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tuxingzhe2:安那般那念修法略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9:20:18

安那般那念修法略探

张化蒙

 

  释尊所说一代教法,总摄起来不过是戒定慧三学而已。《法句经》说:“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尽其意,是诸佛教。”此中“诸恶莫作”即是戒学;“自尽其意”即是定慧学。戒是让学人防非止恶,使身口意如法如律;慧是解脱之根本,是戒定之导首;定则是令心调柔、寂静、不散乱,对戒慧有平衡作用。定学之修持向来都被学人所重视,其方法也很多,但是得法者却很少,大多是在修习世间禅定,而出世间禅定者,则须要做到定慧等持,如《显扬圣教论》(卷十七)说:“依止三摩钵底发起般若波罗蜜多瑜伽胜行,即此正慧,能到彼岸,是大菩提最胜方便,故名瑜伽。”要做到定慧等持,这对初学者来说,并非易事。无著菩萨以意乐、依处、本依、正依、修习、得果六门来教授定学(见《六门教授习定论》),也不是初学者一时所能做到。据笔者对原始佛教圣典的考察,认为较适合初习定者,莫过于“安那般那念”,此法简单易行,能很快入定学之门,为修习大乘出世禅定速备资粮。
  安那般那念之名义
  关于安那般那念之思想,在汉传的经典中最为系统、全面进行介绍的,乃是后汉安世高所译的《佛说大安般守意经》(以下略称《安般守意经》)二卷。除此之外,在《阿含经》中也有着较为原始的记载,而在大乘佛典中,如《华严经·净行品》所蕴涵的安那般那念思想较为明显,如其异译本《菩萨本业经》颂说:
  “数息当愿,一切众生,得舍家中,无世间念。守意当愿,一切众生,心不放逸,无有杂念。”
  什么叫做数息?什么叫做守意?数息是梵文anapana的意译,音译为“安那般那”、“阿那可波那”,略作为“安般”,直译为“出入息念”。梵汉同举,即为“安般守意”。依《阿含经》,所述,“安那般那念”功;是圣住、天住、梵住、学住、无学住、如来住。如说:
  “佛告比丘:‘若有正说圣住、天住、梵住、学住、无学住、如来住,学人所不得当得,不到当到,不证当证。无学人现法乐住者,谓安那般那念,此则正说。所以者何?安那般那念者,是圣住、天住、梵住……乃至无学现法乐住。”’
  释尊说安那般那念之缘起
  关于释尊说“安那般那念”之缘起,最为原始的记载,则莫过于《杂阿含经》卷二十九之八〇九经,经中如是说:
  “一时佛住金刚聚落,跋求摩河侧,萨罗梨林中。尔时世尊为诸比丘说不净观,赞叹不净观言:‘诸比丘修不净观,多修习者,得大果大福利。’时诸比丘修不净观已,极厌患身,或以刀自杀,或服毒药,或绳自绞、投岩自杀,或令馀比丘杀。有异比丘极厌患恶露不净,至鹿林梵志子所,语鹿林梵志子言:‘贤首!汝能杀我者,衣钵属汝!’时鹿林梵志子即杀彼比丘,持刀至跋求摩河边,洗刀时,有魔天住于空中,赞鹿林梵志子言:‘善哉!贤首!汝得无量功德,能令诸沙门释子持戒有德,未度者度,未脱者脱,未苏息者令得苏息,未得涅槃者令得涅桨;诸长利衣钵杂物悉皆属汝。’时,鹿林梵志子闻赞已,增恶邪见,作是念:‘我今真实大作福德,令沙门释子持戒功德者,未度者度,未脱者脱,未苏息者令得苏息,未涅桨者令得涅槃,衣钵杂物皆属我。’于是手持利刀,循诸房舍、诸经行处、别房、禅房,见诸比丘,作如是言:‘何等沙门持戒有德,未度者我能令度,未脱者令脱,未苏息者令得苏息,未涅槃者令得涅槃?’时有诸比丘厌患身者,皆出房舍,语鹿林梵志子言:‘我未得度,汝当度我;我未得脱,汝当脱我;我未得苏息,汝当令我苏息;我未得涅桨,汝当令我得涅桨,,’时,鹿林梵志子即以利刀杀彼比丘,次第乃至杀六十人。尔时世尊至十五日说戒时,于众僧前坐,告尊者阿难:‘何因何缘诸比丘转少、转减、转尽?’阿难白佛言:‘世尊为诸比丘说修不净观,赞叹不净观,诸比丘修不净观已,极厌患身……广说乃至杀六十比丘,,世尊!以是因缘故,令比丘转少、转减、转尽,唯愿世尊更说馀法,令诸比丘闻已,勤修智慧,乐学正法,乐住正法。’佛告阿难:‘是故,我今次第说,住微细住,随顺开觉,已起、未起恶不善法速令休息,如天大雨,起、未起尘,能令休息。如是,比丘!修微细住,诸起、未起恶不善法能令休息。阿难!何等为微细住多修习,随顺开觉,已起、未起恶不善法能令休息?谓安那般那念住。’”
  从上面《阿含经》的记载,我们可以得知释尊是为比丘说不净观、赞叹不净观后,比丘依之修学而对身体产生了极大的厌患,从而便有自杀或叫他杀的情况出现,由此释尊便教诫弟子“修微细住,诸起、未起恶不善法能令休息”。修微细住,即是修安那般那念,这便是释尊开示此法的缘起。
  修习安那般那念之条件
  释尊所开示的每一法门,在修习时都需具有其先行条件,此安那般那念亦不例外。依《阿含》、《安般守意》诸经之记载,修习安那般那念的先行条件,一共有以下几点:
  (一)有五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
  此处所说的“五法”,即一、住于净戒波罗提木叉律仪,威仪、行处具足,于微细罪能生怖畏,受持学戒;二、少欲、少事、少务;三、饮食知量,多少得中,不为饮食起欲想,精勤思维;四、于初夜、后夜不贪著睡眠,精勤思维;五、处空闲寂静处,远离愦闹的场所。如是五法,即是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参见《杂阿含经》卷二九之八〇一经)
  (二)觉想多者,当修安那般那念
  觉想多者,电就是指心意散乱,散乱则不得定,无定则自然觉想纷飞。如此,即当修安那般那念来加以对冶。所以,《杂阿含经》卷二九之八〇四经说:“修安那般那念断觉想。”《安般守意经》也说:“何以故数息?用意乱故,……意乱当数息。”
  (三)极厌患身者,当修安那般那念
  极厌患身者,如上面“释尊说安那般那念缘起”中所述,诸比丘闻说不净观,听闻释尊赞叹不净观,遂依之精勤修习,最终极厌患身体,或自杀,或让他杀,如是释尊又教以修安那般那念,以令“起、末起诸不善法能令休息”。
  (四)不欲随五阴,当修安那般那念
  《安般守意经》说:“何以故数息?不欲随五阴故。”《阿含经》也说:“云何为阴?若所有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叨总说为色阴;随所有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彼一切总说受、想、行、识阴,是名为阴。”“五阴”,即色、受、想、行、识五蕴;“随五阴”即是系著五阴,于五阴见我,从而起无明惑,造有漏业因,轮回生死,不得涅槃。故《阿含经》说:“诸比丘!色有故,色事起,色系著,色见我,令众生无明所盖,爱系其首,长道驱驰,生死轮回,生死流转;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修习安那般那念,即能于五阴远离系著,于五阴不起我见,若有系著、我见,即不为安那般那念。如《安般守意经》说:“守意者,无所著为守意,有所著不为守意。”“何以故为净,分别五阴不受故。”
  (五)多事者当修安那般那念
  《安那守意经》说:“多事当数息。”
  以上所述五点,即是修安那般那念之先行条件。
  安那般那念修习之方法
  关于安那般那念修习之方法,在一般人的概念中,即是数出入息而已,但这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是最基础的修习方法。笔者根据《阿含》及《安般守意经》的安那般那念之思想,对其修习方法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以数出入息修习安那般那念
  数出入息,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数息”,这是一种极为普遍、常见的修习方法。所谓数息,即是将我们的出入息,从一数到十。入息数单数,即一三五七九;出息数双数,即二四六八十。息,在一般情况下,有四种表现形式:一、风,有声者为风;二、气,无声者为气;三、息,出入为息;四、喘,气出入不尽为喘。数息主要是指第三种——出入息。在数息的时候,学人必须做到三点:一、当坐行;二、见色当念非常不净;三、当晓嗔恚疑嫉念过去,然出息与人息二者表示意义又还有所不同,如《安般守意经》说:“人息、出息所以异者,出息为生死阴,入息为思想阴;有时出息为痛痒阴,入息为识阴;……入息者为不受罪,出息者为除罪广……入息者为受因缘,出息者为到因缘。”学人在修安那般那念的时候,不能用上功,或不能达到一定境界,一般有三种障缘使其不得:一、罪到,谓夙怨现前,阻其修习,故使数息不得;二、行不恒,使数息不得;三、不精进,使数息不得。故学修安那般那念者,首应忏悔前世所造种种罪业,在修习上常常坚持,而勇猛精进,毫不退却,如是行持,数息观必能成功。
  (二)初学者的四种安那般那念行
  《安般守意经》说:“在行者新学者,有四种安般守意行,除两恶十六胜,即时自知乃安般守意行,令得止意。”所谓四种安般守意行,目口数、相随、止、观。
  (1)数。所谓数,即修习者数出入息,从一数到十,已如上述。
  (2)相随。所谓相随,《安般守意经》说:“相随为四意断”。四意断即是三十七菩提分法中的四正勤(或四正断)。《显扬圣教论》说:“四正断者,……一、已生恶不善法,为令断故,生欲策励,发起正勤,策心持心;……二、未生恶不善法,为不生故;……三、未生善法,未令生故;……四、已生善法令住、令不忘、令修满、令信修、令增长、令广大,生欲策励。”《安般守意经》也说:“四意断者,意谓不自欲向恶是为断;亦谓不念罪断也。”由此可见,学修安那般那念者,其止恶修善是非常重要的,善法不修,恶业增长,即使是精进安那般那念,一旦罪到,数息亦不能得,是故学人应以修善止恶为其基础,以四正断来修习安那般那念。
  (3)止。所谓止,《安般守意经》说:“止为四神足念”。四神足者,《显扬论》说:一、欲增上故,得三摩地;……二、勤增上故,得三摩地;……三、七、增上故,得三摩地;……四、观增上故,得三摩地。”《安般守意经》所说与《显扬》略异,如说:“四神足,一者身神足;二者口神足;三者意神足;四者道神足。”今且依《安般守意经》所说。此神足包括范围比较宽广,乘车马,步疾走亦为神足;外戒坚、至诚、忍辱等亦为神足。有的精进数息七日便可得神足,但有的七年方可证得。意不转、信、念、有谛、有黠为“神足药”,故得神足者,可以久住在世,而不短时死去。
  (4)观。所谓观,(安般守意经)说:“观为五根、五力。”五根与五力,其名词内容都是相同的,同为信、勤·、念、定、慧,但各自的功用却有差异。五根是五力的基础,五力是依五根而生起的,故可说五根是生起五力的根本。如得神足者,在空中飞行时,若无五根,五力亦不能行,此二犹如芦束,是相互依存的。故(安般守意经》说:“行四神足飞,但有五根,五力不能制;但有五力无有五根,不能生得四神足”。
  由修以上四种安般守意行,则能除两恶,得十六胜。
  (1)两恶。所谓两恶者,这是依数息时不能与息相应而说的,如《安般守意经》说:“莫过十息,莫减十数”。息已尽未数,即是“过”;息未尽便数,即是“减”。此“过”与“减”都是不善,故称两恶。
  (2)十六胜。所谓十六胜:一、即时自知喘息长;二、自知喘息短;三、自知喘息身动;四、自知喘息微;五、自知喘息快;六、自知喘息不快;七、自知喘息止;八、自知喘息不止;九、自喘息欢心;十、自知喘息不欢心;十一、自知内心念万物已去,不可复得喘息自知;十二、内无所复思喘息自知;十三、弃捐所思喘息自知;十四、不弃捐所恩喘息自知;十五、放弃躯命喘息自知;十六、不放弃躯命喘息自知。此十六自知,即是十六胜。
  (三)于三世内外诸行不生贪著
  《杂阿含经》卷二十九之八〇五经说:“佛告阿梨瑟吒比丘:‘汝云何修习我所说安那般那念?’比丘白佛:‘世尊!我于过去诸行不顾念,未来诸行不生欣乐,于现在诸行不生染著,于内外对碍想善正除灭。我已如是修世尊所说安那般那念。”’一切众生,身怀藏护,顾念过去,欣乐未来,染著现在,时时生活在我法执著当中,不得出离。故《显扬论》说:“藏护者,所谓恋过去、杀未来、著现在。”修习安那般那念即在于破三世的顾念、欣乐、染著,于内外对碍想善正除灭。故《安般守意经》也说:“守意者,无所著为守意,·有所著不为守意。”
  (四)觉知身心及观察无常等修习安那般那念
  关于此种修法,《阿含经》中记载颇详,旨在为了于诸善法心得决定,远离五盖,断诸烦恼,而顺趣涅槃。如《杂阿含经》卷二十九之八〇三经说:
  “是比丘,若依聚落,城邑止住,晨朝著衣持钵,入村乞食,善护其身,守诸根门,善系心住。乞食已,还住处,单衣钵,洗足已,或入林中、闲房、树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系念面前,断世贪爱,离欲清净,嗔惠、睡眠、掉悔、疑断,度诸疑惑,于诸善法心得决定,远离五盖。烦恼于心,令慧力赢,为障碍分,不趣涅槃。念于内息,系念善学;念于外息,系念善学。息长、息短。觉知一切身入息,于一切身入息学;觉知一切身出息,于一切身出息善学。觉知一切身行息入息,于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学;觉知一切身行息出息,于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学;觉知喜、觉知乐、觉知身行。觉知心行息入息,于觉知心行息入息善学;觉知心行息出息,于觉知心行息出息善学。觉知心、觉知心悦、觉知心定。觉知心解脱入息,于觉知心解脱入息善学;觉知心解脱出息,于觉知心解脱出息善学。观察无常、观察断、观察无欲。观察灭入息,于观察灭入息善学;观察灭出息,于观察灭出息善学。是名修安那般那念,身止息、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
  安那般那念与四念处
  四念处,即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关于安那般那念与此四念处修学之关系,《阿含经》述之颇详,现笔者即依之略述如次:
  (一)安那般那念与身念处
  学人在入息念时或出息时,即如入息念、出息念,若长、若短。一切身行觉知入息念或出息念时,即如入息念、出息念学。身行休息入息念或出息念时;即如身行休息入息念学。这就是《阿含经>所说的“圣弟子尔时身身观念住”。
  (二)安那般那念与受念处
  受念处虽与身念处不同,但其思维方式却都是一样的。若学人喜觉知、乐觉知、心行觉知……心行息觉知入息念时,即如心行息入息念学;心行息出息念时,即如行息出息念学。此即《阿含经》所说:“是圣弟子尔时受受观念住”。
  (三)安那般那念与心念处
  同样,心念处虽与身念处、受念处异,但其思维方式仍是一样的。如学者心觉知心悦、心定……心解脱觉知入息念时,即如入息念学;心解脱出息念时,即如心解脱出息念学。此即《阿含经》所说:“是圣弟子尔时心心观念住”。
  (四)安那般那念与法念处
  学者有时观无常、断、无欲、减;即如无常、断、无欲、减观住学。此即郇可含经》所说:“是圣弟子尔时法法观念住。”
  以上即是依四念处思维修习安那般那念。
  安那般那念与七觉分
  七觉分即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行舍。觉是智慧,分是分类,亦即支分,故七觉分亦名七觉支。关于此七觉分与安那般那念之关系,如郇可含经》所说:“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已,得大果大福利。云何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已,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心与安那般那念俱修习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乃至修舍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如何依安那般那念修习七觉分?《阿毗达磨集论》说:“修习者谓依止远离、依止无欲、依止寂灭,回向弃舍修念觉支,如念觉支,乃至行舍觉支亦尔。如是四句,次第显示缘四谛境修习觉支。”《集论》所说的“四句”与《阿含经》所说是完全相同的,也就是于安那般那念中,以四谛境而修习觉支。如修念觉支,以念缘苦谛时,必于苦境寻求远离,即名“依止远离”修“念”;以念缘苦集(集谛)时,于可爱境相必求远离,即名“依止离欲”修“念”;以念缘苦灭(灭谛)时,于此苦灭境界,必求作证,即名“依止寂灭”修“念”;若以念缘趣入苦灭(道谛),知由此行而灭诸苦,必于此行境界寻求修习,即名“回向弃舍”修“念”。其他觉支修法与“念觉支”所修相同。
  安那般那念与四禅
  四禅是属世间禅定,其总的修法是呵下界欲而生上界。未习定的人,心意时常处在散乱之中,为诸盖所覆,五欲所缠,而若欲习禅,其四禅境界则是出世间禅定之基础。修习安那般那念即可进入四禅。此法在《p可含》及《安般守意经》中皆有记载,现略述如次。
  (一)安那般那念与初禅
  《阿含经》说:“离欲,离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具足初禅。”又说:“离欲,离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成就游。”一般学人在未入初禅以前,为“五盖”所覆,爱缘所系,“诸欲、恶不善法”未得远离,“心极粗”而无“禅支”,此时则必须习定,以“呵五欲”、“弃五盖”,最终进入初禅“五支”。此“五支”又名初禅的“相应支”,《阿含经》说:“初禅有五支:觉(寻)、观(伺)、喜、乐、一心(心一境性)。”《安般守意经》中言入初禅,以数息亦可达到,并认为凡夫之心于弹指间心有九百六十转,一日一夕十三亿意;如果系意著息从一数到十,十数不误,那么意在定中,达到纯熟时,小定三日,大定七日,寂无他念,泊然若死,此之谓初禅。
  (二)安那般那念与二禅
  《阿含经》说:“离有觉、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具足二禅。”又说:“彼觉观已息,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第二禅成就游。”学人在进入初禅以后,得转向、入定、在定、出定、观察等五自在,但此初禅仍有二种过失:一是初禅的定很接近“盖敌”(即五盖敌);二是“寻”及“伺”,是心较粗,禅支较弱,所以要作意二禅的三相应支,即一、喜;二、乐;三、心一境性,从而除去对初禅的欣求。“禅”还有另一含义,即“弃”,也就是通过数息而弃去种种秽念,意定在随,垢浊消灭,心稍清净,此即第二禅。
  (三)安那般那念与三禅
  《阿含经》说:“离喜、舍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乐,圣说及舍,具足第三禅。”又说:“彼离喜欲,舍无求游;正念、正智,而身觉乐,谓圣所说:圣所舍、念、乐住室,第三禅成就游。”学人从二禅定起,见彼禅定有二过失:一是此定接近“寻、伺”两敌;二是“喜”使心浮物,心粗、禅支弱。所以还要作意三禅的“乐、心一境性”二相应支,以除去对二禅的欣求。又系心鼻端,此即是“止”;得止则三毒等念尽皆消·灭,煚然心明,犹如明月珠;心思寂寞,志无邪欲;侧耳静听,万句不失;行寂止意,悬之鼻头,此即是第三禅。
  (四)安那般那念与四禅
  《阿含经》说:“离苦息乐,忧喜先断,不苦不乐,舍净念,一心,具足第四禅。”又说:“彼乐灭,苦灭,喜、忧本已灭,不苦不乐,舍念清净,逮第四禅成就游。”学人从第三禅起,见彼禅定犹有二过失:一是此定接近“喜”敌;二是“乐”,是心之受用,心粗支弱,故作意第四禅的心乐、心一境性更为寂静,以除去对第三禅的欣求,舍离喜乐心之乐受一粗支,得舍受、心一境性二寂静支;众冥皆明,此即第四禅。
  以上从名义、缘起、先行条件、方法以及与四念处、七觉分、四禅之关系上对安那般那念进行了简略的述说。康僧会曾说:“夫安般者,诸佛之大乘,以济众生之漂流也。”并且大乘经典《华严经·净行品》也说此安那般那,可见此法是弥足重视的,切勿以“小乘禅法”而鄙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