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蓝车微博作死:尴尬酒文化:宁可胃上烂个洞,不叫感情裂条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6 16:23:15

 

毋庸置疑,酒,是国人的一大发明。

酒在中国的悠远历史,孕育了内涵丰富的中华酒文化,与中国其它文化一样,可谓博大精深。从酿酒技术到饮酒礼仪,从酒之功效到酒之香型,从酒引到酒具,无不是一门学问。就拿饮酒的器皿来说,什么样的酒用什么材质的器皿来装,古人并不一概而论。金庸笔下的祖千秋就对酒具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喝汾酒当用玉杯,唐人有诗云:玉碗盛来琥珀光;关外白酒用犀角杯盛之而饮以增凛冽之气;葡萄酒要用夜光杯,古人诗云:葡萄美酒夜光杯;饮百草酒须用古藤杯;饮绍兴状元红须用古瓷杯;梨花酒该当用翡翠杯,白乐天诗云:青旗沽酒趁梨花;饮玉露酒,当用琉璃杯。”

可见,古人对酒可以“精致”论之,这是孕育中华酒文化的重要原因。金庸先生定然不是胡诌,必有深入地考究。从中还可得两个重要信息,一是我国古代的酒种类繁多,酿造技法多样并日臻成熟。二是中国的诗词文化与酒文化相映成辉,古人酒后出诗词精品,而精品中又不乏论酒、品酒、赞酒之经典篇章。正是如此,造就了李白这样的既是诗仙又是酒仙的大文豪。

以我看来,中华酒文化传承至今,上述祖千秋般的讲究不复存在,用什么材质的酒杯喝什么样的酒,谁去理会那些个?玻璃杯也好、瓷器杯也好,那怕就是塑料杯、纸杯,能装得住酒的端来就是。至于酿酒的技术,除非做酒的人,谁去考究那么多?蒸馏的、发酵的,酱香型、清香型,能喝就行。若问品酒吟诗,酒后长歌,更没几个有此雅兴。但有一点肯定,与酒有关的文字创作在不断推陈出新。

看看这劝酒的辞令。交杯换盏的字字句句,无不透着深刻的文字功底,显示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那桌某公曰:干,感情浅舔一舔,感情深一口闷。旁边一位和道:对,宁可胃上烂个洞,不叫感情裂条缝。

这桌窈窕淑女举杯款款而来: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我给领导倒杯酒,领导不喝嫌我丑。被敬者欣然碰杯,淑女又道:领导在上我在下,您说来几下就几下。

那桌在对对子,居中者摆摆手道:勿起来,勿起来,屁股一抬,喝酒重来。居下者摇摇头道:使不得,使不得,屁股一动,表示尊重。

这桌看来颇有古风,一人大手一挥:朝辞白帝彩云间,半斤八两只等闲。另一人却断然喝道:该出手时就出手,你不喝酒谁喝酒。

自己这桌也好不到哪里去,几位已是不甚清醒的嘴里犹在喃喃道:再喝,再喝,男人不喝酒,枉在世上走。脑袋还好使的劝道:够了,够了,只有心里有,茶水也是酒。

这一套套劝酒词,谁又能说里面没有文化的内涵呢?

再看这喝酒的方式,大江南北,百花齐放。

这边光喝一种酒不过瘾,非要整个白酒盅装满白酒倒扣在啤酒杯里,再倒满啤酒,抽出酒盅,啤酒里赫然一个晶莹剔透的白珍珠,人送雅号:核潜艇。

那边学着新婚燕尔喝交杯显不出交情,非要两人面对面手臂绕过对方的颈脖子再喝,美其名曰:大交杯。

更有那唱着小曲敬着酒的,敲着碗边吆喝的,左三圈右三圈,三杯三杯干的,五花八门,好不热闹。

这就是当前之中华酒文化。再准确地说,应该是酒文化的分支之一:“酒桌文化”。我认为这是中华酒文化发展千年后唯一发扬光大的部分。

中华的“礼”文化丰富了“酒”文化。国人的酒桌自古便不仅仅把吃饱吃好作为唯一追求。在酒桌上沟通感情、疏通关系,在酒桌上谈判拍板,议事定调,在酒桌上彰显热情,释放激情。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酒”。无酒不成席,酒是催化剂,酒是润滑油,酒是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重要道具。这想必也是中国特色吧。

有特色的东西不一定值得称赞。我以为,中国当前之酒文化就是如此。

一则伤身。酒有和血通脉,祛寒壮神,宣导药势之功效,但过度饮酒甚至酗酒,显然会伤身伤神。以当前国人饮酒之现状看,恐怕没几个点到即止的。正餐喝喝也就算了,偏还要搭上个早茶和夜宵。二钱、四钱的酒盅不够过瘾,二两、三两的酒杯尚嫌太小,大碗干吧,对瓶吹吧!说个“不”吧,立马吃胡子瞪眼“TMD,不爽快”,君不见梁山好汉个个都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不禁暗笑,古时的酒和现在的酒根本不是一个级别,梁山好汉喝得大多是果酒和米酒,度数也就和啤酒差不多。如果是喝现在的酒,梁山一百单八将可能等不到招安,就喝死一半了。剩下的也大都肝硬化,胃溃疡,酒精中毒了吧。

再则误事。谁也不想喝酒误事,除非你酒后有非分之想另当别论。“喝酒容易误事”,可偏偏有人把这个容易看得“不容易”。刚上酒桌的,起初还惦记着下午有个急用的材料,记挂着晚上有个重要的约会,矜持的抿两口,坚守着混酒不喝,适可而止的底线。可酒桌上并非人人有事,更不乏爱劝酒的,先软磨再硬泡,先恭维再威胁,最后朋友快做不成了,生意快没得谈了,恐怕不那么容易醉吧?喝吧!什么材料、会议,都去你的!什么白的、红的、黄的,混吧!再碰上一两个今天非喝醉几个不甘休的,场面就更加热闹了。于是乎喝了多少、喝了什么、什么时候喝完的,都不清楚了。手机里N个未接电话,第二天老板劈头盖脸的呵斥,怎是一句“身不由已”了得。

三则浪费。恐怕很少有人会去计算喝酒的成本。国人喝酒“数量多”是一个特点,白酒、洋酒论瓶算,红酒、啤酒论箱算。把酒当水喝,可水不是这个价钱啊!这么喝浪费多少钱。“时间长”是另一个特点,你一来我一去,找各种名目喝,什么老乡、校友、老同事,什么今天同穿一色衣、老婆都是一个姓,凡能搭上边的,无一不是“走一个”的理由。中午喝到晚上,晚饭连带夜宵,这么喝浪费多少时间。还有个特点是“讲档次”。这个更要不得,白酒非茅台不喝,茅台非十年以上的不喝。红酒非法国的不喝,法国的非波尔多的不喝。任何一瓶好酒都是来之不易,国内也就罢了,除了少数名酒,大多粗制滥造。在以精细著称的欧洲,一瓶红酒凝聚了酿造师的多少心血。可国人从不管这些,劲头一上来,十几二十块一瓶的长城张裕也好,几百上千一瓶的拉斐尔也好,杯有多大量多大,一醉方休才作罢。几个人能喝出其中滋味?牛嚼牡丹,这么喝浪费多少资源。难怪现在法国好多红酒不出口到中国了,暴殄天物啊。

话到这里,越发不堪了!

中华酒文化的博大精深,人所共知。古人端午饮雄黄酒,中秋饮桂花酒,蕴含着养生健体的科学道理;女儿出嫁女儿红,金榜题名状元红,洋溢着美好的祝福;李白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三国演义》开篇词的“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无不是借酒抒怀,彰显着文学的魅力。可这样一种雅俗共存的文化为何在传承千年后,偏偏只剩下“俗”了呢?且越发的“俗不可耐”。

中华酒文化本身并不庸俗,而是后人将其中庸俗的因子放大化并引之为主流。能不能喝是能力,敢不敢喝是胆气,喝多喝少是交情,喝不喝、喝多少,成为判断情谊深浅、水平高低、是非与否的标尺,能喝酒、会劝酒的人作为一种人才储备和培养,一种本身简简单单的饮料偏要赋予复杂的内涵,怎能不庸俗?

中华酒文化的精华在一路走来片片剥落,留下的只是满目疮痍的糟粕,而我们却还在糟粕中“乐此不疲”,难道这不是中华酒文化的尴尬吗?而中华酒文化的尴尬又岂是中华文化这条大河中的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