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翠清酒家:述弢:贴身卫士回忆赫鲁晓夫那些“糗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3:43:27

述弢:贴身卫士回忆赫鲁晓夫那些“糗事”

发布时间:2011-11-15 11:21 作者:述弢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547次

   苏联前领导人赫鲁晓夫似乎总不按常规出牌:上台伊始便做秘密报告,全面否定斯大林;为了与美国争霸,直接把导弹部署在古巴,差点引爆核战争;在联合国开会时,脱下皮鞋敲打桌子以示抗议……尽管去世已40年,赫鲁晓夫的功过是非至今仍然争论不休。

  1959年7月24日,美国副总统尼克松(中)在莫斯科索科尔尼基公园为美国国家展览会揭幕,赫鲁晓夫(左)到场表示祝贺并品尝了百事可乐。当天,两人还就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一些问题进行辩论,因辩论是在厨房用具展台前时行的,故称“厨房辩论”   苏联前领导人赫鲁晓夫似乎总不按常规出牌:上台伊始便做秘密报告,全面否定斯大林;为了与美国争霸,直接把导弹部署在古巴,差点引爆核战争;在联合国开会时,脱下皮鞋敲打桌子以示抗议……尽管去世已40年,赫鲁晓夫的功过是非至今仍然争论不休。本文通过其贴身卫士阿列克谢·萨利尼科夫最新披露的内幕,世人或可窥见赫鲁晓夫贵为“国君”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有事没事找百姓拉家常   赫鲁晓夫不喜欢卫兵限制自己的行动。在克里米亚休养时,他吩咐撤掉别墅周边的岗哨,只留下住处附近的卫兵。每当卫士出于安全对其行动进行干预时,赫鲁晓夫总感到不爽。有一次在中亚,女服务员想把一封信递给他,让卫兵给截住了,这是照章办事。赫鲁晓夫却说:“给我吧!”一把将信夺了过去。   找百姓拉家常是赫鲁晓夫一大喜好。执政晚期,赫鲁晓夫在休假途中常常顺道回到家乡卡利诺夫卡村。他已是七十开外的人了,每次回村,他都在农庄主席家中用餐,与聚餐的农庄庄员交谈,甚至记住了每个人的相貌和出身。有一回,他走到两个约摸25岁的年轻女人面前,对其中一位说:“你是某某家的闺女吧?”一问果然准。   赫鲁晓夫也有朴实和民主的一面。在索契休假期间,有一次到山中狩猎场参加活动,不想天公不作美,突然大雨倾盆而下。赫鲁晓夫说:“咱们把餐具桌子都搬到屋里去吧!”赫鲁晓夫以身作则,于是,来宾、全体主席团委员甚至连已80多岁的伏罗希洛夫都动手搬桌椅,简直就是“共产主义义务星期六”,没有一个拿架子的。   喜爱狩猎,为战利品与属下争功   体育运动不是赫鲁晓夫的长项,但他经常游泳,休假期间,他每天的日程便从游泳池开始。呼拉圈曾一度流行,赫鲁晓夫也跃跃欲试,请人家给他讲怎么玩儿法,谁知出师不利:他拿起呼拉圈,刚套到腰上转了一下,呼拉圈就掉到地板上。他一步跨出来,说道:“这个我玩儿不了。”   1956年10月,赫鲁晓夫得知苏联体育代表团打算前往澳大利亚参加奥运会,勃然大怒:“什么比赛?埃及正在打仗(指第一次中东战争),澳大利亚是英国的盟国,他们到那儿去不是自投罗网吗?”他拿起电话向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布尔加宁大呼小叫。但第二天早上,苏联体育代表团仍启程前往澳大利亚。或许赫鲁晓夫自己想通了:如果苏联代表团不参加奥运会,可能给人造成苏方神经过敏、缺乏自信的印象。   赫鲁晓夫还是个狩猎迷。1959年冬的某一天,赫鲁晓夫和其他中央主席团委员一起前往扎维多沃狩猎场。狩猎开始后,赫鲁晓夫与基里琴科手持猎枪并排站着,两声枪响几乎同时发出。   众人迅速向击毙的大野猪旁边围成一圈。基里琴科说道:“瞧瞧,我的枪法多好,一枪致命,给它来了个嘴啃雪。”“你在胡扯些什么?是我最先把它撂倒的,你是在我后面开的枪,”赫鲁晓夫反驳说。“不对,这是我的战利品,我的猎物,我比你先把它撂倒,”基里琴科寸步不让。二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   饭桌上几杯酒下肚,两人又争论究竟是谁打死了野猪。基里琴科始终坚持己见。这时围猎人和助手一起来了,报告说野猪身上的确是两颗扎坎枪弹。第一颗打中耳朵飞入眼睛,野猪就倒毙了。这颗枪弹属于赫鲁晓夫。第二颗枪弹穿过肋骨,未触及心脏,受伤的野猪还可以跑动。   “让你的那些结论见鬼去吧,马屁精!”基里琴科喊开了。“别大声嚷嚷了!”赫鲁晓夫喊道。“谢谢两位伙计,分析很到位。过来,一人一杯白兰地,我也陪你们喝。至于基里琴科同志嘛,我是不会跟你去搞侦察的咯。”赫鲁晓夫站起身来,穿上衣服,钻进汽车,跟谁都没有告别,径直返回莫斯科了。这次倒霉的狩猎之后不久,基里琴科便不在苏共中央供职。他的职务由弗·罗·科兹洛夫担任。   1964年1月的一天,赫鲁晓夫同来访的菲德尔·卡斯特罗一起打猎。第一次狩猎在扎维多沃狩猎场,参加者还有勃列日涅夫、柯西金、马林诺夫斯基、米高扬等苏联政要及卡斯特罗的弟弟劳尔。   在狩猎场,他们竟然“打”起了群架。起初,中央委员波德戈尔内和勃列日涅夫把赫鲁晓夫撂倒在雪地里,然后放倒米高扬,并在卡斯特身上撒了一层雪。赫鲁晓夫甘拜下风,他摘下皮帽,装满了雪,戴到自己的头上。狩猎开始后,卡斯特罗用美国的M14步枪打野猪。赫鲁晓夫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军用水壶,先给卡斯特罗和劳尔哥儿俩斟酒,然后再给自己斟上。这一次,赫鲁晓夫狩猎快活多了。1960年9月20日,出席纽约联合国大会期间,赫鲁晓夫与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左)相拥在一起。为了对付美国,苏联把导弹部署在了古巴,直接引发了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差点引爆美苏核大战   一度听信谣言不吃西红柿   赫鲁晓夫身材敦实,个子不高,鉴于年龄已经六十开外,他必须在饮食上有所节制。根据卫士的回忆,赫鲁晓夫的食谱大致是:早餐,两片烤黑面包,小罐酸奶,有时则是酸奶生菜加奶渣。卫士让他养成每天喝两次新榨果汁、每次一杯的习惯。没有榨汁机,卫士就亲自制作。任何情况下,哪怕正在会见,果汁是必上的。如果有客人,就上两杯。果汁五花八门,有葡萄汁、橙子汁、黑茶藨子汁、樱桃汁等等。午餐时,赫鲁晓夫愿用偏素的菜肴,油腻食物基本不用。   如果去打猎,烤羊肉串也是必备的。赫鲁晓夫有段时间很喜欢西红柿,后来不知是谁散布流言,说吃西红柿有害:因为会使盐沉积在体内。赫鲁晓夫正好存在盐沉积的问题,从此他西红柿一口不吃。后来主管农业的波利亚科夫劝他说:“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别相信盐沉积是吃西红柿引起的!”他才又开始吃西红柿了。   赫鲁晓夫喜欢喝酒。有个与众不同的酒杯,外形与正式宴会上使用的酒杯毫无区别,容量却只有30毫升,普通酒杯为60毫升。这支专用酒杯是克格勃第九局特制的,之所以容量较小,因为杯子底部和杯壁都加厚了,且外侧有雕出的花纹,几乎以假乱真。这个酒杯专门用于较为丰盛、酒精饮料较多的宴会。卫士将这个酒杯作为必需物品随身携带,不敢马虎。   拒绝进口服装,常穿长衬裤   衣着方面,赫鲁晓夫相当保守。他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不穿普通衬衫,改穿乌克兰的绣花衬衫。赫鲁晓夫只穿苏联的衣服,甚至衣服面料也是国产的。后来工厂开始生产礼帽了,他就老说:“终于把外国玩意儿扔掉了!”每到一地,赫鲁晓夫都要夸夸孔策沃生产的衣料、花呢、厚呢子。他最不想穿燕尾服,以他的身材穿这样的衣服未免太滑稽。   赫鲁晓夫的西服、衬衫和领带倒还多少合乎时代潮流,至于内衣,别说时髦了,简直就是有失体面。据卫士透露,这些衣服都不好意思往洗衣店里送。赫鲁晓夫出国时,他的卫士什么都得干,甚至还负责洗内衣,而且不让旁人插手,一是为了安全起见,再是为了不给国家丢脸。要是送洗衣店,让人家看见带钮扣和细绳子的长衬裤,别提有多丢人了。直到赫鲁晓夫当上了国家首脑,妻子有时还给他补袜子。游泳时,赫鲁晓夫不换泳裤泳衣,穿着黑色或者深蓝色的缎纹内裤就下水了。   上世纪50年代末,国家领导人的衣服都在库图佐夫大街专设服装店缝制。苏联最高苏维埃和克格勃都有自己的服装店。克格勃的制鞋店名声在外,因为赫鲁晓夫和柯西金穿的鞋都在那儿定做。这里有皮鞋、便鞋、优质皮革鞋。赫鲁晓夫最喜欢那种微孔橡胶底鞋。如今已经很少有人记得微孔橡胶这种材料了。   下台后遭软禁,葬礼消息被封锁   1964年10月,赫鲁晓夫被他的战友们搞下台。赫鲁晓夫下台后,米高扬代表当局向他宣布退休后的待遇:退休金每月500卢布,配专车;目前的别墅和列宁山上的宅邸均归他终生使用(实际上三周之后即让他迁出宅邸,三个月之后又让他迁出别墅);警卫和侍者不变,但人员全部换掉。   据卫士讲,赫鲁晓夫住在后来的彼得罗沃—达利涅耶别墅,实际上处于软禁状态。确实必要时方可获准外出,例如去格拉诺夫斯基大街医院或者中央临床医院。每当他表示想去某个地方,卫士当即向领导转达,通常都遭到拒绝。赫鲁晓夫也没有多少可去的地方。当局给他配了一辆吉姆车,另有一辆伏尔加备用。   直到去世前几年,赫鲁晓夫才被允许“远足”,例如参观花展之类。实际上没有人来拜访赫鲁晓夫,家庭成员的客人均需经过仔细的检查。勃列日涅夫很害怕赫鲁晓夫,没有人相信他会善罢甘休,无所作为。当局把每一个来访者都当成潜在的通讯员。   赫鲁晓夫临终前两三年,很少去剧院或者去马涅日看展览,时不时地有客人登门拜访。1970年,孙女尤丽娅把歌唱家维索茨基带来,在别墅呆了一整天。来拜访前国家首脑,如南斯拉夫大使米丘诺维奇、匈牙利共产党领导人亚诺什·卡达尔和美国副总统尼克松则均被当局拒之门外。尼克松甚至已经到达赫鲁晓夫在市内旧马厩胡同的住宅,却有人对他说赫鲁晓夫此时“突然”不在莫斯科。   1968年,当局把赫鲁晓夫叫到苏共中央去,逼迫他把正在写的回忆录交给中央,赫鲁晓夫对他们说:“你们可以把我抓进监狱,也可以没收我的笔记。这些你们今天都可以干,可是我坚决抗议。我受到软禁。你们的卫队监视我的一举一动:不是卫队,是看守。你们还违反宪法,整个别墅都安上了窃听器。连茅房也不放过。把人民的钱花在偷听放屁上头。”   1971年9月11日,赫鲁晓夫去世。苏联领导人想尽一切办法,让葬礼无声无息地悄悄举行。计划上午报纸登去世的消息,10点钟在中央临床医院举行告别仪式,12点在新圣母公墓安葬。公墓平常都对外开放,这天却以“打扫卫生”为名关门大吉。公墓附近地铁入口处的大厅也已关闭。整个地区都由民警和内卫部队包围起来。卫士阿列克谢·萨利尼科夫尽管供职于精锐的克格勃第九局,却无法靠近公墓,去向那个同他一起度过8年时光的人告别:“他们连已经过世的赫鲁晓夫也害怕……”
来源: 《文史参考》2011年第22期 | 责任编辑:程仕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