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贾静雯洗脚哪一集: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导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3:45:08
江 西 王笑开
结构图表
奴隶社会的改革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
雅典城邦的兴起
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
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封建性质的改革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确立封建制度的改革)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
富国强兵的秦国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
改革迫在眉睫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促进民族大融合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挽救危机、自我完善的改革)
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王安石变法的作用
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封建改革
第六单元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埃及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
改革的后果
确立或尝试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9世纪中叶的俄国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明治维新
走向世界的日本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维新运动的兴起
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
考点串讲
考点1:梭伦改革的基本特点
【考查方向】通过改革的性质、目的和作用来理解梭伦改革。梭伦改革触及了当时主要生产资料──土地的占有关系,是对旧生产关系的调整,所以恩格斯称它是一场“革命”,但这是一场不彻底的革命,旧势力没有被彻底清除,下层人民的要求没有很好地满足,梭伦推崇“中庸”,企图用妥协的办法求得斗争双方的和解,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他形容自己“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但结果两面都不讨好,最后自己被迫远走埃及。
考点2:关于民族融合
【考查方向】了解民族融合的含义、特点;理解民族融合的实质。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从文化风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考点3: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考查方向】了解王安石变法的性质;透过变法措施分析变法的积极作用;理解变法的结果及其原因。王安石变法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富国之法在抑制土地兼并、发展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方面有一定成效;强兵之法节省了军费开支,改变了原有军事编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宋军的战斗力;取士之法促进了考试选官制度的发展,对于确立择优录用的原则有积极意义。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考点4: 宗教改革的实质
【考查方向】从改革的性质和作用去理解宗教改革的实质。宗教改革形式上是反对天主教的教义和教会组织,实际上是对现存的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反抗,实质上是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它为西欧资本主义因素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
考点5: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特点
【考查方向】通过改革的性质出发认识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从改革的结果分析其改革的失败。由于英法殖民者用枪炮打开了埃及的大门,穆罕默德阿里的经济改革一开始就具有对外开放的特点。然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开放又是非常有限的。它是在保存封建农奴制的基础上进行的。虽然有近代色彩,但其性质是封建性的。它涉及内容全面,但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因此虽有较大成效,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考点6:戊戌变法的特点
【考查方向】从方式、宗旨、内容三方面去深刻体会戊戌变法的特征。从方式上看,变法要用西方和日本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模式,对中国传统的旧制度进行改革。从宗旨上看,是要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有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在渐进的变革中,建立资产阶级国家,从根本上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从内容上看,变法的内容与维新派的主张有差距,维新派与康有为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在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颁布的诏令中没有体现,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易混知识
1.商鞅变法与梭伦改革的异同
商鞅变法
梭伦改革




时代背景
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时期,改革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确立起封建制度
奴隶制度的上升时期,其改革加强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性质
一场新兴地主阶级为发展封建经济而进行的除旧布新的社会改革
一次奴隶主阶级的缓和社会矛盾的变革
特点
坚决打击奴隶主旧贵族势力,改革较为彻底,是一次促使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的变革
为平衡各阶级、阶层利益,有着调和、折中的特点
结果与影响
商鞅变法成功了,确立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制度,为秦国灭掉东方六国,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不但没有缓和社会矛盾,反而激起了旧贵族的强烈反对,但却为雅典走上民主政治道路奠定了基础
相同之处
都有富国强兵的目的。都涉及了对权贵利益的限制:商鞅变法主张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梭伦改革主张按财产划分等级,打击旧贵族的特权。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国力强盛
2.比较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俄国农奴制改革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
相同点
背景
都是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改革前国家都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领导者
改革都是由封建统治阶级主持的
结果
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阻力
都受到来自旧势力的强大阻力
不同点
性质
并没有改变生产关系,所以其性质为封建性质的改革
废除了农奴制,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其性质是资本主义的改革
结果
失败
成功
3.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成败原因
项目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社会背景
资本主义发展的水平高于中国;封建统治相对薄弱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中外反动势力勾结使封建统治势力强大
领导力量
倒幕派(中下级武士、新兴地主等联合力量强大)建立倒幕基地,武装倒幕
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小,依靠没有实权皇帝,不敢发动群众,顽固派力量强大
具体措施
明治政府发布一系列除旧布新改革措施并大力推行
光绪帝颁布一系列变法诏书,
各地阳奉阴违
国际环境
19世纪中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西方对中国的入侵和中国人民的反抗,客观上为日本提供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19世纪末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成为列强瓜分对象。帝国主义不愿意中国成为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不利
结果的原因分析
而日本从政治、经济、军事、文教等方面全方位进行“西化”
中国局限于引进西方技术,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学法导航:夯实、提高、拓展、瞄准
纵观历史各个时期的改革,其复杂性与艰巨性毋庸多言,然而,正是在这些改革中,人类历史不断前进。在本模块的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对改革有较为清楚的认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历史思维能力,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夯实、提高、拓展、瞄准”四方面入手。
1.掌握史实,夯实基础:了解和熟悉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基本史实,以扎实打好这方面的基础。
2.比较分析,提高能力,从背景、目的、内容、特点、结果、成败原因、影响等方面全面归纳著名的改革。在此基础上找出其共性和个性。
3.学科渗透,拓展思维: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等政治知识来分析改革和变法的必然性、多样性、复杂性、曲折性、进步性和局限性,从而培养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4.关注时政,瞄准目标:理解古代改革、国外改革与当今我国的改革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了解如何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并深化农业改革、发展农村经济,进而掌握改革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现实意义。
总之,对于改革不仅要能正确的认识它还应该能正确的评价它。总体说来,对待改革要客观而全面的进行评价,不能单纯的从其结果是失败或成功来下定论,要培养学生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事物,从各个方面综合的分析和评价事物。
作者简介:王笑开,毕业于井冈山大学历史教育专业,中学历史高级教师,从事高中历史教学15年,在《江西教育科研》《考试报》《中学生学习报》《少年智力开发报》《中学生导报》《素质教育报》《高考天地》等10多家报刊发表文章80余篇。
2011-03-01  人教网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