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气又好听的女生外号:除草剂类型及作用机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0:24:03

自1979年氯磺隆开发成功以来,世界除草剂工业便进入了超高效时代,特别是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磺酰胺类、嘧啶水杨酸类等系列超高活性品种的问世,给除草剂新品种开发及化学除草带来了新的革命性变化。

一、除草剂类型
  按化学结构分类,除草剂可分为苯氧乙酸类、酰胺类、二苯醚类、取代脲类、均三氮苯类和五氯酚钠等。
  按作用方式,除草剂可分为选择性和灭生性两类。选择性除草剂,是指有选择性地杀死田间杂草,而不伤害作物的一类除草剂。例如,2,4-D,2-甲-4-氨能杀死双子叶杂草,而对禾本科作物无害;西玛津能杀死玉米地里杂草,而对玉米无害;敌稗能杀死稗草而不伤害禾苗等。
       灭生性除草剂也叫非选择性除草剂。这类除草剂能杀死地里所有植物。例如,五氯酚钠和亚砷酸钠等属于这类。
  按药剂在植物体内移动的情况,可将除草剂分为内吸性除草剂和触杀性除草剂。例如,2,4-D,西玛津、敌草隆和扑草净等属于内吸性除草剂;除草醚、五氯酚钠等属于触杀性除草剂。
二、主要的除草剂及其作用机理
  1.苯氧乙酸类
  主要包括2,4-D,2-甲-4-氯苯氧乙酸和它们的钠盐、胺盐等,这是生长素类除草剂,在低浓度下,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高浓度下能杀死双子叶植物,但对单子叶植物影响很小。这类药剂可促进植物体内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使细胞过度分裂和伸长,组织因过度生长呈畸形,从而阻碍物质运输,导致植物死亡。
  2.磺酰脲类
  自杜邦公司于1979年开发成功氯磺隆之后,磺酰脲类除草剂就得到迅速发展,磺酰基所连苯环,可改变成各类杂环,三嗪环亦可改变成嘧啶环衍生物,先后开发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超高效除草剂,到目前已有30多个品种问世,其中杜邦公司开发的占一半以上。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最大特点是高活性,使用剂量通常在5-100g/hm²。该类除草剂具有极低的哺乳毒性和良好的环境特性。但进入90年代,磺酰脲类除草剂在其应用过程中已遇到一些难题,最突出的是残留药害和杂草的抗性问题。近期开发的新品种在保持原有高活性、对环境友好的前提下,主要特点是不仅对作物安全,而且对后荐作物无影响。如德国艾格福公司开发的酰嘧磺隆是一种麦田除草剂,主要用于防除冬小麦、大麦、燕麦等作物中的阔叶杂草,对猪殃殃有特效,对当茬小麦和下茬水稻、玉米安全。艾格福公司开发的另一个品种乙氧嘧磺隆具有很广的杀草谱,可有效地防除水稻、小麦和甜菜等作物中的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迄今未发现对后茬作物的影响。汽巴-嘉基公司开发的环氧嘧磺隆是一种大豆地除草剂,主要用于苗后防除阔叶杂草,对苘麻属、苍耳、苋属、豚草、蒿属、稗草、蕃薯属和蜀黍属等有效,用量为60-90g/hm²。其在大豆植株内迅速代谢为无毒物,残效期短,对大豆和后茬作物安全。杜邦公司开发的四唑嘧磺隆是一种新型稻田苗后除草剂,对稗草、北水毛花、异型莎草、紫水苋菜、欧泽泻、披针叶泽泻、花蔺、眼子菜等杂草有优异的防除效果,用量为20-25g/hm²,对日本山茶和水稻安全。在磺酰脲类除草剂中引入氟原子,也是近年来的研究开发热点。如杜邦公司开发的氟啶嘧磺隆是一种芽前、芽后杂草的除草剂,主要用于防除重要的禾本科杂草和大多数的阔叶杂草,对看麦娘有特效,用量为10g/hm²。无论该药秋季施用还是春季施用,对后茬作物均无影响。汽巴-嘉基公司开发的氟磺隆是一种玉米地除草剂,对玉米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对苘麻属、苋属、藜属、繁缕属和蓼属等均有优异防效,主要用于芽后除草,用量为10~30 g/hm²。拜耳公司开发的氟酮磺隆是一种新型磺酰脲类除草剂,主要用于苗后防除小麦田禾本科杂草和一些重要的阔叶杂草,对抗性杂草如野燕麦和狗尾草等有很好的防效,用量为30g/hm²。汽巴-嘉基公司开发的氟嘧磺隆主要用于3~7叶期玉米田防除禾本科杂草以及阔叶杂草,用量为10~40g/hm²。杜邦公司开发的氟胺磺隆用于甜菜田苗后防除许多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用量为10~25g/hm²。诺华公司开发的三氟啶磺隆对棉花和甘蔗田中的难除杂草如莎草、大戟、大爪龙、苍耳以及臂形草等有很好的防除效果,且对作物无药害。巴斯夫开发的三氟甲磺隆也具有很好的除草活性。使用历史悠久的苯磺隆是磺酰脲类内吸传导型芽后选择性除草剂。以茎叶吸收为主,兼有封闭作用,主要防除阔叶类杂草,在杂草3-4叶期使用效果最好。由于其死草速度较慢,为了扩大杀草谱,提高死草速度,多与唑草酮、二甲四氯、2.4-D、乙羧氟草醚等复配使用。茎叶处理后可被杂草茎叶、根吸收,并在体内传导,通过阻碍乙酰乳酸合成酶,使缬氨酸、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受抑制,阻止细胞分裂,致使杂草死亡。双子叶杂草繁缕、荠菜、麦瓶草、麦家公、离子草、猪殃殃、碎米荠、雀舌草、卷茎蓼等对苯磺隆敏感,泽漆、婆婆纳等中度敏感。用药初期,杂草虽然保持青绿,但生长已受到严重抑制,不再对作物构成为害。施药后10~14天观察到杂草受到严重抑制作用,逐渐心叶褪绿坏死,叶片褪绿,一般在冬小麦用药后30天杂草逐渐整株枯死,未死植株生长受抑制,作用比较缓慢。对日旋花、鸭跖草、铁苋菜、篇蓄、刺儿菜等防效差,随剂量升高抑制作用增强。苯磺隆在禾谷类作物春、冬小麦、大麦、燕麦体内迅速代谢为无活性物质,有很好的耐药性。在土壤中持效期30~45天,轮作下茬作物不受影响。苄嘧磺隆是选择性内吸传导型稻田除草剂。能有效防治1年生及多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能被杂草根、叶吸收并传到其他部位。适用于稻田防除1年生及多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
  磺酰脲类除草剂的作用机制新颖,它是一种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即通过抑制植物体内的ALS,阻碍侧链氨基酸如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使细胞分裂被抑制,杂草正常生长受到破坏而死亡。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生物活性。磺酰脲类化合物具有前所未有的高活性,每公顷用量以克计,从此打破了传统品种的用药量界限,使除草剂的发展步入了超高效时代;②毒性。磺酰脲类除草剂作用于植物体内的ALS,且再无第二个作用位点,它对人和哺乳动物的毒性很低;③选择性。磺酰脲类除草剂对许多作物有良好的选择性,一般认为,其选择性是由不同作物和杂草对该类化合物代谢失活能力的差异造成的,而与吸收和传导量的差异及ALS敏感性的差异无关;④环境行为。磺酰脲类除草剂既可作叶面处理剂也可作土壤处理剂,因其蒸气压低,进入大气中的量很少,主要被植物吸收和进入土壤。其残留量很小,除少量淋溶进入地下水之外,大部分可通过化学水解和微生物分解而降解;⑤残留药害。磺酰脲类除草剂选择性强,对不同作物的敏感性差异很大。大多数磺酰脲类除草剂在环境中易分解不易积累,但也有一些品种因残效期较长,很容易对下茬敏感作物产生药害,如甲磺隆、绿磺隆、胺苯磺隆和氯嘧磺隆等。另外新开发的磺酰磺隆和氟啶磺隆也有较长残效的趋向,在PH值较高时,降解也较慢;⑥抗药性。ALS抑制剂作用靶标单一,连续使用易诱发杂草产生抗药性。已经证明,杂草的抗性主要是ALS的变构(即基因位点发生变化)和植物解毒代谢功能的提高所致。抗药性问题已成为磺酰脲类除草剂发展的一大障碍
  磺酰脲类除草剂对许多一年生或多年生杂草尤其是阔叶杂草有特效,已广泛用于防除水稻、麦类、大豆、玉米、油菜、草坪和其它非耕地的杂草。1996年这类除草剂的销售额就达到了15.05亿美元,仅次于有机磷类除草剂,其中苄嘧磺隆、烟嘧磺隆、氟嘧磺隆和噻磺隆四个品种的销售额分别为2.6亿、1.5亿、1.5亿和1.3亿美元。目前,磺酰脲类除草剂在世界农药市场中仍占有重要地位,但是近年来由于其残留药害和抗性问题日益突出,已开始制约这类除草剂的进一步发展。
  3. 咪唑啉酮类 
  咪唑啉酮类除草剂是继磺酰脲类除草剂上市3年后,由美国氰胺公司开发成功的一类高效广谱低毒的除草剂。到目前已有6个品种商品化,均由氰胺公司开发,包括咪唑烟酸、咪唑乙烟酸、咪草酸、咪唑喹啉酸、甲氧咪草烟和甲基咪草烟。咪唑乙烟酸是一种用于大豆田的超高效、广谱、内吸除草剂,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有很好的防除效果,但它在土壤中残留时间较长,在偏碱性条件下降解较慢,易对后茬敏感作物造成药害。该品种于1984年开发成功,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被广泛使用。咪唑喹啉酸是一种高效低毒的大豆田除草剂,它在美国是一个大吨位、广泛应用的除草剂品种。甲氧咪草烟和甲基咪草烟是近期开发的新品种。前者具有用量低、杀草谱广、残留短等特点,主要用于芽后防除大豆、花生地禾本科杂草,用量为35~45g/hm²。在土壤中残留期短于咪草烟,对后茬作物如小麦、大麦、黑麦、高梁、向日葵、烟草等安全。后者是花生地芽后除草剂,杀草谱广,可用于防除决明属、稷属、南美山马蝗以及莎草科杂草。
  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的作用机制与磺酰脲类除草剂一样,主要是抑制ALS,从而抑制侧链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因此,这类除草剂同样存在残留药害问题。如普施特(推荐剂量75g/hm²)施药24个月后仍对油菜、甜菜、白菜和亚麻有严重药害。金普施特(甲氧咪草烟+咪草烟,推荐剂量50g/hm²)施药24个月后仍不可种植白菜、甜菜和亚麻。金豆(甲氧咪草烟)高剂量(80~120g/hm²)对后茬敏感作物仍有一定的影响。但同时也应该看到,采用残留期短的甲氧咪草烟与咪草烟复配可减小咪草烟的残留药害。通过使用一些解毒剂来增强作物的代谢功能,也可减轻这类除草剂的药害。尽管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品种较少,并且也存在残留药害问题,但由于其具有活性高、用量低和杀草谱宽等特点。因此,目前这类除草剂在世界除草剂市场中仍占有一定地位,如咪草咽和灭草喹的销售额分别达到4.9亿和1.5亿美元,甲氧咪草烟的销售额呈上升趋势。 
  3. 磺酰胺类  
  磺酰胺类除草剂是继磺酰脲类及后来发现的咪唑啉酮类除草剂之后,由美国道农业科学公司研制开发的一类新的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其主要结构形式是三唑并嘧啶磺酰胺,现有6个品种,均为旱田除草剂,包括唑嘧磺草胺、甲氧磺草胺、氯酯磺草胺、双氯磺草胺、双氟磺草胺和五氟磺草胺,其中含氟的有5个。唑嘧磺草胺是一种广谱除草剂,对大豆、玉米、小麦、大麦、豌豆、苜蓿、三叶草等安全,虽其残效期较长,但对后茬作物无不良影响。用量为15~60g/hm²。甲氧磺草胺苗后用于小麦、大麦、黑麦田中大多数重要的阔叶杂草如猪殃殃、繁缕等,用量为5~10hm²。苗前和苗后使用可防除玉米田中大多数重要的阔叶杂草如藜、西风古、龙葵、蓼等,用量为20~30g/hm²。氯酯磺草胺主要用于大豆田中苗前和苗后防除阔叶杂草,对苍耳、豚草、三裂叶豚草、向阳花、甘薯属和苘麻有特效,用量为17.5~44hm²,商品名为Amplify、First Rate。双氯磺草胺是一种大豆田除草剂。双氟磺草胺主要用于苗后防除冬小麦田阔叶杂草,使用剂量为3~10hm²。五氟磺草胺是近期报道的除草剂,主要用于水稻田除草。磺酰胺类除草剂的作用机制与磺酰脲类除草剂类似,是典型的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其作用特点如下:①作用原理。以ALS为靶标,是涉及丙酮酸与TPP的混合型抑制剂,对酶的结合点进行竞争,而对基质或辅因子不产生竞争作用;②选择性。不同种植物对磺酰胺类除草剂的敏感性差异很大,如阔草清在玉米植株内迅速代谢,其半衰期仅2小时,而在杂草反枝苋体内的半衰期则长达104小时;③在土壤状况。磺酰胺类系长残留性除草剂,在土壤中主要通过微生物降解而消失,对大多数后茬作物安全;④使用。其使用方法灵活,既可播前混土及苗前土壤处理,也可苗后喷雾;⑤混用。磺酰胺类是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对禾本科杂草防效差,故宜与防除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混用。  
  4. 嘧啶水杨酸类  
  嘧啶水杨酸类除草剂是由日本组合化学公司于90年代初首先开发成功的又一类新的ALS抑制剂,可以防除水稻田和旱作物地杂草。现有五个品种:嘧硫草醚、嘧草醚、双草醚、嘧啶肟草醚和环酯草醚,其中后两个品种分别由韩国LG化学和诺华公司开发。嘧草硫醚主要用于棉花田苗前及苗后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和大多数阔叶杂草,土壤处理和茎叶处理均可,用量为35~105g/hm²,商品名为Staple。嘧草醚主要用于防除水稻田的高龄稗草,具有很好的选择性,对水稻高度安全,对动物和鱼类低毒。既能用于移栽稻,也可用于水直播稻。苗后茎叶处理防除稗草(苗前至4叶期的稗草),持效期长达50天,用量为30~90g/hm²。双草醚主要用于直播水稻苗后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杂草,对稗草有特效(对1~7叶期的稗草均有效,3~6叶期防效尤佳),对臂形草、异型莎草、碎米莎草、千金子、萤蔺、紫水苋、假马齿苋、鸭趾草、栗米草、大马唐、瓜皮草等杂草亦有优异的活性,用量为15~45g/hm²。嘧啶肟草醚是一种广谱水稻田除草剂,主要用于防除许多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对恶性杂草双穗雀稗和稻李氏禾有很好的防除效果,对作物安全,用量为30g/hm²,商品名为Pyanchor。环酯草醚主要用于稻田防除稗草等禾本科杂草,在土壤中残留时间为38天,对水稻和后茬作物安全,用量为100~300g/hm²。该品种本身为前提除草剂(pre-herbicide),离体条件下用酶测定其活性较低,但通过茎叶吸收,在植株体代谢后,产生药效佳的代谢物,并经内吸传导,使杂草停止生长,而后枯死。  
  5. 芳氧苯氧丙酸类 
  芳氧苯氧丙酸类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防除禾本科杂草的新除草剂,自1975年发现禾草灵具有除草活性之后,迄今为止已有20个品种商品化,如吡氟禾草灵、吡氟氯禾灵、恶唑禾草灵、喹禾灵、噻唑禾草灵等。由于这类除草剂分子中都有一个手性碳原子,各有两种旋光异构体,其中D(-)为高效体,药效比L(+)体高6~12倍。因此,后来又进一步开发其高效异构体—R光学异构体,可以减少用量,如精禾草克、精稳杀得、精盖草能和骠马等。近年来开发的主要新品种有喔草酯、炔草酯和氰氟草酯。喔草酯是汽巴-嘉基公司开发的广谱内吸除草剂,可防除大豆、棉花、甜菜、马铃薯、花生、豌豆、油菜和蔬菜地的一年生或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如野燕麦、匍匐冰草、阿刺伯高梁和狗芽根等。作用特点为选择性苗后茎叶处理剂,对作物安全。炔草酯是汽巴-嘉基公司开发的谷物地芽后除草剂,主要用于防除野燕麦、看麦娘、黑麦草和狗尾草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该品种首次应用于瑞士、南非和智利,现已在50多个国家投入使用,并于2002年8月1日在我国获得行政保护(商品名顶尖)。氰氟草酯是道农业科学公司开发的水稻田除草剂,不仅对各种稗草高效,还可防除千金子、马唐、双穗雀稗、狗尾草、牛筋草等禾本科杂草。且对水稻高度安全,各种栽培方式(如旱育秧、水育秧、直播、抛秧、插秧等)的水稻由苗期到拔节期使用都不会产生药害。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属内吸传导型抑制剂,其作用特点是药剂经茎叶处理后,迅速被杂草茎叶吸收,并传导到顶端以至整个植株,积累于植物体的分生组织区,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酶),使脂肪酸合成停止,细胞的生长分裂不能正常进行,膜系统等含脂结构破坏,最后导致植物死亡。 由于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具有高效、低毒、杀草谱广、施用期长以及对后茬作物安全等特点。因此,它在世界除草剂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如精恶唑禾草灵、吡氟禾草灵的销售额均超过2亿美元,分别为2.0、2.8亿美元。但是,近年来,这类除草剂也产生了一定的抗性。如冬油菜田禾本科杂草的防除,长期以来使用的是高效盖草能、精喹禾灵、喷特、威霸等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目前已在局部地区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 
  6. 环己二酮类 
  环己二酮类或环己烯酮类除草剂是由日本曹达公司发现的一类具有选择性的内吸传导型茎叶处理剂,自1978年第一个品种禾草灭问世以来,到目前为止共有9个品种商品化,它们是禾草灭、稀禾啶、cloproxydim、噻草酮、烯草酮、苯草酮、丁苯草酮、吡喃草酮和环苯草酮,其中后3个品种是90年代开发的。除环苯草酮为水田除草剂外,其它均为旱田除草剂。吡喃草酮是一种防除油菜、大豆田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商品名为快捕净,制剂为10%EC。环己二酮类除草剂在结构上同芳氧丙酸类除草剂完全不同,但其作用机制一样,都是ACC酶抑制剂。它们有类似的杂草防除谱,均被用于阔叶作物中苗后防除一年生或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并对杂草有相似的防除特征:叶片黄化,停止生长,几天后,枝尖、叶和根分生组织相继坏死。 
  7. 二苯醚类  
  1960年罗姆哈斯公司首先发现了除草醚的除草活性,它是在酚类除草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旱田选择性除草剂。后来日本又将除草醚成功地用于水稻田除草,并于1966年开发出对水稻安全的草枯醚。70年代后出现了生物活性比除草醚高几十倍的若干新品种,形成了除草剂中重要的一类。进入80年代,先后开发了一系列含三氟甲基的高效除草剂,如乙羧氟草醚、氟磺胺草醚、氟呋草醚、氟酯肟草醚、氟草醚酯、氟萘草酯、乳氟禾草灵等。目前,二苯醚类除草剂已有近20个品种商品化。近期开发的二苯醚类化合物只有一个氯氟草醚,是由匈牙利Budapest化学公司开发的具有单一旋光活性体的高效旱田苗后除草剂,主要用于防除冬小麦、大麦田阔叶杂草如西风古、猪殃殃、仓耳等,用量为10~30g/hm²,商品名Buvirex,制剂240g/L乳油。二苯醚类化合物是一种原卟啉原氧化酶(Protox)抑制剂,其作用机理是抑制光合作用,使叶绿素合成受阻,从而导致杂草叶片枯萎死亡。这类除草剂作用速度快,且稍有药害,但通常不影响作物产量,对后茬作物安全。由于二苯醚类除草剂大多对鱼贝低毒,且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曾在我国及日本大面积应用。近年来部分品种虽然因为环境毒性而在欧美被禁用,但也有经久不衰的品种,如罗姆哈斯公司1975年开发的乙氧氟草醚(果尔)。
  8. 四取代苯类 
  从70年代初开始,人们对Protox抑制剂的开发突破了二苯醚的结构限制,先后发现一系列具有新颖化学结构的活性化合物。从结构式上看,这类除草剂的分子中都有一个在1、2、4、5位取代的苯环,因此有人将此类除草剂称为四取代苯类除草剂。四取代苯类除草剂的结构比较复杂,基本上都是五元含氮杂环化合物,其中含有恶二唑、三唑啉酮、吡唑、酰亚胺结构的品种较多。此类除草剂的研究与开发,可以说是起源于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于1970~1972年开发的恶草酮、氯炔恶唑酮。90年代罗纳普朗克公司又开发成功另一个恶二唑类高效、广谱除草剂丙炔恶草酮(稻思达),主要用于稻田和甜菜地防除1年生禾本科、莎草科和阔叶杂草及多年生杂草,特别是对恶性杂草四叶萍有良好防效,用量60~100g/hm²,剂型80%WG。甲磺草胺、唑酮草酯和唑啶草酮属于三唑啉酮类化合物。甲磺草胺主要用于防除大豆、玉米、甘蔗田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草,商品名Authority,Boral,Capaz。FMC公司开发的唑酮草酯主要用于防除小麦、玉米田阔叶杂草,也可以用于水稻田防除扁杆鹿草,商品名Affinity,Aurora。杜邦公司开发的唑啶草酮主要用于橄榄、桔橘、森林及不需要作物和杂草生长的地点防除许多重要杂草,对三嗪类、芳氧羧酸类、环己二酮类和磺酰脲类除草剂等产生抗性的杂草有特效,该品种2002年在法国和澳大利亚注册用于非耕地和园艺作物。吡草醚和异丙吡草酯是两种吡唑类化合物。吡草醚是麦田除草剂,对猪殃殃、繁缕等阔叶杂草有很好的防效,用量6~12g/hm²。由孟山都公司开发的异丙吡草酯是一种新型的选择性芽前除草剂,主要用于防除冬小麦杂草,亩用有效成分8.3~11.7克的剂量,能有效地防除鼠尾看麦娘、猪殃殃、多花黑麦草、早熟禾、田野勿忘草等。具有酰亚胺结构的品种较多,如丙炔氟草胺、氟胺草酯、吲哚酮草酯、氟噻乙草酯、氟唑草胺等。丙炔氟草胺主要用于防除一年生阔叶杂草和部分禾本科杂草,对后茬作物麦类、高粱、玉米、向日葵等无不良影响,用量50~100g/hm²。氟胺草酯主要用于防除阔叶杂草如苍耳、藜、豚草、苋属、苘麻等,用量40~100g/hm²。吲哚酮草酯主要用于防除冬播和春播禾谷类作物田中阔叶杂草,用量30~50g/hm²。氟噻乙草酯主要用于防除大豆、玉米田阔叶杂草,对恶性杂草有特效,用量2.5~10g/hm²。氟唑草胺是杜邦公司最近开发的新品种。另外,环戊恶草酮和噻二唑草胺也属于四取代苯类除草剂。环戊恶草酮是一种恶唑二酮类化合物,主要用于防除稗草和一年生杂草,用量200~450g/hm²。噻二唑草胺是一种杂环亚胺类化合物,主要用于冬小麦田苗后防除阔叶杂草,用量20~40g/hm²。四取代苯类除草剂的作用机制与二苯醚类除草剂相同,都是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这类除草剂的最大特点是在保持现有高活性、对环境友好的前提下,不仅对作物安全,而且对后茬作物无影响。 
  9. 脲嘧啶类  
  在新发表的专利中,有许多芳基脲嘧啶类除草剂,其中不乏超高效的化合物,已成为除草剂开发的一个热点。如FMC公司开发的双苯嘧草酮和诺华公司开发的氟丙嘧草酯均是具有很好活性的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  
  10. 吡唑类 
  80年代初期,日本三共、三菱油化、石原产业公司分别开发成功3个吡唑类除草剂吡唑特、吡草酮和苄草唑,它们均是稻田除草剂,主要用于防除稗草、若干莎草科杂草及多年生阔叶杂草。吡唑类除草剂是一种对羟基丙酮酸酯双氧化酶(HPPD)抑制剂,能阻止植物体中的4-羟基丙酮酸向脲黑酸的转变,从而导致无法合成质体醌和生育酚,进而间接抑制了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使植物产生白化症状,直至最终死亡。 
  11. 三酮类 
  三酮类除草剂是继吡唑类除草剂之后由捷利康公司开发的另一类HPPD抑制剂,目前已有3个品种开发成功,它们是磺草酮、甲基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磺草酮是玉米田除草剂,可有效地防除多种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甲基磺草酮主要用于防除玉米田杂草如苍耳等,对磺酰脲除草剂产生抗性的杂草有效。双环磺草酮是由SDS生物技术公司开发的新品种。三酮类除草剂的最大优点是:①水溶液的贮存稳定强,不易挥发与光解;②与其它除草剂的物理相容性好,利于开发混合制剂;③弱酸性除草剂,便于植物吸收。

  12. 异恶唑类 
  异恶唑类除草剂是最近报道的HPPD抑制剂,有两个品种:异恶唑草酮、异恶氯草酮。异恶唑草酮是一种选择性内吸型苗前除草剂,主要用于玉米、甘蔗等旱作物田防除苘麻、藜、地肤、猪毛菜、龙葵、反枝苋、柳叶刺蓼、鬼针草、马齿苋、繁缕、香薷、苍耳、铁苋菜、水棘针、酸模叶蓼、婆婆纳等多种一年生阔叶杂草,对马唐、稗草、牛筋草、千金子、大狗尾草和狗尾草等一些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也有较好的防效,制剂:75%百农思WG。唑草酮茎叶触杀剂,无内吸传导性,用于防除阔叶杂草,用量大时对小麦叶片有灼伤现象,死草速度快,但除草易复发,且对繁缕、大巢菜等效果较差,可与苯磺隆、二甲四氯等复配使用,在杂草3-4叶期使用最佳。
  13. 酰胺类
  自孟山都公司于1956年开发成功旱田除草剂二丙烯草胺后,酰胺类除草剂有较大发展,到目前已有53个品种商品化。其中氯代乙酰胺占主导地位,涉及的品种较多,而氧乙酰胺及其它结构的品种也不断增多。80年代以来,随着化合物结构日益复杂,含异构体的酰胺类除草剂品种逐步增多,如异丙甲草胺和二甲噻草胺均含有4种光学异构体。由于不同异构体的生物活性及对环境的影响差别很大,因此,开发具有光学活性的酰胺类除草剂是近年来的研究开发重点。如诺华公司开发的96%高效异丙甲草胺比72%异丙甲草胺除草效果增加1.67倍(理论上),亩用量仅为60~110ml(96%乳油)。巴斯夫公司开发的高效二甲噻草胺为单一光学异构体,已于2000年商品化,用量是二甲噻草胺的一半,即400~820g/hm²。在酰胺类化合物中引入杂环和氟原子是这类除草剂开发的一大热点。如苯噻草胺、甲氧噻草胺、异恶草胺、吡草胺、四唑酰草胺、氟丁酰草胺、吡氟草胺、氟吡草胺、氟噻草胺等。酰胺类除草剂的作用机理一般是脂类合成抑制剂或细胞分裂与生长抑制剂。酰胺类除草剂在近代农田化学除草中占居重要地位,1996~1997年平均年销售额达16亿美元,仅次于有机磷除草剂而居世界第二位,其应用作物种类与使用面积均居除草剂前列。在氯代乙酰胺类除草剂中,用量最大的品种是乙草胺、甲草胺和异丙甲草胺,其年销售额分别为2.0、1.7、3.6亿美元。在今后一定时期内,乙草胺(以芽鞘吸收为主,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小粒种子的阔叶杂草,具有一定的封闭作用。可以在小麦播后至立针期作土壤封闭使用,其除草效果受土壤湿度影响较大,干旱条件下不利于药效的发挥,除草效果差,当施药后遇雨田间积水时,又易产生药害)仍将成为我国使用的主要除草剂品种,不可能被其它品种所取代或淘汰。至于高效异丙甲草胺的开发也存在着成本问题,如果再加上安全剂解草酮问题会更加突出。  14. 硫代氨基甲酸酯类 
  继酰胺类除草剂之后,孟山都公司又于60年代初期开发成功燕麦敌、野燕畏等硫代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目前,这类除草剂已有22个品种商品化,其中80年代以后开发的品种不多,仅有双胺灵、稗草畏、禾草畏、苄草丹等。硫代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的作用机理与酰胺类除草剂类似,均是脂类合成抑制剂,但不是ACC酶抑制剂。近年来,硫代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没有很大发展,使用量逐年下降。但少数品种仍有一定市场,如野麦畏的销售额达1.35亿美元。 
  15. 脲类及均三嗪类
  自1951年杜邦公司开发成功灭草隆及1956年嘉基公司发现西玛津的除草活性以来,脲类和均三嗪类除草剂均得到迅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已分别开发出42个和30个品种,其中近年来开发的新品种很少,仅有吡喃隆和三嗪氟草胺2个品种。由三菱油化开发的吡喃隆是一种脲类除草剂,1987年起在美法进行田间试验,主要用于玉米田芽后防除阔叶杂草。由Idemitsu Kosan开发的三嗪氟草胺是一种均三嗪类除草剂,主要用于稻田苗前和苗后防除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脲类和均三嗪类除草剂具有同样的作用机理,可干扰植物的光合作用,抑制作用是通过抑制光系统Ⅱ中的电子传递来实现的。脲类和均三嗪类除草剂在世界除草剂市场中仍占有一席之地,如敌草隆、绿麦隆、阿特拉津等品种的销售额较大,其中阿特拉津的销售额达2.7亿美元。但由于其用量大、残留与抗性严重、以及部分品种对下茬作物有影响等原因,这两类除草剂的使用量和销售额在逐年下降。
  16. 羧酸类
  羧酸类除草剂主要包括三大类:苯氧羧酸类、喹啉羧酸类和苯甲酸类。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均是在2,4-D结构基础上研制的,共有20个品种,其中近年来开发的新品种很少,仅有BASF公司开发的2个品种:高2甲4氯丙酸和高2,4-滴丙酸,并且都属于旋光活性异构体,前者于1987年投产。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选择性问题比较复杂,因使用剂量和植物种类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喹啉羧酸类除草剂也是由BASF公司率先开发成功,目前只有两个品种:二氯喹啉酸和喹草酸,前者于1984年投产。苯甲酸类除草剂开发较早,共有7个品种,如麦草畏等。羧酸类除草剂的作用机理属于激素型除草剂杂草中毒症状与生长素物质的作用症状相似。自1942年发现2,4-D至今,羧酸类除草剂已有60余年的历史,但这类除草剂仍占有一定地位。如2,4-D、麦草畏等,其中2,4-D的销售额达1.2亿美元,麦草畏的销售额在除草剂中居11位。
  17. 吡啶类
  吡啶类除草剂共有10个品种,其中80年以后开发的占6个:氟草烟、氟硫草定、氟啶酮、噻草啶和氟吡草腙。氟草烟和氟硫草定均是吡啶羧酸类化合物,表现出典型激素类除草剂的特点,前者主要用于麦类、玉米、果园、牧场、林地、草坪中防除阔叶杂草,后者主要用于稻田和草坪中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且除草活性不受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对水稻安全。氟啶酮是一种二氢吡啶酮类化合物,作用机理是抑制类叶红素的生物合成,适用于防除玉米田中一年生阔叶杂草及一些多年生杂草。噻草啶是一种吡啶羧酸酯化合物,属于细胞分裂抑制剂,主要用于棉花、花生地中防除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氟吡草腙是一种氨基脲类化合物,作用机理是抑制极性生长素传输,主要用于玉米田防除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
  18. 有机磷类
  有机磷类除草剂共有18个品种,其中70年代开发的品种较多。80年代初,日本明治制果公司在从放线菌发酵液中筛选杀菌剂时发现有药害,得到启发从而开发出除草剂双丙氨膦。后来Stauffer公司又发现草甘膦的一些新的衍生物也具有很高的除草活性,如草硫膦及草砜膦均有很好的防除多年生杂草的作用。草硫膦于1988年6月在美接受登记。与草甘膦相比,草硫磷具有杀死杂草的速度更快,抗雨水冲刷的能力更强,以及杀草谱广等优点。有机磷类除草剂在世界农药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尽管草甘膦的开发与应用已有30年的历史,但销售额仍据世界第一。
  防治禾本科杂草可选择:绿麦隆、异丙隆、乙草胺、精噁唑禾草灵、甲基二磺隆等。由于不同的杂草种群对这些除草剂的敏感程度反应不同,因而在药剂的选择上还要进一步细化。
  如:以看麦草、野燕麦为主的田块,可以选择精噁唑禾草灵进行防除。炔草酸的杀草谱比精噁唑禾草灵稍宽些,除草效果优于精噁唑禾草灵,在每亩4-6克有效含量情况下,冬前可以防除多花黑麦草、硬草等难防杂草;绿麦隆和异丙隆能够有效防除大多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特别是异丙隆仍是当前防除麦田多种禾本科杂草的首选药剂
  麦田中阔叶杂草的种类较多,相应的除草剂品种也多,应当根据具体杂草群落选择。目前登记在麦田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品种有:苯磺隆、噻吩磺隆、苄嘧磺隆、甲、绿磺隆(由于甲、绿磺隆在PH>7的土壤中分解较慢、残留药害较重,长江以北旱作区禁用)二甲四氯、2.4-D丁脂、氯氟吡氧乙酸、乙羧氟草醚、唑草酮、双氟磺草胺等。其中苯磺隆仍是当家品种之一,为了扩大杀草谱,提高除草速度和除草效果,常采用复配的方法。如防除猪殃殃、婆婆纳、播娘蒿、荠菜等,选用:苯磺隆+乙羧氟草醚;苯磺隆+唑草酮;氯氟比氧乙酸+二甲四氯等防除野老鹳,麦家公、大巢菜、繁缕等,选用:氯氟吡氧乙酸+二甲四氯;唑草酮+二甲四氯等。现在有三元复配剂,如唑草酮+苯磺隆+二甲四氯基本可以防除麦田中的所有阔叶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