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运动提高精子活力:星云金刚经讲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9 16:28:25

影响中国佛教最深远的思想有二大脉络可寻:一是有宗,讲善恶业报轮回;二是空宗,以般若空慧印契三世诸佛。

《金刚经》是一部安心的宝典,

生活即是六度

当下那个即是,要我们自己往内心去觅求。

《楞伽经》说:「一念不生,即如如佛。

《十地经》:「三界无有别,唯是一心作。」

《华严经》也说:「心如工画师,能画种种物。」

佛陀以日用行事,示现般若在眼下眉端,不在别处。当下即是!以此而住,就是安住其心,也就能降伏其心。

菩萨的广大心平等观。

不住有不住无,犹如虚空应物现形,佛陀所证的法身,离一切差别相,是平等无为。

佛陀语音和雅的回答:我是出离三界的觉者。我宛如香净远播的白莲,虽生于污泥而不染着;我虽是父母所生,却已超越了世间的尘垢。我历劫来勤苦修行,已断除有为生灭的幻相,已拔除烦恼的剑刺,究竟到达安乐的彼岸,所以,我应该被称为佛陀。

觉醒自我本性原有个巍巍灿烂,神通妙用的三十二应化身。

顺宗皇帝问道:「佛从哪里来?灭向哪里去?经典说佛常住在世,佛现今又在何处?」

佛光禅师答道:「佛从无为来,灭向无为去,法身等虚空,常住无心处。有念归无念,有住归无住,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清净真如海,湛然体常住,智者善思惟,更勿生疑虑!」

佛光禅师进一步解释:「佛体本无为,迷情妄分别,法身等虚空,未曾有生灭。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处处化众生,犹如水中月。非常亦非断,非生亦非灭,生亦未曾生,灭亦未曾灭,了见无心处,自然无法说

有一首诗偈说: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好象灵山塔下修

只要解开六根六尘加诸的妄相,肯定自己本自具有如来之三十二相,返观自然,千里外的灵山,就在心头方寸间。

求观世音菩萨施予我们的慈悲智能,何不自己做个寻声救苦,大慈大悲,随力布施,随喜教化的日日观音?

《增一阿含经》说:「三世诸佛,不在天界,不在他处,皆于人间成佛。」,

如来不在相好在慈悲的给予;如来不在神通在智能的辨别;如来不在灵感在方便的妙用;如来不在庙堂高座,而是在人间处处行化。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我们若能拂去贪迷世间的妄相,和执着有个出世间的涅盘可得,那幺内心无妄无求,自然宛如湖镜,鉴照万物万象。

识破五蕴的虚假,不着空有二岸,知法性本自空寂不动。

真正的礼佛,应该观照诸法空性,没有造作,也没有一个自我的主宰,我应该归命礼敬佛陀的法身。

佛陀说:如果有人想要亲见佛陀,应当系心思惟,观照空性,才是真正顶礼佛陀。

识透修行在修心

不闻他人过,所有善恶要内观自照,见法性者即和如来心心相印。

真理要有「普遍如此」、「本来如此」、「必然如此」的要素,

佛陀所言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

什幺是「持戒修福」呢?持戒者即诸恶莫作,修福者即众善奉行。诸恶莫作,能受持禁戒不犯,身口意清白无染。众善奉行,心意不贪不瞋不痴,则能清净柔软。由此自净其意,即除邪见颠倒,去愚惑想,自然能具足诸佛之教。

信自身佛性,本来清净,无有染污,与诸佛性平等无二;信六道众生,尽得成佛,是名净信也。

其实只要能自净其意,随力用功,比如念一句佛、持一遍咒、诵一卷经、参一刻禅等加行,都能增益我们的善根功德。

何谓「不取法相」,即已空掉我执四相;「不取非法相」,意即已舍去法执的取着。「亦无非法相」,明白我法俱空,却不滞于空。一念生净信,应不取着我、法、空三执,方能与实相般若同声应和。

真正的事佛持戒,是愍念众生苦,作种种方便救济。

菩萨的般若:知缘起性空之理,不厌不离行度众事业。

(四)诸佛的般若:如空中映象,水中显月,随缘应现,湛然不动。

佛陀之「无上正等正觉」,不过是遇凡说凡,逢圣说圣,证悟和言说,不过是权立方便之教,菩提本然寂灭,虽说不增,未说不减,哪里有个觉悟可得?法性又岂能以言语文字可以诠释?

心地昧惑于迷悟差别,心不平等,向外贪求,空堕五百年野狐身,不得解脱。

不为毁誉褒损而动心。

佛陀在《大吉祥经》提出十修法门。

一、不要亲近愚痴的朋友。

二、选择良好的居住环境。

三、养成规律有序的作息。

四、避免饮酒逸乐的应酬。

五、对上恭谨对下要慈爱。

六、处事忍耐柔和并谦虚。

七、不为毁誉褒损而动心。

八、亲近寺庙及听闻佛法。

九、思惟五欲之乐不久长。

十、时时正念及修习十善。

如果人人奉行十修法,不论身在何处,内心都会感觉丰盈喜乐,生活于无愁、无恼、无病、无害的安稳中,这才是人间无上的幸福和吉祥!

六祖惠能大师所说:「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勘破红尘俗事的荣枯色空的对待,不思善,不思恶,恁幺时,忘却思惟比拟的较量,大道全体现前

世间上财富的多寡,并不等于内心的满足和快乐。就像:

有钱可以买到美食,买不到食欲;

有钱可以买到医药,买不到健康;

有钱可以买到床铺,买不到睡眠;

有钱可以买到赞誉,买不到知己;

有钱可以买到书本,买不到气质;

有钱可以买到妻妾,买不到爱情;

有钱可以买到群众,买不到真心;

有钱可以买到旅行,买不到宁静;

有钱可以买到房舍,买不到安住;

有钱可以买到珍宝,买不到智能。

我们忙碌着积集世间的财宝,也要挖掘成贤成圣的内心宝藏。

对经中义理能深信忆念,即是「受」,依此理,放旷无住于日用之中,即是「持」。

佛陀语重心长地教示:「年少时,不勤奋求取富足,也不修持梵行,老年后就像老鹄鸟栖止于干涸的池畔,只能悲苦的度尽残生。」

那幺我们要如何依止无住、无着的法门?佛陀在《中阿含经》说了一则〈一夜贤者经〉,可做为我们的指引。

不要追悔过去的事,

不要担忧未来的事,

过去的已被现在遗弃,

而未来还有很多因缘可以创造。

审慎观察吧!

我们当下的色、受、想、行、识,

不要压制它,更不要改变它,

只要清楚它的集灭和败坏。

今日应依众善修行,

谁也无法把握,

死神的大军就站在门口!

不要让过去、现在、未来的妄心迷惑,

审慎观察啊!

如此,一夜就可以成为贤者,

就像无云的晴空,

没有愁恼,没有动摇。

吾人若能不着声色诸相,不取言说文字,降伏了贪求身外的妄心,自然能饱饮到汨汨不绝的自性芬芳。

灭习气人中第一

四、无想念住寂静处

人生各随缘分。不必厌喧求静,但令中虚外顺,虽在闹市沸汤中,亦恬然安隐。

须菩提尊者心性调柔清净,随顺众生欲求,不令众生生起嫌恶之心。

人际之间的无诤之道,旨在能破我爱、我见的妄相,心住寂静处,才可与人无诤,与世无诤。

根本之道,要先从反求诸己,观照心念开始做起。

摄身守意,柔和自安

无诤自安心

有想念,则成生死;心无想念,即是涅盘。一念心无想念分别即一念佛,得一念涅盘乐。

人无求就能心中无事,心中无事即是贵人!

有一首咒语,能令大家如意安康。

一、慈咒能降伏一切鬼魅。

二、悲咒能远离一切邪恶。

三、喜咒能所愿所求如意。

四、舍咒能契入诸佛密语。

慈悲喜舍是我们内心无上的密咒,能降伏鬼魅冤结,使我们朝夕与佛同眠共起。

虽广修功德万行,心不动念住相,而能任运自在,「是名庄严佛土」。

佛土者,佛之妙性也,众生之真心也。

外不染六尘,内无我人,不着断灭,故名净土。

庄严佛土?有三种方法:

一、庄严世间佛土:造寺写经,布施供养。

二、庄严报身佛土:于一切人,心存慈和恭敬,视一切众生如佛,和乐无诤。

三、庄严自性佛土:息造作妄心,心常寂然不动,不向外求,即与道相契合。

其实佛土庄严与否,与我们的生死何干?

我们要如何日日不离道,庄严自心,庄严家庭,庄严人我,乃至成就无量无边的佛土庄严。

心无所住,意不贪恋,随缘而住,

恒顺众生,心不起嗔怨,只能靠自己,别人是不能传授我们什幺啊!

想要真正不死,应该思惟四法。什幺是四法?

一切诸行无常,不起贪恋,如是修行。

一切有为皆苦,厌苦欣乐,如是思惟。

一切诸法无我,不住我相,如是受持。

外在的祈求,不如返观自求,用念佛停止人我的争执,用忍辱赢得自在,用持戒远离恐怖,用慈悲广结善缘。「从心开始」,改革我们的内在,如禅门的诗偈:「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自凉。

返照圆净光明的本性,不再随业风飘荡,不再贪逐六尘影头,打破漆桶,做生命的主人。

吾人于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常修佛行,心意调柔清净,所在之处,以法为导为护,自然获人天恭敬供养,所在之处,能出生诸佛,能成立道场,如佛塔庙。

真正奉持者,能奉事离相无住此义,即胸中不沾染半尘。

《楞伽经?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三:

大慧!菩萨摩诃萨,依诸圣教,无有分别,独处闲静,观察自觉。不由他悟,离分别见,上升升进,入如来地。如是修行,是自证圣智行相。

眼不见恩怨荣辱,耳不闻称誉赞毁,鼻不嗅爱憎亲仇,舌不尝忧悲苦乐,身不住生老病死,意不在寒暑拣择。六根门头不生幻影重重,即入般若圆通妙用。

佛陀回答: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是见缘起法,同证三世诸佛法印,而不在年高,不在修行时间的长短,在于勤息三毒,自净其意。六根是晋升净土门,一念清净即如如佛!剎那的善心是永恒的福报,

剎那的净心是永恒的功德;

剎那的觉心是永恒的觉悟,

剎那的无心是永恒的寂灭。

吾人行持应识尽境缘妄相,以自心为本师。

佛陀以日用寻常生活,展现本地风光,指示当下即般若全体大用。

真正的咒语,谓总持一心,意念清净。

圜悟克勤禅师说:

大凡为善知识,应当慈悲柔和,善顺接物,以平等无诤自处。彼以恶声色来加我非理相干。讪谤毁辱,但退步照,于己无嫌,一切勿与校量,亦不嗔恨,只与直下坐断。如初不闻见,久之魔孽自消耳!

心不动摇,不起嗔恨,以诤止诤,只有增加仇冤,唯忍为大力,能调御刚强众生。

情智分明,随顺众生,不起嗔恨。

《金刚经》是一部治心的宝典,也是成佛修行的地图。

《金刚经批注》:

信顺于理,故云不逆。行解相应谓之受,勇猛精进谓之持;心不散乱谓之读,见性不逆谓之诵。

菩萨行人,能信心不逆,自然调和柔顺,心无怯弱无愿求,入三宝海,得如意智宝。

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欲信解受持《金刚经》者,要从心地下功夫,不然「千年钻故纸,痴迷空投窗」,何年何月见性出头?

凌辱轻贱除先世罪

供养诸佛不如无心

我们受持般若性空之理,是空掉贪染根尘的妄执,是空掉我等四相的分别,而非拨无圣凡因果,善恶报应。

菩萨行福慧二施,欲具足第一波罗蜜,以无心离相为第一希有功德。

耳目心意不被妄相所转,无心道人,眼所见皆新雨山色,耳所闻无非是宣流法音,身所触,在在处处,是罗网交织,琉璃宝地。无心,现前柳绿花红,华枝春满;无心,当下茶饭饱足,永除饥渴。

我们学佛,如果只是一昧希求胜境感应,贪得在在处处,皆能免难消灾,就错用心机。

尊者重问云何降伏其心?云何安住其心?与第二分比较,这其中有五种不同:

(一)对象根器不同:前者是个薄地凡夫,初发心的善男子善女人。后者已是深解义趣的善男子善女人。

(二)发心深浅不同:前者为初学发心,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愿心。后者是发「修行证果」的大心。虽然,「理」已悟解,但仍未证得佛果。因此发无上正等正觉的深心,求证悟学修行。

(三)妄心粗细不同:尊者所问的「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文字与第二分相同,但是义理深浅有别。前者的妄想是粗糙的,指薄地凡夫的妄想忆念;后者是已悟解般若义趣,于事相上修行时微细的妄心。

(四)降伏内外不同:第十七分所问的问题和佛陀所答复的文字与第二分相同,表层的文字虽是一样,但是义理是不同的。前者是先除去「心外的境界相」,后者则是要去除「心内的执着相」。从心外到心内的境界和所执取的诸相,都应一并降伏剔净。

无事无求

慧思禅师告诫徒众:「道源不远,性海非遥。但向己求,莫从他觅。觅即不得,得亦不真。」并诵一偈:

天不能盖地不载,无去无来无障碍。

无长无短无青黄,不在中间及内外。

超群出众太玄虚,指物传心人不会。

道源性海,非假他求,非由他觅。

释迦之义为能仁,牟尼谓寂默。能仁者,即心性无边,含容一切。寂默者,即心体本寂,动静不干。

要吾人对现起的诸相,要不住心布施,逐步观照内心微细动念之相。我们烦恼的根源,在于不明真相,生起种种贪爱欲求。

有了欲望,就有所造作,烦恼也像满天追逐的乌鸦,紧紧的跟随我们,日夜不得安宁。

「如来者,即诸法如义」,此句是解释如来法身的,即是不随诸法生灭去来,如如不动之义。以离相无住之智,彻证真如,名为「如来」。真谓不妄,如为不变异,佛陀所得之真如菩提之法,即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理。不可以色相见,不可以言说求,故为「无实」。但是不异色相外有平等真如,不离语言外,别有实相妙理,故为「无虚」。所谓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无住离相,如此才是「真实菩萨」

菩萨要融通无我,如月行空不留不碍,不入世间妄情,不落出世圣解,方为真实发菩提心的真菩萨也。

要他停止背经,放下对文字的执着。

一天当中,行住坐卧,转动施为,有个什幺是不动的?眼见耳闻,何处不是路头?若识得路头,便是大解脱路。

当我们在怪罪外境带给我们苦恼和不安,要返归自心,检点善念恶念有几分?

学佛者,要明自心与佛感应道交,修行才有根本,布施供养,拜佛礼忏等等,是逐渐止息吾人的妄想分别,从中观照念头,再更进一步「行佛」,于日常生活中,与诸佛打成一片。

诸佛学处,切忌从他觅,行者密行,当下即是,口和无诤,毁誉不动,护众如己,忍辱承担。

吾人在读诵受持《金刚经》时,应心如空谷,风云自聚,亦如深山,草木不约而至。就像唐朝的贯休禅师写的山居诗:

露滴红兰玉满畦,闲拖象屐到峰西;

但令心似莲花洁,何必身将槁木齐。

古堑细香红云者,半峰残雪白猿啼。

虽然不是桃花洞,春至桃花亦满溪。

心似莲花不着水,净秽浑成一片,昼夜红兰玉树开遍,六时炎炎桃花满溪,闲闲一人天地间,任地覆天翻,车马喧哗,数声是非。

唯有空去心外内诸相,那个不思善不思恶,无头无尾的天真佛,正当恁幺时,即是吾人的本来面目

在第四分谈到「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是不住心外的六尘境界,(空掉心外之相),十九分是以三心不可得的智能为用,(空掉心内之相),心内的住着无住,布施的功德就周遍法界。

吕洞宾又名吕岩真人:

一日清闲自在身,六神和合报平安。

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

守着肉身,错用心机,要个长生不死的色相,亿万劫数,终不免堕落。想尽办法延续四大五蕴和合的生命,倒不如把握每一分钟,活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留下慈悲的种子,

留下爱语的和风,

留下信仰的舟航,

留下欢喜的怀念。

处处心无挂碍,颠倒梦想远离,当可度一切苦厄,究竟涅盘。

1.经文中的「以是因缘」,指的是何因缘?

因,即是前分的「三心不可得」的心;缘,即是以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作缘,以此殊胜因缘成就无住行施的圆满功德。

2.此分的不住三心布施,与第四分的无住布施,有什幺不同?

在第四分谈到「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是不住心外的六尘境界,(空掉心外之相),十九分是以三心不可得的智能为用,(空掉心内之相),心内的住着无住,布施的功德就周遍法界。

清净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哪里有永恒存在之相?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二〈分别三身品〉:为除诸烦恼等障,为具诸善法故,唯有如如智;是名法身。

离法如如,离无分别智;一切诸佛,无有别法;一切诸佛,智能具足;一切烦恼,究竟灭尽,得清净佛地。是故法如如,如如智,摄一切佛法。

譬如日月,无有分别;亦如水镜,无有分别;光明,亦无分别;三种和合,得有影生。如是法如如,如如智,亦无分别;以愿自在故,众生有感,现应化身。如日月影,和合出现。

又黄檗禅师之《传心法要》:

如今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无人、无我、无贪瞋、无憎爱、无胜负,但除却如许多种妄想,性自本来清净,即是修行菩提佛法等。

法身之理,犹若太虚,竖穷三际,横遍十方,随缘赴感,靡不周遍。

于室内端然静虑,收心摄念,善恶诸缘,一起放下!将生身父母鼻孔扭捏太紧,致使不能任性消遥,自尊自重,不求净土,不羡诸佛,随所住处恒为安乐国土,

四祖道信谓牛头融禅师:百千妙门,同归方寸。恒沙功德,总在心源。

《金刚经》所言的「如来说……,即非……,是名……」此三句都是揭示「三谛」的道理,即俗谛、真谛、第一义谛。法身如来,不在心外,是自己心内的本地风光,只是无明障蔽,见相迷却,不信胜妙般若大法,能斩断妄想葛藤。

没有精勤勇猛的信念,怎能受持奥妙的法义呢?我们的身心世界与佛不二,只是迷惑颠倒,心住恶浊。心境空故,度尽心外心内恒沙数苦厄,即现无声无色,无是无非,无爱无怨,无有分别,普遍平等的佛心。

吾人要和诸佛心心相印,应泯绝尊卑分别,不取相貌,心作思惟,一切诸法,一切世间色相,皆如幻等,无主无我。

石头希迁禅师的肉身现在还供奉在日本横滨总持寺。

明朝的唐寅(唐伯虎)的一世歌:

人生七十古来稀,前除幼年后除老,

中间光阴不多时,又有炎霜和烦恼;

花前月下得高歌,急须满把金樽倒;

世人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

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白头多;

春夏秋冬拈指间,钟送黄昏鸡报晓;

请君细点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荒草;

草里多少高低坟,一年一半无人扫。

一勺曹溪水,永除万世旱,拔去心田里有相的芜草,引注般若的活水,他年,万顷累累的道果自成。就像李白的诗:花将色不染,水与心俱间。一坐度小劫,观空天地间。

行者胸中无半分沾染,善恶放却,一坐度尽沙河劫数,眼耳声色俱寂时,处处无系绊,青山一座万缘休,任天地景象自开还自合。

佛陀四十九年说法,不过遇缘即施,缘散即寂,未着一字一言之相。

佛所说之法,无非对症发药,原无定相,不过去众生执着之病也,佛并无动念说法之相。

莫作是念,作念者,所谓起心动意曰作,明记不忘为念。即是要吾人明白,不可起心动念,佛有所说法。

禅门中有一首偈语:

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地用功夫;

若要纸上谈人我,笔影蘸干洞庭湖。

随处清净,应物现形,如水中月。

佛陀一再护念咐嘱,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行者,要空去众生相,佛身相,说法相等,皆是要吾人做个「不受惑」的自在人,返归本心,度尽恒沙界妄想的自性众生,不被佛相、法相所缚,如是降伏其心,即见明晃光洁的法身如来。

《金刚经》要我们息诸外缘,心不住相,不再拋家散走,自身即有佛的清净境,菩萨的慈悲心,涅盘的寂静乐。涅盘不在他生,更不在别处,觅即不得,当下即是

以柔和自安,以戒法自净;

以平等自在,以寂灭自乐。

返归自心,狂心歇息,开垦心灵的净土。不论富乐、贫苦、冷暖、顺逆的境界,心无所住,正好修行,那时花香鸟啼,新佛含笑,何处不极乐?净秽舍却,还来净裸裸赤洒洒的面目,洗尽铅华,返观祖佛用处,与自己无二无别。明暗、是非、心境、尘缘,乃至烦恼菩提,混成一片,悉皆为一。那时,闹市沸腾,人间风鸣鸟噪,自是木鸟看花,万籁俱寂。明镜高悬,任他胡来胡现,汉来汉现,不作计较。只要离却诸相爱着,人人本有个无忧无病之身。

凡夫的心行,见相成迷,于根尘妄生觉知,空起怨亲之想,致使人我诤论不休,相互欺凌轻贱。

空去虚妄诸相,妄心歇息,真心妙用,全体大现

众生──顺俗谛之名。

非众生──顺真谛圣者之名。

是名众生──顺中道第一义谛之名。乃圣凡不二,平等真如,般若本体也。

佛陀为断众生着相的习气,三番两次,殷勤咐嘱叮咛,要吾人善护念其心,不起佛法圣见,不堕断灭散乱之知解,令教凡圣尽,不住两头,方是正见。

一心无二。

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赠别君素上人诗:

穷巷唯秋苹,高僧独坐门。

相欢如旧识,问法到无言。

水为风生浪,珠非尘可昏。

悟来皆是道,此别不销魂。

我以处世六妙门,和各位分享《金刚经》的妙用。

(一)以无贪为富有。

(二)以无求为高贵。

(三)以无嗔为自在。

(四)以无痴为清凉。

(五)以无相为净土。

(六)以无得为涅盘。

《六祖坛经》言:「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明白平等本体,本自清净,自性具足万法。如宝志禅师所言:

但有纤毫即是尘,举意便遭魔所扰。

超然物外无别事,日上三竿犹自眠。(内息诸缘),(外离诸相),

谈禅说悟,心有希求即是魔,不如心如墙壁,无诸喘息,超然物外,无事自眠。

「无论善恶,都莫思量。」

内外无住,才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学佛者,要真实相信《金刚经》所言,无有少法可得,尊重己灵与诸佛无别,发慈悲,以般若为眼,立大誓愿,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不见有一众生为我所度,成就水月道场,圆满梦中佛果。

人的心一旦扫尽我见我相,即能正观世间危脆幻象,觅及一个遍一切处,疾厄不侵,水火烹炼不坏,超然三界外的金刚身。

万物皆依缘假合存在,无有真实,凡有名相皆假,身心感受皆假,诸法权巧设立,幻化亦假,所以《金刚经》才反复剖解无自无他,无法无相,引导吾人通达幻法,入第一义谛。

诸法空故我心空,我心空故诸法空。

诸法我心无别样,只在如今一念中。

万法我心,只在一念。

学佛修行,把握一念清明即一念佛,一日安定无乱即日面佛,从一念持续到昼夜六时,念念如清珠投水,这一日的修行,即圆满一日的净土。

我提出「一日的修行」,让大家也能领会一点,心意澄清,涅盘寂乐的法味。

(一)少看少听眼目明

(二)少言少论耳根净

(三)少思少虑心境闲

(四)少执少求甘露门

悟道不在过十万亿佛土,是活在现前念念清楚。

佛祖教人,只是返求自心,故云:识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又云: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

在生活中,我们如何学习有个平等的心胸,从虚幻不实的樊笼中解脱,找回我们的真心,我以平等四心,提供给各位参考。

(一)浓淡不拘的中道。

(二)顺逆不忧的雅量。

(三)哀乐不入的心胸。

(四)有无不计的精神。

求人不如求己,求财不如勤俭。

求名不如随分,求安不如守戒。

求助不如结缘,求福不如修身。

《金刚经批注》:

于一切事,无染无着;于一切境,不动不摇;

于一切法,无取无舍;于一切时,常行方便。

随顺众生,令皆欢喜,而为说法,令悟菩提真性,此即名为修善法也。

无取舍憎爱之心,平常无事。

我们要能处处修一切善法,但心无所住,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不着相,是名真修「无漏善法」。

修持《金刚经》的行者,应了悟,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不舍一善法,不执一善法,法法皆治病药方,乘乘为调伏烦恼魔军的幻术。

受持般若即受持相信人人有个与诸佛齐同,无高无下的如来宝藏,入此平等法智,六波罗蜜自然具足。

文殊菩萨塑像,我们常见的是头上梳有五个髻子,左手持莲花经书、右手执宝剑的形相。头上的五髻,既表示童子的天真,又表示了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等五种智能。左手持莲花,花上安放《般若经》的原因,在于体现般若(大智)的一尘不染。右手持宝剑,则是为了显示大智能断一切烦恼,就好比金刚宝剑能斩群魔一样。

文殊菩萨所骑的那头狮子象征着智能的勇猛,般若本体一尘不染,湛明圆觉,虽不持戒,而毗尼严净;虽不集福,而万德庄严;虽不出家,而身心寂然;虽不求佛,但成佛有余。因为其心不住形相,不被戒法、福德、净行、证悟等善法所缚,自净其意,心如虚空,哪里有净秽的拣择,善法恶法的爱憎呢?

面对世间的五欲引诱,不为所动,即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恒常自在安稳。

吉凶唯人召。

远离一切相,通达无我法,把妄心降伏,以「无所住」安住真心,修一切善法。

在二十一分提到不可生心动念,佛陀有所说法,谓佛陀说法心不着相,不过是应机随缘,教化众生。此分再推广降心离相之理,离度众生的相,心无所住才是真正的灭度一切众生。

证果之人,心无所住,何有说法闻法,能度所度的纤毫作念呢?诸佛菩萨于一切法不见定相。

菩萨摩诃萨见一切法是无常相。

佛陀说「有我」是随顺世谛法,为了方便度化众生而言的,佛陀并没有执着有个「我」,不过权巧立个假名的「我」,所以说「即非有我」。佛陀所谓的我,不是凡夫所见的五蕴和合的丈六金身,也不是圣贤菩萨等众所见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因缘生灭的「我」,而是法身真我,非同四相之我,此「我」生佛平等,个个有份,怎奈世间凡夫认名取相,错解假我为实,却不认取法身真我。

真正的佛法是内学内观,心向外求,即是外道邪魔。只要狂心歇,妄想息,无事即是贵人,任天地寒暑,人情冷暖,触目全是春水春绿,扬眉即闻雅音妙树重重!

离却一切相,心即平等,心眼净明,灵光独耀,本自圆成,何劳向外求玄?

哪里有不播种的收获?有不筑地基的楼阁?

不攀外缘,淡泊宁静

无怨亲远近的分别,无爱憎是非的拣择,但尽凡夫心,平等如佛德。就像《庞居士语录》卷中所言:

无贪胜布施,无痴胜坐禅,

无嗔胜持戒,无念胜求缘。

尽见凡夫事,夜来安乐眠,

寒时向火坐,火本实无烟。

不忌黑暗女,不求功德天,

任运生方便,皆同般若船。

若能如是学,功德实无边。

川禅师颂:

泥塑木雕缣彩画,堆青抹绿更妆金;

若言此是如来相,笑杀南无观世音。

心地清净,平等无染即持戒,而不是执着于三十年的戒相。声色六尘是邪道

关于佛陀破除吾人对「佛相的住相」有四处,即第五分「不可以身相见如来」,第十三分「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第二十分「不可以具足色身见,不可以具足诸相见」,二十六分「不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破除佛陀说法的「法相」有三处,即第七分「无有定法,如来可说……如来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第二十一分「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第二十六分「若有人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佛陀要我们不应住于六尘生心,不住六尘布施,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住于色尘和声尘求佛,了不可得!以染污境求清净法身佛,如此愚痴行径,不就是在行邪道吗?

六祖惠能大师说:

一者外观觉诸法空,二者内觉诸心空,不被六尘所染。外不见人之过恶,内不被邪迷所惑,故名曰觉。觉即是佛。

过去心不得、未来心不可得,一念不生,澄然寂静,永居安乐国土。

《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九:

布施增长大福德,忍辱一切怨仇无。

善人弃舍于诸非,离欲自然得解脱。

《华严经》卷九:

以大慈悲心,随顺世间行。

悉于一切法,解达空无我。

做一个不受世间妄相所惑,胸中亦不住纤毫的离相意念,如深潭寂然不动,山鸟往还无迹,霞光流云游行无痕。

发起无上菩提心者,眼不逐色,心不住六尘,以无住心,行六度四摄,广兴佛事,饶益众生。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二:

诸法如梦,诸圣同说。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空寂之心,灵知不昧。即此空寂之心是汝真性。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既了诸相非相,自然无修之修。烦恼尽时,生死即绝。生灭灭已,寂照现前。应用无穷,名之为佛。

起随喜心,说离相为治众生执有为实的深重染习,不住离相之念,为免众生堕入断灭的深坑。

佛陀以般若无上法,告诫吾人出一切有求有相家,出执有滞空家,从中体会无高无下,真如平等法。悟平等法,珍重己灵,不轻一切众生,拂净五蕴假相,六尘染污,自然能深解般若义趣,休心息虑,不被五欲钩牵,如盲若聋。

我们迎接光明的功德天女,黑暗天女也相随不离。世间是一半一半的,不执于一半,统合全体,我们才能透彻假相,从中看到生命的实相。

眼不逐色,何妨花红柳绿;耳不循声,一任莺啼燕语。

《六祖坛经.般若品》:

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象。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着,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

见一切人,不论善恶,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着,生爱憎邪念,就如经文所言:「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忍有三种,一是生忍,又名「众生忍」。对于众生的轻贱凌辱,都能忍受。第十六分佛陀提到,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能消除堕入恶道的罪业。所以在我们初发菩提心,以「众生忍」为修持的功课,逢人轻贱,护于口,忍于心,以感恩他人为其「消业」,入圣人行,必得无上果。

二是法忍,于生存的客观环境,冷、暖、饥、渴,违逆之境,不生心动念,起好恶分别。

三是无生法忍,即是此分所言的「得成于忍」。不论是任何一切法,从因缘生灭假合,当体即空,本来无生无灭的。如此境缘的冷暖,人事的宠辱,哪里有个真实我和法的体相呢?开发此忍可的智能,就能安忍一切尘缘境界,不生妄想分别。由忍可之慧明,显用安忍之定力,菩萨有此定慧双翼,于一切境象,游行无碍。

庞蕴居士说:

心心无所住,处处尘不着,五道绝人行,无心是极乐。

欲得速成佛,祇学无生忍,非常省心力,当时烦恼尽。

无心是极乐,无我成佛事,无住严熟土,无生功德殊。

不要对过去、现在、未来,有所住着

无心的享受死亡的宁静,才是入佛的门径。

「不受福德」之义。不受,乃是不贪着,是无贪无着,受而无受。

《佛说演道俗业经》:

佛告长者:「有四法,疾成无上正真之道!一曰解空,学无所求;二曰无想、无所憎望;三曰无愿、不慕所生;四曰常等三乘之业,无去来今。是为四。」

佛于是颂曰:

解空无所求,无想无恽想。

不慕愿所生,常等三世行。

佛告长者:「有四事法,疾成佛道!一曰一切皆悉本净;二曰而解万物普如幻化;三曰生死断灭,皆从缘对;四曰:计其缘对,本亦无形。」

佛于是颂曰:

一切悉本净,解物如幻化。

生死从缘对,计本亦无形。

佛告长者:「有六法,疾成正觉!一曰身常行慈,无怨无结;二曰口常行慈,演深慧义;三曰心慈仁和调隐,哀念十方;四曰护戒不造想,求大乘之业;五曰正观见十方空,道俗不二。六曰供足乏食救身之业,以济危厄;是为六。」

佛于是颂曰:

身常行慈心,未曾捶怨结。

口恒修言愍,演深慧之谊。

心和仁调隐,哀念诸十方。

护戒不起想,正观十方空。

我们凡夫的心,住在有的世界,不解万象如幻化,一切生死断灭,皆从缘对,着于有想有求,心不得寂静,如何身口意三业常行慈仁,无怨无结,哀念十方?我们从《金刚经》的经文明白菩萨布施时,外无我等四相,不住色尘等法,才名真是菩萨。如《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卷一:

能于怨亲中,悲润心平等。

如是诸菩萨,名为菩提心。

佛陀说:「为了外境的缘故,我们要搬到什幺时候为止呢?这不是究竟之道啊!唯有一个根本的解决方法:如果我们受到轻贱,心不动念,以忍止诤,护于口,行于心,直到他们不再轻贱为止。」

佛陀接着说:「一个开悟的人,安忍如大地,不应该受毁誉褒贬,而动摇意志,以无我观,观察诸法虚妄,那幺我人的幻象,乃至世间的好坏,不过如水上泡沫,乍起乍灭,哪里会恒常不变呢?」

步步不染尘

明朝唐寅的〈警世诗〉:

世事如舟挂短蓬,或移西岸或移东。

几回缺月又圆月,数阵南风又北风。

岁久人无千日好,春深花有几时红。

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事痴呆半作聋。

法身之体,无有生灭、常断、一异、来去的妄相。

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

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

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

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

目睹的色相,耳闻的音声,皆有生灭来去,非是真佛体性。

如来者,来而无来,去而不去,住而不住,非动非静,上合诸佛,下等群生,一性平等,故号如来。

「有所谓去,或所谓不去的妄想,都不是解脱的境界。」

佛陀说:「若能受法、行法,以觉悟当作花供养,这才称为供养佛陀。

应机说法,随缘度众。

《大日经》所说:「云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

心有希求、念想,即使集福德遍满虚空界,不得作佛。如影相随,就在汝边。心不平等,逐境生妄,怎能入不思议法身呢?物无妍丑,由我是非,我心不起,彼物何为

动静等观,贵贱一视,凡圣齐平,名不思议。

不取相住着,随缘自在。

微尘世界的当体全空,返妄归真,不执着于器界的妄想攀缘心。妄心止息,才能住寂静处,得无诤、离欲三昧。

《涅盘经》云:「能观心性,名为上定。上定者名第一义,第一义者名为佛性,佛性者名毗卢遮那。」

石头禅师喝斥道:「你这拨无因果的野狐禅,万物的呈现,源于心识的运作,若言无心尽同谤法。见闻觉知,虽是妄心,但若不用心,不从假悟空,于空悟色法一如,体相无碍的第一义谛。又如何悟入生佛平等,烦恼即菩提,上妙不思议境呢?」

研穷法理,以悟为则,心境俱捐,莫记莫忆。

六根怡然,行住寂默,一心不生,万法俱息。

什幺是「一合相」呢?即「无二无异」、「不离不散」。

般若智能不从他求,从自心中来,静身口意,处众乱中,心定如山?

「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一合相是实相之相,非空非有,因此「不可说」。「这个」是吾人本来清净的三身四智,虽然已备,不劳他人赐予,但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门庭,不假借音声文字为缘,怎能迷途知返,乘船渡河呢?

黄檗禅师说:「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当如是求。」拨去重重妄相执着,空假不碍,体相交融,剎时,万法是心光,何处不是毗卢圆满报身?

不生一念,契如如不思议境。

《金刚经》宣说离相(离我等四相),无住(不取相、法相、非法相)的微妙大义,由离相、无住起三空正智。菩萨行者若能离却诸住相,行于布施,成就的福德如虚空,不可思量。此分将我等四见,法非法相,一并总除诸执,以显非有非空的真空妙有的不可思议。则华香蝶舞,咸归一真法界,水态山容,尽合般若妙谛。

黄檗禅师说:

诸学道人,若却得成佛,一切佛法,总不用学,但学无求无着。无求即心不生,无着即不灭,不生不灭便是佛也

自家珍宝,不假外求。

赵州示偈道──

满眼本非色,满耳本非声。

文殊常触目,观音塞耳根。

会三元一体,达四本同真。

堂堂法界性,无佛亦无人。

六祖所言:「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色法音声等俗谛)求菩提(非有非空的胜义谛),犹如觅兔角。」

从假谛入真谛,于离一切相,心无所住,会得即色即空,空有无碍,体相相融的第一义谛。

除粗细执着,空掉心外的「我等四相」,心内的「我等四见」,如此妄心顿息,就像倒完杯中的浊水,除尽田中的莠草,即能灌注甘露醍醐,播种菩提慧苗。见相俱净,回归于「安住真心」的主题。

当下安息那颗拣择无明的妄心。

一个修行人,又是以什幺为快乐呢?

(一)以自我革新为乐。

(二)以诵经念佛为乐。

(三)以禅坐经行为乐。

(四)以布施结缘为乐。

(五)以奉献服务为乐。

(六)以感恩知足为乐。

(七)以随缘方便为乐。

(八)以宣扬正法为乐。

明白因果业报,从自心求,晓知了脱生死,从自净其意开始。

只是平常无事,饿了就吃,困了就眠。日用常显无量神通。

佛陀要行者总除诸执,将心外的「我等四相中」,心内的「我等四见」空去,并且不生圣凡高下的动念。如此粗细妄心不生,妄心就无从现行作用。妄心降伏了,菩萨正观有为即空行者以此梦幻等六观,不被世间有为生灭法迷惑,入生老病死无有恐惧;视贫富贵贱平等无别;于馨香臭秽,赤白青黄知变异不实。观一切有为,迁流造作,皆是虚妄,终有败坏。行者若破一切相,起如实正观,于一切境,内外如如不动,才是真正受持读诵《金刚经》,能为人演说无法之法的真实菩萨。

逢诸饥渴寒热苦乐,詈骂、恶口、恶事等,悉能忍之。

正观无谬,视缘境如露如电,幻化不真,即可调御身口意三业,作忍辱仙人。

即心是佛;无心是道。六根寂静,何处不是清凉山水地?

菩萨行者于世间弘化度众,用梦、幻、泡、影、露、电,守摄身心。不论丑妍好坏境界,以此「六观」明照,则诸根寂然,知来去生灭之业因,心不住幻相迷惑,即可安忍不动,入如如佛界

佛陀说种种法,不过是权宜之教,只是要吾人于日用六时中,不取于相,不被相转,将百年狂心歇息。当下回头上岸,不再于觉知缘尘生死流转,如梦中人,妄执忧悲啼哭。

金刚十念法──

(一)念身非我,多行善缘。

(二)念口非我,常出爱语

(三)念意非我,受持大悲

(四)念财非我,广济贫乏

(五)念名非我,清净生信。

(六)念权非我,救渡羸弱

(七)念色非我,正念喜舍。

(八)念生非我,勇猛精进

(九)念死非我,自在无忧

(十)念念非我,妙契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