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最想对孩子说的话:用三大历史观指导命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1:57:27

──开放吸纳、多元视角:用三大历史观指导命题

 

一、用三大历史观指导命题

 

近年来的高考,正处于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背景之中。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改些什么?首先所改的是课程理念,或者说课程思想、课程价值。就历史学科来说,是为了“更好地帮助我们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当前的社会,知道世界发展的潮流,从而感悟人生的意义、明确个体的责任”(黄牧航《史学观念的转变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中史参》2008.3)。如何做到这一点?首要地是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运用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是什么呢?最基本的是对传统史学观的修正与发展,以及新的史学观的建立。本轮中学历史新课改中,运用了哪些史学观呢?最基本的仍然是唯物史观,但是,较之传统的只讲革命的“革命史观”的唯物史观,是丰富了很多的唯物史观,具体而论就是“现代化史观”的唯物史观、“全球史观”的唯物史观和“文明史观”。既然作为历史研究的史观都发生了变化,而为大学选拔人才的高考历史命题的思想指导当然也会相应变化,即以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等作为高考历史命题的指导思想。

 

所谓“史观”,就是关于人类历史运行的总体看法。

 

.用“现代化史观”指导的命题

 

“现代化史观”就是运用“现代化”的总观点来看待中外历史,特别是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历史以及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在我国,现代化史观的创立者是已故著名史学家罗荣渠先生。罗先生指出:广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具体地说,这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推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世界历史的必然进程(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95页)。近三年的高考试题,从现代化的视角所编拟的试题,是最多的。仅从"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这一经济史的角度统计,在2006──2008三年全国卷Ⅰ、卷Ⅱ共计的84个试题中,就占了23个题,比例达到了27.4%。

 

例1:2006年全国高考卷I的第39题:

 

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的武力胁迫下,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放了多处通商口岸,图9表示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分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民族独立和富强的新时代。自20世纪70年代未以来,中国从实际出发,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1)根据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地理分布特点。(6分)

 

今中国虽与欧洲各国立约通商,开埠互市,然只见彼帮商船源源而来。今日开海上某埠头,明日开内地某口岸。一国争,诸国蚁附;一国至,诸国蜂从。滨海七省,浸成洋商世界;沿江五省,又任洋泊纵横。

──郑观应《盛世危言》

 

上海在鸦片战争前是清朝一千三百多个县中的一个普通县城,1843年被辟为通商口岸。据《上海县续志》记载,光绪年间,“上海介四通八达之交,海禁大开,轮轨辐辏,竟成中国第一繁盛商埠”。

 

(2)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通商口岸的开放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14分)

 

例2:2007年全国高考卷I的第23题:《欧洲经济史》描述了18世纪中期以来欧洲某些地区出现的现象,“贵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财富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的仿效,甚至受到挑战。虽然他们有时被人轻蔑地说成是‘暴发户’,但是,他们的购买力形成了他们自己竞相仿效的基础”。这段描述说明(A)

 

A.工业革命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

 

B.启蒙思想的传播消除了人们的等级观念

 

C.政治革命使封建贵族告别了昔日生活

 

D.科技进步降低了生产成本,物价相对低廉

 

例3:2008年全国卷I的第19题: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A)

 

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http://www.zxls.com

 

B.人口爆炸性增长

 

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D.各国间交往密切

 

2.用“文明史观”指导的命题

 

“文明史观”就是以“文明”为单位来看待整个人类历史,通过不同文明类型的演进过程探讨人类社会的进步。文明史观较之现代化史观是一种在更宏大的视野上看待人类历史的方法,是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强调从共时态的“断面”去看待各个文明的独立性。文明史观在当今的研究中所呈现的特点有五个方面:一是从现实人类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去追溯历史,说明现代文明是如何传承演变而来的,把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在一起,省略那些与现代文明关系不太密切的历史事物;二是从长时段考察历史,重点考察那些历史当中比较稳定、长期发挥作用的因素,例如政治经济制度、民族文化、社会心理等等,这其中也包括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三是以生产力作为划分文明史发展阶段的标准,把人类文明的历程划分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个阶段,而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现代化;四是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勾勒出人类文明总体演进的脉络,总结人类文明的成果,在充分肯定人类社会取得的进步的同时,揭示存在的问题;五是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统一,既看到人类社会发展有共同的规律和趋势,又看到不同文明有自己独特的具体发展道路。同时文明史观还关注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工业社会以来的相互关系,考察国际社会中和全球化过程中人类文明的演进等(杨宁一《文明史观与中学历史教育》/中国历史课程网)。我们要“按照文明史观去理解教材,由此把握学科的主干知识,同时对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重新给予评价和认识”(同上)。上述是杨宁一教授关于文明史观五大特点的概括和他对中学老师所提的要求,我认为讲得非常有道理。近三年高考试题,也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这一文明历史观。

 

例4:2006年全国高考卷Ⅱ第23题: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魁奈十分推崇中国文化。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个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文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这足以证明,

 

A.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比欧洲各国优越

 

B.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评价表达了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共同看法

 

C.儒学和欧洲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相同

 

D.中国文化在欧洲启蒙思想家中产生过影响

 

此题讲中国古代文明,特别是儒家文化对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利用伏尔泰之口赞扬了儒家文化的价值。此题反映了上述文明史观的第五个特点。

 

例5:2008年全国高考卷I第37题: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初试

二试

三试

明经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作诗、赋、文各一篇

作时务策五道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

 

材料二  在中世纪的英国,宫廷和政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官员主要由国王遴选,并被视为国王的仆人。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文官开始出现。光荣革命后,国王和权贵行使有封建特权色彩的官职恩赐权来任用官员。直至18世纪末,文官录用仍无常规可据,文官录用权主要由国王、宫廷权贵和各部长官直接行使,私人关系和个人感情成为获取官职的关键因素。

 

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目应有四类:古典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学;现代语言、近现代史和国际法。1855年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该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1)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6分)

 

(2)指出唐代科举取士与中世纪英国官员选用的主要区别。(10分)

 

(3)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6分)

 

(4)指出唐代科举制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共同之处。(10分)

 

此题将三种文明形态之下的“选官”制度进行比较,较好地体现了上述文明史观中的第一、二、五三个方面的特点。

 

例6:2008年全国高考卷Ⅱ第23题: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     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

 

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的历史   D.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 

 

此题直接从“文明史观”概念入手,考查了对文明史观第一个特点的理解与掌握情况。从对上述三道例题的简单分析可知,上述杨宁一教授关于“文明史观”五个特点的说明,以及按照文明史观重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要求,确实值得我们一线备考的老师们高度注意。

 

3.用“全球史观”指导的命题

 

“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二战后,人们开始认识到维护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性,由此诞生了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整体世界开始制度化。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和依赖日益紧密。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整体世界的发展更加迅猛,全球化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这一大背景之下,“全球史观”兴起,成为研究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学派。在中国,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已故著名史学家吴于廑先生。吴先生指出,世界历史包括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纵向发展制约着横向发展,纵向发展所达到的阶段和水平,规定着横向发展的规模和广度。吴先生的观点表明,整体世界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世界历史纵向发展的产物和结果。因此,完全可以把整体世界纳入到世界历史的纵向发展之中去。换言之,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横向表现。(这样的观点对于高考备考是非常有价值的,它完全有可能成为某一试题的题眼或题魂)“全球史观”的直接作用是,冲破了西方以兰克为代表的“西欧中心论”的传统史学框架,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当今整体世界的发展首先表现在经济的全球化,其次是国际政治中的民主化趋势,再次是不同文化越出民族范围的接触交流与相互吸收融合,最后是关于人类自身发展的资源、环境、战争与和平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的各国共同协商解决。(这四个“作用”从备考的角度,都要引起高度注意,即我们若从“全球史观”角度编拟一个试题,其题意的价值应该从这四个方面的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体现出来).“全球史观”在近三年的高考试题中也占有一定的份额。

 

例7:2007年全国高考卷Ⅱ第23题: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总结说:“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括这两者的全球性观点是不行的;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个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大作用。”作者在这里强调

 

A.从西方的角度认识非西方的历史

 

B.从非西方的角度认识西方的历史

 

C.用比较的方法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D.用整体性的观点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此题是直接用"全球史观"的概念命题,考查考生(实际上备考教师)对这一史观的了解情况.

 

例8:2007年全国高考卷Ⅱ第40题: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

 

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而居杂粮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

 

历史学家评述玉米在世界传播的意义时说,“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概括玉米在200年内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历史背景。(5分)

 

(2)历史学家为什么说玉米在世界的传播“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5分)

 

赫鲁晓夫从美国种植玉米的成功看到了提高粮食产量和给畜牧业提供大量饲料的前景,于是大力推广种植玉米。他不顾苏联气候条件的具体特点和已形成的农作物播种格局,要求在全苏各地区,在每一个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都普遍种植玉米。在伴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下,玉米的播种面积迅猛扩大,1953年为580万公顷,1956年达1640万公顷,1962年增至3710万公顷。许多原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小麦和黑麦的耕地也种上了玉米。这些被“排挤”的农作物比玉米更适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玉米在很多地方因生长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作为饲料的青玉米营养价值也没有预期那样高。(摘编自《赫鲁晓夫执政史》)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大力推广种植玉米给苏联农业带来的不良后果及其原因。(10分)

 

这题一反常规的做法,不是从欧洲工业化的影响,即“近代化的影响”或“现代化史观”角度入手,而是从美洲农业在哥伦布西航后的影响,即“全球史观”角度入手,从上述“全球史观”的“四大作用”的第一大作用的角度命题。“欧洲中心论”在此没有了地位,若从“现代化史观”角度入手,必然是“欧洲中心”。此题所体现导向很值得我们备考老师注意.

 

二、用三大历史观指导命题的启示

 

1.坚持唯物史观的主导地位

 

一是新课标明确规定,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的一门基础课程”,课程目标是“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学习,……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等。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考,其命题的指导必然要与上述规定一致,将唯物史观作为自己的主导。近年的高考虽然广泛吸收了新近史学界的研究成果,在命题过程中运用了多种历史观,但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唯物史观,而且,针对实现社会的情况,有时还会有意加强。如2006年的高考试题,“列强侵华史”在2套试卷中占了4题达26分,“国际共运史”在2套试卷中占了7题达28分。如此之大的比例,就可能是针对当时“袁伟时《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事件”(主要是否定了义和团的历史地位)和“上海教科书事件”(主要是减少了重大革命事件和毛泽东活动的篇幅)而有意为之的结果。而2008年高考历史卷II的第22题:“韩国建立后,仿效欧美政治体制,经济发展迟缓。20世纪60年代初,军人集团执掌政权,实行威权政治,经济高速发展。进入90年代后,韩国确立了政党政治。这反映出在韩国A.只有威权政治才能干预经济 B.欧美式政治体制不适合发展经济 C.经济发展与推行政党政治必须同步 D.民主体制的确立需要相应的经济基础”,更是直接考查了唯物史观中一个重要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二是唯物史观在其自身的历史发展中,随着时代的变化,形成了多种“版本”,有原本的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后有斯大林的唯物史观,再后有毛泽东的唯物史观等。而“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在相当程度上就是对斯大林、毛泽东的唯物史观作了修正和发展的唯物史观。它在坚持“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核心的”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更强调“同一性质和水平的生产力可能与几种不同的生产关系相适应”、“非经济因素对历史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等(黄牧航《史学观念的转变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中史参》2008.3)。

 

鉴于上述论证,我们的高考复习,特别是在第二轮以某些专题或重点为其复习的基本内容之时,仍然要运用唯物史观的一系列基本观点或思想作观照,作为分析、归纳某些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理论依据。

 

2.统整多种历史观

 

一是尝试用各种历史观去分析、研究同一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培养学生多角度地看待历史的思想意识和思维能力。历史是内容极其丰富且相互联系的多面体。“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观察到历史发展的多个侧面及其线索。如关于中国近代史,从政治史的角度看,中国近代史确以救国与革命为主要线索,“革命史观”是言之成理的学术观点。如果从社会史的角度,从器物层面到思想文化乃至制度层面,近代中国确实经历着一个由古代向现代的转型过程,这便是“现代化史观”的看法(王也扬《革命史观与现代化史观并不对立》/《北京日报》2008.4.1)。

 

二是明确多种历史观的共同价值追求:帮助今天的我们理解人类文明的成果以及走向未来的启示。学习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演变历史,应该明白的核心价值就是“平等、自由、民主、法治”;学习人类经济文明的发展演变历史,应该明白的核心价值就是“社会公平、整体效率、持续发展”;学习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演变历史,应该明白的核心价值就是“宽容、尊重、欣赏、开放”。这些核心价值,应该成为我们的教学和备考的基本追求。

 

鉴于上述论证,我们的高考复习,特别是在第二轮以某些专题或重点为其复习的基本内容之时,一是应该用某一具体的历史观去编拟相应的历史试题,让学生进行适应性训练;二是应该用上述“核心价值”作为“题魂”去组织专题复习、作为“题眼”去编拟训练试题。

 

下面摘录几道自编试题,仅供参考。

 

新例1:在2008年的美国大选中,奥巴马当选为美国总统,一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议论的热门话题。黑人当选为美国总统最早可能出现在(D)

 

A.1787年宪法颁布之后

 

B.1789年宪法修正案颁布之后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之后

 

D.马丁·路德·金领导的黑人民权运动之后

 

新例2:面对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凯恩斯要求政府成为“看得见的手”,其含义是(A)

 

A.政府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    B.政府要实行垄断政策

 

C.政府要干预企业主的自由    D.政府应该保障社会秩序

 

新例3:

 

每年的4月22日被确定为“世界地球日”,其源自于1970年4月22日美国2000万民众旨在唤起众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和对资源合理利用的意识的大游行和集会。对此,下面说法正确的是①美国政府支持群众的游行和集会②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恶果③“世界环境日”的确定是人类理性的又一次觉醒④“世界地球日”与“可持续发展”两个概念在本质上是相近的(D)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新例4:

 

日本学者儿岛献吉郎在其著作《诸子百家考》中说:“就全世界观之……,孔子之声望,已与释迦、基督颉颃。故予又曰孔子为世界之大圣人也”。孔子获得“世界大圣人”地位的主要原因是(C)

 

A.孔子一生历尽坎坷而不气馁的坚强意志 

 

B.办学成功使自己的学说得以后继传播

 

C.孔子的学说适应了后世人们的精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