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的过去式:不倒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5:02:30

                  不倒翁

   每个学年结束,学校都要评选先进。七八十个教职工的完全中学,优秀教师至少要评出五六个,优秀班主任至少也要评出三四个。上报到县里,地区,省里,学校也要得一两个名额。大概从文化大革命开始到二十一世纪初,我们可爱的梅老师在人们的印象中,就是个先进教师或先进班主任的不倒翁,任何时候先进的桂冠都有她的份。家长送孩子读书要求分到她这个班,老师上公开课要选她这个班,县里搞活动揍人数,要派这个班作代表,先进教师代表讲话也要请她梅老师上台,可以说梅老师红遍学校,红遍县里,红得耀眼。

   梅老师出生在滇西小县城的一个小市民的家里,父母靠做点小生意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梅老师共有五姊妹,没有兄弟,她是老大。因为人口多,二妹刚生下来就送给了别人,几姊妹中就数梅老师读的书多。高中毕业赶上了上山下乡。回城后就当上了老师。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出身贫寒的梅老师自然是支红派的中坚,批斗走资派,搞派性斗争,是出于朴素的阶级感情。她练就了一流好口才,一付说哭就哭,说笑就笑,令人流泪同情的演讲本领。粉碎“四人帮”后,为了评职称,她以坚强的毅力读完了函授英语专科,后来又是本科,终于如愿以偿,从二级教师提为中教一级,高级。可真为文化程度较低的老师做出了榜样。教学中她还是挺认真的,也出了点成绩,学校开展各种活动也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也得到了名次,因此先进教师,先进班主任也就得到大多数教职工的认可。学校领导口头上也常让大家向她看齐。久而久之 ,梅老师就成了一中的老先进,老模范。不管世事如何变化,梅老师的教绩如何名不符实,校内校外,她梅老师仍是一块大招牌,一个笑容可掬的不倒翁。

世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任何物质都在不断运动着,变化着,人也是这样。我们可爱的梅老师当然不会例外,理应不断进取,不断攀登,业务和思想更上一层楼。可世人并不爱惜人材,只一味地夸奖,纵容,为其铺就温床,使其变紫变味。现在我们就来看看梅老师的情况吧。

由于颂扬声太多,我们的梅老师便渐渐把自已摆在超乎一般人之上的位子,对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也就逐渐有了水分。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如平行班了,见人就发牢骚,说某某考试向学生透露题目啦,学校把成绩好的学生分在别的班啦…..老师和值周同学反映她这个班课堂纪律差,她就说某某老师上课不管纪律啦,值周学生整她们班啦……学校评先进教师某某,她就会在下面散布某某这样不行,那样有问题,根本不够格啦……总之,什么事不如她的意,她就想不通,就牢骚满腹。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来看看下面一些事实  

新生编班时,学校出于对梅老师的依赖与照应,成绩好的学生,多数分到她的班,这也是相当部分家长的意愿。不久,熟人找到她,上级找到她,人托人找到她,要把孩子放到她的班,因为人家送了礼,只好接收。开后门插进来的学生往往成绩不怎样,甚至调皮捣蛋,自然影响了这个班的成绩和班风,而梅老师并没有针对这些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下功夫对学生进行教育,依然如故,象过去那样工作,怎么会见效呢?此是其一。其二是由于学生家长常送礼给她已成习惯,而那些不开窍的家长的孩子便成不了梅老师的宠儿了,思想敏感的学生心中的班主任的形象当然就不是那么高大了。因为自视自已教学不错,也就不象过去那样下功夫去深钻教材,教法了。课堂上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就越来越小了。其三是梅老师自以为是,她认为自已的判断是不会错的,学生或老师的不同意见是对她的不尊,于是常常对学生大发脾气,与教师闹别扭。有一次,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指出梅老师写的一个错别字,我们的梅老师恼羞成怒,大发雷霆,说这个学生扰乱课堂秩序,下课后把这个生揪到教导处,拍桌子,打板凳,数落该生不尊敬老师,说着说着,便数落起该生的家长如何如何,怎样不与老师沟通啦,怎样在家长中散布她的谣言啦 越说越激昂,越说越离谱,弄得在场的教导主任和几个老师先是莫名其妙,继而为她感到脸红,只好劝她息怒,让学生先下去认识,检查,让梅老师好下台阶。待办公室只剩教导主任和梅老师两人时,主任先安慰了梅老师几句后说,梅老师,请你不要生气,恕我直言,希望你在处理与学生的冲突时,尽量冷静一点,讲究思想工作方法,不要粗暴,以免……主任的话音未落,我们的梅老师便嚎啕大哭起来,说几十年来,还没有任何人说过她工作上的不是,呜呜呜,这一来,这位刚上任不久的教导主任没辙了,只好再三解释,说自已没有把话说明白。这事让人们不得不深思:与这种有先进桂冠的同志相处,一定要小心而又小心,慎重而又慎重,以免让长期被人们尊重的先进不倒翁同志脸面上过不去,下不了台,影响了大局,否定了某些当领导的息事宁人的工作方法。

对模范,先进不倒翁,不但一般职工,普通百姓远而敬之,就是单位领导也心存畏惧,生怕一得罪,后面就要作不少工作来补救。这位梅老师退休后也被民办中学聘请来上课,开始时,与领导和教师们还相安无事,可后来大家越来越感到事态的严重,不得不面对现实了。最先,我们的梅教师与几位还算处得来的老师每天形影不离,说东道西。没有多久,女老师中就出现了派别,紧接着大大小小的矛盾相继出现:某某家丈夫怎样,某某过去如何如何……这种不和谐不团结的局面让一般教师和当领导的皱眉头。又不久,梅老师对负责安排工作的领导又大为不满:“我的课怎么按排得这样不科学?英语,数学课应该排在上午上,你们民办中学尽然安排几节在下午,我 上不了。”主任解释说,为了照顾外校兼课的老师,实在是照应不周,请谅解。但梅老师不依不饶,主任只好向董事长请求辞职,董事长也没辙,尽量安慰主任,向梅老师妥协,给她增加点工资了事。每个新学年开始,学校领导层必须优先考虑给梅老师及与她一样的两三个老资格的老师开红灯,额外增加工资,否则便不清静。董事长只有摇头叹气,说:以后再不敢聘这些老资格,老模范,这些永远发红发紫的不倒翁了。 

造成不倒翁现象的社会根源是什么呢?我想,古今中外都不乏这种现象,只不过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这种现象越来越少罢了。十五,十六世纪,英法各国的贵族阶层就有爵位世袭制,中国封建王朝的帝王将相也有世袭,所以中国有句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生儿打地洞。”现在,虽不是封建社会,但如今当头儿的也有他们的苦衷,他们地位要坐得牢,也必须有这样一批不倒翁给他们撑撑腰,壮壮胆,以此来证明上有靠山,下有基础,地位是牢不可破的。我又想,当今是改革开放的盛世,需要的是创新观念,创新精神,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后起之秀,绝不能因为怕得罪这些吃老本的,思想观念与新时代格格不如的不倒翁们而因循守旧,小手小脚。否则我们就会被 象俄国伟大作家契诃夫笔下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别里诃夫那样的人把我们的思想紧紧地禁锢起来,寸步难行了。

在这里,我必需慎重申明:我这里所说的不倒翁并不包括那些曾经为单位,为国家作出极大贡献,且现在仍跟随时代前进的老模范,老先进们,他们仍然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

                         

               2008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