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一个女生的头像:李伟:徐铸成晚年两憾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23:17:06
李伟:徐铸成晚年两憾事时间:2010-08-19 17:36 作者:李伟点击:398次 铸老生平最后照片1991.11.16  闲时翻检旧籍,一本《八十自述》赫然在目。这是徐铸成先生的回忆录。1989年印成后因故未发行,封存书库中,良可叹惜,成为铸老晚年一大憾事。
  说到徐铸成先生自然就联想到《文汇报》。这朵中国报纸的奇葩,是铸老一生心血所浇灌。它从1938年创刊,曾经停刊、复刊、再停刊、再复刊、改刊、又复刊,60余年风风雨雨,至今仍光彩熠熠,成为横跨两个时代(国民党当政与解放后)的报纸。
  然而这朵奇葩的培育者,一生经历多少荣辱休咎、坎坷颠簸、无奈遗憾……真是欲说还休。
  先是1957年跌入反右“阳谋”的陷阱,指颐间就戴上“右派”桂冠。以后又是“文革”,抄家、批斗、隔离审查、住房被占、干校劳动……不一而足。
  1980年云开日出,春风吹拂,铸老的大名见于章乃器、陈铭枢、黄绍等首批22名右派改正的爱国民主人士的名单中。
  “我们这批22人中,有三分之二已不堪折磨离开人间,我是幸存者之一,今后为报答党和国家,将更加实事求是、努力工作,力戒说空话、大话、套话,以赤诚作出贡献”。历经磨难后铸老坦露心声。
  铸老自称“旧闻记者”,重新执笔后写了大量忆人记事之文。《报海旧闻》、《旧闻杂记续编》、《杜月笙正传》、《报人张季鸾先生传》,一本本大著问世,一时洛阳纸贵。
  1985年,铸老从庐山归来,某日发生“小中风”,经医而愈。这是一次警告,人生难逾生死大限。他准备搁笔了。搁笔前完成回忆录。书名为《八十自述》,曾将写好的部分寄香港,不幸中途遗失。友人相劝继续再写。1987年5月整80岁时完成。
  《八十自述》问世,一波三折,最后结果实属意外。
  先是时任上海市委组织部长赵启正,对《八十自述》感兴趣,推荐到《人才开发》杂志先发表。接着江苏某出版社想出此书。谊属故乡,自当同意。一番操作,书在1989年7月印成,后竟未发行。笔者藏有这本夭折的《八十自述》。黄色封面,正中“八十自述”四个白色大字,左侧下方标明“自编年谱”,作者署名在右上方。计27万余字,印3050册。后经有关方面审读,提出三项意见:一是对胡适的评价太高。这见于该书“楔子”。铸老直言不讳称胡适是“了不起的人物”,50年代受到有组织的批评,说他“贩卖杜威实用主义反对马列主义”。经过三十多年时光的实践检验,结果怎样呢?那些自以为是马列主义权威的人,所干的倒是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比杜威更‘实用主义’的实用主义”。先是迫害知识分子,后则成批整自己人,整老干部,再后就一步一步地“大胆怀疑”“大胆判定罪名”,使之冤屈折磨而死。由此他认为“当年介绍实验主义,应该说倒是很科学的”。看现今学术界对胡适的评价,铸老所议并不为高。二是对新闻改革与民主办报的内容要删。书中批评办报的“老区方式,苏联套套”,“不问宣传效果”。三是关于接待刘××的内容要删去。写书时刘××尚未成为问题人物。这时书既已印妥,势难再改。三千册存放仓库,世人与它相违。待见面就变成铸老之遗作。
  1991年12月23日上午9时许,铸老准备去医院检查身体,上厕所时突然倒地,抢救不及在寓所逝世,享年85。徐复仑说,父亲“无疾而终,也算是对他一生敬业的回报。遗憾的是,他没有看到自己的回忆录的出版,更没有来得及进一步修订和补充最后几年的回忆”。
  时隔九年,《徐铸成回忆录》于1998年由三联书店出版。它即是当年印就未发行的《八十自述》。原《自述》责编所提三项意见,一、二两项保留未动(即对胡适评价与办报意见),删除接待刘××的话语。《自述》附录徐铸成年表未用。改用铸老所撰《“阳谋”亲历记》与一篇不知作者为谁的《悼念徐铸成先生》。增加手迹和照片。《回忆录》印一万五千册,是《自述》的五倍并迅即卖完,足见深受读者欢迎。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铸老晚境还有一憾事。
  铸老当年活跃报坛时,广交新闻界朋友,不以左右划线。国民党的报纸中也有朋友。如《中央日报》的前后总编陈训和卜少夫。铸老说“在孤岛初期的上海,我和严宝礼兄主持《文汇报》,曾得到训兄的协助,以后同在香港并肩战斗,与邓友德兄同为挚友。①并和陶希圣先生和卜少夫兄等结识,颇有来往”。②
  1987年,铸老80遐寿。据主持《新闻天地》的卜少夫说,铸老想在香港做寿。③香港曾是铸老办港版《文汇报》之地,又有《大公报》许多旧友,故有此打算。《明报》社长查良镛(即金庸)、《百姓》主编胡菊人与卜少夫及陆铿当即发起并筹备在这年5月为铸老做80寿辰兼纪念他从事新闻工作60周年。
  既是朋友盛情,也拟借此机会为祖国和平统一与引进资金支持新闻办学等有所贡献,铸老慨然同意。有关方面赞赏铸老之心意,签证和预订机票相当顺利,定5月3日成行。香港定了宾馆。《大公报》旧友曾敏之、易锡和准备到深圳迎接。台北陈纪滢决定专程到港。一切就绪,那知事出意外,有关方面通知他不能去港。在上海举行祝寿座谈会与寿宴。香港友人询问不能到港原因,铸老无从回答。
  这意外憾事之因,《回忆录》称:“由于在港某先生之处理不当,使得临时发生变化,不能成行”。
  “处理不当”之某先生即卜少夫。卜少夫有个习惯,凡是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在《新闻天地》的专栏《我心皎如明月》中公开,在他是事无不可对人言,可是有些事未到一定火候是不可对人言的。卜少夫过早公开了铸老拟去香港做寿的信,信中又有不欢迎左派分子参加的话,有关方面改变了原来的决定。故卜少夫说:“我有点抱歉”。他还为之不欢多日。④1998年12月12日,卜先生来上海,笔者与他相聚于银河宾馆。聚谈中曾以此事相询,他证实确有此事。并说我本立愿待铸成兄九十大寿时,在上海为他祝寿。可惜他停在85岁的大限上。
  ①邓友德曾任台湾“行政院”新闻局副局长,《新民报》创始人邓季惺之弟。
  ②③④均见《卜少夫这个人》第三集,207页,《新闻天地》社刊行。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2004-11-05
[文章来自共识网:http://new.21ccom.net/articles/rwcq/article_201008191619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