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勤勤有钱吗:高血压,不只是降压这么简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8:32:33

高血压,不只是降压这么简单

——访全军高血压分会委员闫振成教授

记者 杨丽伟

闫振成教授是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高血压内分泌科副主任,主要擅长高血压、代谢病及其相关肾病、外周血管疾病的诊治。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高血压内分泌科是国内唯一将心血管病学与代谢内分泌病学整合为一体的新型学科,每天都要接诊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

初夏,山城重庆已经热浪袭人了。记者在大坪医院见到闫教授时,他刚从高血压内分泌科诊室出来,此时已是午后的1点多。“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 闫教授露出了歉意的微笑。正准备回办公室,一个患者追上来,“闫教授,我的报告刚出来,麻烦您再看下!” 闫教授停下脚步,耐心讲解开来,汗水悄然地滑落。

刚在办公室坐定,闫教授顾不得休息,就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谈到我国高血压的诊治现状,闫教授说:“我国是高血压大国,现估计全国患者数为2亿,且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但目前,我国高血压的控制率仅为6%。”闫教授顿了一下,“控制高血压不只是降血压这么简单,高血压与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等慢性代谢病发病率大幅度上升有关,在人群的遗传背景无显著变化的情况下,代谢紊乱在促进高血压患者数快速增长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高血压有多重危险

闫教授给记者介绍了刚刚诊治的一个病例。45岁的朱先生于3年前血压150/100mmHg(毫米汞柱)被确诊患有高血压。那时朱先生嗜好烟酒,还存在肥胖、血脂异常的情况。当时医生要求他戒烟戒酒、调整生活方式,而且除服用降压药物外,还要加用调脂等药物。但朱先生认为,自己的血压并不太高,其他化验指标也都是轻微异常,无关紧要。于是,平日只是服些降压药,并未理会其他问题,生活依然是应酬频繁,烟酒不断。从1个月前开始,他在登楼梯或快步走时感到胸骨后面闷胀不适,难以忍受,以致不得不停下来休息。经检查,朱先生已经患上冠心病。

闫教授介绍道,高血压是一个由多重危险因素所致的临床综合征,血压升高只是其中表现之一。我们对高血压住院患者的分析也显示,单纯高血压患者仅占10%左右,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合并有不同形式的代谢紊乱,且合并代谢异常者的靶器官损害也较重。闫教授告诉记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群中同时具备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肥胖的代谢综合征患者越来越多。由于目前国内的临床治疗主要采取分科治疗,结果往往是患者的血压降下来了,血糖和血脂却难以调控;或者是血糖控制了,血压却降不下来。

曾经有研究将1863例临床资料完整的高血压患者根据代谢紊乱情况分成5组:单纯高血压组361例,高血压合并腹型肥胖组176例,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组237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共187例,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组902例。结果显示:当高血压合并腹型肥胖及代谢综合征时,患者心脏损害更明显;当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时,患者血管、肾脏功能损害更明显。

血糖异常与高血压

高血压与血糖异常均为最常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且常同时并存,。在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患病率为20%~40%,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2倍。高血压患者极易并发糖代谢异常或糖尿病,而且高血压是糖尿病病情进展的预测因子,5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同时伴有胰岛素抵抗(通俗地说,就是对胰岛素不敏感)或2型糖尿病。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等可能参与了血糖异常者高血压的发生。

肥胖与高血压

肥胖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脂肪成分过多且超过正常人平均量的病理状态。肥胖还是高血压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有研究证实,体重每增加4.5 kg(千克),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收缩压会增加4mmHg(毫米汞柱)。还有数据提示,超过85%的高血压患者体重指数【BMI,指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所得的商】超过25,而肥胖者的收缩压比非肥胖者的高,而且后者的腰围往往都比前者细。肥胖相关的高血压发生可追溯至患者的童年时代。

当肥胖者同时患有高血压时,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成倍增加。而在不伴随有高血压的情况下,超重和肥胖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的危害性并不明显。

血脂异常与高血压

研究证实,血中胆固醇水平和血压存在正相关性。美国国家肿瘤研究所与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的前瞻性检查22071 名40~80岁(平均年龄48岁)健康男性医生的血脂,包括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高密度蛋白胆固醇,以评估有血脂异常的患者与将来发生高血压的关系。在随访18.6 年(平均14.1 年) 期间,共有1019人(38%) 发生高血压。该前瞻性研究证明,在排除多种可能影响因素(如糖尿病、肥胖)以后,高总胆固醇等血脂指标可独立地增加高血压危险。

闫教授指出,一系列的临床研究告诉我们,在临床高血压诊治时,不仅要关注血压本身,还要积极地纠正合并的代谢紊乱,那样才能更好地处理高血压及其并发心肾血管损害。而仅仅关注高血压,忽视与高血压相关的诸多代谢危险因素,则难以在高血压的病因学和临床控制方面取得突破。换句话说,要想控制血压,不能只局限于血压本身。

综合干预,调控血压

闫教授建议,高血压患者在进行降压治疗的同时,还要处理好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可采取以下干预策略——

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

◎规律服药,坚持每天按医嘱服药。

◎钠盐摄入低于6克/天。

◎减少饱和脂肪酸与胆固醇摄入量,饮食中胆固醇含量低于300毫克/天,牛奶及奶制品摄入100~200克/天。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蔬菜水果摄入量约500~600克/天。

◎减少主食摄入,按标准体重和活动量计算每日所需要的热量,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约占总能量的55%~65%。

◎增加规律运动,运动形式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决定,时间一般30~40 分/次,一周不少于3次。

◎戒烟,限酒。

药物干预

◎控制血压用药:根据血压水平和危险因素情况决定是否予以药物治疗。对中危、高危、极高危患者,立即开始生活方式的调整(如前述)和药物治疗,低危患者先进行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3~6个月,若无改善则开始药物治疗。

◎控制血糖用药:原则上根据患者的病程、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胰岛素释放曲线、肥胖程度及患者耐受情况进行选择。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病情较重或者出现并发症者建议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

◎调脂用药:根据合并血脂异常的特点选择药物,以TC(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为主者选择他汀类,以TG(甘油三酯)升高为主者选择贝特类。建议患者定期复查血压、血糖、血脂、腰围水平,争取达到治疗目标并长期维持。

◎肥胖和胰岛素抵抗者应用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治疗。

看来,有了高血压真的很麻烦啊。记者笑道。

“是啊,这就更加说明做好健康管理,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闫教授也笑了,又话锋一转,“不过,有了高血压也不是‘世界末日’,只要按医嘱很好地采取上述措施,控制病情并非难事。”

说完,闫教授一看时间,又该去上门诊了。没有太多寒暄,没有华丽的言语,与记者匆匆告别后,闫教授又投入了紧张的工作……

编辑/张宇 zhangyu@jtyy.com

人物简介:闫振成,全军高血压、心衰和动脉粥样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四届青年委员,重庆市内分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高血压内分泌科副主任,解放军医学杂志特约编委,中华高血压杂志、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审稿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973课题分题1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发表论文34篇,SCI论文6篇,副主编专著3部,参编专著3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