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蛮子非法言论有哪些:探讨意境的产生及其构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2:13:55
[内容摘要]:

   在如今这个熙熙攘攘、拥挤不堪的世界里,人,就像一根根山洪中的浮柴,沉沉浮浮,不知道将要飘向何方。我们仿佛永远都那么忙,忙于走路,忙于生计。我们似乎遗忘了什么,丢失了什么。人世间的一切,不管是春去秋来,还是日落星辰,仿佛一切就该是那么回事,不需要理由,也没有理由。我们忽略了身边的美,也仿佛遗忘了发现美的能力。诗情画意离我们越来越飘渺,越来越朦胧。好像这个社会不再需要诗,更不需要去理解或是追求诗意下的某种境界,确切地说是意境。当我们不再为一棵哭泣的小草而心疼,当我们对一首诗所呈现的意境完全抱以漠然的时候,我们是否该停下来问问自己,我的精神家园在何处?!尘世的纷杂让我们疲惫,让我们没有时间停下来去慢慢品味现世下的该有的意境,参与意境上的灵魂互动。其实宇宙万物,大千万象,大到苍穹,小至一片落叶,如果你用心去体味,慷慨地注其以灵魂,以生命,你将会发现,原来其中还蕴藉着令人惊叹、令人陶醉或令人震撼的某种大生命意识下的意境。

 

 

[关键字]意境;意象;情感;审美想像

 

 

   前面说过,意境,它存在于万物中,只要你赋予它存在的生命意义。那么何为意境,意境又是如何构成、如何产生的呢?下面我们将来一一探讨之。

 

 

        一、“意境”概念的起源、产生和发展的概况

 

   “意境”,就是在文学作品中那种情景并茂、物我双融所达到的高度凝练、余味无穷的艺术境界。“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是华夏抒情文学和抒情理论高度发达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特有的、西方文明所没有的“杰作”,所以可以算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意境”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哲学。如老子的大象无形说实际上就是指意境。又如在《庄子·齐物论》中也有了对 “自由之境”和“无限之境”的讨论,这也可以看作是“意境”概念的最初的雏形吧。可见,春秋时代的先贤对“意境”已有了初步的概念。后来随着文人对“意境”(当然,那个时候也许还没有明确地提出这个概念)的进一步的深入理解,“境”的概念开始用于诗歌理论以及后来的其他文学形式中。到了盛唐之后就形成了文学意境论。比如王昌龄的《诗格》中就有“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的观点的记载。即表达了诗人认为“意境”存在、发生的基本条件必须具备二点:一为意,即意象的客观存在。只有具备意象这一实体才构成意境的基石。毕竟内容是形式的载体,没有意象作铺垫,任何意境都将只能存在于海市蜃楼、虚无缥缈中,那样的意境既不深刻也不永恒;其二则为心,即情感状态、心志等方面。正如诗人所言,只有作者本身在创作作品时发自肺腑,得自心源,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对作品的意境的审美想像,而且这样的意境才能真切感人、深刻实在。毕竟连作者自身也不能感动的作品拿什么资本去感动他人,所以也就根本谈不上产生意境了。王昌龄对“意境”的见解是深刻的,独到的。王昌龄之后,诗僧皎然的“缘境不尽曰情”等观点也全面发展了意境论。后来,中唐的刘禹锡的“境生于象外”以及晚唐的司空图的“韵外之致”等观点,也是进一步扩大了意境研究的领域。时间的车轮继续前进,历代文人对“意境”概念都作了补充、发挥。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清末的大学者王国维,这位意境论的集大成者。他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众多重要的、独到的、精辟的见解,给现世对意境的研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发挥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比如说,他提到“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不错,意境首先是基于景物等客观实体的描述,并给无生命的客观实体注入作者本身的心志(喜怒哀乐皆可)。只有真感情才会使读者动容,尔后才能品味地到其中作者所要展示的意境。大师王国维不仅提出了个人对意境的解释,更深刻鲜明地指出了意境的重要性。“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意境。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可见在他眼中,境界或者说是意境,是高于气质、神韵的层次的。单有气质或是神韵而无境界,就会本末倒置。在他看来,意境才是任何文学作品的根本,其他都次之。而且一旦作品拥有意境,气质、神韵也就随之而来了。可见,王国维是何等崇尚意境的高度啊!总而言之,现今,我们根据历代人总结的结论,可以对意境作出如下的定论: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像空间。或者说,意境,就是在文学作品中那种情景并茂、物我双融所达到的高度凝练、余味无穷的艺术境界。

 

                     二、意境的构成

 

   意境是如何构成的呢?如果简单地从定义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意境不外乎由意象、情感投入以及情绪影响下所产生的审美想像空间等三要素构成。但是我个人觉得,论及意境的构成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如从意境本身的特征角度、从意境的分类角度以及从意境本身的层次角度来分析意境的构成。具体如下——

 

                (一)、从意境的特征角度看意境的构成

 

1、情景交融构成了意境。

 

   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是情景交融。即情景合一、物我交融、人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景与情乃意境构成中的二元,相辅相成,二者相互结合才形成意境。景中藏情抑或是情景并茂,只要二者高度凝练,给人以余味无穷的艺术想像空间,我们都可以从中品味出“意境”所带来的某种直观感相的渲染效果。当然,意境中的情须是蕴理之情,是特定时代精神的折射;而景也不仅仅是一般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包括着能够触动人们情怀,并且能够引起生活回忆的场合、人物和事件,这样才能使在欣赏作品意境的过程中得到社会心理上的认同和感情上的共鸣。如《采薇》中: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诗人借助温柔的杨柳(“柳”谐音“留”)和霏霏的雨雪这两种柔性化的意象,文字间闪烁着一种诗性的美丽。并以此为载体,承载作者内心无限的哀伤和依依不舍的离情别意,或者说是忧伤的祈祷。前两句诗人借助画面来表达,虽不直接言情,但情藏景中;最后一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则直抒胸臆,哀伤留恋之情不溢言表,淋漓尽致。正因为有景有情才构成了读者思维空间上的“意境”。细细品味这首诗,你的面前也许会出现这样一幅闪耀着哀怨忧伤之泪的图画: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士兵们离家作战,与妻话别,无奈,也许也已无言去表达内心的深情与不舍!只有风絮中那飞扬着的杨柳丝儿才明白彼此的心。而士兵们从战场归来时,家乡也许早已经过烽火的洗礼只剩下满目疮痍。霏霏的雨雪落下来,一片一片,越来越大,冷冷地打落在士兵们的脸上、身上。面对沧桑,留给他们的,除了满身的疲惫,或许就是无尽的哀伤与无奈了吧。这种哀伤超越了战争和和平的范畴,直接斥诸生命情感的深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最纯净的对话!而这种从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那来自生命意识的传达——对生存、对自然、对大生命意识的思考。诗人用作品中情景交融的方式给我们构造、开辟了这等审美想像空间下的“意境”。所以可见,意境的构成是绝对离不开情景这二元的,即意象与情感投入。

 

 

                  2、虚实相生构成了意境。

 

    虚实相生是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正所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言不尽象,得意忘言。即大象无形。意境从结构上看正是虚境与实境的结合。实境即逼真地描写的景、物等,留给读者头脑中初步的感性认识。虚境则是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像空间。正是由于有了作者先前对客观存在的逼真再现,读者才有了使得原有画面在联想中的延伸和扩大,继而产生自己特殊的体味和感悟。这一切的结合的产物正好构成了意境,读者想像中的独一无二的审美想像空间,那个物我双融、高度凝练的艺术境界。如《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哀。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这首爱情诗营造了山、江水、冬雷、雪等客观实物,使读者留下了一组最初的基本的画面,可以说在读者头脑中留下了一幅实境。但面对这些实境,作者岂是简简单单叙述之?不。而是通过联想、想像在实境基础上又构造了一幅虚境。由实境延伸开去,开拓和诱发了一幅不可能的惊心动魄的虚境——山不再有陵角,江水为之干竭,冬天雷声隆动,而夏天却雨雪霏霏!这种虚实相生下所诞生的爱情,岂止是惊心动魄,简直就是惊天动地!这一切使我们仿佛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在陡峭的悬崖边下,滚滚奔腾着的江水在呼啸着,天色暗淡,黑压压的云层俯视着大地,灰蒙蒙的空气以不客气的姿态笼罩着苍生。男女主人公站在悬崖之巅,两相凝视,彼此不语,只是凝视对方。他们的爱情也许情比石坚,但天妒佳人,他们遇到了巨大无比的阻力与考验,但他们彼此深信:爱可以洞穿一切……

 

   不管这种意境的层次高度如何,崇高抑或平凡,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已经从这虚实相生的画面中感受到了审美想像空间,即意境化了。这种意境让我们感动,更让我们震撼!这,就够了。从中可见,虚实相生也是构成意境不可或缺的成分。只有实境,作品将变得刻板、无趣;只有虚境,作品将显得根基不实。只有虚实相生,作品才能变得完美,变得深刻,变得永恒。作品中的意境也才能更加醒目、深刻地存在于读者的审美想像空间中。

 

                3、韵味是构成意境的要素之一。

 

    韵味无穷是意境的审美特征。何谓“韵味”?韵味是指意境中所蕴涵的那种咀嚼不尽的美的因素和效果。韵味是诗美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更是意境的一个突出特征。如童庆炳所言:所谓韵味,就是由物色、意味、情感、事件、风格、语言等因素共同构成的美感效果。总而言之,“韵味”简单地来说即于无限中寓无限的那种美感和效果。请看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既无典故,也没有华丽的辞藻。李白只是用了朴素的语言来表达朴素的情感。但在自然平淡中,却能让人抽绎出无限深长的意味。质朴、纯净、凝练、明丽、流畅、自然,也许这就是韵味,一种诗性美下的清丽自然的韵味。这种韵味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一种意境:那轮悬挂于天际的明月,仿佛“清水出芙蓉”般没有铅华脂粉,而就芬泽自现。游子的思乡情愫因这纯白的月光而动,柔柔的,淡淡的,同时又是浓浓的。这是何等样的温馨真切,又是何等样的哀伤暗淡的意境哟!所以说,韵味是意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构成因素。作品中这种“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韵味分明真切地增添了作品的魅力,也为意境平添上一分灼姿。而没有韵味的作品,则很显然会使意境少了分情趣、雅致,或者说是亮色吧。因此,我们说韵味是构成意境的一大要素。

 

 

             二)从意境的分类角度看意境构成

 

     意境的分类根据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的观点可以分为两大类:“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目前学术界对于这种分法是较为肯定的)反过来说,既然意境可以分为这两大类,那么从某种角度上讲,也正是“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这两个“小境”构成了意境这个“大境”。即部分构成整体。所以我们可以推出这样的结论:从意境的分类角度看,意境是由“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构成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可见,“有我之境”是情感比较直白的,或者说是更醒目鲜明的意境。如陆游的《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此诗道出了作者“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和“气吞残虏”“铁马横戈”的英雄般的大无畏气概。作者的爱国情怀并不内敛,也不含蓄,而是明确表现出一种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的至真至诚的爱国主义精神,这就是“有我之境”。在“有我之境”的感染下,我们不禁对陆游树起了英雄般的仰望高度,更给了我们对英雄的无比敬仰的审美想像空间,即意境。

 

相比较“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则相反。它情感不外露,或者说比较含蓄,藏于不动声色的意境画面中。如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无言。

 

此诗中陶渊明是那样的从容,安静,悠闲。诗人自己虽出现在画面中,但他的情感却无直接点破,而是让读者自己去领会,去体味,去想像。在这“无我之境”的牵引下,其实只要我们仔细品味,就不难产生这样的一种意境:诗人手端酒杯,就着三两小菜,心远在尘世之外,没有一丝世俗的束缚,从容地自斟自饮,抑或是与三五乡亲一起猜字,谈笑风生……

 

     从以上例子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不管是“有我之境”还是“无我之境”,根据部分构成整体的原理可知,这两者都可以从不同角度来构成意境。所以说从意境的分类角度分析,意境是由“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二者择其一或是相互结合、交融而构成的。

 

         (三)从意境本身的层次角度看意境构成

 

    意境本身包括三个层次,概括起来为:直观感相的渲染、生命意识的传达、最高灵境的启示。这三个层次是如何构成意境的呢?请看——

 

    我们知道,所谓“直观感相的渲染”,通俗地讲即作者对意象的运用。作者通过某种手段,如象征、抒情、描述等等,来使得接受者产生一种对被描述实体的一种感性或理性认识。即向接受者提供某种意象并使其在头脑中接受且记住这些意象。至于“生命意识的传达”则需要接受者对意象经过自己分析、接受的过程后,然后产生一种大生命意识或引起某种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深层思考或形成对生存的某种体验等等。总之是需要接受者把主观情感融入到意象中去的。其实依我个人愚见,我认为意境的前两个层次已足以构成意境了。第三个层次“最高灵境的启示”,即物我合一的“澄明”之境,这需要接受者有一定的人文素养或是其他更高层次的要求。虽然我认为构成意境前两个层次足以,但若同时包含“最高灵境的启示”这一层次,则显然会让所产生的意境更深刻、更完美、更永恒。如戴望舒的《我思想》:

 

           我思想,故我是蝴蝶……

           万年后小花的轻呼,

           透过无梦无醒的云雾,

           来振撼我斑斓的彩翼。

 

这首小诗全诗仅仅四行,以蝴蝶、小花、云雾为意象。蝴蝶是美丽的,在这里它不仅代表着实体,更代表着诗人的理想、追求,抑或是超越时空的主体意识。总之,蝴蝶它唤起了诗人或者读者有关生命的美感。而小花,诗人说它将在万年后轻呼,轻呼春天抑或是其他的载体。而云雾,诗人说要“透过无梦无醒的云雾”,所以显然这里的“云雾”应该是作为一个障碍而存在的。如此这般,诗人借助蝴蝶、小花、云雾等三个意象初略地在读者头脑中形成了“直观感相的渲染”。当我们再对这三个意象进行整合,此时通过审美想像就不难产生这般意境:诗中的蝴蝶好似庄周笔下的那个虚无缥缈的蝴蝶,它承载着理想、梦想,但也同时身负着无尽的无奈和悲哀。它孤独地飞着,独自咀嚼着孤独的无助。没有谁理会它飞了多久,也没有谁在乎它将要飞向哪里,或者,也许它自己也不知道前方是何处。这种境界是凄美的,但同时也是动人的。作者就是将自己化为这样一只孤寂的蝴蝶。可见,他是对现实中那不被承认的追求抑或理想怀有淡淡的哀伤的。但蝴蝶将在万年后冲破层层云雾,迎来春天!这超越了肉体的新生,它是一种意识,超越时空的生命意识在万年后继续存在。这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现世不济但终究有一天傲视宇宙的英雄般的人物,他承载思想的枷锁冲破世俗的樊笼,借助思想着的蝴蝶振动彩翼而翱翔于天宇。这是何等壮阔的意境啊!生命是短暂的,但生命意识却可以永生!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生命意识的传达”吧。戴望舒的《我思想》一诗是一支奇妙的畅想曲,同时也是孤傲者自信的宣言。化用“周庄梦蝶”的典故让我们隐约看到了一个“寻梦者”的乐观、积极心态;看到了他那不甘寂寞、沉沦的灵魂的闪光。这应该就是“最高灵境的启示” 。那隐藏在表面后的深刻,一旦悟出,你也就领悟到了“最高灵境的启示”

 

 

   综上所述,从意境的特征、分类、自身层次等三个不同角度分析,我们可知,不同的分析角度其实均可以用来分析意境是如何构成或是产生的这个问题。而本文正是从意境本身的特征角度、从意境的分类角度以及从意境本身的层次角度来分析意境的构成。但无论是从哪种角度切入,其实总而言之,从大体上看,意境的构成其实还是主要看三大要素:即意象、情感投入以及由此引发的审美想像空间。只有这三者才是互融互补、相辅相成的。从部分的角度上看,意象是基础,情感投入是提升,审美想象空间是结晶。三者层层相系,环环相扣,递进着发展;从整体的角度上看,这三者是缺一不可、互为重点、互为基石的关系。没有意象的铺垫,情感投入就是虚无的,徒劳的,更别说上升到审美想像空间的层次了。同样,如果只有意象,而且对于意象的描述已经很完美了,但接受者如果丝毫不为之动容,“吝啬”其情感投入,那么情景并茂、物我双融所达到的高度凝练、余味无穷的艺术境界,或是审美想像空间就会犹如海市蜃楼,遥不可及。当然,如果前两者都具备了,但唯独缺了审美想像空间的话,那么所谓意境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所以说,这三者是互为前提、不可或缺的关系。

 

   朋友,别让尘世的纷杂凌乱我们的舞步,让我们学会停下时间的脚步来享受、来慢慢品味现世下该有的意境,参与意境上的灵魂互动。只要你用心去体味,慷慨地注宇宙万物以灵魂,以生命,你将会发现,原来那种大生命意识下的意境,是那样地令人惊叹、令人陶醉,令人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