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鞋匠:学习也有新智慧——认知心理学给学习的最新建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8:41:11
学习也有新智慧——认知心理学给学习的最新建议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李 茂

    每个新学年,教师和家长们试图用各种心理学的方法来让暑假疯玩的孩子收心。为把他们从野外宿营和网络游戏的痴迷者变成安安静静的书虫,大人们使用的招数无非都是老一套:给孩子安排一个安静的学习空间;要求孩子严格遵守作业的日程安排、制定明确目标、划定边界、不要贿赂孩子(除非在紧急情况),等等。
    在学校里,家长们还担心,孩子的学习风格能否跟新老师的教学方法对路?孩子能否适应学校的办学理念?或许孩子根本就不适合学校里的教育。
    之所以有这样的担心,部分原因是大而化之的教育研究未能给实际的教育提供明确的指导。学生的特质与教师的教学风格肯定是相互影响的,正如孩子的个性特征与家庭的教养方式相互影响一样。问题在于,没有人能够预测,这样的相互影响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不过,确实存在学习的有效方法,至少对于那些有学习动机的学生。近些年,认知科学家的研究显示,使用一些简单的技术,便能可靠地改善学生的学习。
    这些研究成果能够帮助任何人,从做长除法的四年级学生,到退休后才开始学外语的老年人。不过,这些研究成果跟人们通常以为的关于良好学习习惯的智慧是直接对立的,它们还没有流行开来。

    “风格”难寻
    比如,以前人们认为,学习的地方不应该老变化,但研究发现,让一个人交替地在不同房间学习,便能提高他的学习效率;学生在同一时间段学习不同但相关的概念与技能,效果要好于集中聚焦于单个内容的学习。
    “我们对于这些原则的了解,已经有一些时间了。但有趣的是,中小学并没有认识到它们,人们在实践的摸索中很难自己总结出来。”加州大学(洛杉矶)的心理学家罗伯特·A·比约克说,“而人们所持的很多关于学习的观念都是没有经过验证的,是错误的。”
    在这些错误观念中,首推“学习风格”。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孩子有各自不同的学习风格,有的是“视觉学习者”,有的是“听觉学习者”,有的是“左脑学习者”,有的是“右脑学习者”。《公共利益中的心理科学》期刊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综合评估,心理学家们发现,对学习风格概念的科学支持几乎为零。
    “学习风格理论在实践中广为流行,但在心理学上却找不到对其运用的可靠证据,二者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令人担忧。”研究者得出结论说。
    跟“学习风格”一样,“教学风格”也如此。有的教师上课时像莎翁喜剧中的福斯塔夫,活蹦乱跳;有的老师则稳重内敛,甚至还有些羞怯。“我们还没有找到那些创设了建构主义学习氛围的老师有什么共同的套路。”弗吉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学生为什么不爱学校》一书的作者丹尼尔·T·威林厄姆说。

    变换环境胜过固定环境
    对于个体的学习,心理学家发现,一些最为流行的学习习惯建议,是完全错误的。比如,很多关于学习能力的课程都坚持要求学生在一个特定的地方学习,如自习室或图书馆的一个安静角落。而研究得出的结论恰恰与之相反。在1978年的一个经典实验中,心理学家让两组大学生学习40个生词,然后进行测试。其中一组学生分别在两个地方学习,先在一个没有窗户的、杂乱无章的屋子里,然后在能够看到漂亮田园风光的现代风格的屋子里。结果是,这一组学生在测试中的成绩,明显好于在同一间屋子里学习了两遍生词的学生。随后的研究变换了各种学习主题,这一结果都得以证实。
    研究论文的作者认为,人脑会对学习的内容与学习发生时对背景的感受进行微妙的关联,有时候人们对之有意识,有时候则没有意识。它会给《凡尔赛协议》这个知识点染上宿舍自习室里的荧光灯发出的颜色,给《马歇尔计划》增添后院里绿柳成阴的联想。强迫大脑对同一个学习材料进行多样化的关联,在实际上会给予该信息更多的神经连接的支持。
    “在其背后,当外部环境变化时,信息在大脑中得以强化,这便减慢了遗忘的速度。”比约克博士说。

    混合学习胜过单一学习
    改变在同一环境中的学习材料的类型,在大脑中留下的印象,要比仅集中学习同一个学习材料更深。音乐家对这个规律的掌握有很长时间了,他们在练习时,一个时段通常安排丰富的内容,包括不同音阶、不同节奏的的曲子;很多运动员,通常也是把力量、速度与技巧综合在一起训练。
    对于某些主题的学习,这样做对学习效果的好处是非常明显的。比如,《应用认知心理学》杂志最近在网站上发布的一个研究显示,南佛罗里达大学的道格·罗雷和凯利·泰勒在一个实验中给四年级学生教4个方程的解法,每个方程分别对棱柱不同的维度进行求解。 其中一半的学生反复学习一种方程的例题,比如,在已知底座的边的数量的情况下,计算棱柱有多少个面;然后再学习下一类的计算,并对这类例题进行反复学习。另一半学生则学习混合题型,四种类型的计算放在一起学习。两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要解例题。
    一天过后,研究者对所有学生进行测试,给他们出示同类问题的新试题。在混合背景下学习的学生,成绩优于另一组学生一倍,两组学生的正确率分别是77%和38%。研究者在成年人和年龄较低儿童的实验中也得出了同样的结果。
    一次对一种类型的题进行反复训练,“当学生看到一连串的同类问题时,他们在读题之前便知道解题的策略。”罗雷博士说,“这就像骑健身单车一样,不用动脑子。”但接受混合练习的学生,“每个问题都跟上一个问题不同,这意味着学生必须学会选择恰当的解题方法——这跟他们在测试中遇到的情形是一样的。”
    这个研究结论的适用范围超出了数学,甚至适用于美感的学习。根据今年8月《心理学与衰老》期刊上的一篇论文,研究者让大学生和退休成年人欣赏12个他们不熟悉的画家的作品,然后对它们进行画作风格的识别测试。第一组欣赏画作时,所有画作都混合在一起,边看边分辨;第二组则是一次只看一个作家的十多件作品,看完后再看下一位作家的作品,直到把12位画家的作品看完。测试结果是,第一组更能够对12位画家的绘画风格进行识别。
    这个发现颠覆了人们普遍认为的一个观点,即要掌握某种艺术风格或某类创作作品,高强度、浸没式的学习是最好的方式。威廉姆斯学院心理学家、此论文的第一作者奈特·科奈尔说:“在这个过程中,当看到不同风格的画作时,大脑似乎在进行深度的模式识别,找出它们之间的异与同。”

    间隔学习胜过集中学习
    认知科学家不否认,实实在在的死记硬背,能够在既定考试中取得更好的分数。但着急地填塞大脑,就像匆忙间朝一个箱子塞东西一样——正如大多数学生临时抱佛脚——它能暂时装下刚塞进去的东西,但最后的结果是,几乎所有东西都会掉出来。
    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家亨利·L·罗蒂格说,如果我们小心、有序地往“脑箱”里存放东西,那么它的存储时间就会长很多。
    很多研究还发现,今晚学1小时,周末学1小时,下周再学一轮,这样的所谓“间隔学习”,对于长期记忆有很大的促进,没有必要要求学生整体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也没必要特别在意。
    没有人完全知道其中的原因。或许是因为,当大脑在随后的时间再次遇到同样的材料时,在吸收新内容之前,它必须重新学习已经被吸收的知识——这个过程本身就是自我强化的过程。 
    “其道理是,遗忘是学习的朋友。”科奈尔说,“遗忘之后,你才得以重新学习,如果重新学习有效,下一次你就记住了。”

    考试是个好东西
    这也是为什么认知科学家认为,考试本身——或考试训练与小测试——是一个强有力的学习工具,而非仅仅是测试手段。从脑中提取某个信息不像是从书架上取出一本书;它会从根本上改变信息随后的存储方式,使之在今后更加容易被获得。
    罗蒂格博士用物理学中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uncertainty principle)”来做比喻。测不准原理是说,测量一个粒子的某个属性(如,位置),这个动作本身,便降低了你获知它另一个属性(如,动量)的准确性。
    “考试不仅测量知识,还改变了知识。”罗蒂格博士说,“所幸的是朝着更加确定的方向,而不是相反。”
    在罗蒂格作的一个实验中,他和同事让大学生学习一张阅读理解试卷上的科学文章,所限时间较短。当大学生们连续地学习同一个材料两次后,他们在紧接着的测试中成绩很好,但在更长时间后的考试中却遗忘了很多。
    但如果只让他们学习这个材料1次,在第二段学习时间进行练习测试,结果是,这一部分学生在两天后以及一周后的考试中成绩很好。
    “考试带给人不好的暗示,人们会想到标准化考试或应试教学。”罗蒂格博士说:“或许我们需要给它换个好听的名称,它是我们拥有的最有力的学习工具之一。”
    当然,一想到考试就头疼的一个原因是,考试通常都比较难。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研究显示,恰恰是因为有难度,才使考试成为有效的学习工具。记忆的时候越困难,随后的遗忘也更难。这一效应,被研究者称为“理想难度”,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找到印证。那些费尽心思想出来的知识,往往随后都成为最不容易遗忘的。
    在记忆深处打捞某物所费的脑力越多,它便越会被安稳地锚定在脑中。

    多种因素影响学习
    不过,以上研究并非是在暗示,这些技巧——改变学习环境、混合学习内容、间隔学习时间、自我测试——将会把一个懒鬼变成优等生。学习动机是关键,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也影响着学习。
    “在实验室实验中,你可以控制所有无关因素,仅让你想研究的那个因素起作用。”威林厄姆说,“在教室里和现实生活中,这做不到。所有这些因素在同一时刻都在相互作用。”
    但从最起码来说,以上介绍的学习技巧是教师和学生们此前不知道的,它们是有实证研究基础的学习建议,而不是校园里的民间智慧,或空洞的理论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