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豆渣的做法大全图解:《罗织经》的神秘传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6:15:35

 

    据《新唐书》和《资治通鉴》记载,唐朝曾有一本专门讲述怎样罗织罪名迫人认罪的奇书———《罗织经》。连武则天读后都拍案惊奇道:“如此心机,朕未必过也。”后这书莫名其妙地消失了,至今不见庐山真面目。大概,皇家也不好意思珍藏,以至成了一个神秘的传说。

    没有官方钦定的典籍可查,只好凭借野史披露的片言只语,概说此书内容:一是先瞄准对象;二是发告密信造舆论;三是等有关部门将信件转交下来;四是调查期间将对象逮捕;五是动刑审讯;六是鼓励互相揭发;七是将呈堂口供形成文字材料办成铁案。

    传说毕竟是传说,从编撰者之一来俊臣的行为来看,应更贴近事实。他因告密得到武则天的信任,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人物。可撰写一本玩弄技巧整人有术的专著,难以登上大雅之堂,因为“刑不上大夫”的律法在唐朝依然奉行。于是乎,来俊臣与同伙,便以贯彻武则天“整肃官气”“整顿朝纲”的指示精神为名义,完成此书。高举圣上的理论大旗忽悠,自然名正言顺。

    但实际贯穿全书的关键词,可用“刑讯逼供”四字个概括。从残存的文字描述看具体操作:如用椽子串连人手脚,再朝一个方向旋转,叫做“凤凰晒翅”;如让人跪在地上,在枷上垒瓦,叫做“仙人献果”;如让人立在高木台子上,从后面拉住脖子上的枷,叫做“玉女登梯”。动用手段花样翻新,起的名称雅致悦耳。但这般折腾,纵是清白之人,也要精神崩溃乖乖认罪。史载,官员入朝即与家人告别:“不知复相见否?”结果,惩治了一些贪官,也冤枉了不少清官。

    深谙内情的同事周兴被密告,来俊臣明白,靠一封信不易定案,书中的手段也难以奏效。逐备一桌丰盛的酒席,邀请周兴来家里赴宴,酒过三巡,叹道:“兄弟我平日办案,常遇到个别犯人死不认罪,不知老兄有何办法?”周兴得意地说:“这还不好办!找一个大瓮,四周炭火烤热,再让犯人进瓮里,你想想,还有什么犯人不招供呢?”来俊臣哈哈大笑,命人按周兴说的那样去做,抬来一大瓮,四周烧炭火,然后对周兴说:“有人告你谋反,上边命我严查。实在对不起,就请老兄自己钻进瓮里吧。”周兴一听,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说:“我有罪,我招供。”来俊臣作为《罗织经》的执笔者少人知道,倒是这段“请君入瓮”的典故,使其成为唐代酷吏的代表人物。

    此书的宗旨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但由于频频制造白色恐怖,连武则天也看不下去了,遂寻了个理由,借来俊臣的脑袋一用而化解众愤。让人震惊不是《罗织经》的神秘传说,而是被认罪的恐怖!
 什么是善本?

 

    善本最初的概念是指经过严格校勘、无讹文脱字的图书。印刷术产生前,书籍大都是写本。把原稿或别本认真缮写下来,经过与原文校核无误,就成为善本。善本概念最早出现在宋朝时期,是指版刻书籍的精品。善是好的意思,善本的原始内涵指那些版刻古籍中校刊好、装帧好、时代久、流传少、具有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书籍。版刻书籍是用木版雕刻文字印刷而成的书籍,唐朝以前没有印刷技术,文字都是用刀或笔刻、写在竹木简、缣帛、纸和羊皮上的。到了宋朝,雕版印刷技术已经相当发达,书籍发行量大增。当时的印书分为官刻、坊刻和家刻,官刻是由朝廷经办的,质量好。民间书坊刊刻的书籍质量参差不齐,装帧、脱字、讹字、纸张、字迹等方面都存在种种问题,于是就有了对善本书的讲究。

    不同版本的书籍收录的文献有多有少、校勘精审程度也不相同,于是就有了足本和残本、精本和普通本之别。同时,书籍的版本出现有早晚、珍稀程度也不相同,也就相应地产生了古本和今本、孤本和复本的差别,这使得善本的内涵更加扩展。后代许多学者对善本的概念不断进行总结归纳,最终形成了现在通用的善本“三性”、“九条”说
善本的“三性”是指书籍应具备较高的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九条”主要是指:元代及元代以前刊刻或抄写的图书,明代刊刻或抄写的图书,清代乾隆以前流传较少的刻本或抄本,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政权所刊印的图书,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或抄本,辛亥革命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或抄本,辛亥革命以前的名人学者批校、题跋或过录前人批校而有参考价值的印本或抄本,在印刷技术上能反映古代印刷术发展的各种活字印本、套印本或有精校版画、插画的刻本,明朝的印谱、清代的集古印谱、名家篆刻印谱的钤印本以及有特色的亲笔题记等。善本的时代下限,现在一般确定在清乾隆六十年(1795)。
 "二十四史"指的是哪二十四种史书?

 

    二十四史是指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由不同的历史学家撰写的而被封建朝廷列入正史的二十四种史书的总称。三国时期,当时社会上就已有了“三史”之称。三史通常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编撰的《东观汉记》。范晔的《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东观汉记》,成为三史之一。三史加上陈寿的《三国志》,就有了“前四史”之说。唐朝官修南北朝八史和《晋书》成,再加上之前的前四史,就出现了“十三代史”之说。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础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就形成了“十七史”之说。明代又增以《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合称“二十一史”。清朝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加上先前的各史,总名为“二十二史”。后来又增加《旧唐书》,成为“二十三史”。在编撰《四库全书》的过程中,学者又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旧五代史》,经乾隆皇帝钦定,也被列入正史,合称“钦定二十四史”。乾隆四年至四十九年,由武英殿刻印的“钦定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正史最完整的一次大规模汇刻。二十四史记事上起传说中的黄帝,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总计3213卷,约4000万字,都是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而成的史书。