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老公梦见生男孩:《论语》读书笔记 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5:23:25
《论语》读书笔记 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行为准则,也是绝对光速宇宙观的一个自然的推论,在《道纪》第五章中有相应的论述。当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实践的,孔子说:“那就是恕,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同样是子贡关于这个行为准则与孔子的一番对话很值得研究,这段对话出现在《论语》第五章: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说:“我不要别人强加给我,我也不要强加给别人。”孔子说:“子贡啊,不是你能做到的。”目前流行的解释就是:子贡想要做的“我不要别人强加给我,我也不要强加给别人”是子贡的能力不及,无法做到,是“你做不到,有人能做到”的意思。比如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中就是这样解释的:“赐呀!这非你(能力)所及呀!”如果翻开《论语集注》,就会发现这样的解释还是来源于朱熹。朱熹认为子贡做不到,还解释了子贡为什么做不到。朱熹认为子贡所讲的“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是“仁者之事,不待勉强,故夫子以为非子贡所及”。也就是说“我不要别人强加给我,我也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样的事是仁者的事,不是勉强能做的来的,所以孔子认为不是子贡能力所能达到的。熟悉《论语》的朋友应该对子贡有所了解,他热情、聪明、好学、能举一反三。《论语》中子贡与孔子的对话往往给人以鲜明的画面感,孔子曾经用这样的语言来赞美子贡:“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一个可以“告诸往而知来者”的人都做不到的事,还有谁能做到?因此,我以为,孔子的意思是:“没有人可以做到的”。在我们平常的对话中经常有这样的场景,某甲阐述了一种设想,某乙可能会说:“算了吧,你根本做不到的。”所有人都明白,乙并不是质疑甲的能力,而是质疑甲的这种设想的可行性。同样,在孔子和子贡这段对话中,孔子所质疑的并不是子贡的能力,而是子贡所说的这句话的可行性。孔子认为“我不要别人强加给我,我也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样的设想根本就做不到,因为它自相矛盾!不是吗?“我不要别人强加给我”这样的要求本身就已经强加给别人了。因此,可以付诸实施的只能是“我不强加给别人”,而不能附加任何前提条件;可以终身实践的只能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第五章汇集了孔子对弟子们的评价,类似于老师给学生的评语。如果仅仅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那么这一章中所列内容的思想价值就不大,因为,那是针对个人的。但是,我们只要细细的品味一下,就会发现,这些内容都是孔子借弟子们的言行,在阐述适用于所有人的宏观的道理。例如:         宰予旦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装饰,对宰予又能指责什么呢?”孔子接着说:“以前我对待别人是听其言而信其行;现在我对待别人是听其言而观其行,就是从宰予这里改变的。”借批评宰予的不刻苦,孔子要说明一个人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有多么大。
        再例如: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伥。”子曰:“伥也欲,焉得刚!”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刚强的人。”有人就说:“申伥就是刚强的人。”孔子说:“申伥有欲望,怎么能刚强呢?”借着对申伥的评价,孔子在说明“无欲则刚”和“世上根本就没有无欲之人”这两个论点。可见《论语》第五章中孔子与弟子的对话都是以小见大、由浅及深的人生道理,并不是针对某一个弟子的操行评语。因此,孔子与子贡的这段对“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的探讨也是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人生实践准则的一个宏观阐述。 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在论述正题之前,我想就《伦语》中的量化语言作简要的探讨。什么是量化语言呢?就是用类似科学的数量概念来描述人文环境中的一些现象。像前面提到过的“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颜渊可以坚持三个月,其余的人也就在一天到一个月之间)就是一种量化语言。量化可以使我们讨论的问题清楚、准确并具有说服力。而在上面的引用里和即将讨论的一段又遇到了“吾未见”或“我未见”。也许,第一感觉,这样的话不像是量化的语言,“我未见”有可能会被了解为我没有见到过,也许有人见到过。但是,如果看到即将讨论的这段话就会明白,孔子所经常使用的“我未见”是“没有”、“不存在”的意思,就像上一节中所引用的“吾未见刚者”一样。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孔子想表达“我没有见到过,也许有人见到过”这样的意思,就会像即将讨论的这一段中出现的“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在“我未见”之后加上“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从而表达清楚。于是,可以这样认为,“我未见”是一个量化的语言,表示没有、不存在,表示零几率。而“我未见”之后加上“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表示极少,少到难得一见。再进一步,小几率事件,孔子会使用“鲜矣”,像“巧言令色,鲜矣仁”。而更进一步的中间几率事件,孔子会选用我们经常使用的概念加以类比,像“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而100%几率的事件,孔子会使用“必”,像“德不孤,必有邻”,“三人行,必有我师”等等。这些量化的语言可以使原本模糊的人文概念更加科学化,这样的特点在孔子、老子思想中都有明确的体现。
        有了对“我未见”的认识,现在可以讨论一下出现在《论语》第四章中的这段话了: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几乎所有的版本都是将第一句断开:“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其解释是这样的:         “我没有见到喜好于仁和憎恶于不仁的人。若果喜好于仁了,他自会觉得世上更没有事物能胜过于仁的了。若能憎恶于不仁,那人也就是仁人了,因他将不让那些不仁的事物加在他身上。真有人肯化一天之力来用在仁上吗?我没见过力有不足的。或许世上真有苦力不足的人,但我终是未见啊。”选自钱穆的《论语新解》         当然,这样的解释还是来源于朱熹。有时候,我实在是怀疑,我们到底读的是孔子的《论语》,还是朱熹的《论语》。我们暂且不将“我未见”当作“没有”、“不存在”来看待,就按照来自于朱熹的这个解释,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里面有逻辑错误。首先,“孔子”(朱熹所认为的孔子)说:“我没有见到喜好于仁和憎恶于不仁的人”。这里面有两种人,好仁者和恶不仁者,都很少见,至少“孔子”没见过。之后是解释这两种人各自的特点,这还说得过去。但奇怪的是“孔子”接着说:“真有人肯化一天之力来用在仁上吗?我没见过力有不足的”。也就是说,用力于仁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那么“孔子”为什么就没有见过这两种人呢?颜渊是孔子非常赞赏的弟子,可以作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样的人算不算“好仁者”呢?不仅如此,孔子还描述了颜渊坚持仁的时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坚持三个月不违仁算不算“好仁者”呢?再者,如果孔子对自己都没有见过的人随意下定义,不免有些唐突,违反了孔子自己定下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原则。
        又是一连串的疑问。现在,我们换个角度看这个问题,在《道纪》第五章中有关于仁的分析,并将仁定义为“做正确的事”。这样一来,仁就变得不那么高不可攀,不那么值得标榜了。这样一来,“不仁”也就变得不那么可怕了。正象前面“如礼何”一节中所论述的:“不仁”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不仁”是一个非常平常的状态。如果“不仁”是一个非常平常的状态,那么“憎恶于不仁的人”就变得有问题了。就是抛开这些逻辑,静下心想一想,一个拼命摆脱那些他所认为不好之事的人,不像是什么坦荡荡的君子。于是,可以看出好仁者和恶不仁者完全是两类不同性质的人。好仁的人,也就是喜好并且知道如何去做正确的事的人,不会在乎别人说什么,也不会拿这个去标榜,这就是“无以尚之”。因为他知道,要做到这一点非常容易,“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而厌恶不仁的人,是将“拼命摆脱那些他所认为不仁的事”当作仁,这样的人与好仁的人对仁的理解不同,是两类完全不同的人。现在,回到第一句,为什么孔子说没有见过这两种人呢?孔子当然见过,否则,不会将这两种人定义得如此准确。现在,我们将第一句中的逗号去掉,孔子没有见过的是这样一种人:“好仁者恶不仁者”。如果用“好仁者恶不仁”来修饰最后的那个“者”,一切就变得明了了。原来,孔子说“我未见”的人是喜好仁的人同时会在意、厌恶不仁,因为喜好仁的人并不将其作为标榜,于是他就不会在意、厌恶不仁了。反过来,厌恶不仁的人,要拼命摆脱那些他所认为不仁的事,因此,他一定会标榜自己是如何如何“仁”的。因此喜好仁的人和厌恶不仁的人对仁的看法是矛盾的,因此那种喜好仁的人同时会在意、厌恶不仁的人是不存在的。于是,我们看到了,“我未见”当不存在讲,是零几率事件。于是,我们知道了,那些标榜自己是如何如何好,没有任何不良历史的人是“恶不仁者”,不是“好仁者”,他们为仁的方法是尽量使有关不仁的种种远离他们,也就是说他们害怕沾上不仁,害怕别人说他们不仁,因此他们为仁的方法是表演给别人看的,他们是伪君子!如此一来我们就有了一个判断伪君子的标准,如果一个人总在标榜自己有多么好,标榜自己多么为他人着想,不是做好事不留名,而是为了留名做好事,那这个人多半是伪君子。在我们的社会里做好事不留名的人比比皆是,这是人性的光辉,这是文明发展的基础。要不孔子怎么会说:“有没有一天之中用力于仁的人,我还没有见过力量不够的,或许有,但我没有见过。”最后的“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说明“在一天之中用力于仁而力量不足的人”可能存在,但几率极小。
        基于上述议论,我们发现了人类社会中“仁”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我们才会对并不完美的人能够创造美好的文明充满信心。孔子承认人性的缺点,承认人人都有欲望,但是孔子也发现人人都有做好事、做正确的事的能力,人人都有做好事、做正确的事的愿望。孔子的思想不在于如何消除人的欲望,而在于如何发展人们做好事的能力,如何保持人们做好事的愿望,如何让人能“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这样就可以得到“仁”了。因此如果我们问一个活着人是不是达到了“仁”,通常是没法回答的,因为他还没有完成“一辈子做好事、做正确的事”呢。“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所以在《论语》第五章中,当孟武伯问孔子的几个弟子是否达到仁的时候,孔子的回答是:“不知也”。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将《论语》第四章中的这段话解释成:“喜好仁而同时会厌恶不仁的人不存在,因为,喜好仁的人,不会将仁作为崇尚、标榜的对象;而厌恶不仁的人为仁的方法是尽量使有关不仁的种种远离他们。有没有一天之中用力于仁的人,我还没有见过力量不够的,或许有,但几率很小。”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         原本写到上一节就要结束的,但有关“吾未见”的链接使我还想谈一谈《论语》第九章中的这句话: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当然,目前流行的解释(相声要说到这个份儿上,捧哏的一定会跟着一起大喊)还是来源于朱熹,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好德能像好色般的人呀。”不仅如此,朱熹还举出实例,说:《史记》记载,孔子在卫国,卫灵公与夫人同车,而让孔子坐第二辆,招摇过市,所以才有此言,孔子是在感慨时人之薄于德而厚于色。如果仅仅是因为坐哪辆车,就大发议论,孔子也未免太小气了。况且,在这样的场景说这句话,像是一时激忿,报怨之语,是针对卫灵公的。那么,这样针对个人的言论就没有什么宏观的意义。同时,这也违反了孔子所坚持的“不怨天,不尤人”的原则。朱熹将这句话的解释的来源向前推至汉朝的司马迁,尽管如此,还是距离孔子有五百年之久。从《道纪》第五章第六章的分析可以看出距离孔子仅一百年的孟子就对孔子思想有了重大修改,而在五百年之后所记载的这件事是否确凿实在有探讨的余地。还是那句话,要搞清楚这些历史问题实在令人头疼,我们可以采用道纪的方法,“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与我们今天的体验相对比,看看这句话所要表达的内容是否合理。
        在上一节,我们分析了“吾未见”的含义,它是一个量化的语言,用来表达没有、不存在。如果按照这样的解释,“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的意思就是:像好色一样喜好德的人是不存在的。这句话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个陈述性的句子,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如果我们仔细想一下这个解释,发现,它所陈述的是一个事实。虽然,这样说有些不太好听,但这是一个千真万确的事实,正像老子说的:“信言不美”。和前面所引用的“吾未见刚者”,“伥也欲,焉得刚”一样,孔子在陈述真实的人性,人不仅全都有欲望,而且还都是“好色”多于“好德”。这正是孔子思想的魅力所在,没有那些听上去很感人的豪言壮语,很激动人心的大话,有的是对人性的真实描写。人只有真正的了解了自身,才会找到正确的发展道路。         以上,我摘出了几段《论语》之中最为似是而非的话,用我们自身的体会加以验证,采用道纪的方法完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孔子的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