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神2全集电影国语版中:如何治疗耳廓假性囊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11:06:54

如何治疗耳廓假性囊肿

发表者:李凡成 (访问人次:2790)

一、何谓耳廓假性囊肿

耳廓假性囊肿,亦称耳廓非化脓性软骨膜炎、耳廓浆液性软骨膜炎、耳廓软脚骨膜间积液等,是以耳廓外侧面的囊肿样隆起,内含浆液性渗出物为主要特点的疾病。多发于30-50岁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单侧多见。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李凡成

凡属于囊肿病变,其病变组织外都有一层包膜,包膜内主要是液体样的物质,或稀或稠。耳廓假性囊肿,之所以称为假性囊肿,就是因为它从外面触诊时似一个囊肿样的病变,但实质它并没有包膜包裹着积液,它的积液是存在于软骨内与软骨膜下,因此以“假性囊肿”命名。

现代中医称耳廓痰包,或称耳壳流痰,认为因痰浊结聚于耳廓所致,以耳郭凹面局限性隆起,肤色不变,按之有弹性,不痛或微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耳病。

古代中医文献中无本病的明确记载,当属耳肿范畴。

二、耳廓假性囊肿是如何发生的

西医认为,耳廓假性囊肿的病因未明,可能与耳郭外伤有关,如受到压迫或无意触摸等某些机械刺激,耳廓软骨局部轻微缺血,循环障碍,产生耳郭软骨内积液,导致局部软骨增厚,形成囊肿样隆起,隆块较大者,可致软骨组织部分吸收而代之以纤维组织。

三、耳廓假性囊肿如何诊断

耳廓假性的诊断比较容易。诊断要点是:

1、常偶然发现,多在耳廓上半部之凹面或耳轮处有饱满感,局部微胀、微麻木感。

2、检查见患处呈椭圆形或半球形隆起,大小不定,肤色不变,触压无痛,如按皮球感。在暗室内用手电筒照射,具有微微的红黄色光线穿透。

3、局部穿刺可抽出淡黄色透明液体,抽出液培养无细菌生长。

4、本病需要与耳廓血肿相鉴别。后者多因外伤所致,并伴有局部青紫。

四、西医如何治疗耳廓假性囊肿

西医对本病主要是局部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

1、理疗法(超短波、磁疗、冷冻):适用于积液不多者。

2、局部穿刺抽液并加压包扎。

3、局部药物注射:先抽净积液,然后注入药物。

4、手术治疗。

西医的这些治疗方法均有可能取较好疗效,但往往疗程偏长,容易出现效果差而徒增痛苦,特别是有创伤性治疗时有可能引起耳廓的感染,严重者引起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可最终导致耳廓畸形。

五、中医如何治疗耳廓假性囊肿

1、中医临床上,也借鉴于西医的局部治疗方法,如理疗、局部穿刺抽液、局部注射药物。

2、中医还运用辨证论治的方法。一般从痰浊论治。

六、个经经验:单纯中药即可治愈耳廓假性囊肿

中医对本病从整体观出发,按辨证论治,单纯地采取内服中药的方法,疗效确切,不会增加患者的痛苦、无感染机率。

基本方:法夏10  茯苓15  甘草6  陈皮6  郁金10  枳壳10  黄芩10

加减:局部有(曾经治疗引起目前感染),加金银花、败酱草、蒲公英之类;局部鼓胀明显,加泽泻、车前子;局部硬肿明显,加三棱、莪术、丹参、三七之类。此外,兼脾虚加党参、白术;便秘加瓜蒌仁、火麻仁;兼肝郁加柴胡、玄胡,等。一般服药15剂至20剂即可,不需要其他任何治疗(无局部明显感染的情况下)。、

附:【中医医案四则】

干祖望经验(南京中医药大学耳鼻咽喉科教授):

刘某,男,27岁。左耳郭肿胀3天,微微胀痛,无表证。检查见左耳郭三角凹胀满,表皮微红,无明显触痛,按之波动感。苔薄,脉平。此乃脾运失常,痰湿流注,肝热有余,循经上犯,湿痰肝热互结于耳郭为患。治以清热利湿,行气化痰。处方:金银花10g,夏枯草10g,车前子10g,泽泻10g,陈皮6g,茯苓10g,半夏6g,甘草3g,白芥子6g,.同时外用玄明粉100g,化水湿敷,以泻热软坚燥湿。治5天而愈。(徐轩,《福建中医药》1987:2:10)

按语:耳郭假性囊肿属耳郭浆液性软骨膜炎,病因不明,可能与反复轻微外伤如压迫、触摸等机械刺激有关。患者以男性居多,发病年龄一般在30-40岁,多发生于一侧耳郭。其病机多属痰热搏结耳窍所致。对本例患者治以清热利湿,行气化痰。方中陈皮、茯苓10g,半夏、甘草为二陈汤,燥湿化痰;夏枯草、白芥子祛痰散结;车前子、泽泻利水渗湿以利除痰;金银花清热解毒。

李凡成经验(湖南中医药大学耳鼻咽喉科学教授):

例1:张某,男,35岁,长沙市人。2005年8月2日诊。诉左耳郭肿胀4-5天,局部微痛微胀感,原因不明。检查见:左耳郭耳甲腔内上、中、下部各有一隆起如蚕豆大,肤色未变,轻触稍硬,重触如按皮球。舌淡红,苔薄,脉弦细缓。治以健脾利水,化痰散结,处方:以泽泻、白术、车前子各10g,茯苓12g,法半夏10、陈皮各10g,枳壳10g、柴胡6g,金银花15g、黄芩10g、甘草6g。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未予其他处理。服至第6剂时,耳郭肿胀处变软而缩小,服完7剂后未再服药,不到2周而愈。

按语:本例患者病机乃痰浊内生,搏结耳郭。治以健脾利水,化痰散结。方中泽泻、白术、车前子健脾利水;茯苓、法半夏、陈皮、甘草燥湿化痰;枳壳、柴胡行气,以助健脾化痰;金银花、黄芩清热。

例2:彭某,男,18岁,邵阳市人,2005年12月13日诊。右耳郭假性囊肿20多天,如小枣大,近来曾作局部穿刺、激光、磁疗,但易反复涨水膨隆。刻下:右耳郭耳甲腔中央一黄豆大小磁块压痕呈紫红,邻近组织至耳郭边缘紫红。舌质淡,苔白,脉沉弦细滑。治以益气健脾,清热化痰。处方:法半夏10g、茯苓15g、陈皮10g、甘草6g、金银花15g、黄芩10g、枳壳10g、车前子12g、泽泻15g、白术10g、党参15g、柴胡6g。连服14剂而愈。

按语:此例患者虽属年少,但舌淡苔白,脉沉细滑,病机乃脾虚生痰,上干耳郭;以其近用外治,局部色紫,故治以益气健脾,清热化痰。方中六君子汤益气健脾除痰;佐车前子、泽泻利水化浊,以助除痰;枳壳、柴胡行气,以助健脾化痰散结;金银花、黄芩清热解毒。

例3:彭某,男。37岁,长沙市人。2008年10月14日诊。诉左耳廓硬肿几年,未经治疗;右耳廓肿大几天,于2天前行在外院行局部穿刺抽液,现复肿大。其他无任何症状与不适。检查:左耳廓上部对耳轮沿线增厚,右耳廓上部耳腔肿胀,色微暗,触之软,肿胀处中下部有针孔痕迹。舌质偏红胖嫩,中心有裂,脉沉略滑。治拟清热化痰,佐益气健脾。处方:法夏10g,茯苓12g,陈皮10g,甘草6g,金银花15g,黄芩10g,枳壳10g,车前子10g,泽泻10g,党参12g,白术10g,巴戟天10g,浙贝母15g。7剂,并配合右耳局部穿刺、加压包扎1次。未再治疗,不一月双耳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