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振凌讲话:红脸关公战长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2:35:16
红脸关公战长沙  (转 )  
  
  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关公是一员漂亮的武将。
  他那有名的红脸蛋上,端正地摆放着单凤眼、卧蚕眉、外加五绺长髯飘胸膛。再看身上,披掩心甲,斜袒绿袍,然后持一把青龙大刀,跨一匹赤兔宝马,端的是威武得别致,漂亮得奇怪。可没办法,老百姓就是喜欢这么“有型”的他。千百年来,他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人气的超级明星(Super Star)吧。长沙的老百姓也不例外,他们同样喜欢这样明星级的历史人物,也期望他和长沙有些不得不说的故事,因此在当地的民间传说中,《关公战长沙》最为耳熟能详。
  然而,在正史《三国志》的记载中,只是寥寥数语提及刘备南征四郡时,有“长沙太守韩玄等四太守皆降”的字句,并没有关公战长沙的确切记载。倒是在小说《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里,有关羽引五百校刀手攻打长沙,并跟黄忠大战百回合不分胜负的精彩描述。自然,小说是不可当真的,可恰是正史的“失语”,才给予野史无限演绎的可能,也让历史增添了几份人文的精彩。
  那么,对于这段被津津乐道的战事,不妨就先从小说家的演义里寻找历史的蛛丝马迹吧。
  三国历史上,由于荆州在江南的首要之地长沙郡,经济富庶,地理位置特殊,因此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当年赤壁之战后,刘备是如何乘虚南下,征得四郡,详情我们不得而知。但在小说家的澎湃想象和妙手演绎下,却是有声有色,精彩得要命。
  话说这位又酷又帅的关云长,由于有“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等骄人战绩,所以心高气傲,攻打长沙时,竟只带领五百校刀手前往。当时长沙太守韩玄和老将黄忠一商量,决定先令一名叫杨龄的出战。不料,没几个回合,就被关公手起刀落,取了性命。于是,关公乘胜追击,直逼城下。只见这关云长把五百校刀手一字摆开,然后横刀立马,一边拈着长胡子装酷,一边叫军士擂鼓叫阵。这时,一声炮响,城门洞开,五百骑兵呐喊着涌出来,摆好阵式。打头的正是黄忠老将军,只见他苍髯皓首, 金盔金甲,胯下是一匹白龙神驹,手里执的是一柄七十五斤重的金板大刀。老将军挺胸昂首、威风凛凛,尽显英雄气概。关公眯眼一瞧,呵,比我还神气!那就二话不说,开打!只见两马交锋,一个儿好似蛟龙出水,一个儿赛如猛虎下山,大战一百回合,竟不分胜负。两人不禁心里各自暗赞,惺惺之意也油然而生。高手打得热闹,可城楼上的看客韩玄太守着了急,觉得这样打下去太没意思,又害怕爱将有所闪失,所以急忙鸣金收兵。这是两人的第一次交锋。
  且说这关公回到营中,也暗自琢磨,觉得这老将军不好对付,思来想去,觉得再战必用拖刀计,方可赢之。第二天两人早早起来,吃饱喝足,来城下继续争斗(PK)。五六十回合斗完,还是胜负不分。两位将军打得辛苦,两边军士看得热闹。就在鼓声正急,两人打得解难分时,云长突然卖个破绽,拨马就往西跑,这黄忠果然上当,在后面急急追来。诸位看官,如你所猜,红脸的公关就要耍拖刀计啦。这拖刀计可大有讲究。云长为什么要往西跑呢?因为大上午的,只有背着日光走,他才能看到地上的人影,然后判断何时出手。另外,古时战马的丝缰并不在手里,是在马镫上,左右一边一个。马往里叫拐,往外边叫削。这样,他瞅准了时机踹一下右边的马镫,马向右一跨,后边的马因惯性还直着向前跑,但刀就落空了。可关公的马恰好圈回来,大刀正好顺势落在黄忠的脖子上,喀嚓一声,一切OVER。
  或许黄老将军命不该绝,或许老天爷就是想开个玩笑,恰在这千钧一发时刻,黄忠的战马很及时地前蹄失空,将他掀翻在地。灰头土脸的黄老将军躺在地上,觉得太过窝囊,索性不起来,只等受死。关公回马过来,觉得这样杀人太没品位,再想想自己漂亮的拖刀计没派上用场,招不来军士叫好,也觉得郁闷,便扫兴地喝道:“且饶你性命!快换马来厮杀!”黄忠一听这话,又恼又羞,又惊又喜,恼羞的是窝囊落马,惊喜的是性命可保,但此刻不是感慨抒情的时候,所以匆匆爬起,飞身上马,奔回城中。这是他们的第二次交锋。
  回到城中,将手脸擦洗干净的黄忠,依然觉得手发抖、脸发烫。细细想来,一是觉得这姓关的红脸小子,貌似忠厚,可竟也玩阴的,真是气煞老夫!二来觉得这小子不愧懂得春秋大义,不痛杀落马之人,倒也有几份义气。三来就是败得太窝囊,马失前蹄,真是羞煞人也。好在是这姜还是老得辣,待黄忠老将军冷静下来,很快就想出了明日再战的好计谋。
  次日天晓,两人城下再战。战了不到三十余合,学精了的黄忠也搞起了“诈败”,云长求胜心切,不知是计,只是一味追赶。黄将军虽然年事已高,人老腰硬,玩不了拖刀计,可射箭却是高手,有百步穿杨的本领。他想自己虽然没有这红脸汉帅气,可相貌比他忠厚,也比他年长,那就绝不能在义气方面输给他。所以他先是连续放了两次空箭,算是给个提醒。当然,第三箭就没那么客气了,弦响箭到,正中云长的盔缨根上。这时云长才大梦初醒,红脸愈发的红,赶紧勒马,鸣金回营。这是他俩的第三次交锋。
  且说两人各自感慨之际,却有一人按捺不住愤怒,这就是黄忠的顶头上司——长沙太守韩玄。他在城楼上看这两人打得粘粘糊糊,早就觉得不爽。这打仗不是请客吃饭,哪需要这么礼让?莫非这黄忠有了反心不成?所以一等黄忠回来,韩玄就命左右把黄忠拿下,要把他斩首示众,以绝后患。就在这关键时刻,一位面如重枣,目若朗星的大将跳出来,砍倒刀斧手,救起黄忠,然后大声嚷道:“黄汉升乃长沙之保障,今杀汉升,是杀长沙百姓也!韩玄残暴不仁,轻贤慢士,当众共殛之!”这位将军便是义阳人魏延。也许这韩玄正如演义上所说“坦率平生性急,轻于杀戮,众皆恶之”,做人做得太失败,魏延“袒臂一呼,相从者数百余人”。很快,韩玄的脑袋就被魏延当作礼物送给关云长,长沙城终落入关公手中。黄忠不像魏延长着“反骨”,人也厚道,所以杀了旧主,心里很不舒服,便托病不出。后来是关公多次安抚,方才释然,“委质”成了刘备的人。
  这个故事虽然与史实有相当大的距离,可老百姓喜欢得紧。千百年来,你添点盐,他加些醋,竟是传颂得越来精彩,讲述得越来越生动。这里头,固然有小说家善意地夸大解读,但更多是老百姓热情的附会穿凿。如今的长沙城,依然有许多有趣的地名,与这个故事有关。譬如说长沙县的捞刀河,相传就是因为当年关公不慎将青龙偃月刀落入河中而得名。再如望城县的铜官、云母寺,说是和关羽厚葬随军的义母有关。还有半边山、勒马山、吊马界、箭头冲等地名,也恰是从这个关羽战黄忠的故事里演绎而来的。长沙城南有一条小巷叫南倒脱靴,城西则有一条小巷叫西倒脱靴,据说就是缘于故事后半部分,说是魏延要杀韩玄,韩玄见势不妙,掉头就跑,逃到这两个巷口时,脱掉靴子摆迷魂阵,想借此摆脱追兵,可惜后来还是没有跑掉,终被魏延取了项上人头,只留下两个典故,供后人谈笑罢了。
  很多时候,传奇只是历史夸大的遐思罢了。不过,历史有时又真如传奇一样,有真有假,假亦真,真亦假。譬如这个故事里的长沙太守韩玄便真有此人。现在长郡中学内还有韩玄墓为证。据说清代以前,墓地附近还有一株参天古树,“相传为韩公手植”;大铁镬一口,据传“亦韩公时故物”。而在清汪应铨《韩玄墓记》里则有这样的记载;“玄威信智略,足以服人”,“宽厚爱人,玄与三郡俱降,兵不血刃,百姓安堵,可谓知顺逆之理,有安全之德” 。从中也不难看出,韩玄并非故事里那样小心眼,那般可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