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in trudeau socks:教师职业道德(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2:04:22

 

 

第五章 教育教学评价中的师德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育教学评价的改革,这也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要求。新时期的教育教学评价,改变了过去那种只重结果的方式,转变为注重过程、促进发展。同时,评价提倡多元主体,尤其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不断对学生进行激励。为了保证评价的客观真实,发挥评价的作用,评价过程中要防止评价“作假”。

第一节 评价注重过程

新时期对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要教师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可是现实中许多地方出现了“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抓得踏踏实实”的现象,其原因主要就是教育评价改革措施没有真正落实到位。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 2002 年 12 月 27 日 教育部颁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评价注重过程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是新课程的明确要求,也是现代教育评价理论发展的结果。注重发展过程,即从过分关心结果转向对过程的关注。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并且,将终结性评价结果当作下一次评价的起点,不断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所以,每位教师都应该树立注重过程的评价观念,从根源上摆脱应试教育对教师、学生和社会的束缚。

改革课程评价

当前世界各国课程评价改革的趋势就是更加关注人和人的发展,呈现出如下鲜明的特点:以质性评价取代量化评价,如表现性评价和成长记录袋评价;评价的功能由侧重选拔淘汰转向侧重发展。例如日本在战后教育评价的演变,由只重视“选拔”转向“提供信息”;在评价中既重视个性化,又倡导合作。例如在美国出现了所谓“授权评价法”,就是把评价学生成绩的权力,由教师转向学生;强调评价问题的真实性和情境性。

学生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活动评价:评价不仅重视结论,更重视过程,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评价的结果以简单的方式加以记录,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给出恰当的反馈以激励学生进步。如在“测定一段时间内本地雨水的 pH值,绘制时间- pH值关系图,讨论本地区出现酸雨的情况,分析可能的原因”的活动中,学生要经历“提出问题(本地区可能有酸雨)—取样和测定雨水的 pH值—记录数据—处理数据—通过比较得出结论(作出是否有酸雨的判断)—根据本地的实标分析各种可能的原因”这样一个过程。考查和记录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从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实验技能、记录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实验报告的合理性、学生交流讨论和发表见解的情况等作出综合的评价。

从课程改革评价的发展趋势和表现性活动评价的两个案例,可以看出:若以质性评价取代量化评价,注重评价过程,强调评定问题的真实性、情境性,注重综合评价,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将为全面了解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发展水平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注重过程评价是新时期教育教学评价的主要特征。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实现评价促进发展,就要积极开展过程评价。过程评价不能与学习过程分离。真正的过程评价必须是“学中评、做中评”,“学、做、评”一体化。

(一)过程评价应满足的条件

评价内容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更要评价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仅仅是学科发展目标,更主要的是基础性发展目标。

1. “学、做、评”一体化,评价过程是学习过程

任何与学习过程相脱离或相错位的评价都称不上发展性评价。要在学习过程中观察、记录。这种观察和记录具有即时的效应,要时时为学生的发展指明方向,不断为学生的进步打气加油,能真正起到促进发展的作用。评价工具一定要符合“课标”的精神,努力贯彻课程的三维目标,使学习材料和学习活动贴近儿童生活,反映现实生活,使内容与形式都富于童趣。在评价与教学活动的目标设计中,既要有知识与技能等学业目标,又要有培养孩子爱生活、愿意与同伴交流、勤于请教父母 和老师、重视自我反思等非学业目标。学习内容还要注意与其他学科进行综合。在精心营造的真实的学习情境中,评价儿童的学习。

2. 评价活动要体现“主体多元、内容多样、方法多种、注重过程”的原则

学习过程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评价过程也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但还要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有自我评价,也有同伴评价,还有父母老师的评价。特别要注意引导孩子学会自己评价自己。从评价内容上看,有的是评“双基”,更多的是评表现;评价方法有自我判断、自我反思,他人观察,纸笔测试,更多的是成长记录。

3. 淡化横向比较

淡化比较,不评分、不分等,力求淡化分等排队的评价观念,过早地分等排队弊多利少。不适当的分等排队往往会加重孩子的心理压力,会挫伤一些孩子的自信心,甚至会影响他们终身的发展。在自评和他评时,需要分等定级的,也要减少等级,模糊等差。

(二)过程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

1. 重视过程并非只重过程而不再重视结果

许多人认为,过去的评价有问题,就是终结性评价的原因。甚至主张完全用过程性的评价取代终结性评价。实质上,注重过程的评价本质目的也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或结果,因此我们不要从一个误区进入另一个误区。因此,教育部颁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说:“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在教育实践中,评价既要重视结果,又要通过对过程的评价和分析,肯定学生的进步,进行激励,同时寻找不足和亟待改进的地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对过程的理解要全面

过程是指教学的过程。我们可以把教学 ( 特别是课堂教学 ) 中看作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不断地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学目标、学生的兴趣、学生原有的发展水平、课堂的气氛、教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等因素,彼此交织、互相影响。这种丰富的教学过程,成为了教学评价的内容,如何使教学过程更加有效和优化,就是我们进行评价的目标。同时,过程又是指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因而学生的发展过程应成为评价的主要内容,不仅包括学生学习过程,还应包括学生身心发展的其他过程。

3. 不能注重过程简单化、程式化

重视过程是现代教育评价中的重要理念,并且人们在实践中探索出不少的成功方法和经验。但是我们不能就将采用某种特定的评价方法甚至评价工具的评价认为是注重过程的评价。这种现象在我国教育实践中经常发生,有些时候是因为领导“拍脑袋”的结果,有的时候因为没有给广大教师提供相应的条件,还有的时候是教师本人没有真正理解而采用。

4. 不能带有偏见和主观臆断去评价

现实中,部分教师经常由于学生相貌、性别、个性、家庭背景等因素而产生一定的偏见,不仅使学生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而且影响评价质量。教师要明确之所以要求评价注重过程,就是为了所有学生的公平发展。评价的目的不在于给学生贴标签,也不在于给学生分出高低。

5. 评价的反馈要把握时机,内容要具体,讲究评价用语

( 1 )根据不同的情境,不同的个体,把握反馈时机,灵活运用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一般情况下,实行有效的评价都很注意及时性,当学生表现出某些良好的行为或取得点滴的进步时,教师及时表扬和激励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其继续努力,做得更好;当学生表现出不良行为之后,教师及时的暗示和提醒可以使学生停止、纠正自己的行为,避免形成不良的学习行为习惯。不过,在某些的情况下,即时的反馈可能会对学生造成伤害或者其他负面效应,因此,适当地推延反馈的时机是很必要的。

( 2 )反馈的内容要具体、明确,并给学生一定的指引。不能对学生作简单的优与劣、好与差、行与不行的判断,而应让学生明了自己好在哪些方面,不足在哪些方面,还应作多大的改进,如何改进等。例如,像“你真聪明”有时就可以改为“真棒!数学题全对了,继续努力,争取语文表现更好!”

( 3 )注意反馈用语的分寸。对于那些“响鼓还需重槌敲”的学生可以直指问题本身进行评价。而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要尽量到委婉含蓄。“真情说优点,委婉道不足。”有人把这句话奉为评价学生的要领,很有道理。由于自尊心和教师的权威印象,学生很怕教师说他的不是,更忌讳教师给他扣帽子以及责骂和挖苦。所以,教师要善于运用“委婉”这一艺术手法来实施负面评价和激励性评价。

6. 评价要防止占用过多教学时间

由于缺乏正确认识,部分教师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过分重视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评价专用时间过多。我们应该把评价有机地渗透于教育教学内容、过程中,使它们浑然一体,没有刻意雕琢过的痕迹,这种评价将会是潜移默化的,真正促进发展的。

成长记录袋的功能

“成长记录袋评价法”是当前引起极大关注的一种评价方法,这种方法重视学生发展的过程,能记录学生的成长历程,从而开放地、多层面地评价学生。同时,这种方法还可用于对教师的评价,使教师感受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上学期我校正是利用了成长记录袋的激励性作用,使课改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先谈一下“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建设。评价的指导思想和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新精神;激励学生学习。为了使学生体验更多的成功,我校的“成长记录袋”突破了时间限制。通过问卷的形式把学生升初中以前的生活作了回顾,把过去的优点作了全面的积累,这样,袋里的内容就有了以下几项:

升初中以前的获奖材料及个人成功的事件记述;

自我介绍 (个人小传、自传 );

每学科一份最好的作业;

自己最满意的一份美术作品和两份书法作品 (一份汉字书法,一份英语书法 );

一篇最好的作文或日记;

老师写给的生日贺信或记忆深刻的操行评语;

心理课上制订的学习计划及未来发展规划;

本学期的研究性学习小论文;

部分同学的歌唱、朗诵或演讲磁带;

部分同学的手工小制作。

第思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励、呼唤、鼓舞。”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的精神生活的意义就在于:要在每一个学生身上都唤起他个人的人格的独特性。”在建设中,我们采取随意随时的原则,让学生成为提交作品时间和价值的最终仲裁者。把交作品的截止日期定在下学期初,这样,学生可以时时反思自己从而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我校还设有档案袋开放日,学生可以在优秀学生的作品中吸取长处,不断激励自己。这样每个学生不仅体会到了成功的愉悦,还认识到自身水平与更高水平的差异,形成了“自我求成、自我发展”的新需要。

这种方法克服了分数评价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初一 (2)班的郭良同学小学四年级就厌学,一到考试就逃课,升入初中两个月内没完成过作业。但自从有了记录袋的作业后,特别认真,一次又一次地交换自己的作品,由小制作到书法作品到学科作业,最后期末考试卷子也被他装进了自己的记录袋。学习成绩就更不用说了,分析原因,正是成长记录袋的激励性功能。

第二节 学生自我评价

在我国传统教育中,一直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重视甚至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许多时候学生认识自己往往以教师的评价为依据,既影响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又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

因此,在新课程中,要特别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探索学生的自我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镜像自我、一般化他人与重要他人

早在 20世纪初,符号互动论的创始者之一,社会心理学家库利就发现了与他人交往在儿童自我概念发展中的特殊作用。他认为,儿童的自我概念是通过“镜映过程” (looking glassprocess)形成起来的“镜像自我” (Looking glass self)。别人对于儿童的态度反应 (表情、评价与对待 )就像是一面镜子,儿童通过它们来认识和评价自己,并形成相应的自我概念。库利认为通过这种镜映过程,他人对待儿童的态度与方式不仅塑造着儿童的自我意象,而且也会通过“评价引导行为”的作用塑造一个人的实际自我。这就意味着,别人对于儿童的态度与对待方式,不仅影响着儿童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的发展,而且影响着儿童整个人的成长。

后来的米德发展了库利的思想,并在其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般化他人” (generalized other)的概念。米德 (1934)认为,儿童的交往世界是广阔的,而对应于每一个人的交往对象都形成相应的“镜像自我”是不可想象的。事实上,一个人的自我概念是一个有组织的结构化系统,而不是各种自我评价的混乱集合。米德认为,儿童进行自我评价的依据,不是个别的人或独特的群体,而是将他们转换成了一个抽象的一般化他人,其自我评价是在设想的一般化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每一个与儿童发生交往的人对他们都具有同等的影响力,儿童生活中的某些人对他们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的发展有着尤其重要的影响。这些人被称作“重要他人” (significant others)。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重要他人的构成也不同。在学龄前阶段,重要他人主要是家长。到小学阶段,教师开始发挥可能超越家长的影响力,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同伴的影响力也会明显增加。进入中学后,教师的影响力虽有所减弱,但仍然是学生最为重要的影响源之一。新近国内外的许多研究都认为,事实上,甚至到大学阶段,教师的意见也仍然会高度影响学生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这些事实表明,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对儿童自我概念及自我评价的形成与发展发挥着长期、重大而持续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的性质很难为其他途径的影响所取代。这就意味着,教师看待学生的态度和对待学生的方式,是影响学生在学校社会环境中处境是否积极的最主要的因素。

(林敏)

学生的自我评价(化学)

学生自我评价可以采用建立成长记录袋的方式,学生在学习成长记录袋中收录化学学习的重要资料,包括单元知识总结、疑难问题及其解答、探究活动的设计方案与过程记录、收集的化学学习信息和资料、学习方法和策略、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结果等。例如:学习“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一主题的有关内容时,可在学习记录袋中收录以下资料:

自己或同伴收集的有关化学物质的资料,如新闻和科技动态的剪报、图片、照片、实物等。

学习空气、水、溶液、金属、生活中的化合物等项内容后,对这些物质的性质及其与社会生活关系的认识。

有关学习氧气、二氧化碳气体的探究活动资料(包括提出的问题与假设、设计的方案、实验记录、对实验活动的自评和他评、对实验的反思与体会、问题讨论中的主要观点等)。

对当地污染状况的调查和防治污染的建议。

对化学在空气污染的形成与防治中的作用的认识。

对自己学习状况的评价(包括基础知识、实验设计和探究活动等情况),有待改进的问题和改进的设想。学生针对学习成长记录袋的内容进行自我反思和小结,有利于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由外在动力逐步转向内在的需要,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

欣赏别人不自傲

杨磊连续三年获市数学竞赛一等奖,因此就有些洋洋自得,对别人总是不屑一顾。在“今天我当家”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把杨磊和其他两个同学分在一组。第二天,在交活动总结时,杨磊耷拉着脑袋,对我说:“老师,您能帮帮我吗 ?”听了他的诉说,我才明白,原来在昨天的活动中,他既不会买菜,又不会饭,叠被子又叠不方,只好坐在一边看别人忙得有条有理。“老师,我真想不到他们这么能干,而我却像一个废人 !”“不,杨磊,你昨天看到的是他们的优点,而这些正是你没有的,你知道该怎么办吗 ?”果然,杨磊开始虚心向别人学习,不再高高在上了,还主动帮助其他同学学习呢 !“夸夸同桌”“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些活动的开展会让学生及时看到别人的优点,发现自己的缺点,从而改变心态,重新摆正自己的位置。

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自我评价,能使他们自觉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

(丁圣梅教书育人, 2003.5)

上面几个案例都反映出,自我评价是学生个体身心成长和发展中的重要方面和影响因素。教师一定要明确一点,就是外部评价最终要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才会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学生最终要靠自我评价来完善、发展自己,进而促进自我实现。所以,新时期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

(一)自我评价的意义

1. 自我评价有助于学生保持内在一致性

内在一致性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自我认同感和连续感,使其感觉自己存在与发展的意义和价值,而且在个体面临重要任务时,能够调节和维持有意义的行为。自我评价通过维持内在的一致性来引导着个体的行为,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客观的自我评价,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 自我评价,决定着学生的“归因”行为

归因,是人们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因果关系的认识。学生的自我评价不同,对具体行为的归因也不一样。只有能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的人才最有可能进行合理的归因。所以,培养学生积极有效的自我评价,帮助其正确、合理地归因,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对自己的行为不断地检查和调整,形成自我反思、自我调整的有效机制,进而不断自我提升。

3. 自我评价决定着学生的行为目标

学生对自身的期望随自我评价的变化而变化,积极的自我评价会使学生持有积极的期待;消极的自我评价不仅引发了学生消极的自我期望,而且决定了他们会去期待外部的消极评价和消极对待,决定了他们对消极的行为后果有着接受的准备,决定了他们不愿意作出更多的努力,也不再对某事物 (例如学习 )感兴趣。

4. 自我评价影响着学生的交往和社会化

如前所述,自我评价是个体自我调节行为的前提,不同的自我评价决定着其行为模式。个体较低的自尊和自我评价,对建立和维持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产生消极的影响,使个体对人际交往缺乏信心,自己的交往需要难以满足,从而产生孤独感。同样,自我评价过高也可能导致社交孤立。自我评价过高的人经常自以为是,孤傲清高,同时存在着要有不同于他人的判断和观点的强烈需要,以此为他们社交孤立得到补偿。

(二)影响学生自我评价的因素

1. 生理因素

学生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相貌以及健康状况等影响到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认识生理的自我,作为客观存在的生命个体,无时无刻不在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变化并对此作出相应评价而影响到整个自我的评价。国内研究(林敏, 2004)发现,小学六年级学生中,男孩的自我评价显著比女孩的高,主要原因可能是女孩比男孩提前进入青春期引起的不安与困惑造成的。

2. 家长环境

儿童第一个受教育的场所就是在家庭中,父母等家人一直是儿童心目中十分重要的人,家庭在个体一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父母的教养方式也影响着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有研究表明,在民主型家庭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自我评价发展有积极影响;专制型家庭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自我评价发展有消极作用。此外,家庭结构特征如完整家庭、兄妹数量、排行等对学生自我评价都有一定的影响。当然,随着学生的成长,家庭对学生自我评价的影响将有所下降。

3. 教师接纳

教师的接纳,也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肯定、鼓励和期望。教师对学生的接纳程度与学生自我评价的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教师的信任、尊重和期望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提高自信心,从而强化积极的自我评价。

4. 学习成绩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其自我评价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社会评价和教师评价较高,教师的接纳程度和在同学中受欢迎程度也就较高。但学习成绩要通过作用于教师对学生的接纳水平、家长对孩子智商的评估以及小学生被同伴接纳等方面来影响他们的自我评价。这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为了使学生积极地自我评价,一定要排除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

5. 同伴关系

随着学生的成长,同伴评价的重要性不断增加。每个人都具有被自己所关注,被自己同类所赞赏的本能倾向。当自己不被别人所关注或没有受到太多他人的关注时,就会对自己的价值产生疑问。在交往中,学生通过直接交往或观察其他人的言行对同伴的相貌、身体素质、同伴关系、学习成绩、性格、能力等作出评价。学生接到这些评价后,对各种反馈信息加以整合、内化,从而形成自我评价。在前青年期和青年初期同伴关系显得尤其重要。

(三)指导和发展学生的自我评价

1. 重视自我评价意识的培养

研究发现,小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清楚自我评价的内涵和意义,没有形成自我评价的意识和愿望。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加强引导。初中生的自我评价意识较强,但这种较强的意识主要反映在学生很注意他人对自己的关注上,而且学生的自我评价具有片面性和不稳定性,往往是停留在头脑中的感性认识上,经常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好学生”和“差学生”的标准。这都表明,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不够明晰,需要教师加大引导力度。

2. 加强自我评价过程的指导

在一般情况下,学生的自我评价活动遵循着下面的过程,即“明确目标—制定标准—进行反思性活动—信息反馈—自我矫正”。

3. 明确目标

目标具有导向作用,有的学生可能目标明确,有的则模糊。教师要尽可能地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关键的或阶段性的自我评价目标,以确保学生自我评价的整体效果。

4. 制定标准

恰当的自我评价标准是学生自我评价成功的有力保证。在制定学生自我评价标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请学生一起参与,允许学生和教师在相关领域进行合作。这有助于学生内化自我评价标准,感受自己在自我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5. 进行反思性活动

只有进行反思性活动,学生才能真正走入自己内心,通过和他人对比或自我对照一定标准对自己作出一定评判,才能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自己。

6. 信息搜集和反馈

在评价中,信息的搜集和反馈贯穿始终,直接影响着自我评价的质量。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搜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还要指导学生及时正确地与他人交换意见,以此来检验自我评价的客观程度。

7. 自我矫正

学生要不断完善、发展,必须改掉缺点、发挥长处。许多时候学生能意识到自身的缺陷,但苦于没有办法改正而失去更好的发展机会。因此说,在学生自我评价过程中,无论信息反馈来自何种渠道,无论所反馈的信息是如何及时、有效,如果它不能为学生创造自我矫正的机会,就毫无价值和意义。在整个自我评价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促使学生尽量客观地评价自己,还要不断激励学生,促使他的自我调节行为,校正错误和缺点。

(四)自我评价的形式和方法

1. 个人日志

个人日志就是学生通过写日志的方式,忠实记录自己学习、生活过程的体验和感受并作出相应的评价。其实就是平时所说的日记或周记等形式,不过更侧重于评价。个人日志的最大功能是搜集的信息全面、丰富,更接近学生内心,可以记下学习中的事或感受,也可以记下生活中的事和感受。总之,自己所见、所闻、所想得都可以记下,并作一定的评价。个人日志要尊重学生的隐私权,可 能是在老师的要求下的,但也不可强制检查、评分等。

2. 自我体验报告

所谓自我体验报告是指学生通过反思,将自己先前学习中的认知、能力、情感、人际交往中的体验、感受以书面形式表述出来,这是一个描述性的定性自评过程。学生的体验对于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心有着很大的影响。有些学习体验可以通过学生外显行为表现观察出来,而许多内心感受和心理倾向的变化是无法为外人所准确观测到的,因而只有通过学生的自我体验报告,才能全面深入地反映学生在学习中的得失变化。

3. 成长记录袋评价

“成长记录袋评价”是指学生把自己有代表性的作品收集起来。这些作品用以展示自己学习和进步的状况。成长记录袋是一个学生作品的动态的、不断增长的集合。每一份加入其中的作品都要由学生自己来选择,并给出选择的原因。成长记录袋评价的最大价值即在建立记录袋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了学习过程和评价。

4. 自我评价表

自我评价表是学生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和自我成长发展,对自己进行评价的表格。自我评价表可以分为:单堂课的自我评价表、单个单元的自我评价表、整个学期的自我评价表等。对于学习评价来说,最主要的还是单堂课的评价表。评价的内容包括态度、行为、所学知识与技能、方法、情感体验等。在实践过程中,要结合具体的内容,对表格进行适当的设置,学生也可以参与到自我评价表的设置和修改过程中。自我评价表格式比较灵活,在学习活动结束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心中的标准来为自己评分,也可以 和老师商量评定。

什么是自我评价

从教育学上讲,自我评价是被评价对象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自身所作的评定和价值判断,有时被人们称作自我评定或自我评估。学生自我评价就是学生个体基于原有的自我认识,依据一定评价标准,对自身整体或某方面素质的发展所作出的认识和判断。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不论在学习过程,还是在交往过程或其他活动中,都应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样才能保证各项活动顺利地进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在古希腊的戴尔菲阿波罗神庙上刻着这样一句话:“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是个永久的课题,因为人是如此复杂奇妙、变化多端。卢梭认为箴言“认识你自己”比伦理学家们的一切巨著更为重要,更为深奥。自我评价是自我认识的核心成分,集中反映了个体自我认识乃至整个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也是自我认识和自我调节的前提。因此,学生的自我评价对学生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对于学习来说,自我评价既是一种学习策略,又是一种能力。作为学习策略,有效的自我评价会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及时进行调节和提高。研究证明,善于自主学习的学生使用自我评价的次数明显多于自主性差的学生。作为一种能力,自我评价在学生学习中起着主导和先决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自我体验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有关学者认为:最有效的评价是从学习者自身出发的评价,然后是教师与同学的评价。第三才是来自班级之外的其他人的评价。这是因为教师、同学能够直接给予学生以帮助。而班级之外的其他人远离学生,只能给予间接的影响。

([美] Cook.W.W.)

最理想的评价是置于社会生活中的自我评价。应该使学生学会从自身的经验中发现更多的有意义的东西。

([美] Hopkins.L.T.)

参加这次实验研究的 30个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对学习进步状况进行评价。学生们亲自参与学习目标的制定、学习方法的选择。因此对自己的学习进步程度的评价同教师一样地热心。

([美] Alikin.W.M “八年研究”总结报告书)

具有良好自我评价能力的个体特征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具有良好自我评价能力的个体可能会:

1. 能意识到自己的情感范围。

2. 能找到表达和排遣自己情绪与思想的方法。

3. 能形成准确的自我感知 (sense of self)。

4. 具有设定并追求目标的动机。

5. 能建立一套道德价值体系并以此来指导生活。

6. 能独立地学习。

7. 对生命中的“大问题”,如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和生命的目的等感兴趣。

8. 能促使自己持续不断地学习与成长。

9. 试图挖掘和理解内心的体验。

10. 能察觉自我与人类环境的复杂性。

11. 能努力实现自我。

12. 能激发他人的力量。

(刘丽娜)

学生评价的主要方法

1. 行为表现观察。行为表现是一个人的素质和潜能的外显。通过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观察,能正确地判断学生的素质基础和发展状况。要在学业评价中注重发挥行为表现观察这一评价手段的作用。行为表现观察最有利于实现多主体评价,行为表现观察与成长记录是一个评价过程的两个侧面。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表现观察就是成长记录。要培养学生对自己行为进行审视和反思的习惯。任何行为都是知、行、意的结合,行为表现观察还有利于评价学业发展的三维目标。行为表现观察离不开教学过程,能使评价过程与教学过程很好地结合起来,能很好地实现评价促进发展的目的。“素质评价手册”应成为行为表现观察的主要工具,与其相对应的就是学生的“成长记录袋”。

2. 考试与测验。不可否认,考试与测验仍然是最基本、最常见的评价工具。但是考试与测验的内容要体现新课程理念,要设计开放题、综合题、应用题等,还可设计带有自评性质的试题(如给出试题元素,让学生自行命题;允许学生指定一题“延时解答”,即不立即解答,待准备充分后再解答)。

3. 学科技能测试。选择本学期学生应掌握的学科技能,编制技能测试卡(包括测试材料、评分等标准),学生随机选卡,由教师、学生代表组成的评委打分或定等级。可以了解学生掌握技能情况。

4. 学科综合任务评价。指定 3~4项学科综合活动主题,分别给出活动要求,由学生自行选择。学生单独完成或合作完成。要求学生记录活动的目的,设计方案,寻找合作者,记录活动过程,写出成果交流报告。写出自己体会,同伴评语,家长评语,教师评语。可考查学生学会探究、学会收集信息、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与人合作以及意志品质等方面的情况。

第三节 发现学生的长处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智能结构形式,都具有自己的智能强项和弱项。并且,这种差异并不表现为好坏、高低、贵贱之间的差异,而是多样化的表现。例如,莫扎特出身于萨尔斯堡的一个宫廷乐师家庭,很小就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即兴演奏和作曲都十分出色,被誉为“神童”;当前中国出了一个音乐“神童”郎朗,是第一位在 22 岁之前与全球所有一流乐团合作并长期签约的中国钢琴家,已成为世界钢琴界又一位领军人物;被英媒体称作“东方之星”的丁俊晖,性格内向、好强,他 8 岁半开始接触台球, 13 岁获得亚洲邀请赛季军,年仅 15 岁的丁俊晖成为中国第一个台球世界冠军, 2005 年 12 月,夺得英国斯诺克锦标赛冠军。这样的典型事例很多,又如中国最近出现的韩寒、姚明、刘翔等人都是在某一方面表现特别突出。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似乎没有上述那些人突出的长处,但是实际上,每一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都有其独特的智能结构正等待我们去发现、去启迪、去引导。

瓦拉赫效应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才过程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美的品德,也绝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时,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已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了化学实验应有的品格,建议他去学化学。父母接受了化学老师的建议。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点燃了。文学艺术的“不可造就之才”一下子变成了公认的化学方面的“前程远大的高材生”。在同类学生中,他遥遥领先……

拿破仑的童年

美国著名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回忆说:“我的父亲在举行婚礼之前,指着我的鼻子,向第一次进我家门的继母介绍:‘这是拿破仑,是兄弟姐妹中最坏的一个 !’我听到这句话,如雷轰顶,无地自容。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的继母是这样回敬父亲对我的伤害的:她把双手放在我的两肩上,两眼闪耀着信任的目光,斩钉截铁地回答:‘不。他恰好是这些孩子中最伶俐的一个。而我所要做的一切,只不过是将他伶俐的天资充分地发挥出来而已。’”拿破仑说:“此时此刻,我内心意识到我将永远有一个可敬可爱,完全值得信赖的母亲。从此‘最伶俐’这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伴随着我的一生,激励我坚毅地前进。”

善于捕捉的闪光点

有位妈妈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可能是多动症,在座位上 3分钟都坐不了。”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告诉孩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座位上坐不了 1分钟,现在能坐 3分钟了。其他小朋友的家长都很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就数宝宝进步大。”那天晚上,儿子破天荒地独自坐得端端正正地看电视中的动画片。

在小学的家长会上,老师说:“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倒数第三名,我们怀疑他智力有问题,你最好带他去看看心理医生。”回到家中,看到惊恐万分的儿子,她振作精神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她说你并不笨,只要认真听课多做练习,一定能超过你的同桌。”说这些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中一下子充满了光亮的希望。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比较困难。”她走出校门,对儿子说:“ 班主任老师对你非常满意,只要再加紧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儿子把一封落款为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中。此时,这位妈妈激动地热泪盈眶,兴奋地拍打孩子肩膀,说:“妈妈知道你行,你没让妈妈失望。”

上面的事例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瓦拉赫的成功,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学生的智能发展都是不均衡的,都有智能的强点和弱点,他们一旦找到自己智能的最佳点,使智能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便可取得惊人的成绩。

拿破仑·希尔童年时期,因母亲早逝,心理受到打击,又因家庭穷困,父亲疏于管教,成为当地一个无恶不作的小流氓。甚至整天揣着枪四处游荡,寻找做坏事的机会,后来因其继母把他当作一个优秀孩子对待,给予了无限的爱,最终使他走上了成功之路。

那位母亲巧妙地通过“撒谎”来激励儿子内在的潜力,激发他学习的热情与强烈的进取心,让儿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促使他不断进步,最终考入最理想的重点大学。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人都是喜欢听好话,接受表扬的。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讲,更是如此。他们对什么都好奇,但又表现出幼稚、信心不足等弱点,而对自己的每一点小小的进步都渴求得到认可和肯定。然而,我们有些家长、教师认为督促学习完全是为孩子好,不必总是哄着、捧着,所以批评、训斥,甚至打骂多,鼓励、表扬少。殊不知,这样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信心。正如 陶行知先生所言:“未来的先生们!忘了你们的年纪,变个十足的小孩子,加入在小孩子的队伍里去吧!……您立刻会发现小孩子的能力大得很:他能许多您不能的事,也能许多您以前以为他不能的事。等到您重新身为一个小孩子,您会发现别的小孩子是和从前所想的小孩子不同了。”针对那些无视学生创造力甚至用粗暴手段压制学生创造力的教师,他还这样愤慨地抨击道:“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车,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得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所以,我们一定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贴近学生心灵,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

了解是发现的前提,只有走近学生,全面细致地观察分析,才能有效地发现学生的长处和优点。当然,教师要具有相应的师德素养,要怀着对学生高度负责和关爱之心,才愿走近学生。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走近他们,同时还要转变观念,用多元智能理论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待学生,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

(二)拓宽发现的视角和渠道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多规格需求,使得学业成就不再是发现的唯一视角。他们的一切生活内容均应列入教师发现的视野,力求把发现的视角从课堂的学习生活扩展到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从学生的个体学习扩展到他们的群体生活,从学校生活扩展到他们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教师要与学生家长及时进行多方面的沟通,和同事加强探讨,可能会发现自己未注意的方面。还要教会学生之间互相欣赏和发现对方的优点,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评价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之间的交往,更是给教师一个学生的视角。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他们各自长处的机会,如组织兴趣小组,班级干部轮换制等多种方法。教师应通过语言、情感刺激等多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长处在各种机会中充分展示,特别是一些 平时不被老师和同学重视和喜欢的学生。

(三)当好发现的主人

聪明的教师则更多的是先借用他人的眼睛,然后更多地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从他人那里了解信息,只能是供参考的信息,不能替代自己对学生的发现,更要防止由他人的描述而形成自己对学生的偏见,干扰和影响自己的发现。教师应该成为自己发现的主人,而不是他人发现的奴隶。

(四)转换视角,反向思考

许多时候学生的缺点中蕴含着可转化的优点,只不过要让学生用在适当的地方。有一个教师发现班里一个学生上课总爱说话,许多教师都向他反映了这个情况。该教师经过了解,发现这个学生爱看书和电视,并且表达能力特强,总爱将自己看到的有趣的故事说给别人听,其他学生也爱听他讲话。于是,教师特意创造机会让该同学在课堂上给大家讲故事、阅读等,并对其进行了深入谈心,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善于表达的特点写作,后来该生还在老师的推荐下加入了校广播站,并且再也不在课堂上私下讲话了。

(五)要有耐心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学生的行为也不是轻易的一朝一夕之间就发生转折性变化的。正是教师所面临着如此巨大的艰难任务,使得教育显得如此伟大。广大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工作着,为了学生一丁点的进步而努力,通过多位教师的接力,终于将学生培养成人才。正如美国教育家班纳说:“在所有教育要素中,首先正是耐心引起和赢得了学生令人渴望的回应:更努力的学习。”

耐心对教育的作用

1. 耐心给学生以学习的时间;

2. 耐心要求考虑年轻人的弱点;

3. 耐心希望和帮助学生渐渐成熟起来,但是并不期望他们已经很成熟了;

4. 耐心要求愉快地对待愚笨的人;

5. 耐心必须通过教师的言行表现出来;

6. 耐心永远不丧失对目标的寻求;

7. 耐心能够给自我带来奖赏。

([美] James.M.BannerJr.&Harold.C.Cannon

现代教师与学生必备素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第四节 防止评价“作假”

课程改革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机制,把评价活动和过程当作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机会,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努力和成绩,让学生获得一种成功的满足和喜悦。促进发展性评价是一种积极有效的评价手段,对于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防止评价“作假”,值得我们探索和思考。

在听课中常常发现,为了激活课堂气氛,有的教师对学生表达不清的观点,甚至明显错误的主张,都不加价值取向方面的正当性分析,一律叫好。虽然评价者的原意是对学生积极发言的“行为和态度”加以肯定,可是学生 却把老师的表扬误认为是对发表内容的认同。

能考 100 分,却戴弱智帽

——家长伤心地问:老师为何要弄虚作假

本报讯:萧山市河庄镇民主小学五年级学生金某考试成绩有时能达100分,但是头上的弱智帽子一戴就是五年。他母亲气愤地对记者说,孩子被定为弱智,自己几年来一点都不知道,要不是这学期期末考语文时出了事,孩子头上的弱智帽子还不知要戴到什么时候呢!

据了解,6月24日上午语文考试之前,五年级语 文老师朱某把金某与一位姓陈的同学叫到教室门口,要他们在考试时把名字对调一下。金某不同意, 朱老师就在他头上拍了一下,并说你如果不对调,我会把你的分数全部扣掉。……朱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让金某与其他同学在考试时名字对调,目的是想使语文课的班级考评成绩能好一些。因为金某的语文成绩比姓陈的同学的成绩要好,而金某因现在还戴着弱智帽子,其成绩不在考评之内。

语文期末考试后,金某把在学校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家长。家长一了解,才发现他在学校一直都戴着弱智的帽子。在金某的《学生手册》上,记者看到他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的语文、数学成绩分别为87分和100分,其他各学期的语文数学成绩也大多在80分以上,三年级第二学期还被评上了“学习积极分子”。但在民主小学上报给河庄镇中心小学的成绩登记表上,金某语文数学1996学年末的成绩却成了 26 5分和 41 5分, 1997学年末的数学成绩为 42 5分,他名下还有“重度弱智”的备注。而其实这些都是同学陈某的成绩。

7月13日,金某的家长带他前往萧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了诊断性智商测定,诊断表明他智力正常。金母伤心地问:“为人 师表的老师为何要弄虚作假呢?”

(评价“作假”的现象钱江晚报, 1999.7.16)

虚假的评价

教师正在教《 10以内的加法》。

师:小朋友,你能说出一个 10以内的加法算式吗 ?

生 1: 7+8=15。

师(竖起大拇指 ):你真了不起! 7加 8等于 15都会算了。

生 2: 10+2=12。

师:你也了不起 !

生 3: 10+20=30。

生 4: 300+400=700。

学生的回答不着边际,教师一时难以将学生的思路引到本堂课的教学主题上来。

上述第二个案例中,教师一味地表扬,可能是为了鼓励学生保护其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对于几个不符合要求的回答也照样去鼓励和表扬就值得探讨了。这种过分表扬其实是一种虚假的评价,不符合客观情况,也是不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程要求的,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加以注意。上例中,教师可采取中性评价,例如这样说:“你说得对, 7 加 8 是等于 15 ,你能再说出一个 10 以内的加法算式吗 ? ”这样,学生就会围绕教学主题进行探讨,既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又把学生的思路引到需要探讨的问题上来。而在第一个案例中,则纯粹是一种弄虚作假,教学实践中,要严加杜绝。

(一)课堂教学中评价存在的问题

1. 评价专用时间过多

有的教师在每堂课中除了对学生进行即时评价外,还特意安排一定的教学时间或教学环节让学生进行专门的评价活动,过分追求评价参与的面广、评价内容的面面俱到、评价方式的齐全,从而导致因占用时间过多而冲击知识教学,或者导致教学环节过渡不自然,给学生一种“硬插”的突兀感,这将会得不偿失。所以我们认为,应积极寻求评价与知识的融合点,把评价有机地渗透于、附着于学习内容,使它们浑然一体,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这种评价将会是潜移默化的。

2. 评价专用语言过多

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以口头语言评价为主,且常用“你真聪明”、“你真捧”来表扬学生,认为这简单易行,容易“感动”学生。殊不知,教师专用口头语言评价的次数愈多,对知识进程的影响就愈大,学生的单调乏味感就愈强。

心理学家一项最新研究显示,那些被称赞为聪明的学生往往变得过于注重考试成绩,一遇到挫折就灰心丧气,而那些被夸奖为努力和刻苦的孩子,更富有持久的上进心和学习兴趣。他们认为智力和能力是可以通过刻苦学习来提高的,从而更愿意承担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所以,我们认为课上像“你真聪明”之类的语言还是少出现甚至不出现为好,而对表现好的学生多采用“不赞聪明赞勤奋”的方式来评价可能更为有效。

3. 批评的缺失

在不少教师看来,激励和批评是对立的,强调激励就不能批评,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事实上,在教育过程中不能没有批评。错了就应该给予批评,有时甚至是严肃的批评,使个体在心理上有一种强化,对错误有更加深刻的认识,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从而促进个体的健康成长。

当然,批评必须注意方式和方法,应善用技巧性的批评,注意语言艺术,最终达到警醒顿悟、催人奋进的目的。

4. 评价形式繁多,应试本质不变

许多学校和地方现行的教育评价,表面上形式已经很多,评价体系已经基本上是完善的,而且各种评价形式和方法表面上也是符合规定要求而且可能还是最先进的。评价学校有评估方案,评价教师也有评价标准,评价学生更是形式多样。但它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教师的优劣、学生的素质发展水平,关键还是看学生考得怎么样。

5. 采取不正当手段,弄虚作假的评价

现实中部分教师出于某种目的,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或措施进行评价。对于教师来说,制造虚假论文参与评比或伪造证书进行职称评定的事情时有发生,或进行“表演课”参加优质课评比,还有的改动、伪造学生成绩。笔者曾遇到一位教师,在评卷过程中发现本班学生的卷子大量题没做时,该教师竟替他做了并判了不低的分数。像这样的事例严重影响了评价的公正性、客观性,使评价失去了实际意义,更是对学生造成一种极为负面的影响。

(二)加强师德修养,防止评价“作假”

1. 加强师德修养,增强教师之爱和责任意识

教师对学生的爱和责任是师德的核心内容,只有满怀对学生真切的爱,对学生高度负责,才能以真实的、客观的、公正的、激励的方式去评价学生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这样的评价才真正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并且易为学生所接受。教师缺乏真爱的表扬只会造成一种形式,或增加学生的虚荣心,或不为学生所重视。缺乏真爱的批评会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可能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成为一种体罚,而且造成学生和教师之间关系的紧张,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

2. 强化理论学习,掌握科学评价措施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已成共识,终身学习的观念也已深入人心,因此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已经成为新时期教师的一个重要特征。只有深入了解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了解了教育的客观规律以及科学评价的方法和措施,才会对学生有针对性地、真实地、积极地评价,不至于得到虚假的评价信息。

3. 增强法制和公德意识,抵御不正之风

许多时候并不是教师本身想去弄虚作假,而是周围某种原因促使教师去做些明知不该做的事情。据说,某县因为高考升学率下滑,县领导竟向全县人民道歉。这件事引起了许多人的不同评论,你也可以思考一下,这种环境下作为教师你该如何呢。作为教师应该秉持心中的教育理想,不能为外界的一切不良影响而动摇,要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学生的发展。当家长、社会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较高的期望时,我们应该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学习的要求和评价,但是不能为了评比而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新时期的教师,一定要提高自身素养,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

1 .有人说,只要高考制度存在,应试教育旧的影响就消除不了。你是否认为只要像考试这种注重结果的评价取消,就真正体现评价注重过程了。说出你对新时期教育教学评价注重过程的理解。

2 .评价就是多说好听的话,就是表扬学生,给予他们激励,这种看法对吗?你怎样认为呢?

3. 请你就下面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 1 )该教师的做法中有哪些可取之处?有哪些不足?

( 2 )分析当前教育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 3 )对你有什么启发?

一堂难忘的过程评价课

从教十几年来,三尺讲台记载了我太多的喜怒哀乐,可让我记忆最深的还是第一次“过程评价”课,它让我真正接触到全班学生真诚、灿烂、自信的笑容。

在同学们充满期待与好奇的目光中,我手拿“过程评价表”走进教室。表格刚发到学生手中,他们便迫不及待地开始组内自评、互评。教室内真可谓人声鼎沸,自我演讲、点评他人、展示自我“杰作”,好不热闹。当我正为同学们的热情参与而高兴时,一声哭腔响了起来:“老师,我的作文多次被您夸奖,可写作方面我们组同学非让我得‘良’不可。”向来我行我素、什么也不在乎的焦帅眼圈竟然红了。

“他的字迹差,书写不整洁,您的批语里也几次提醒他,可他就是不改。”听到组长理直气壮地回答,焦帅的泪水都流下来了:“我下次认真写还不行吗?”“那下次你一定是‘优’。”一场“纠纷”无须我发言就结束了,但效果肯定胜过我苦口婆心的说教。

这时,一张字条传过来,上面写着:“老师,如果好学生得了‘良’,您会生气吗 ?”多么尖锐的问题。多年来,以分数评定学生好坏已在人们的心目中形成定势,如果今天这个问题处理不好,新课程关注过程的理念就会流于形式。

“同学们,请大家畅所欲言,谈谈你觉得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应该是什么标准。”我话音刚落,已经有许多手高高举起,每个人都谈出了自己的观点。当同学们把目光投向我时,我也对自己心目中的好学生进行了诠释:“实际上,每个学生 都是老师的好朋友、好学生。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正确地认识自我,不断地提高自我,‘好’字会属于每个人。”

“老师,字条是我写的。李豪虽然学习挺拔尖,可从不爱帮助他人,也不喜欢与同学交流合作,我觉得他的过程评价不能得‘优’。”第五组的组长刚说完,李豪已站了起来:“今天,我才第一次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前的我一直生活在‘分’里,自私自傲,失掉了许多友情、许多乐趣,请老师和同学们看我今后的行动吧 !我一定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优秀学生。”

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一阵阵激烈的争论,掀起了课堂上一次次的高潮。在班内从不爱说话的王晓杰也活跃起来。以前,学习不好、不爱发言让他一直很自卑,可今天,他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学习进步大等优点被同学们挖掘出来,汇成了一个大大的“优”字。仅仅半堂课时间,他脸上自豪、幸福的神情使他换了个人似的。

看着每张神采飞扬的脸,看着一双双自信、兴奋的眼睛,听着一句句精辟到位的评述,我的眼睛竟有些湿润了。如果我们一直像今天这样,多给学生一些空间,多给学生一些肯定,多关注他们成长的过程,那么,每个人都将送给我们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

(王会鲜,郭晓安中学语文, 2004.1)

4. 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问题。

我本不是一个爱挑剔的人,更不是一个容易生气的人,但自从当了班主任,似乎容易生气也爱挑剔别人了。且每次都能找出充足的理由:学生上课睡觉了,不按时完成作业了,考试左顾右盼了,晚修教室声音太大了。每每看到这些。我都忍不住数落数落学生的不争气。学生在我眼中,似乎就是这些缺点的代名词。时间一天天过去,班风、学风却毫不曾因我的挑剔而好转,相反,班级变得更加沉闷。我心中有几千个十万火急。那日“训”完学生走出教室。班长追上我,诚惶诚恐道:“老师,能不能找找我们身上的优点,表扬表扬我们?”

( 1 )该教师的问题你遇到过吗?你是怎样处理的?

( 2 )运用相关理论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找出对策。

5. 发展性评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谈谈你在学生行为表现观察方面有哪些经验和教训。

6. 您在学生评价中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