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三水保利中央公馆:浅谈作文观察法教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8:26:26

浅谈作文观察法教学

作文水平是衡量一个学生语文水平的尺度之一,也是衡量一个语文教师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分析探讨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根源,研究如何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是语文教师重要的且长期的任务。

自担任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以来,我发现学生作文普遍存在五个问题,即:泛、空、假、杂、贫。泛是指作文主题拉得很大,材料选得很泛,篇幅写得很长,而不是以小见大,短小精悍;空是指内容空洞无物,泛泛而谈,既不能以理服人,也不能以情感人;假是指情感的抒发口号化,缺乏真情实感;杂是指文章的结构层次零乱,东拉西扯,有头无尾,逻辑混乱;贫是指词汇贫乏,句式单一。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1)学生的生活空间狭窄,只局限于学校和家庭之间,没有取得丰富的直接材料;

(2)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小,除了课本还是课本,没有贮存充分的间接材料;(3)学生没有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未能从观察中积累材料;

(4)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目的不明确,对写作的兴趣不浓厚。这样久而久之,当然造成学生对作文越写越厌,越写越差的后果。

针对以上情况,我采用作文观察法进行教学,用以解决学生无材料可写的问题。材料来源于生活,而获得材料的直接途径是观察。生活中每一处景物、每一样东西和每一件事情都有值得观察和思考的地方。怎样引导学生去热爱生活,留心观察呢?

一、抓住事物特征观察。

生活中每种事物都有它本身的特点。在作文时,要指导学生根据写作目的,选择有代表性的事物来进行观察和描写。如写“一件你喜爱的学习用品”时,我就先让学生说说要写什么?许多学生都说要写文具盒、书包、钢笔、橡皮…… 于是,我随手拿起一个学生的文具盒,边指导学生观察它的特征,边不断地问:这个文具盒是由什么做成的?外形怎样?是什么颜色?分为几层?每层分别有什么作用…… 学生在回答中了解了文具盒的特征。我还拿了书包、钢笔等学习文具,让学生先观察,再分析它们的特征。这样学生通过对事物特征的观察,写起文章来就有板有眼,有血有肉了。

二、调动五官参与观察。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指导学生对自己的五种感官进行训练,即对眼、耳、鼻、舌、身参与生活体验的训练。

例如训练用眼“看”:

1、看什么——生活细节、家庭状况、风俗习惯、天文地理、山川景物、书本知识等尽收眼底。

2、怎样看——仔细、认真、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看,由表及里地看、有比较地看、带着不同的感情去看。这样把“看”训练好了,作文的语言就会形象。同样,也用各种方法再对其他感官进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用“我手写我心”了。如指导学生观察学校的花坛,既看到花朵的形状、颜色,又闻到了清香的气味,听到了蜜蜂“嗡嗡”的声音,而且还观察了微风吹来鲜花摇动的姿态,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便解决了学生作文中“空、贫”的现象。

三、  抓住重点,有序观察

1、让学生抓住重点观察。

在作文前,如没有明确的任务就让学生自行观察,势必走马观花,一无所得。所以在布置学生观察前,一定要明确观察目的、对象和重点,让学生带着重点去进行观察,去自行探求知识,比如在写《记一次春游》这篇文章时,我带着学生到革命烈士陵园去观察,指导学生抓住烈士纪念碑、塔松这两个观察点,进行重点观察。这样,学生写起文章来就言之有物了。

2、指导学生有序地观察。

对一个事物要有一个准确的、完整的认识,观察时必须使学生学会有序地观察。如从整体到部分、从远到近、从上到下、从早到晚等。比如在写《校园的春色》这篇作文时,我先带领学生三次在校园观察春天时的景色。让学生认识到早晨、中午、傍晚三个不同时间点,校园景色的不同之处;并引导学生把观察景物和观察学校师生的工作、学习结合起来,学生通过有序的观察和思考,写起文章来就会感到言之有序。

在抓住重点、有序观察时,教师应注意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让学生明确了观察重点、观察顺序以后,让学生自行深入进行观察。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印象加深了,写起文章来自然就不会“泛、杂”了。

四、观察时要融情于理。

在观察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考虑当时是一种什么心情,即带着感情去观察,于是在描写的时候,把感受也写出来,这样,就能以情感人。许多同学在写《难忘的一天》时,都写“六一”这天,因为许多同学在这天里又吃又喝,又歌又舞,当然高兴极了,高兴起来写的文章就很逼真、有情趣了。这样的文章自然就不显得“假”了。

五、观察时要进行联想。

在观察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观察某个事物的时候,想想哪种事物跟学生眼前的事物有没有联系,有什么联系?如果有,就可让学生把这种联想描写下来。如观察、描写春雨,能够联想到将来的丰收;观察烈士墓,能够联想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观察校园两棵大榕树,能够联想到保卫校园的卫士……

  自从在我班实行了作文观察法后,大多数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文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通过多次指导,学生养成了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做到了先观察、后思维、再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