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动后排座垫安装视频:会同村:尘封不住的传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9:47:34

会同村,珠海迄今保存最完整的近代村庄,栖霞仙馆、碉楼、祠堂及古色古香的清代民居,使其成为一个难得的古村落建筑群。

   即使在今天的珠海市地图上,“会同村”也是一个需要仔细寻找才能看见的地名。但这个位于中国边陲的无名小村里,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出现了西式建筑,与上海滩的建筑群几乎在同一时间段。栖霞仙馆里的彩色地砖是从意大利进口而来。

   资料显示,珠海市实现全民用电是在1968年,然而,早在1923年,会同村就已经家家户户点上了电灯,而且看上了最早的无声电影。

   会同村的传奇应该从1732年开始。那年,姓莫、鲍和谭的三家人自不同地方相约于凤凰山北麓建村,“会同”因此得名。后来,莫家中的莫仕扬事业有成,做上了香港太古洋行总买办。莫家三代在太古洋行任职长达60多年,这村里的青砖碧瓦、碉楼、祠堂,乃至一草一木,都是他们当年衣锦还乡的结果,既光宗耀祖,也让村里人见识了他们那时还非常陌生的西式文明。

   中西合璧的栖霞仙馆占地一万五千平米,传说是莫仕扬的孙子莫咏虞为自己心爱的侍女阿霞建造的。阿霞曾经精心照料过莫咏虞,却拒绝为妾,发誓吃斋念佛。阿霞所居的斋堂仿上海太古洋行模样,中式的木梯、琉璃瓦,西式的镶花地砖、拱形门廊,东西方的建筑风格被糅合得极其自然。栖霞仙馆里还有喷泉、兰亭、啖荔亭,种有桄榔、黄兰、胭脂柳、荔枝、橄榄和芒果以及各种奇花异草。

   怕阿霞寂寞,莫咏虞甚至购买了发电机,还月月从香港请人来放电影。那时,全球的电影业也才在早期,会同村村民就可以与西方国家的人一样同步观看卓别林的默片,会同村一时声名远扬,被人称为“小澳门”。

   即使今天,从这些欧式的门洞、花窗望出去,栖霞仙馆依然无处不是诗画。栖霞仙馆因其美丽以及多元建筑的交融,已经成为珠海三大历史园林之一。

   现在,学界对“买办”这个群体在中国近代史的作用已经有了越来越积极的评价,承认买办阶层的存在,推动了中西文化交流和近代维新运动,并缔造了中国最早的民族工业。会同村就是买办正面价值的一个佐证。莫仕扬及莫氏家族留给后人的,绝不仅仅只是奢华的生活和物质财富。1870年,莫仕扬参与创办为华人服务的华东医院,并担任了两届华东医院主席。莫仕扬的曾孙莫庆尧、玄孙莫华钊都曾担任华东医院董事,热心公益。

   会同小学也与西式教育比较接近。从一些老照片上可以看到,孩子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敲着小小的军鼓,沿着会同下街行进,着装与现在香港的童子军接近。

   莫氏家族中,更有人直接参与到帮助新中国的爱国行动之中。1950年10月1日,一面五星红旗从香港华商总会大楼上冉冉升起,这是香港土地上的第一面五星红旗。促成此事的莫应就是太古洋行第三任总买办莫干生的弟弟,他后来被港英政府驱逐出境。

   莫仕扬的子孙中,还有不少人事业有成。莫家后人陈莫荣真创建香港中国妇女会,历任会长和主席,为香港妇女的福利事业踏出了第一步,她还是香港中区街坊福利会永远会长,

   曾经在1962年和 1977年两次获得英女王的MBE勋章,莫华伦更是一个值得中国人骄傲的名字。他是首位在最负盛名的伦敦歌剧院登台演出的华人,签约德国柏林歌剧院任首席男高音,演出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莫华伦也是香港歌剧院的创办人和艺术总监,目前担任澳门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

   在建村270多年后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对会同村产生了浓厚兴趣,慕名从全国各地赶来游览。这里,一色的青砖大屋尚存,分三街八巷排列着,雕梁画栋虽已寂然,很多处人去楼空,却仍旧可以见出曾经的不同凡响来。  2011.10.16. 珠海特区报
==================================

珠海史上最早通电

栖霞仙馆首次披露“身世”

  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2-06-04      作者:过国亮 陈坤荣 (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栖霞仙馆跨过近百年时光,美丽而神秘。

    栖霞仙馆建于上世纪20年代,出自会同富商莫咏虞之手,是珠海少见的百年精美园林。它曾有辉煌的历史:从英国运回发电机,不但仙馆用上电,还同时让所在的偏僻小山村———会同村也家家用上电灯,比珠海全民用电提早了近半个世纪。栖霞仙馆有着让人向往的历史,也有让人探究的往事:专家考证,这个园林是莫咏虞为原配郑玉霞修建,珠海地方志学者何志毅今日还独家向南都记者披露,他曾采访过当时与郑玉霞同住的自梳女莫月英,此外,会同村居委会主任还亲自找莫家后人证实这段历史;同时,当时住在栖霞仙馆里另外两名自梳女的后人,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却向记者讲述了关于这个仙馆的另外一段爱情故事。据悉,这是近30年来,第一次有当事人讲述仙馆的来历。(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仙馆辉煌史

    比市区通电提前半世纪(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据珠海文史学者考证,栖霞仙馆建成后不久,约于1922年下半年,莫咏虞利用自己在太古洋行做船务买办、常与英国人有贸易往来之便,托人从英国买回了一台发电机,经由香港转运至老家会同村。与发电机同来的,还有一位由香港聘请的年轻电工。

    发电机的到来给偏僻的小山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光明。据说,入夜后,好奇的村民纷纷爬上栖霞仙馆的围墙看新奇。面对村民的好奇和对光明的渴望,家境富庶而又乐善好施的莫咏虞立即从香港购回大量电线、电灯、路灯等设备,免费为会同村内每家每户安装电灯。这年春天,小小的会同村处处亮起了灯,会同因此成为香山县第一个用电的村子。作为典型的珠海“土著”,市地志办的何志毅曾经回忆,直到解放初期,珠海市区内也没有私人家庭用电,老百姓家里仍然点着煤油灯。香洲有4根柱子上的水银灯是用电的,小时候他和一群伙伴常围着路灯玩耍。那时候珠海的商铺由于没有电灯,晚上7点左右就打烊了,直到1968年珠海市民家庭才有电用。会同村在1923年家家户户就点上了电灯,比珠海市全民用电早了整整45年。

    仙馆历史的两个说法

    正史

    为图清净原配住仙馆

    据官修地方志《唐家湾镇志》中,“栖霞仙馆”的词条解释中,直接注明“是会同村富商莫咏虞(字应驺,香港太古洋行总买办莫仕扬之孙)为其信仰佛教的原配夫人郑玉霞(中山三乡雍陌人)所建造的”。这个版本的解释得到了地方志学者、当地旅游推广部门的一致认同。据考证,郑玉霞父亲郑琼芳早年留洋,娶一日本女子为妻,育有3个女儿,郑玉霞排行第二。据称,小名“阿霞”的她长相俊俏,有相当高的文化修养。

    昨天,珠海地方志学者何志毅向记者披露了一段未曾公开的采访。1983年,他曾采访过当时还在世的自梳女莫月英(法号应为昌明)。80多岁的她说,当时莫咏虞要娶第七或第八房妾侍,为免争风吃醋,图个耳根清净,郑玉霞要求莫咏虞为自己修建一个清修之地,莫月英作为她的贴身侍女,和另外几个选择自梳的婢女一起,随同女主人在此清修。后来一次登山,郑玉霞被一种毒草割伤,不治身亡。“当时这个葬礼轰动一时,全村人都来送葬,莫咏虞也大方,每个人都派利市,请吃饭。”何志毅说。

    而仙馆内的种种痕迹,似乎也印证了这个说法。如我们行至二楼的客厅,郑福田、郑金健两位老人说,当年客厅内摆着名贵的酸枝家具,墙上有郑玉霞的大幅照片;另外,在仙馆一角,荒草掩映处,两位老人称之为“坟场”,“大婆”郑玉霞就埋葬于此。虽然大墓于上世纪50年代被拆毁,但二人依然清晰记得当年大墓形制、墓碑样式。照片、大墓,都提醒这是缅怀之所。

    何志毅说,当年为厘清事实,会同村的居委会主任莫姨(外号,已逝世)曾专程赴港,找到莫氏家族后人采访。莫氏后人非常肯定地告诉他,仙馆就是为了郑玉霞而建,无争议。

    野史

    避嫁富商仙馆修行

    “那个阿霞,我们都见过的。”郑福田和郑金健都已经到古来稀的年龄了,分别被称为“田叔”和“健叔”。他们是当时住在栖霞仙馆两位自梳女的后人,他们也成为仙馆一段历史的见证人。在二人的记忆中,当年的栖霞仙馆只有三个“斋姑”———一般指带发修行、吃斋念佛的女性,当地人特指“自梳女”:阿霞、莫昌华、莫昌求。莫昌华是郑福田的姨母(阿姨),莫昌求是郑金健的姨太(外婆的姐姐)———虽然昌华、昌求当时都是40来岁的许年纪。但对于两个孩子来说,辈分却差出了一辈。他们都知道昌华、昌求是法号,但不记得阿霞的法号,“因为大家都叫她阿霞”。

    婢女矢志不嫁成自梳女

    儿时大人间的闲谈却成为他们童年回忆的一部分,至今仍历历在目。田叔说,自己听妈妈说起,为了生计,姨母与姨太成为自梳女。由于昌华精明能干,被选为栖霞仙馆的“当家”。因了这层关系,田叔说,自己童年时期的寒暑假都在栖霞仙馆度过。

    阿霞呢,她为什么选择自梳?对此,两位老人记忆犹新。“莫咏虞喜欢阿霞,要和她结婚。阿霞不同意,说干脆你跟我修一座庵堂,让我清修吧。”田叔说,这就是栖霞仙馆的来历,“是我姨母亲口跟我说的”。健叔则在旁表示认同,说自己当年也听到了这个说法。

    阿霞为爱情出逃香港

    郑福田见过从香港来的年轻电工“电灯陆”,“30岁左右年纪,高大威猛”。朝夕相对,日久生情,“电灯陆”和阿霞两人随后私奔。这段隐匿的恋情细节如何,姨母昌华没有说,只是告诉他,两人去了香港。

    “日本仔侵略香港的时候,两人回来,我见过他们”,郑福田说。那时应是1941年左右。奇迹般地,这对鸳鸯居然得到了莫咏虞的谅解。由于经常呆在仙馆,郑福田也见过莫咏虞,“穿西装,白发苍苍,很有排场,见到我们,每人给一港币。”

    香港被占后,阿霞两口子回到会同种菜为生。到得1945年日本投降,两口子再次返回香港,也知恩图报,时常寄东西回来。

    抗战时期,仙馆曾被日军占据,一说用作医院,一说用作指挥部,由此仙馆开始衰落。待到1949年解放至1985年,仙馆曾做过会同村小学校址,馆内诸人更是风流星散。郑福田说,昌华被划作地主成分,搬出仙馆后独身居住,于上世纪80年代逝世,终年76岁。郑金健则说,昌求则与仙馆内原来的花工周侄比邻而居,守望相助,耕田为生,同样死于上世纪80年代。

    采写:南都记者 过国亮(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摄影:南都记者 陈坤荣 实习生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