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李彦宏的评价:粮票上的古塔(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7:16:00
丹阳市万寿塔
       万寿塔位于江苏丹阳市东云阳镇宝塔湾。原名万善塔,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1987年修塔顶时发现明崇祯十年(1637年)铸文,刻有“万善塔”字祥。后改名万寿塔。是一座木檐楼阁式砖塔。平面八角形,7级,塔总高46.65米。塔身外八形,室内为方形,上下交错。塔内方室四面各开一门,外八面间隔一面开一门。第五层八面各开两个长方形龛洞,第六层塔室下中竖立一根塔心木柱,经第七层,直至屋顶。1985—1987年进行全面修缮,恢复了该塔明代风貌,成为目前古城丹阳最高标志。
万寿2.JPG.jpg (4.82 KB)
2008-11-22 23:26 吴县宝带桥石塔
        宝带桥石塔,系南宋绍定五年(公元1232年)重建宝带桥时而建,在姑苏众多的塔群中,无论是所用材料,还是其雕刻造型,都是独树一帜。该塔由整块青石雕成。塔分塔座、塔身和塔刹三部分。塔座高出地面88公分,长宽各为120公分,呈正方形。塔身和塔座相边,高3米,共五层,每层各八面,称作“七级八面”。
  此塔一层上部为重檐雕刻,二至五层为单檐;每层的腰檐、斗木共 和戗角,雕刻得十分逼真。塔座上雕饰有海浪云龙纹;一至五层的“面”上,雕有佛龛、佛像,形象古拙,栩栩如生。顶端刹高约40公分,四面出檐,平座、斗木共 依稀可见,造型粗犷。纵观整座石塔,高4米许,塔身上下粗细尺度相当,不愧为古代石塔的佳作。
石塔1.jpg (13.78 KB)
2008-11-22 23:30 吴县的 多宝佛塔,
       多宝佛塔,又称灵岩塔,位于江苏吴县木渎镇附近的灵岩山上的灵岩山寺内。又称灵岩塔,始建于南朝梁代。七级八面,高34米,为灵岩山的突出标志。 
吴1.jpg (18.66 KB)
2008-11-22 23:44 吴2.jpg (14.49 KB)
2008-11-22 23:44无锡妙光塔
         南门古运河水道转弯处,有一塔拔地而起,巍峨雄峙,这就是始建于北宋雍熙年间的南禅寺妙光塔。妙光塔立在南门羊腰湾运河交汇处,由邑人朱承福捐资募建。北宋崇宁三年,徽宗赵佶将南禅寺塔命名为妙光塔。现存的妙光塔,为明朝正统年间建筑,分别在万历、康熙、乾隆和道光年间修葺。1926年,由荣宗敬、荣德生出资大修,用水泥建绝顶、复檐、回廊并铺地。
  塔系楼阁式砖塔,八面七层,翘角飞檐,每角悬风铃共56只,风吹铃响,素有“十里传闻金铎响,半天飞下玉龙来”之誉。塔高43.3米。塔基为青石雕凿的须弥座,有雕刻精细的文饰,塔底层转角均为砖砌倚柱。塔心中空,每层有砖砌楼梯盘旋而上,建有平台环廊、护栏和屋檐。塔前置有修塔时出土的明嘉靖十四年和万历十一年的石香炉各一只。

无锡妙光塔.jpg (13.85 KB)
2008-12-26 12:47

粮票上的古塔文化(二)

   广东广州六榕花塔
        花塔在广东省广州市六榕寺内。塔建于粱大同三年(公元537年),后毁于火。北宁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重建。以后又多次修缮。1980年全面修葺时,于塔壁发现印有北宋年号的砖铭。砖木结构,平面八角形,外观九层,内部连同暗层共十七层,高57.6米,楼阁式。塔身为井筒式结构,第一层直径12 米,并有副阶。塔内楼梯作穿塔壁绕平座式,各层塔身外层都有回廊围绕,各层层檐以绿色琉璃瓦覆灭顶,檐顶微翘,形如飞鸟展翅,在阳光下彩釉生辉,朱栏碧瓦,丹柱粉壁。整座塔身锋如九朵雕花迭成,灿烂鲜艳。塔顶为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铸造的9.14米高千佛铜柱,柱身密布1023尊浮雕小佛,还有九霄宝盘、九层九霄宝轮、一层双龙宝盘及八根铁链等整串构件共重5 吨。此塔壮观华丽,锋如冲霄花柱,挺拔俊秀。花塔矗立于广州市中心,为广州市增色不少,登塔可鸟瞰全市风光。六榕寺内的巨型铜佛像、铜观音像,都是具有艺术价值的古文物。
广州2.jpg (23.94 KB)
2008-11-22 23:54 广州.JPG (14.41 KB)
2008-11-22 23:54广东惠州泗洲塔
  泗洲塔又称玉塔,俗称宝塔。位于惠州西湖西山,是湖上最古建筑物。始建于唐中宗年间,为纪念泗洲大圣僧伽而筑,北宋文学家苏轼谪居惠州时称之为大圣塔。明代嘉靖42年(公元1584年)塔毁,明万历初改建为亭。万历46年(公元1618年)又重建为塔。当明月升起,凉风拂湖逐波而过,湖光灿闪,屹立在西山的泗洲塔,倒影入湖,诱得坡仙颂出:“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的佳句,构成西湖游客赞不绝口的“玉塔微澜”一景。
 塔外为7层,内13层,砖木结构,为楼阁式佛塔。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塔毁,万历初年改建亭,四十六年(1618年)复建塔。建国后增建了步级扶梯。
 此塔重建至今,已有360余年历史,是惠州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物之一。清朝光绪年间,塔顶遭雷击,损坏一角,直至1955年才得以修复。尔后,又几经修葺,加固外墙,粉刷塔身,修补塔顶,加铺楼面,使这一古老的建筑物焕发青春。登塔赏景,意境清新,每登一层,视野开阔一些,东、南、西、北,景色各异。登上绝顶,惠州全景美不胜收,“玉塔鸟瞰”不失为西湖一景。

惠州2.jpg (17.04 KB)
2008-11-23 00:20 惠州1.jpg (25.41 KB)
2008-11-23 00:20
南海奎光塔
        奎光塔:位广东省南海县西樵山白云云洞口白云湖畔。始建于明代(1368~1644年)。砖结构,平面呈方形,三层,高19余米,楼阁式,上下塔没有收分,二、三层均有飞檐,塔顶为四方攒尖。游人可以穿过塔式起重机下方形门,进入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西樵山。此塔青砖砌筑,塔檐覆盖绿色琉璃瓦,秀丽雅致,富有南方建筑艺术特色。
永丰报恩寺塔
      报恩寺塔位于且城西郊的恩江河畔。始建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为全县古塔之首。该塔为青砖结构,9级4面,塔顶为圆柱形铁刹,塔体为正方形。底层每边长6.45米,每层向上递减,比例适度,造型优美。塔身通高29.285米。塔身东面二至七层,其余三面只有二三层券龛内原有红石雕像和供奉物,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1959年列入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省文化厅拨款进行了维修。
龙蟠洲  位于恩江大桥下游约500米处的江心,洲长数百米,宽数十米,其形如蛋。洲上原来木竹繁茂,百鸟啼鸣,为县城名胜之区。明嘉靖壬子年(1552年),知县孙睿建阁于洲上,额曰:“群英”。阁之楣标有明朝以来中进士的六十位县人姓名,以追怀先贤,激励后人。清康熙丙申年,洪水泛滥,洲上房屋尽毁。戊子七月县人建文昌阁于上,次年二月落成。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国民党军队为在县城筑土城墙以阻红军,将洲上房屋拆光。二十三年(1934年)县人在洲上重建磨盘庵,“文革”期间破“四旧”时被毁,洲上树木皆被砍。1994年10月,民间集资数十万元,在洲上建龙蟠寺。共有二栋,前栋为天王殿,二层;后栋为大雄宝殿,三层。洲岸块石垒砌,寺前四周空地,水泥铺面,且有水泥台阶登洲。1999年12月,动工兴建观音殿,拟三层。全寺占地面积460多平方米。洲上建筑皆为砖混结构,上盖金黄色琉璃瓦,每层房顶飞檐翘角,金碧辉煌。

报恩.jpg (9.18 KB)
2008-11-23 23:59 河南许昌文峰塔
  文峰塔位又称文明寺塔于河南省许昌博物馆内,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由许州太守郑振光创建。该塔位于东径113°49′52.4″,北纬34°01′076″,许昌市博物馆院内。十三层,高五十二米,呈平面八角形,造型精美、结构谨严,为河南省二百座明代砖塔之冠。"文峰耸秀"为许昌十景之一 。
  2006年05月25日,许昌文峰塔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文峰耸秀许昌文峰塔平面呈八角形,为十三层楼阁式砖塔,通高49.536米,由基台、基座、塔身、塔刹等部分组成。基台为八角形,用条砖平卧顺砌而成。基座为石质八角形束腰须弥座,表面浮雕出连续性的仰覆瓣莲和卷草花纹,玲珑秀丽。基座之南砌筑有半圆形如意踏跺。除第一层外,其他各层之面阔自下而上逐层稍有收敛,诸层高度均匀递减。塔身由外壁、回廊、塔心柱或塔心室等部分组成,内外壁皆用青灰条砖三顺一丁垒砌而成。塔檐用仿木结构砖质斗拱挑出,斗拱为七踩出三翘,巧妙地分配相领各攒斗拱所施之正心瓜拱、厢拱及外拽瓜拱,形成规整有序的的布局。角科自坐斗斜出七踩三翘斗拱一缝。各翼角伸出石雕龙头角梁,并用条砖砌出生头木,使翼角翘起,各角悬挂风铎。塔身四面均辟有半圆拱券门窗,塔身第一层南面辟半圆拱券门,门上嵌一长方形石塔铭,正中阴刻“文笔耸秀”四字,左上方竖刻有阴文“万历四十二年”字样,第一层塔心室的藻井采用叠涩砖层,菱角牙子砖和砖制小拱头相间砌筑。塔内筑盘旋的环形梯道,可登塔顶。塔身之上置宝瓶状塔刹,塔顶天宫处置放有铜镜一面,铜剑一把,于1994年8月维修时发现。该塔结构谨严,造型古朴,外形与开封宋祐国寺塔相似。为河南省200多座明代砖塔之冠,对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具有重要价值。该塔于清康熙、嘉庆,同治年间多次维修。1991年8月,国家投资25万元由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对该塔进行测绘、维修。

河南许昌文峰塔1.jpg (11.32 KB)
2008-11-24 00:13 河南许昌文峰塔.jpg (3.95 KB)
2008-11-24 00:13

 江西九江文峰塔
     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时任九江的知府吴秀既为锁江镇水,也为祈求文风昌盛,兴建了锁江楼塔。锁江楼塔是九江的风水宝塔,又叫文峰塔,回龙塔,
  当时建塔的消息一传出,百姓踊跃捐款,数额最大的有钦差员外郎柯有裴,乡宦蔡延臣。传说知府吴秀站在城东北锁江楼旁的回龙矶上告诉同僚,建塔所需的圆木尚未解决,如象东林寺般有个神运殿就好。果不其然,数日后,即有200多根圆木顺江浮来,解决了燃眉之急。正所谓修塔锁江,神灵相助。是年秋天,塔落成,市人奔走相告,谓之江洲巨观。
  锁江楼塔为楼阁式砖石空筒仿木结构,高25.6米。塔体六面七级,六角尖顶。底层青石砌筑,塔门向西。石拼腰檐,檐口平直,石凿斗拱,砖砌牙檐,翼角微翘。翼角第六层东南外,皆凿有一孔,以系铃铎,时而江风吹来,玲声叮铃悦耳。塔顶为砖叠涩攒尖顶,塔刹乃铁铸就,由覆钵、露盘三重及水烟相串而成。塔内有木楼梯盘旋而上,登塔顶可眺望长江、湖北黄梅。
  锁江楼塔作为九江的风水宝塔,已屹立了400多年,饱经历史的磨难和风雨的侵蚀。据载,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九江发生了地震,锁江楼和江岸一侧的四尊铁牛的两尊坠入江中,而锁江楼塔却完好无损。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当时的官府重建了锁江楼,并增建了看鱼轩。咸丰年间,太平军与清军激战九江,锁江楼毁于战火,剩下的两尊铁牛也不知去向,唯锁江楼塔幸存。
  对锁江楼塔残害最深的是侵华日军。1938年,他们逆江西上,重炮轰击九江,锁江楼塔多处中弹,塔体三处被击穿,有的弹洞洞径达5米,塔体的斗拱、腰檐、平座均遭不同程度的损伤,塔体歪斜。但她仍然顽强地屹立在回龙矶上。
  解放以来,人民政府多次拨款维修锁江楼塔,对濒临崩塌的回龙矶岸进行了护坡加固,古老的锁江楼塔又重焕生机、活力。1987年,该塔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锁江楼塔1.jpg (39.02 KB)
2008-11-24 01:00 锁江楼塔2.jpg (14.71 KB)
2008-11-24 01:00

赣州玉虹塔:
      白塔,其正名为玉虹塔,因塔的外墙均粉有白灰,位江西省赣州市城北水西乡赣江西岸。塔于明万历年间(1575~1620)由都御史谢杰所建。塔下原有玉虹桥,故名。砖结构,平面六角形,九层,高约30米,楼阁式。塔身中空,有砖梯可以盘旋至顶层。各层外墙设主角门,内壁设佛龛,阶梯通道与外墙门洞相对,使光线自然射入通道和塔室,设计非常巧妙。塔基为红石须弥座,砖砌塔身间有“万历宝塔”铭文。顶层顶部以迭涩收成八角形藻井。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6.赣州玉虹塔1.JPG (11.49 KB)
2008-11-24 23:23 古田县吉祥塔
        吉祥塔位于古田县城关新城镇南郊松台山上。原塔立在旧城吉祥寺门前。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经元大德九年(1305年)、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两次重修。后因年代旷久,风雨侵蚀,雷电撼击,致使塔身倾斜。民国24年(1935年),由雷峰寺主持圆瑛法师募资重修。1958年因建水电站,吉祥塔照原形迁建。塔为楼阁式实心石塔,造型独特,是国内古塔建筑重要类型之一。塔座直径7.7米,八角九级,塔高25米。须弥底座呈八角形雕有八尊武士,塔身自二层至九层均有佛龛,龛内浮雕坐佛像,佛龛两旁雕刻花卉禽兽等图纹,塔顶饰小型九层石塔刹,刹尖八条铁链钩连檐角。
古田县吉祥塔3.jpg (15.66 KB)
2008-11-28 02:25 古田县吉祥塔2.jpg (16.03 KB)
2008-11-28 02:25福清瑞云塔
         瑞云塔在龙江北岸有一座号称南天玉柱的瑞云塔。该塔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竣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费时10年。当时由叶向高之子、符丞叶成学与知县凌汉聊募捐鸠工,名匠李邦达负责设计施工。传说卜基之日,五色云自太保山来覆其上,烂漫辉映,故塔成后名为瑞云塔。  
瑞云塔用雕琢精致的花岗石砌建,塔高34.6米,七层八角,外形仿木构楼阁式,底基为单层八角须弥座,周长24米。第一层北面开门,塔门额竖匾上镌刻“凌霄玉柱” 四个道劲有力大字,其余七面设佛龛。第二至第七层两面开门,六面设佛龛。塔内为八角空心室,各层转角倚柱成海棠状,并有曲尺形登临石阶,供游人拾级而上。柱顶斗拱二层,叠涩出层檐,檐面浮雕瓦拢,顶为葫芦塔刹。塔身内外每层皆有浮雕,内容丰富多彩,有武士、比丘、罗汉、菩萨、力士、佛像等浮雕和佛教故事图案。还刻有花卉、龙、赚膨。狮子、鹿、凤凰、奔马、兔、猴、鹤等飞禽走兽浮雕共400多幅,大小不一,大的高达1.5米,小的只有20厘米,这些浮雕千姿百态,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每层进出口处左右有两尊精雕细凿的守门神,现仅存12尊,其中,塔的第一层人口处两尊守门神最为高大,披坚执锐,奋髯怒目,威武雄壮。更为别致的是,每层八角檐端各坐镇一尊镇塔将军,共48尊,大小、披样、神情都相似,端庄肃穆,俯视下界,平添了几分神秘气氛。  
  瑞云塔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1965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福清瑞云塔.jpg (8.94 KB)
2008-11-28 02:29 龙岩市龙门塔
         龙门塔地处龙门镇湖洋村,又名魁星塔。塔始建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1985年重修,为6角3层空心砖木楼式塔,高10米。塔之南北两座大山雄峙,狮象镇关,成为古时龙岩的一道重要门户。龙门桥以塔基为中心,横跨南北,与龙门塔相依相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位于龙岩市西北7公里的龙门潭中。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高9米,直径约3米,三层八角,小巧玲珑。底层开拱形门3个,圆窗3个,塔壁上绘有八仙过海等图画,第二、三层各开4个圆窗,窗棂上浮雕群龙飞腾、金凤朝阳等图案,彩绘精致。塔的东北原有木桥与两岸相通,现已废。南岸有两筒水泥制成的倒虹吸水管通到潭中,在吸水管上面铺有水泥板供游人来往。 龙门潭北依溪尾山,南濒龙灵山,其形似钳,在军事上为攻守必争之地。1985年重修。
龙岩市龙门塔1.jpg (15.96 KB)
2008-11-28 02:31 六安市双塔
        六安城内,一北一南巍然屹立着两座古塔,它是古老的六安城的标志和象征,人们通常称之为南、北门锥子。南门锥子在南大街西侧,旧观音寺内,又叫观音寺塔。北门锥子在北外街东侧旧多宝庵庙内,又叫多宝庵塔。
  提起“双塔”,老年人就津津乐道:“六安是个'船’地,古城是一只大船,南北两座宝塔,就如'船’的两根桅杆,'水涨船高’。六安城虽然紧靠老淠河,但从未被淹过。”
  多宝庵塔,为平面六角形,楼阁式造型,大砖结构的空心塔。原为九级现存七级,残高21.6米。基层每边宽4.4,高3.9米。以上各级宽、高逐级缩小呈角锥形。
  观音寺塔共九级,残高27米,上一座平面六角形楼阁造型、砖石结构的空心塔。基层每边宽3.9米,高4.3米。以上各级按一定比例逐级收缩呈角锥形。塔身正面向南,基部有高1.5米宽0.85米的圆拱塔门。塔门旁边有大明万历八年(1585)修补塔门碑一块。踏进塔门便是一个每边长1.5米的正方形地面,穹窿顶的塔室,室内原设有佛龛早已毁去。塔身各级的装饰斗拱以及假门、花窗等砖雕精致逼真。
  六安双塔,经历了千百年来漫长岁月,虽然遍体鳞伤疮痍疤痕,却仍不减当年那峥嵘突兀和峻峭的雄姿。今天两座古塔,为新楼林立的现代皋城,增添了几分古老的风采。

多宝庵塔2.jpg (12.49 KB)
2008-11-28 02:38 观音寺塔.jpg (17.16 KB)
2008-11-28 02:38 多宝庵塔1.jpg (21.3 KB)
2008-11-28 02:38蒙城万佛塔
      蒙城万佛塔位于安徽省蒙城县城中心,是蒙城县的标志性建筑。因塔身内外嵌砌琉璃小佛近万躯而得名。塔内现存两块建塔的碑刻:一块在第四层,为宋崇宁元年(1102年)所刻;一块在第十一层,为崇宁五年(1106年)所刻。从两块碑记的相隔时间推断,从五层到十一层即已相隔四年,全塔共十三层,加上基础和塔刹的施工,全塔约修了十年左右。万佛塔为八角十三层楼阁式砖塔,高42.6米。万佛塔体型不很大,但造型秀丽,结构富于变化,保存亦较完整。它使用北方砖塔构造方法建造,为我国南北方造塔技术融合的作品,是一处重要的宋塔实物。一九六一年被安徽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载入《中国名胜词典》。2006年,万佛塔被国务院核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蒙城万佛塔.jpg (6.06 KB)
2008-11-28 02:40 蒙城万佛塔1.jpg (9.04 KB)
2008-11-28 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