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网3光明顶密道攻略:能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的经验总结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6:23:36
护理技能操作培训—— 静脉输液 * S+ d- |, X3 |$ B8 }0 a+ z$ S

" R6 o5 L6 y2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在护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保证输液质量,经临床实践与研究总结出许多技巧,现介绍如下。) m7 Q5 }# m9 R2 e6 j! N" i$ o4 p
1.持针手法
: ^1 E: q0 O. J  h- _, T; ~3 x7 h静脉穿刺时,右手拇指、食指持针柄上下面,刺入皮肤后,拇指、食指持针柄前后面,穿刺成功率高,病人痛苦轻。因为在进针的开始,手持针柄的上下面,接触面积大,用力均匀,针头稳定,针头进皮速度快,痛觉作用时间短,病人疼痛轻。针头刺入皮肤后改为拇指、食指持针柄的前后面,以暴露针梗的尾部,便于观察静脉回血,以免刺破血管。
9 f* }9 ]9 ]- G2.不同病人的静脉穿刺法. p1 h) J2 J+ W0 R- w
  对血管粗而明显易固定者,应以20°角从正面或旁侧进针;对皮下脂肪少静脉易滑动者,左手拉紧皮肤以固定血管,以30°角从血管右侧快速进皮刺入血管易成功;对脱水或血管充盈不足的病人,先采用热敷使血管扩张,针头从正面以25°角快速进皮,然后轻轻挑起皮肤,当针头进到1/4时,针头稍向下倾,再挑起静脉慢慢进针到位,这样使上下血管壁分离,以免刺破血管;对浮肿的病人应选择粗血管,用拇指沿血管走行按压使之暴露,消毒后快速进针;对头皮静脉穿刺的病人以5°角采用直刺,进皮后沿血管方向缓慢下潜,见回血后前进少许即成功。
3 t( k7 D8 a! _3 ^) X6 n, j, a3.易回血法
! U% f% y+ ?3 _# d, J 按常规输液排气后夹紧调节器,调节器下部的输液管前端返折,并挤去前端液体0.2ml或0.5ml,固定返折处,穿刺针进入皮下后,松开返折处,按常规法穿刺血管,一旦刺入血管,可见快速回血。若血管不见回血时,可用手向远心端挤捏头皮针塑料管,增加头皮内的负压即见明显回血
/ j9 ?5 h/ i/ v4.非握拳穿刺法6 b) R" B, a" m$ b
扎止血带,患者手背向上自然平伸,护士掌心向下,紧握患者手指根部及手指,拇指、食指分别在患者手背两侧,绷紧手背皮肤,选择血管进行穿刺,穿刺角度为5~15°。此法穿刺血管暴露明显,易于穿刺成功。4 D" x4 a( ~1 h6 Y4 H5 B2 `0 P6 j
5.拔针后按压法
% u0 d7 W* U1 |7 G# I4 E; Y 在静脉穿刺时皮肤针眼和血管针眼往往不在同一点,两者距离与进针角度及皮下脂肪厚度有关。因此,输液完毕拔针时将棉签与血管平行直压在血管上,棉签顶端超过皮肤针眼近心端1~2cm,使皮肤针眼及血管针眼同时被压。切勿用力按压血管时拔针,因按压力与快速拔针时针尖的锐角会产生切力,导致切割血管的机械性损伤,而应轻压皮肤,迅速拔针后再稍加力量按压2~3min,这样能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肘部静脉穿刺后让患者伸直前臂,棉签与血管平行按压3~5min即可,切忌曲肘压迫止血。以免形成皮下淤血。
) h6 B- p/ g  {  Z0 s& n; {3 v" y6.不同进针长度对血管壁的损伤
! r4 _; v: v$ J# J4 C通过临床观察,在同一体同一药物同一部位进行静脉穿刺,针头进入血管短的,对血管的损伤小,血管使用寿命长,病人疼痛反应小,反之则相反。这主要是因为注射针头对血管壁的局部机械性损伤所致。进入血管的针头越长,对血管壁的机械性刺激和损伤面积越大,对血管壁的损伤越严重,红细胞及其血浆成分渗出越多,血管淤血越明显。由于大量血管内皮细胞被破环,胶原暴露,极易激发血栓形成及血栓极化而阻塞管腔。提示临床上静脉输液穿刺时见回血后,确定针头在血管内,在能达到牢固固定好针头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进入静脉的针头长度。特别是长期输液的危重病、慢性病、肿瘤化疗病人,对延长病人静脉的使用寿命、减轻病人的痛苦、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q- e* C, o8 ?3 h" `9 T
7.“S”型固定法
" Y( J' E7 b6 }& K$ N  头皮静脉穿刺可采用“S”型固定,即穿刺见回血后用4条胶布(0.8×7cm)固定。第一条胶布横贴固定针柄部,第二条胶布横过针柄部下方向上交叉后固定,第三条胶布一端横贴无菌小棉球于皮肤针眼处,一端同时横贴头皮针塑料管,将头皮针塑料管固定在针柄左或右侧,第四条胶布一端横贴于第三条胶布重叠固定头皮针塑料管,另一端横贴在头皮针向下弯曲的塑料管与皮肤上,将头皮针塑料管固定成“S”型状。其特点:(1)形成两个弯曲,缓冲力大;(2)弯曲的曲率小,针头的横向力小;(3)针头以外增加了两个固定点,固定点多针头的稳定性好。此方法符合力学原理,操作简单、易固定、效果好,是一种理想的头皮静脉穿刺固定方法。
  E5 C1 q+ C1 V综上所述,这些技巧能使静脉穿刺方法尽量做到无痛、微痛,提高一针见血的成功率,避免对血管机械性、化学性损伤,——小儿头皮动、静脉的鉴别:
1 I7 ?2 L1 k- m  [! Q1.在穿刺前首先区分动静脉。如患儿体质情况较好,用食指或中指去触摸,不用拇指去触摸,搏动的为动脉。
3 d* ~& K" v2 a5 z5 g8 ?2.休克和重度脱水患儿,在体表较清楚的常为动脉,隐约的常为静脉。2 P% a% y3 @. S# D* B
3.在体表看见静脉血管一般是蓝色的,触之有弹性,可凹陷没有硬的感觉。动脉血管颜色浅红,感觉血管稍硬,触之不凹陷
, f$ J' z; J- \' ], E$ U4.动脉回血速度快,除严重缺氧患儿外,血色呈鲜红色。
. v3 S  |; w- X4 R' v% `5.若误入动脉,不仅推药有阻力,而且可见血管周围变苍白色,有的患儿可出现疼痛而尖叫,输液调节器打开后液体不滴  O- G5 j5 t+ `# {7 B/ f
楼上所说的可能是动静脉交界处,或者稍微进针深了一点,进入了动脉
% j) |! E# R) ]: ?7 @穿刺方法及注意事项:①协助患儿采取正确姿势,需要时剃去头发,消毒皮肤,用拇指、食指绷紧皮肤,以快速进针法轻稳刺入皮肤,然后再进血管,当进针1mm左右仍无回血,可将针头向下压,与血管平行方向推进。见回血后继续向前推进0.5~1cm,若不见回血,切勿快速退针,应边退边抽回血,如仅退针不抽回血,易穿透静脉形成血肿。②额静脉穿刺时进针角度为20°~25°,耳后静脉及发际内的颞浅静脉进针角度应为30°。③根据血管壁弹性,估计血管的口径。当肉眼观察针头直径大于血管直径的情况下,只要方向对,深浅适宜,穿刺多能成功。④穿刺过程中,操作者可有三种感觉:即穿皮感、破膜感、落空感。当针头进入皮肤时,由于通过真皮层,可有一种穿透皮肤的感觉;当针头穿透血管壁时,有一种似穿透窗纸的既破膜感觉;当针头进入血管腔内,行进时无阻力,有一种落空感。⑤操作时应注意保护血管,一般从远心端开始选用,由远到近,以备有计划的连续使用,有利于血管的交替恢复。使输液技术向快捷性、准确性、安全性方向发展,值得推广应用。
1 I  M& q5 F4 n: k【摘要】    本文探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一般方法,并将实践中的经验技巧总结归纳,形成一种改进型的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方案。经本科实践证明,该方案切实可行,有效提高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成功率。& k/ h3 O1 `' g
【关键词】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 c5 \5 x  f' x/ Z" [' L
  我科每天输液30人次以上,由于幼儿头皮血管较丰富,成网状分布,浅表易见,且静脉窦较少,头皮静脉易于固定。如果患儿体位舒适,既不影响患儿肢体活动和保暖,也不影响诊疗和护理,因此,一般3岁以下患儿都采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抢救危重患儿的重要手段,是儿科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操作。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护质量、患儿康复及护患关系。
0 K. `# {% m7 E% u8 |0 _: q    ! R, s$ y- B; ~2 y: u5 Q
  从解剖学上看,小儿的头皮静脉有深静脉和浅静脉两类。深静脉位于皮肤的深面,看不见,但它多随同名动脉伴行,浅静脉位于皮下,可以透过皮肤看到,在静脉与静脉之间都有十分丰富的吻合支,形成静脉网和交通支。头皮静脉不但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还有粗大的耳后静脉、枕后静脉、顶骨结节处颞静脉、颞部两侧的颞浅静脉,这两条静脉直而细长,容易固定,是长期输液的理想部位。前额正中的前额静脉,血管粗而短,是快速静脉用药理想的穿刺部位,但长时间地输液容易渗出。
1 D8 T3 i/ }- a6 g7 ~7 }3 }    6 S  ?$ `  [- `. S; ~
  从生理特点上看,现在绝大部分的儿童营养状况是非常良好的。因此,肥胖小儿特别多,四肢细小的表浅静脉均被厚厚地皮下脂肪所掩盖。由于患儿肢体短小、肥胖,可供静脉穿刺的仅有上肢的头静脉、贵要静脉,下肢的大隐静脉等几条主要的大血管。小儿的特点是好动,而且手脚乱动,不能像成人那样配合治疗。因此,小儿在四肢进行静脉输液,不但穿刺困难、不易固定,而且难保静脉用药的畅通。小儿的头皮静脉表浅,毛细血管丰富,头部易固定,不影响患儿的活动,在天气寒冷的时候利于保暖,便于进行治疗和护理。因此,头皮静脉是小儿主要的穿刺部位。7 G  [! A2 ?9 ?& e+ l- p0 O+ Y8 {
    7 z4 L' |% d7 b# q
  但是要想提高成功率,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r7 q% \5 X8 E, a. v
  1  针头的选择  对于出生到3岁的小儿,一般选用41   2~51   2号大小的头皮针,用2~5ml注射器抽生理盐水并与头皮针连接。
  c- y4 S+ _( i. ?  B, U$ [  2  光线的强弱  光线的明亮及照射角度直接影响穿刺的成功率。光线太强瞳孔缩小,光线太弱瞳孔增大,明亮的自然光线是最理想的光线,静脉显得清晰,操作者眼睛不易疲劳。光线不好时,我科选用2 根30W日光灯,灯管在操作者前上方,距穿刺静脉50cm左右,以保证充分的照明条件。
8 u2 y* F- o& t  3  血管的选择  额正中静脉固定表浅,血管中粗,易穿刺,但输液过程容易渗漏,主要用于药物刺激性小、短时间内输液的患儿;眶上静脉表浅,清晰,输液时不易渗透漏;颞前静脉及颞静脉粗大,位置深,适用于大量输液及注射刺激性大的药物时使用。
- z0 {, U' X' V0 s2 A  4  在进行头皮输液之前,按常规准备,根据病情选择好穿刺针及穿刺部位,固定好患儿头部,使其不能躁动,再进行备皮。在进行头皮静脉穿刺时,应注意严格无菌操作,皮肤消毒,排尽胶管内空气,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将穿刺的这一段血管绷紧,使其固定,不左右滑动。因小儿的头皮静脉短小、弯曲,血管壁薄而脆弱,针尖刺皮肤后马上进入血管,即有一种落空感,与此同时,有时可见回血,示穿刺成功。这时,一定注意左手必须马上用胶布将右手捏住的针柄固定好后方可松手,不然患儿稍一动,即前功尽弃。
' M$ m: ]% b: o  5  进针手法与针头固定  进针时针头与皮肤成10°~15°夹角,针头斜面向上,右手持针,左手绷紧皮肤,直接通过皮肤刺入静脉,见回血后不宜再进,直接固定。如未见回血,右手抽注射器针栓,如穿刺成功,即可回血。穿刺成功后,左手拇指固定针柄,用3~4条胶布固定,头皮针小辫绕圈后用1条短胶布固定于耳廓上,头皮针小辫绕圈范围不宜过大,以免在输液过程中被牵拉或碰掉,在穿刺前要剃掉穿刺点周围毛发,以利于胶布固定。如遇到患儿因哭闹或应用退热药物引起头部多汗而影响胶布固定时,可用头围固定法。长35~45cm、宽2~3cm的松紧带两端连接,套入头部,固定于穿刺点所粘胶布之上,可避免因出汗胶布脱落,拔针时不粘头发。要特别注意肥胖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方法:肥胖小儿头皮静脉不清晰,头皮脂肪厚,进针深浅不易掌握,可采用以下两点来进行操作:①肥胖小儿头皮边缘常有静脉显露,但管腔细、回血慢。穿刺时要求持针稳、进针慢,感觉针头进入血管后回抽注射器针栓,可见回血,证明穿刺成功。②根据静脉解剖位置,在额正中静脉、颞前静脉、耳后静脉等血管的相应部位,用手指横向触摸时可触及“沟痕"感,触摸“沟痕"时可感觉静脉的走向及深浅,穿刺时进针角度15°~20°,进针速度宜慢,有时进入静脉会有落空感,见回血时穿刺成功。小儿头颅沿额缝、冠缝、矢状缝、人字缝均有静脉走行。穿刺时摸清骨缝,进针角度45°~60°,针头斜面进入皮内后,平行向前刺入,见回血即可固定。
, f( z0 z9 E1 i% U- P  6  按压法  拔针时先分离胶布,将消毒棉球放在穿刺部位,左手拇指沿血管方向纵压住棉球,迅速拔出针头,这样,可将进皮针眼及进血管针眼同时压住,以防皮下淤血。因血小板及其它凝血物质形成的“生理性止血”要1~3分钟,加之小儿在拔针时因疼痛及恐惧而哭闹时头皮血管内压力增高,故需按压3~5钟。切忌边压边揉,揉搓可使已凝血的进血管针眼重新出血,发生皮下淤血。做好宣教工作,告知患儿家长在进行静脉穿刺前不要喂奶、喂水,以免在穿刺过程中患儿因哭闹引起恶心、呕吐,造成窒息而发生意外。穿刺操作前告诉家长约束患儿头及腿部的方法,可采取一人约束头部,一人约束膝部的方法,穿刺成功后可采用喂奶的姿势抱患儿,并适当约束患儿双手,以免患儿拔掉针头。
0 x: R, V3 o9 n  w; S  7  操作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应根据病情的需要,选择穿刺部位及穿刺针,对休克患儿、严重失血、严重脱水的患儿,需快速静脉推注。对血管刺激性比较大的药物、甘露醇及50%葡萄糖等,宜选择比较粗大的静脉,选择6~7号穿刺针,以保证在短时间内进入大量药物和液体。对心、肺、肾功能不全的患儿及新生儿,则先选择细小毛细血管,选择5号以下的穿刺针。需较长时间用药的患儿,如心肌炎、结核性脑膜炎、败血症等,应特别注意保护血管,从静脉的远心端至近心端进行穿刺以保护长期静脉用药的通道;对水肿患儿,要轻轻按压静脉周面水肿部位,把水肿的积液驱散致血管旁的皮下组织,使静脉暴露时再进行穿刺。
# g' U8 B0 ~& C6 b  8  在输液过程中注意“三查七对”和输液的滴速,并注意检查针头有无破损及倒钩,有倒钩针头进入血管后常常引起局部肿胀。在输液前应与病儿家长沟通,便于配合固定患儿头部,只要做好以上几点就能提高输液的一次性成功率。小儿输液滴速一定要严格控制,由于小儿各种生理功能不健全,心肺功能差,输液滴速不能过快以免发生肺水肿。输液完后要随时巡视病房,注意有无病情变化及用药后反应。
" A- B' [% e, u) G    . Z% L% v4 |; `; M0 c8 H
  小儿头皮输液是护士治疗工作中最常用的临床技术操作,熟练掌握可以减轻因反复穿刺给患儿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也可减少因穿刺不成功带来的烦恼,以保障患儿的及时救治。因此,在工作中要具有健康的心理,乐观、开朗、稳定的情绪,宽容、豁达的胸怀,具有良好的忍耐力及自我控制能力。理解家属心情,患儿哭闹时,患儿家长心情紧张、心疼孩子、遇事易冲动,激动的情绪会干扰护士的操作。作为护士要理解家长的心情,用自己博大的爱心和宽容,理解和宽容患儿家长的过分语言及行为,用温和的语言化解家长的不安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