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女皇加拿大:水陸《第一 結界》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1:16:40

上來奉請諸佛菩薩,明王諸天。各以威神,加被我輩。誦持真言,不違法則。加持淨水,有大力用。即此法門,圓顯三德。

是以如琉璃寶,清淨光明,無有染礙。即法身德。

如如意珠,雨一切寶,無不具足。即般若德。

如轉輪王,所向自在,無有罣礙。即解脫德。

咒既三德,水亦三德。全咒是水,全水是咒。體用不二,同一秘藏。

【譯】:以上至今,已誠敬奉請諸佛、菩薩、明王及諸天聖賢駕臨;祈請各以威神,加被我等大眾,於誦持真言時,嚴謹如法無有違失;復以威神加持淨水,增勝具足無上力用。當即於此法門,圓融彰顯「三德」。

是即,如瑩徹之琉璃寶,本來清淨光明,沒有絲毫的染礙,這就是「法身德」。

又如同如意寶珠,能變現出生一切珍寶,含藏萬法而無不具足,此即「般若德」。

也如轉輪聖王,所向無敵,安然自在,沒有任何的罣礙,這便是「解脫德」。

「咒」既然圓具「三德」,則所加持的「水」,自然也即是「三德」。如此圓融相即,故全體之「咒」即是所加持勝用的「水」,而全用的「水」也即是所宣持的「咒」。本體與勝用,本來一如而不二,皆是真如法性,而為同一根本秘藏。

【註:三德】①涅槃經所說大涅槃所具之三德:一、法身德,為佛之本體,以常住不滅之法性為身者。二、般若德,般若譯曰智慧,法相如實覺了者。三、解脫德,遠離一切之繫縛,而得大自在者。此三者各有常樂我淨之四德,故名三德。而此三德,不一不異,不縱不橫,如伊字之三點,首羅之三目,稱為大涅槃之秘密藏。(佛學大辭典) ②詳見《會本》【供下堂】單元(p.371)所云:「夫一切諸法,體是三德。… 三德者何也?法身,般若,解脫,是為三。各具常樂我淨,是為德。法身不獨法身,必具般若解脫。般若解脫,互具亦爾。 圓人一心,具此三德。… 遍一切處,故目之以秘藏。大矣哉,其法性之總相者乎。」

【註:如意珠】①《大智度論》:「如意珠義,… 是寶常能出一切寶物,衣服、飲食,隨意所欲,盡能與之;亦能除諸衰惱病苦等。」(T25n1509_p0478b01) ②《楞嚴經秘錄》:「如意珠喻如來藏性。珠能具一切寶,雨一切寶。藏性中能具足一切性功德,能出生一切諸功德,故喻之珠。」(X13n0283_p0108c17

【註:秘藏】①隱而不傳於人,稱為秘;蘊蓄於內,稱作藏。秘藏者,謂諸佛之妙法,以諸佛善為守護,不妄宣說。(佛光大辭典) ②法華經信解品曰:「一切諸佛秘藏之法,…」同嘉祥疏九曰:「昔來隱而不傳,目之為,如人妙寶蘊在於內,故名為。」維摩經問疾品曰:「諸佛秘藏無不得入。」注「肇曰:秘藏,諸佛身口意秘密之藏。」。(佛學大辭典)

 

我今以此三德秘藏真言淨水。散灑此地,道場內外,上天下地,中土四方。隨水所至,皆成結界。

當願此處道場。香花飲食,一切供事。承此力故,一一出生無有限量。

舉行法事沙門大眾。承此力故,一一根塵無不清淨。

修齋施主,承事之人。承此力故,一一身心無不光潔。

【譯】:於今恭謹以此圓具三德秘藏之真言淨水,散灑於此地。舉凡道場內外,上至天穹、下達地底,於其中間土地四方;隨此清淨法水所至之處,皆成殊勝莊嚴之「結界」。

當願於此處道場中,香花、飲食等一切供事,承此威神力故,一一出生無盡、無有限量。

而修舉此水陸法事的沙門大眾,因承此威神之力,各各根塵無染,清淨自在。

至於修齋施主、以及與會承事的所有大眾,也都由於承此威神之力,人人身心安定,肅誠光潔。

【註:沙門】華譯勤息,即「勤修佛道」和「息諸煩惱」的意思,為出家修道者的通稱。(佛學常見詞彙)

 

乃至遠及界外往來之人。身衣不潔,飲噉葷辛。或故或誤,輒入道場。以咒力故,化為清淨。

一切邪魔,及闡提者,誹毀三寶,好作留難。以咒力故,鹹發道心。

若贊若謗,皆得為緣。如此觀心,方名普度。

更憑眾等,同誦真言。散灑法水,周行諸處。

【譯】:乃至遠及於結界區域以外的往來行人,若身上或衣著不潔淨的、或飲食酒肉葷辛的,以及所有故意或無意間擅入法會道場而有染犯之虞者,也都由於承此咒力之威勝無比,悉皆化為清淨。

乃至一切的邪魔,以及起邪見而斷善根的闡提,或者誹毀三寶者,乃至喜好刁難或阻撓他人行善修道者,也由於此咒力之威勝無比,都能改邪歸正而發起道心。

對於以上無論是深信而讚歎、或是誹謗而毀壞三寶的眾生,都能由於此一法會的殊勝因緣,平等無分別地普度一切;能以如此慈悲清淨心而觀,才真正能稱為是「平等普度」。

於今更憑大眾等,至心誠敬共同持誦「大悲咒」真言;同時散灑法水,周行灑淨於各處,普令道場一切嚴淨光明。

【註:闡提】一闡提迦的簡稱,是極難成佛的意思。有二種:(1)不信因果,造五逆十惡,斷諸善根,墜入阿鼻地獄的人,此種人極難成佛,名斷善闡提;(2)大悲菩薩,發一切眾生成佛,然後成佛之願;因眾生至多、時間至久,故此種菩薩亦極難成佛,名大悲闡提。通常所指的一闡提人,多數是指斷善闡提。 (佛學常見詞彙)

【註:留難】邪魔來留止人之善事,為修行之障難也。… 往生論注上曰:「第六天魔,常於佛所作諸留難。」(佛學大辭典)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 三稱。接念【大悲咒】。 )

 

-【◎宣「證盟疏」】-

釋迦如來。諸佛菩薩。證盟開啟。

歸命十方調御師。演揚清淨微妙法。三乘四果解脫僧。願賜慈悲哀攝受。

仰啟三寶。不捨慈悲。高處法筵。證明功德。

今辰聿有修建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道場。茲當結壇開啟,有意敷宣。三寶光中,希垂朗鑒。

【譯】:恭誠敬稟釋迦如來,一切諸佛、菩薩,法會於今恭謹「啟壇證盟」。

歸命禮敬十方一切調御師(佛),一切演揚的清淨微妙法(法),以及三乘四果解脫僧(僧)。祈願三寶垂賜慈悲,哀恤攝受一切苦難的眾生。

恭敬稟陳三寶,祈願三寶不捨慈悲,尊處於莊嚴之法會盛筵,以證明今此法會殊勝之功德。

於今良辰,恭謹修建「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道場。現當「結壇」開啟,謹正心誠意而宣陳「證盟疏」,於三寶威德莊嚴光中,敬祈垂慈而朗察明鑒。

【註:證盟疏】疏文詳見《會本》p.541 ~ 548

 

 ( 宣「證盟疏」。 )

 

日吉時良,開建法會。肅恭齋法,意在於何。敢請施主,及以大眾,宜各諦聽。

今當為說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以此定名。此名既立,必有其義。名義若正,方是今宗。

【譯】:於今吉日良辰,啟建此殊勝法會。如此肅誠恭謹而興修齋法,究竟其意義與目的為何呢?請施主以及所有與會大眾,都應當要各各專心地仔細聽明白。

今當為諸位闡說「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的意義。此一法會,就是以此名稱作為定名。既然以此立名,則必定有其特別的涵義。名稱與涵義都能名正而言順,並且清楚地瞭解,這才是今所尊崇而至要的宗旨。

 

何謂法界,理常一故。諸佛眾生,性平等故。

【譯】:所謂的「法界」,是什麼呢?就是指一切的諸法,其真實理體是恆常一如的。就理體上而言,諸佛與眾生,其所具有的本性(佛性)是完全平等無二的。

 

何謂聖凡,十事異故。佛及三乘,是名為聖。六道群生,是名為凡。事雖有十,理常是一。

【譯】:什麼是「聖凡」呢?眾生雖然都有佛性,但由於迷悟的差異,便有十種不同的事相差別。佛及三乘,修行得悟,故稱為「聖」。而六道眾生,迷惑造業,流轉生死,故稱作「凡」。然而,果報事相雖儼然有十種,但其理體本性,恆常是一如的。

【註:三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

 

何謂水陸,舉依報故。六凡所依,其處有三。謂水、陸、空,皆受報處。今言水陸,必攝於空。又此二處,其苦重故。

【譯】:「水陸」又是指什麼呢?這是就「所依的國土依報」而言。六道凡夫所依住之處,共有三種。也就是水、陸、空中,這都是依過去業因而感得的果報居處。至於如今只稱「水、陸」,是因為意涵上必然也包含了「空」;並且,居於水中與陸地兩處的眾生,其所遭遇的災難、痛苦,也遠較空中的眾生為重。

 

何謂普度,無不度故。六道雖殊,俱解脫故。

【譯】:所謂「普度」,又是什麼呢?就是對於一切凡夫眾生,無不平等普遍地救度。六道苦趣雖然各各殊異不同,但通通都能平等受度得到解脫。

 

何謂大齋,以食施故。若聖若凡,無不供故。

何謂勝會,以法施故。六凡界中,蒙勝益故。

【譯】:何謂「大齋」呢?則是由於以種種妙食,平等普施一切的眾生,所以稱為「大齋」。無論是對四聖或是六凡,一切平等而沒有不供養的。

最後,何以稱為「勝會」呢?因為除了施食,同時並以勝妙法施供養,普令六凡界中一切苦難眾生,都能蒙受聞法得度的殊勝利益。

 

名義既正,其位何以。謂上下堂,各分十位。位復開十,總為二百,包括殆盡。是詳非略。食有多寡,隨施者意。位無增損,茲為定制。

【譯】:以上,「名義」既已正立而闡明,則所供奉的「席位」,又該如何訂定呢?則總分為上、下兩堂,每堂則各分列十席位。於每一席位中,又各再開舉十席而成百席。故合上、下兩堂總計共為兩百席,實已將十法界一切聖凡均包括殆盡。因此,是非常的詳盡而無所疏略。至於供施妙食的豐盛多寡,這就隨施者的心意能力而定了。但所供奉的席位,則是固定如上述而不作任意增減,此為既定不變的規制。

 

今此立法,勿令有疑。如法非法,兩者須知。

戒德高遠,觀道幽微,有一不如,不名法師。

信三寶尊,念六道苦,如此發心,是名施主。

進止有法,梵音遠聞,有一不如,不名秉文。

善知節度,有正有從,如此合宜,是名法眾。

結界護淨,禁止無良,有一不如,不名道場。

香燈畢陳,餚膳具備。如此潔精,是為供事。

敢告施主,若彼若我,宜當如法,遠離諸過。

【譯】:於此所立種種法則,應該要深信遵行而無疑;對於什麼是如法或不符合正法的,必須很清楚的了知。

故以法會所具備的規範來看:

若就法師而言,必須戒德高潔而精嚴宏遠,觀道(觀心)圓融而幽深微妙,凡此若有一不如法契理的,就不能稱名為「法師」。

若就施主而言,則應尊敬三寶而深信無疑,憫念六道苦難而慈悲普度;能如此發心而等施,方能名為「施主」。

就秉文而言,則進止威儀必須莊嚴,契和儀法;唱誦啟白之梵音,則須清徹遠播而樂聞;凡此若有一不如法之處,就不能稱為「秉文」。

就法眾而言,應須善巧了知儀禮節度;梵唄行法有正有從,井然有序;如此一切合宜,才能稱為「法眾」。

至於道場,則須恭謹如法而結界,嚴護壇場之清淨;導正內外人事,禁止一切不善;凡此若有一不如法的,就不能名之為「道場」。

乃至香花、明燈等供養,遵法陳設齊全;餚饌膳食等奉事,如儀具足周備;如此潔淨精妙,方可名為「供事」。

於此慎重告示施主大眾知曉,以上種種,凡所有僧俗大眾,都應當了然遵行,一切如法,這樣才能夠遠離各種過失,真正得受無上利益。

【註:如法】契於理也。無量壽經下曰:「應當信順如法修行。」維摩經方便品曰:「夫說法者,當如法說。」(佛學大辭典)

【註:秉文】按此處文字,意指稟誦儀文、文疏等事。

【註:法眾】順佛法之眾也。即出家五眾之總稱。圓覺經曰:「願為諸來一切法眾,重宣法王圓滿覺性。」(佛學大辭典)

【註:節度】管理、節制調度,合於規則而有分寸。

 

今者所作,非是小緣。上奉四聖,下及六凡。一時等供,無不周遍。檀風普熏,於斯可見。

有能修此真法供養。不緣於心,不住於相。不住相者,忘情照理。如斯行施,功用莫比。

【譯】:綜而言之,今日所啟建之「水陸法會」,絕非微小因緣所能成就。上則恭敬供奉四聖,下則平等遍施六凡。十界同時等心而供養,無不具足而周遍。「檀波羅蜜」之香風,微妙普熏,於此可見於一斑。

若能如此修行真法供養,於施時不攀緣於心,也不住著於相;所謂「不住著於相」,即是離卻妄情(不住境界之相)而以實智照理(一一皆即實相)。能如此而行供養佈施,則其功德無量、最勝無比。

【註:檀風】,又作檀那,陀那。譯曰佈施,施與。大乘義章十二曰:「言者是外國語,此名佈施。以己財事分佈與他,名之為布。惙己惠人目之為施。」(佛學大辭典)

 

無能施者,無受施人,無中間物,皆畢竟空。

施者受者,及所施物,莫不宛然,即難思假。

非有非無,非非有無,雙亡雙照,為絕待中。

如此法施,盡未來際,法界常融,唯一三諦。

【譯】:故於佈施之時,沒有能施的我(施空)、沒有受施的人(受空)、也沒有中間的施物(施物空);所謂「施者、受者、施物」三者,一切都是「畢竟本空」(不執著有相)

然「施者、受者、及所施之物」雖本性空;但於事相上,三者無不歷歷分明,這就是微妙「難思議假」(不斷滅不偏空)

不執著於「有(假有)」,也不執著於「無(畢竟空)」;同時,也不偏執於「非有」或「非無」。  因此,不執「有」、「無」而「雙亡有無」,也不執著「非有」、「非無」而「雙照有無」,這就是完全沒有對待偏執的「絕待中道」。

如此圓融而行法施,盡未來際無有窮盡;法界性相恆常圓融,當體即空即假即中,畢竟唯是一心圓融三諦。

【註:畢竟空】①謂有為、無為諸法,一切之相,悉皆空寂,而不可得,故名畢竟空。(三藏法數) ②空諦,謂因緣生之事物,體性實空無之道理也。(佛學大辭典)

【註:難思假】一切諸法雖空無自性,但不礙事相的存在。且隨順不同因緣,而有重重無盡的事相,如「施者、受者、施物」歷歷分明,不相妨礙,故言「難思假」。

【註:絕待中】①《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然寂照等義,… 照謂照明,明故了法,了法無相名一切智;畢竟空也。 寂謂寂靜,靜故諦法,諦法緣生名道種智;難思假也。 非明非靜,無緣之知名一切種智;絕待中也。」(T39n1784_p0022a07) ②《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既離二邊已是中道,亦亡中道絕待中也。」(T36n1736_p0693a05) ③(四種中道之一)(1)對偏中,對於大小學人斷常之偏病而說中道。謂之對偏中。 (2)盡偏中,大小學人有斷常之偏病,則不成中,偏病若盡即中顯,謂之盡偏中。 (3)絕待中對於素來偏病故有中,偏病既除,則中亦不立,非中非偏,為度眾生,而強名為中,是曰絕待中。 (4)成假中,以有無為假,非有非無為中。曰非有非無故說有無。如是之中為成有無之假,故謂之成假中。見三論玄義。(佛學大辭典) ③《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云:「既離二邊,已是中道。亦亡中道,絕待中也。」(T36n1736_p0693a05

【註:三諦】指三種真理。據天台宗,諸法實相之真理分為空、假、中三諦。… (1)空諦,又作真諦、無諦。諸法本空,眾生不了,執之為實而生妄見。若以空觀對治之,則執情自忘,情忘即能離於諸相,了悟真空之理。 (2)假諦,又作俗諦、有諦。諸法雖即本空,然因緣聚時則歷歷宛然,於空中立一切法,故稱假諦。  (3)中諦,又作中道第一義諦。以中觀觀之,諸法本來不離二邊、不即二邊、非真非俗、即真即俗,清淨洞徹,圓融無礙,故稱中諦。…… 然三諦並非彼此孤立,而是三者互融,形成即空、即假、即中之三諦。觀此三諦之真理,有所謂三觀,即圓教之中,觀圓融三諦之三諦圓融觀,而認眾生一念中具足圓融三諦,稱為一心三觀。(佛光大辭典)

【註:唯一三諦】《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始終心要》:「夫三諦者,天然之性德也中諦者,統一切法;真諦者,泯一切法;俗諦者,立一切法。舉一即三,非前後也。含生本具,非造作之所得也。……然此三諦,性之自爾。」(T46n1915_p0473b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