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蓉爸爸怒斥宋喆:百蛇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1:55:13

 

尖吻蝮
     尖吻蝮属(学名:Deinagkistrodon)是蛇亚目蝰蛇科蝮亚科下的一个有毒单型蛇属,属下尖吻蝮的幼蛇只有尖吻蝮(D.acutus)一个品种。尖吻蝮又称百步蛇、五步蛇、七步蛇、蕲蛇、山谷虌、百花蛇、中华蝮等,是亚洲地区及东南亚地区内相当着名的蛇种,尤其在台湾及华南一带更是自古已备受重视的蛇类。目前未有任何亚种被确认。
   形态特征
     头大,呈三角形,吻端有由吻鳞与鼻鳞形成的一短而上翘的突起。头背尖吻蝮黑褐色,有对称大鳞片,具颊窝。体背深棕色及棕褐色,背面正中有一行15-21+2-6个方形大斑块。腹面白色,有交错排列的黑褐色斑块。体形on短,最长的雄性1335+206 mm,雌性1238+165 mm。背鳞21(23)-21(23)-17(19)行,最外1~3行仅有极细的弱棱,其余均具有结节的强棱,体表on糙;腹鳞雄性152~169,雌性162~171。肛鳞完整。尾下鳞雄性51~61,雌性48~63,大多为双行。尾尖一枚鳞片侧扁而尖长,俗称"佛指甲"。
分布
     在我国分布范围大致在东经104°以东,北纬25°到31°之间。已知的分布地区有安徽(南部)、重庆、江西、浙江、福建(北部)、湖南、湖北、广西(北部)、贵州、广东(北部)及on省。国外只见于越南北部。
生活习性
     生活在海拔100~1,400 m的山区或丘陵地带。大多栖息在300~800 m的山谷溪涧附近,偶尔也进入山区村宅,出没于厨房与卧室之中,与森林息息相关。炎热天气,尖吻蝮进入山谷溪流边的岩石,草丛,树根下的阴凉处渡夏,冬天在向阳山坡的石缝及土洞中越冬。喜食鼠类、鸟类、蛙类、蟾蜍和蜥蜴,尤以捕食鼠类的频率最高。 

银环蛇
    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 属于蛇目眼镜蛇科环蛇属的一种。俗称过基峡、白节黑、金钱白花蛇、银甲带、银包铁等。头椭圆形,全身体背有白环和黑环相间排列,白环较窄,尾细长,体长1000~1800 mm,具前沟牙的毒蛇。背面黑色或蓝黑色,具30~50个白色或乳黄色窄横纹;腹面污白色。头背黑褐,幼体枕背具浅色倒"V"形斑。背脊不隆起,尾末端较尖。头椭圆形,与颈区分较不明显,关背具典型的9枚大鳞片,无颊鳞,背正中一行脊鳞扩大呈六角形;尾下鳞单行。
形态特征
    银环蛇头呈椭圆形,身长0.6~1.2米,背部黑白相间的横纹,腹面、上唇、颈部均呈乳白色,尾梢细长。银环蛇腹面白色。背鳞通身15行,正中1行鳞片(脊鳞)扩大呈六角形。生活在平原、山地或近水沟的丘陵地带,常出现于住宅附近。昼伏夜出,喜横在湿润的路上或水边石缝间捕食黄鳝、泥鳅、蛙类或其他蛇。卵生,产卵4~18个。银环蛇是神经性毒的毒蛇,毒腺小,但毒性剧烈。性情温顺,动作迟缓,若不过重触它,一般不会咬人。幼蛇3年后性成熟。银环蛇毒性很强,上颌骨前端有1对较长的沟牙(前沟牙)。人被咬伤后,常因呼吸麻痹而死亡。银环蛇成体供药用。孵出7~10天的幼蛇干制入药,称金钱白花蛇,有怯风湿、定惊搐的功效,治风湿瘫痪、小儿惊风抽搐、破伤风、疥癣和梅毒等症。银环蛇胆可治小儿高烧引起的抽搐。
分布区域
    中国华中、华南、西南地区和台湾,以及缅甸、老挝
生活习性
    银环蛇夜晚活动,白昼则隐匿于石下或洞中。4月出蛰,11月进入冬眠。银环蛇适合温度23——30度,有冬眠习性,此时提供半切花盆或挂盆作为隐蔽的地方供其冬眠,窝内铺上厚的落叶,水盆也是必须的,天气温暖时候可能会出来喝水,也可以保持窝内有一定的湿度。银环蛇虽为毒蛇,但性情温和,除非遭受攻击,否则不会主动攻击。


   眼镜蛇     
    眼镜蛇是眼镜蛇属或眼镜蛇科中的一些蛇类的总称。眼镜蛇名字的由来应该是近代十七八世纪以后眼镜出现后附会而成,最后成为了正式名称。因其颈部扩张时,背部会呈现一对美丽的黑白斑,看似眼镜状花纹,故名眼镜蛇。在正式命名前是没有统一名称的,中国历史上对蛇类大多都没有专门名称,民间对眼镜蛇(当然是不同种类的眼镜蛇)曾有很多叫法,如:山万蛇、大扁颈蛇、扁颈蛇、吹风蛇、过山标、过山风、过山风波、饭铲头、饭匙倩(当其兴奋或发怒时,头会昂起且颈部扩张呈扁平状,状似饭匙)、五毒蛇、蝙蝠蛇、 胀颈蛇、膨颈蛇、大膨颈、扇头风、大扁头风等。
    多数种类的颈部肋骨可扩张形成兜帽状。尽管这种兜帽是眼镜蛇的特征,但并非所有种类皆密切相关。     
    眼镜蛇分布于从非洲南部经亚洲南部至东南亚岛屿的区域。在其分布范围内,耍蛇人喜爱使用不同种的蛇,耍蛇人会吓唬蛇,使之采取身体前部抬离地面的防卫姿势。蛇对耍蛇人的动作做出摇摆的反应,亦有可能是对耍蛇人的音乐做出反应;耍蛇人知道如何躲避蛇较慢的攻击动作,而且可能已将蛇的毒牙拔除。毒牙短,位于口腔前部,有一道附于其上的沟能分泌毒液。眼镜蛇的毒液通常含神经毒,能破坏被掠食者的神经系统。
    眼镜蛇主要以小型脊椎动物和其他蛇类为食。眼镜蛇依靠神经性毒液杀死猎物。神经性毒液可阻断神经肌肉传导,因而出现肌肉麻痹而致命。
眼镜蛇(尤其是较大型种类)的噬咬可以致命,取决于注入毒液量的多少,毒液中的神经毒素会影响呼吸;尽管抗蛇毒血清是有效的,但也必须在被咬伤后尽快注射。在南亚和东南亚,每年发生数千起相关的死亡案例。
    眼镜蛇的天敌包括灰獴和一些猛禽:獴速度取胜直接嚼食眼镜蛇头部,但是在搏斗过程中眼镜蛇也会咬到獴,獴因此昏厥数小时后能自体排毒无事醒来,但少部份也会被眼镜蛇吞噬。

   眼镜王蛇
   眼镜王蛇眼镜王蛇,又称山万蛇、过山风波、大扁颈蛇、大眼镜蛇、大扁头风、扁颈蛇、大膨颈、吹风蛇、过山标等。同样具有眼镜蛇的大多数特点,只是体形更大更长,颈部扩展时较窄而长,且无眼镜蛇的特有斑纹。但它性情更凶猛,反应也极其敏捷,头颈转动灵活,排毒量大,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蛇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南和西南地区。它的主要食物就是与之相近的同类──其他蛇类,所以在眼镜王蛇的领地,很难见到其他种类的蛇,它们要么逃之夭夭,要么成为眼镜王蛇的腹中之物。
外形特征
   眼镜王蛇生性凶猛。当它们遇到危险时,它们的颈部两侧会膨胀起来,并发出呼呼的响声。     
   眼镜王蛇的舌头很灵敏,能通过空气侦查敌情,辨别猎物的类别。     
具前沟牙的毒蛇。外形一般与眼镜蛇相似,蛇头部成椭圆形,颈部能膨大,但无眼镜蛇状斑纹;其与眼镜蛇的明显区别是头部顶鳞後面有一对大枕鳞。眼镜王蛇体色乌黑色或黑褐色,具有40-54条较窄而色淡的横带,尾部为土黄色,腹部为灰褐色,有黑色线状斑纹。     
   ①体形较大,常长达3~4 m,最大长度纪录几达6 m,是世界上毒蛇中最大的一种。     
   ②头背除典型的9枚大鳞外,顶鳞之后尚有一对大的枕鳞;     
   ③颈部扩展时,扩展部位较窄而长,且无眼镜蛇的特有斑纹;颈部膨扁时有白色的倒写 V 字形斑,体背有窄白色带斑纹 40-50 个,激怒时其前身1/2 竖起,性凶猛,会主动攻击人畜。     
   ④背鳞中段15行,尾下鳞部分成单。背面暗褐色或黑色,具横斑;腹面黄白色。颈部腹面橙黄色。幼蛇黑色,具34~45个黄白色环玟。     
眼镜王蛇有剧毒,又是我国性最凶猛的一种毒蛇。它受惊发怒时,颈部膨扁,能将身体前部1/3竖立起来,突然攻击人畜。毒性为“混合性毒”,一条成年蛇一次排毒量为300多毫克,对人畜危害极大。
分布范围
   大多数眼镜王蛇都分布在非洲,但是在亚洲也有它的身影。分布在我国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国外分布于东南亚、及印度。生活于平原至海拔 1000 米的山区。
生活环境
   眼镜王蛇属剧毒蛇类,体长120-400厘米,体重2-8千克。眼镜王蛇多栖息于沿海低地到海拔1,800米的山区,多见于森林边缘近水处,林区村落附近也时有发现。一般隐匿在岩缝或树洞里,有时也能爬上树,往往是後半身缠绕在树枝上,前半身悬空下垂或昂起。昼夜均活动。
生活习性
   栖息于沿海低地到海拔1 800 m的山区,多见于森林边缘近水处。白昼活动。主要捕食蛇,偶尔吃蜥蜴等。卵生,7~8月产 卵20~40枚于枯叶筑成的窝内,眼镜王蛇是惟一会搭窝的蛇类,卵径65.5 mm×33.2 mm。 亲蛇有护卵习性。 眼镜王蛇性情凶猛,会主动攻击人,咬住人后紧紧不放。其毒液不仅毒性强烈,而且排毒量大,一次可排出毒液400mg(干重100mg),相当于致死剂量的几倍。
生长繁殖
    眼镜王蛇为卵生,一般在6月产卵,每次为21-40枚,多者可达50多枚。

 


  蝮蛇
蝮蛇(Agkistrodonhalys)别名:土公蛇,草上飞, 是我国各地均有分布的一种小型毒蛇,除食用外,有很高的医药价值。它种原易得,养殖方法不难,是群众致富的一项新型养殖业。全国除广东、海南、广西外、均有分布。头略呈三角形,体粗短,尾短,全背呈暗褐色,体侧各有深褐色圆形斑纹一行。有较强耐寒性。多栖息于平原、丘陵地带、荒野、田边和路旁。                                                                
形态特征
蝮蛇体长60~70厘米,头略呈三角形。背面灰褐色到褐色,头背有一深色“∧”形斑,腹面灰白到灰褐色,杂有黑斑。
生活习性
常栖于平原、丘陵、低山区或田野溪沟有乱石堆下或草丛中,弯曲成盘状或波状。捕食鼠、蛙、哳蜴、鸟、 昆虫等。蝮蛇的繁殖、取食、活动等都受温度的制约,低于10℃时蝮蛇几乎不捕食;5℃以下进入冬眠;20℃~25℃为捕食高峰;30℃以上的钻进蛇洞栖息,一般不捕食。夜间活动频繁,春暖之后陆续出势寻找食物。
繁殖方法
仔蛇2~3年性成熟,可进行繁殖。 蝮蛇的繁殖方式和大多数蛇类不同,为卵胎生殖。 蝮蛇胚在雌蛇体内发育,生出的仔蛇就能独立生活。这种生殖方式胚胎能受母体保护,所以成活率高,对人工养殖有利,每年5~9月为繁殖期,每雌可产仔蛇2~8条。初生仔蛇体长14~19厘米,体重21~32克。新生仔蛇当年脱皮1~2次, 进入冬眠。
开发利用
用蝮蛇作原料生产的一些贵重药品能医治多种疑难病症。蝮蛇毒素是生产高效抗血栓药物的原料;蛇干有祛风、镇静、解毒业痛、强壮、下乳等功效。     
因此开展蝮蛇的人工养殖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蝮蛇纯干毒粉在国际市场是黄金价的20倍, 在国内每克价超过1000元。
种下分类
蝮蛇类是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毒蛇,其种下分类问题,颇多争论。这场争论长达60多年之久,主要是缺乏足够的根据以说服对方。为此,我们对全国各地的560条螟蛇标本及Maki(193)所搜集的资料进行了比较分析。根据鳞片数目、头型、色斑以及分布区域的不同,确定我国镇蛇可分为3个亚种,即中介亚种、短尾亚种及日本亚种。


  圆斑蝰
   圆斑蝰(学名:Daboia russelii siamensis),又称百步金钱豹、卢氏蝰蛇、锁蛇,是蛇亚目蝰蛇科蝰亚科山蝰属下的一种有毒蝰蛇。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区、台湾及东南亚地区。
外形特征
   头呈三角形,体粗尾短,头背有三块圆斑,体背有三纵行大圆斑,背脊一行圆斑与两侧交 错排列,圆斑中央紫褐色,四周黑色,镶以黄白色边,性凶猛。     
全长1米,重达1.5公斤,头比较大,与颈区分明显,吻短宽圆。头背的小鳞起棱,鼻孔大,位于吻部上端。体背呈棕灰色,具有3纵行大圆斑,每一圆斑的中央为紫色或深棕色,外周为黑色,最外侧有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纹,腹部为灰白色,散有粗大的深棕色斑。
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福建(诏安,泉州,惠安,仙游,南安),台湾(花莲,瑞穗,台东,高雄,恒春,圆斑蝰成功,屏东,台北),广东(韶关,广州),广西(南宁)。国外分布: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缅甸,泰国。学者布朗指出圆斑蝰亦可见于越南、老挝及印尼苏门答腊等岛屿。不过到底印尼一带是否有圆斑蝰的出现尚待进一步研究。
生活环境
    栖息于丘陵地带 多见于稻田 在通风凉爽或阴暗处.      海拔上限:2100 。
生活习性
    生活在平原,丘陵或山区。主要栖息在宽阔的田野中,很少到茂密的林区去,夏季一般在丘陵地带活动,炎热时喜欢栖息在荫凉通风处,受惊时并不逃离,而是将身体盘卷成圈,并发出圆斑蝰呼呼的出气声,身体不断彭缩,持续半小时之久。以鼠、鸟,蜥蜴为食,采用突袭方式,躯干前部先向后曲,猛然离地再向前冲并咬住猎物,咬住不放直至吞食下去。9--10月咬伤人畜较多,是我国剧毒蛇类之一,平均每条蛇咬物一次排毒量约为200毫克。属于卵胎生,7--8月份产仔,每次产仔十几条左右。     
   喜欢栖息日照充足的开阔垦地(荒废的恳地或是干枯的河床等),隐蔽性极佳,可以融入干草中,如同地雷般,当人靠近会发出撕撕的警告声。     
   主要以小型动物为食,包括齿目动物、蜥蜴、蛙类、蝎子、蟹类、家猫等。生殖方式是卵胎生,一般2-3岁性成熟,怀孕期要超过6个月。一次约可产20到40条小蛇,最多可产65条。
生长繁殖
   卵胎生30--40 最高的记录为63仔.
种群现状
   目前,圆斑蝰的种下分类存在很大的分歧,下面介绍以下三种分类方法:
圆斑蝰    
一、分为三个亚种:     
   一种是分布于印度和斯里兰卡的指名亚种(Daboiarusseliirusselii)      另一种为分布于泰国、中南半岛、中国的泰国亚种(Daboiarusseliisiamensis)     
还有一种为分布于中国宝岛台湾的台湾亚种(Daboiarusselliformosensis)     
二、分为四个亚种:     
   除了上述的三个亚种外,还有一种为分布于印尼,东帝汶等国的印尼亚种(Daboiarusseliilimitis)     
三、在2006年出版由著名爬行动物学家GernotVogel著的《VenomousSnakesofAsia》一书中,只认为指名亚种和泰国亚种为Daboiarusselii的有效亚种,赵尔宓院士的新作《中国蛇类》中也认为台湾亚种与泰国亚种没有明显分别,为无效亚种。
毒性
   圆斑蝰的毒素有两种,一种是出血性毒素,另一种是神经毒素,能具备这两种毒素的蛇是十分少见的。此外,圆斑蝰的毒素会使中毒者出现像中风的症状,令治疗者未必能及时发现毒害,因而延误治疗。目前圆斑蝰咬死人的案件在亚洲蛇类中居冠。泰国当地的红十字会研制出一种专门对付圆斑蝰毒素的血清,名为“卢氏蝰血清”。

    海蛇
海蛇(Pelamis platurus),是蛇目眼镜蛇科的一亚科。与眼镜蛇亚科相似,都是具有前沟牙的毒蛇。尾侧扁如桨,躯干后部亦略侧扁。本亚科有13属、38种。西起波斯湾东至日本,南达澳大利亚的暖水性海洋都有分布,但大西洋中没有海蛇。
基本介绍
海蛇亦称"青环海蛇","斑海蛇",爬行纲,海蛇科。是生活在海洋里的爬行动物。有毒。长1.5-2米。其躯干略呈圆筒形,体细长,后端及尾侧扁。背部深灰色, 海蛇腹部黄色或橄榄色。全 身具黑色环带55-80个。生活在海洋中,善游泳,捕食鱼类。 胎生。分布于中国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台湾近海。中国沿海有23种海蛇,其中广东、福建沿海蛇资源丰富,以北部湾最多,每年可到5万多公斤。福建平潭、惠安、东山等各沿海县每年捕获可达1万多公斤。 海蛇在海中能驾驭波涛,能潜游水下,能捕捉鱼虾,能生儿育女。在距今7千万至2亿3千万年前的中生代晚期,两栖类动物中的一部分终于彻底告别水乡,完完全全在陆上定居了,从而进化为爬行动物——蛇。可是,还有一部分蛇却依然怀恋故乡,再一次返回哺育过它们古老前辈的摇篮,变成我们今天所说的海蛇了。     
在蛇类演化的早期阶段,地球上曾出现过巨大的海蛇,这些大海蛇只存在很短的时间就灭绝了,仅留下为数不多的的化石,作为它们旧日曾活在世上的见证。
个体特征
现代海蛇的个体都不很大,它们对于海洋生活环境已有了不同程度的适应性。在北起菲律宾岛、南到大洋洲北部。西至印度海岸的广大海区有一种历史最古老的海蛇——锉蛇,这是海蛇中少有的无毒蛇类,体长大约60厘米至1米之间,肌肉松软,身体呈黄褐色,表面有很细的粒状鳞片。锉蛇的心血管。    
   海蛇和呼吸的生理机能非常适于水中生活,它的血红蛋白输氧效率特别高,潜水时的心跳可降到每分钟1次以下。它在水中的潜伏时间可以长达5小时之久,而在这期间的呼吸功能有13%是通过皮肤进行的。锉蛇唇部的组织和鳞片能将嘴封得滴水不漏,下颌有一个盐分泌腺,用来分担肾脏排泄盐分的沉重负担。锉蛇现在已十分少见了。
种类分布
现存的海蛇约有50种,它们和眼镜蛇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均为剧毒蛇.世界上大多数海蛇都聚集在大洋洲北部至南亚各半岛之间的水域内。少数几种海蛇,如长吻海蛇、青灰海蛇、 环纹海蛇和青环海蛇等在温带海域中也经常见到。中国国沿海分布着扁尾海蛇亚科和海蛇亚科的l5种海蛇:青环海蛇,长吻海蛇,平颏海蛇,环纹海蛇、黑头海蛇、淡灰海蛇、半环扁尾海蛇、青灰海蛇、小头海蛇、海蝰、兰灰扁尾海蛇、扁尾海蛇、龟头海蛇、棘眦海蛇、棘鳞海蛇等。这些海蛇主要生活在南海、北部湾及海南、台湾、广西、广东和福建等省沿海,而长吻海蛇在全国沿海各省均能见到。两栖海蛇共有5种,性情相当温和,可以任人摆布。与其它胎生海蛇不同,两栖海蛇是卵生的,在产卵季节,两栖海蛇经常成群结队到固定的海岛上去产卵,菲律宾的加托岛就是海蛇常去的海岛之一。多年来,人们一直在这些岛上进行商业性的捕蛇活动,目前在加托岛每年捕蛇18万条,琉球群岛也有类似的捕蛇活动。
生物学特征
1 、生活习性 海蛇喜欢在大陆架和海岛周围的浅水中栖息,在水深超过100米的开阔海域中很少见。它们有的喜欢呆在沙底或泥底的混水中,有些却喜欢在珊瑚礁周围的清水里活动。海蛇潜水的深度不等,有的深些,有的浅些。曾有人在四五十米水深处见到过海蛇。浅水海蛇的潜水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在水面上停留的时间也很短,每次只是露出头来,很快吸上一口气就又潜入水中了。深水海蛇在水面逗留的时间较长,特别是在傍晚和夜间更是不舍得离开水面了。它们潜水的时间可长达2~3个小时。海蛇具有集群性,常常成千条在一起顺水漂游,便于捕捞。还具有趋光性,晚上用灯光诱捕收获更多。

2 、食物 海蛇对食物是有选择的,很多海蛇的摄食习性与它们的体型有关。有的海蛇身体又粗又大,脖子却又细又长,头也小得出奇,这样的海蛇几乎全是以掘穴鳗额为食。有的海蛇以鱼卵为食,这类海蛇的牙齿又小又少,毒牙和毒腺也不大。还有些海蛇很喜欢捕食身上长有毒刺的鱼,在菲律宾的北萨扬海就有一种专以鳗尾鲶为食的海蛇。鳗尾鲶身上的毒刺刺人非常痛,甚至能将人刺成重伤,可是海蛇却不在乎这个。除了鱼类以外,海蛇也常袭击较大的生物。     
3 、生殖 在海蛇的生殖季节,它们往往聚拢一起,形成绵延几十千米的长蛇阵,这就是海蛇在生殖期出现的大规模聚会现象。有的港口有时会因海蛇群浮于水面而使整个港口沸腾起来。完全水栖的海蛇繁殖方式为胎生,每次产下3~4尾20~30厘米长的小海蛇。而能上岸的海蛇,依然保持卵生,它们在海滨沙滩上产卵,任其自然孵化。     
4 、天敌 海蛇也有天敌,海鹰和其它肉食海鸟就吃海蛇。它们一看见海蛇在海面上游动,就疾速从空中俯冲下来,衔起一条就远走高飞,尽管海蛇凶狠,可它一旦离开了水就没有进攻能力,而且几乎完全不能自卫了。另外,有些鲨鱼也以海蛇为食。至于其它有关海蛇天敌的情况,目前了解还不多。     
5、 毒性 海蛇的毒液属于最强的动物毒。钩嘴海蛇毒液相当于眼镜蛇毒液毒性的两倍,是氰化钠毒性的80倍。海蛇毒液的成分是类似眼镜蛇毒的神经毒,然而奇怪的是,它的毒液。     
海蛇对人体损害的部位主要是随意肌,而不是神经系统。海蛇咬人无疼痛感,其毒性发作又有一段潜伏期,被海蛇咬伤后30分钟甚至3小时内都没有明显中毒症状,然而这很危险,容易使人麻痹大意。实际上海蛇毒被人体吸收非常快,中毒后最先感到的是肌肉无力、酸痛,眼睑下垂,颌部强直,有点像破伤风的症状,同时心脏和肾脏也会受到严重损伤。被咬伤的人,可能在几小时至几天内死亡。多数海蛇是在受到骚扰时才伤人。世界上最毒的动物是"毒蛇之王"--眼镜蛇,但海蛇毒性比它还要大。其中,据记载,生活在澳洲的艾基特林海蛇列为世界10种毒性最烈的动物之一。还有生活在亚洲帝汶岛的贝氏海蛇也是世界上最毒的动物。它们咬人可在数十分钟内致死。

    金环蛇
   金环蛇金环蛇是一种具前沟牙的剧毒蛇,与眼镜蛇、灰鼠蛇合称“三蛇”,是著名的食用蛇种。金环蛇分布于北纬25度左右及其以南地区,包括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及云南南部,在东部向北可达江西南昌,国外分布于南亚及东南亚。
形态特征
   头呈椭圆形,尾极短,金环蛇尾略呈三棱形,尾末端钝圆而略扁,通身呈黑色与黄色相间的少数明显的棱骨,黑色环纹和黄色环纹几乎等宽,黄色环纹在体部有23~28环,在尾部有3~5环,背鳞平滑共15行,背中央的1行鳞片特别大,肛磷完整,尾下鳞片为单行,腹部为灰白色,体长100~180厘米。头背黑褐色,枕部有浅色倒“V”形斑。背脊隆起呈脊,所以躯干横切面略呈三角形,尾末端圆钝。头椭圆形,与颈区分较不明显,头背具有典型的9枚大鳞片,背鳞平滑,全身15行,背正中一行脊鳞扩大呈六角形。
分布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海南省,福建省,江西省,云南省,湖北省;国外分布于越南,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老挝,缅甸等国。
生活习性
   金环蛇栖息于海拔180—1014m的平原或低山,植被覆盖较好的近水处。怕见光线,白天往往盘着身体不动,把头藏于腹下,但是到晚上十分活跃,捕食蜥蜴,鱼类,蛙类,鼠类等,并能吞食其它蛇类及蛇蛋,性温顺,行动迟缓,其毒性十分剧烈,但是不主动咬人。金环蛇夜晚活动。金环蛇吃蛇,偶尔吃蜥蜴或其他脊椎动物。卵生,5—六月产卵6—14枚于腐叶下或洞穴中。金环蛇数量野外已极稀少。金环蛇是著名食用蛇之一,蛇体浸酒及蛇胆也被用来入药,长期以来大量被捕杀内销或出口。由于此蛇分布范围较银环蛇狭窄,数量本来就不多。

  烙铁头蛇
   烙铁头(Trimeresurus   mucrosquamatus   Cantor)   别名:龟壳花蛇、老鼠蛇、烂葛藤、笋壳斑、金钱斑、吊树猫、厘戥蛇、蕲蛇盖、野猫种。
形态及生态
    头长呈三角形,酷似三角型的烙铁而得名。头长约为其宽的1.5倍。颈细,头背布有许多细鳞片。吻较窄。两鼻间鳞较小,隔有数片更小的鳞片。左右两眼上鳞之间一横排上有小鳞14—16片。鼻鳞与颊窝鳞前缘之间有1至数片小鳞。背鳞具棱,25(26,29)—25(23,27)—19(21,17)行。腹鳞数雄性198—222,雌性199—233。尾下鳞雄性78—100对,雌性70—87对。身体全长700—100mm。体背颜色棕褐。在背部中线两侧有并列的暗褐色斑纹,左右相连而成波状纵纹。在波纹的两侧,还有不规则小斑纹列。腹面浅褐色,每一腹鳞有1—3块近方形或近圆形的小斑,头顶有倒V形褐色斑纹。腹面灰褐色,有多数斑点。
生活习性
   栖息于海拔200米以上的丘陵和山区,多栖息在灌木丛、竹林、溪边及山区住宅附近柴草堆或石缝中,尾具缠绕性。在浙江:12月上旬入蜇,至翌年4月上旬出蜇,冬眠期约4个月,曾发现于树洞或毛竹筒中过冬。一年之中活动高峰是6、7、8、月份,最适气温国23—32摄氏度。属于夜行性蛇类,多在夜间活动,尤其是半夜23时至凌晨1时活动最频繁。捕食蛙类、蜥蜴类、鸟类、鼠类。尤以食鼠为主。卵生,多在7、8月产卵,每产5—13枚。
分布
   国内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南、广东、广西、甘肃、四川、贵州、陕西。国外于印度、巴基斯坦、越南和缅甸等地也有分布。

 

                              竹叶青蛇
   竹叶青蛇(Trimeresurus stejnegeri;bamboo snake)是蛇目蝰科蝮亚科的一种。又名福建竹叶青青竹蛇、焦尾巴。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区。在西部,向北可达北纬33°(甘肃文县)。吉林长白山也曾发现。通身绿色,腹面稍浅或呈草黄色,眼睛、尾背和尾尖焦红色。体侧常有一条由红白各半的或白色的背鳞缀成的纵线。头较大,呈三角形,眼与鼻孔之间有颊窝(热测位器),尾较短,具缠绕性,头背都是小鳞片。发现于海拔150~2000米的山区溪边草丛中、灌木上、岩壁或石上、竹林中,路边枯枝上或田埂草丛中。多于阴雨天活动,在傍晚和夜间最为活跃。以蛙、蝌蚪、蜥蜴、鸟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卵胎生。在福建、台湾、广东等省,是造成毒蛇咬伤的主要蛇种。平均每次排出毒液量约30毫克。人被咬伤后,伤口局部剧烈灼痛,肿胀发展迅速,其典型特征为血性水泡较多见,且出现较早;一般较少出现全身症状。竹叶青蛇咬虽不致有生命危险,但咬伤的病例很多,故危害甚大。     
   竹叶青也是武夷山比较常见的毒蛇。它的身体是绿色的,不仔细辨认会与无毒的翠青蛇相混起来,但是它的尾巴焦黄,这正是与翠青蛇相区别的地方。因为它的尾巴似火燎焦,所以当地人叫它「焦尾仔」或「火烧尾」的青竹蛇。     
   竹叶青有扑火和聚居习性。昼夜活动,多在夜间寻食。竹叶青喜欢上树,常缠绕在溪边的灌木丛或小乔木上,会主动攻击人。     
   竹叶青属营卵胎生蛇类,会从泄殖孔生出小蛇来。     
    竹叶青,俗称青竹标、青竹蛇、焦尾巴等。     
   分类地位: 蛇目 - 蝰科 - 竹叶青蛇属      SERPENTES - Viperidae - Trimeresurus     
    分布: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区。在西部,向北可达北纬33°(甘肃文县),在吉林省长白山也曾发现其踪迹。     
   栖息地:树栖性。常发现于近水边的灌木丛,山间溪流边。     
成体体型:全身可达60—90厘米     
   适合温度:22—32度     
   活动时间:喜居树上,多夜间活动。     
   外型特征:头大,呈三角形,颈细,尾短。头顶有细小鳞片。体背草绿色,最外侧的背鳞中央白色,自颈部之后有白色侧线,有的在白侧线内又有一条红侧线,但也有无侧线者。腹面淡黄绿色。瞳孔椭圆形,红色。尾巴焦红色。     
   食物:啮齿类动物,鸟类,树蛙,小型蜥蜴.     
   食欲:一般     
   性情:神经质,具攻击性     
   毒性:血液毒素,毒性一般,极少发生致命事件,但伤口处理不当则有危险.     
   繁殖:卵胎生,产幼蛇10—25条     
   生存状况:较常见     
   咬伤症状:竹叶青咬人时的排毒量小,其毒性以出血性改变为主,中毒者很少死亡。伤口牙痕2个,间距0.3-0.8厘米。伤口有少量渗血,疼痛剧烈,呈烧灼样,局部红肿,可溃破,发展迅速。全身症状有恶心、呕吐、头昏、腹胀痛。部分患者有粘膜出血,吐血、便血,严重的有中毒性休克。     
    竹叶青可以说是中国的国粹之一,但世界上同样也分布着各种各样的竹叶青亚种,以下例举一部份竹叶青名称:白唇竹叶青Trimeresurus albolabris,福建竹叶青Trimeresurus stejnegeri,台湾竹叶青 Trimeresurus gracilis,扁鼻竹叶青 Trimeresurus puniceus,墨脱竹叶青 Trimeresurusmedoensis,可以说是中国的特产;海岛亚种竹叶青;哈氏竹叶青Trimeresurus hageni;坎布里竹叶青Trimeresurus kanburiensis;大眼竹叶青Trimeresurus macrops,分布在泰国和中南半岛;坡普氏竹叶青Trimeresurus p. popeorum;红树竹叶青Trimeresurus purpureomaculatus;苏门答腊竹叶青Trimeresurus sumatranus;斯里兰卡竹叶青Trimeresurus trigonocephalus;缅甸竹叶青Trimeresurus erythrurus ;冈氏竹叶青 Trimeresurus gumprechti。


以上就是中国最普通的十种毒蛇,但在这们这里就没有这么多。也就是五步蛇、银环蛇、眼镜蛇、烙铁头、竹叶青这几种是最普通了。如遇毒蛇咬伤,在平原地区,就可以认定是银环蛇和眼镜蛇,在高山地区,一般可以认定为蕲蛇、烙铁头和竹叶青。


            赤链蛇
   蛇目游蛇科链蛇属的一种,又称火赤链。分布于中国各省区(除宁夏及青藏高原外)的无毒蛇。全长约1米,体背黑褐色。因具有60条以上的红色窄横纹而得名。背鳞平滑,或体后段的中央少数几行微棱。颊鳞常入眶。头背黑色,鳞缘红色,枕部有一“∧”形红色斑,眶后有一黑纹向后达第 7枚上唇鳞。赤链蛇栖息于平原、丘陵和山区,常见于田野、山坡、路旁、竹林、村舍和水域附近,有时进入住宅内。常卷曲成团,伏于草堆下。多在傍晚活动。以鱼、蛙、蟾蜍、蜥蜴、蛇、鸟等为食。
   赤链蛇,全长1-1.5m。头较宽扁,头部黑色,枕部具红色“∧”形斑,体背黑褐色,赤链蛇具多数(60以上)红色窄横斑,腹面灰黄色,腹鳞两侧杂以黑褐色点斑。眼较小,瞳孔直立,椭圆形。颊鳞1,常入眶;眶前鳞1(2),眶后鳞2;颞鳞2+3,上唇鳞2-3-3或3-2-3(2-2-3)式。背鳞19(21)-17(19)-15(17)行,中段平滑夫棱;腹鳞184-225;肛鳞完整,尾下鳞45-95对。
   体长可达1.2米。头部略扁,呈椭圆形。吻鳞高,从背面可以看到。鼻间鳞小,前端椭圆。额鳞短,长约等于自其前缘到鼻间鳞前缘的距离。颅顶鳞长而大,长为额鳞与前额鳞之和。眼上赤链蛇鳞小。颊鳞狭长、入眼,下与第2、3片上唇鳞相接。上唇鳞8片。眼前鳞小,1片,不达头背;眼后鳞2片,偶为3片。前颞鳞2片,下面一片特大;后颞鳞3片。鼻孔位于2鼻鳞之间,有瓣膜。下唇鳞10片,前颏鳞比后颏鳞大,与前4个下唇鳞相接。后颏鳞与第一腹鳞间有2对小鳞。体鳞光滑,背中央后部有数行微弱的起棱。鳞列19~17~15行。腹鳞187~207片,肛鳞单一,尾下鳞64~79对。体背面黑色,具有约70条左右狭窄的红色横纹;头部鳞片黑色,有显明的红色边缘。头后部有一"丫"形纹。腹部白色,在肛门前面则散生灰黑色小点。有时尾下全呈灰黑色。     
   栖于田野;村庄及水源附近地带。以蛙类、蜥蝎及鱼类为食。性凶暴,但无毒。
   分布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四川、云南、湖南、湖北、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地。

      王锦蛇
   王锦蛇王锦蛇是一种游蛇科蛇类,体大凶猛,遇到同类相互缠杀。有一定药用价值,广泛分布于河南、陕西、四川、云南、贵州、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国外分布于越南。生活于平原、丘陵和山地。垂直分布范围:300~2300m。
   王锦蛇 、蛇目 、游蛇科 、锦蛇属:臭王蛇、黄颌蛇、王蛇(四川)、锦蛇、黄蟒蛇、王蟒蛇、油菜花、臭黄蟒、棱锦蛇(黑龙江)、棱鳞锦蛇(福建)、菜花蛇(江苏)、王字头(贵州)、松花蛇(贵州、湖北、四川)、臭青松(台湾)、菜花蛇(浙江)、臭黄颔
   头背鳞缝黑色,显"王"字斑纹;瞳孔圆形;吻鳞头背可见;鼻间鳞长宽几相等;前额鳞与鼻间鳞等长;颊鳞1;眶前鳞2(1),眶后鳞2(3);颞鳞2+2(3);上唇鳞8,3-2-3式;下唇鳞10(11或9),前4~5枚与颔片相切;背鳞23(25,21或19)-23(21)-17(19),最外二行平滑,其余强棱;腹鳞雄217~221,雌218~224;尾下鳞雄77~83,雌42~84;肛鳞二分。卵生。中医传统理论认为王锦蛇可用于惊痫、喉痹、诸疮痈肿、瘰疬、目翳、疥癣等症,因此被利用。
   王锦蛇体大,耐寒、适应性强、生长快、饲养周期短,容易饲养和孵化等诸多优点,很多蛇场或养蛇户,特别是北方诸省区,大都以养它作为无毒蛇的饲养对象。王锦蛇,又称菜花蛇,大王蛇、蛇王、臭黄颌等。它是无毒蛇中(除蟒蛇外)长势最快,形体较大的蛇类。栖息在山地,平原及丘陵地带,活动于河边、水塘边、库区及其他近水域的地方。     
   王锦蛇动作敏捷,性情凶猛,爬行速度快且会攀爬上树。它系广食性蛇类,以捕食蛙类、鸟类、鼠类及各种鸟蛋。食物缺乏时,它甚至吞食自己的幼蛇或同类。因此,养殖中尤其要加以注意,必须保证其食饵的充足、多样化,这也是人工养殖王锦蛇必须单养,不能与其它无毒蛇类混合养殖的主要原因。王锦蛇肛腺能散发出一种奇臭,故有臭黄颌之称,手握蛇体后要用生姜片擦洗或用香味浓郁的香皂洗手,才能把臭味洗掉。     
   估计数量:野生状态数量次于黑眉锦蛇,仍为普通种。目前属开发利用对象。
   半成体王锦蛇,身体后半部仍是幼体的绿色.捕杀能力突出,性暴烈,有明显的霸占主义;当遇见眼镜蛇时,会采取攻击,两蛇打斗激烈;是神经质的蛇类,攻击猛烈,绞杀能力强.遇到天敌时,不轻易放弃反抗.是大多蛇类害怕的品种. 其唾液可时小型动物死亡,伤口会有肿胀,疼痛感明显.对食物的选择比较挑剔,对于鱼之类的不大感兴趣.喜食蜥蜴、老鼠、青蛙。
   王锦蛇是无毒蛇中长势最快、形体较大(除蟒蛇外)的蛇类,但它性情凶猛,敢与毒蛇中的五步蛇、眼镜蛇争食,且有残食同类或其他蛇类的习性,故此蛇只能单独养殖,不能与其他无毒蛇同场混养。在养殖此蛇时,即使投喂的饵料再充足、多样化,也要不定期地投放一定量的饲料蛇,如红点斑蛇双斑锦蛇、水蛇等,以满足其食蛇“嗜好”,避免蛇与蛇之间的相互吞食现象。这是有别于其他蛇类的主要地方。     
   王锦蛇的食量较其他蛇类大些,一条重约1000~1400克左右的,一次能连吞1~2只蟾蜍或2~3只小鸡雏,饱食一次后便爬回蛇窝静卧,消化时间约需7~15天。如有条件者,最好定期投放一些饲料蛇,以满足其食蛇所好,避免残食同类。另外,王锦蛇也食鸡蛋或鹌鹑蛋,不妨在食物缺乏时投喂一些,以解燃眉之急。     
   王锦蛇为孪生繁殖,每年的6月底~7月中旬为产卵高峰期,每次产卵5~15枚不等。刚产下的卵表面有黏液,常常几个粘连在一起。掰开卵会发现,卵内没有卵黄和卵白之分,均是淡黄色的胶状物质。王锦蛇的卵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卵为乳白色,每卵重约40~55克,卵小者也有30~38克,孵化期长达40~45天左右。据观察,王锦蛇产卵后盘伏于卵上,似有护卵行为但人工养殖王锦蛇,重视的还是人工孵化。王锦蛇孵卵技术同其他蛇类一样,只是孵化天数不同而已。人工孵化王锦蛇卵,大多采用缸孵法。蛇卵孵化的最佳温度为20~30℃。如果温度过低,孵化时间将会延长;温度偏高,虽可以缩短孵化期,但容易形成畸形的幼蛇。     
刚出壳的幼蛇体长在25~35厘米之间,个别大者可达35~45厘米,体色较浅,头部无“王”字形斑纹,往往使人误认为是其他蛇种。幼蛇枕部具有2条短的黑纵纹,体背呈浅茶褐色,有不规则的细小黑斑纹;尾背有2条细黑纵纹直达尾端;体后段及尾部两侧各有1条黑色点状斑纹;腹面为浅红色,腹鳞两侧具有黑色点状斑。从以上介绍不难看出,从幼蛇的花纹及颜色上根本找不到成蛇的模样,差别之大,令初养者很难相信这就是王锦蛇幼蛇,这种现象在众多蛇类中也是十分少见的。     
   幼蛇在出壳后的7~10天即蜕第一次皮。对幼蛇的人工饲养,有条件的养蛇户(场)可采取早期灌喂,后期投活饵的交叉方式。在人工灌喂时,开始只喂给鲜蛋液,以后在蛋液中酌加一些捣成肉泥状的小昆虫,如蛐蛐、蚂蚱、黄粉虫、蝇蛆等,为以后让幼蛇主动捕食动物性活饲料打下基础。期间还可投喂一些活体的小水蛇、泥鳅、蛐蛐、蝗虫、蚂蚱等,共幼蛇自动捕食。投饵时间均以幼蛇在24小时内吃完为准,到时将未食或被幼蛇咬死的食物全部清除出来。平时不要零星投放,以此掉起幼蛇的胃口,培养其按时摄食的良好习惯,刺激它主动捕食的欲望,为以后正常饲养奠定基础。     
   通常情况下,幼蛇一旦主动捕食饱餐一顿后,在5天内不需再次投饵,应在第5~7天后开始投饵,以后每隔一周左右投饵一次。这种投饵频率可至冬眠前的周期不变。但饵料的个体可以逐渐加大,且投饵数量一定要达到幼蛇数量的4~5倍,要定期投放小于幼蛇体的饲料蛇,使其从小养成不残食同类的好习惯。     
   一般情况下,幼蛇同成蛇所需的适宜温度基本上差不多的,但幼蛇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应略高一些。幼蛇出壳时正值8~9月份,周围的自然环境温度均能满足其生活、生长的要求。若温度低于20℃时,应采取保暖或升温措施;若温度高于35℃或连续数日高于32℃,应采取遮阳或降温措施。因幼蛇最适宜的饲养环境温度为23~28℃,短时间的低温或高温对幼蛇并无多大妨碍,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放任不管。

     乌梢蛇
   乌梢蛇 ,俗称乌蛇、乌风蛇,为游蛇科乌梢蛇属体形较大的无毒蛇,广泛分布于中国,国外未见报道。生活在丘陵地带,狭食性蛇类,以蛙类(主食)、蜥蜴、鱼类、鼠类等为食。由于栖息地破坏及人类大量捕杀,目前野外生存数量大减,应予保护。乌梢蛇可入药。
   乌梢蛇体全长可达2.5m以上。体背绿褐或棕黑色及棕褐色;背部正中有一条黄色的纵纹;体侧各有两条黑色纵纹,至少在前段明显(成年个体),至体后部消失(有的个体是通身墨绿色的,有的前半身看上去是黄色,后半身是黑色)。次成体通身纵纹明显。头颈区别显著;吻鳞自头背可见,宽大于高;鼻间鳞为前额鳞长的2/3;顶鳞后有两枚稍大的鳞片;上唇鳞8,第七枚最大;下唇鳞8~10;背鳞鳞行成偶数16-16-14,中央2~4行起强棱,腹鳞雄192~204,雌191~205;肛鳞二分;尾下鳞雄95~137对,雌98~131对。
分布范围
   河北、河南、陕西、甘肃、四川、贵州、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国外未见报道。     
   功能:祛风,通络,定惊。
生活习性
   生活在我国东部中部东南部和西南的海拔1600m以下中低山地带平原、丘陵地带或低山地区。垂直分布范围:海拔50~1570 m。 常在农田(高举头部警视四周)或沿着水田内侧的田埂下爬行、菜地、河沟附近,有时也在山道边上的草丛旁晒太阳、在村落中发现(山区房屋边的竹林)。行动迅速,反应敏捷,善于逃跑。性温顺,不咬人(和很多蛇类一样,只有在逼急或被你捉到时过度惊吓时不得已咬人)。以蛙类(主食)、蜥蜴、鱼类、鼠类等为食(狭食性蛇类)。7-8月间产卵,每产7-14枚。在我国分布较广福建等;在云南仅在滇东北和滇东地区有分布。目前野外生存数量大减(栖息地破坏、大量捕杀),应予保护。     
   估计数量:该蛇是我国蛇类中一广布种,其数量因地而异,向为中药药材,收购数量颇大。     
   根据统计,乌梢蛇母蛇在公母比例中占51%,受精卵占产卵数的91.4%,自然孵化率64.6%,自然成活率30%。

喜玛拉雅白头蛇
           白头蝰
   白头蝰(学名:Azemiops feae)为蝰科白头蝰属的爬行动物,俗名白缺蝰。分布于缅甸、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等地,常见于丘陵及山区以及栖息于山区草地、麦田兰草堆下、路边、碎石地、稻田、甘蔗田边及甘薯地旁的草丛中。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100至222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缅甸。
分类地位
    动物界 Fauna白头蝰脊索动物门 Chordat    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爬行纲 REPTILIA    有鳞目 SQUAMATA    蛇亚目 SERPENTES    新蛇下目 Caenophidia    蝰科 Viperidae    白头蝰亚科 Azemiopinae      白头蝰 Azemiops feae    下属分类:无
识别特征
    全长600~800 mm。具管牙的毒蛇,管牙较短小,无颊窝。背面黑褐色,具10~15+3~4对朱红色横斑,左右横斑交错排列或在背中线彼此相遇;腹面橄榄灰色,散以小白点。头部与颈背淡黄白色,具深褐色斑纹。头背具典型的9枚大鳞;眶前鳞3(2),眶后鳞2;颞鳞2+3(2);上唇鳞6,2-1-3式;下唇鳞8(7-9),前3(4)枚切前颔片。背鳞平滑,17-17-15行;腹鳞168-205,肛鳞完整,尾下鳞39~53对。
生物学
    栖息于海拔100~1 600 m的丘陵山区,见于路边、碎石地、稻田、草堆、耕作地旁草丛中,亦见于住宅附近,甚至进入室内。晨昏活动。捕食小型啮齿动物和食虫目动物。繁殖习性不详。
估计数量
    白头蝰在我国分布的范围虽广,但较为罕见,本世纪以来,国内有记载的标本约50号。
致危因素及现状
    白头蝰亚科是蝰科中的原始类群,只有单属独种,在研究管牙类毒蛇的起源与演化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主要分布于我国,但数量稀少,应予积极保护。     
蛇目蝰科是白头蝰亚科唯一的一种。世界罕见。最早发现于缅甸克钦山。中国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福建、江西、浙江、安徽、陕西有分布。管牙类毒蛇,一般长 500 毫米左右,最长达770毫米。躯干圆柱形,头部白色有浅褐色斑纹,躯尾背面紫蓝色,有朱红色横斑,头背具 9 枚大鳞。背鳞平滑。主要发现于路边、稻田、耕地、草堆;也出没于住宅附近。属晨昏活动类型。以小型啮齿动物或食虫目动物为食。人被咬伤时,除局部剧痛、肿胀、少量出血外,还出现头昏、眼花、视力模糊、眼睑下垂,吞咽困难等症状。     
    有朱红色横斑10~15+3~4个,左右两侧的横斑数相等或略有出入,成对横斑交错排列或在背中线上相遇联合成横跨背面的完整横纹。头背具9枚大鳞;眶前鳞3(2),眶后鳞2(3);颞鳞2+3(2),上唇鳞6,2-1-3式,下唇鳞8(7~9)。背鳞平滑,17-17-15行,是蝰科中行数最低者;腹鳞168~205;尾下鳞39~53对。栖息于海拔100~1 600 m的丘陵山区,见于路边、碎石地、稻田、草堆、耕作地旁草丛中,亦见于住宅附近,甚至进入室内。晨昏活动。捕食小型啮齿动物和食虫目动物。繁殖习性不详。
    世界爬虫介公认最另人头疼的毒蛇之一,以绝食闻名,欧美曾多次进口,结果全军覆没....对于白头蝰的死因,现在爬虫学界也是众说纷纭,但一般认为白头蝰的低海拔高温反应导致内脏器官损伤而绝食,另一说法则是由于起食物的特殊性(在自然界主要食鼩鼱),而无法适应啮齿类动物.然而近几年,俄罗斯已经有研究者成功饲养并繁殖了白头蝰,相信这一死结在私人饲养者手里也已经被解开。

    滑鼠蛇
     滑鼠蛇,俗名:乌肉蛇、草锦蛇、长标蛇、水律蛇、山蛇,是一种无毒蛇。背面黄褐色,体后部有不规则的黑色横纹。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生活于海拔800米以下的山区、丘陵、平原地带。蛇性情较凶猛,攻击速度快,捕食鼠类、蟾蜍、蛙、蜥蜴和其它蛇等。11月至次年3月冬眠,5~7月产卵,卵数7~15枚,每条成年母蛇每年产卵12枚。
中文学名: 滑鼠蛇
拉丁学名: Ptyas mucosus
别称: 草锦蛇、长柱蛇、山蛇、水律蛇、乌肉蛇、水南蛇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爬行纲
亚纲: 双孔亚纲
目: 蛇目
亚目: 新蛇亚目
科: 游蛇科
属: 鼠蛇属
分布区域: 长江以南各省均有分布
英文名称:: Oriental rat-snake
物种命名人:: Linnaeus,1758
外形特征
    滑鼠蛇,在我国各地区有不同的名称:水绿蛇、乌肉蛇、草锦蛇、长标蛇、水律蛇(广东)、山蛇(福建泉州、晋江)、乌歪(德宏)、水南蛇、长柱蛇、黄闺蛇、锦蛇、南蛇、黄土蛇、黄缎蛇。?
    滑鼠蛇是我国所产无毒蛇中的较大者,成蛇体长而粗大,一般在1500mm以上,有的可达2000mm左右。蛇身背面黄褐色,体后部有不规则的黑色横纹,横斑至尾部形成网纹;腹面前段红棕色,后部淡黄色。头部黑褐色,唇鳞淡灰色,腹面黄白色,腹鳞后缘色黑,身体前段、后段及尾部的腹鳞黑色,后缘更为明显。颊鳞一般3片,背鳞一般19一17一14行,腹鳞185以上。头较长,眼大而圆,瞳孔圆形;狭部略内凹;狭鳞一般3枚;半阴茎不分叉,圆柱形。   颊鳞3或4、眼少2或5,与其他蛇易于区别。背鳞颈部19行,体中部17行,肛前14行;腹鳞189~193行,尾下鳞100~118对。背面黄褐色,在体后有黑色网纹或横条纹;腹面黄白色,腹鳞及尾下鳞的后缘为黑色,有时呈黄白色。
分布范围广泛生活于平原和山地、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国外分布于印度、阿富汗、印度尼西亚和中南半岛。
生活环境
    生活于海拔800米以下的山区、丘陵、平原地带;常出现在坡地、田基、沟边以及居民点附近。
生活习性
    行动迅速,昼夜活动,捕食蟾蜍、蛙、蜥蜴、鼠类和其它蛇等,其中以鼠为最嗜好,在广东农村有人人工放养以驱灭农田害鼠。在发现鼠时即快速追捕鼠若逃入洞,也跟踪入洞捕捉,洞口比蛇体小时,便在洞口等待,及鼠再现于洞口,便闪电式似地将其捉住。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冬眠,冬眠情况与灰鼠蛇相同。此蛇虽会吞食其它蛇类,但也常是眼镜王蛇的食物。此蛇性情较凶猛,攻击速度快,和其它蛇类一样惧怕人类。在福建城市边缘的个体要比山区里的大,颜色斑纹各异,和灰鼠蛇的最大区别是其腹部的颜色不是像灰鼠蛇那样黄。
生长繁殖
    滑鼠蛇5~7月产卵,其时雌蛇于灌木丛中的落叶下面作盆状凹,将卵产于其中,随后雌蛇盘于其上保护之。卵数7~15枚,卵径45~50 mm×25~30 mm,50~70天孵化。根据统计滑鼠蛇母蛇在公母比例中占51.9%,受精卵占产卵数的92%,孵化率占受精卵数的65.2%,自然成活率可达30%,每条成年母蛇每年产卵12枚。
种群现状
    据报道,全国最大的用蛇城市——广州,每天仅在蛇类交易市场成交的滑鼠蛇可达1亿吨,有时仍供不应求。?
药用价值
    该蛇还是入选三蛇酒和五蛇酒的首选代表蛇之一。其肉有药用价值。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功效,主治风湿性关节炎、无名疼痛等症。


    灰鼠蛇
    灰鼠蛇,学名Ptyas korros,灰鼠蛇为无毒蛇,行动敏捷,性温顺,一般不主动袭击人。据介绍,灰鼠蛇在被捉住时,具有断尾逃逸的习性。 香港俗称过树榕,是游蛇科鼠蛇属的一种无毒蛇,广泛分布于印度、泰国和印尼等国。在中国见于华南诸省。
    分类地位:动物界 Fauna =>脊索动物门 Chordat =>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爬行纲 REPTILIA =>有鳞目 SQUAMATA =>蛇亚目 SERPENTES =>新蛇下目 Caenophidia =>游蛇科 Colubridae =>鼠蛇属 Ptyas=> 灰鼠蛇 Ptyas korros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Schlegel, 1837     
    英文俗名:Indo-Chinese rat snake    
    别名:黄梢蛇、索蛇、过树蛇、过树龙、过树榕、跳树标、黄肚龙、山蛇(泉州、晋江)、土蛇(福建德化)乌歪(德宏)、上竹龙
分布范围
    云南、贵州南部、广西、广东、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国外分布于中南半岛、印度、印度尼西亚。     
云南的河口、个旧、墨江、永德、腾冲、盈江、陇川等县分布数量较多。颊鳞2-3枚,前半段体色灰棕,后半段体鳞鳞缘棕黑,略显网状纹。体长多超过1米,最大可达2米。
外形特征
    蛇体略细长,一般在1米以上。眼大而圆。背面棕褐色或橄榄灰色,躯干后部和尾背鳞片边缘黑褐色,整体略显网纹;上唇和背面灰褐色,体中、后部每一背鳞中央有黑褐色纵线,前后缀连成黑褐色纵纹;腹面淡黄色。
生长繁殖
    卵生,每次产卵1~9枚,孵化期约2个月。灰鼠蛇无毒,与金环蛇、眼镜蛇合称三蛇。三蛇是中国南方著名的食用蛇类。卵生。5-6月产卵,卵数9枚左右。     
根据统计,灰鼠蛇母蛇在公母比例中占52.7%,受精卵占产卵数的77.3%,孵化率占受精卵数的59.2%,自然成活率可达30%。
生活习性
    生活于丘陵和平原地带,主要活动在田基、路边、沟边的灌木林中,在水田,溪流、溪边石上或草丛中也可见到,常攀援于溪流或水塘边的灌木或竹丛上,故广西群众称它为过树龙。有时也到地上寻找食物。昼夜活动,阵雨后太阳出来时,常遇见于路边、沟边的灌木顶上,等待太阳光的照射;晚间也蜷伏于竹枝上。捕食树蛙、雨蛙、蜥蜴,也食小鸟、其它蛙类及鼠类。5~6月间产卵,卵数10枚左右,卵径29~44 mm×12~20 mm,卵产于灌木丛中的落叶下,有护卵现象。35~47天孵化。11月开始冬眠,在田基、墓地向南的鼠洞内越冬,冬眠期随每年气温变化而有异,广西南部三月即苏醒活动。
种群现状
    50年代可达230万条,现在下降到30万条。     
    灰鼠蛇无毒,与金环蛇、眼镜蛇合称三蛇。三蛇是中国南方著名的食用蛇类。可入药治风湿症。      根据统计,灰鼠蛇母蛇在公母比例中占52.7%,受精卵占产卵数的77.3%,孵化率占受精卵数的59.2%,自然成活率可达30%。
特殊用途
    灰鼠蛇无毒,与金环蛇、眼镜蛇合称“三蛇”。“三蛇”是中国南方著名的食灰鼠蛇标本用蛇类,为“三蛇酒”、“三蛇胆酒”和“三蛇胆”的原料。可入药治风湿症。     
    灰鼠蛇**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功效,主治风湿性关节炎、麻痹、瘫痪等症。其去内脏后,为三蛇酒和五蛇酒的原料之一。其胆制成蛇胆酒、蛇胆陈皮、蛇胆川贝等中成药,具有消痰止咳作用。灰鼠蛇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蛇类之一。


     玉斑锦蛇
   玉斑锦蛇属于游蛇科,别名杏树根子桑根蛇美女蛇,全长可达1米左右。背面紫灰色,头部有三道黑斑;背中央有一行几十个黑色菱形斑,菱形斑中央及边缘黄色;腹西灰白色,左右交错排列着黑横斑。生活于丘陵山区林地,捕食蜥蜴和鼠类,卵生,无毒。广布于中国华北、华东、华南地区。是北京地区稀有种类,仅在密云和怀柔云蒙山区、海淀香山樱桃沟部分地区有少量发现。此外在近京的河北野三坡拒马河流域比较常见。
   玉斑锦蛇 Elaphe   mandarinus     
   分类地位: 有鳞目 Squamata 蛇亚目 Serpentiformes 游蛇科 Colubridae 锦蛇属 Elaphe     
   拉丁文名: SERPENTES - Colubridae - Elaphe - mandarinus     
   中文俗名: 高砂蛇(台湾)   神皮花蛇(浙江)   玉带蛇(福建)
   玉斑锦蛇全长1 m左右,尾长约为全长的五分之一。背面紫灰或灰褐色,正背有一行18~31+6~11个约等距排列的黑色大菱斑,菱斑中心黄色;腹面灰白色,散有长短不一,交互排列的黑玉斑锦蛇斑。头背黄色,有典型的黑色倒"V"字型套叠斑纹。眶前鳞1,眶后鳞2;颞鳞2(1)+3(2);上唇鳞7,2-2-3式,或8,3-2-3或2-2-4式;下唇鳞9,前4枚切前颔片。背鳞23-23-19行,平滑;腹鳞181~238;肛鳞二分;尾下鳞53~75对。
习性
    栖息于海拔300~1500米的平原山区林中、溪边、草丛,也常出没于居民区及其附近。以小型哺乳动物为食,也有吃蜥蜴的报道。6~7月份产卵5~16枚,卵白色,椭圆形,卵径20~40 mm×13~17mm。
分布
     玉斑锦蛇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部和中部,在此范围的附近省份也有少量分布。(北京、天津、上海、重庆、辽宁、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台湾、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它们栖息在海拔300~1500 m的开阔平原山区玉斑锦蛇(红色代表分布位置)林中、溪边、草丛、岩石堆上的灌木丛中。最早以为它们仅生活在山地,但后来在山地的低海拔处,甚至在农田里也有发现。海拔300~1500 m的平原山区林中、溪边、草丛,也常出没于居民区及其附近。成熟和半成熟的野生个体常见于动物贸易,但这些野生玉斑锦蛇通常都有严重的寄生虫病和压伤或挤伤并且神经紧张。不要购买野生个体,你的金钱会助长它们的非法买卖,进而造成更多野生玉斑锦蛇的死亡。在美国和欧洲已经有足够数量的人工驯化个体供爱好者选购, 但在中国还没有这方面的统计。
发现
    玉斑锦蛇隶属游蛇科锦蛇属(Elaphe),1882年首先被Cantor发现并命名为ColuberMandarinus。这种蛇在台湾还被认为是玉斑锦蛇的一个亚种。而现代分类中并没有把它分成若干亚种,尽管它们体色花纹变异很大。人们曾经争论过横斑锦蛇ElaphePerlacea是否应是玉斑锦蛇的一个亚种,横斑锦蛇最早由Stejneger(1929)记录到,分布在四川省雅安的局部地区,这里也是玉斑锦蛇的分布地区。外观上这两种蛇的头部和尾部斑纹极其相似,身体斑纹也相似,有人(Schulz1989)提出横斑锦蛇玉斑锦蛇是玉斑锦蛇的变异体,或者可能是当初文字记录上的错误。     
    在发现横斑锦蛇以后的几十年里,一直没有再捕获到,人们甚至认为它已绝种。近年来又有少量发现。这两种蛇都生活在山区,最高可达2000到2500米都有发现,玉斑锦蛇甚至可以分布到3000米的地区(Schulz)。分类学更深入的研究最终会弄清这两种蛇的确切定义。玉斑锦蛇是一类中等长度的蛇,体长90~120厘米。较长的个体,尤其是一些生活在南方省份的个体可以超过150厘米(150cmSchulz1996)。野外的玉斑锦蛇生活力强,头颈区分明显,雌雄外观上几乎没有差异,只在交配期才能看出雄性尾部有些膨大。身体从深灰色到浅灰色,有时每片背鳞中心还有红斑。头部有黑黄相间的条文一直延伸到背部的黑色四方框。四方框中心呈现鲜黄色


         蟒蛇
蟒蛇是当今世界上较原始的蛇种之一,在其肛门两侧各有一小型爪状痕迹,为退化后肢的残余.这种后肢虽然已经不能行走,但都还能自由活动.体色黑,有云状斑纹,背面有一条黄褐斑,两侧各有一条黄色条状纹.现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蟒蛇还是世界上蛇类品种中最大的一种,长达5~7米,最大体重在50~60千克。 属无毒蛇类。
【1】有时特指亚洲岩蟒Python molurus 。     
中 文 名:亚洲岩蟒     
物种分类:爬行纲→蛇目→蟒科→蟒属     
拉 丁 名:Python molurus     
英 文 名:python     
别名:南蛇、黑为蟒、金花蟒蛇、印度锦蛇、琴蛇、蚺蛇、王字蛇、埋头蛇、黑斑蟒、金华大蟒等。 【2】蟒科Pythonidae所有卵生蛇类的统称。
保护级别
     亚洲岩蟒是国家1级保护野生动物。我国的野生蟒蛇只有亚洲岩蟒这一种。
国内分布
     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福建等省(区)。据笔者调查,广西的南宁、百色、玉林、梧州、钦州等地区各县广泛分布;柳州地区的忻城、融安、武宣、象州、金秀等县;河池地区的宜山、都安、巴马等县;梧州地区的贺县;桂林地区的平乐、阳朔、临桂等县均有。其中以南宁地区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百色地区次之。云南红河州的金平、屏边、元阳等县;文山州的富宁、马关、西畴、文山、麻栗坡等县都有分布。贵州的望谟、罗甸等县也有分布。
国外分布
     亚洲还分布于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自然位置
     蟒蛇无疑是蛇类中的王者,不同种类的蛇之间会互相吞食,无论哪种蛇,包括剧毒的眼镜蛇,都是成年蟒蛇的猎取对象,而其它蛇对成年蟒蛇构不成危险.
蟒蛇特征
     蟒蛇的主要特征是体形粗大而长,是世界上最大的较原始的蛇类,具有腰带和后肢的痕迹。在雄蛇的肛门附近具有后肢退化的明显角质距,但雌蛇较为退化,很容易被忽略。另外,它有成对发达的肺,较高等的蛇类却只有1个或1个退化肺。蟒蛇的体表花纹非常美丽,对称排列成云豹状的大片花斑,斑边周围有黑色或白色斑点。体鳞光滑,背面呈浅黄、灰褐或棕褐色,体后部的斑块很不规则。蟒蛇头小呈黑色,眼背及眼下有一黑斑,喉下黄白色,腹鳞无明显分化。尾短而粗,具有很强的缠绕性和攻击性。
蟒蛇习性
     蟒蛇属于树栖性或水栖性蛇类,生活在热带雨林和亚热带潮湿的森林中,为森蚺广食性蛇类。主要以鸟类、鼠类、小野兽及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为食,其牙齿尖锐、猎食动作迅速准确,有时亦进入村庄农舍捕食家禽和家畜;有时雄蟒也伤害人。卵生,每年4月出蛰,6月份开始产卵,每产8~30枚,多者可达百枚,卵呈长椭圆形,每卵均带有一个“小尾巴”,大小似鸭蛋,每枚重约70~100克,孵化期60天左右。雌蟒产完卵后,有盘伏卵上孵化的习性。此时若靠近它,性凶容易伤人。
蟒蛇生境
     蟒蛇有缠绕性,常用体后攀缠在树杆上,也善于游泳。喜热怕冷,最适宜温度25~35℃,20℃时少活动,15℃时开始麻木状态,如气温继续下降到5~6℃即死亡;在强烈的阳光下曝晒过久亦死亡。蟒取食在25℃以上,冬眠期4~5个月,春季出蛰后,日出后开始活动。夏季高温进常躲阴凉处,于夜间活动捕食。以突然袭击咬住猎获物,用身体紧紧缠住,将猎获物缢死,然后从猎获物的头部吞入。
蟒蛇食性
     蟒蛇食性常以小麂、小野猪、兔、松鼠和家禽等为食;胃口大,一次可吞食与体重相等重或超过体重的动物,如广西梧州外贸仓1960年收购一条10公斤重的蟒蛇,吞食了15公斤的家猪。消化力强,除猎获物的兽毛外,皆可消化,但饱食后可数月不食。
蟒蛇繁殖
     繁殖期短,为每年4~6月。繁殖率高峰为4月下旬至5月下旬,卵生,雌性每次产卵8~32枚,其卵白色,重80克左右。雌蟒有蜷伏卵堆上的习性,此时不食,体内发热,体温较平时升高几度,有利于卵的孵化。
蟒蛇养殖
     蟒蛇目前在国内尚无专业的养殖场家,但又不少动物园和公园内养有蟒蛇。过去由于对蟒蛇的野外生态、生活习性及活动规律缺少全面的观察和了解,饲养管理工作未能满足蟒蛇的需求,致使有相当部分的蟒蛇未能被养活。近年来,有的养殖单位改善了饲养管理方法,使蟒蛇的存养成活率有所提高,但到目前为止能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长大的仍然很少,饲养工作还需进一步的摸索。同时提醒欲养蟒蛇的单位和朋友,一定要学好扎实的养殖技术,在取得有关部门许可的条件下才能购进养殖,千万不要盲目引进,以免触犯法律。

          黄金蟒
    黄金蟒(Patteraless)Burmese Python是缅甸蟒蛇的白化突变种,是一种十分稀少的变异品种。黄金蟒的成体可以长到7米长。在野外的黄金蟒如果有机会与另一条黄金蟒交配,就会将它独特的基因遗传给下一代。但是这种几率十分小,因而黄金蟒十分难得。在它的原产地,通常被印度人作为“神灵”加以崇拜。
黄金蟒由来
     黄金蟒1981年美国人发现的,1983年稳定繁殖量产,现在已经遍及世界各地,欧美国家及我国港台地区早已作为宠物合法化饲养,且数量相当庞大,已然不属于应该保护的范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黄金蟒不是野生动物,野生条件下黄金蟒无法存活,因其本身就是种病态,体内缺少黑色素,免疫力低下宜患多种疾病,原有保护色功能的丧失无法躲避天敌并且会因为吸收过多紫外线而死亡,现存个体均为人工繁育。所以不适用于野生动物保护法。
国内饲养者心声
     国家执法部门需要打击不应该是这些民间饲养者,应该打击那些非法走私的及国内原产野生动物种群的保护繁育,并积极完善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发达国家出口可以办CITES证明,但是到了中国便成了非法的营生。发达国家这方面的法律很健全,我国不知道还需要多少年。在我国通常认为人民大众不接受的不认同的即为违法的,这方面不知何时与世界接轨。并且国内大多数动物园的饲养环境远不如那些民间饲养者的条件。
分布
     原生品种缅甸蟒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北部。居住地是季风森林,干燥森林和稀树大草原。
形态特征
     巨大的躯体,成体通常在5~6M,并且雌性体型比雄性庞大。通体金黄并有白色不规则纹路,滑顺的鳞片,头顶上的大鳞片以及热感颊窝的出现为缅甸蟒的特征。
食性
     以鸟类和哺乳动物为食,因长期人工繁育大多数个体接受白条鸡、鸭等速冻禽肉类。
生活习性
     黄金蟒平常只喝水,吃一只老鼠可一星期不必再进食,最大的食量可一餐吞下八只老鼠。一般人看到黄金蟒体型大会害怕,其实黄金蟒很温驯,不会主动攻击人,也无毒性。     
     黄金蟒极其稀少!其中纯黄色,和血统纯正,价格很高。 本种属于缅蟒的白化固定体,目前市场上有的基本是人工繁殖。野外黄金蟒的个体是基本没有可能成长。在市场流通的也就一般是60到100厘米的幼体。 同缅蟒的生活习惯基本是一样,所不同的是缅蟒多数是野生个体,抗病性比黄金蟒要强。人工繁殖的小蟒由于是从无菌的养殖长出来,从小的开始的抗菌体就比较差。加上白化本来就是种病态。所以很容易细菌感染。这就要求平常在饲养上注意食物的好坏。 幼蟒的主食物是幼鼠,刚出生的小蟒没有幼鼠是很难养活,所以在饲养之前要考虑好它的食物来源。50厘米上的小蟒是可以吃稍大点的幼鼠,在60厘米下的时候,尽可能要为它找到好的食物来源,幼蟒不同于成体和亚成体。对食物的需要比较严格。必须是2天一次。 黄金蟒一般情况是很温顺。很少开口咬人。所以不需要向缅蟒那样要一开始就顺养。 等到一定的时候小蟒就开始脱皮,这个时候尽量不要去打扰,养殖缸里必须要为他弄快毛糙的石头给它开头。这是个关键。一旦脱皮不完整,不可以人工是撕,用温度在30的水给它泡泡,自然会掉。其实黄金蟒是个比较喜欢水的蟒,有空有条件的可以每2天给它泡上10分钟。一可以洗掉它身体上的尿骚味。二,可以有助它的消化。排粪。三,锻炼它的体质。UVB可以增强它的钙质吸收,UVA可以帮助它的消化。正确的选择是ZOOMED的2.0光管。 饲养温度不可以过高,正常选择应该在23到26之间,白天和晚上尽可能有个4度温差。 口腔馈烂是它的比较常见毛病,干净的食物选择是预防的唯一好办法。一旦发生这毛病,蟒就开始拒食。可以用双氧水稀湿后清洗。这种是最常见的问题,喜欢饲养这东西的朋友一定要注意了。

   棕黑锦蛇
   棕黑锦蛇中文俗名黄花松、乌虫。游蛇科,锦蛇属。全长1.5 m左右,体重0.5-1.5千克。随产地不同颜色差异较大。湖南浙江的颜色较浅;北京的颜色鲜艳,花纹明显;东北的颜色深基本是黑色活动于平原、山区的林边、草丛、耕地,亦到人住宅附近甚至进入房内。性情比较温和,不受威胁时,一般不咬人。以鼠类为食,亦吃鸟类及鸟蛋。
   棕黑锦蛇-基本资料
   棕黑锦蛇 Elaphe   schrenckii     
   中文俗名:黄花松 乌虫     
   分类地位:有鳞目 Squamata 蛇亚目 Serpentiformes 游蛇科 Colubridae 锦蛇属 Elaphe 命名:Strauch, 1873 分类地位:动物界 Fauna =>脊索动物门 Chordat =>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爬行纲 REPTILIA =>有鳞目 SQUAMATA =>蛇亚目 SERPENTES =>新蛇下目 Caenophidia =>游蛇科 Colubridae =>锦蛇属 Elaphe => 棕黑锦蛇 Elaphe schrenckii     
   下属分类:无     
   英文俗名:Amur rat-snake     
   地理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     
   保护等级:“三有”名录
   棕黑锦蛇-识别特征
    棕黑锦蛇全长1.5 m左右,体重0.5-1.5千克。背面棕黑色具光泽,自颈部至尾部有约占1~2枚鳞宽的窄横纹22~28个,前后两横斑相距8~12枚鳞;腹面灰白色有明显的黑斑。背鳞23-23-19行,仅最外1行平滑,余均具强棱;腹鳞203~224;肛鳞二分;尾下鳞54-76对。随产地不同颜色差异较大。湖南浙江的颜色较浅;北京的颜色鲜艳,花纹明显;东北的颜色深基本是黑色。
棕黑锦蛇-分布范围
    黑龙江、吉林、辽宁(新宾和清原)、河北、山东、湖南、湖北、浙江、西伯利亚、朝鲜、日本。
棕黑锦蛇-生活习性
    活动于平原、山区的林边、草丛、耕地,亦到人住宅附近甚至进入房内。性情比较温和,不受威胁时,一般不咬人。以鼠类为食,亦吃鸟类及鸟蛋。7~8月产卵6~21枚,卵径40-60 mm×28-30 mm,卵重18-29 g;孵化期1.5~2月;初孵仔蛇全长270~350 mm,重8-18 g。
棕黑锦蛇-现状与保护
    [致危因素及现状] 体型较大,可食用;皮可制工业品,故大量被捕杀。成年可达1-1.5米[致危因素及现状] 体型较大,可食用,制药,皮可制工业品,故大量被捕杀,野生类已列为濒危物种。  
   [驯养繁殖状况] 目前仅湖北有少量人工养殖。
[现有保护措施] 辽宁与黑龙江省均将其列入该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应进一步采取的保护措施] 锦蛇属蛇种主要以小型兽为食物,在人类居住区或耕作区活动的锦蛇则主要捕食啮齿动物如鼠类,对消灭有害动物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锦蛇类大多色彩艳丽,适于观赏,加以部分种类个体较大,往往大量被捕杀食用。因此建议将锦蛇类都列为保护动物。

         中国水蛇
中国水蛇(学名:Enhydris chinensis)为游蛇科水蛇属的爬行动物,俗名泥蛇。其生存的海拔上限为32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中国。它体内含有丰富EPA成分,是蛇油一种主要成份。
    中 文 名 中国水蛇     
    俗名别名 中华水蛇,泥蛇 中国水蛇    
    拉丁学名 Enhydris chinensis     
    地理分布 分布于我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岛、广西、湖北等地。     
    繁殖方式 卵胎生,8~9月间产仔蛇。     
    习性: 生活于田野、池沼、河沟等处     
    体形特征: 毒蛇,长50~70厘米。背面暗灰棕色,有不规则小黑点,腹面淡黄色,有黑斑,尾部略侧扁。     
    食性: 捕食鲫、泥鳅等鱼类。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爬行纲 Reptilia     
    目: 有鳞目 Squamata     
    亚目: 蛇亚目 Serpentes    
    科: 游蛇科 Colubridae     
    属: 水蛇属 Enhydris     
    种: 中国水蛇 E. chinensis
体态特征
    全长达700 mm。背面土黄色,散以略成纵行的黑点,两侧第一行背鳞黑色,第二、三行背鳞白色;腹面黄色,每一腹鳞的前缘有黑斑。躯干圆柱形,尾较短。鼻间鳞单枚,左右鼻鳞相切,鼻孔背位;眼小,眶前鳞1,眶后鳞2,颞鳞1+2;上唇鳞7(8, 9),3-1-3(4, 5)式。背鳞平滑,23(25)-23(25)-19行;腹鳞139-155;肛鳞二分;尾下鳞38-51对。
分布
    一般生活于平原、丘陵或山麓的流溪、池塘、水田或水渠内。国内分布 江苏(南京), 浙江(温州, 瑞安, 庆元, 龙泉), 安徽(祁门, 东至), 福建, 江西(南昌, 九江-庐山, 湖口, 铅山, 贵溪, 宜春, 进贤, 吉安, 永丰, 安福, 赣州, 瑞金, 寻乌, 全南), 湖北(宜昌), 湖南(长沙, 湘阴, 新宁, 黔阳), 广东(广州, 江门, 鼎湖山, 连县   广东(徐闻, 紫金, 高要, 德庆), 海南(海口, 琼海, 儋县, 白沙, 吊罗山), 广西(柳州地区, 桂林地区, 河池地区, 玉林地区, 钦州地区)     
    国外分布 越南(北部)
生活习性
    栖息于稻田、沟渠或池圹等水域及其附近。白天及晚上均见活动,以鱼蛙为食物。卵胎生,8~9月产仔蛇3~13条,初生仔蛇全长100~150 mm。南方沿海有以水蛇煮粥而食的习惯,又认为水蛇有祛风除湿功效,大量被捕食与出售;近年由于大量施用农药与化肥,直接中毒或吞食已中毒的猎物而毙命;加以农田被开垦建设,栖息地日益缩小等等,都影响到本种数量日趋减少。
繁殖
    毒性很低,长年生活于水中,头小肚大,2年性成熟,胎生,产仔期在4-7月份,商品蛇重150克以上,个体最大750克以上,喜好深淤环境,能在恶劣不质中生长,食性杂,野蛇主要以小鱼虾为食。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
亚门: 脊椎动物
纲: 爬行纲
水蛇简介water snake     
   大多数种类躯体粗壮,体表有黑斑,或背部有条纹,鳞片呈脊棱形。半水栖,无毒,以咬杀方法捕食鱼和两生动物。美洲水蛇常见于水中或水域附近,卵胎生,可产30~75条幼蛇。欧洲水蛇对水的依赖性较小,卵生。该属所有种类的性情皆暴躁,自卫时,除头部膨胀,冲咬对手外,还从肛门腺中释放出一种难闻的分泌物。北美落矶山以东有11种水蛇,代表种是北美游蛇(Natrix sipedon),分布很广,各亚种的俗称不一;体褐色而带斑纹或带状斑,约长90公分(35吋); 因外貌与有毒的水栖噬鱼蛇相似,故亦常称噬鱼蛇。普通欧洲水蛇(N. natrix,有时作Tropidonotus natrix; 即草蛇)分布于欧洲西部(包括不列颠群岛)和北非至中亚一带;深绿色至黑色,通常背部有小黑斑点,身体两侧有短的线纹,头或颈两侧各有一白色、黄色或橘黄色斑点;有些水蛇的体长接近1.8公尺(6呎),但平均长度不到1公尺。欧洲至中亚一带的格花水蛇(N. tesselata)营水栖生活,以鱼为食。印度的龙骨背蛇(N. piscator),因背部鳞片有显著的棱嵴而得名。亚洲东部至日本一带的草地虎斑游蛇(N. tigrina)大多数为深绿色或蓝色。     
   水蛇是一个种类繁多的“大家族”,主要包括中华水蛇、铅色水蛇二个主要品种;但人们习惯上也将有半水生习性的红点锦蛇、白条锦蛇、双斑锦蛇(旱水蛇),水赤链游蛇等也列入水蛇“家族”。
   编辑本段怎样养水蛇
    人工养殖水蛇具有成本低,成活率高,食饵来源广等优点。因该蛇对温度、湿度、饲养环境等先决养殖条件的适应能力比较强,所以只要能达到一般的养蛇条件即可引进养殖。该蛇泼辣易管理,食性杂极好驯养,与其它蛇类相比没有危险性,故特别适宜初次养蛇或资金小的农民朋友。下面浅谈水蛇的主要养殖技术:     
   一、水源。水蛇,顾名思义是有水生或半水生习性的蛇类。因此,养殖中水源的安排是一大关键。在水蛇的活动季节里一定要保持水源的充足和清洁。盛夏时节,每7~15天彻底清池除垢一次,以免水蛇无奈中喝了不洁净的水引发肠炎的发生,造成不应有的麻烦。     
   二、食源。水蛇除喜食各种淡水杂鱼、泥鳅外,还尤喜欢黄鳝和各种蛙类,应根据容易捕获的季节或水蛇的育肥特需按时投喂,尽量使投饵种类多样化,满足其身体生长的需要。大多数水蛇食欲旺盛,每隔4—5天便要摄食一次,一般条重约100—200克左右的水蛇,每次可吞食1—2条小杂鱼,多者可达3—4条。另外,水蛇的胆子特别大,凡在吞食的过程中有人在旁边并不影响进食。该蛇进食后同其它蛇类一样也有静卧不动的习性,此时不要过分惊扰它,否则亦会将吞入腹中的食物反吐出来,这样势必会延迟下一次的进食时间,减少应有的进食量,对水蛇的生长极为不利,应人为地减少入场观望次数或谢绝陌生人入场参观。     
   三、消毒。人工养殖水蛇的饲养密度宜在每平方米12—15条左右,立体养殖时可适当大一些,但不宜超出2倍。正常饲养条件下应每月消毒2—3次,采用喷雾和水泼的方法均可,消毒时最好选在清晨或傍晚。因大部分水蛇喜欢在白天活动,饱食后尤喜欢聚集在一起晒太阳;外界温度达到32℃以上时尤喜欢成群抱团地浸泡在水中,只微露头部便可长时间的静栖在水中。故消毒时应避开水蛇在外活动的高峰时段,免其受不应有的惊扰和惊吓。     
   水蛇在适宜的环境中生存很少生病死亡,是目前人工养殖蛇类中死亡率最低的品种,这也是其在野外能大量自生繁殖的主要原因。因此,建议原有的养蛇场(户)不妨改养蛇,早日占领一方市场。     
   水蛇的功效介绍:      水蛇 (《纲目》)     
【异名】公蛎蛇(陶弘景)。     
【汉语拼音】shui she     
【英文名】Chinese water snake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atrix annularis Hallowell     
【来源】为游蛇科动物水蛇的肉。     
【动物形态】水蛇 全长25~7O厘米。尾短。鼻间鳞1片。额鳞1片,上唇鳞7~8片,第4片入眼;眼前鳞1片;眼后鳞2片;颞颥鳞1+2。体鳞光滑,21(23)行。腹鳞128~154片。肛鳞二分。尾下鳞35~52对。     
   体背面呈橄榄色,或青灰色,纵列有多数小黑点。头后至颈部背面中线有黑纵线一条。体鳞最外侧1行带黑色,第2、3行为白色或橙黄色。腹面黄色,其前后缘均有暗灰色的斑点。尾腹侧中央有一条青黄色的纵纹。生活于水田、池、沟等地。捕食鱼类。有轻微毒性。分布广东、广西、湖北、浙江、江西、江苏、福建、台湾等地。本动物的皮(水蛇皮)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性味】《纲目》:甘咸,寒,无毒。     
【功用主治-水蛇的功效】①《纲目》:治消渴,烦热,毒痢。     
                        ②《本草求原》:明目。     
【选方】治消渴,四肢烦热,口干心躁:水蛇一条(活者剥皮,炙黄捣末),蜗牛不拘多少(水浸五日,取涎,入腻粉煎令稠),麝香一分(细研)。     
    上药,用粟饭和丸,如绿豆大。     
   每服,不计时候,以生姜汤下十丸。      (《圣惠方》)

                           瘰鳞蛇
    物种信息:全长雌性1000mm,尾长占1/10。头部灰黑色,体尾背面灰白色,具黑色环纹或黑横斑。头较小,与颈区分不明显。头背被覆瘰粒状小鳞,吻背者略大;鼻孔位于吻背,开口向上,圆形,围以环形鼻鳞;眼小,位于头背侧,两眼间一横排有鳞8~11枚,瞳孔直立椭圆形。体粗壮而略侧扁,后段尤侧扁;通体皮肤松弛,覆以细小的瘰粒状鳞,环体中段一周有鳞约100枚;没有较大的腹鳞,沿腹面中央的皮肤形成一褶襞,覆以极小的棘鳞。尾短而侧扁。我国仅在海南省三亚沿海捕获过1条。国外广泛分布于南亚、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及澳大利亚北部沿海及所罗门群岛。生活于大陆或海岛沿岸河口地带,以鱼为食。在有的地方数量极多,常成群集队,渔民捕鱼时常被捕入网中。卵胎生,每次产仔蛇6~8条,初生仔蛇全长约220mm。
    特征
     象鼻蛇瘰鳞蛇的腹部没有宽阔的鳞片,而且双眼长得接近顶部(身背),故此所有瘰鳞蛇都是水行性的。它们最为人注意的特色是其鳞片,瘰鳞蛇的表皮质感松弛,比起同体型的蛇类而言显得过份地硕大;而且它们的鳞片并不是逐片相互重叠的,反而是像金字塔一般以锥状堆积。瘰鳞蛇擅长伏击猎食,它们会潜藏在河床、溪涧中,等待鱼类游近,再以身体突击地把对方卷起来。它们的鳞片相当粗糙,因此能稳稳抓着滑溜的鱼类(注:和蟒类缠绕猎物不同,瘰鳞蛇并非是把它们缠死,而是起到防止逃跑的作用)。成年的瘰鳞蛇身长约在60厘米至2.5米之间。
    地理分布
     瘰鳞蛇的主要分布地,西起自印度及斯里兰卡,以至东南亚热带地域、菲律宾一带;南至印尼、马来西亚、帝汶;东至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北岸、瓜达尔卡纳尔岛以及所罗门群岛一带。
    商业用途
     瘰鳞蛇的粗糙蛇皮经常被用作制造皮包、手提袋及皮革制品的材料,因此迅速面临濒危处境。很多养有瘰鳞蛇的国家动物园及爬虫类专家,都想尽办法希望能保育它们,但被捕获的瘰鳞蛇大都在抗拒被喂饲或皮肤受感染的情况之下难以存活。




                       中国小头蛇
    中国小头蛇 :中文俗名:秤杆蛇     
    拉丁学名:Oligodon chinensis (Guenther)   
命名:Guenther,1888;Smith,1943   
   分类地位:动物界 Fauna =>脊索动物门 Chordat =>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爬行纲 REPTILIA =>有鳞目 SQUAMATA =>蛇亚目 SERPENTES =>新蛇下目 Caenophidia =>游蛇科 Colubridae =>小头蛇属 Oligodon => 中国小头蛇 Oligodon chinensis (Guenther)   
   下属分类:无   
   地理分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      此物种相关介绍资料如下:   
    中国小头蛇
生态习性:山区几平原均有,有时进入家屋。食蜥蜴和壁虎的卵。   
   保护: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分类
    中国小头蛇(学名:Oligodon chinensis)为游蛇科小头蛇属的爬行动物,俗名秤杆蛇。   
   中文正名:中国小头蛇    拉丁学名:Oligodon chinensis (Guenther)      命名:Guenther,1888;Smith,1943      分类地位:动物界 Fauna =>脊索动物门 Chordat =>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爬行纲 REPTILIA =>有鳞目 SQUAMATA =>蛇亚目 SERPENTES =>新蛇下目 Caenophidia =>游蛇科 Colubridae =>小头蛇属 Oligodon => 中国小头蛇 Oligodon chinensis (Guenther)。
    科属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爬行纲 Reptilia      目: 有鳞目 Squamata      亚目: 蛇亚目 Serpentes      科: 游蛇科 Colubridae      属: 小头蛇属 Oligodon      种: 中国小头蛇 O. chinensis
    生态习性
   山区几平原均有,有时进入家屋。食蜥蜴和壁虎的卵。
    分布
    分布于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河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一般生活于平原及山区。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江西庐山。
    保护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