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逆袭悲剧人生》:人民日报特稿:唐山曹妃甸新区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时政--人民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6:27:15
人民日报特稿:唐山曹妃甸新区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
记者  王方杰
2007年08月29日03:3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大中小】打印留言论坛网摘手机点评纠错 E-mail推荐:  

雄伟壮观的曹妃甸石油码头引桥。
记者 王方杰摄
向前,向前,通海大道一直向渤海湾延伸。从唐山市驱车80公里,走过19公里通岛公路,便是蜚声海内外的曹妃甸了。
初秋时节,记者踏上曹妃甸岛,在这块50平方公里的陆地上,车水马龙,塔吊林立,到处是火热繁忙的建筑工地。
经过3万多名建设者4年多的艰苦努力,曹妃甸已完成了通岛公路、铁路以及供水、供电、通讯、垃圾及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今年3月12日,投资677亿元的首钢京唐钢厂正式动工兴建,标志着曹妃甸进入大规模开发和产业聚集阶段。仅今年上半年,就有23个项目开工,完成投资56亿元;今年8月,又有投资380亿元的13个项目开工……
“曹妃甸新区建设项目,是河北省一号工程,也是列入‘十一五’规划的全国重点建设工程,到2010年将完成1500亿元的投资。”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副书记韩建民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未来,这里将建成年吞吐量达5亿吨的中国第一大港,建成1500万吨精品钢、1000万吨炼油和100万吨乙烯生产基地、1500万吨原油储备基地以及460万千瓦的火力发电厂。毫无疑问,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迅猛崛起、东北亚经济的加速一体化,曹妃甸将成为拉动中国第三增长极的强力引擎。”
世界瞩目的“黄金宝地”
世界瞩目曹妃甸,最早是因为首钢搬迁。为了举办绿色奥运,首钢整体搬迁到渤海湾的一个小岛上,使曹妃甸一夜名闻天下。
地处京津唐金三角,毗邻京津冀城市群,公路、铁路四通八达,令曹妃甸独具优势,但真正成就曹妃甸的是港口,港口是曹妃甸的安身立命之本。
曹妃甸“面向大海有深槽”,拥有渤海湾惟一不需开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设30万吨级泊位的钻石级天然港址,常年不淤不冻,建设深水大港的条件无与伦比。一艘30万吨的货轮可在此直接停靠,比用15万吨以下的船舶运送矿石每吨可节省费用4美元,30万吨即可节省120万美元。而作为曹妃甸腹地的华北、东北、西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钢铁产区,对进口矿石的需求量近年大幅攀升。
与此同时,南方能源短缺,日渐增长的“北煤南运”,也需要寻找新的下水口。按照规划,曹妃甸的煤码头最终要达到每年2亿吨的吞吐量。
“背靠陆地有浅滩”,是曹妃甸的又一大优势。曹妃甸岛后方拥有1100平方公里的滩涂和荒地,不需征地拆迁,为临港产业和港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曹妃甸还蕴藏着丰富的煤炭、铁矿石、原盐资源。2007年5月,这里又发现了储量10亿吨的南堡油田,更是“天赐大宝”,让曹妃甸的现代物流、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等四大主导产业发展如虎添翼,为建设“国际性能源、原材料集疏枢纽港、世界级精品钢材生产交易中心、国家重型装备制造业生产基地、国家商业性能源储备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
循环经济,立区之本
2006年7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曹妃甸时指出,要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把曹妃甸规划好、建设好、使用好,使之成为科学发展的示范区。
科学发展,规划是关键。唐山邀集国内最优秀的专家制定示范区的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路径和与之匹配的体制、机制。唐山正在编制的《曹妃甸工业区主导产业准入门槛实施办法》,设置了包括产业政策、土地投资强度、节能减排、是否在产业链等产业准入标准。
唐山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曹妃甸的立区之本,着力打造钢铁、化工、装备制造三大循环产业链。力争在每个产业链上,形成企业间原料、中间产品及废弃物的互供互用,实现上下游企业间“无缝链接”和清洁生产,在每个产业之间也形成循环链接。唐山市引资方向很明确――“如果不是环保项目,不是循环经济项目,不是土地集约利用,投资再大、挣钱再多,我们也不要。”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薛渤珣说,从去年至今,他们婉拒的项目投资超过100亿元。
“很多人以为,首钢搬迁,是怕污染北京,而曹妃甸不怕污染,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实际上,首钢搬迁没有搬来一个钉子和一个螺帽,而是与河北唐钢在曹妃甸联合建设了一个囊括世界先进工艺和设备、年产1500吨精品钢的全新企业,将来要实现污染物零排放。”薛渤珣说,他经常这样向很多外地人和媒体解释。
目前,入驻曹妃甸的产业项目,都在产业链上。对于单个企业无法形成的废水处理、海水的淡化链接部分,则由政府主导完成。曹妃甸投资160亿元建设海水淡化项目,利用发电厂的冷却海水,每年可淡化海水5亿立方米。产生的废料可使盐场增产728万吨原盐,利用这些原盐,又可配套建设80万吨纯碱和100万吨烧碱,利用制碱过程中产生的氯气,可生产市场需求巨大的PVC、PVDC产品,同时烧碱还是钢铁的生产原料。
任何一个大型港口,都会伴生一个港城。从一开始,唐山就将曹妃甸新区建设成生态宜居的滨海新城作为规划布局的先决条件。
唐山市发改委主任辛志纯告诉记者:“曹妃甸新区最终要实现不放过一缕烟气,不丢弃一块废渣,不外泄一滴废水,听不到噪声,闻不到异味儿,看不到烟尘和废料。”
以新区带老区,实现新腾飞
唐山是个因煤而建、以钢而兴的资源型城市。目前,钢铁是唐山的第一支柱行业,年产钢铁500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0%,占河北省产量的50%。钢铁产业在为唐山贡献50%税收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支撑、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巨大压力。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唐山必须淘汰1500万吨的落后钢铁产能。
说起钢铁产业升级换代的急迫性,唐山的一位市领导很形象地打了这样的比方:“即便把唐山的钢铁做成铁锹,也能使效益翻一番。而依托曹妃甸矿石码头和首钢搬迁建设的曹妃甸精品大钢,则一下由做裤衩飞跃到了做毛料西装,将会彻底地鸟枪换炮。”
唐山市因而提出:“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曹妃甸新区建设为先导,以新区带老区,率先探索新老互动的科学发展之路。”唐山市的目标是不仅要建设世界一流的港口、一流的临港工业、一流的滨海新城,更要开垦科学发展的试验田,探索循环发展、集约发展、生态发展、创新发展之路,破解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社会化的发展难题。
唐山决定选择节能降耗、淘汰落后产能等六大突破口,全面调整经济结构,将新区的产业链条延伸到老城区,将老城区有污染的企业搬迁改造到新城区,促进产业升级换代和生产力要素向沿海转移。目前,唐山正在谋划将133家重化工企业整体搬迁到曹妃甸。
活力与激情在燃烧,智慧和汗水在闪光,曹妃甸新区生机勃勃:25万吨级矿石码头已通航一年多,至今接卸矿石2400多万吨;5万―10万吨级通用杂货码头8月8日建成;30万吨级原油码头将于今年底通航;举世瞩目的首钢京唐钢铁厂明年可形成485万吨钢的生产能力,到2010年全部竣工投产,形成年产970万吨钢的生产能力。
2006年,曹妃甸新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7亿元,实现全部财政收入13.3亿元。到“十一五”末,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0亿元,实现全部财政收入125亿元;5年内,一个拥有50万人的生态宜居的滨海新港城将拔地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