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游吃鸡太难瞄准:文化强国:历史的昭示 时代的强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4:04:23
 文化强国:历史的昭示 时代的强音甘肃兰州城关区直机关工委  王启帆2011年11月14日18:57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召,奏出了时代最强音。这不仅是历史的选择,也是时代的呼唤,对我们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朝代繁荣昌盛的前提条件和重要标志,是一个民族振兴发达、屹立在世界之林的力量源泉和关键因素。文化可以救国,文化可以兴国,文化可以强国,这是无数中外历史事实证明了的发展规律。从中国历史朝代的更迭可以看出,每一个朝代的兴盛都伴随着文化的兴盛,每一个朝代的衰败都伴随着文化的衰败,并且文化起着基础的先决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社会大变革、大整合时期,也是文化的大活跃、大繁荣时期。这个时期,诸子峰起,文化林立,百家争鸣,流派纷呈,史称“九流十家”,盛行纳贤养士,民间私学兴起,朝中文官出现,文化大普及、大交流、大碰撞、大发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产生了各种文化学说和经典理论,奠定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基本精神,代表了我国古代学术文化史上的民主传统,体现了一种民主自由、丰富多彩的精神追求,是中国文化史上一座山峰,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及文化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激荡作用,也对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发展和稳固起到了效法启后的主要作用。因为,此间形成的这些传统的经典文化,其主流和本质都是和谐文化,不但被统治者所推崇采纳,而且也被民间百姓所接受奉行,强化了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

  相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文化实行封建专制统治,禁止私学,焚书坑儒,愚昧百姓,残暴地摧毁和谐文化,欲坐万世之皇,但事与愿违,传到秦二世只存在了十五年时间,强大的秦王朝就灭亡了,成为我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这无不与对文化的专制统治有很大的关系。

  汉代则总结了秦朝速亡的教训,采纳了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以养士,行教化美习俗”、“重选举以选用贤才”,不仅促进了汉代思想的统一和文化教育的大发展,而且成为后世历代君主所奉行的文教总方针,对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和文化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汉朝的统治持续了四百多年。

  唐朝的繁荣昌盛,与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设立国子监紧密相关,大力普及推行文化教育,重整儒术,兼容佛道,开放包容,交流融汇,大量具备和谐文化素养的人才被选拔为官吏,创造了辉煌的盛唐文化,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最辉煌的时期。

  两宋时期,历时三百余年,是中国封建社会在历经大唐盛世后,从藩镇割据的战乱中建立发展起来的王朝。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制,使封建统治长治久安,是摆在统治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宋朝统治者经过认真总结和思考,提出了“兴文教,抑武事”的治国方针,并确立了与之相适应的文教政策。宋太宗认为,“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须以文德致治”,因此,他任用大批文官来代替原来的武官,大力推行科举,积极鼓励世人读书学文,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这种大兴文教的政策,极大地调动了读书人的积极性和兴学办学的热情,也为科学技术学术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虽然宋代始终遭到内忧外患的困扰,但是,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学术思想和著作等,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其经济文化多方面的成就,不仅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而且对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封建文化发展达到鼎盛,成为当时的世界大国。

  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封建统治者实施文化专制主义政策,推崇程朱理学,以八股文取士,残酷迫害知识分子,屡兴文字狱,禁锢思想,闭关锁国,封建文化逐渐走向衰败倒退,国力也随之走向衰弱。明朝的由盛而衰正与西方文艺复兴推动的强盛同时出现,一衰一盛,强弱移位,正是文化的作用,从此,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鸦片战争后的历史,既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血泪史,又是中华民族的斗争史、探索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入,使中西文化差异活生生地摆在国人面前,孰优孰劣,一目了然。因此,首先以文化认识为开端,反思落后挨打的原因,无论是当朝统治者,还是各派组织和各界人士,纷纷掀起向西方学习军事文化、政治文化、科学文化、思想文化的热潮,大量人员海外留学,在西方文化的启蒙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相继爆发,以及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是这种探索的历程。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的传入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从国外来看,文化对国家的强盛也起到了引领带动推进作用。欧洲中世纪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兴起的反封建主义的文化运动,在自然科学、艺术、文学、哲学等方面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和革命性的转变,产生了许多划时代的巨人,推动了欧洲近代工业化的发展,使欧洲一些国家遥遥领先,走在了世界的前面。日本的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推行“富国强兵”、“殖兴产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文明开化”就是改变传统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发展近代科学技术教育,把学习西方、兴办教育视为“立国之本”,倡导“破从来之陋习”、“求知识于世界”,提倡“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使日本走向了强国之路。德国在民族复兴运动中,资产阶级在经济上不拥有足够的实力,在政治上又比较弱时,他们通过思想上的革命尤其是发展文化教育、提高公民素质、形成民族精神来实现国家与民族的复兴,最终走向富强。

  现在,经过多年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水平仍然较低,经济发展的质量不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尤其是文化、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大,需要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亟需提升文化生产力水平,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如果经济发展了,文化不发展,则是不协调的发展,落后的文化就会拖经济的后腿。有人说,十九世纪是军事的世纪,二十世纪是经济的世纪,二十一世纪则是文化的世纪。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快速进行产业升级,发展先进的文化产业,领导全球产业的发展潮流。因此,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战略,是世界趋势和中国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历史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