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吴春燕艳照:60年前上海城隍庙.11(6P)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9 19:25:22

十一、城隍出巡随从差点送命

 

城隍为什么出巡,又怎么差一点弄出人性命?这一集来介绍城隍庙的“三巡会”。

“三巡会”和庙会是不是一回事?不是的。

庙会一般是在春天到了,寺庙做大量的法事来超度先人,市民聚在那里庆祝新的一年有一个好收成,当年的静安寺庙会就盛况空前。而“三巡会”是在城隍庙进行的,城隍老爷主要职责是管理阴间各种厉鬼,出巡为无祀孤魂赈济,以免兴风作浪,散布灾祸。

“三巡会”一年有三次;每年清明(又称上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也称中元节)、十月初一(或称下元节),人们抬着城隍老爷出巡,这是城隍举行的最为重大的活动,这就叫“三巡会”。城隍出巡时场面非常热闹,《申报》经常贯以“人山人海”、“拥挤异常”等字眼来形容。

按理来说,“三巡会”是民间活动,自朱元璋开始,明确城隍出巡的牒文由知县备文,因此地方官员也相当重视,晚清时期报刊资料也经常提到,城隍出巡时上海县知县停止办公一天。

庙会到现在还流行,目的已经不一样;现在的庙会主要是活跃市场,祈求社会稳定、和谐,期望风调雨顺。

龙华庙会

 

 

 

在龙华庙会我看到的队伍将近有五十米长,人们已经感到很庞大了,可是六十年前 “三巡会”的规模令你咋舌。

“三巡会”要赈济,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敛财的机会,因此各种帮会的组织拼命地往里钻,形成一个争出风头的机会,有时会首还会倒贴不少金钱,喽喽们格外卖力,地保、流氓趁机发大财。

出巡的前一天,金山神庙前先搭一个暖阁。出巡那天中午前,城隍神像由城隍殿请出,坐在暖阁里。然后放烧香的人进去进香,收取大量的点烛钱,如果要参加游行的还要付“入会钱”。此时城隍庙内香烟缭绕,一片欢腾。

出巡前,大天井里组织者要饮社酒,并且“愈多愈妙”,这场酒名为供神,实为供人。酒足饭饱,已近中午,所以城隍出巡时间不一定,据记载,早的在十点,晚的在二点。但是有一个原则;不准夜游,七点前必须回庙。

城隍巡游的线路每次都不一样,但是也有规律,除了起点和终点在城隍庙外,途中必须经过上海道署(巡道街、金坛路)、海防厅(方浜中路45弄福昌里)、上海县衙(四牌楼附近)、参将署(蓬莱路河南路口)、守备署(尚文路河南路之间)。据《邑庙札记》记载城隍的一次出巡线路;出正门,穿越三牌楼、四牌楼,经肇家浜路(今复兴东路),凝河路、尚文璐、杨家桥(蓬莱路)、文庙路、过老西门大境路、九亩田、老北门、大校场,转入福佑路、小东门、方浜路回庙。

但是巡游有时还穿行在居民密集区;据《申报》1903年中元节记载;“城隍神则由老北门出城后,过洋行街、陆家石桥、咸瓜街、萃丰弄、荳市街、花衣街、小普陀桥、盐公堂、钩玉弄、陆家浜朝西到坛。

线路一般在前一天公布,沿途设好几个祭示点,好酒好肉,等待城隍的到来,定能保这一条路的平安。

城隍出巡还不是那么简单的;城隍前设公案,地方的主要官员、乡绅、帮会头目一一参见。然后,官员宣读牒文毕,城隍坐了八抬锦绣大轿才随队出巡。

出巡的阵势可谓庞大,24匹高头大马分列街路两旁,马上大汉身穿特制衣帽,腰佩刺刀,肩背大朴刀,威风凛凛,谁敢不让道!紧跟的是衙门里三班六房衙役,手持手铐、脚镣,阵势吓人。接着八面大锣,每面就有40来斤;

 

 

大锣

 

 

 

这是现在城隍庙里的大锣,我看10斤也没有,多寒碜。八面40多斤大锣一敲起来,几条街面咣咣直响,人们冲着响声拥挤,这场面煞是热闹。后面的吹号手手擎长管喇叭,吹得呜呜直响。

 

 

乐队

 

 

 

吹号手后面是舞龙队,这龙的长度是我没有看见过的,有百米长,要36人才能舞得了。

好戏开场了;现在行彩车,那时没有汽车,是16人抬的大抬阁,上面在演戏呢!

大图、旗锣队、花灯队、香花宝马队、高跷队、彩船队、联灯队、香亭、肉心灯,说也说不清,听也没有听到过,这些都是有记载的,《申报》的记载更详细。

这里有两件事不能不说;先来看看大锣,40来斤不是像现在两个人抬着的,而是用银钩钩在人赤裸手腕上,也就是说将锣悬空吊在手腕肉上,另一人在旁持锤敲锣,这叫做“肉心锣”。

另一件是“肉心灯”;在队伍中有一队人提着锡做的大香鼎,里面点着灯,每只重40斤,鼎上有链子,用银钩扎在人的左手腕上,这些汉子身强力壮,袒露铜筋铁骨的左臂。可是这手臂总究是肉做的,“肉心灯”就差点送了随从的性命;

据《申报》1893年8月28日报道;游行队伍中有一位少年手挂锡香炉一只,约数十斤重,行到县东地方,臂上皮肤忽然开裂,香炉当即掉在地上,血流如注,原来动脉断了,这位少年立即昏死过去,倒在马路旁边,急忙送了医院才救了一条命。

这件事给我印象很深,是真是假吃不准,有一次在龙华庙会里看到了这样一幕;

 

 

肉心灯?

 

 

 

哇塞!真的厉害。这么大的香炉,不要说40斤,60斤也不至!说明《申报》的记载是对的,而且正在传承。可是这人真有这么大的力气?手腕朝上,动脉怎么吃得消。我走近仔细看;

 

 

真的肉心灯?

 

 

 

看清了没有?真的,而且毫不费力!

这就奇了,我不信,让我试试吧。我轻轻一提,也起来了,哈哈!原来是泡沫塑料做的。可是当年绝对是真的,因为那时是帮会挑选出来为自己扎台型的,由此可见,当年“三巡会”绝对比现在热闹。

看得热闹,可别忘了我们的主角!

 

 

肃静、廻避

 

 

 

肃静、廻避为城隍开路。人们知道城隍将到来,纷纷跪下迎接。现在看来你会感到好笑,如果你在当时恐怕连笑也笑不出来,因为害怕城隍“惩罚”。

城隍秦裕伯趁坐的大轿十分精致,有八位精壮的轿夫抬着。城隍的打扮也很特殊,恰如宰相的穿戴,威严显赫,令与会民众不敢正眼瞧上一眼。每到一个接待处,城隍都必须暂停片刻,好酒好肉伺候。

上海“三巡会”的盛况在全国也不多见,带来了人气和商机,为以庙兴市打下了基础。

但是,“三巡会”也有隐晦的一面,借庙会扩张帮会势力、流氓敲诈勒索、演淫戏、妇女扮罪人遭调戏等,官方大为头痛,下了很多条令来限制,使“三巡会”有所收敛,直至1924年中元节,因巡会不慎将城隍庙烧毁,此风就此渐衰,到1937年基本停止。城隍就此一直到“非常时期”没有出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