又丢“银子”的事,肯定是谁都不想沾边。

    于是,“跌份儿”就成了丢面子的代名词。

    “走后门”

    现在,人们把不通过正当手段,求人或行贿赂办事的做法,叫做“走后门”。其实,走前门和走后门本没有正当与不正当的分别,这里涉及的是一个引申义的问题。

    那么,“走后门”这词是怎么来的呢?

    北宋的宋哲宗死后,宋徽宗继位。在宋徽宗继位的过程中,蔡京出了很大力气。所以,徽宗一上台便十分宠信蔡京,并任命他为相。蔡京办事尚可,但是为人太苛刻,眼底下不能容人。比如说与自己政见不和的人,蔡京便想方设法打压。蔡京当政一段时间之后便引起朝野上下诸多不满。满朝文武更是牢骚满腹,民间也有关于蔡京的一些丑闻,但是蔡京靠得是皇帝这棵大树,旁人是撼动不得的。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二部分 名词杂谈(21)    告不倒归告不倒,人们还是通过各种渠道表现蔡京这个人的卖官鬻爵、收受贿赂种种劣行。有一天,宋徽宗大宴群臣,一个在京城很有名的戏班便在宴会中上演了一出讽刺喜剧。其剧情大致情况是这样的:一个大官坐在堂上审理各种案件。这时候来了一个和尚,他想离京出游。本来这事没有什么不好办的,盖个官印就行了。但是当大官见他的戒牒是元祐年间印发的,就当场不允许其出城。(原来,蔡京在元祐年间很受当时政敌的敌视,所以他对元祐年间的东西总是特别反感)。恰好这个时候来了报告事情的属官:“今天国库发下俸钱一千贯,都是元祐期间铸造的铜钱,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呢?”这个大官立即吩咐属下:“那就从后门搬进来吧!”

    从此,“走后门”就成了戏谑之语,意思是私底下徇私舞弊,通融办理。

    “敲竹杠”的俗语是怎么回事?

    “敲竹杠”就是凭着恶势力,或利用他人弱点,或以某种借口,勒索讹诈人家钱财的俗语。关于“敲竹杠”的由来,有一种说法。

    清朝末年,南方沿海一带贩卖烟土使得很多人发了大财。清政府便对此类行为进行了严肃的整顿,情况有了好转,这就使得贩卖之人另辟他径寻求发财路。但是有一些人还是不死心,冒着被抓进监狱的危险继续从事着贩卖烟土的生意,因为这个生意利润实在是太大了。

    清朝的关卡的检查变得很是严厉,但是并没有挡住一位狡猾的云南贩卖客商。他经常以卖土布、山药为名,夹运烟土,往返于内地与沿海之间。但是有趣的是他从来没有被关卡查获过。为什么清朝海关的关卡查不出赃物呢?这当然得归功于这位云南商人藏禁品的方法独特。他在毛竹刚生长时,剖开嫩竹,把准备好的烟土藏进去,等到毛竹长大后,便将毛竹做成竹杠、船篙等类似的东西。此种办法真是精明,竟然一点儿也没有露出痕迹。

    但是事情总不是那么一帆风顺。有一次,关卡检察官正准备让这艘夹带烟土的船只放行,一个在关卡办事的绍兴师爷突然吸着长管旱烟走到船上,无意之中,他拿着烟袋锅子朝搁在船舱里的竹杠“口邦、口邦、口邦”地敲了几下,精明的云南客商听到声音,以为绍兴师爷看出了他的秘密,于是马上对师爷进行行贿。那位绍兴师爷其实并没有发现什么,但是他见钱眼开,也就没有进一步追问。不过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后来,这位云南客商藏货的秘密被另外一个眼红的同伴告发了,才使得这件事情为世人所知。

    “敲竹杠”一词便在民间流传开来。其意义也在人们的“活用”之中得到引申。

    “眼中钉”

    人们常用“眼中钉”来形容极为仇视的人。提起这个词的来历,还有一段有趣的历史故事。相传在北宋真宗年间,当朝宰相是奸佞小人丁谓,此人不学无术,只知玩弄权术,贪赃枉法,整日与太监狼狈为奸,把持朝政。他的行为引起了当朝老宰相寇准的注意,但是寇准并没有抓住丁谓的把柄,只好在暗中一直调查他。丁谓自己也知道寇准为官公正、刚正不阿,也怕自己所做的坏事被他发现。于是他就千方百计在皇上面前说寇准的坏话,最终还是把寇准排挤出了京城汴京。

    丁谓的所作所为,不仅引起了当朝许多正直大臣的严厉抨击,就连民间的老百姓也十分痛恨这个赃官。人们所创的民谣中便有:“欲得天下宁,须拔眼中丁;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民谣中的“丁”当然就是指丁谓。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二部分 名词杂谈(22)    于是,用来形容仇人的“眼中丁”逐渐流传开来。后来,“丁”逐渐演变成“钉子”的“钉”。

    “耳旁风”到底刮的是什么风?

    耳旁风,又称耳边风,本义是从成语“秋风过耳”演变过来的。这个俗语是用来说明有些人对任何事情都持着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丝毫不往心里去。年长的人在批评晚辈、孩子时常说:“说过你多少次了,总是记不住,是不是把我的话当做耳旁风了啊?”它出自汉代赵晔的《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春秋时,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长子诸樊,次子余祭,三子余昧,四子季札。寿梦最宠爱小儿子季札,因为季札的才能最为出众、品德最为贤良。寿梦临终前便想要改变传位给长子的制度,把王位传给季札,但遭到了季札的坚决推辞。但是寿梦也对长子诸樊和其他诸子说了想把皇位让给季札的想法,由于季札不肯答应,于是寿梦便立下遗书规定王位由季札他们兄弟相继继承。寿梦死后,诸樊等诸位兄长坐过王位之后,便按照父王的遗训准备让季札继位。但季札还是坚决不从,他说:“父王离世前,我曾明确表态,不继承王位。做人只要行为正派,品格高尚,至于荣华富贵,不过就像秋风过耳,没什么值得留恋的。”但是老三余昧还是坚持让季札继承王位,以完成寿梦的遗愿。季札为了不继承王位而选择了隐居,直到余昧的儿子僚继位后,他才回到朝中,继续像以前那样忠心耿耿地协助吴王僚治理朝政。

    从上面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今天“耳旁风”语意发生了稍稍变化,但是变化并不是太大。

    “两面派”

    “两面派”,一般指那些善于伪装、口是心非的人。那么,“两面派”这句俗语到底是怎样来的呢?其实说起来,这里面还有一段血泪史呢!

    话说元朝末年,朝廷的元军和朱元璋领导的红巾军开始了逐鹿黄河的拉锯战,黄河沿线的老百姓苦不堪言,因为两支军队打打杀杀、相互攻击,城池的易手是常事,不管是谁进城都得在门板上贴上红红绿绿的标语表示欢迎。当时河南怀庆府的人便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用来应付敌对的两支军队:用一块薄薄的木板,一面写着欢迎元军的“保境安民”的标语;另一面写上欢迎义军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标语。这样,不管是哪边人来了都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贴上欢迎标语。但是这个方法在最后惹出了大祸。

    有一年,朱元璋的大将常遇春率军进驻怀庆府,老百姓赶紧把标语换成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字样,常遇春看到了这些标语很是高兴。正当他高兴的时候,街上刮起了一阵风,很多家的标语都被刮掉了,当地老百姓的聪明方法暴露了。常遇春气极之余,下令将凡是挂两面牌的人都满门抄斩了。

    现在常说的“两面派”,其实就是从怀庆府“两面牌”演变而来。

    为何称外强中干的人“纸老虎”?

    “纸老虎”一般被人用来指代那些外强中干的人,有人认为陈独秀最早使用了“纸老虎”一词,其实不然,陈独秀只是第一次将其用于书面上。

    “纸老虎”一词源于民间。近人壮者著《扫迷帚》中壮抱对资生说:“自今以往,事事悉凭经验,一切纸糊的老虎,都尽被人戳破,不值一文。”且不说此书问世时间要早过陈文,即“纸糊的”的说法便可使我们忆及民间“古已之有”的“纸糊老虎”的工艺造型——元宵花灯中以及殡仪队列的纸佣中。人们正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纸糊老虎”具体事物的启发影响下,才创造性使用了“纸老虎”一词,才有了纸老虎的比喻意义。据此可以说“纸老虎”一词源于民众之中,而作为书面语言,它的确是最早见于陈独秀之文。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二部分 名词杂谈(23)    在解放战争期间,毛泽东曾经把国民党反动派比作纸老虎,达到了在气势上占优势的目的,同时给了广大群众战胜国民党反动派的决心。

    “有眼不识泰山”,指山东的泰山吗?

    “有眼不识泰山”,就是指长了眼睛,却没认出泰山。比喻眼力笨拙,见识浅陋,不识出众人才。关于这句俗语的来历有两个有趣的传说,而且都跟中国建筑业的祖师爷鲁班有关。

    传说泰山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竹匠,曾经做过鲁班的徒弟。鲁班对徒弟要求极严,从不轻易放过他们的缺点。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鲁班十分珍视自己得来不易的声誉,为保持声誉,他便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从徒弟中淘汰个别“不成器”的人。有一年,有个叫泰山的年轻人因为技艺长进不大,而被鲁班辞掉了。

    事隔数年,一次鲁班在集市上见到一批制作精巧的竹制家具,便想结识这个制造竹器的高手。于是,鲁班便向当地人打听制作这些家具的人的名字,当听说他就是被自己赶下山的泰山时大吃一惊。于是,鲁班对于当初错辞泰山的事很是惭愧,并且叹道:“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

    另一则传说则没有顾及鲁班的声誉,其梗概是这样的:鲁班婚后十年,一直在外做工,和他名叫泰山的儿子从没有见过面。泰山长大之后便去寻找父亲。一日,鲁班给一大庙堂上梁,围观者对其超人技艺赞叹不绝。突然一手拿雨伞,背着包袱的过路少年说道:“好是好,只是上得有点儿高。”鲁班循声看去,少年眉清目秀,气度不凡,心中暗暗吃惊,觉得这少年定会超过自己,不由一阵嫉妒,随手抄起一个木棍子掷去,正中少年头部,少年当即死去。不久,鲁班回家探亲,夫妻团聚,妻子问他有没有见到儿子泰山?不说不要紧,一提到这事,鲁班便想起了那个被自己砸死的孩子。于是他便把那少年的事说了一遍。两人核对相貌特征之后,鲁班才知那少年便是自己的儿子泰山,只能叹道:“唉!我有眼不识泰山!这眼瞎留着还有什么用呢!”说完,当即挖去左眼。从此鲁班用一只眼干活,再也不嫉妒保守。后来的木匠为纪念他,在检查木料曲直时总是闭起一只眼看,并流传至今。

    直到今天,“有眼不识泰山”还是一句流行语。这句话中的“泰山”也不是指名山泰山。

    何谓“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比喻自己可以胡作非为,却蛮横无理禁止别人的正当行为。其实就是只许己,不许人。

    我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他们的权威和尊严,发明了“避讳”的方法。所谓“避讳”,就是臣子对君上,子孙对父祖,人民对圣贤,均不许直呼、直书其名。凡与帝王、圣贤、父祖名字相同的人名、地名、官职、书名、初名等,都得以改字、改读、缺笔或空字方法回避。“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句俗语的来历就是和避讳有关。

    宋代诗人陆游《老学庵笔记》有这么一个故事:“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事例:唐朝中期有个叫田登的太守,做官期间十分霸道、专制,手下的人和老百姓对他敢怒而不敢言。在古代流行避讳的情况下,他就不允许州内的百姓在谈话时说到任何一个与“登”字同音的字。本来,避讳的情况一般只是针对皇家人员而言的,小小的一个太守竟然让下面的人避讳自己的名字,足以可见这个人的专制程度。在田登的规定之下,不少吏卒因为说到与“登”同音的字而遭到鞭打。反正是只要在田登的眼皮子底下,谁触犯了他这个忌讳,便要被加上“侮辱地方长官”的罪名,重则判刑,轻则挨板子。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二部分 名词杂谈(24)    但是事情总是不断发生。这不,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即将到来。依照以往的惯例,城中的老百姓都要在街上点花灯和焰火来表示庆贺。州衙门为了安全着想,于是便贴出告示,让人们防患于未然。但是写这个告示的人便犯难了,因为上面有个“灯”字。怎么写呢?用上“灯”字,要触犯太守;不用“灯”字,意思又表达不明白。最后,没有办法,他就把这个灯改为了火字。布告便成为了“今年老百姓在三天放火期间要注意安全”。告示贴出后,老百姓看了都惊吵喧闹起来,有的人便对田登的做法气愤万分,愤愤地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什么世道!”结果,就是这句“骂人”的话流传了下来。

    “太岁头上动土”的由来

    唐朝末年,由于统治者荒淫无道,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于是,农民起义便成风起云涌之势。在这其中,黄巢率领的起义军势力最大。他们走潼关、入长安,建立了大齐政权。

    但是黄巢并没有在长安逗留太久,因为还有许多唐军没有被消灭!这一天,他率领兵将百余人到临潼县去了解当地的民风民情。在半道中,他们被一座高大坟墓挡住去路。这座坟墓所埋之人不是别人,正是那汉高祖刘邦之父。黄巢认为一个人都死了这么多年了,还占据着这么多良田,真是可惜了,还不如把它平了,让老百姓种上地吧!于是他便让随从借了一把铁锨,挖了起来。与此同时,他也亲自向农夫借了一把大锨把墓顶挖了个大坑。挖完之后,黄巢放声大笑,随即吟诗一首:

    辗转中原逐惊鹿,

    西进长安过齐都。

    吾辈岂是山野人,

    太岁头上敢动土。

    从此,“太岁头上动土”这句话就流传下来,后来,人们用来比喻敢于触犯有权有势的人。

    “哪壶不开提哪壶”是什么意思?

    “哪壶不开提哪壶”这句俗语一开始的意思是提凉壶,让人喝凉水,后来引申为说不该说的话;做傻事,做不该做的事。它是这样来的:

    唐朝的时候,有父子俩在一个县城中开了家小小的茶馆。由于店主热情和气、诚恳实在,再加上这家茶馆总是开门早、收摊晚,而且茶馆的环境也是很优雅,所以其生意非常好,天天都是顾客盈门,生意也是越来越红火。在这种情况下,这家茶馆就名声响亮,在县城中是个很好的休息去处。

    这一年,这个县来了一个贪财好利的县太爷,他总是在外面大鱼大肉吃足了,便到小茶馆来喝茶。在喝茶期间,他一个人占一个桌子,总是骂骂咧咧的,还要求这家小店供应点儿花生米、豆腐干什么的就嘴儿。这下不要紧,人们畏惧县太爷的权势,便不敢来喝茶了。这个小店做的是小本生意,一杯茶本来就赚不到多少钱,县太爷这么一闹,生意便做不成了。但是怎么办啊?人家是官,老百姓惹不起。这家店主便因此病倒了。

    老板的儿子便想出一个办法让这个县官知难而退。这个县官肯定是觉得这家的茶水好喝才来这里喝茶的,要是茶不好,那他就不会一直待在这里了。店主的儿子便在茶上面做起了文章。有一天,店主儿子见县太爷来了便司炉掌壶,之后便把茶水放到了县官的面前。县太爷按照平时的习惯便端起茶杯一饮而尽。喝了之后,他觉得味道有点儿不对劲,于是便问店主的儿子:“这水也没开,茶也没味儿。”小掌柜说:“老爷,茶,还是天天为您准备的上等龙井;水,还是扑腾扑腾泛沸花的开水,怎么能没味儿呢?”一连好几天,这个小店的茶水味道都没有变化,县太爷便不再来了。于是小茶馆又恢复了往日的兴旺。老掌柜便问儿子:“县老爷为什么不来了?”儿子机灵地一笑,说:“我给他沏茶,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原来,县太爷喝的是不开的茶水,怪不得和以前不一样了。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二部分 名词杂谈(25)    从那时候起,这句话就跟这个故事一样,四下传开了,越传越远。

    “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

    “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的意思就是接受了别人的好处,吃了别人的东西,办事时便会感觉理亏而给予照顾、有所偏私。句中的“短”字是由其本义缺点、短处引申出来的“理不直,气不壮”的意思。

    春秋时期,鲁国的相国由公仪休担任。他这个人别的嗜好没有,就是特别喜欢吃鱼,于是那些想要巴结他的人便不断地送鱼给他。但是公仪休对于他们的馈赠一概不接受。他家里面的佣人便问他:“先生十分喜欢吃鱼,但是您为什么不接受别人的献礼?”公仪休义正词严地说:“正因为我喜爱吃鱼,所以才不接受他们的馈赠。如果我接受了别人的鱼,在以后的办事过程之中一定要迁就别人,这样就会歪曲法律,执法犯法就有被罢黜的危险。如果我的宰相被罢免,即使再喜爱吃鱼,这些人也一定不会送鱼给我了;而我自己也没有能力去买鱼了。如果我不受鱼,就不会徇私枉法,这样就不会被免职,不免职,即使爱鱼的嗜好一辈子不变,也能长期靠自己的薪俸来买鱼吃。”这些话说得很实在也很在理。

    这就是“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的出处。

    “宰相肚里能撑船”是怎么来的?

    “宰相肚里能撑船”是用来形容一个人宽宏大量。这个成语的出现还和宋代著名政治家王安石有很大关联呢!

    相传,宋朝宰相王安石的婚姻一直不美满,丧偶、再娶、又离异。为此,他感慨良多,作七绝以抒发心底的惆怅:

    春日春风有时好,春日春风有时恶。

    不得春风花不发,花开又被风吹落。

    他中年丧偶后,曾一度不想再娶,后经人撮合,娶一妾名姣娘,但是并没有把她扶为正室。姣娘出身名门,十分聪慧,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精,是一个色艺双全的才女。婚后,王安石身为宰相,又忙于革新变法,故淡于夫妻生活,令姣娘十分寂寞。姣娘正当妙龄,空对日月,日子一长便耐不住寂寞与家中的一名年岁相仿的仆人勾搭成奸。这事传到了王安石的耳里,王安石很生气,有心训斥姣娘,法办仆人,但又苦于无凭证。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姣娘与仆人在屋内*,当时王安石在门外,里面不时传来姣娘的浪笑之声。当时情况下,王安石忍住了自己的愤怒,他也怕自己的家丑外扬,于是他假装在离屋子很远的地方发生声音(其实是故意用一个竹竿把树上的乌鸦惊走了),以便让屋内偷情之人得悉。果不其然,屋里面的男的从后窗逃跑了。事后,王安石假装没事,仍与姣娘谈笑自如。过了几天,正是中秋之夜,王安石便想借着过节规劝一下姣娘,让她老实安分点。于是王安石便写给她一首诗:

    日出东来还转东,乌鸦不叫竹竿捅。

    鲜花搂着棉蚕睡,撇下干姜门外听。

    姣娘是个绝顶聪明之人,很快就品出了诗中的含义。她其实早不想这么生活下去了,于是她便回信给王安石道:

    日出东来转正南,你说这话过半年。

    大人莫见小人怪,宰相肚里能撑船。

    王安石本意是想规劝姣娘,得到信,看了信中姣娘所吐露的心声,便想:自己年已花甲,而姣娘正值青春年少,七情六欲乃人之常情,不能求全责备。于是他就把姣娘叫到自己跟前问明了姣娘的愿望。最后,王安石便一纸休书把姣娘休了,同时赠她白银若干两,让她和仆人远走他乡过日子去了。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二部分 名词杂谈(26)    当这件事情在朝中和市井中慢慢传开之后,王安石的所作所为不仅没有被人非议,反而得到了人们的尊敬。人们赞扬他道:“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啊!”

    趣味链接:什么是“东窗事发”

    “东窗事发”这个成语比喻密谋败露。它的缘起是基于一个传说。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卷四曾经这样记载:“桧归,无何而死。未几,子熺亦死。王氏设醮,方士伏章,见熺荷铁枷,问:‘太师何在?’熺曰:‘在酆都。’方士如其言而往,见桧与万俟卨俱荷铁枷,备受诸苦。桧曰:‘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大概意思是这样的:秦桧夫妇把岳飞害死在风波亭之后不久,秦桧就死了。其妻王氏便给他做道场,叫道士到阴曹探访。秦桧便对道士捎话说:“东窗事发矣。”元代孔文卿依此传说作杂剧《秦太师东窗事犯》,昆剧《疯憎扫秦》是据其第二折改编的。

    “胸中自有雄兵百万”指读兵书多吗?

    这句俗语最早见于《魏书?崔浩传》:“其胸中所怀乃逾于甲兵。”《五朝名臣言行录》卷七中也介绍了另外一个“胸中自有雄兵百万”的人物,他就是曾经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

    北宋时期,西北地区的西夏政权多次进攻北宋。仁宗皇帝听从一些大臣的推荐,便派干练的范仲淹到西北去守卫边防。范仲淹到了边关之后十分关心士兵,并实行“屯田久住”的方针,在他镇守边防的时间里面,一直保持土地不被西夏人夺去。西夏人提起范仲淹均倍感钦佩地说:“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兵甲,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大概意思是说,现在小范老子(就是指范仲淹)胸中藏有好几万甲兵,不像大范老子(指范雍)那样可以欺负啊!

    “胸中自有雄兵百万”这句话,用以形容一个政治家和统帅的深谋远虑,精通战略,可使军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帮人帮到地头、送佛送到西天”

    这两句谚语的意思其实是一样的,都是说做好事、帮助人不要半途而废,而要“完全彻底”。人们总是把这两句话连在一起来念,可是你知道吗?它们产生的背景却不一样。

    “帮人帮到地头”,来自于农业劳动。过去由于没有机械,农民的劳动全靠简单工具和繁重体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尤其收割季节,更是累得头昏眼花。在共同收割中,往往一人一垄或一人两茬往前割。由于各人的体力、能力不同,年轻力壮手脚麻利者往往先到地头,而年老体弱者就后到地头。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先到地头者就回头帮那收割慢的人。但有些人帮一会儿就不帮了,结果还落个帮人的名义。人们对这种现象看不惯,就劝这些人:帮人要帮到地头。意思是好事要做到底。时间一长,这句话的含义便被扩大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已经给人帮助,或被帮助人仍需进一步帮助的,人们常劝说他们:帮人要帮到地头。

    “送佛送到西天”,则来源于过去的佛事活动。佛教由印度传入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唐宋时期尤为盛行,故有迎佛请佛之大礼仪。但佛与人一样,时间长了也有想家的时候,故又有送佛回西天的礼仪。据说送佛的礼仪相当隆重繁缛。因佛不饮酒,不食荤,所以供佛送佛时,只摆清茶和蔬果。送佛上路时,一拜再拜。因为怕它走错路,往往嘱咐:“烈火炎炎,南天不要去;冰雪飒飒,北天不要去;极乐乃故乡,只可回西天!”西天十万八千里,怕佛半途而返,所以给佛带足斋饭干粮,送以纸糊的车马、猎犬,鼓励其别怕险阻,别怕驰驱。故称:送佛送到西天。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是什么意思?

    从前,有兄弟两人,住着前后两大院,家里挺宽绰。后院里有棵梧桐树,树叶又旺又稠,里边住着个金翅鸟。一天,老大手拿尺子,围着梧桐树量来量去,嘴里还嚷嚷计算着。金翅鸟看见了忙问:“你量树干吗?”“光景过不去,我打算把这棵树给砍掉,现在量一下尺寸,看看这树能值多少钱。”“你千万别卖,树一倒我就没处住了,有困难我帮你想办法。”“你有什么办法呢?”“今天吃晚饭以后,我驮你到东海岸弄点宝贝回来。”老大挺听话,吃了口饭,就早早到树底下等着来了。天黑以后,金翅鸟让老大坐在它翅膀上又嘱咐道:“你可抓结实,合上眼。”说完起飞了。好一会儿,只听鸟说:“到了,睁眼吧。”老大睁眼一看,遍地金光闪闪,尽是金银财宝,他随便拾掇了几块,装满身上的布袋。赶天明金翅鸟又把他驮回了家。老大拿上财宝到城里换了好多好多钱,吃香的、喝辣的,过上了好日子。

    老二眼馋得不行,就问哥哥:“你成天不干活,又有吃、又有喝,东西都是从哪儿弄的?”老大很是老实,不会撒谎,于是就原原本本说了一遍。老二听后,有点儿不相信:“真的吗?”“真的,难道我还哄你?”老二暗自高兴,也找把尺子,到树底下装模作样量来量去。金翅鸟又问了同样的话,也答应驮他去东海岸。老二跑回家找了个大布袋,吃过晚饭骑上金翅鸟就去了东海岸。不过老二是个贪财鬼,看见那么多财宝,恨不得一下子都装回去。装了一会儿,鸟催促说:“该走了。”“来一趟不容易,让我多拾点吧。”不管金翅鸟怎么劝,老二就是不听,只顾拼命地装,太阳快出来了,金翅鸟顾不得老二,丢下他,自己飞回去了。

    老大不见老二回来,就问金翅鸟是怎么回事。金翅鸟说:“早被太阳晒死了。”老大听了心里一阵难过,到底还是亲兄弟,他对金翅鸟说:“二弟死是死了,你得把他的尸体驮回来呀。”金翅鸟点点头,等到晚上又飞到了东海岸。东海岸是日出的地方,太阳一照比火都烫,老二的尸体早晒干了。身上直流油,老远能闻到香味。金翅鸟见了,不顾一切大口大口吃起来,眼看太阳快出来了,心里还说:吃了这嘴就不吃了。吃了这嘴又想吃那嘴,结果太阳一出,把它给晒死了。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