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查已删除聊天记录:养生新说(1-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0:18:10

一、冬季适合锻炼减肥吗?

    过几天就是小雪节气,冬意一步一步地加深了。每当这个时候,都会有很多人讨论冬季养生的问题,也有很多女士担心冬季会增加体重。有人提出《黄帝内经》当中的说法:春发、夏长、秋收、冬藏,冬天要“无扰乎阳”,要闭藏,所以冬天不能在室外运动,也不要运动减肥,要在温暖的室内休息,避风避寒,才能保养阳气。同时还认为,冬天多吃点高热量食物是防寒,长几斤肉没问题,等春天再减肥就好了。这些话对不对呢?

    俗话说,凡事都有个度。到底什么样的体力活动状况算是“闭藏”,什么样就叫做“没藏好”呢?要想理解古人的话,还是要拿出一点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来,仔细分析一下,两千多年前,人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人类是一种四季活动的生物,和冬眠的熊不一样。既然不能冬眠,就要到外面捕猎寻求食物;即便在有储藏食物的情况下,也要取水,生火,烹制食物,还要做各种基本的家务。要知道两千多年前没有煤气灶、微波炉和电磁炉,柴要到外面打,水要去外面挑,烹制一餐饭就要很长时间。记得我小时候和妈妈一起生煤炉子都非常辛苦,洗洗涮涮也相当累人,何况是两千年前黄帝的时代!除了贵族之外,每天想呆在屋里不动,根本没有可能性。

    人类学家的考证发现,5000年前的人类,每日平均体力活动量是现代人的三倍以上。也就是说,古人即便是“冬藏”,在今天看来,也仍然有相当大的体力活动量。只不过是少做重体力活而已,绝非每天坐着躺着不动。所谓“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家务基本靠手,取暖基本靠抖”,那时代既没有暖气,也没有空调,人们主要靠肌肉运动来产生热量。如果总是坐着不动,必然难以抵御严寒。

    所以说,即便是冬季,每天在室外做有氧锻炼半小时到一小时,完全不会违背所谓冬藏的说法。是坐在电视前面不动,养一身肥肉对身体好,还是经常活动一下,让自己循环顺畅肌肉紧实好,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看看那些经常在外活动的人,大多抵抗力强,很少生病;那些捂得严严实实,贪恋暖气不肯出门的人,反而更容易感冒。

    再说说冬天进补长肉的说法。其实冬天要补的并不是肥肉,而是补内脏,补肌肉,补自己的免疫系统、解毒系统等身体有用的部分。这种“补”并不需要太多的脂肪、太多的糖、太多的精白淀粉。比如说,鸡肉滋补是指瘦肉部分而不是鸡皮和鸡油;山药滋补也无需加油和糖做成拔丝山药。吃少油、少糖的天然食物就可以发挥滋补作用,同时也不会令人长出太多肥肉。反过来,贪吃油腻煎炸食物,吃大量饼干蛋糕糖果,吃精白淀粉和甜食薯片,对于冬季进补养生不会有任何帮助,只会让身体营养不良,春天来临的时候“奉生者少”,提前衰老和衰弱。

    所以,养生和减肥完全没有矛盾之处。吃对天然食物,减少脂肪和糖,就能既改善营养提高体能,也就是达到“补血补气”的目标,同时又不会让肥肉上身。

    实际上,冬季或许正是减肥健身的好季节。穿着厚衣服走路,实际上增加了人体的能量消耗。如果能走得快一些,或者慢跑一下,让身体感到微微地发热,就可以得到减肥的效果。记得若干年前,我就是在1月底的严寒当中开始减肥锻炼的。虽然出门时怕冷很不情愿,回来时却全身温暖非常幸福。

    由于11-1月是人们工作最紧张的时期,压力大,睡眠差,其实是最不利于“冬藏”养生的。如果冬天能坚持运动,可以很好地消除压力,改善睡眠质量,改善消化吸收功能,这样正是帮助身体休养生息。如果冬天能坚持运动,做到消化好、睡眠好、不烦躁、不生病,不仅能预防肥肉上身,春天到来时还能收获更多的活力和美丽。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锻炼应当避开大风大雪天,室外活动穿着也不宜太少,运动服里面可以穿毛衣或保暖内衣,温度低时外面可以再加个夹袄或厚绒衣。运动到少量出汗的程度就可以了。运动后赶紧穿上厚衣服,避免出汗之后受寒造成感冒。

二、饭后午睡好不好 

     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吃完午饭后总是昏昏欲睡,工作打不起精神来。即便睡上一会儿,也觉得不够解乏,胃里还很不舒服。

    中午小睡片刻,是很多人习惯的休息方式。这个做法符合传统养生中“子午觉”的说法,认为午间为阴阳更替的变化节点,需要稍事休息,以利内部转换。西方也有研究证实小睡片刻能降低血压,并使午后工作更有精神。

    然而,午睡带来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工作日当中,午间没有太长的休息时间,午饭后仅有半小时到一小时可供小憩。于是许多人犯了难,不睡吧,继续工作太疲劳,总是犯困;睡吧,肚子里东西满满当当,不仅睡觉不舒服,睡起来之后总觉得胃胀,打嗝,嗳气,显而易见是消化功能受到影响。特别是中午吃的东西比较油腻,或者含蛋白质比较多的时候,胃里容易出现不舒服的状况。需要控制体重的人更有理由忧虑午睡的事情,因为人所尽知,吃饱之后马上睡觉不利于控制体重,等散步半小时又没时间睡了。

    我自己有时也遇到与午睡有关的麻烦。比如早上早起,上午激情讲课,中午又要接受宴请,桌上美食云集,不吃便驳了主人的面子,吃了胃里负担太重。饭后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又要赶飞机回程,或者是还有其他工作。这时候,身体确实会感觉十分疲劳,在飞机上补睡又很不舒服。

    为什么饱餐后会困倦疲乏呢?其实人们都知道,食物进入体内消化吸收,是一件非常艰巨的任务。柔软的平滑肌不断地收缩,胃肠不断地蠕动,还要制造出几升之多的消化液来分解食物,并动员肠道免疫系统对食物中的各种致病菌和抗原进行处理,需要消耗人体的大量精力和能量。大量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更会给消化系统增加沉重负担,然后又逼着肝肾加班工作。如果上午本来工作强度比较大,身体疲劳时,消化功能更会受到抑制。

    餐后马上工作,血液要集中于大脑,显然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而餐后马上睡觉,同样不利于消化,因为睡眠状态时,人体消化道的蠕动速度、排空速度和消化吸收过程都会减慢。特别是对于胃功能本来不好的人来说,食物可能滞留在胃里,发酵产气,造成不适。另一方面,因为消化系统还在工作,睡眠也不能达到最佳的休息效果。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只要把程序换换就可以了——小睡放在饭前才是最佳选择。在12点前离开工作,先休息半小时,然后再去吃饭。这样做,因为身体已经得到休整,就会有更强的能力来消化吸收,消化不良的情况会大大减少。吃饭用半小时,饭后再散步放松半小时左右,改善一下全身的血液循环,1点半就可以继续精神抖擞地投入工作。

    如果午饭前感觉太饥饿怎么办?最好的办法是在10点多吃些上午点,或者喝一杯牛奶、酸奶、豆浆、冲点糊粉食物或粥,非常容易消化,不给胃肠制造负担,同时又能让胃肠得到安抚,不至于因为饥饿而影响入睡,也不会因为吃得太多而影响睡眠质量。

    可能有些人会说:你这个方案可操作性不强,我们根本没有午睡的地方!的确,我承认现在的工作岗位并没有以人为本,根本不考虑员工的休息问题。但是,从个人角度来说。如果能够尽可能地采取饭前休息的积极方式,哪怕是在车座上躺一会儿,或者在办公桌上趴一会儿,饭后再散步一会儿,对养生的好处,恐怕会多于现在的饱餐后马上午睡或者中午完全不休息的做法。当然,如果有足够的时间,那么午饭清淡点,吃七成饱,吃饭之后散步半小时,然后再休息,感觉会很舒服,下午精神更好。

    就个人的感受来说,做法不同,效果真的是大不一样。各位消化能力差下午又经常发困的朋友们不妨也试一试......

三、小心年末聚餐伤身体 

     新年过去只是个序幕,年底的饕餮大餐们即将到来——对中国人来说,直到正月十五,才是各种丰盛美食的结束日子。

    若干电视台请我去做节目,若干活动邀请来临,若干朋友要和我相聚,都附带一个说辞:请你吃饭。宴请,招待,聚会......很多人都不太明白,为什么中国人只有大吃大喝这一种方式来表达对节日的庆祝,对宾客的盛情款待,或者对工作辛苦的慰问方式。有人说这是因为中国人穷了多年,如今好容易能吃上点东西,所以特别馋。这话我不同意,因为国人对美食的热爱是几千年来从未改变过的,自古以来,贵族似乎比平民更热衷于吃大餐。饭菜里有礼法,有义气,有天下,有江湖,有感情,有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和精神需求。

    理解归理解,我还是挺害怕吃大餐的。虽说吃饭是生命之必需,但一旦变成宴请或聚餐,就成为一件相当辛苦的事情。

    比如说,过年过节的时候,很多人是中午吃喝了一顿儿,胃肠已经够劳累的了,晚上还要再吃再喝,连席不断,身体实在是不堪重负。不去吧,亲朋好友们又说你不给面子。

    又比如说,在外讲座的时候,激情四溢地说了两三个小时的话,就够累的了,然后还要在马拉松式的午餐或晚餐继续说话,继续表现得兴致盎然精神抖擞,实在是一种应激和折磨。

开会的时候呢,已经在空气恶劣的会议室坐了一整天,盼着会后能有空散散步走走路,却又要在饭桌上坐两三个小时,一直到九点以后,就连臀和腰部的肌肉都已经难以坚持了。

    想一想,在岁末之际,有多少人会被聚餐和宴席害苦啊。特别是我们的社会精英们,尤其深陷其中,不堪其苦。那些还没有成才出名的年轻人,千万别羡慕他们哈。在家吃饭,清淡饮食,是一种幸福。

    在中午的宴席上,吃进去大量高蛋白高脂肪高盐的食物,给消化系统增加了沉重负担,然后又需要肝肾高负荷工作,导致下午精力不足,昏昏欲睡,却又无法休息。即便能躺下一会儿,胃里也很不舒服。晚上的宴席更令人疲惫不堪,胃里饱胀之后,本来就疲惫不堪的消化系统要继续加班工作到凌晨以后,晚上睡眠质量又会大打折扣。

    至于那些因为各种需求而请客吃饭的人,吃大餐对他们的身体伤害更大。他们吃的是菜,却说不出菜是什么滋味;喝的是酒,却感觉不出酒的香美。不知道自己吃了多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吃了什么。他们精神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关心的是自己的愿望能否得到满足。这样的饭局,根本没希望做到营养平衡,也没希望做到正常消化吸收。

    归根到底,吃饭还是要回归它的本来面目,那就是提供营养物质,提供身心的满足。我衷心盼望国人能移风易俗,把聚餐吃饭的事情变得轻松一些,新颖一些,健康一些。食物总量少点,油少点,盐少点,荤食少点,添加剂少点,不劝酒,蔬菜和粗粮多些,聚餐时间短点,吃饭时情绪放松点,屋里空气好点,餐后少坐车,多走路。

    所以,在饕餮季节到来之前,要提前做好准备,尽量减少应酬。如果聚餐不可避免,平日饮食更应注意清淡,作为弥补。如果感觉聚餐后身体特别疲劳,乏力,烦躁,不妨做以下几件事情,可以帮助我们重新恢复轻松和活力:

    ——从聚餐那顿开始,24小时之内每餐只喝一碗杂粮粥,加上水果和大量拌蔬菜,让胃肠休息放松一天。肝脏、肾脏因此能得到休息,大肠也有机会好好清理一下废物。注意,所谓清粥,并不意味着精白大米粥,粗杂粮粥效果最好。

    ——出门快走2小时,找个空气好的地方,走到全身发热。或者做其他室外运动。阳光是最好的抗抑郁药,还能有效提高抵抗力。在空气清新的地方运动,能让肺脏排除废气,充分吸入富含氧气的空气,增强身体的活力。

    ——听着柔和轻松的音乐,做做瑜伽,或者在家打扫卫生3小时以上,换各种不同姿势工作,直到家里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一心一意、高高兴兴地做家务,既不会累坏人,又有益于健康。国外有研究证实,即便是达不到有氧运动标准的家务运动,长期坚持也有利于减少肥胖和疾病危险。

    ——晚上早早睡觉,把窗帘拉严,灯光全部关掉,包括电视等电器的电源,在彻底的黑暗和安静中入睡。黑暗条件下入睡有利于褪黑激素的分泌,对免疫系统有调节作用。充足和安静的睡眠,是身体进行内部维护修复的最佳条件。

四、粥是越烂越有营养吗

    39健康网饮食频道编辑徐晓宇问:现在很多人认为手术后的病人需要补充营养,因此在家中熬粥的时候也熬得烂烂稠稠的,觉得这样一有利于病人消化,二营养价值丰富。因此想要请教您三个问题:1、白米粥究竟应该怎么熬最有营养?2、老人、婴幼儿、术后病人及糖尿病患者应该怎样吃粥?3、用什么米熬粥营养是最好的呢?

    听到这个问题,就想起来两年前和王兴国老师在颐和园北宫门外的一段谈话。王老师感慨地说,住院的很多病人,与其说是死于疾病本身,还不如说是死于营养不良造成的衰竭。非常奇怪,病人一入院,就自觉地放弃正常饮食,只依赖于两种食品——白粥和骨头汤。遗憾的是,这两样食品,实在不能支撑病人的营养需求。

    “病人必须喝白粥”,这是哪儿来的规矩?我想来想去,大概还是来源于古人对喝粥好处的歌颂吧。顺带说一下,八年前,我曾经查了很多古代谈粥的资料,写了一篇六千多字的文章,叫做《粥在中国饮食中的保健意义》(没地方发表…只好给中国烹饪协会,发在《中国餐饮20年文集》里了)。发现古代就开始把粥当成病弱者的食物,以及长期饥饿之后的恢复饮食。还有人坚信,喝粥表面上的那层浓汤,“能令人百日肥白”。

    我体会,古人赞美喝粥,其中有几层意思。一是粥是穷人的救命食物,在粮食少到干饭不够吃的时候,煮粥可以用较少的粮食来维持生命;二是有知识的人和僧、道中忍喝粥,和富贵者大鱼大肉的生活相比,有清雅、脱俗的感觉;三是对病弱者来说,粥容易消化,给消化系统带来的负担最小,也不容易引起过敏或食物不良反应等麻烦。

    不过,还有几个问题要讨论:一,什么米熬粥好?古人所说的粥,是我们现在所吃的白米粥吗?二,所谓病人喝粥养生,是除了粥不吃其他食物吗?三,古人所要养的病,是我们现在所广泛流行的慢性病吗?是现在的手术后病人康复所需要的营养状态吗?四,粥是熬得越烂越营养吗?

    那么我们就来一个一个地回答这些问题。

    首先,古代并没有现代的电动碾米机,他们所吃的大米,若不是糙米,就是精度比较低的白米,和现在所说的精白米完全不是一种状态。

    即便在30年前,国人也都是吃标准米,就是“92米”;而现在的米,差不多是70米,也就是外层30%都被去掉的米,其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通常只有糙米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营养价值和92米不可同日而语。传说“令人百日肥白”的米汤,也是那种糙米或轻度碾磨后的米煮出来的粥汤。和现在的精白米汤相比,它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的确是要高很多的。

    同时,所谓的粥,也不排除其他的粮食种类,比如小米粥。小米的维生素B1和铁元素含量,按我国食物成分表(第二册)的数据,分别是我们现在所吃特级粳米(以著名的小站稻米为例)的8倍和5倍。换成燕麦来比呢?VB1和铁的含量都是这种白米的14倍。价格高昂的香米怎么样?这两种营养素的含量比小站稻米更低。

    所以,首先可以这么说,如果用大米来熬粥,那么糙米比精白米好;如果可以接受其他粮食来熬粥,那么在粥里面加入小米、燕麦等其他杂粮,营养价值将会大大提升。

    第二,喝粥养生,能不能供应人体所有的营养素?答案是否定的。

    刚才已经看到,仅仅喝白米粥,那营养价值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足以供应人体一天所需的营养素。比如说,如果每天所需的300克粮食都以精白大米粥来摄入,其他东西又不吃,就算煮粥没有造成营养素的损失,那么维生素B1摄入量也仅相当于轻体力活动成年女性一日所需的10%,铁仅相当于4.5%,蛋白质是31%,维生素C和维生素A是零!也就是说,假如住院病人每天只喝粥,不吃其他食物,他所得到的营养素实在是少得可怜啊,连正常的身体维持水平都远远达不到,更怎么能够支撑疾病的康复呢!

    所以,用粥作为主食来养生,前提是必须吃够粥以外的其他食物,把一日所需的营养素完全补足。即便是对那些快要饿死的人,在恢复胃肠功能的过程中,也不能长时间只吃粥这一种东西。那么补大骨头汤怎样呢?很遗憾,它主要成分是脂肪,蛋白质是严重不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也远远不够。假如只能流食的话,喝点牛奶、豆浆、酸奶、豆浆机打的芝麻燕麦糊等,要比喝大米粥加大骨头汤靠谱很多。

    第三,古人喝粥养生,一是为了减少能量(热量,卡路里),避免肥胖,二是为了帮助消化,有利于减轻胃肠负担。对于胃病患者来说,对于做了胃部手术的人来说,用粥替代干饭,确实比较容易消化。问题是,目前现代人很大比例患有高血脂、糖尿病,他们是否还适宜喝白米粥呢?事实上,糖尿病人是不适合喝白米粥的,高血脂病人也未必适合。因为白米粥容易消化,它的餐后血糖反应非常高。而血糖反应高的食物,对于甘油三酯的升高也有促进作用。

    因此,我不支持“三高”患者和肥胖者经常用喝白米粥替代吃米饭,除非能够保证有效削减一日总能量,并配合足够的蔬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品来保证降低血糖反应。

    不过,各种杂粮粥并不在此列。实验证明,加入一半以上的淀粉豆类(芸豆、红小豆、绿豆、干扁豆等)之后,粥的餐后血糖反应就会大大下降,降低到明显低于白米饭白馒头的水平上。因此,推荐糖尿病、高血脂患者晚餐喝粥,但必须加入足够的豆类,并配合燕麦、大麦、糙米等血糖反应较低的食材。有研究证明,和精白主食相比,淀粉豆类的饱腹感较高,对于控制一日总食量可能有好的作用。

    第四,首先必须明确一个概念,粥就是软烂的。袁枚说:“见米不见水,非粥也;见水不见米,非粥也,必使水米柔腻为一,然后方为粥”。也就是说,米和水分离,米为粒状需要嚼烂才能咽下去,就不叫粥,而叫做泡饭。粥和泡饭,一个养胃,一个伤胃。(附:为什么泡饭伤胃而粥养胃)   不过,煮烂只意味着容易消化吸收,并不意味着营养价值越高。煮得时间足够长,只能增加维生素B1的损失,而不可能凭空“产生”新的营养成分。在已经软烂之后,再继续煮下去,显然是不可能有什么额外好处的。

    说到这里,总结一下有关粥的几个结论和建议:

    1 粥比泡饭好消化,但煮到“水米融洽”的软烂状态之后再继续煮下去,并无额外好处。

    2 白米粥虽然好消化,减轻消化系统负担,但营养价值并不高。仅仅靠大米粥,无法满足病人的营养需求,不能促进康复,必须配合多种其他食品。

    3 把精白米熬的大米粥换成糙米粥、紫米粥,或者加入各种杂粮,可以大大提高粥的营养价值。

    4 糖尿病人不适合喝白米粥,因为血糖反应太高。建议用淀粉豆类和各种杂粮混合煮粥,可以在降低血糖反应的同时,维持较高的饱腹感,有利于控制体重和血脂。

为什么泡饭伤胃而粥养胃 

    在南京,有位朋友问我:为什么说粥能养胃,却说泡饭伤胃呢?粥和泡饭有什么不一样呢?

  我说:的确是很不一样啊。先说说粥的定义吧。

  若说粥的定义,那就一定要说到清代大才子兼美食家的袁枚。他深谙烹粥之道,描述得极其到位:“见水而不见米,非粥也;见米而不见水,亦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

  这就说明了泡饭和粥的不同:泡饭当中,水是水,米是米,两者并没有融为一体。大米,米粒并没有松散,和米饭一样,是独立而完整的;水呢,也是不粘稠的,不能把米粒托起来。而粥呢,米粒完全崩解散开,和水充分亲和。它不会沉在水下,而是和水均匀分散在一起。

    要说到淀粉的消化特性,还要从淀粉粒说起。其实天然淀粉都是以淀粉粒形式存在的,淀粉并不是散放的,而是紧密地包装在一起,外面还有膜。加水煮成饭之后,米粒吸水膨胀,饭粒变粘,但淀粉粒只是膨大,并没有解体。只有经过充分熬煮,淀粉粒才能彻底崩解,淀粉分子跑出来,使水变粘,使米粒和水融为一体。这就是粥。

    所以,从消化的容易程度上来看,粥和米饭是不一样的。粥基本上不需要胃再做太多揉碎的工作,可以直接变成食糜,淀粉酶可以充分作用于它,所以不需要嚼就很好消化。

    泡饭则不同。它还没有到达粥那种状态,需要牙齿嚼烂之后,胃才能很好地把它变成食糜。然而泡饭吃的时候和粥的感觉差不多,基本上没有经过嚼就进了胃里。对于胃功能强的人还好,对于胃本来就比较弱的人,就成为一个沉重的负担了。没有揉碎的饭粒,又会给小肠中的消化液带来更多的工作任务。

    所以,粥具有养胃的功能,而泡饭没有。同时,粥中可以加各种营养价值高的配料,以及多种保健的食材,而泡饭只能是大米而不可能是其他材料。所以,自古以来,有很多赞美粥的文字,而没有人赞美泡饭。当然,糖尿病人最好还是不要吃白粥,因为血糖反应实在太高了。

    近年来粥店十分流行,不知道那些店里的粥,是否能达到真正的粥的标准,各种粥的营养价值又是否如他们所宣传的那么好呢?以后有空再说。 (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