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豪门盛宠txt下载: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14:58:05


浏览量:1171  发表日期: 2005-9-7  来自: 温州市教育局办公室
【字体:大中小】

一、现实的需要呼唤数学分层次教学
1、基础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加快课程教学改革,着力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学好这门课程,不仅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与工具,而且对学生数学方法的掌握、思维能力的培养、严谨治学态度的养成、科学世界观的确立,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学教育对人的一生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我们必须致力于中学数学教学改革实践,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传统的“大统一”的教学模式,严重制约着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
长期以来,中学数学教学备受传统的“大统一”的教学模式的束缚,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是大统一的教学,统一目标、统一内容、统一授课、统一作业、统一评价,无视学生数学程度的参差不齐和个性差异,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提高,严重地制约着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
3. 数学分层次教学承认和尊重差异,旨在促进各层次学生的优化发展
数学分层次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它以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有着以下几个基本特性:
首先,承认差异。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的存在。这种差异的出现,乃是学生主观和客观、先天和后天的多元影响的结果。我们决不能无视或小视这种差异性的存在。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其数学的学习成绩、智能水平、情感态度的差异是很大的,这个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则是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基本依据,否则,我们如果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那是决然无法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的。
其次,尊重差异。这是体现了教学的人文关怀精神。对学生差异的尊重,落实在班级集体的具体数学教学时,则要求我们把相类似的学生分层为一个个“层次”来“因材施教”,实践证明,数学教学也只有通过这样有序的分层次的教学操作活动,才能真正地收到教学的实效。
第三,优化发展。促进各层次学生的优化发展,乃是数学分层次教学的旨意所在。在分层次的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努力做到班级全体学生充分地调动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优化发展。
二 、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理论依据
科学、合理、动态的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施,它不仅有着数学教学的现实必要性,有助于解决教师难教(学生数学基础等方面的差异,使教学的起点和切入点难定)和学生难学(部分学生“吃不了”,另一部分学生“吃不饱”),同时,它也有着坚实的理论依据。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提出,在正常情况下,只要适当的外界刺激和个体本身的努力,每个个体都能发展和加强自己的任何一种智能。智力的发展和表现,会因社会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的差异而有所差异。数学分层次教学就是要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和创设多种多样的、适宜的、能够促进每个学生全面   而充分发展的数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该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水平可以区分为两种:一种是“现有发展区”,是教学的出发点;另一种是“最近发展区”,是一种潜在的、可能的发展水平,是教学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数学分层次教学就是要求以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为基础,以“最近发展区”为定向,努力创造条件去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该理论指出,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是可以通过有效措施得到弥补的,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数学分层次教学就是要求我们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和帮助,从而使全体学生在数学学习能力.学习速度,以及进一步学习的动机等多方面有进一步的发展。
美国教育家卡罗尔的理论。卡罗尔指出,如果提供足够的时间或是学习的机会,再提供合适的学习材料和学习环境,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可能达到既定的目标。数学分层次教学就是要求我们将学生区分为若干层次,针对其特点和基础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使数学教学目标.内容.进度.方法和手段更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的理论。赞可夫提出“使包括后进生在内的全体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他主张要减轻后进生的精神压力和思想负担,不急于提高学生的分数或让其达到及格水平,要利用一切机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肯定其进步,帮助其树立学习信心。这些也都是数学分层次教学应该遵循的原则。
此外,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以及中国教育家孔子的“因材施教”原则等等,也都为数学分层次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施
班级授课制最易出现的弊端,是难以充分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我们要立足于改革,进行数学分层次课堂教学的尝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讲求实效,注重研究数学教材和研究学生,并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符合不同层次学生情况的数学教学目标,进而开展数学分层次的教学活动。
1、 学生编组的分层次
我们在保持原来班级不变的前提下,按学生数学学科学习情况、能力倾向和学习目标的不同,试将班级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A 层次、B 层次、C 层次。经过一个阶段的数学分层次教学实践活动之后,应适时地根据学生变化了实际水平,适当进行动态调整。分层后,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当前所处的层别。
2、 数学教学目标的分层次
A 层次目标:鉴于该层次学生的数学基础好,学有余力,在他们全面完成数学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要求的基础上,数学教师要注意满足这部分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其潜能,要重在引导他们综合应用数学知识,以不断提高和发展其数学的学习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B 层次目标:鉴于该层次学生处在中间层,有一定的数学基础,我们要重在激发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较快地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较好地完成数学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要求。
C 层次目标:鉴于该层次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学习困难很大,应以基本完成数学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最基本的要求为主,降低难度。在数学分层次教学的过程中,时刻注意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其点滴进步,以增强自尊心,增进自信心。
3、 数学教学内容组织和例题、提问等设计的分层次
要按数学每节课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综合要求合理组织数学教学内容,如对C 层次的差生,教学内容宜低起点,有梯度,要照顾其最近发展区。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调动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完成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关键所在。在安排课时的时候,宜以B 层次学生为基准,同时兼顾A.、C 两层次。一些深难的数学问题,课堂上可以不讲,课后再给A 层次学生讲。课堂教学要始终遵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上升的规律,要让A 层次“吃得饱”,B 层次“吃得好”,C 层次“吃得了”。
课堂上数学例题的选取,如同一例题,要体现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对A 层次基础好的学生,可要求其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而对C 层次的差生,则只要求一题一解即可。
课堂提问的设计,则必须注意所提问题的层次,要与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相匹配”,使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特别是要注意给差生以鼓舞的机会。
如初二《四边形》一章中,有一题目:如图一,O是□ABCD两条对角线的交点,EF经过O点,E、F分别在CD和AB上,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对。
A
B
D
E
F
C
这类问题,A、B层次学生在寻找全等三角形的对数过程中往往找不完全,产生遗漏,C层次差生更无从下手。针对这种现状,宜设置一定的梯度。问题一:请同学们观察图二,一条对角线能把一平行四边形分成几对全等三角形?
这个问题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做出正确答案,因此就先请C层次差生来回答。
问题二:请同学们观察图三,一平行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则图中有几对全等三角形呢?
这个问题就请B层次学生来回答。
问题三:在图三中有四对全等三角形,再把EF考虑进去则图中一共有几对全等三角形呢?
这个问题就请分析能力较强的A学生回答。
4、 数学课堂练习题和作业题的分层次
在数学分层次课堂教学中,要求按照分层次数学教学目标,以及学生不同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来设定数学分层次的课堂练习题和作业题。
A 层次练习题、作业题:鉴于A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强,因而在要求上也就必须高一些,宜设定一些富有思考性的A层次数学练习题和作业题,由他们去完成,以进行创造性的思维训练。
B 层次练习题、作业题:鉴于B层次学生属于中等程度的层面,宜设定B层次的数学练习题、作业题,即将一些数学基本题作一些必要的变动和发展,这样,除了使他们能掌握基本内容之外,还应进而使他们在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得到较快地提高。
C 层次练习题、作业题:鉴于C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差,因而在设定C层次的数学练习题、作业题时,宜以数学教材的基本要求为标准,同时宜多借助必要的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去理解,去掌握数学教材。
如学习了《因式分解》这一章后,对C层次学生只要求学会运用课本上介绍的几种方法进行分解因式即可,而对A、B层次学生在综合应用能力方面则要加强训练。于是就布置以下分层练习题:
C层次练习题:因式分解(1)x2+4x-5  (2)16a2b4-8ab3c2+b2c4     (3)x2-y2     (4)3x2-2x-1
B层次练习题:1,阅读:如果把一个多项式的项分组并提取公因式后,各组之间又有公因式,那么这个多项式就可以用分组分解法来分解因式(请举例说明你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2,写出一个二项式,再把它分解因式(要求:二项式含有字母x和y,系数,次数不限,并能先用提取公因式法再用公式法分解)
A层次练习题  1,如果a2+ma+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m=(    )。
2,先化简,再求值:÷-2, 其中  x=2,y=1。
当然,不同层次的数学练习题和作业题,都应当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能力进行自由选择。选择C 层次练习题和作业题的学生,在完成以后尚有能力去完成B 层次练习题和作业题的,就应允许并鼓励其再去完成B 层次的练习题和作业题;同样,选择B 层次练习题和作业题的学生,在完成以后尚有能力去完成A 层次练习题和作业题的,也应允许并鼓励其再去完成A 层次的练习题和作业题。
在每节数学课上,均应有一定时间留给学生去做练习题和作业题,数学教师应十分重视对课堂的来回巡视,认真做好分层次的信息反馈和分层次的答疑工作,尤其是要及时地做好对C 层次学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以求集思广益。
对数学课堂书面作业的检查,要提倡学生之间自查自评,互查互评,这项工作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可在不同层次的小组内进行。学生的不同层次的作业在课堂经批改后,教师在课后宜收上来进行审阅。
总之,数学分层次的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生为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各自原有基础的水平上得以自主和充分的发展,它较之传统的同步教学,无疑具有很多优越性。
5、 数学考核的分层次
数学每一单元学习结束以后,应安排一次过关考核。考核内容,以课本习题为主,着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要根据A、B、C三个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拟定出不同层次的数学单元测验,也可使用同一份试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6、 数学课外作业的分层次
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在课外作业的设计上,可分为基础性作业和提高性作业两个层次。要求A层次的学生全做;B层次的学生在做完基础性作业的基础上,要求选做部分提高性的作业;C层次的学生,则只做基础性作业。此外,我们还可以向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列一些数学课外阅读的书目,让他们自由选择,以开拓数学视野,进一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好和数学的实际水平。
7、数学课外辅导的分层次
数学教师要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因材施教,对学生开展数学第二课堂活动,如给A层次的学生增加一些竞赛和讲座等活动,而对C层次的学生,则宜进行必要的补课。总之,要使A层次的学生“吃得饱”,能充分地发展;使C层次的学生“吃得了”,能奋发向上,从而使整个班级集体形成浓浓的积极向上的数学学习氛围。
四、 数学分层次教学中应引起注意的问题
数学分层次教学是一种新的操作难度较大的工作,也是一项富有积极意义的工作,从笔者几年来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践尝试,以及全国众多中学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探索,都证明实施分层次教学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它较好地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的思想,解决了课堂教学中统一施教与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的矛盾,使教学过程更加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它可以有效地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推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数学教学的质量。通过对数学分层次教学实践尝试工作的反思,以下几个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1、  过于偏重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水平,而对于能力的培养尚重视不够;
2、思想引导工作不够重视,致使不同层次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
3、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化,未能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学习要求;
4、教师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在要求高、工作量大的情况下,教师更加需要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
(作者工作单位 温州第二实验中学 蔡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