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买团体票攻略:商务部在欧美投放中国制造广告 效果优于形象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3:19:40

商务部在欧美投放中国制造广告 效果优于形象片

2011年11月16日04:06 新京报

新京报

  跑步者在林间跑过,跑鞋上印有糅合“美国科技”的“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家庭主妇取出冰镇果汁,她的冰箱是融合欧洲风格的“中国制造”;不仅如此,女孩腰间使用“硅谷软件”的MP3;“法国设计师设计”的时装,都可以看到“中国制造”的字样……

  上述是以“中国制造”为主角的广告。这则广告由商务部提供资金,于2009年底,在北美、欧洲和亚洲的电视、网络上播放,其中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络(CNN)播放了6周、在英国广播公司(BBC)播放了5周。

  商务部并未给出这则广告的播出费用,但据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曹景行估计,仅在CNN的广告投入就可能高达上千万元。

  耗资甚巨,这则广告的效果如何?欧美观众是否买账?昨天,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孔庆勤博士在2011察哈尔公共外交年会上公布了她的调查报告。

  孔庆勤认为这一广告总体有效,而带来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广告踏实,用事实说话”。

  商务部投放“中国制造”广告

  孔庆勤博士介绍,中国商品在外国的整体形象并不理想,常被贴上质量差、低端等标签。

  对此,商务部在欧美媒体上推出“中国制造,携手世界共同制造”的广告,目的就是为改善国际消费者对中国商品差的印象。

  这则广告时长为30秒,画面文字和旁白全部为英文。广告中出现的产品有运动鞋、家用电器、MP3、时装和大型客机,但没有出现任何一个国际知名的中国品牌。

  参与广告制作的中国商务广告协会常务副主任刘立宾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这则广告并非产品广告,而是将“中国制造”的商品作为一个整体形象加以诠释。如果说品牌,那么希望树立的是“中国制造”的整体品牌。

  五成受访者认为不受广告影响

  广告投放后,孔庆勤与察哈尔学会对广告的效果联合展开研究。该研究涉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3个国家,每个国家400名,共1200名受访者。

  调查结果显示,这三个国家五成多的受访者认为广告对他们没造成任何影响。

  孔庆勤介绍说,从广告学角度分析,这一结果不算差,相反,还是个“不错”的结果。

  有八成左右的受访者认为广告令消费者“很好”地记住这是“中国制造”的商品。而且受访者看过广告后,对“中国制造”产品的反思也较强烈。孔庆勤认为,能引起消费者反思,是该广告最有意义的影响。

  三国消费者在看完广告后,购买意图的分数为3.22,总分为5分。

  孔庆勤解释说,这个分数意味着,受访者倾向购买和尝试购买。

  “国家形象片传播效果并不理想”

  孔庆勤目前研究的另一个项目是《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的传播效果。

  这一广告片于今年1月登陆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大型电子显示屏,在这段60秒的宣传片里,中国各行各业的杰出代表如谭盾、郎朗、袁隆平、杨利伟、姚明、邓亚萍等在片中依次登场。

  但这一广告片的效果并不理想,英国广播公司全球扫描(BBC-GlobeScan)的调查显示,广告播出后,对中国持好感的美国人从29%上升至36%,上升7个百分点;而对中国持负面看法者,则上升了10个百分点,达到51%。孔庆勤的研究数据与BBC的数据基本吻合。

  “很多人说,看了这个广告很紧张,第一个想法是:中国人来了,而且来了这么多。”孔庆勤说。

  为何“携手中国制造”广告效果较好,而《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效果不佳?孔庆勤认为前者“没有侵犯性,不试图改变对方观点”是重要原因。对于欧美受众而言,试图改变其既有观点是非常令人不快的行为。

  孔庆勤分析说,“携手中国制造”广告,是一个非常“踏实、平和”的广告,通篇没有明确表达某个观点。中国制造的产品遍及欧美,这是个事实,受众们对此是认可的,因此对广告抵制度较小。

  昨日召开的2011察哈尔公共外交年会是在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支持下举办,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参加开幕式。

  本报记者 孔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