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铮谢芳华前世的关系:电视谈话节目策划三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20:02:48

电视谈话节目策划三题( 转载)

(2009-05-10 15:16:57)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新闻传播营销论文——转载 电视谈话节目策划三题2007年03月16日 星期五 下午 04:45

 

如今,打开电视机,寻找一档谈话节目是太容易的事。十年前,作为电视谈话节日“开山鼻祖”的《实话实说》,今天已不再独领天下,从中央台到地方台,电视谈话节目内存在拓展,形式在翻新,逐渐形成了叙事谈话节目、辩论型谈话节日和讨论型谈话节目三种较为稳定成熟的谈话节目类型,当然还可以划分为日常性谈话节日、社会性谈话节目、娱乐性谈话节口以及情感性谈话节日等等。代表性节目如中央台的《实话实说》、《对话》、《相约夕阳红》、《艺术人生》、《讲述》;北京电视台的《闰际双行线》、《犬妻剧场》、《荧屏连着我和你》;上海台的《有话大家说》;天津台的《相知相约》;湖南台的《今日谈》等等。

电视泼话节日在中围蓬勃兴起、发展迅速,是有着深刻的原因的。首先是杜会的发展为谈话节目的产生提供了潜在的背景。“社会的发展使谈话节目在中国成为可能,电视的发展同中国社会的发展,同人的解放紧密相连,呵以说。谈话节目的出现是大势所趋。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一方面长期的封闭使人少有所思或思有偏颇;另一方面,社会转型给人们带来幽惑,人们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因此,就需要加强,交流加强理解……可以说《实话实说》已成为一种文化特征,它是社会的需要。”正是社会的发展和受众的需要给谈话节日的发展提供了土壤,当人们面对困惑、烦恼。对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产生了渴望时,电视谈话节目以其特有的互动性和面对面谈活的方式,使人的交流方式得到了回归。其次,电视观众的成熟也促进了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与成熟。电视出现的初始期,由于被这个“奇异的小盒子” 的新奇所吸引,人们观看电视节目的状态可以用“狂热” 来形容。而随着节日越来越多,人们对电视新奇感的逐渐消减,加之生活中娱乐方式和内容愈加丰富,人们对电视的“狂热”转为了今天的相对“冷静”。由重视电视节目的画面、动感转为更倾向于“听” 电视和思考电视。所以,观众收视心理的变化与成熟是电视谈话节日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

电视谈话节目的兴盛与繁荣,的确给观众带来了收视心理上的满足,但节目数量喜人的背后却隐藏着节目质量的尽如人意。笔者认为,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是一些创作者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比如有人认为电视淡话节目足一种简单的节目样式,容易“多快好省”地制作。可以说,这是仅从操作层面来看谈话节目的一种表面化的认识,实际上,谈话节目是需要很厚重的文化底蕴来支撑的,是需要一定的智慧来创作的。它自身虽然形成了一定的运作形式(或模式),但深入其中,它在每一个运作环节上,都是有着深广的创作空间的。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几点创作体会。

寻找选题中的“卖点”

在谈话节目的诸多元素中,话题应该是最为重要的。也就是说不解决谈话要谈什么、怎么谈,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也无法得到发挥。

其实从选题范围来说,有很多谈话节目是相似的,例如,名人的奋斗经历、明星的情感生活,例如社会问题的林林总总、是是非非。但不同定位的谈话节目即使选择的是同样的内容,也会从不同的角度、视点去把握、去操作,甚至同一位嘉宾,在不同的节目中,谈话的内容也会不同。这里,关键的问题是抓到选题的独特点,或者说是“卖点”。“卖点”应该是一个选题最能吸引人、最有创意的地方,也是最能赢得收视率的保证。这里大有文章可做。

首先,名人、明星就可以成为谈话节目的“卖点”。因为他们比普通人更引人关注。例如中央台的《对话》节目,它定位为新闻性、开放性和前沿性,所关注的是中国经济的发展。其受众也主要是关注经济发展的高知识层人士,因此邀请的嘉宾有企业界巨子,也有政府官员。这些重量级人物吸引了观众的注意,也提升了节目的谈话层次。而《艺术人生》则选择的是演艺界的明星,他们与众不同的人生经,也深深感染了曾通观众。

再以北京电视台的《夫妻剧场》为例。《夫妻剧场》足一档关注婚姻和家庭的情感类谈话节目。开始时这个节目做了8O多期百姓话题,嘉宾夫妻基本出自平民;之后,为了扩大观众群,争取在全国其他电视台联播,节目改为“名主持采访明星大妻”;再后来。又将“明星夫妻”改为“名流夫妻”,从原来演艺明星和竞技明星的范围扩大到大学者,大工程师、大实业家和大商人、大社会活动家以及大艺术家等。因为这样的嘉宾平日里老百姓就熟悉他们的名气,希望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和情感生活,更何况是在电视上夫妻双双出现。因此名主持人英达和名流夫妻的共同演绎,使改版后的《大妻剧场》更加引人注目。

但是光靠嘉宾身份的新奇感是远远不够的,谈话节目若能在选题中设计出悬念无疑是一种吸引观众的策略。美国的电视谈话节目有很多选题就是从满足观众的窥视欲望与好奇心理出发的,把奇闻轶事作为话题。当然我们不能像美国的节目那样走极端,但也可以有所借鉴,吸收合理因素,利用选题的新奇感和悬念感来作为“卖点”。例如中央台的讲述,是一档收视率不低的谈话节目,除了其他因素,它在选题上的悬念意识是较为明显的,如《母女契约之争》、《拒绝捐助的背后》、《苯泄漏之后》、《危情邂逅》、《怪病之谜》等。正是这些充满悬念的话题,吸引观众去解析真相,去倾听那些曲折感人的经历和故事。

当然,设计悬念能吸引观众,但真正能留住观众还是靠节目的深层内涵。例如《夫妻剧场》选择的是名流夫妻嘉宾,也设计了很多看点;老夫少妻的韩美林、李双江夫妇,这些“非常化” 的名人夫妻的情感生活无疑是观众最大的兴趣点。但节目进行中,这些“婚姻最不易稳定的” 群体的情感经历和人生感悟,以及保持婚姻和美的方法与秘诀,吸引着观众,感染着观众,更深深打动了观众,并从中获得借鉴与启迪。

二、营造真实的“谈话场”

电视谈话节目经过选题、策划的周密设计后,最后要通过现场录制(或现场直播)体现出来,这是一个关键的环节。而既然是现场谈话,那么就需要一个现场氛围,所以营造出一个“谈话场”是至关重要的。有时我们会看到这样的谈话节目,主持人和嘉宾谈得热火朝天,滔滔不绝,而现场观众和屏幕前的观众却不知所云,这说明这个谈话未能形成一种“谈话场”,未形成一种“场效应”。

对“谈话场”的营造首先是需要一定的操作技巧的。例如《实话实说》是一个辩论性的谈话节目,那么它就需要围绕选题邀请不同观点的现场嘉宾,以构成争论的气氛;再如《艺术人生》,经常寻找对嘉宾的演出生涯倒背人流的现场观众,有的甚至把收藏着的连嘉寅自己也找不到的作品专辑带到了现场,这样的现场交流就会带动场内氛围更加热烈。当然除了语言交流,环境中的非语言因素也对营造谈话现场氛围很有作用,如演播厅的布局,小乐队的配合,纪念物的展示,录像资料的播放,以及来宾座位的角度,出场的顺序等都能有效地形成一种情境氛围,激发人们的谈必。

但是,谈话节目现场的外部设计往往容易,而主持人与嘉宾谈话进行中的现场互动却是不易驾驭的,这就需要一种内部设计,一种心理战术。例如《夫妻剧场》节目,有些名人嘉宾是不易敞开心扉的,策划者便采取了从开掘人性入手,使嘉宾解除防范,还原本色,营造一种真诚氛围的“谈话场”。在这里,主持人将自己复杂的婚姻经历作为“人肉炸弹”,引领名人夫妻祛除光环,解除心理武装,不由自主地进入“谈话场”,最后攻破一个个嘉宾的顽固堡垒。在这里,营造的真诚氛围不靠煽情,也不靠说服,而是一种心对心的交流和碰撞,谈话者在笑声、感叹中达到双方共鸣。

三、选择个性化的主持人

有人认为,谈话节目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持人节目”,这句话可谓一语中的。谈话节目的形态特点决定它必须以主持人为节目的核心,而即兴交流又是谈话节目的魅力所在。因此,主持人即兴谈话的风格和魅力便决定了节目的成败。正如《实话实说》制片人时间所说:“没有崔永元,就没有今天的《实话实说》。”对于谈话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条件与素质,已有很多论述。如“亲和力”、“听与说的能力”、“反应与应变能力”以及“幽默感”等等。但笔者认为,除了这些。主持人的“个性化”对一个谈话节目的形成和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从目前的情况看,比较成功的谈话节目中主持人都是具有个性魅力的。如思辨型的崔永元,煽情型的朱军,幽默型的英达。应变型的叶惠贤等。这些主持人都是将自己的个性与节目的风格融合在一起,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逐渐把主持人与节目视为同一个共同体。形成一个品牌。因此,主持人应该是谈话节目的灵魂,应该是节目吸引观众的一面旗帜。

http://hi.baidu.com/njtc/blog/item/687eb86e8d9e58db80cb4a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