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演讲协会:清雅淡泊素三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22:48:09
王振
在古玩城转悠,邂逅一座“放牧归来”三彩瓷塑摆件,百看不厌。该摆件以牛为主体,是江南常见的水牛,造型生动,神态逼真。圆睁的牛眼、伸张的鼻孔、晃动的牛尾,踏着敦实的牛步,徜徉在乡间田埂小路。放牛娃卧伏在牛背上悠闲松弛,背上系着草帽,双手握于胸前,撑起前身,稚嫩的面孔上,双眼眺望前方。看那神态,或许是看到了自家的柴门,或许是听到母亲的一声呼唤…… 整座摆件的主体——牛,周身施以茄皮紫釉色,牧童以蓝衣、绿裤、黄草帽三色绘施,硕大的牛身和幼小的牧童形成强烈反差。整件物品釉面紧贴胎体,牛蹄底部露胎处虽历经磨移,仍可见麻布痕,牛身中间有一条横贯的接缝。从施釉工艺到细部特征,可以认定这是康熙年间素三彩摆件。可惜的是,在个别地方有修补痕迹。一般肉眼难以察觉,从其修补之精到,可见先前的主人知道这件素三彩摆件的珍贵。 素三彩创烧于明代成化年间,它是在唐三彩、宋三彩低温釉的烧造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唐宋时期为陶胎,而到明清时期发展为瓷胎。三彩之前冠以“素”,主要是以黄、绿、紫为主色调,相对于前人称“红”色为“荤”而言。清《饮流斋说瓷》一书中就曾说道:“以茄紫、黄、绿三色绘成花纹者,谓之素三彩。”素三彩也非限定这三种颜色,有时会多于三色,但主体色调和风格是三色为主,透显素雅、淡泊、宁静的意境,相对而言,没有五彩的艳丽繁复。 康熙时期的素三彩品种大致有黄地紫绿、白地三彩、虎皮三彩、黄地三彩、墨地三彩。耿宝昌在《明清瓷器鉴定》一书中说到素三彩时,指称“墨地三彩为康熙三彩之最、完整器物国内少见,早年流散欧美”。可以说,康熙素三彩是最具代表性和时代特征的,到了雍正时期就逐渐消失。它的三色烧制、温度掌控和色调还原难度极大,相对成本很高。清末曾有过仿制,但同康熙年间相比,差距甚远。 值得一提的是,素三彩并非一概排斥荤色(红色),有时因画面需要,点上红色也是有的,如故宫博物院有一件康熙素三彩鹤鹿同春盒,上面的太阳就用了红色,行内也有说法,即“三彩带红,价值连城。”爱好者在看到素三彩中带点红时,不要简单排斥,失之交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