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杰倚天屠龙记2续集:美国观察----住房和郊区生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9 16:11:31
对于什么是美国梦,不同人会有不同的解释。但就硬件而言,一间美国郊区房子(House)恐怕是必不可少的。美国的郊区房子是独立的一所屋子,单层或两层,房子周围一般都有草坪围起来。这是郊区的标准住宅。在美国,人们所称的房子主要是指郊区式房子。因此,我在这一节提到的房子,如果不作特别说明,就是指郊区式房子。美国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0人,对比中国(每平方公里135人)和欧洲(每平方公里115人),美国的人均空间要大很多。[1] 相应的,这里的住房面积也要大很多。全国住房的平均面积为2,349平方英尺,即218平方米。[2] 美国家庭的人数一般不会太多,两到四个人住一幢房子很平常。全国人均居住面积为750平方英尺(约70平方米)。[3] 在日益拥挤的地球,这么高的人均居住面积的确很有吸引力。

        在美国,拥有住房的比率很高,这得益于政府对房屋所有权(Ho***ownership)的推动。在这里,低廉的抵押贷款和发达的银行系统使得大部分工薪阶层都能买得起房屋。联邦政府专设一个部—住房和城市发展部(Depart***nt of 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nt)来推动全国的房屋所有权。住房和城市发展部监管着两间全国性的房屋抵押贷款巨头:Fannie Mae和Freddie Mac。这两间公司虽然不直接给购房者贷款,却通过购买由政府保险的抵押贷款来维持房地产市场的资金充足,使得中低收入的美国家庭可以很容易得到贷款购买房屋。Fannie Mae网站首页写着:“我们的生意就是美国梦(Our Business is A***rican Dream) 。”自1968年以来,Fannie Mae已经帮助超过六千三百万家庭实现了拥有房屋的美国梦。[4] 有些购房贷款要求购房者支付10%到20%的首期。但如果申请到联邦住房署贷款(Federal Housing Administration Loans,联邦住房署是住房和城市发展部的一个下属部门),就能以低至3%的首期获得贷款。[5] 这使得购房门槛大大降低。而且,相对于收入而言,房价不算高。据住房和城市发展部预测,2005财政年度美国家庭收入的中位数(将收入按从高到低排序,刚好排在50%处的家庭收入)为$58,000。[5] 根据另一个政府报告,2005年10月售出的新建房屋中位价为$231,300,平均价为$286,500;二手房屋的中位价大约$216,000。[6] 按新建房屋中位价计算,房价仅为年收入中位数的3.99倍。较高的年收入跟房价比,加上政府鼓励购房的政策,夫妻都有工作的家庭要购买一套房子是容易的事。在美国,私人财产受到法律保护。一个美国朋友告诉我,私人购买房屋后对房屋的地皮、房屋本身、以及房子地下的采矿权都拥有永久的所有权。2005年1月Bush总统在第二任期的就职演说中说,“让每一个美国人民来分享我们国家的希望和将来,我们要把最高标准带入我们的学校,我们要建设一个所有权社会。我们要让更多人拥有房屋、商业、退休储蓄、和健康保险—让人民能够应对生活在自由社会中的遇到的挑战。”[7] Bush总统提出要建设一个所有权社会,这并非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事实。联邦政府在推动房屋所有权和小商业方面花了很大的力气。从美国的现状看,政府的这些努力效果显著。

        联邦政府大力推动房屋所有权,既带来了经济上的好处,也提高了社会稳定性。根据美国人口统计署(U.S. Census Bureau)的报告,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占了全国总投资的25%,在总体经济中占5%的比重。当股票市场不景气时,房地产往往成为投资的好对象。2001年之后,股市不景气,大量投资者进入房地产,这几年房地产大幅度升价,连美联蓄主席Greenspan都要为其泼点冷水,认为局部地区存在房地产过热。对政府来说,房屋是税收的一项来源。房屋拥有者每年要给地方政府交财产税,这是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我们喜欢说安居乐业。的确,房屋不仅仅是居住的地方,也不仅仅是一项投资,它是联系个人和社会一个纽带。拥有房屋令人对美国产生一种相互依赖感,感到自己属于这个国家。2005年10月份到11月初,在法国发生了全国性的郊区青年移民后裔***乱事件,有人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移民社群的失业率达到20%甚至更高;二是移民社群都居住在政府提供的低廉公寓群里,他们没有收入购买属于自己的房子。简单讲,他们看不到未来,感觉自己被边缘化了。跟法国有大量穆斯林移民类似,美国有大量的拉丁裔移民。但美国充满活力的经济给这些移民提供了工作。并且,受益于低廉的抵押贷款和发达的银行系统,他们当中的一半都购买了房屋。他们融入了美国社会,成为社会中稳定的一员。[8]

        美国地广人稀,住房空间充足。这个地理优势加上历史上的经济发展过程,产生了一个很有特点的居住状况:大部分中产阶级居住在郊区;非常有钱的富人喜欢住在山上或者海边,总之是远离市区远离交通要道的地方;大部分穷人居住在市中心(Downtown)。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城市居住状况,然后重点谈中产阶级密集的郊区生活。

        美国城市的居民数量相对较小。很多在城市中心工作的人都住近郊的郊区房子。我在芝加哥和三藩市的近郊看到连绵不绝的住宅群,基本上都是郊区式房子。真正住在市中心的人主要有三种:一是住在租来的公寓里;二是住在买来的公寓大厦的一个单元里—在美国称之为Condominium,简称Condo;三是滞留在城市的无家可归者。“公寓大厦的一个单元”这个复杂的名称在中国并不陌生,就是被大家称为“房子”,要花上好几年的工资才能买到的城市住房。美国城市中心的Condo通常都是豪华大厦,所以价格不菲,一个Condo的价钱跟一所郊区房子的价格不相上下。尽管如此,住在市中心Condo的人数相对很少。美国的城市通常都有一个专门的公寓区,里面主要是供出租的公寓楼。很多人长期居住在租来的公寓里。对于经常搬家又喜欢住在城市中心的人,公寓是理想的住所:方便,而且不用交房产税。在公寓租客中有一个特殊的人群:作家或者艺术家。我在三藩市的公寓区看到有些公寓大厦门口用精制的牌子记录着,从某年到某年,某著名作家居住在这个公寓楼,写出了哪几篇名作。在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下,公寓和咖啡馆都是写作的极好场所。我也喜欢到我所在的大学城一家叫做J***a House的咖啡馆里写作。伴着旁人的低声谈话或者邻桌年轻人的吉他音乐写作是件惬意的事。这本书的许多内容就是在那个温暖和放松的环境里写成。城市居民中还有一部分不容忽视的群体,即无家可归者,关于他们在美国社会中的生存状况,我会在其他章节进一步介绍。

        美国的中产阶级是构成社会人口的主体部分。由于历史的原因,大部分中产阶级居住在郊区。美国人口大规模向郊区迁移始于在50年代。1953年到1961年初是Eisenhower(艾森豪威尔)主政时期,属于美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那段时期,美国生产着全世界商品的一半,经济日趋繁荣,人们生活日趋富裕,近于60%的家庭自报收入属于中产阶级。整个50年代,每年都有百万以上的农场主离开农场—到60年代,战后移居的总数已达1,700万人。与此同时,一度繁华的城市中心,却被遗弃了—成为穷人的聚居区和富人的经营点。其他的人纷纷避开,搬到市郊去住。在50年代末期,曼哈顿岛上市政厅以南地区,白天的人口超过一百万,而夜晚大约只有两千人。在那十年中,一百多万纽约人离开城区住到战后建立的四郊居民点。全美各都市无不如此。在1958年以前十年间在定居区新建的1,300万座新住宅中,大约有1,100万座—85%—都建筑在城区以外。[9] 时至今日,由于具有充足空间和良好秩序,郊区仍然是美国住房的首选地点。

        住在郊区是个什么概念呢?先看住房本身。郊区的住房通常是单层或两层,有二到四个睡房不等,有车库,面积大概在1,500到3,000平方英尺(139到279平方米)。住房前后一般会有草坪。草坪面积要视所处地区而定。加州地贵,尤其在三藩市周围的湾区,房子的均价要六七十万,房子周围可能连草皮也省了,只有小小的一个露天阳台;在中西部,例如爱荷华州和密苏里州(Missouri),可以拥有大块的草坪,有些人喜欢在草坪边上种点花,或开垦一块小菜地,或种上树木。开着剪草机剪草是郊区住户常见的一种周末劳动。郊区到市区的距离在几英里到五十英里(1英里大约等于1.6公里)之间,没有公共交通,只有靠私家车代步—住在郊区的家庭拥有两部汽车是很平常的事。随着郊区的兴起,在郊区附近兴建起商业中心,包括一间或更多的大型折扣商店,例如Wal-Mart, K-Mart, Target等,当然还包括百货商店,专门店,餐馆,电影院等—看电影是美国人的重要娱乐方式之一。郊区商业中心是郊区住户的购物和娱乐中心,它们一般建在距离目标客户20英里之内。

        美国的郊区房屋外表和结构都大同小异,内部布置则体现出不同的个性。中西部常见的房屋造型和西海岸常见的房屋造型没有什么两样。通常,房屋都有一个地下室,里面会有一间给客人留宿的替补睡房,地下室的另一部分安装了房子的基础设施,如水,电,煤气等管道和供暖设备;车库如果跟房子建在一起,通常就在房屋正面;车库旁边进门就是客厅,客厅跟厨房—通常是开放式的—相连;如果是两层结构,睡房就在二楼,如果是一层的,睡房就在一楼。外表和结构的一致性是因为在美国建房子有一套严格的法律标准(Building Code and Standard),为了符合这个标准,最经济的办法莫过于建立一个标准结构然后到处复制。一般而言,郊区房屋外表都貌不惊人,轮廓跟周围其他房屋很相似,也就是颜色上有些区分。不过,人们花了很大心思布置房屋的内部。在墙上悬挂家庭照片是常见的做法,有人在墙上贴上表示自己信仰的图片或文字,有人把家谱整理出来贴到墙上,有人把近期的照片贴到冰箱上并且定期更新,有人会在浴室贴上一些温馨小提示,显得很人性化。很多美国人到过不同地方旅游,他们会把旅游时买回来的代表当地文化的物品展示出来,因此有时候可以看到他们家里摆了来自天南地北富有异地风情的物品。许多中产阶级家庭不喜欢把电视摆在客厅里,而是把电视机“藏”起来。电视作为世俗文化的代表,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中产阶级家里受到冷落。

        郊区生活影响了社交方式。先看50年代郊区刚刚兴起时候的情形。“这里(指郊区)最显著的特点是强调社交能力。农村和小城镇的美国曾经是戴维.里斯曼所谓的“内向”的男女的据点。现在,在郊区,一种完全不同的类型的人正逐渐获得优势:一种“他向的美国人”。这种人的动力,来自一种希望博得别人喜欢的无餍欲求。里斯曼把这比作探索别人感情脉冲的雷达,其反应是去适应社会人群的要求。在希伦戴尔和加登维尔之类的地方,对人的最高褒评是‘适应能力强’。许多后来在公众生活中崭露头角的美国人,在郊区这种不断相互调整适应的生活中便已开始学得了搞政治的手腕。”[9] 的确,在郊区生活的人们更容易互相接近和了解。城市中心人口密集,来源复杂,人们比较难以接近。乡村地区人们住得过于分散,最近的邻居都在几英里之外,谈不上什么社交。举个例子,美国万圣节(Halloween)的传统节目是“不给糖果就捣乱”(Trick or treat),孩子们在当天晚上挨家挨户敲门索要糖果,如果主人不给,孩子们就可以“合法”捣乱搞破坏。但“不给糖果就捣乱”只有在郊区才真正流行得起来,城市太复杂,乡村太分散,只有在郊区,人们之间的关系和地理上的距离才容许这个传统的流行。

        郊区生活一个不可忽视的后果是导致美国家庭对能源的消耗过大。前面提到,郊区居民上班和购物都要开车。事实上,开私家车几乎是郊区居民唯一的交通方式。美国人不太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而且大部分郊区根本就没有公共交通。例如,2002年,美国人平均坐了28.4次公共汽车。[10] 这个平均数主要归功于城市居民,郊区居民坐汽车的次数恐怕是少得可怜的。美国的石油消费量非常大,其中汽车所用的汽油占了很大一部分。美国的汽油价格相当便宜。例如,目前爱荷华城的汽油价格是$1.99一加仑(1 加仑等于3.78 升),这个价格比中国的汽油价格还要低。美国规定的燃料效率标准(CAFE, Corporate ***erage Fuel Economy,汽车制造商出厂的不同牌子汽车平均起来要达到这个燃料效率标准)是27.5英里每加仑,这样算出来,一部汽车行驶一英里平均要花费大约七美分的油钱。举我的一个朋友为例子,他每天上班来回路程为一百英里,他的汽车油耗比较低,能达到32英里每加仑,这样他每个月开车上班要花费的汽油费为133美元。这样的开销还是可以承受的。但是,正因为油价低,美国家庭和工业节约能源的意识不高,导致美国石油消耗巨大,对石油进口依赖很严重,58%的原油需要进口。现在,已经有不少科学家和提倡环保节能的组织指出郊区生活方式的高能耗特点带来的长远负面影响,提议要尽快扭转这个情况,提倡城市化和鼓励公共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