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乐斗动画版官方下载:一座铜像见证百年兴衰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9:12:01
昨天,在占鱼墩文化公园开园仪式上,2米多高的盛宣怀铜像揭去红色的帷幕,成了整个文化公园里最抢眼的亮点之一———

12 小时前 上传下载附件 (46.57 KB)


     昨天,苏城阳光灿烂,修缮一新的占鱼墩文化公园更显得明亮清新。
  上午11点,江苏省政协委员、亚洲电视有限公司董事盛毓凤出现在占鱼墩文化公园开园仪式的嘉宾席上。
  此行,他更重要的身份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核心人物盛宣怀的后人。配合石路商圈提档升级综合整治暨“百年石路”文化商贸活动,他和亲友们共同出资捐赠了盛宣怀铜像。
  “100年前,祖父盛公宣怀修筑了这条碎石马路,石路因此得名。100年后的今天,祖父再次‘站’在了这里,将见证百年石路的新一轮繁华”,盛毓凤感慨地说。

  盛宣怀的十一个“第一”
  1.1872年拟定中国第一个集商资商办的《轮船招商章程》;
  2.1880年创建中国第一个电报局———天津电报局;
  3.1886年创办中国第一个山东内河小火轮公司;
  4.19世纪70年代在湖北“勘矿”;
  5.1896年接办汉阳铁厂,逐渐发展为真正称得上钢铁联合企业的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
  6.19世纪90年代后期修筑中国第一条铁路干线卢汉铁路;7.1897年建成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
  8.1895年创办中国第一所正规大学———北洋大学堂,1897年在南洋公学首开师范班,这是中国第一所正规高等师范学堂;
  9.1902年创办中国勘矿总公司;
  10.1904年在上海创办红十字会并于1907年被清政府任命为中国红十字会首任会长;
  11.1910年办成私人图书馆———上海图书馆。
  石路得名百年盛氏后人主动提出捐赠盛宣怀铜像
  “今天真是一个特殊的好日子”。站在话筒前致感谢辞时,盛毓凤转头看了两次高高矗立的祖父盛宣怀的铜像,说出了这句话。
  盛毓凤是盛宣怀四子盛恩颐之子,这些年在香港先做建材及建筑工程生意,又投资建起香港留园饭店,现任香港亚视公司董事。
  和祖父并没见过面,盛毓凤心里所有对祖父的印象都来自档案记载或者父辈的描述。作为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核心人物,祖父盛宣怀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企业家和慈善家。作为商人,他借督办实业之便,聚敛大量财富;作为企业家,他建纺织厂、开办银行、投资矿业等;作为慈善家,他在天津创立广仁堂,在上海开创万国红十字会等慈善机构。中国第一个国家电报局、第一所华资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第一所正规的师范学堂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等都由盛宣怀创办。1911年左右,盛宣怀在阊门大马路附近修筑了一条碎石马路,石路因此得名,开启了百年兴衰的历史。
  盛毓凤说,在父亲的描述里,祖父从来没在晚上12点前睡觉,每天晚上都在写文稿,写奏章。祖父留下的档案中有很多文稿,不仅都是他亲手写的,而且一般至少是三稿,有时甚至多达五稿。“祖父一个人就做了那么多事情,难度可想而知。”在盛毓凤和他的家人看来,唯一能做的就是循着祖父的足迹,把祖父坚韧实干的精神传承下去。
  去年,上海交通大学庆祝114岁华诞之际,盛宣怀的曾孙女盛承慧女士出资1000万元,成立了“盛毓绶”细胞与免疫研究中心。与此同时,一座高2.8米的盛宣怀铜像落户交大校园,80余位盛氏后人从世界各地赶来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今年石路百年得名之际,听说金阊区正在筹备石路商圈提档升级综合整治暨“百年石路”文化商贸活动,盛毓凤主动前来联系,代表盛氏后人要捐赠一座盛宣怀铜像,让祖父在石路上留下一份印迹。

  一座铜像落户文化公园见证历史更展望美好未来
  昨天,亲手为铜像揭去面纱,百余盛氏后人先后围拢上来,盛毓凤一会拉着一大家子合影留念,一会又为刚看到铜像的亲属介绍着铜像的制作过程,忙碌而兴奋。
  此次,受亲属委托,盛毓凤承担起了塑造铜像的大小事宜。从今年五月准备捐赠盛宣怀铜像开始,他至少来过五六次占鱼墩文化公园。每次前来,金阊区档案局长王增都会陪同前往,铜像在哪安放、该有多大……“每个细节他都要在现场测量查看,再回去和亲属商量后,才作出决定”,王增告诉记者。
  在盛氏后人心里,上海交通大学那座铜像制作得就很成功。铜像取盛宣怀50多岁上书光绪皇帝创办南洋公学时的面相而作,他左手托奏章,右手拿一根树枝,寓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此次,盛毓凤再次找到了上海交通大学铜像制作者孔繁强。几经商议后,根据占鱼墩公园的地理位置,铜像设计为底座一米,像身2米的立像,手中的树枝变成了一幅卷轴,上写“石路”两个字,寓意百年石路繁华图景由此展开。
  “100年前,祖父肯定没有想到,他当年修筑的这条碎石马路现在会变得这么繁华”,盛毓凤满怀感慨。因为家世渊源,他常常来往于石路、留园一带。当年曾祖父盛康于1873年买下留园,后来盛宣怀加以修葺,留园一度成为盛家别墅。盛康、盛宣怀及其子恩颐去世时,均曾停棺于此。1961年,盛毓凤二哥盛毓度在东京开设留园饭店;后来,盛毓凤又投资建起香港留园饭店,为了做出苏式风味,“就鸡头米一项,每年至少就要从苏州进几百斤。”
  “石路以后的变化还会更大”,盛毓凤说,“祖父站在这里,既是一个老石路的见证,还将迎来一个新的繁华石路”,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