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龙门 下载:探虞舜文化源 铸勤廉文化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1:18:56
探虞舜文化源 铸勤廉文化魂 【发布时间】 2011年11月8日 10:59         【字体】 大 中 小         【来源】 监察部网站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虞舜文化作为中华文化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华各族人民在千百年不屈不挠奋斗发展中孕育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的廉政文化在中华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当前,正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机制建设,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候,更好地挖掘、传承、弘扬虞舜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社会道德观,铸造廉政文化精魂,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虞舜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勤廉要义
    虞舜文化,就是我国始祖“五帝” (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之一舜帝所创造的文化。舜以贤德孝行著称,《史记?五帝本纪》云:“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舜文化的精髓可称为"德为先,重教化"。其内涵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伦理道德。舜曾命契作司徙,“敬敷五教”,推行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教的五常教育,创造家庭和睦的生活,这一家庭伦理道德标准至今仍被人们推崇。
    二是社会道德。舜“耕于历山,人皆让畔;渔于雷泽,人皆以让居。”在社会生活中,他自觉把方便让给别人,用行动影响周围的人,力行“乐于助人”、“邻里和睦”、“童叟无欺”。
    三是职业道德。舜一生除从事农耕、渔猎以外,还从事过手工业,商业等多种职业。但不论从事什么行业,他都诚信生产经营,从不使假,不欺行霸市,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引导周围的人。
    四是政治道德。舜继位执政后,在治理国家方面,讲究“举八恺、用八元”,“流四凶族”的施政道德,力求举贤任能,唯德唯才,善恶分明。其后选定带领民众治水有功的禹当继承人即为有力证明。
    五是宇宙道德。舜帝以“天人合一”的理念为核心,创作八音和谐的《韶乐》,以表现“神人以和”的最高精神境界。
    虞舜文化博大精深,它涵盖了社会、自然两大学科,舜帝亦被后世推崇为历史上道德最完备的帝王,其所倡导的勤廉要义主要表现在:天下为公,用权为民,淡泊名利,诚挚守信,身体力行,励精图治,开门纳谏,举贤任能,修明法典,惩恶扬善,廉洁为民,制度考绩,奖罚分明,无为而治等方面,这些文化精华深刻地影响着当时和后人们的思想行为和社会实践。
    二、虞舜文化的勤廉内涵对后世廉政文化建设发展的影响
    中华文化有三块里程碑,即以农耕文化为内涵的炎帝文化,以政体文化为内涵的黄帝文化,以道德文化为内涵的舜帝文化。舜文化“原生性、正统性和论理性”三个基本特征体现的是舜文化的三种形态:多元和合文化、儒家根脉文化、道德本体文化。作为文化都有它历史的继承性,舜文化是舜帝在特殊的家庭和时代环境中磨砺出来的思想品质、行为本色。舜帝身上表现出来的品德和本色元素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日渐成熟、传播、沉淀,进而形成虞舜精神。这种精神以文化的形态流传下来,成为了后世历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形资本。其中的勤廉要义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天下为公、社会大同。《礼记?礼仪篇》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舜帝的一生都是在力倡天下为公,追求社会大同中奋斗过来的。晚清时期,孙中山高举“天下为公”大旗追求共和;今天,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等,都是可以从舜帝的民本思想中找到渊源的。
    (二)顺乎民意,用权为民。舜帝在青年时,就善于为民办事。他帮助本村妥善处理了与相邻雷泽村的渔场纠纷,受到里正的赏识,里正要把位子让给他,他以自己年轻为“借口”拒绝。尧死后,他主动“让权”给尧的儿子丹朱接位,一个人躲到南河以南。但是民心所向,天意难违,他不得不回来登上帝位。“舜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可见舜帝有着难能可贵的地位观和权力观。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象舜帝一样正确对待自己的地位和手中的权力,要不为“权”所困,不能跑官、要官,更不能买官、卖官。
    (三)淡泊名利、诚信待人。舜帝一生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淡泊名利,诚信做人。舜在寿丘做生活用具,在负夏一带做生意,历春过夏,从不哄抬物价,不坑害民众,平抑市价,仁义营商,取财有道,诚实守信。舜帝的这种利益观为他日后赢得民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时下,我们学习和研究舜文化,弘扬这一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身体力行,勤廉为民。
     1、广开言路、开门纳谏。舜“询于四岳,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为方便征求群众和诸侯的意见。他推崇设立谏官,广泛搜集全国各地群众和官员向帝王提出的批评意见和建议;设立诽谤柱,让群众把意见或建议装入布袋挂在诽谤柱上,以利谏官收集传至帝王手中;设立旌谏之鼓,悬挂旌旗作为进言的标志物。进言之前,击鼓以警众,引起民众的注意。
     2、举贤任能,唯德唯才。《史记?五帝本纪》载:高阳氏有才德之士八人,均为人贤达、知识渊博,明允笃诚,天下人称之为“八恺”,即八个和蔼的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天下人称之为“八元”,即八个善良的人。八恺”、“八元”世世代代保持着先人的美德,没有丝毫败坏先人的名声。舜便举用了“八恺”、“八元”的后人,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
     3、励精图治,造福于民。舜执政后,“勤民事、苦忧人”、“只为苍生不为身”。亲率百姓通九泽、决九河,治理天下洪水;平土地,划定九州地域,水地种稻,旱地种粟,以土地好坏交纳租赋,使得“三苗”得以感化,远方各族归服;并“作室、筑墙、茨屋、辟地、树谷,令民皆去岩穴,各有家室”;还“烧曾薮、斩群害,以为民利,封土为社,置木为间,使民知礼”。舜德泽众生,天下拱手而治,形成了九族亲睦、合和万邦的大好局面。
     4、除暴安良,惩恶扬善。舜登上帝位后,根据当地群众的举报,严惩了浑沌、穷奇、檮杌、饕餮四个恶人,将其家族都流放到边远的地区,受到百姓好评。自此开放四方之门,天下太平。
     5、修明法典,赏罚分明。舜帝摄政后及时校正四时节气、月、日;统一音乐、法律、尺度、斛斗、斤两;修明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五种礼法。结合仁德颁布新的法典,劝人向善,惩罚的目的重在教化,如他用流放的方式代替过去刺字、割鼻、断足、阉割、杀头五种刑罚,以示宽大仁慈。
     6、建立制度,考黜官员。舜帝首推考黜制度:“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即每隔三年考察一次政绩,考察三次后,罢免昏庸的官员,提拔贤明的官员。同时,创制巡视制度。规定每五年对全国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进行一次巡视,在巡视期间,对所到之处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给予及时的解决。这一制度,直至今天,仍有着它非同一般的生命力。如三年和五年换届,每年进行政绩考核等。
    (五)以德治国,无为而治。舜帝一生施仁政,重教化,强调以德治国。“行德三年,而三苗服”说的是舜出巡至南方苗族居住的地方,见当地古朴荒凉、十分落后,便把中原文化传播到这里,以德施治,使黎民百姓安居乐业,进而出现了人心归舜、“舜日尧天”的“大同”社会。这对于我们当前如何把德治和法治结合起来,建设一个安定祥和的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三、借力虞舜文化,加快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步伐
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突显的时期,挖掘虞舜文化,研究虞舜精神,对于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求真务实的实践精神,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忍辱负重的牺牲精神和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推动党风廉政机制建设,加快廉政文化建设步伐,有着极大的启发和激励作用。
    (一)明确新时期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我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行动指南。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大支柱之一,承担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的重要任务。开展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新时期的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五次全会上指出:“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性文化的重要内容,并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教育的工作机制,形成反腐倡廉教育的整体合力。”廉政文化是廉政知识、理念、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的总和。新时期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就是要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活动,使尊廉、崇洁成为社会风尚,形成人人以廉为荣、以廉为美、以廉为乐的良好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二)把德治和法治紧密结合起来,强化“五德“建设
    舜帝“以德治国,无为而治”。其实质就是把道德教化和以法治国相结合,做到两手抓,且注重德化。在我们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今天,我们也应当更注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我国古代以“仁、义、礼、智、信”为基本道德要求,“罢黜百家,独尊儒学”后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我们进行道德建设,对传统的道德赋予了全新的含义,即把“五德”(伦理、社会、职业、政治、宇宙)赋予社会主义的崭新内容。家庭伦理: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友好;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政治道德: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廉自强,敬业奉献;宇宙道德:世界大同、环境友好、交流合作、和平发展、资源共享。
    道德建设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和前提。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实现世界和谐,人与人和谐,形与神和谐,人与物和谐。在科学高度发达,人类进入宇宙活动日益频繁之时,建立宇宙道德已显得尤为重要。
     “五德”建设离不开法治的支持,也离不开廉政文化支撑,三者相辅相成。廉政文化的建设,首要的是树立正确的廉政价值观。我们的廉政价值观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旗帜,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提高科学发展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为目的的一种价值追求,它包括廉政是非观、廉政荣辱观、廉政政绩观、廉政发展观等内涵。立党为公、廉洁为民是其本质和核心。有了正确的价值观指引,廉政文化建设就不会偏离方向。
    (三)借鉴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推动文化强国战略有效实施
    当“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的情形呈现在国际形势下,释放普通民众的文化创造力,解放文化生产力已是现实需要。重视文化资源的深度发掘,是创新与创造的必由之路。为了使当前的文化市场产品更丰富、更具竞争力,让中国文化“走出去”,我们应该借鉴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加快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在路径选择上,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古为今用。中国是文化资源大国,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应当迅速发挥民众的文化创造力,组织、引导人们深入挖掘、传承、弘扬优秀的文明成果。如,对舜文化的研究,应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挖掘,加快成果转化。二是洋为中用。充分发挥翻译家、文化学者和文化交流平台的作用,采用多种形式将外国优秀的文化成果引进来,滋养民众,并在融合过程中汲取、借鉴、改造、创新,打造出全新的群众喜欢的文化产品。三是交流合作。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都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在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今天,我们应当在确保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和贸易活动,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完美统一。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如新加坡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廉政文化建设方面,新加坡吸收借鉴舜帝源起的儒家“德治”思想,主张以德倡廉,建设廉洁、廉正的政治文化。他们认为,要建立一个廉洁的政府,必须在全社会推广廉政文化。如果一个国家普遍认为,给别人办点事就可以接受一些好处,那这个国家肯定是一个腐败的国家,很难建立一种廉政的文化氛围。新加坡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腐败现象很严重,经过三十年的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彻底改变了民众的观念,使全社会对腐败的容忍度从普遍能够接受到绝对不能接受,社会公众达成了“廉洁光荣,贪贿可耻”的共识,你看这是多么大的变化。难怪前总理李光耀说:“廉洁的政治环境,是我国最宝贵的资产。”这是舜文化崇尚“德治”和“法治”相结合在异域铸造的廉政文化之魂。希望我们的中华文化乘十七届六中全会东风,展示出前所未有的魅力,走向世界,引领未来,为世界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作者 罗富余 湖南省炎陵县人民法院纪检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