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王pi图片:关于对和田玉质量的判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0:08:21
关于对和田玉质量的判别

    对一个长年看玉的人来说,判别和田玉的质量,一般就靠感觉。因为见得多,头脑中对各种形色、状态的好玉石有自己的印象和感觉。尽管自然界的玉石是“五花八门”的,但可以凭“经验”做到“触类旁通”。他们在看玉石时是来不及细细掰扯1、2、3的。

                                                   各色子玉原石

    但有没有规律可循?有!我在这里且把这些经验掰开了、揉碎了,按照传统书本的规律进行系统化编排,看看判别和田玉的质量都有哪些要求:

    一.形状(态)

    从玉料的形状看,子(籽)玉最好,其次是山流水玉,山料玉再次之。不过,这是一般(总体)规律,不排除山料优于山流水,山流水优于子料的情况,还常有好的山料比差的子料还强的情况。

    子玉的形状又以个体完整,颗粒圆润、饱满的最好,在各项鉴定指标都达上乘的前提下,越大越好。子玉的形态指标很重要,一颗完整、饱满的子料,就像一个健康的人,向外透着精、气、神!看着就舒服。这样的子料质地(细腻、均匀),密度(坚硬、比重大)等相关指标肯定没错。当然,你也可通过子料的凹陷处,感受其质地和其内部的真实颜色,八九不离十。

    二.颜色

    新疆和田玉以白、青、墨、黄、碧(绿)为本色(基本色),白色最受欢迎,羊脂玉为最优。但不代表其它颜色就不好,因为颜色本身是没有好坏的。比如说黑色,他只是诸多颜色的一种,不代表“脏”,通常,我们把玉中深色杂质很多的现象叫做“脏” 

    糖色是玉中的铁氧化形成的过渡色,不是玉本色,所以一般不列入玉的基本颜色中。

    青玉中以浅色且越接近白色者越好。和田白玉常有这样的现象:看似泛青的白玉在制作玉器的过程中,由于胚料的渐薄,它会变白。当然,青玉中泛绿的也很好,制器也很出彩。

                  优质青玉子料(泛绿)制成的《提梁卣》。拍摄中,由于光线太强绿色没有较好表达出来

    碧玉的颜色以深绿且通透(在翡翠中称水头足)为最好,切忌发灰、泛白。

    三.质地

    一般业内人士喜欢用“坑、形、皮、性”来判断玉料的质地。

      坑是指玉的产地。在新疆,玉的具体产地不同,玉的质量也不一样。最著名的有:杨家坑、富家坑、塔石寨等。杨家坑、富家坑均产好的白玉、青玉,但因为产地有区别,其外表及内部质地也有较明显区别。长年接触使用的人,有自己的感官经验,他们一看玉的外表特征就知道“坑”和它的内部质量。

      形是指玉的外部形态,即山料、山流水、子料。山料玉质量出入很大,有很大风险。山流水和子料由于受风化、剥蚀的影响玉质一般较纯净,好玉居多。子料除玉质纯净外,其油润、精美的特征是极为突出的。

      广义的说皮是玉的表面特征,狭义的说皮是玉石表面的氧化色。这种特征也能反映玉的(内部)质地,一般来说,皮好玉质就好,皮不好,里面的玉质也不好(广义的皮)。

      性是指玉的结晶构造。玉性实际上是玉的缺点,越是好玉越没有性的表现,比如好的子料就没有性的表现。玉的结晶形状排列导致玉性的多种多样:片性、暴性、顶性、卧性、软性、硬性、斜性、拧性、鸡皮性等等。

    玉的好坏首先在于质地,为什么人们推崇羊脂玉?不只应为其洁白,最主要的是其结晶细腻没有性的表现,如“凝脂”、如“截肪”。即便同是羊脂玉,它们之间白的程度、润的程度、腻的程度等也均有差异。

    人眼在观察玉时有如下现象:

     即玉的一部分或全部呈现阴暗的色调:

                             这枚有金属痕迹(测测试硬度所留)的白玉籽料呈现出全身阴暗的色调

     是一种非凝脂的油性感觉。切记:是一种感觉,一种油性的感觉!有很多人一提起和田玉的油性,就以为是玉在出油,很荒唐。

     这枚有水滴的(测试其拒水性所留)白玉子料有很强的油性感觉,表面似涂了一层油。即使把它放在洗衣粉水里洗过拿出,其油性依然如故。

     透明度很大。但不灵,有娇嫩的感觉。

    切记:在透闪石玉中不能一味追求“透明度”即翡翠玉中所说的“水头”,特别是白玉(色浅的玉)!凝脂是什么感觉?通透吗?因此,还是微透明且“浑”为好。而色重(深色)的玉可以努力追求“水头”,它们透明度高了很好看。就是说,要因玉制宜。

                               这枚手把件所用白玉料就很嫩,有通透且硬度不高的感觉。

 

     色不正,主色调里有灰色成分:

             这件青海玉龙凤笔洗的色调是青海玉的代表色。其白色中显灰,黑色中亦显灰,双色均不正。


    干(僵)  即不透亮、不润。(以下五项,以后再补插图)

 

      其质地如瓷

 

     结构不紧凑,较松。

 

     质地酥松。

 

     在雕制过程中容易起鳞片。

 

    四.绺裂

    玉的绺裂分死裂和活裂。对其说法也很多:

    死绺裂  是明显的绺裂。它又分:碰头绺,即在堵头和软面呈现出的绺;抱洼绺,即边缘部分浅中间深入的绺;胎绺,又称窝心绺,专指在玉的内部出现的绺裂;碎绺,这种绺裂大小密布,随处可见。

    活绺裂  是指细小的绺裂。它分:指甲缝,像指甲划、掐出来的形状。多分布于表面,侵入内部者不多。一般有像指甲掐出来的月牙形绺分布的玉石,大多密度很高,料形较大。还有火伤性绺裂和细牛毛性绺裂等。

    这枚和田白玉子料上的绺裂就是“死绺裂”中的“碰头绺”,它出现在了玉石堵头——较好的一端,在用这块玉料时只有将其沿裂缝一分为二了。

    一般除胎绺裂难以预测外,其它绺裂均好判断。如遇不好判断是否侵入内部的绺裂,只需在堵头表皮切一平面,死、活绺裂即可一目了然。

 

    五.杂质

    玉的杂质主要是石 。它也有死石和活石之分。死石是局部的,和玉有较清界线的石头,它可通过切除的方法把玉拿出来,比如,我们常见的玉抱(包)石或石抱(包)玉、半石半玉等都是死石;而活石是分布在玉石里面和玉没有明显界限的点状石性,基本无法将它与玉分开,一般都将它做“脏”处理了,极少也有做俏色用的,如石钉、石花、米星、饭糁、芦花等。

    六.玉质的分布

    在同一块玉上,经常会有一半玉质好,一半玉质差的现象。我们称这种现象为阴阳面。阳面是指玉质好的一段,也称堵头或顶面;阴面是指玉质较差的一段,属接触围岩的部分,石性较大,如下图:

      这块和田白玉山流水料的左下方就是阳面(玉质较好),深色条带的右上方就是阴面(玉质石性较重,俗称:串石)

    以上六个要点要综合应用,不可单求哪一点。平时多看多分析,见得多了,自然也就一眼即可判定玉的好坏,也就不用一条标准一条标准的去掰扯了。

    此外,还要记住:如果是为了收藏原石,则越完美越好;如果是为了选料雕刻则可以多留心以上这种“好坏兼备”的玉料,雕作品时将不好的切除即可。这种玉料价格相对便宜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