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三国豪杰好看的炫装:【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做学问的四个境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04:28:57

    孔老夫子在《論語》裡面有提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這句話已經點出來,學問有四個境界,第一個境界是學習;第二個境界,適道就是力行,去做了;第三個境界,是在做的當中,時時可以屹立不搖,如如不動,這是定功。還不是最高境界,最高境界是什麼?懂得通權達變,開智慧了,不會學的死板板的,學成書呆子,這樣也不好。

  我們這次這個因緣是可與共學,大家一起來學習,我們也發現到每位同修都相當用功,學了以後馬上做,這叫適道。我們曾經在初中、高中、大學這麼多的同學,畢業以後,雖然受的是同樣的教育,畢業完出來社會,走出來的路一不一樣?統統不同,所以那只是在共學的狀態,不在適道的境界。古代有兩位兵法家,龐涓跟孫臏,他們兩個跟同一個老師學習,學出來結果一不一樣?完全不同,所以學習最重要還要存心正確才行,不然學不入。兩個人同一個老師教,結果兩個人出來風格完全不同,到最後還自相殘殺。

  「可與適道,未可與立」,雖然這麼多的讀書人念念都說我要當孔夫子的好學生,要當聖賢人的好學生,看起來都是走在聖賢大道上。但是只要出現跟他的利益有關係,跟他的生命存亡有關係的時候,他就不見得能夠死守正道。所以老子《道德經》裡面有一段教誨,「國家昏亂」才看得出誰是忠臣。國家沒有問題的時候,好像大家都是忠臣,但是真正出狀況,就可以了解到誰能夠屹立不搖。「六親不和,有孝慈」,其實雖然我們現在社會亂,但是你可以真正看出來,誰是真正的孝子。在這樣的風氣之下,他還能夠屹立不搖,抓住做人的本分,他的境界已經到了這個立的狀態。

  唐朝出現了一個很大的禍亂,就是安史之亂。那時候因為唐玄宗寵愛楊貴妃,國政荒廢,結果安祿山開始作亂,快速的就把整個國土都佔領。幾個月之內,半壁江山都打掉了,所有這些科舉出身,這些念聖賢書的人到哪裡去了?統統都舉白旗投降。剛好有兩個忠臣,張巡、許遠死守睢陽城,死都奮力抵抗,安祿山的軍隊就打不過去,這才讓唐朝的軍隊得以喘息,得以重新調整,重新備戰。假如沒有張巡、許遠,唐朝可能就敗掉了。所以諸位同修,你的人生能夠有這些知心至友,很可能在你危難的時候,他們能夠真正幫你化解。後來安祿山把張巡、許遠抓起來,對他們嚴刑拷打,叫他們投降,結果他們不肯,還大罵安祿山,安祿山把他們的牙齒都拔掉,他們依然含著血罵。我們在想,安祿山那個時候雙腳都發抖,他面對這樣的浩然正氣,他也會覺得很慚愧。好,這是可與立。

  再提升,就是懂得通權達變。在古代,有個孝子叫毛義,因為他們那個時候是亂世,讀書人大半都不願意出來當官,自己獨善其身,好好教學,不想貪圖這些功名利祿。但是毛義就接受了一個官職,要出來當官,他一些讀書的好友就覺得他怎麼可以這麼做?看不起他。因為毛義在接受官位的時候,還露出微笑,所以這些朋友慢慢都遠離他。後來當了一段時間以後,毛義的母親往生了,毛義就把官職辭掉,從此就沒有再出來當官。他的好友當中,也有一個很有名望的讀書人叫張奉,他看到毛義後來辭官回來,他內心很慚愧,他說毛義當初這一個笑為誰笑的?我挨餓沒關係,怎麼可以讓我的母親挨餓!他是為了奉養母親,心生歡喜。等母親往生以後,他要守氣節,他就不願再出去。所以這是通權達變。

  我們學《弟子規》,也要從立到權。比方說『財物輕,怨何生』。我們對兄弟是不是「弟弟,所有的財產都給你」?也要看情況。當弟弟不成熟,他的很多德行還沒建立,你把錢給他,他會統統敗光。所以我們學聖賢學問,還是要有個核心的思惟,念念為他著想,這個時候你就會權變。應該跟他好好溝通,你把生活、把家庭好好弄好,哥哥這些財富一定會給你,你要引導他、要協助他,不然他會倒下來。

  再來,『言語忍,忿自泯』。言語什麼時候要忍?是會結怨的時候我們要忍;以退來感化對方,要忍。但是面對公共事物、公德心的時候,該講的時候你也必須講,不然整個人群都沒公德心,我們「言語忍」就變成姑息養奸。我在搭公車的時候,常常會看到有人在抽煙,你看車子上都寫著什麼?「禁止吸煙」,他們都在吸,所以整個社會沒有公義,這時候我們要主動勸誡。但是勸誡的時候我們要記住「親有過,諫使更」,然後怎麼勸?「怡吾色,柔吾聲」,你假如對他很兇,可能明天報紙就會寫一篇「昨天公車上發生鬥毆」,那就不好。

  有一次剛好看到一位男士在抽煙,我馬上走過去,我說:對不起,這位先生,我有氣喘,可不可以不要吸煙?我有沒有氣喘?這叫方便妄語,讓人家有台階下,所以得理還要饒人。說我有氣喘,可不可以不要抽煙?我還笑笑跟他講。結果可能從來沒有人勸過他,這個突如其來的勸讓他不知所措,又想罵我又不知道怎麼罵,所以就這樣口齒不清,臉色不好看。這時候我們要有定功,繼續看著他微笑,然後緩緩移過來,繼續拉著。拉著的時候,我們就想「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我們要趕快念佛迴向給他,把他的善根喚醒。就在那裡閉著眼睛一直念佛,阿彌陀佛,一直念。差不多過了一會,我就聞了一下,沒有煙味。後來我就下車,下了車以後,同行的兩位老師就跟我說:這位男士瞄了你兩次。他在那裡看我一下,看我一下,這時候我們很鎮定,他會生起慚愧心,我們又無意跟他起衝突,讓他有空間自我反省。所以面對公義,我們還是要仗義執言,注意態度就好。

  後來我們的老師聽完以後,他們坐在公車上,常常就會聽到一句話:這位先生對不起,我有氣喘。剛好有位女老師,她就勸了第一個人,這個人就把煙熄掉;結果又上來一個人,又再抽,她又走過去跟他說「我有氣喘,可不可以不要抽」;結果上來,又有一個人在抽,她突然覺得是不是佛菩薩要考驗她是不是真心的?結果一勸勸到了第五個,突然她要勸那第五個的時候,那第一個說:不要抽煙了!所以我們要形成社會的公義,自然就有一種團體的力量,這就是社會教育,慢慢人就會收斂,這個時候我們也要通權達變。往後每一句《弟子規》,我們也要學的通權達變。

  禮是儒家的本,戒是佛家的本,戒也有開、遮、持、犯,《弟子規》也有開遮持犯。但是這一句教誨當中,我們看到未可,未可,未可,但是前面有一個可,可,可。怎麼樣讓這些境界不斷提升?它有個關鍵字,就在前面,「學」,「好學近乎知」。只要肯好學,一定可以不斷提升境界,而這個好學還要善學,善於觀察別人到底是如何把事情做圓滿,這個我們也要善於去觀察才行。所以時時刻刻我們都在做「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我們抓住一個原則「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而且我們面對惡人,不只是在他的行為當中我們不去學習,更要把他惡的因找出來,我們隨分隨力去引導他們、去幫助他們,讓他們從惡因當中去轉掉、去改正。 ——出自《弟子规》与佛法修学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