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土祠图片:民族服饰 (图文解说)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7:05:02
【服饰颜色禁忌】古代服装着色有禁忌,黄色在唐代始被皇帝专用
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受这种等级制度“礼”的影响,古代服饰文化作为社会物质和精神的外化是“礼”的重要内容,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身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除能敝体之外,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



服装就如同一种符号,古代社会中服装有严格的区分,不同的服饰代表着一个人属于不同的社会阶层,这就是“礼”的表现。《礼记》中对衣着等级作为了明文规定:“天子龙衮,诸候如黼,大夫黼,士玄衣裳,天子之冕,朱绿藻,十有二旒,诸候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以此人为责也。”《周礼》中记载:“享先王则衮冕,表明祭礼,大礼时,帝王百官皆穿礼服。”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对服装的“礼”性功能亦有精辟见解。如儒家提倡“宪章文武”约之以礼,这种观点的提出是其与其封建等级制度的捍卫者的形象密不可分的。



这种“礼”的功能还表现在服装的色彩上,如孔子曾宣称“恶紫之夺朱也”(《论语阳货》)因为朱是正色,紫是间色,他要人为地给正色和间色定各位,别尊卑,以巩固等级制度,历史上“白衣”、“苞头”、“皂隶”、“绯紫”、“黄袍”、“乌纱帽”、“红顶子”等等都是在一定时期内,某种颜色附丽于某种服饰而获得了代表某种地位和身份的例子。在每个朝代几乎都有过对服饰颜色的相关规定
例如:《中国历代服饰》记载:秦汉巾帻色“庶民为黑、车夫为红,丧服为白,轿夫为黄,厨人为绿,官奴、农人为青“。唐以官服色视阶官之品。”“举子麻之通刺,称乡贡。”唐贞观四年和上元元年曾两次下诏颁布服饰颜色和佩带的规定。



唐代皇帝穿黄袍及衫。唐以前黄色上下通用,并没有什么特别尊贵的意义。唐高祖以赤黄袍巾带为常服之后,有人提出赤黄色近似太阳的颜色,“天无二日”,日是帝王尊位的象征。因此从唐朝开始,赤黄色(赫黄)为帝王所专用,黄袍也被视作封建帝王的御用服饰,臣民一律不得僭用,并以品级定袍衫的颜色,即所谓“品色服”。这种规定一直延续到清朝。在清朝,官服除以蟒数区分官位以外,对于黄色亦有禁例。如皇太子用杏黄色,皇子用金黄色,而下属各王等官职不经赏赐是绝不能服黄的。
中国的服饰文化源远流长,每当看到峨冠博带,长襟宽袖的古人,都仿佛感觉到了那远古的风悠悠地飘来。

【明清补服】文武官员的官服:补服图案代表官位的差异
明、清两代,官员在朝服的前胸后背处分别装饰一块方行的图案,我们称其为“补子”。明、清凡装饰有“补子”的官服,称为补服,也称为“补褂”。前后各缀有一块补子,形式比袍短又类似褂,但是比褂还要长,其袖端平,对襟,所以又名“外褂”、“外套”,在清代官服中是穿用场合最多,时间最长的一种,而表示官階差异最明显的地方,就是文官绣有文禽、武将绣有猛兽纹饰的“补子”。

补子的起源:
相传补子起源于武则天时代(武则天的官吏制度)。一天武则天上朝时赐给官员们绣了花的官袍。因为十分好看,又是御赐之物,所以其他官员纷纷效仿。补子就从这里而来。
补子的源头可以上溯至蒙元时代。内蒙古正蓝旗羊群庙出土的元代石雕上就有花卉纹的补子,同时在一些元代墓葬中也确实发现了不少具有方补形式的元代织物。但这些服饰没有作为补服出现,且这些方补多作花卉状,它们在当时并没有作为官阶的标志。



清前三品文官补服图案
明代和清代“补子”的差别,除了部分动物不同外,就是明代的“补子”前后都一样,而清代的“补”前面的部分是将其图案分成两半。真正代表官位的补服定型于明代。据《明史·舆服志》记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规定,官吏所着常服为盘领大袍,胸前、背后各缀一块方形补子,文官绣禽,以示文明,武官绣兽,以示威武。一至九品所用禽兽尊卑不一,藉以辨别官品。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杂职:练鹊;风宪官:獬豸。除此之外,还有皇帝作为赐服专门赐给特定人物的赐补,有斗牛和飞鱼两种。



清前三品武官补服图案从明代出土及传世的官补来看(本文来自通吃岛股票论坛),其制作方法有织锦、刺绣和缂丝三种。早期的官补较大,制作精良,文官补子均用双禽,相伴而飞,而武官则用单兽,或立或蹲。到了清代,文官的补子却只用单只立禽,各品级略有区别,通常是:一品鹤,二品、三品孔雀,四品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鹌鹑,九品练雀;而武官还是用单兽,通常为:一品麒麟,二品狮,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品、八品犀牛,九品海马。
明清官员所用补子都是以方补的形式出现的,与明补相比,清代的补子小而简单,前后成对,但前片一般是对开的,后片则整片织在一起,主要是为了便于穿着。前片官补正好位于清代官服的前胸,为便于解系纽扣,只能将前片对半分开。
在明清两代,受过诰封的命妇(一般为官吏的母亲及妻子)也备有补服,通常穿着于庆典朝会上。她们所用的补子纹样以其丈夫或儿子的官品为准。女补的尺寸比男补要小。凡武职官员的妻、母,则不用兽纹补,也和文官家属一样,用禽纹补,意思是女子以闲雅为美,不必尚武。
【满族服饰】清代多穿旗袍:四季皆宜,男女皆可穿

旧时满族男子留发束辫,穿马蹄袖袍褂,女子穿宽大直筒旗袍,穿木制鞋。
满族妇女不缠脚,所著鞋子绣有漂亮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满族妇女的发式变化很大,姑娘时代,只简单地把头发在脑后挽一下。长到快出嫁时,就要把头发梳成辫子并挽成单发髻,结婚后的发式有双髻式、单髻式等多种,双髻式发型把头发从头顶分梳为前后两部分。前髻梳成平顶状,以便戴冠,颈后髻梳成燕尾状,在胫后伸展开来,它使得颈子总要保持挺直的状态,因此,满族妇女走起路来就更显得高贵、尊严。女子喜穿长及脚面的旗袍,或外罩坎肩。服装喜用各种色彩和图案的丝绸、花缎、罗纱或棉麻衣料制成。有的将旗袍面上绣成一组图案,更多在衣襟、袖口、领口、下摆处镶上多层精细的花边。脚着白袜,穿花盆底绣花鞋,裤腿扎青、红、粉红等各色腿带。盘头翅,梳两把头或旗髻。喜戴耳环、手镯、戒指、头簪、大绒花和鬓花等各种装饰品。



历史上满族男子多穿带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衣服喜用青、蓝、棕等色的棉、丝、绸、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乌拉。顶上留辫子,剃去周围的头发。
满族男女都喜爱在腰间或衣服的大襟上挂佩饰。男子有火镰、耳勺、牙签、眼镜盒、扇带。女子有香囊、荷包等。大多用绸缎缝制,花色品种繁多,制作精美。入关以后,满族旗袍已在中国妇女中通用。
满族的服饰种类有:
帽饰:满族女人无帽,男人有帽,分礼帽、便帽、风帽、毡帽、坤秋帽(女子冬季御寒);
服饰:主要有四种形式:旗袍(即长袍)、马褂、坎肩、套裤。旗袍不分季节,男女均可以穿。马褂则为有身份地位的富裕男人在春秋、冬季时穿着。坎肩是女人的外套衣。套裤是无裤腰的棉裤筒,以两条背带固定,多为老年妇女冷天的穿着。满族人穿长裤与其它民族不同的是必须扎系的腿带,以便出行。
鞋饰:男人的鞋为布底纳绑,鞋脸镶嵌双皮条。冬天穿猪皮或牛皮靴,年迈老人多数穿高腰毡鞋。女人穿鞋下窄上宽、鞋脸尖端突出上翅、两侧绿花、形似小船的木底高桩鞋。具体有马蹄底鞋、花盆底鞋、平底鞋、方头鞋、尖头鞋;
佩饰:满族人佩带的饰品分骨饰、石饰、珠饰、金银饰等。选戴哪一种首饰要根据地位身份,一般说首饰的好坏可以看出地位的高低、家庭的贫富。
满族的服饰色彩多以淡雅的白色、蓝紫色为主,红、粉、淡黄、黑等色也是其服饰的常用色。白色在满族服饰中是一个重要的颜色,因为,满族传统上有尚白的习俗,以白色为洁、为贵,白色象征着吉祥如意,所以,在满族服饰中常在红色、蓝色等其他颜色的旗袍上镶白色的花边。



清代满族基本都编入八旗,有旗人之称,故这种满族男女老少四季皆宜的服装被人们称为旗袍。式样分男女两种。清初男子旗袍为圆领、大襟、箭袖(马蹄袖),四面开衩,系扣袢,腰中束带。四面开衩是为了骑射自如,箭袖是为射箭方便,又可御寒保护手背。冬季在棉袍外往往套一件长到肚脐、四面开衩、对襟的短褂,俗称马褂(满语鄂多赫)。亦有外套一马甲(俗称坎肩)者。清末,由四开衩改为左右两开衩,箭袖多改为平袖。女式旗袍基本与男袍同,只是在领口、前襟、袖口等处镶饰花边,天寒时则外加马褂或马甲于袍外。民国年间,女式旗袍多改为胸襟宽松、腰身微紧、臀部稍宽、下摆略收的式样,这种贴身合体的旗袍,更能显示出妇女端庄典雅及身段之美。本世纪五十年代末,男式旗袍在满族聚居区才逐渐废弃,而女式旗袍不但满族妇女至今喜爱,而且其他民族妇女也多穿着。
马蹄袖是清代满族男女旗袍之袖式,亦称箭袖。清初,满族男子所服旗袍,袖口较窄,袖端多加一长可露指的半圆型兽皮(后改布质),因其状酷似马蹄而名之马蹄袖。优点是征战、打猎时射箭方便,御寒保护手背。清中期以后,该袖式的服装渐从便服转为礼服,便服多为平袖,礼服仍为马蹄袖。平时多卷起,在办公事、喜庆节日、拜见上司、叩见长辈时,必须先左后右地放下马蹄袖,才可行拜见礼。亦有将马蹄袖用钮扣系于便服袖口以为礼服之用者。满族妇女礼服亦多为马蹄袖式。民国年间,逐渐不用。
乌拉是满族传统的防寒靴鞋之一。以猪、牛、鹿等兽皮缝制而成。形状为前尖后圆,鞋帮贯以六个鞋耳,鞋口近脚处垫以衬布,并用一细皮带联结靴耳。鞋较宽大,穿用时须在鞋中充垫“东北三宝”之一的乌拉草。由于乌拉质柔量轻,行动自如,既可防寒,又利于军事征战及狩猎生活,故得以沿用下来,至今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一些偏僻山村还可见到。

【畲族服饰】自创服饰图案,别出心裁的艺术品



客家人的服饰,与唐宋时期中原人民的服饰差别甚大,却与畲族服饰类似,显然是在长期与畲族人民交往中,受到畲族的影响,吸收了畲族服饰文化的有益养分所致。
历史文献对于畲族人民的描写,与描写其它蛮撩一样,都说他们“男女椎髻,跌足,衣尚青、蓝色。男子短衫,不巾不帽;妇女高髻垂缨,头戴竹冠蒙布,饰理路状”。



闽东北畲族妇女发式称为“凤凰髻”,16岁前少女用红绒缠辫子,盘绕头上,额前留“留海”,畲族称为“布妮头”。成年已婚妇女发式畲族称为“山哈娜头”,随地域不同略有差异。流行于闽侯,福州,古田,连江,罗源和宁德南路飞鸾一带发式称为“凤头髻”。流行于福安和宁德大部分区域的发式称为“凤身髻”,流行于福鼎和霞浦西路发式称为“凤尾式”。闽南,闽西有的畲村妇女发式也不同于当地汉人,如漳平,华安,漳浦,长泰等县畲族妇女发式为“龙船髻”。闽北畲族妇女以百根银簪并配以红绳,料珠,装成"扇形髻"。浙西南畲族妇女发饰称为“笄”。


畲族服饰图案的创造作者大多是土生土长的劳动妇女。她们制作服饰品完全是为了自用,而不受商品需求的制约。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她们可以随心所欲、独出心裁。技法上或挑中带绣,或织绣结合,一切从实际生活出发,从而使这些服饰图案花团锦簇、溢彩流光,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服饰图案的内容和风格往往自由奔放、不落俗套。她们把山里的花草、林间的鸟雀、空中的云彩、雨后的彩虹,缝在衣服上、裙子上。这种来源于生活的朴素的艺术情感,使她们手中绘制的服饰图案纹样生机勃勃。
从内容上看,畲族服饰图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物象。如飞禽走兽、花鸟虫鱼、农舍车马以及传统的几何形图案——如万字、云头、云勾、浮龙纹、叶纹等。有的用文字排列组合成图案。文字的形体有原始的,也有楷书,常用一些旧的吉祥语,如“五世其昌”、“三元及第”、“招财进宝”等。再如象征农田的方格图案、象征江河的彩条图案、象征林木的十字图案,都作为一种较为固定的格局被保留下来。
从用色上看,妇女们在创造了理想形象之后,努力追求颜色的浓郁和厚重的艳丽感。畲族崇尚黑色和蓝色,在服饰上以黑、蓝为主调,显得凝重深沉、庄严朴实。在以黑、蓝为主调的基础上,有的加上一点色彩鲜艳的花边或头巾、围腰之类,平添几分情趣。畲族妇女的彩虹式花襟由五节很宽的蓝、红、白、绿、黑布圈或彩缎镶接而成,有的彩袖颜色却以红、黄、绿、蓝、紫为主。总之,是以彩虹的色彩模式设计的。这其中又包含着一定的象征意义,如蓝代表天空,绿代表草地,红代表太阳等。畲族彩虹式花襟五彩缤纷、色调和谐、美观大方,但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她们非常善于选用多种强烈的对比色彩,但在色彩的安排上,往往不做大面积的对比,而是采用细碎均匀的小面积对比使色彩既富于变化又和谐统一。同时,以很深或很浅的底色和醒目有力的轮廓线去统一这些斑驳多变的彩色点块。这种设色方法,能使色彩多而不杂、艳而不跳。即使是十分突出的块面颜色,也能融于整个色调之中,而不至游离于画面之外。
畲族服饰图案包含着千百年来广大民众的艺术创造精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较深的文化内涵,它的内容十分丰富。
而最使人惊异的是,这些平凡的劳动妇女不仅使用木制织机,织成粗质的棉布,还以一根针、几缕线、小小的蜡刀这些甚为简陋平常的工具和材料在漫长的岁月里为人类的艺术宝库增添了无数精美的艺术品,这的确值得人们永远珍爱。

【傣族服饰】朴实大方衣对襟,身佩饰物有用心



傣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孟连及新平、元江、金平等30多个县市。傣族服饰淡雅美观,既讲究实用,又有很强的装饰意味,颇能体现出热爱生活,祟尚中和之美的民族个性。傣族男子服饰
各地傣族男子的服饰差别不大,一般都比较朴实大方,上身为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宽腰无兜长裤净色长裤,多用白色、青色布包头,有的戴毛呢礼帽,天寒时喜披毛毯,四季常赤足。这种服装在耕作劳动时轻便舒适,在跳舞时又使穿着者显得健美潇洒。保留着古代“衣对襟”、“头缠布巾,喜挂背袋、带短刀”的特点,但衣料已很少再用自织“土布”。中山装和西装,已成傣族青壮男子的时装。近年来出现了有领对襟或大襟的小袖衫,头巾改为水红色、绿色、粉红色的绸子,裤子依旧。



傣族男子一般不戴饰物,偶尔也会发现他们的手腕上有一只闪闪发亮的银镯。镶金牙、银牙是他们的喜好。他们通常把上好的门牙拔去,换上金或银做的假牙。过去有文身习俗,在胸、背、腹、四肢等处文文字符号或狮虎、麒麟、孔雀等图案,以示勇敢或祈求吉祥之意。
傣族女子服饰
傣族女子的服饰很有特色,但各地有所不同。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妇女一般上身穿白色、天蓝色或绯红色紧身内衣,外面套以大襟或对襟的圆领窄袖短衫。这种短衫独具特色,袖管又细又长,紧贴胳膊;衣服的腰身又细又短,腰背处有一小部分外露,下摆较宽而大。下身穿颜色艳丽的筒裙,长及脚面。过去,筒裙上有花条数道,花条的多少,表明所属阶层,规定极其严格,任何人不能违反。在这一地区,妇女有穿鞋的习惯,常见的有尖花鞋、朝鞋和拖鞋。她们一般都将长发盘结于头顶,插上一把月牙梳,有的还戴上一块花头巾,形象婀娜多姿,优美动人。
     德宏傣族妇女的服饰有所不同。她们在当姑娘时一般穿白色或绯红色的大襟短衫、长裤,将发辫盘于头上,腰间束一块小的围腰,结婚后才穿上对襟短衫和筒裙。德宏地区傣族妇女的发式也不一样,年轻的妇女是将头发束于头顶,中老年妇女则不再束发,而改戴一种黑色的高筒帽。
    傣族妇女都喜戴首饰,首饰通常用金银制做,空心居多,上面刻有精美的花纹和图案。姑娘们常在头上插上精巧的小梳子,戴上色彩鲜艳的包头巾。有时采上几朵鲜花戴在头上。傣族男子一般不戴饰物,偶尔也会发现他们的手腕上有一只闪闪发亮的银镯。镶金牙、银牙是他们的喜好。他们通常把上好的门牙拔去,换上金或银做的假牙。
傣族妇女的服饰还有个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她们的腰际都系一根精致的银腰带,据说这根银腰带十分珍贵,是由母亲一代代传下来。实际上这是一种信物,如果姑娘将银腰带交给哪个小伙子,就意味着她已爱上他了。

【“三星堆”人服饰】三千年前“三星堆”人穿衣文化

古蜀探秘

传说在大约距今四五千年前的黄帝时期,古人开始裁衣蔽体。最初的衣服是一些兽皮和植物纤维制成的,后来才有了丝绸布匹。这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茹毛饮血的时代已经留在了历史深处。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诗经·淇奥》中已经有了“有匪君子,充耳秀莹,会弁(bian)如星”的诗句,意思是有个君子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耳垂。这个时候,上至天子后妃、公卿百官,下至黎民百姓,都有了固定的衣冠服饰,古人的穿着大抵已经很得体了。
三星堆人也不例外。1986年,在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人像、石像身上,发现了款式多样的服饰。3000年前的三星堆人正是穿着这些炫目而美丽的服饰,生活在成都平原上。这些衣饰可能出自三星堆裁缝之手,他们为三星堆各个阶层都设计出了合身的衣服,精巧的设计让后人艳羡不已。三星堆人的衣服多是“左衽”的,我们知道,中原地区的古人穿的衣服多是开口朝右的,古蜀人的“左衽”是一种怎样的服饰?



神秘王服:一件还是三件?
1986年,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在二号祭祀坑出土。他可能是三星堆古国的蜀王,担任着整个王国军政、祭祀、祈祷的神圣职责,拥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既然是地位崇高的蜀王,穿的衣服自然也非同凡响。
大立人出土时穿着一件华丽高贵的长衣,考古学上称之为王服。前裾过膝,后裾呈燕尾形,很像今天西方人穿的燕尾服;王服上还绣着飞翔的凤鸟和阴森的兽面纹,似乎是为了刻意营造出一种神秘气氛。
西汉时的蜀人扬雄说,古蜀人的衣服很奇怪,是“左衽”,青铜大立人的服饰即是左衽,证明扬雄所言非虚。服饰史上,“衽”指的就是衣襟,左衽也就是说开口是朝左的。其实古代西南地区的民族,普遍有领口开口朝左的习惯。中原地区的古人服饰,几乎都是开口朝右的,这其中比较典型的是汉族的服饰,陕西秦始皇兵马俑的服饰就是统一右衽的。
从正面上看,青铜立人穿着一件“燕尾服”。不过,让人意外的是,从侧面看上去,他竟然层层叠叠穿了三层衣服:最外面是华丽的外衣,中间的衣服反而是最长的,最里面的内衣是最短的,燕尾形其实是中衣的下摆,而不是我们熟悉的像燕尾服一样拖在最外面。



这样奇怪的搭配在中国服饰史上是一个特例,一般我们熟悉的服饰都是外长内短的,缘何三星堆人的服饰恰恰相反,是外短内长的?以我们现在的眼光看来,这是一种奇怪的搭配。有人说这套王服是蜀王祭祀祖先、神灵时穿的古老法服,想要引起的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3000年前,古蜀王可能正是穿着这件雍容华贵的王服,频频出现在古蜀国的重要场合。
王服用料非常考究,可能由丝绸织成。早在商周时期,成都平原上的古蜀人便已经开始制造丝绸,他们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穿上丝绸的人群。然而,我们今天已经难以完整地看到远古时期的纺织品了,它们不易保存,极容易朽烂。
大立人头上,还戴着一顶王冠,与他身上华丽的衣服相互映衬。中国最早的帽子与冠,传说是西汉末年,王莽因头秃无发才开始使用的,班固在《汉书》中颇有些许调侃的味道。其实,早在距西汉1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帽子与冠已经戴在了古人头上。帽子是普通人戴的,冠则属于有地位的阶层。中原地区的冠,有严格定制,诸如鸡冠、鹖(he)冠等等。三星堆除了大立人的王冠,还出土了戴象冠、蛇冠、龙冠人像。由此看来,古蜀人对冠的态度,比中原各国,要开放和自由得多。
青铜大立人头上的王冠被称为“花状高冠”,远远望去,如同一朵盛开的鲜花一般。冠中部雕刻着一轮散发着光热的太阳,照射着旁边无数仿佛在天空中飞翔的翅膀。这顶神秘的帽子和尊贵的王服,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了一起。

日常服饰:偏爱鸡心领
在中原地区,衣服作为礼节的一部分受到古人的重视。不同等级的人有不同的服饰,不得造次,衣冠不整被古人认为是大过失。齐景公纵酒,醉而解衣冠,晏子就批评他失礼。《左传》也说,“良夫紫衣狐裘,至,袒裘,不释剑而食,太子使人数以三罪杀之”。可见衣冠之重要。跟中原地区一样,三星堆人也有一套自己的服饰体系。
正如其身份一样,青铜大立人华丽的外衣也是惟一的,除了他再没有人穿如此华丽的衣服。不过,古蜀王也只是在一些重要场合才穿这件华丽的外衣,平时,他也穿三星堆古国一些常见的服饰,例如中衣与小衣。
东汉人刘熙爱在其作《释名》中探寻事物的本源,对于中衣,刘熙是这样解释的,“小衣之外,大衣之中也”,是衬在外衣与内衣之间的衣服。三星堆人中衣领口一般很大,正面和背面都是鸡心领的,与现在女性 爱穿的露背装有点相似,后面拖着长长的燕尾。



这种衣服大抵并不是三星堆人的专利,商周时期的古人中流行一种叫蝉衣的礼服,《汉书》记载的蝉衣用的裁剪方式是“交替这么翦一下,翦下一块正幅的布,让一头狭窄地跟燕子尾巴一样,在两边垂下来”,按照这个裁剪方法,得到的正是宛如三星堆人中衣的蝉衣。
一般的三星堆贵族爱穿一种对襟衣,这在三星堆出土的雕像身上屡有发现。直到今天,对襟衣仍然在苗族、白族、回族、黎族等少数民族中流行,跟一般左衽或右衽的衣服不同,对襟衣就是从中间对称剖开的,由于简洁方便深受古人的喜爱。三星堆人的对襟衣无领无扣,两襟在胸前交叉形成“V”,看起来也是一个鸡心型,千年前的古蜀人似乎对“V”字型的领口有着特殊的厚爱。古蜀人在穿对襟衣的时候还喜欢系上腰带,这样更方便穿着。
王服、中衣、对襟衣大抵还是三星堆贵族的服饰,一般三星堆人还是无福消受。中下层的三星堆人穿的衣服很杂,可能是因为地位太低,没有钱缝制的缘故。
三星堆出土的一件青铜跪立人身上,穿着一件右衽的短上衣,素面朝天,上面没有任何纹饰。更有趣的是他下身穿的裤头,这是当时流行的犊鼻裤,然而,跟一般的犊鼻裤不同,他的犊鼻裤显得特别短,“仅能兜裆遮羞”。根据司马迁在《史记·司马相如传》中的记载,犊鼻裤是仆役做粗活时的衣着。让我们不解的是,他穿着“仅能遮羞”的裤头又怎么做粗活呢
这样的三星堆人大抵还是有一点点钱的,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很多雕像都只穿了一件下裳,甚至连女性也是如此,上身袒 胸露 乳。这些人为何没有衣服蔽体?我们通常说的衣裳,衣就是上衣,裳指下衣,也叫下裳。这些不穿上衣的三星堆人的下裳一般比较肥大,像裙子一样,下部较宽呈喇叭形,跟现在的喇叭裤有点相像。

铠甲:戎马一生的武士
不同的阶层穿不同款式、质地的衣服,这是3000年前三星堆王国内部森严等级制度的缩影。然而,三星堆古国另一些人颇值得我们寻秘。他们穿着厚厚的铠甲,是三星堆王国的守护者和疆域的开拓者,戎马一生。
1986年,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了两尊威风飒飒的小立人像。他们穿戴着坚固的甲衣,也就是盔甲。上身是胸甲,雕刻着狰狞的兽面花纹;下身用铜片和兽皮连缀而成,料想这样的甲衣在战争中应该具有巨大的震撼力和实用性。
小立人头戴头盔,这是一种用皮革、青铜制成的头饰,打仗作战时起保护头部的作用。头盔在远古称为胄,汉代也称为兜鍪(mou),以后才叫盔。另外,一些青铜人头像头上也戴着头盔,他们的头盔两侧上翘,仿佛兽角一般,后面有一道凹痕,仿佛是插羽毛之用,《三国演义》中很多西南少数民族的首领便戴着这种带角的头盔。
威武的甲衣,坚固的头盔无疑是三星堆人在战争中克敌制胜的法宝。小立人可能是当时普通的士兵,青铜人头像刻画的可能是一位古蜀王国部落首领的形象,或许他们都在一场保家卫国的战争中牺牲,三星堆人把他们铸成雕像,供奉在宗庙中,永远接受着后人的祭拜与追忆。

三星堆女性穿什么
按照我们现在的观点,美丽的彩装似乎是女性的专利,男性的衣服一般都是单调而固定的。然而,让人不解的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三星堆人的服饰,外衣、中衣、对襟衣、甲胄等等似乎都是男性的专利,女性的彩装并没有在考古发掘中露面,目前知道的一件青铜顶尊女人还赤裸着上身。千年之前的古蜀女人到底穿着怎样的服饰呢?
迄今为止,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有一部分是一些青铜雕像,这些雕像塑造的大多是阳刚的男性形象,他们是显赫一时的蜀王、巫师或者部落首领。这给了我们一个提示:3000年前的三星堆王国似乎是一个男性的国度,跟中原人一样,也许他们认为,女性是不能参加神圣的祭祀的,自然也没有权力被塑造在雕像中。
三星堆女性给后人留下的,是她们的手艺。三星堆出土的很多服饰与帽式,比如青铜大立人的王服、中衣、“拿破仑”帽都有刺绣的痕迹,这些应该是三星堆女性的手笔。
1986年,三星堆遗址出土了一件神秘的青铜器。这件青铜器塑造的是一对纤细的腿,没有上身,穿着一条紧贴身体的短裙,跟现代人的超短裙很相似。它似乎塑造的是一双女人极细的腿,或许,三星堆的女性就是这样装扮的。然而,它又长着一双鸟脚,三星堆的女性当然不会长着一双鸟脚,那么,这个穿着性感的超短裙的细腿鸟脚像,到底是人还是神?

【盘扣】兴起于“结”,民族风韵浓缩其中



在形形色色的传统旗袍中,衣襟上的盘扣常常起到画龙点晴般的传神作用,民族风韵浓缩其中。所谓盘扣,是由手工将长长的硬条回旋盘绕成各种造型的钮扣。
说起“盘扣”的历史并不长,它是从古老的“结”发展起来的。我国早期的服装,要使衣服合体保暖而不散落,便要借助于带子、绳子,而使用时,就要系扣、打结。“结”的式样很丰富,有起功能作用的束衣之“结”,也有起美化作用的装饰之“结”。同时,“绳结”在人民心目中也代表着各种美好吉祥的意义。随着清初的服装以袍、褂、衫、裤为主,改宽衣大袖为窄袖筒身,衣襟以纽扣系之,代替了明朝汉族惯用的绸带,这时,中式盘花扣也随着服装的发展而兴起。



如今,盘扣不仅作为纽扣使用,还可独立观赏,是一种新颖的工艺美术作品。其制作工艺包括了盘、包、缝、编等多种手法,在样式设计、颜色搭配等方面也极为讲究,充分表现出设计者高超的技巧和惊人的创造力。
盘扣的花样主要分直角扣、花扣和琵琶扣三大类。无论哪一种盘扣,都要先做成硬条,然后再盘制而成。
近几年,盘扣作为一种传统的服饰手段又风靡一时。长袖盘扣、短袖盘扣、对襟盘扣、斜襟盘扣……就连后开衩的直筒连衣裙也缀上了几颗盘扣,恰似一只只欲飞未飞的“蜻蜓”。
立领配盘扣,氤氲着含蓄和典雅;低领配盘扣、洋溢着浪漫和娇俏;短坎长裙中间密密地缀一排平行盘扣,于端丽之中见美感;斜襟短衫缀上几对似花非花的缠丝盘扣,于古雅之中见清纯……

【俄罗斯族服饰】头饰风俗独特:婚前婚后界限森严



中国俄罗斯族散居在新疆伊犁、塔城、阿勒泰及乌鲁木齐等地。
俄罗斯族男子的传统服饰是穿分衩长袍、长裤,或穿白色绣花衬衫和灯笼裤,戴八角帽;冬天穿皮衣和棉衣,戴皮帽。居住在城里的俄罗斯族男子内穿套头式白衬衫,衣领、袖口、胸前衽边均饰花边;外着西装或制服;戴鸭舌帽、毡礼帽,冬戴皮帽。


俄罗斯族妇女兴穿裙,裙大体有两种:一种是连衣裙,一种是有荷叶边宽背带的背带裙。穿时常将背带裙套在连衣裙外。青年女子裙长至膝部,中老年妇女则喜穿长及脚面的深色无领的连衣裙。青年女装喜用颜色浅淡的花布制做,领边、袖口、裙摆等处,均饰有镂空花边。过去,也有上穿无领绣花衬衫,下着自织的白布大长裙,上面绣着色彩艳丽的方格形或长条形图案花纹,腰系一条花布带。妇女秋冬季节戴呢帽或皮帽,呢帽上多插羽毛作为装饰,夏天则戴花头巾。
俄罗斯族妇女的头饰有独特的风俗,而且颇为讲究,婚前婚后界限森严:姑娘梳辫子时,要同时把彩色发带和小玻璃球编在辫子里,辫子长长地下垂,头发可以露在外面。已婚妇女的独辫被两条辫子取代,盘于头顶,再用头巾或帽子罩上。未婚姑娘和已婚妇女的头饰有严格的区别。少女梳一条长长的辫子,并在辫子里编上色彩鲜艳的发带和小玻璃球,头发可以露在外面。已婚妇女则先将头发梳成两条辫子盘在头上,再用头巾或帽子把辫子裹在里面,头发不能外露,尤其是在长辈面前更要注意,否则就被视为不礼貌的行为。



在民族服装中,俄罗斯族女子的装饰品主要有披肩和腰带。披肩有两种样式:三角形和正方形,上面印着鲜艳的大花图案。除披在肩头外,俄罗斯女子还常把披肩包在头上,作为头巾使用。俄罗斯人认为腰带不仅能保暖,还能保佑平安,因为腰带象征太阳光的圆环状。在民间,未来媳妇送给公婆的第一件礼物就是腰带,所以俄罗斯女子从少女时代便学习刺绣和缝制腰带。
俄罗斯族的民族服装色彩鲜艳,宽大,这和俄罗斯民族的生产、生活有关,也体现了俄罗斯族人豪迈的性格。

【毛南族服饰】喜带花竹帽:新娘少顶花竹帽,伴娘也觉丑三分
毛南族的服饰,据性别、年龄、季节用途和社会地位的不同,形成了各种类型和样式。



女装,最大的特点是镶有三道黑色花边的左开襟上衣和裤子。衣服大多数是青色成蓝色的布料,配上银饰和顶卡花,个个婀娜多姿。姑娘们还系上一小块长方形的围腰,上边绣着美丽的花纹图案。
毛南族妇女爱穿绣鞋,有“双桥”、“猫鼻”、“云头”等三种形式:“双桥”鞋用红、绿两种颜色,在鞋面上镶成两条花边,象两座石拱桥横跨河面,也象一对彩虹吸水,因而得名。“猫鼻”鞋用五色花带,在鞋面上构成勾头的鞋面绣有云藕图案,文静大方。这些精致的绣花鞋,通常放在箱子里保存,赴喜宴和走亲时才拿出来穿。平时在家穿黑色布鞋。毛南人走远路、赶圩多数穿草鞋。草鞋有用竹壳、竹棉和禾米草编织而成。



毛南族的银器饰物给妇女增添了光彩。除了银手镯外,还有耳环、银项圈、银麒麟、银环、银簪、“五子登科”、帽饰、银颤花、银钗、银梳等。青年妇女戴上耳环,表示已出嫁或订婚了,小孩戴银锁驱邪禳灾。
毛南族女子出嫁后包青头帕,露出头顶。外出走亲访友,喜戴花竹帽。花竹帽与一般的斗笠不同,是一种当地产的黄金竹和黑亮的墨竹薄片精工编制而成的,称为“顶卡花”,或“顶盖花”,意为“帽底编花”。



“毛南地区三件宝”之一的花竹帽对于出嫁的毛南族姑娘意义重大,当地流传的,《叮嘱歌》:“哪个姑娘耍出嫁,买花竹帽晟要紧。被帐鞋盆放其次.先看竹帽新不新,新娘少顶花竹帽,伴娘也觉丑三分。满身绫罗缺这个,莫想跨进婆家门。”用做编制竹帽的篾片细如发丝,表层用720片分蔑,里层用360片分篾,编成扰如锦缎似的多层繁花的竹帽,工艺价值很高,成为毛南族青年男女之间的珍贵礼物。
男装称为五扣衣,也同女装一样开右襟,但不镶花边。它的特点是有五颗晶亮的铜扣,所以毛南语称“骨娥妮”,意即五颗扣的衣服。领扣一颗,右襟三颗,和领扣垂直相对,安在肚脐位置,下面开襟。衣服口袋和女装一样。缝在右衣襟里不外露。盛装时头缠黑头巾,长约八尺。从左至右有规律地缠在头上,头巾一端有布须,露出头顶,走起路来,布须抖动,它象小羊角,故称羊角巾,毛南话叫“挂爪”。盛装时腰缠八尺长的黑色腰带。腰带的两头用红、绿、黄、蓝、白绒线镶成锯齿形的布须。缠腰进两头有颜色的布须外露,下面穿宽筒裤子,脚穿白底黑面的布鞋。显得英俊,虎虎生气。
男女衣服颜色喜欢蓝青定自染的青色和蓝色,很少穿黄色和白色,只有孝服用白布缝制,忌穿白色衣服串门。服孝男女穿白衣,要进别家时,要把白衣、白巾脱于门外才能进屋,否则主家认为兆头不好。

【塔吉克族服饰】有人的地方就有红色,红白相间象征纯洁与忠诚
有人的地方就有红色 
塔吉克族妇女无论老少,一年四季头上都戴一顶“库勒塔”帽。这种帽子是圆形硬壳,顶部和帽沿四周都绣有精美的图案,戴在高鼻梁、大眼睛的塔吉克族姑娘头上,犹如顶着一个花篮。有的还在帽子上蒙一块长长的红色、粉红色或是黄色头巾,走起路来随风飘动,别致而又迷人。



库勒塔帽几乎成了塔吉克族妇女的标志,在我国56个少数民族中,独树一帜。
到了冬季,她们还在圆帽沿里衬些棉花或是驼绒,再增加后围保护脖子不受冻,这种叫“谢依达依”的冬帽仍然是花团锦簇,后围和帽沿的四周,都布满了花卉和图案。
塔吉克族帽子的花纹图案千变万化,几乎没有哪两顶帽子的图案是雷同的。在黑色的绒布上,绣红、黄、绿和蓝色的花纹图案,颜色十分艳丽。



在塔什库尔干县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红色,有红色的地方就有塔吉克族妇女。
塔吉克族妇女喜欢穿连衣裙,年轻人则都穿红色的连衣裙。有的是纯红色,有的红布上印小白花,有的在裙摆上也绣有花,虽然裙子质地和花纹略有不同,但远看仍是一片耀眼的红色。
红色被认为是青春的象征,充满了活力,身材修长的塔吉克族姑娘穿上红色的连衣裙,更加显示出蓬勃朝气和曲线美。
在红色的连衣裙上还套有黑色坎肩或是外衣,讲究在衣领、胸前、袖口等处绣花。塔吉克族妇女不仅重视胸前、领口、袖口的装饰,还爱在身后的长辫子上缀串珠、银元扣、宝石等,光彩夺目。
红白相间:纯洁与忠诚
塔吉克族妇女的服饰有已婚和未婚之区别。已婚妇女外出时常系三角形绣花腰带,老年妇女则留一条辫子,中年妇女留鬓发,未婚姑娘不留鬓发,辫子上常以小铜链或银链连结在一起。



无论是小姑娘或已婚的妇女,都讲究佩戴首饰。塔吉克族女性的首饰硕大,有的老年妇女在胸前佩戴“阿勒喀”圆形大银饰,直径约有十几厘米,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在塔吉克族服饰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新郎和新娘的装束了。新娘除了戴库勒塔帽外,还要在帽子前缀一排叫做“斯力斯拉”的银色小链子。
两耳坠着长长的耳环,颈部戴几排硕大项链,把脖子围得紧紧的。辫子上饰流苏或白扣、银元,手上还要戴手镯、戒指。
除此以外,新娘头上还要蒙一条长长的红色或黄色头巾,外穿红色长大衣,还要系上红白相间的手帕。
婚后,这种新娘的装束至少要保持一个月,所以在大街上看到穿这种新娘服饰的年轻妇女,都还在蜜月中哩!
新郎的帽子上要缠红白相间的布。红色表示热烈,白色表示纯洁,红白相间,表示新人对爱情的纯洁和忠诚。新郎外穿绣花长袷袢,内穿绣花衬衣,腰间系绣花腰巾,脚登紫红色的“乔鲁克”靴,两手的无名指戴上戒指,并要系上红白相间的手帕。
新郎和新娘这种大气、富贵的装束,被塔吉克人称为“国王”和“王后”,受到人们的尊敬和青睐,同时也表达了新郎、新娘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对爱情的决心。

男人的“吐玛克”



在提孜那甫乡二村几乎是清一色的塔吉克族居民,男人头上都有一顶“吐玛克”。吐玛克是塔吉克族男人的一个重要标志,连男孩子也戴吐玛克。
“吐玛克”据说是“皇冠”的意思,人人戴帽是对先人的尊敬和纪念,所以延续下来成为人们的一种习俗。
吐玛克的里子是用黑羔皮做的,皮帽的顶部和四周是用绒布,帽顶上用红线绣有一圈一圈的花纹,做工十分考究。
皮帽的里面是黑羔皮,十分保暖,老年人和青年人的皮帽在选用绸料颜色和花纹方面有所不同。小孩的皮帽用白色绸子作面,里面仍然是羔皮。无论哪种皮帽,帽沿都可以放下来,天冷时,帽沿可护住脖子。
男人除了讲究戴吐玛克外,还讲究穿“袷袢”,即一种无领、无口袋、无扣的长大衣。在恰袢的领口边、袖口、背后都绣有花卉和图案。恰袢的腰间还要系一块三角形的腰巾,腰巾上也绣有花纹和图案。脚上还穿上一双紫红色的乔鲁克靴,看起来很英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