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健火疗教学视频:中國著名釉色及施釉工藝集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3:12:03
中國著名釉色及施釉工藝集錄 註解

◎1~(1)原始陶器:新石器時代(Neolithic period),人類發明了陶器(pottery),在

中國、歐洲、非洲...各地,考古學家先後都有發掘到這類古陶器,

均係不約而同的自然發明,並建立不同的文化中心,自成系統,孰先

孰後已不可考。中國江蘇省回峰山上的一個山洞裡,所出現的古陶器,

經過科學的「碳14」測定年代法的測驗,證實具有一萬年以上的歷史;

    是故,商朝(1,766B.C.~1,122B.C.)以前的陶器,推論應屬於「原始陶

    器」。它們的成形,最早僅用手捏(pinch),而後用「泥條盤整法(coil

    building)」,再進而發明慢輪(whirler)整修或以模具(mold或mould)複

    製,使器壁由厚薄不均,逐步改良到平整胎薄,著名的蛋殼陶也在此

    一時期做到,但陶質依然疏鬆,以夾砂陶為多,器形(shape)亦極簡單。

    著名的「仰韶文化」(距今約5,000至7,000年前,甚或更早)及繼之而

    起的「龍山文化」期,是中國陶史上兩個重要的里程碑,其間所產古

    陶器,亦即早於商朝者,以廣義角度來說,都可稱為「原始陶器」。

◎1~(2)彩陶:是原始藝術陶的一種類型:在已成形的陶坯內外,使用不同彩

    料繪畫,然後燒成者。其坯料使用紅陶土或灰陶土,成形後先覆以一

    層陶衣,再行繪畫。赭紅色者可能取用赭石【含有著色劑鐵(Fe)的成

    分】;黑色者可能取用紅土【含有高量著色劑鐵(Fe)及錳(Mn)成分等】,

    白色可能取用白瓷土【含低於2%之鐵(Fe),才不致影響所需白度】。

    彩陶上所繪圖案,依當代當地的文化,而有不同的表現,概以:動物、

    植物和幾何圖案為主,也有比較特殊的人面紋、鹿紋、魚紋、蛙紋...

    英文的S或X字形紋、人物撒穀圖案和群眾舞蹈紋...等。

◎1~(3)白陶:即白色陶器。取用高嶺土(Kaolin,即瓷土,英文名又叫porcelain

    clay或china clay),因含低於2%鐵成分,著色力弱,焙燒後才能顯現

    白色。但燒成(finished ware)的溫度僅約1,000℃左右,器物並未燒結,

    因此只能稱陶而不能稱瓷(按:瓷化之臨界點約在1,230~1,300℃)。最

    早的白陶在黃河及長江兩大流域均有出土,其中以長江流域濱臨出海

    之浙江桐鄉羅家角遺址為最早,年代距今已有7,000年以上。到了商

    朝(1,766B.C.~1,122B.C.),已開始有文字記載歷史,並是青銅時代,

    使白陶在器形及紋飾(scratching)方面,傾向仿照銅器而創作。而在同

    一時期,發明了瓷器(porcelain),促使白陶讓位。此後各個朝代,釉色

    的推陳出新,使白陶更趨沒落。

◎1~(4)黑陶:即黑色陶器。取用含鐵(Fe)成分頗高的陶土作坯(body),並以強

    還原焰(reducing atmosphere flame,簡稱R.F.)焙燒,才能顯現黑色;若

    是弱的還原焰,則呈灰色;倘用氧化焰(oxidizing atmosphere flame,簡

    稱O.F.)焙燒,則呈鐵紅色。已出土的黑陶,有胎和器表均呈黑色,有

    胎為鐵紅或灰色,僅器表為黑色者,稱為黑衣陶或黑皮陶,這種現象,

    係於上釉作第二次燒時,以較低溫的還原焰燒,使其釉料中的碳(C),

    未盡揮發所致。黑陶以良渚文化期為代表(距今約在4,000~4,700年

    前)。

◎1~(5)彩繪陶:在陶器上再以彩繪裝飾者。其與彩陶【詳1~(2)】近似。但彩

    陶器表不易脫落;而彩繪陶極易脫落。一般均在灰陶器上,用較多種

    類的彩料繪畫,色彩有紅、赭、黃、褐、綠、青、白、紫等,主要用

途為陪葬禮器。後代聞名中外的「秦代兵馬俑」,亦屬彩繪陶(後來唐

朝增加了鈷藍色,使色彩更齊備)。

   

◎1~(6)夾砂陶:在作坯的陶土中,含有大量的砂粒,即為夾砂陶(約含30%之

    砂粒,有粗有細)。因焙燒氣氛之不同,而有夾砂紅陶及夾砂灰陶之分。

    主要為陶土中含鐵(Fe)及碳(C)的成分發生作用。夾砂陶多為素面,少

    數經加工刻紋,如:繩紋、籃紋、劃紋...等。早期的夾砂陶,以

    一般炊具為多,諺語:「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砂鍋,即為夾砂鍋,現代

    炊具中仍有此類產品。

◎5~(1)原始瓷器:指第一代原始瓷器。取用含鐵(Fe)成分低於2%之高嶺土(瓷

    土)成型,經人工施釉,以1,230℃以上的高溫燒結成瓷。世界上最早

    的第一代瓷器,於中國商朝(1,766B.C.~1,122B.C.)發明,是由前代所

    傳白陶的基礎上,由白陶的1,000℃,昇溫成瓷。焙燒氣氛不同,顯色

    亦隨之有異,如係還原焰呈青色;若稍有氧化,則偏黃或偏黃褐色。

◎5~(2)青瓷:創製於商朝(1,766B.C.~1,122B.C.),是中國歷史悠久的瓷器品種

之一。英文名Celadon(亦喻灰綠色)。青瓷的坯土(body clay),

為低鐵(Fe)分的瓷土,含鐵(Fe)量需在2%以下,否則不白。並

需以還原焰燒成,倘若掌控不好,例如:停火前少許時段曾有

氧化焰現象,則會偏黃或偏黃褐色。到了三國時代(207A.D.~

269A.D.),由於已累積了一千多年的經驗,上釉裝飾及燒製水

準,已十分進步,燒成溫度在1,230℃以上至1,300℃,成品吸

水率在0.5%以下,濕氣孔率在1%以下,使釉面具有鮮明的光

澤度(lustrous),傲視群倫,而確立了霸主地位,復以青瓷為基

礎,發明了釉下彩的施釉工藝【詳9~(3)青釉釉下彩】,並帶動

繁衍出許多新釉品種【詳9~(2)青釉褐彩、10~(2)青釉褐斑...

等】,功不可沒。南北朝時期(420A.D.~581A.D.),生產青瓷的

地區,已擴展到浙江、江蘇、江西、福建、湖南、四川以及山

東等地,此時期的青瓷特徵是施半釉(註),釉厚透明,有流釉

現象,器物設計傾向高眺,器面裝飾方面,有印花、劃花及堆

貼...等。到了唐朝(618A.D.~906A.D.)中葉,有優異的表現:

南方的浙江越窰所產的青瓷,追求如玉的質感,與北方的河北

邢窰所出的白瓷,胎質細膩潔白、造型規矩,同列當代優質瓷

品,而獲「南青北白」的美譽。然負面效果也同時到來:青瓷

長久以來(大約有2,000年)的霸主地位,已被衝擊,加以同時期

又發明了青花、銅紅釉等新釉色多種,更保不住主流地位。宋

朝時期(960A.D.~1,179A.D.)雖曾再登高峰,輝煌一陣,此後即

江河日下。迨明朝(1,368A.D.~1,644A.D.),「彩瓷」興起,青瓷

本身的素淨,已難抗衡多彩多姿的各種新興釉色,終告衰退。

然儘管起伏不定,青瓷在現代,依然佔有相當重要的一席之地。

  (註釋:器物在上釉之時,故意僅在上部施釉,讓下半部胎骨裸

露,一般多見於器表,也有在內部施半釉者,例如:碗、盤之

類的生活陶。亦有同時內外部都施半釉的做法。見仁見智,隨

興之所至罷?)

◎5~(3)白陶:詳1~(3)「白陶」(之後半段)。

◎5~(4)灰陶:即灰色陶器。陶土中含相當多量的鐵(Fe)及碳(C)成分,並需以

    弱的還原焰焙燒。就技術層面而言,灰陶已較黑陶【詳1~(4)】進步。

商朝的灰陶,有泥質及夾砂兩類:前者較細緻,供作飲食用具或盛儲

    器;後者較為粗糙,供炊器或排水管用途。商朝由於青銅文化發達,

    也影響到灰陶器仿效青銅器的造型、紋飾(scratching)及裝飾 

    (decoration)。灰陶的使用,延續至今,堪稱歷史悠久的品種。

◎5~(5)泥釉黑陶:陶坯(body)成型後,即為生坯(greenware),再覆以一層泥釉      

    (recover a raw glaze),這泥釉與坯料,本質上近似,只是泥釉中含鐵(Fe)

分及碳(C)較高,並需以強還原焰焙燒,即可獲得外表黝黑的泥釉黑陶

器。其與前代所傳之黑陶【詳1~(4)】的差異,是在後面加工覆蓋一

層泥釉。但此一薄層釉料,表面粗糙無光(matted),且極易剝落,是其

缺點。

◎6~(1)琉璃釉:東周(770B.C.~256B.C.)末葉,即所謂春秋戰國時代,諸侯稱  

    霸...。此一時期發明了琉璃釉,專供宮廷建築及廟宇屋瓦之用。

    它是以鉛(Pb)及石英(即矽,SiO2)為基礎釉材,另加鐵(Fe)、錳(Mn)、

    銅(Cu)...等氧化物為著色劑,使釉色呈現黃、綠、青、紫...

    等色彩,以增宮殿之華麗。因矽為地球上存量第二多的元素,先民垂

    手可得,自不意外。此釉並影響到後代元朝「法華」釉的發明。

◎6~(2)醬色釉:此釉創製於周朝前葉(1,122B.C.之後不久),距今已有3,000年

    歷史。在石灰釉的基礎上,以鐵(Fe)成分為著色劑,並運用燒製時氧

    化焰抑或還原焰的差異,及火力強弱之調節,使釉產生濃或淡,深或

    淺的釉色。醬色釉不青不黑,介於青釉與黑釉之間,由而啟發後代漢

    朝(206B.C.~220A.D.)黑釉的發明。

◎7~(1)兵馬俑色釉:秦朝(221B.C.~206B.C.)流行以兵馬俑為陪葬品,以彰顯

    死者在生前的顯赫地位。釉色有紅、白、綠、紫...等,屬於低溫

    釉,約以800℃燒成。

◎8~(1)綠釉:是鉛釉的一個品種,亦稱鉛綠釉,以鉛(Pb)和石英(SiO2)約3:1

    之比例為釉基,另以銅(Cu)、鐵(Fe)、鉻(Cr)等為著色劑,在低溫約700

    ~900℃,以氧化焰燒成。因係鉛釉,故釉面的光澤度強,但硬度低、

    化學穩定性差。鉛釉之鉛,多以氧化鉛(PbO、Pb3O4)或碳酸鉛(PbCO3)

    為主,均具有毒性,需注意。有關鉛的更詳細資料,請詳〔六部曲〕

    中的鉛元素。

◎8~(2)黑釉:釉中含鐵(Fe)元素為著色劑,份量高達8~10%,以高溫約

1,200℃之強還原焰即可燒成黑褐色,稱為黑釉。它是由周朝初葉發明

醬色釉延伸研發而得【詳參6~(2)】,在燒製中倘控制不好(稍有氧化)

則釉色不甚黑而呈灰黑色。東漢(25A.D.~220A.D.)創製黑釉,而後各

朝代均有盛行,其中以宋朝建窰之黑釉盞最為人所熟悉及讚賞,日本

人稱它為天目釉。

◎8~(3)黃釉:以適量的鐵(Fe)元素為著色劑,在氧化焰中燒成的黃釉,最早的

    發明是在漢朝(206B.C.~220A.D.)的陶器上,是一種低溫鉛釉,當時的

    黃釉色稍偏橙黃。到了唐朝(618A.D.~906A.D.)才有用石灰釉以高溫燒

    成的瓷器。明朝宣德、成化、弘治年間(1,426A.D.~1,505A.D.),黃釉

更有成就。當時上釉的方法用澆釉,故又稱「澆黃」,且因黃色鮮艷亮

麗,各有不同程度的顯色,又有「蛋黃」「蜜臘黃」或「雞油黃」等名

稱。高溫石灰黃釉是以石灰釉為基礎,也是以鐵元素為著色劑,原料

是赭石(含高鐵成分的礦石),並以氧化焰燒成三氧化二鐵(Fe2O3)而呈

現漂亮的黃色。另詳17~(5)。

◎8~(4)白瓷:中國最早的白瓷,在湖南長沙的東漢(25A.D.~220A.D.)古墓已

有出土,但質地尚屬粗糙。直到隋朝(581A.D.~618A.D.)才有成熟品出

現。嗣在唐朝(618A.D.~906A.D.)達到顛峰。當時北方河北的邢窰,以

白瓷為主力產品,胎質細膩,造型規矩而風光一時,動搖了「青瓷」

長久以來霸主地位。邢窰的「白瓷」與當時南方的浙江越窰所出的「青

瓷」,分庭抗禮,各領風騷,被同列為優質瓷品,世稱「南青北白」。

到了元朝(1,280A.D.~1,368A.D.),江西景德鎮燒製成功的樞府卵白釉

及明朝(1,368A.D.~1,644A.D.)的甜白釉瓷器,是白瓷的最高成就。但

到了明朝中葉以後,以迄清朝(1,644A.D.~1,912A.D.),由於「彩瓷」

的發達,白瓷的白淨,似失味道,難與五光十色鬥彩、五彩等流傳瓷

器數十種類瓷器相抗衡而漸趨沒落。儘管如此,白瓷仍受世人所喜愛,

也擁有一定的地位。9~(1)青瓷:三國時期(207A.D.~269A.D.)的青瓷,已達高水準,確立了青瓷

霸主地位,詳5~(2)。

◎9~(2)青釉褐彩:三國時期在南方的窰場,發展出以含鐵(Fe)元素彩料,繪製

    在青瓷的釉中或釉下的一種裝飾方法,極具創意。

◎9~(3)青釉釉下彩:三國時期發明了釉下彩施釉工藝,是以青瓷為基礎,再

以含鐵(Fe)元素之彩料,在器表上繪製圖面(山川河流、人物、花卉...

    或雲氣等),再罩以一層透明釉,以高溫約1,300℃一次燒成。

    

◎10~(1)化妝土:創始於西晉時期(265A.D.~316A.D.)。顧名思義,化妝土

(engobe)是用來美化坯面,使不夠潔白或粗糙多孔的坯面,得以改善。

它又稱陶衣或護胎釉,取用含低鐵(Fe)的白色瓷土為原料,做成泥漿

狀,施敷於坯,以填補氣孔、凹點並掩蓋其他瑕疵,猶如女性美容化

妝之目的,因名。化妝土係介於釉與坯胎之間,故需注意三者間收縮

及熱膨脹係數的相互適應,否則極易發生釉面剝落或開裂的現象。

◎10~(2)青釉褐斑:所謂斑,即是斑點,相對於面而呈對比之美。青釉褐斑,

係在青瓷的基礎上,以鐵(Fe)元素的彩料,隨心所欲「點」繪在青瓷

器上,打破了自古以來,全面單一色調的素靜,而呈活潑的畫面。它

也是「點彩」工藝的創始作法,於西晉後葉(約316A.D.)發明,從此並

影響了後代南方窰場,美化釉面的風格。

◎10~(3)模印貼花:簡稱貼花。在坯體上做花飾是十分耗力而極難整齊劃一的。

    如果先做好花樣的模印物,以釉色當作印刷的油墨,先印好負面浮雕

    狀的貼紙,再粘貼於坯體上,最後去紙,罩以一層透明釉燒成,便可

    迎刃而解施工上釉的難題,這就是模印貼花。開創此一技術,始於晉

    朝(265A.D.~420A.D.)。也有貼花後未再覆蓋一層透明釉,而直接受熱

    顯色。若含鐵元素的貼花,則呈紅褐色澤的花飾,與底色相映成趣,

    稱為露胎貼花。這在元朝的龍泉青瓷上極為盛行。模印貼花從此影響

    後代大量生產生活陶,至深且鉅。

◎11~(1)白釉綠斑:白釉的白,是選擇合規的瓷土(含鐵分2%以下)或以白色化

    妝土塗敷的效果,綠斑是取用銅(Cu)元素為著色劑,製作出銅綠,並

    以「點彩」手法,加以裝飾器表。它創始於南北朝(420A.D.~581A.D.)

    之末葉,但多裝飾在瓷器的小附件上,例如茶壼的把手、口沿、流...

    等部位。這是藝術的改變,並啟發後代倣效。

 11~(2)青瓷:南北朝流行施半釉,請詳5~(2)之註釋。

 12~(1)白瓷:直到隋朝(581A.D.~618A.D.),才有成熟的白瓷出現,

請詳8~(4)。

◎13~(1)唐三彩:唐朝(618A.D.~906A.D.)彩色釉陶的通稱。使用白色的粘土

    作坯,先素燒再作第二次締燒,亦有坯釉一次燒者。著色劑取用銅(Cu)、  

    鐵(Fe)、鈷(Co)、錳(Mn)等金屬氧化物,以低溫約800℃燒成。白色粘

    土若是高嶺土(瓷土),雖燒後顯白卻因尚未瓷化,仍視作陶土。顯色

    有黃、綠、白、藍、紫等多種,其中以黃、綠、白較為普遍。唐三彩

    的三字,是多的意思,並非僅限三色。其中藍色,取用本土鈷(Co)料,

    是最早使用鈷(Co)以及才開始有「藍」色釉的例證,色澤較為深沈。

唐三彩器形有瓶、缽、罐、盤、杯、碗、盂、枕...等生活陶,以

及動物和人俑、傢俱、建築模型...等藝術陶,多為陪葬之用。據

考證創始於唐高宗(615A.D.~)時期,而以西安及洛陽的出土物較為精

    緻。唐三彩的藝術成就,是世界聞名的。由外貿的絲路以及海運,曾

    外銷到印度尼西亞、埃及、伊拉克、朝鮮及日本...等地,對後來

    中國本土上的「遼三彩」、「宋三彩」以及朝鮮的「新羅三彩」、日本的

    「奈良三彩」,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並啟發江西景德鎮在明朝

    (1,368A.D.~1,644A.D.)發展出釉上彩的成就。

13~(2)青瓷:詳5~(2)。

13~(3)白瓷:詳8~(4)。

13~(4)黑釉(天目釉):詳8~(2)。

13~(5)綠彩:即綠釉,詳8~(1)。到唐朝,大量使用於唐三彩,取用牙硝【亦

   稱硝石或焰硝,主要成分為氧化鉀(KO3)】入釉,使色澤碧綠純正,如

   同西瓜皮,又稱「瓜皮綠」,現代江西景德鎮依然沿用。

 

◎13~(6)青花:瓷器釉彩的一個品種,歐美人士稱之為「Blue & White」,日本

    人稱之為「染付」。它是以高嶺土(瓷土)的白為底,鈷(Co)料所呈現的

    藍色來繪花,上罩一層透明釉後,以1,230~1,300℃一次燒成者。青

    花屬於釉下彩,承襲三國時期發明釉下彩工藝衍生出來的。但遲至唐

    朝(618A.D.~906A.D.)懂得鈷(Co)料的使用,才真正發明了青花。因青

    花的成功推出,而顛覆了青瓷的霸主地位【詳5~(2)及13~(12)】。元

    朝(1,280A.D.~1,368A.D.)是青花瓷器的盛行期,明清兩代(1,368A.D.~

    1,644A.D.~1,912A.D.),並以它為生產主力,外銷到中東、南洋各地

    以及近鄰的日本。青花的藍色彩料是鈷石(Co),有本土的,也有進口

    的。本土的叫石子青,產於江西高安、宜豐、上高一帶,及浙江、廣

    東、廣西以及雲南之宣威、宜良、會澤...等地。雲南的鈷料,又

    叫珠明料,其中以宣威的品質較好,但雲鈷料,遲至清朝嘉靖年間

    (1,796A.D.~1,820A.D.)才開始使用。進口的則叫回青,回青顏色幽菁

    深翠,調淡時青亮,土產的色沈不亮,故兩者以1:9調配後(回青10%、

    石子青90%)即可應用到繪瓷上;若反過來 以9:1調配,可供勾勒

    線條,筆路分明。進口的回青是石塊狀,需先敲碎,若切面含有硃砂

    斑(即紅色斑紋)者,為最頂級品,謂之上青;倘切面含銀星(即灰白色

    星點)者,謂之中青。不論本土或進口鈷料,大都產於銅礦附近,不免

多少含有氧化銅的成分。早年鈷石料採用淘洗,到了明朝,改用煅燒,

    於清除雜質之後,需研磨極細,調水和勻即成青料,將它摻入透明釉

    中,即成藍釉。進口的回青,含鐵(Fe)、鈷(Co)比高,錳(Mn)、鈷(Co)

    比低;土產的石子青,剛好相反,兩者單獨在青花瓷上的呈色,深淺

    效果及感覺,截然不同,故適於互調後使用。鈷料的藍,是陶瓷釉中

    藍調的來源,除了青花外,也衍生出許多的釉色品種來,是重要角色

    之一。

 13~(7)釉下彩:詳9~(3)。

◎13~(8)白釉綠彩:在白色瓷土的坯體上,再以銅(Cu)為著色劑,用高溫1,230

    ℃以上的氧化焰焙燒,即得白釉綠彩。在唐朝的白釉,僅靠瓷土的白

    為襯托,尚未懂得使用錫(Sn)或鈦(Ti)為著色劑,以製作白釉。

◎13~(9)青釉綠彩:唐朝的長沙窰以青瓷為基礎,另取用氧化銅為著色劑,在

    釉中彩或釉下彩的工藝運用下,或書法或繪畫,使瓷器有綠彩效果,

    即為青釉綠彩。

◎13~(10)金彩:中國人喜歡金,代表財富、喜氣及地位,據說:只有小姐身

份才可以穿金戴銀,丫環不允許配帶任何金飾...以資區別身份與

地位。因此,陶瓷用具也引用黃金來作料。唐朝使用金箔貼金,其接

著劑為蛋白,當金箔與坯體間,用蛋白中介,使間隙緊密到零(無空

氣狀態),即可貼牢。或取用金粉來描繪(使用膠水及鉛粉摻拌),最後

再以低溫(瓷器750~850℃,陶器650~700℃)燒烤即成。燒烤後,

也有再用瑪瑙棒或石英粉加工磨擦,使其發光。這種金彩,多用在陶

俑上,但耗金量大,手續繁雜,致作品不多。江西景德鎮於元朝,才

開始用金彩為瓷器裝飾。

◎13~(11)茶葉末:黃綠摻染,有如茶葉般顯色的釉色,叫茶葉末。它是唐朝發

    明的釉品種,釉中含鐵(Fe)、鎂(Mg)及矽酸(SiO2),而且有結晶現象。

    由於釉料成分多寡以及燒成作業的差異,產生一系列的茶葉變色調,

    並以近似之物名名之,例如:蛇皮綠、鱉裙、鱔魚黃、蟹甲青、老僧

    衣...等等,其後代發展成御廠專製品。

◎13~(12)藍釉:唐朝之前,陶瓷器並無真正的藍色釉料可用,僅靠氧化鐵燒

成的「青」色代替,仍嫌淡薄。自從發現鈷(Co)料後(有本土的,也有

進口的),才有深淺不一的藍色釉出現。鈷(Co)料適用於高低溫之需求,

    非常好用。從此在陶瓷界立下不可磨滅的功績:首先引用入唐三彩,

    使其釉色更豐富而齊備,再就是創造出「青花」,而顛覆了「青瓷」長

    達二千年霸主的地位,並把青花瓷器造就成古今中外,名聞遐邇的角

    色。更有甚者,鈷(Co)料在後面朝代,各有衍生出許多新釉色品種,

    例如:宋朝的天藍(由深而淺各取名天藍、天青及月白);同時代北方

    磁州窰的斗彩(釉下彩部分為鈷藍,亦即青花);元朝的「藍地白花」,

    明朝景德鎮的「豆青地青花」、「霽藍」、「青金藍」,皆因鈷(Co)而成名

    釉品種。

◎13~(13)高溫銅紅釉:在陶瓷器上顯現「紅」色的釉料來源,概有三類:鐵

紅(以氧化鐵為著色劑)、高溫銅紅釉(以氧化銅為著色劑)及近代以化學

工程造就的紅彩料(利用中子撞擊而得色)。其中,高溫銅紅釉是最艱

難燒成者。唐朝是第一次在偶然機會創燒出高溫銅紅釉色,據考證是

由湖南長沙窰所創。同時期,山西交城窰亦傳有「白釉紅斑瓷器」,此

外並無後繼者。到了宋朝,河南禹縣(夏禹的故鄉)之鈞窰,大量燒成

鈞紅釉,以鐵(Fe)或銅(Cu)為著色劑,呈色各有不同的紅,其釉面並有

不規則的流動狀細紋,後人稱之為蚯蚓走泥紋,這是鈞紅的特徵,後

代倣燒,無能企及。宋時鈞紅,有「驢肝馬肺」、「紅霞」、「玫瑰紫」

及「海棠紅」等不同名稱。元朝則開始叫「釉裡紅」(原因是它藏在釉

裡,是道地的釉下彩工藝),曾外銷到菲律賓等地。至明朝宣德年間,

「釉裡紅」曾一度衰退,當時又起了「霽紅(又稱積紅或雞紅)」的名字。

    迨清朝康熙年間,才又恢復及創新,有「釉裡三彩」新品種之發明。

    到了雍正朝代更為發揮,是「釉裡紅」最高成就時期。當時有「豇豆

    紅」及「郎窰紅」最著名。「豇豆紅」又分五個等級,第一等級名「大

    紅袍(又叫正紅)」,通體一色,近似紅包袋;第二等級才是如同豇豆花

    的粉紅,叫「美人醉」或「美人霽」(豇豆在台灣稱為豌豆,其花色為

    粉紅);第三等級色調偏淺而嬌嫩,叫「娃娃臉」或「娃娃面」;第四

    等級是非常淺的粉紅或呈渾濁紅,稱「乳鼠皮」或「榆樹皮」;第五等

級是最末等級,釉色呈紅中帶灰黑且不均勻者,稱「驢肝馬肺」。同時

期的「郎窰紅」,又名「牛血灴」。1,950年之後,台灣的「新三彩」、「多

彩陶」及「新桃花紅」,也都含有高溫銅紅釉的成分,在技藝上更勝一

    籌。

◎13~(14)褐綠彩:釉藥中含鐵(Fe)及銅(Cu)為著色劑,在坯體上繪畫,再罩以

    一層透明釉,以高溫氧化焰燒成。成品呈現釉下有褐色及綠色效果。

    此釉在唐朝時,四川邛窰及湖南長沙窰均有出產。

◎13~(15)花釉:釉色名,又叫花瓷。創燒於唐朝,而後宋朝及清朝續有改良。

    它是取用二種以上性質迴異的釉藥,例如:銅紅料及鈷料,以規則或

    不規則手法施釉,窰燒後,產生色彩對比、渲染或流淌之效果。窰燒

    者稱高溫窰變花釉,偏紅者稱火焰紅,偏藍者稱火焰青(此二種為清朝

    江西景德鎮仿燒鈞釉所出,青料使用浙江青料中最上級的「元子」,為

    鈷(Co)料類,現代景德鎮也有以含鐵(Fe)的釉料,在鈞紅釉面上滴灑,

    窰燒後也呈束束火焰的奇趣)。若係低溫釉方,則可用爐燒,例如:「爐

    均」瓷即是(先以高溫燒成澀胎,再施二種以上低溫釉後,才入爐焙燒)。 

 14~(1)天青釉:在唐朝之前,並無真正的藍色釉可供陶瓷應用,僅有氧化鐵

可以燒出「青」色。此釉若在唐朝以前燒出,應是氧化鐵(Fe)的呈色;

若係宋朝所出,則因已發現鈷(Co)料好用,則應改名叫天藍釉。請詳

13~(12):宋之天藍釉中,由深而淺取名天藍、天青及月白。

 14~(2)白瓷:請詳8~(4)。

◎14~(3)金銀扣:瓷器窰燒時,口沿的釉因高溫火焰的燒拂,會流淌失釉而呈

    薄釉現象,或故意倒置入窰燒製,則口沿因接觸底面耐火磚,而未有

    釉料,皆屬瑕疵,當需修飾。嗣以金(Au)或銀(Ag)釉料予以再補一次

釉,並第二度送入窰爐焙燒,稱為金銀扣。五代越窰的青瓷,便開始

有此種燒法(金熔點1,064℃,銀熔點961.9℃,製作金銀扣,兩者焙燒

溫度不同)。

◎14~(4)秘色:五代(907A.D.~960A.D.)的瓷器,崇尚玉的質感,有如艾草(接

近土耳其藍的色調),但青中閃黃,後又改變為青中帶綠。傳說當時吳

越王錢氏,壟斷越窰所產瓷器,專收己用或入貢中原朝廷,禁止民間

使用,故稱此類瓷器為秘色。但早於五代的唐朝,對越窰早有秘色之

稱,則又似指稀有而神秘的越窰瓷器或其釉色。

◎14~(5)遼三彩:當中國正統朝代遞傳到五代(907A.D.~960A.D.)及宋朝

(960A.D.~1,279A.D.)時,北方鄰「國」耶律阿保機稱帝,建立遼國

(916A.D.~1,125A.D,年祚210年),是契丹民族的「國家」。她接受唐

三彩的影響,自己燒製陶器,以黃、綠、白三色為主(並無藍色),稱

為遼三彩。唐三彩與遼三彩兩者間的差別,除胎土土質不同外,在施

釉的技術層面也多有差異:遼三彩的釉色不交融,也少流淌現象。並

且風格上,強烈展現契丹文化的特色,造型有雞冠壼、鳳頸瓶、雞腿

瓶、穿帶壼(便於騎乘時攜帶)、長頸瓶、海棠花式的長盤,筒式瓶以

及注壼(飲器)等。器表的裝飾手法有印花及劃花二種。

◎14~(6)遼瓷:指的是遼代瓷器,但廣義解釋,宜含陶,尤其遼三彩是挺有名

    的。遼代指的是北方契丹民族所建立的「國家」,歷史位置在今遼寧省

    一帶,所燒製的陶瓷器,除遼三彩【詳14~(5)】外,並有黑瓷及綠釉

    器等。風格上強烈顯現契丹民族的文化特色。

◎15~(1)結晶釉:在釉裡開滿閃閃亮亮、有粗也有細的結晶花,就是結晶釉。

    宋朝的兔毫及油滴,是以鐵(Fe)元素首先創造結晶釉效果。在釉藥中,

    含有足量的結晶元素,是一種熔質,以高溫窰燒熔融,處於飽和狀態     

    後,需緩慢降溫(約一小時降溫100℃),如此才能產生析晶,而形成結   

    晶效果。倘窰燒過程控制不良,或二度窰燒,結晶花便開不好,甚或

    隱沒。清朝的茶葉末以及鐵銹花,所呈現的璀璨光華,更為精美。1,950

    年後,除了鐵(Fe)元素外,再研發以鋅(Zn)、錳(Mn)、鈦(Ti)等元素,

    製作結晶釉,花大奪目,均有相當成就。尤其以國畫筆觸製作陶版畫,

    襯托此結晶釉,意境有夢幻般的效果,頗受收藏者喜愛。

 15~(2)高溫銅紅釉:宋朝在河南禹縣的鈞窰,大量燒出鈞紅釉,是以鐵(Fe)、

    銅(Cu)為著色劑【但以銅(Cu)發色者才算是銅紅釉】,技藝成熟,為後

    代明、清兩朝時期,江西景德鎮燒出鮮紅釉的高度成就,奠定了基礎。

    另請詳13~(13)。

 15~(3)青花瓷:詳13~(6)。

◎15~(4)釉上彩:宋朝發明釉上彩施釉工藝,即在已燒成瓷的釉面上,再施一

    層色釉予以裝飾,然後以較低溫約750~900℃作第二次窰(或爐)燒,

    成品以手觸摸,有微微凸起的感覺。這加上去的釉料中,含有鉛【取

    用氧化鉛(PbO,俗稱密陀僧、金密陀、鉛黃或黃丹)、四氧化三鉛(Pb3O4,

    俗稱鉛丹或紅丹)、或碳酸鉛(2PbCO3.Pb(OH)2,俗稱鉛白),以上均

有毒性】、二氧化矽(SiO2,即矽石)及氧化鉀(K2O)等,這釉上彩施釉工

藝,啟發了陶瓷燒窰後可以再加工著色並作第二次進窰(爐)再焙燒的

智識,例如:宋朝當代的釉上紅彩、釉上藍彩、釉上綠、宋加彩、黃

加彩、五彩、斗彩以及後代明朝的逗彩(真正的斗彩)、清朝的粉彩等,

    皆屬釉上彩【註:宋朝時另又發明了釉下彩施釉工藝,乃有釉上彩加

    釉下彩的「斗彩」之新釉色發明,但僅止於雛型,真正的斗彩,直到

    明朝才大功告成,原叫青花間裝五彩或成窰五彩。到了清朝,才又回

    到原始名字,叫斗彩或逗彩,請另詳15~(37)】。

◎15~(5)釉上紅彩:詳15~(4)。

◎15~(6)釉上藍彩:詳15~(4)。

◎15~(7)釉上綠:詳15~(4)。

◎15~(8)宋加彩:為宋朝河北定窰所出之釉上彩瓷器。若加彩部分用紅色,則

稱宋紅;綠色稱宋綠;也有用黃色、金色或銀色來作裝飾。宋加彩影

響到後代明、清時期發展出的五彩及斗彩(逗彩)。

◎15~(9)宋三彩:當中國正統朝代遞傳到宋朝時(960A.D.~1,279A.D.),北方有

    「金」國同時期對立(1,115A.D.~1,234A.D.),金也有自己的陶瓷器,

受到唐三彩以及遼三彩的影響,燒出自己的三彩陶,主色有黃、綠、

白,並增加艷紅及翡翠綠兩色,顯得彩色更為豐富,也引入烏黑釉,

使畫面的線條,更為分明(但獨缺藍色)。它先燒好素坯,而後以刻劃

線條,再填彩-此與唐三彩、遼三彩迥然有別,但在正統觀念下,亦

予歸屬宋朝所出,故稱宋三彩。

◎15~(10)白地釉下黑花:為北宋時期河北磁縣之磁州窰首創,亦即白地黑花

    釉品種。在坯體上先敷上一層化妝土(瓷土質料,使其顯白),再以黑

    色釉料以國畫的筆觸繪畫,最後罩以一層薄薄的透明釉,才入窰焙燒。

    成品黑白色對比強烈。

◎15~(11)玳瑁釉:為宋朝時期江西的吉州窰所創燒。坯面上先施以一種黑釉,

    然後以含有石灰及鐵(Fe)元素的玻璃釉之混合釉料,任意揮灑,形成

不規則斑紋,這含鐵(Fe)的元素,焙燒後將呈色黃褐,與黑底形成對

比並相互交融,如同玳瑁,具十分特異之美。它也算是兩色釉類。

◎15~(12)青白釉:即青白瓷,為北宋時期江西景德鎮所創燒者,釉色白中閃青、

    青中顯白,介於青白之間,因名。這種青白瓷是中國南方窰場普遍的

量產物,亦屬民間日常的生活陶瓷器皿,配以印花及刻劃花為裝飾,

其中以景德鎮所產戲嬰圖具有代表性,並且外銷。最佳的青白釉瓷器,

    有的質感如玉,光照見影,又稱「影青」。

 15~(13)白釉:陶瓷中的白釉原料,最古老的是靠瓷土的白襯底,即所謂「化

    妝土」【詳10~(1)】,近代發現鍚(Sn)及鈦(Ti)後,才有真正的白釉料

可用【詳<六部曲>各該元素】。宋朝時(960A.D.~1,127A.D.)的白釉,

推論應係化妝土。

 15~(14)黑釉:詳8~(2)。

◎15~(15)梅子青:宋末元初(約在1,280A.D.前後),浙江龍泉窰創燒之梅子青,

    含鐵(Fe)元素約2.5~3.5%,釉層厚度達2.5~3㎜(係多次上釉的結果),

    它青翠滋潤的色澤,比較東青及粉青的色感更深,是優等的釉色。

 15~(16)五彩:瓷釉名。先以一層單色底釉燒成(有白、黃、綠、米色或黑色,

    單一打底),再以多種低溫彩料繪畫圖案,續做第二次爐燒,即為五彩。

    它是宋朝末葉發明釉上彩工藝的延伸,多用紅、綠、黃三個釉彩,純

    粹五彩鮮見。迨明朝成化年間(1,465A.D.~1,487A.D.),創燒出「青花

間裝五彩」(也稱斗彩或逗彩),才算真正有五彩開始。到了清康熙年

間,又加入藍及黑兩色,成為而後五彩的主流。雍正年間因粉彩興起

而衰退。

 15~(17)三彩釉陶:為北宋時期的彩色釉陶器,受前代唐三彩的影響,以黃、

    褐、綠三色,用低溫燒成。

 15~(18)天藍釉:詳13~(12)。

◎15~(19)東青:瓷釉名。創燒於北宋時期之東京(今河南開封),屬青釉瓷,故

    稱「東青」,以鐵(Fe)元素為著色劑,色如碧玉又似豆,故又名「豆青」。

    此類瓷器為民窰所出。

◎15~(20)粉青釉:南宋所出之瓷釉名。著色劑為鐵(Fe)元素,釉色呈失透狀,

    青綠粉潤且純淨。有人認為弟窰所出者。但以浙江龍泉窰所出之粉青

    為代表。清朝江西景德鎮仿龍泉窰做出的粉青,因又加了鈷(Co)料致

    呈色稍有不同:色呈淺湖綠中帶有閃爍的藍。釉中含高量的鈣(Ca),

釉層厚達1~1.5㎜,有分散的氣泡而產生乳濁效果。

◎15~(21)白地紅花:北宋時期,山西介休窰利用當地的一種黃土(包金土)於成

    型後的坯件上繪畫,罩以一層透明釉燒成,因土質特殊,高燒後呈柿

    黃色或赭紅色,色澤鮮麗,期以本產品,與同屬磁州窰系的河北磁州

    窰所出「白地黑花」瓷品【詳15~(10)】一別苗頭。至於白地部份,

依然為化妝土。

◎15~(22)白釉褐斑:與白釉綠斑【詳11~(1)】同等工藝,所著褐斑,與茶葉

    末【詳13~(11)】近似。

 15~(23)青瓷:宋朝是青瓷的輝煌時代,請詳5~(2)。

◎15~(24)豆綠:色釉名。以鉻(Cr)為著色劑,呈近似豌豆之綠,相傳為宋朝哥

    窰所出。1,950年後,此釉再有改良,更形艷綠而穩定,為長石釉之組

    合【以氧化鋁(Al2O3)、硼砂(Na2B4O7.10H2O)、三氧化二鉻(Cr2O3)、

鈣(Ca)及鋇(Ba)等調配】,在1,280~1,300℃之高溫還原焰燒成。

 15~((25)花釉:詳13~(15)。

◎15~(26)礬紅:亦稱鐵紅釉。以硫酸低鐵【又稱硫酸亞鐵,俗稱綠礬,英文

名ferric sulfate,化學式Fe(SO4)3。它是鐵的化合物,呈綠色結晶狀,

    需經焙燒,以除去結晶水,再用水漂洗,得生礬】,研細然後加入鉛粉

    (Pb,以作熔劑)及片膠(以增粘性,而利上釉之粘著),最後以900℃氧

    化焰窰(或爐)燒即成鐵紅色釉。它創燒於北宋發明點彩工藝後的延伸,

    並影響後代明清時期大量燒製,以代替十分艱難的高溫銅紅釉。

  

◎15~(27)兔毫秞:釉中閃現繁密針狀細花,看似兔毫而名之,是鐵的結晶釉

品種,於宋朝時期以福建之建窰所出兔毫盞最具代表性。燒成溫度約

在1,300℃,其肌理與油滴天目類同,極具藝術之美。

◎15~(28)乳濁釉:即不透明釉,可以襯托釉色更明美,又可掩蓋坯面之不夠

潔白。它是先以透明釉為基料,再依需要添加不同性質之乳濁物,例

如:鋯英石、二氧化鋯、二氧化鈦、氧化鈰、氧化錫或氟化物等。乳

濁釉創燒於宋朝,後代續予倣效及改良。近代乳濁釉概可分:高溫生

料乳濁釉及低溫熔塊乳濁釉二種,前者供一般衛生瓷器之釉使用,後

者用於藝術陶及面磚等。

◎15~(29)油滴釉:宋朝在承襲前代製作黑釉的基礎上,創燒出的一種新釉品

種。它在釉中有千千萬萬粒銀色小圓點,閃閃發光,是鐵(Fe)元素之

析晶,備受讚賞,當時稱之為油滴釉、雨點釉、滴珠釉或鷓鴣斑,而

以福建之建窰所出之茶盞最具代表性。南北各窰場也競相仿燒,其中

以河北之定窰產品,可與之媲美。定窰之顆粒較為細小,但銀光極強,

請另詳8~(2)。

◎15~(30)鈞釉:指宋朝河南鈞窰所出者。其以鈷料所出產品,有天藍、天青

及月白釉瓷器。銅或鐵為著色劑所呈紅色產品者有:驢肝馬肺、紅霞、

    玫瑰紫及海棠紅等釉瓷。到了清朝,江西景德鎮官窰,亦有仿燒海棠

    紅。

◎15~(31)灰青:傳說宋朝時有章生一及章生二兩兄弟,各有窰場,分稱哥窰、

    弟窰。哥窰產品以灰青釉瓷為主,係因取用之坯土,有黑、深灰、淺

    灰及土黃等多種,其中之一於成形後施以一種不透明之薄釉,經窰燒

    即得。

 15~(32)鐵紅:即礬紅,詳15~(26)。

◎15~(33)海棠紅:詳15~(30)。

◎15~(34)綠釉釉下黑彩:為宋朝磁州窰系某些窰場所燒製之白地黑花瓷品上,

另罩以綠釉,再作第二次較低溫的爐燒而成者。

◎15~(35)紫金釉:又名柿色釉、醬色釉【但與6~(2)無關】,以宋朝河南的定

    窰所出者為代表,又稱「紫定」。此釉取當地紫金土、碓水、煉灰及鐵

    (Fe)元素為配方,成分複雜,篩選不易。當時山西的介休窰及陝西的

耀州窰也有產製紫金釉瓷器。明清時期,南方江西景德鎮也有倣燒。

◎15~(36)印花:為施釉工藝之一種,創始於北宋中葉,它並反映出當時刻製

印模、印瓷及脫模的技術水準,大部分都線條分明,迎合量產之需。

現代的印花技術及方法,更進步也多樣化,增加轉印及網印二種,前

者類似紙張印刷品的做法,以釉料當作油墨,先反面印刷於轉印紙上,

使用時粘貼於器坯上(呈正面)。轉印完成後,去紙(或不去紙)再上一層

薄薄的透明釉即可燒成。網印者,則以現代美工絹印技術進行,效果

也佳。

◎15~(37)斗彩:瓷釉名。當中國正統朝代遞傳到宋朝(960A.D.~1,279A.D.)時,

    北方「金」(1,115A.D.~1,234A.D.)所轄之磁州窰(在今河北省內)創燒

了斗彩,運用前代三國時期發明的釉下彩及當代發明的釉上彩兩種施

釉工藝,施予同一件瓷器上,上下逗合成畫,有逗趣的意味,故又名

為「逗彩」。但此一發明初期的斗彩,僅能稱為「填彩」,真正好的斗

彩,是後代明朝成化時期的「青花間裝五彩」瓷,它又名「成窰五彩」,

胎質細膩純淨,釉色滋潤而沈靜,因取用進口的回青,才有淡而雅的

釉下青花,配上艷麗繽紛的釉上五彩,極具絢麗嬌艷之美。此為江西

景德鎮所燒製,可惜的是小件為多,如:印盒、酒杯、罐蓋...之

類。到了清朝,才有斗彩或逗彩之名。

◎16~(1)樞府卵白釉:詳8~(4)。

◎16~(2)元青花:元朝(1,280A.D.~1,368A.D.,年祚88年,若自成吉思汗於

    1,206A.D.稱帝起算,則為162年)江西景德鎮燒出更成熟的青花瓷器,

    瓷胎潔白,青花色澤十分鮮艷,曾外銷土耳其、伊朗、印度尼西亞、

    菲律賓以及英國等地。現今英國大英博物館達維特基金會收藏有:至

    正十一年(1,351A.D.)的作品,名叫「銘青花雲龍紋象耳瓶」,獲得美國

    陶藝評論家波普確認,並依據此瓶為標準,以鑑別其他的「元青花」

    瓷,另詳13~(6)。

◎16~(3)釉裡紅:詳13~(13)。

◎16~(4)白地黑花紅彩:瓷釉名。三種色對比強烈,白為瓷之本色;黑及紅均

    為鐵元素所呈色(以不同的配料及燒製氣氛,而得不同效果的呈色,鐵

    尚可以呈黃、褐...等色)。為元朝時期河北磁州窰所出,具有時代

    的特徵性。

◎16~(5)法華:陶瓷釉色名。又名「法花」或「珐華」(可能是「粉花」的諧音)。

為元朝時期山西晉南一帶窰場所創燒者。先以陶土為坯,陰乾後再以

硝石所為泥漿,於坯面做立體(立粉)紋飾,然後填彩燒成。這硝石,

元朝時稱牙硝,英文名Niter或Nitre,是硝酸鉀(化學式KNO3)為主料,

它也是一種熔劑。法華常見的造形,有花瓶、香爐及動物陶等。到了

明朝,也有改用瓷土為坯,窰燒的溫度提高到1,230~1,300℃,原釉

方並添加鉛(Pb)助熔。現代也有法華工藝品,先在坯件上雕刻凹的圖

案線條,再用同坯料之泥調成泥漿,利用毛筆蘸取或以麥管吸著(以利

擠壓的作業),堆成所需高度的紋飾(又稱泥壩),最後於紋飾的格子間

填彩後燒成。著色劑中,常見用錳(Mn)元素摻入多鹼的釉料中,以約

800℃燒出紫色,猶如紫水晶般,謂之「法紫」。鹼多才能燒出美麗的

紫色,太少則呈褐色;但鹼過量,釉容易剝落。

◎16~(6)露胎貼花:詳10~(3)。

 17~(1)明青花:指明朝青花瓷器。明永樂朝及宣德朝,是青花的黃金年代,

    官窰所用鈷(Co)料,採用進口料,色澤濃艷。成化朝改用國產陂塘青,

    較為淡雅。正德及嘉靖兩朝,再取用進口的回青(鈷料),色澤濃翠鮮

    明,萬曆又回到使用國產之浙料。明朝繼承前代的外銷基礎,更形擴

    張,已開始大量輸入歐洲地區。另詳13~(6)。

◎17~(2)甜白:是白瓷的上品。自東漢時期創燒白瓷後,各個後面的朝代,都

    有改良品質,到了明朝永樂期,是白瓷史上最高的成就,在江西景德

    鎮所出之白瓷,胎薄釉潤,晶瑩剔透,有甜淨之感,所以稱之為「甜

    白」,又因另有在器表上加彩繪,故也叫「填白」。其中以薄胎而且有

    暗花的甜白,視為最上品。其流傳到法國,稱中國白;菲律賓稱奶油

    白。

 17~(3)紅釉:明朝有以鐵為著色劑的礬紅及以銅為著色劑的霽紅,均稱紅釉。

    詳13~(13)及15~(26)。

 17~(4)斗彩:詳15~(37)。

◎17~(5)嬌黃:低溫黃釉名,為明朝宣德年間所創燒,釉呈明黃透亮,嬌艷悅

    目,是陶瓷史上最高水準的黃釉,惜傳世甚少。

 17~(6)五彩:詳15~(16)。

◎17~(7)廣均:陶釉名,為明朝廣東石彎窰仿鈞釉之產品,稱為廣均;另因胎

    為陶土,故亦稱泥均。

◎17~(8)孔雀綠(藍):釉色名。為明朝江西景德鎮所創燒,釉料中含石英、氧

    化銅及高量的氧化鉀,以中溫約800℃之氧化焰燒成。氧化銅燒後,

    色呈翡翠,近似孔雀羽毛之綠,因而取名孔雀綠。其特殊處:釉面有

    細小如魚紋的開片,是高量之氧化鉀所致者,這氧化鉀係用古稱牙硝,

    亦即硝石(英文名Niter或Nitre,也稱硝酸鉀,化學式KNO3,是熔劑

    性質);但也不可逾量,否則會讓釉面容易剝落。而部份孔雀綠有時偏

    藍,則改稱孔雀藍。該釉色,為明朝宣年間景德鎮所燒的特色,成為

    傳統釉色之一種。1,950年後,景德鎮另在釉中加入鈷料,使釉色稍微

    改變為帶茄紫色,提供給咖啡瓷具或茶柸做邊緣的釉彩,溫度約降為

    700℃,這種嚐試成功的結果,使釉類又增添了一個新品種,但仍以孔

    雀藍稱呼。

◎17~(9)素三彩:明朝正德年間仿唐三彩所創燒的新釉色品種,因釉色中不使

    用紅色,故稱素三彩。釉色以黃、綠、紫、白、黑間雜,先在坯面刻

    紋,再以1,230~1,300℃素燒成瓷後,才填各種釉色,再作第二次較

    為低溫的爐燒。所用釉料,以鉛粉和石英三比一,另加各種著色劑,

    配成各種色釉。鉛粉是取用碱式碳酸鉛【lead carbonate,PbCO3,俗稱

    鉛白,化學式2PbCO3.Pb(OH)2,是一種熔劑,但有毒性需注意,它

屬低熔點,可使釉面光亮】。此素三彩在清康熙年間十分盛行。其與唐

三彩、宋三彩另有不同的地方在坯體:素三彩高溫成瓷;其餘二者均

未成瓷,僅能稱為陶坯。

◎17~(10)古赤繪:明朝萬曆(1,573A.D.~1,620A.D.)以前,民窰所產之五彩瓷

器,日本人稱之為古赤繪,另詳15~(16)。

 17~(11)石子青:釉料名。即鈷(Co)石的一種類,又名石青或無名子。它是藍

    色釉的著色劑。明朝取用江西高安、宜豐、上高一帶所產之國產鈷枓,

    若與進口的回青以1:9配合,呈色最佳。另詳13~(6)。

◎17~(12)龍泉釉:主要以氧化鐵(FeO)為著色劑,在瓷坯上噴施,常需數次,

    甚至10次以上,使釉層達2~3㎜的厚度,而在1,230~1,300℃以還

原焰燒成。釉色較深時,稱深龍泉或老龍泉;較淺者稱淺龍泉或嫩龍

泉;或深淺以深豆青及豆青區別之。龍泉本地所產及他地仿燒者,均

稱龍泉釉色。明朝江西景德鎮所出之仿龍泉釉(也稱龍泉釉),已具相

當成就,發展到清朝的雍正、乾隆時期(1,723A.D.~1,735A.D.~

1,796A.D.)更為超越前代真正龍泉窰之所出者。

   

◎17~(13)瓜皮綠:低溫釉色品種,以氧化銅為著色劑,呈色碧綠如西瓜皮,

因而名之。

◎17~(14)雜彩:明朝嘉靖年間(1,522A.D.~1,566A.D.)流行的施釉工藝效果:

先以單色釉為底色燒一次,再以對比強烈的其他色釉加上去,作第二

次爐燒,例如:黃地紅花、紅地綠彩或黃地紫彩...等。

◎17~(15)豆青地青花:這是豆青地及青花繪畫,兩種施釉的混合作品。豆青

以鐵(Fe)為著色劑,青花以鈷(Co)為著色劑,最後還原焰1.230~1.300

℃燒成。瓷釉顯現幽靜柔雅。後代清乾隆時期大量產製。

◎17~(16)蘇麻離青:又名蘇勃泥青或蘇泥勃青,為外來語。原料鈷來自敘利

亞,含鐵(Fe)量高、含錳(Mn)量低,致成品常有銹斑分布。明朝官窰

產品,多有此一特徵。

◎17~(17)佛頭青:進口鈷(Co)的回青原料,最佳的釉料名。據傳常作佛頭上的

    深藍色釉料,因而名之。

 17~(18)礬紅:詳15~(26)。

◎17~(19)茄皮紫:釉色名。為明朝中葉,江西景德鎮所創燒,以國產之「呌

珠」鈷(Co)料為著色劑,含鈷量低,僅約1.5%;含錳(Mn)量高,約21%(以

    上),產自江西贛州。所呈近似茄皮紫色,即為錳(Mn)的發色,另配以

    石末及鉛粉,做成釉料。石末即指石英(SiO2),可在800~850℃燒成。

    釉料中的鹹多,才能出現美麗的紫色,否則只能出現褐色;但鹹逾量,

    釉的抗濕力將減弱並剝落。

◎17~(20)青金藍:瓷釉名。又稱雪花藍、灑藍或吹青。青金藍此名為明朝宣

德時期(1,426A.D.~1,435A.D.)江西景德鎮所創,分二次燒,第一次瓷

坯先行燒結(1,230~1,300℃),此坯呈「白」,第二次以竹管蘸取藍料

(鈷),吹於器表,故意深淺不一或厚薄不均,再以低溫爐燒,,這鈷

料為「藍」色,卻將未灑到的白底,反映出來,有如雪花飄舞,才有

雪花藍和灑藍之別稱。此種瓷品,明朝產量不多,直到清朝康熙年間

(1,662A.D.~1,722A.D.)才又恢復盛行,並改稱吹青。

◎17~(21)青花紅彩:明朝宣德年間,以釉下彩青花,配釉上彩紅彩,來描繪

海水龍騰或海獸魚濤,藍、紅強烈對比,具時代的象徵意義。

◎17~(22)青花黃彩:詳17~(21),僅其中釉上彩改變為黃彩而已。

◎17~(23)青花釉裡紅:青花(鈷藍)及釉裡紅(銅紅)同在一件瓷器上,是艱難的

    工藝,價值不菲。

◎17~(24)霽紅:明初將高溫銅紅釉改稱霽紅,以與當時的霽藍、甜白,同列

上品。

◎17~(25)霽藍:以石灰釉為基礎,鈷藍為著色劑,用高溫燒成的霽藍,與當

時之霽紅、甜白,同列上品。另詳13~(12)。

◎17~(26)建白:明朝福建德化窰場所燒製之白瓷器,稱為建白,胎及釉中含

鐵(Fe)量低、含鉀(K)量高,質地潔淨易熔,在背光照現下,十分透亮,

    隱現乳白或極淡的粉紅,與當時江西景德鎮所出之甜白媲美。建白外

    銷到法國時,被稱為鵝絨白、中國白。另請詳17~(2)。

◎17~(27)差紫:又名姹紫,為明朝成化期間(1,465A.D.~1,487A.D.)在斗彩瓷

器上獨有的色彩,其色濃而無光,近似紅赤鐵色,顯然不是正常的紫

色,卻陰錯陽差成為當代的特別釉色。

 17~(28)姹紫:詳17~(27)。

 17~(29)雪花藍:詳17~(20)。

 17~(30)灑藍:詳17~(20)。

 17~(31)吹青:詳17~(20)。

 17~(32)鐵紅:詳15~(26)。

 17~(33)粉青:詳15~(20)。

 17~(34)黃釉:詳8~(3)。

 18~(1)素三彩:詳17~(9)。

◎18~(2)古銅彩:清乾隆年間(1,736A.D.~1,796A.D.)江西景德鎮仿古銅器的外

    表色彩燒出的釉品種。古銅彩儼然青銅製品,以茶葉末或黑釉鐵銹花

    為基礎,再加入古樸斑爛的釉料而組成。另請詳13~(11)及18~(31)。

◎18~(3)釉上五彩:清康熙年間的五彩,底色有白、黃、綠、黑及米色等,多

    以山川花卉或民俗故事予以繪畫,釉上五彩,器形放大,到了康熙末

期,因粉彩興起,使舊的五彩衰退。舊的五彩又名硬彩、古彩,以與

粉彩相對稱。此後仿康熙五彩之偽品,甚多流傳於世面。另請詳

15~(16)。

◎18~(4)粉彩:清康熙朝末年(約在1,722A.D.之前),出現了粉彩新品種的瓷釉,

    它是以舊有的釉上五彩為基礎,另以琺瑯彩及進口的新彩料加入原配

    方,使釉色外觀較淡雅柔麗,比原有的五彩「柔軟」感,故又稱軟彩

    或粉彩;又因含有進口料成分,又稱洋彩。從此取代了舊的五彩(稱硬

彩)而成主流。粉彩先用砷【英文名Arsenic,俗稱砒素,化學符號As,

有毒性,古代有名的毒藥「砒霜」,就是它的氧化物,即三氧化二砷,

(As2O3)】打底,名叫「玻璃白」【詳18~(22)】,使釉料產生乳白的效

果。而著色釉料中,也引用芸香料調合,並使用黃金(Au)為呈色劑,

可以呈現粉紅色(又叫洋紅);使用氧化銅呈現鮮綠(又叫洋綠);另有洋

黃、洋白...等多種彩色,較之舊的五彩豐富許多。雍正期(1,723A.D.

~1,735A.D.)的粉彩品種,有「白地彩繪」及「色地彩繪」,後者例如:

    珊瑚紅地、淡綠地、醬色地、墨地等。乾隆期(1,736A.D.~1,796A.D.)

    更有發展,器表花紋趨於繁複而顯堂皇氣派。粉彩因又加入了牙硝(又

    稱焰硝,實即硝石,英文名Niter 或Nitre,含硝酸鉀成分),有助較低

    溫即可熔融的效果,故燒成溫度比舊的釉上五彩為低。

◎18~(5)豇豆紅:詳13~(13)。另有補述者:豇豆紅的瓷器,大部份都是小件,

    如印盒,水盂...等,每件之器底,有「大清康熙年製」青花楷書,

    與同時期的「郎窰紅」(又名牛血紅)齊名。

◎18~(6)郎窰紅:清康熙年間,由巡撫郎廷極主持景德鎮官窰時,所燒出的高

    溫銅紅釉,深艷有如初凝之牛血,故又稱「牛血紅」。其釉層透亮清澈,

    釉面有開片,器底足內有呈米黃色、淺綠色或與釉同色者,與當時的

    豇豆紅齊名。

◎18~(7)天藍釉:清康熙雍正年間燒製的天藍色釉,以鈷(Co)為著色劑。但控

    制在1%以下,並在1,230~1,300℃焙燒,猶如天空之蔚藍,十分賞心

    悅目。可惜多屬小件。因係官窰所出,故器底均有官款字樣。

◎18~(8)蘋果綠:清朝豇豆紅(高溫銅紅釉之品種),因窰變而得部份綠色,近

    似蘋果綠,因而名之。原為失敗之作,卻蘊奇趣美感,有「滿身苔點

    泛於桃花春浪間」的讚詞。按:豇豆紅需持續還原燒,稍有不慎而有

    氧化焰氣氛時,倏使氧化亞銅變回氧化銅,以致釉的全部或小部份窰

    變成銅綠...。窰變千變萬化,然奇妙無窮。若施釉料故意密度不

    同,也極易產生窰變。

◎18~(9)黑彩:清康熙年間創燒的黑彩釉,光亮如漆,予當時的五彩,增色不

    少。其原料為珠明料,係產自雲南的一種本地鈷(Co)料,以低溫即可

◎18~(10)烏金釉:江西景德鎮取用當地的烏金土入釉,它含鐵(Fe)元素約

    13.5%、及錳(Mn)、鈷(Co)等,焙燒後色黑似漆。一般黑釉僅以鐵(Fe)

    為著色劑,是無法烏黑而亮麗。

◎18~(11)琺瑯彩:瓷釉名。清康熙年間,先在景德鎮燒好素坯,再移往內務府

    上彩,所用彩料均為進口琺瑯彩,一般作法:以黃、藍、紅、綠、紫

    等單色作地,再繪圖案。由於彩料甚厚,致有堆料凸起的感覺。康熙

    王朝使用胭脂紅,是最早使用進口的紅色料。為供宮廷內使用,器型

    及繪畫,十分考究,並延請當代名家作畫,配以詩詞、書法及印章,

    宛如一幅國畫,深得皇帝喜愛及藝術珍藏。

◎18~(12)廣彩:為廣州「織金彩瓷」的簡稱。清朝外貿頻繁,歐洲人十分喜

愛中國的瓷器,常下訂單。清廷遂指定廣州為單一出口地,於是製陶

人先在景德鎮燒好素坯(以利運輸),再帶到廣州來上彩及作焙燒等後

續作業。廣彩釉色對比鮮艷(其中有照訂貨單的西洋藝術畫上彩),甚

至達到金碧輝煌的程度,但不合中國人口味,且被譏諷為俗氣。

◎18~(13)火焰紅、火焰青:清雍正、乾隆時期(1,723A.D.~1,735A.D.~1,796A.D.)

    嚐試以高溫銅紅釉及鈷料,交互上釉,產生流淌或交融的釉色。偏紅,

    謂之火焰紅;偏藍,則稱火焰青(中國人青與藍分不清楚)。所採用鈷

    料是浙江最上級品,名叫「元子」。現代景德鎮,也有以含鐵(Fe)的釉

    料,在鈞紅釉面上再滴灑,燒後也呈束束火焰的奇趣。

◎18~(14)抹金、抹銀:清雍正時期(1,723A.D.~1,735A.D.)新創的一種釉面裝

    飾法。一般在青花瓷器畫的空白處,以金(Au)與鉛(Pb)10:1的配方,

    塗抹後再經低溫烘烤,稱之抹金;若改以銀(Ag)(同比例,做法亦同),

    則稱抹銀。

◎18~(15)青葉紅花:清雍正、乾隆時期,瓷器上彩裝飾的一種創新工藝:以

    青花為枝葉,以釉裡紅繪花果,釉色對比強烈而鮮艷,為江西景德鎮

    官窰所燒製,此後很少見到。

◎18~(16)金紅:以黃金萬分之一摻入釉中,施於白瓷上,即得淺粉紅色釉;

加倍則呈胭脂紅。這是在公元十七世紀,約當中國清朝的康熙王朝

(1,662A.D.~1,722A.D.)從歐洲傳入的工藝,應用在康熙釉上五彩及而

後雍正時期的粉彩上,呈色艷麗,以低溫約850℃烘烤即成。

◎18~(17)金水:古代係以硫化香膏與三氯化金(AuCl3)合成的化合物做成,太

粘稠時,以揮發油或有機溶劑稀釋,在已素燒瓷面上,用描繪、印花

或塗刷工藝上釉,如係瓷器,以750~850℃作第二次焙燒即成黃金色;

    若係陶器,則在650~700℃焙燒,所含黃金(Au)成分,約10~20%。

    倘改以鈀(Pd)或鉑(Pt)取代金(Au),則稱白金水,燒後呈銀白色。清末

    自德國引入樹脂酸鹽的金水,成本降低,使用方便,成色效果富麗堂

    皇,此為德國居恩氏所發明者。

 18~(18)金彩:詳13~(10)。

◎18~(19)法翠:新釉品種,又叫填孔雀綠釉。以石末(即石英,SiO2)、牙硝(即

    含氧化鉀成分的硝石)、銅花(即氧化銅)及鉛粉(Pb),在法華【詳16~(5)】

    的填彩部分施釉,焙燒後呈色青翠,故又名法綠。其釉面有流淌現象

    及細紋。

◎18~(20)法青:清朝之新釉品種,屬於高溫鈷藍釉,與當時流行之霽藍【詳17

    ~(25)】比較,釉面更平整而光滑,釉色也較深濃。

◎18~(21)珊瑚紅:釉色名。清初新創以鐵(Fe)為著色劑,燒後呈色近似珊瑚之

    紅,因而名之。它可單獨供作瓷器的低溫釉,也可作五彩或粉彩的底

    色,十分討喜。

◎18~(22)玻璃白:為不透明的白色釉料,可供當時流行的粉彩【詳18~(4)】

    打底之用。主料為:信石【含有毒性的砷(As)成分,使用前需搗碎、

    研細】、氧化鉀(K2O)、石英(SiO2)及鉛(Pb)等。混合後放入坩堝(英文名

    Crucibe,中國古稱「傾銀罐」,是一種耐高溫的陶瓷製品,專供熔化

玻璃或各種金屬,以約1,000℃即可熔融),另準備一盆水,傾入急速

冷卻,結果呈細粒狀,最後擂成細末即成。

◎18~(23)毡包青:清朝所燒新釉品種,以鈷(Co)及錳(Mn)為著色劑,色呈深藍

    又帶紫,可利用窰的餘堂(接近窰的尾端煙囪附近)約850℃燒成。

◎18~(24)秋葵綠:清朝創燒新釉品種,以銅(Cu)及鍚(Sn)為著色劑,呈色綠中

    帶黃,近似秋葵花,因而名之。可利用餘堂約750℃燒成,或用爐烤。

◎18~(25)胭脂水:釉色名。清康熙年間創燒之低溫瓷釉。瓷器的胎要純(含鐵

成分2%以下),做成薄胎,外施桃紅色釉,背光照現之下,勻淨嬌艷,

呈淡粉紅色,故稱胭脂水。素燒1,230~1,300℃,第二次上釉後以約

850℃焙燒。

 18~(26)紫金釉:詳15~(35)。

 18~(27)粉青:詳15~(20)。

 18~(28)海棠紅:詳15~(30)。

 18~(29)霽紅:清雍正、乾隆時期(1,723A.D.~1,735A.D.~1,796A.D.)恢復燒

    製霽紅釉瓷器,它和豇豆紅及郎窰紅呈色不一樣,介乎兩者之間,是

    不透明、深沈的紅色,釉面上有橘皮紋,但均勻一致。器底有落官款

    「大清康熙年製」,此與真正康熙年代(1,662A.D.~1,722A.D.)有上溯百

    年的疑惑。另詳13~(13)、18~(5)、18~(6)。

 18~(30)霽藍:清朝燒製水準更佳,釉面不流淌也不開裂,釉色均勻一致。

另詳13~(12)。

◎18~(31)黑釉鐵銹花:需燒二次,第一次以一般黑釉施上一層,第二次再上

一層含三氧化二鐵(Fe2O3)成分很高的釉料(一般取自赤鐵礦),燒後析

出之晶體,滿現星點,燦爛發亮。中國北方以氧化焰氣氛焙燒偏赤褐

色;南方以還原焰氣氛焙燒,則呈暗黑偏綠。。

◎18~(32)釉下三彩:清康熙年間所創燒之釉瓷,集合紅、藍及青(豆青)三色於

    同一件器物之上;紅色使用釉裡紅(高溫銅紅釉之一種);藍色使用青

花(鈷料);青色使用豆青(鐵為著色劑),最後再罩透明釉窰燒。三者在

焙燒技術上,十分艱難,常生顧此失彼之憾。偶終有成功者,視為瑰

寶。

◎18~(33)釉裡紅加彩:以釉下彩的釉裡紅繪畫紅花,燒好之後,再在釉上,

以釉上彩工藝補繪枝葉,才完成一幅畫,就是釉裡紅加彩。第一次以

1,230~1,300℃焙燒瓷化,第二次以約850℃焙燒,此為清康熙年代官

窰所出。

◎18~(34)郎窰綠:據傳為「郎窰紅」【詳18~(6)】失敗之作。推測可能在焙燒

    階段(包括降溫時)稍有氧化,倏使氧化亞銅變回氧化銅,一時窰變成

    銅綠...。清雍正、乾隆時期利用這種變化,特別燒出窰變花釉,

    即以白釉打底,再在其上以釉裡紅、青料(元子)等塗畫,以強還原焰

    氣氛1,280~1,300℃焙燒,常有流淌及顏色不勻的不同變化,聽其自

然,復火數次,呈色更佳。但傳世的真正郎窰綠甚少,膺品卻極多。

◎18~(35)交趾陶:唐朝(618A.D.~906A.D.)有文字記載:「...南方夷人,

其足大趾開廣,並足而立,其趾則交...」,故名「交趾」。追溯更

早的漢朝(207B.C.~220A.D.)已設有「交趾郡」。嗣於晉代(265A.D.~

420A.D.)曾一度改為「交阯」。按廣義的交趾,指的是中國最南方的嶺

南一帶,即今之廣東、廣西及越北。狹義的交趾,則僅專指越北到東

京灣一帶。交趾陶為近似唐三彩之低溫陶器,多做成廟寺宇頂的瓦當

及飾物。清朝道光年間(1,821A.D.~1,850A.D.),傳到台灣嘉義,而創

「嘉義葉王」的嘉義交趾陶的聲譽,算來在台灣才有160年左右的歷史,

卻被台灣日據時代的日本當局,驚為絕藝,並評定為「台灣絕技」。據

古書記載交趾陶配方如下:100分玻璃粉、70分鉛丹、25分牙灰、

5分氧化錫,可配成基本釉;然後:

    À氧化銅加入10分,得綠色;

    Á氧化鐵加入12分,得黃色;

    Â氧化鎳加入5分,鉻酸鐵加入8分,得黑色;

    Ã氧化鈷加入5分,得藍色;

    Ä氧化錳加入6分,得紫色;

    Å氧化錫加入10分,得白色。

◎19~(1)桃紅:1,950年後,江西景德鎮創燒的新釉品種,色如桃花,因而名

之。桃紅釉以錳(Mn)為著色劑,錳料需先煆燒,以改變為剛玉型彩料,

呈色才會穩定,並於摻入釉藥前,仍需研磨極細,施釉厚度達1.5~

1.6㎜,可任選氧化焰或還原焰氣氛窰燒,溫度1,230~1,300℃,桃紅

釉可深可淺,不含紫味,可稱純粹的粉紅色(pink),因燒製容易,多以

生活瓷面世。然與其他紅色系列比較,稍嫌莊重不足。

◎19~(2)新三彩:1,950年後台灣新創瓷釉品種,係由唐三彩的基礎研發而來,

    但兩差異很大:唐三彩屬於陶器(若使用瓷土,因未燒結仍未成瓷),

    釉色深沈,僅有黃、綠、藍、紫、白及黑等色,以低溫約800℃燒成;

    新三彩使用瓷土,其潔白可襯托釉彩的艷麗,並較唐三彩增加了紅、

    橙、褐、孔雀藍、土耳其綠以及各種中間色彩,璀燦華貴,堪稱應有

    盡有,變化無窮。使銅紅、鈷藍及鐵黑,展現史上前所未見的新風貌,

    並以高溫1,230~1,300℃一次燒成。造形上揉和古今,並改進吸水性

及易碎性,多以藝術品被識者所收藏。

◎19~(3)多彩陶:1,950年後,在台灣新創之陶器釉色品種。運用新三彩【詳19

    ~(2)】釉藥系統於陶器上,另有一番韻味,改變了陶釉囿限,增加多

    彩變化,並使彩度和鮮明度提高,出諸自然而無造作斧痕,磅礡渾厚,

    保有中國古藝術的風味。

◎19~(4)新桃花紅:1,950年後,台灣新創瓷釉品種。在一件瓷器上,以高溫

銅紅所呈現的大紅色,兼有窰變的銅綠,其與前代釉裡紅、豇豆紅...

    等高溫銅紅釉併列,為異曲同工之作,但又多了銅綠,技藝上略勝一

    籌。按銅紅、銅綠,需以不同燒製氣氛(還原焰或氧化焰)窰燒,不能

    同時兼得,常有顧此失彼之憾。新桃花紅技藝之高超、艱難度在此。

    是極為難得的珍品。

◎19~(5)矽酸鋅結晶釉:1,950年後,江西景德鎮、江蘇宜興、廣東石灣以及

台灣,對於鋅結晶釉,均有深入研究及進展。除日常生活陶外,並有

藝術陶瓷的製作,尤其瓷板畫,具有中國水墨畫的筆觸及意境,更是

前所未見的創舉。鋅結晶釉具有足量的結晶物質,在熔融後處於飽和

狀態時,需注意緩慢降溫,使釉中產生析晶,以形成或大或小的結晶

花。它不適於二度火煉,否則結晶花將失去閃爍效果而模糊,甚至消

失無蹤。

◎19~(6)金星黃、金星綠:1,950年後,江西景德鎮創燒的瓷釉品種。在已燒

成的龍泉釉瓷、豆青瓷或影青瓷上,再作第二次「燒釉」。這第二次的

釉料中,是以鉛釉為基礎,再摻入赭石(一種含鐵元素的天然礦物),

嗣以氧化焰約800℃焙燒(窰燒或爐烤)即得金星黃。從外觀角度,它是

利用底釉的色為襯托,與第二次面釉所形成的玻璃層,有相互重疊的

現象,再經光線折射反應,可見到釉中有閃爍的金星...,因而叫

它為金星黃(aventurine yellow);若另再加銻(Antimony,符號Sb,原子

序51,詳<六部曲>11.5銻元素),能產生鵝黃、蛋黃、蜜臘黃...

等效果;若改加氧化銅(CuO),則能改變金星黃為金星綠(aventurine

green),有翡翠綠釉面,底下閃爍綠星。

◎19~(7)變色釉:並非窰變釉,而係以非常多種類的金屬氧化物、非金屬氧物

    及稀土金屬氧化物作大雜燴般的釉料配方,以高溫1,300℃之還原焰焙

    燒。由於各種發色元素發生作用(尤其稀土金屬元素的作用更多),使

    釉在不同的光源下,閃現出稀奇古怪的變化色彩來。這些稀土金屬元

    素,請另詳<六部曲>中:鑭(La)、鈰(Ce)、鐠(Pr)、釹(Nd)...等的

特性;但需注意有無含有傷害人體健康的放射性或有毒物質。其加入

總量約在15%範圍。

◎19~(8)砂金石釉:又名砂金釉。成品的釉中閃現金屬的亮光,或點或片,十

    分耀眼,是結晶的反應效果。有二種作法:

    (1).以不含鉛的釉方為基礎,加入氧化鉻或鈾酸鈉;

    (2).以氧化鐵或氫氧化鐵或針鐵礦粉末,其在釉中佔15%以上,另再以

     氧化鋇、氧化鎂、脫水硼砂作助熔劑及催化劑。

    以上二種成熟溫度均在1,080~1,160℃,前者呈綠色砂金釉;後者燒

成黃褐色或紅赭色或烏黑的砂金釉。

◎19~(9)高白釉:1,950年後,江西景德鎮創燒的瓷釉品種。在長石釉中引入

    滑石【又名葉矽酸盬,英文名Talc,化學式(3MgO4.SiO2.H2O),又

    名皂石:soapstone】,它因含鎂(Mg)量高達30%左右,故使燒成後的瓷

    器,比傳統石灰釉更白而晶瑩,故名高白釉。

◎19~(10)辣椒紅:1,950年後,江西景德鎮創燒的低溫瓷釉品種。以鉻酸鉛(Lead

    Chromate,或稱鉻黃Chrome Yellow,化學式PbCrO4)的細末為著色劑,

    在800~945℃溫度範圍燒成,色呈紅中帶橙,近似辣椒而名之。

◎19~(11)腐蝕金彩:分腐蝕再金彩兩部分,瓷器表面的紋飾,不使用工具來

    鏤刻,而改以運用化學原料腐蝕(留花去地或留地去花),經腐蝕部份

    下凹無光,與原有瓷面之光亮成對比,嗣再以填金彩之工藝,在凹處

    填充,經指定溫度燒烤即成。此一腐蝕劑,即用氫氟酸(即氟化氫,

    Hydrofluoric acid,分子式HF)。成品富麗堂皇。

 19~(12)翠綠釉:江西景德鎮於民國初期,以三氧化二鉻(Cr2O3)加氧化鈷

    (CoO),先煉成色基,而於生坯上釉,釉層稍薄,嗣以1,280~1,320℃

    之高溫還原焰氣氛燒成。鉻元素在1,190℃時會揮發而出,因而會影響

    同窰其他瓷器之釉色,需加以注意。

◎19~(13)矽酸鈦結晶釉:如同矽酸鋅結晶釉【詳19~(5)】,它也可以展現結晶

    釉的效果,只是結晶的形體較小而複雜,如星星、松針或樹枝狀,最

    多也只有花簇狀。另有一點:鈦是「有條件才會發色」的元素,因此

    與著色劑的影響,是可以預料的。鋅則是不發色的元素,自是毋需操

    心。矽酸鈦結晶釉以二氧化鈦(TiO2)8~14%才有效果,溫度範圍較寬,

    是極易操作的結晶釉。

◎19~(14)象牙黃:1,950年後,江西景德鎮新創瓷釉品種。它是以鈦(Ti)為著

色劑,並以鋅(Zn)為助熔劑的長石釉。釉中的鋅,有增加滑動、光澤

及彈性的效能,但不宜逾量,否則變成耐火物,不但不助熔,且將成

為無光釉(matt glaze)或使釉呈乳白。上釉之後,以1,300℃高溫之還原

焰燒成。該釉適用於美術瓷、陳設瓷、建築瓷及生活瓷,例如:餐具、

    咖啡具及茶具等。

    燒成黑色,並多罩上一層綠釉,而更顯得烏黑亮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