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茶减肥:综述近十年模糊修辞的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5:14:01

综述近十年模糊修辞的研究

 

内容简要:模糊语言学是近三十年才开始的新理论,属于语义学的范畴。它从研究至今为语义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的新的道路。目前,对模糊修辞的研究很多,本文着重探讨模糊的概念、成因、模糊修辞的表现形式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模糊模糊修辞 语义

 

 

传统语言学强调语言的精确性。过去的人们也普遍认为应该避免模糊,含糊和不精确。然而,世界是复杂的,万物都带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因而反映这个世界的语言也有某些模糊形态。长期以来这样的模糊语言在言语交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它却常常被人们忽视或误解。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模糊理论的出现,语言的模糊性才得到了重视,而我国模糊语言学则更是在1979年伍铁平先生在《外国语》上发表了《模糊语言初探》才兴起的,之后模糊语言学在我国得到飞速发展,仅这20多年来,关于模糊语言研究的论文每年就以几何级数倍增,到1998年共有近800篇论文,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大。这当中又以模糊修辞的研究最多,最为广泛。本文着重讨论在最近十年我国汉语模糊理论的研究,分类综述模糊的概念、成因、模糊修辞的表现形式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模糊的概念

虽然近十年对于模糊语言学的探索从未停止过,然而就如同模糊这个词语本身一样,对于模糊语言学的界定以及概念本身却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因为连最基本的“模糊性”这一概念,学界都还没有取得一致的共识:模糊性是什么?什么是模糊性? 石安石先生在《语义研究》中引用了赵元任先生的一句警言:“模糊一词本身就相当模糊。” 著名语言学家伍铁平先生说:“人类语言中,许多词语所表达的概念都是没有精确边缘的,即就是所谓的模糊概念。”而美国数学家耶格匀也曾给模糊性下了一个非常直观的定义,他说:“模糊性就是一个命题与其否定命题之间缺乏明确的区别。具体地说,一个概念离它的否定面越远,它就越不模糊;相反,如果一个概念离它的否定面越近,这个概念就越模糊。”由此可见,模糊概念之所以模糊,就在于缺乏明确的边界,所以目前对于模糊概念的解释还多是以直接举例的方式的进行的。

   

二、模糊修辞的表现形式

修辞是充分运用语言的表达性、艺术美的一种方式,而语言模糊性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和读者接受的灵活性、多样性为我们欣赏文学作品、语言运用创造出了一种意境美和形象美。因此,很多时候模糊修辞比语言精确的描述、准确的记录更具有美感,也更有欣赏价值,它是文学语言应用中必不缺少的手段。而模糊修辞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语义虚化

语义虚化是指一些本来具有实实在在意义的词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会失去原来的意义,不再实指,而变为虚指,使意义虚化。

这方面最典型的词语便是数词。作为一个语言单位,每一个数词所表达的数目都是具体、确定的,一是一、二是二,它们之间语义丝毫也不模糊。但当它们运用到语言环境中后,即作为一个言语单位用于交际时,它们的数目语义便有可能弱化,虚化为其他语义。如“三思而后行”“三番五次”“三令五申”“三头六臂”“三心二意”“七嘴八舌”“五湖四海”“五花八门”“五光十色”中的数目,是“多”的语义;而“三三两两”“三言两语”中的“三、两”则是“少”的意思,“十全十美”“八面玲珑”中的数目语义又变成了“足、全”。可见它们随着语言环境的不同,语义发生明显的变更,都不再表示实指、确指,而是虚指用法。汉语中表示数目的词皆具有这种功能。这一现象在文学作品中存在很多。中国古代诗人讲究的“百炼为字,千炼为句”“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都为数词虚化表现。又如:

    (1)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2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李白《襄阳歌》)

(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这里的数词表面上看是确指,实际上都非确指。这些虚化了的模糊词激发了我们丰富的联想,深化了诗歌的意蕴,创造美的意境,变抽象奥妙为具体形象,大大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度。

当然除数词外,代词、量词甚至动词在一定语境催化下,亦会产生这种语义模糊虚化现象,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双关,这里就不具体举例了。

(二)语义跳跃

语义跳跃是指若干连用的独语句式,在描绘景物、表现气氛时,是组成一个整体来表情达意的,若细致地分析其句子之间意义的联系,则又是不大确定的,因而具有一定的“模糊因素”。

这是和汉民族重整体、直观体悟的思维方式有着密切关系的。中国人不像西方人那样习惯于填密的逻辑推理,而是偏重于对物象的整体把握,喜欢通过心灵的“悟”去感受大千世界。在感受过程中,依据自己的价值取向在经验的范围内作出综合性的、直接性的、跳跃性的、快速性的结论,从而一下子达到意境的升华,使得语言达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效果。如温庭绮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徐再思的“晚云收,夕阳挂。一川枫叶,两岸芦花”就是这种语义跳跃性的诗词。我们看“鸡声、茅店、人迹、板桥、月、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一川枫叶、两岸芦花”这些词之间完全没有任何逻辑联结词,既无主语,也无谓语,都只由几个独立的、意象性的词语组成,意义之间的联系具有相当模糊性,但人们通过感悟,完全能够捕捉住这些诗词的总体印象,感受其创造出的整体意境,达到审美的感受。

古典诗歌中这类词简意密、以少胜多的语义跳跃性组合句举不胜举。因为它们所具有的含而不露、余味无穷、引人遐思的的修辞作用,是诗人们乐于追求的一种艺术表达方式,即使是现代的文学家们也不能无视它的存在与运用。

(三)语义留白

语义留白是指在言语表达中,由于感情复杂,一时说不清楚,或者说清楚了反倒不如不说清楚的好,因而有意留下了空白,说一半留一半,让读者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理解力去加以填补的方式。

这种表现手法,从字面上看,似语义未尽,表意含糊,实则是作者的匠心独运,它便于细致地传达人物微妙的思想感情,展现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它在看似“空白”中蕴藏了丰富的潜在信息,达到“无声胜有声”含蓄蕴藉的艺术境界。正如苏轼所说的“言有尽而意无穷者”,正是如此。就象我们平常常看到的恋人分手时,虽然相顾无言,然而仅只简单的拥抱,我们也能看出其间无尽的依恋与牵挂。

(四)语义矛盾

语义矛盾是指将表面上矛盾对立、不合逻辑的两个概念或判断组织在一起,表达辞里深刻的含义。它看似表意模糊,实则揭示了事物之间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这种手法用于说理,能够发人深省,使人在矛盾统一中表达一种精微的哲理和深远的暗示;用于抒情,则可以反映人物复杂的心理状态,在矛盾对立中抒发强烈真挚的内心情感;用于叙事,则有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使语言呈现出含蓄幽默,诙谐风趣的特点。如:

(1)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减克家《有的人》)

(2) 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

(3)但他不敢把照片出示给别人,他也不敢让其它人知道他每个星期天和凌雪照相。他

必须偷偷摸摸地去作一个光明正大的人。

(王蒙《布礼》)

类似这样语义相反的矛盾组合、模糊表达是在文学作品中常可见到,而我们常说的像“这是清醒的梦话”“新交的老朋友”“不是结尾的结尾”“熟悉的陌生人”,“是这么贫困,而又那么富有”“冬天里的春天”等等,也都是这种语义矛盾运用的典型。它们语言中所蕴涵的精辟简练、涵义丰富,给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和深刻独特的启示。

以上便是模糊修辞语义表现形式的四个大类别,而不论它们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目的都是同样的,即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准确地表达思想感情。形式的模糊是为了表意的准确,而且它在达到准确要求的同时,往往还具有更丰富的语义内涵、更含蓄的言语风格。

 

三、模糊的成因

历来研究认为形成模糊语言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四种:1、歧义造成的模糊,即一种语言结构可能有几种不同的解释,而对这几种不同的解释进行选择时存在一定的模糊性;2、意义外延的边界模糊,就是意义边界的不明确,语言的定义缺乏明确的指标;3、认识混乱造成的模糊性,这是由于人们在认识上尚未达成统一而造成的从历史流传到语言材料的确切涵义的模糊不清,即语言材料的内涵和外延都是模糊;4、语言的历时变化造成的模糊性,例如同一个词历经时代变迁、语义演变,可能就造成了同一时代历史义与现在义共存,导致语言模糊现象。

 

综上所述,十年类汉语模糊修辞的研究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也依然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首先就是在模糊概念的界定上,至今尚未取得一致的结论与有效的定义;二是对于模糊修辞的理解过于宽泛,举凡夸张、婉曲、反语、通感等等,只要语义非准确者,都可以划入模糊修辞的行列。如此,模糊修辞的研究也未免失去意义了,大可把修辞研究改为模糊研究就好了,何必另寻新名词呢。个人认为其实以上所举的模糊修辞的表现形式唯语义留白与语义跳跃的理解是最接近模糊其本来概念的;三则在于总是混淆模糊与歧义之间的概念,与其说歧义是模糊原因的一种,不如将二者分开叙述,或者更明确吧。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归根结底所有的这些都是源于模糊概念的不分明,或者说是模糊语义中心的不明确。

惟有明确的模糊语义的界定,对于模糊修辞的表现形式,我们才能有更好的理解,更明确的探讨方向,而模糊修辞的具体表现形式的研究又能为我们探究模糊语言成因找到更好的依据。

 

 

参考文献: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

伍铁平.普通语言学概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苏新春.汉语词义学【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8

贾彦德.汉语语义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9

杨成凯.汉语模糊语言学的奠基之作— 喜读伍铁平教授的《模糊语言学》【J】.山西大 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孟广君,金琳,孙怀香.英汉语模糊性分析【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2.1

王苹.汉语模糊修辞的语义表现形式【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4

祝晓宏.汉语模糊语言学研究略论:以模糊性鉴别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1

刘海燕.汉语模糊修辞浅谈【J】.经济师,2007.1

陈国屏.诗歌语言的明晰性和模糊性【J】.求是学刊,1993(4)

戴磊.模糊修辞探索【J】.文史哲,1986年(6)

蒋有经.汉语模糊修辞的文化阐释【J】.集美大学学报,2002(4)。

                                                                 

 

                                                                         中本061叶雷雷

                                                                            066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